优秀毕业培养项目论文

2022-04-25

摘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要求不断提高。以高校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为例,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项目创建及宣传、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结束四个阶段中存在的战略规划不明确、传播宣传不充足、内部管理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普遍性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优秀毕业培养项目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优秀毕业培养项目论文 篇1:

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建设模式、实践与思考

摘  要 在扩大高等学校教育开放的背景下,北京市及市属各高校出台一系列举措,以优势专业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国际型研究人才,高校办学水平得到提升。同时,联合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涉及规划、制度、方案、管理和内化提升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着手以体制机制、项目发展、学生管理、教学改革等方面为切入点进行改革和优化。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人才;外培计划

Key words Chinese-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nter-nationalized talents; international joint cultivating program

1 引言

在世界多極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高端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一方面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实现自身发展,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入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在这种现实需求下,培养一批拥有全球视野、具有扎实技能、掌握国际规则、具有国际事务沟通合作能力、适应竞争环境的国际化人才,成为高校的一项重点任务。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均对高等学校教育开放等重要问题作了阐述,其中包括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中外学历互认等方面。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引领下,各地方加强了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力度,通过多种模式开展国际联合培养。

2 北京市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及现状

现阶段,高等教育领域内国际化人才培养主要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包括教育部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审批和复核的机构与项目,以及由地方审批并报教育部备案的机构和项目[2])、在地方教育部门指导下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以及各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等。

目前,北京市属高校经过教育部批准的只有北京工业大学的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等少数几个机构承办的八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但这些项目大部分已停办[3]。因此,现阶段市属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为市教委发起并指导的“外培计划”项目和各市属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

“外培计划”是“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的子计划,由北京市教委于2015年3月制订施行。“外培计划”秉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优质资源共享理念,旨在有效推进北京市属高校与海外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全面提升市属高校办学水平,服务国家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4]。据公开资料统计,2015—2019年,“外培计划”招生规模累计已经超过1500人,获得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按照《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外培计划”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学生参加“外培计划”的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高招录取;第二种是校内遴选。通过高招录取的“外培计划”学生主要采用“1+2+1”培养模式,即入学后第一学年和最后一个学年在国内高校学习,第二、三学年在国外合作高校学习。通过校内遴选方式的“外培计划”学生主要采用“2+1+1”或“3+1”培养模式,即入学后前两个学年和最后一个学年在国内学习,第三学年在国外学习;或者前三学年在国内学习,最后一学年在国外学习。对于符合国外合作学校入学标准且按规定完成学业的“外培计划”学生,北京市给予国外学费和往返国际交通费的全额支持。在国外完成两年学业计划的学生还可以同时被授予国外学位,即在四年学制不变的情况下获得国内外双学位。这些优惠政策和可观的收益使得“外培计划”受到学生、家长极大的关注和青睐[5]。

除中外合作办学和“外培计划”之外,北京各市属高校也都在实施自主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与欧美日澳等国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签署协议,达成联合培养合作关系。有的高校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已经推行十余年,取得积极成效[6-9]。各市属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从国内国外学习时间分配来讲多为“2+2”“3+1”等模式。学生按学校间约定的方案完成学业后,一般可取得国内国外两个文凭。同时,学生参加这些联合培养项目,不受生源地限制,入学门槛也相对较低,部分国外高校还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学金或学费优惠,因此,高校自主开展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的参与面也更加广泛。一般来讲,两年国外访学项目更适打算在国外深造发展的学生,自主联合培养项目更适语言基础稍薄弱的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

3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建设及实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作为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市属高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四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九个、教育部“一流专业”一个,五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2015年北京市“外培计划”落地实施的首批高校之一。2015—2019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培计划”招生规模为每年24人,约占全校每年招生计划总数的0.9%。学校历来重视开展与国外院校的交流合作,目前已经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德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10],在项目研究、学术交流、联合培养、师资建设、教师访学、学生夏令营等方面开展合作,极大地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利用学校与合作院校搭建的对外交流平台,每年通过“外培计划”和自主联合培养项目赴国外交流学习的学生超过200人。

2011年,学校与美国奥克兰大学(Oakland Univer-sity,以下简称OU)签约建立合作关系,光电学院在此框架下与OU开展国际联合培养,培养专业包括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电子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等。OU初建于1957年,本科教育排名进入全美前100位,开设本科专业130个,硕士和博士项目135个,在校生规模超过两万,优势学科包括公共政策、商科、生物医药、汽车工程、教育学以及国际关系等。由于毗邻底特律汽车产业密集区,汽车工程研究和应用优势独特。自2011年以来,OU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学校建立国际联合培养合作关系,在校中国学生规模100人左右。

除长期交流培养外,光电学院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德国德累斯顿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美国波莫纳加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短期交流合作关系。

光电学院充分借助学校层面的对外交流平台和有关政策的鼓励支持,通过“外培计划”、自主联合培养项目、暑期访学、国际竞赛和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开展学国际交流和联合培养。从2015年起,光电学院平均每年有2~7人入选“外培计划”国际联合培养项目;2011年起,平均每年有2~4名本科学生参与“2+2”自主联合培養项目,此外还有“1+1.5”“4+2”等模式的研究生培养项目。光电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在国外学习成绩普遍优秀,国外课程平均绩点达到3.63(满分为4.0),一名2015年秋季出国的“2+1+1”学生平均绩点达到3.97。联合培养项目所有学生在国外都有过获得学业表彰(academic honor)的经历。在“一流专业”建设项目等经费的支持下,光电学院每年都有10~25名学生出国参加各类短期交流。

“外培计划”由于招生门槛和遴选条件的存在,保证入选学生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因此,国际联合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良好。截至目前,光电学院共有14名学生完成“外培计划”并通过学分认定和毕业审核,取得相应学位;正在国内外就读的学生有六人,目前学业进展正常。

自主联合培养项目方面,2011年以来,光电学院共有27人参加“2+2”或“3+2”联合培养项目,其中26人完成培养方案,取得国内外双学位,项目完成率达96%;目前国外在读的学生有两人。此外,还有五人完成“1+1.5”研究生联合培养并取得硕士双学位。

国际联合培养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就北京市属高校而言,这种对学生进行国内外分阶段联合培养的模式具有良好的操作性,对培养学生国际化综合素质具有明显作用,对毕业生人生发展影响积极且深远。

1)长期的外语交流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无障碍语言沟通能力,并以此促进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提升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2)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研究思维,增长专业知识,了解前沿技术和业界动态;通过实验课程锻炼,让学生学习先进科研方法和实验技术,增强学术能力;通过参与项目实践及竞赛,培养学生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

3)通过深入校内研究机构和校企联合基地参与研究实践,让学生积累资源,适应并融入国外教育研究和企业管理模式。借助学校在汽车领域的优势地位,帮助学生在当地获得更好的深造和工作机会。

4)通过经常性开展课业汇报和研讨交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展现自己的研究成果,培养演讲表达和文字撰写能力。

5)通过长期国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独立生活能力,让学生对生活环境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联合培养学生的学业体现出以下特征:

1)学生学习成绩在国内外呈正相关特性,但国内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国外成绩提升明显;

2)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超过60%,远高于国内同专业深造比例(20%左右);

3)在国外就读高年级的学生,科研能力提升明显,尤其“2+2”学生。

短期出国交流主要成效包括开阔学生视野、体验风土人情和中外课堂教学模式和学术氛围差异、初步培养创新思维、接触科研应用领域先进成果等。

学校“外培计划”和自主联合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

1)培养方案仍需明确中外课程对接细节,部分专业课给学生一定的自选空间,但范围不宜过宽,应给出具体备选课程;

2)对学生国外学习动态掌握和跟踪管理不够,不能够及时发现学业等风险;

3)现阶段语言学习以普通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主,没有形成独立班级,缺乏针对性;

4)联合培养项目的实施对国内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推动还不够,存在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两张皮”现象;

5)有些配套政策还不齐全,如在“1+2+1”等联合培养模式下,学生最后一年返回国内学习后,国外课程只认学分,不认成绩,在大四评奖评优、推免研究生等方面可能会遇到问题。

4 关于进一步优化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施行的对策

应进一步深化与联合培养学校的合作,同时适当拓展新的校际合作关系  保持与合作學校的官方往来和培养业务往来,通过学校官方交流,通报最新建设成果、交换未来合作发展意见,深化校际合作,推动相应学科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校际业务联系对接,包括选课、学分互认等。现阶段,已有合作关系的国外高校层次已经基本满足人才培养要求,但立足于长远发展,应该有计划地拓展新合作关系,尤其是开展与世界顶级高校的合作。此外,应遴选更多专业进入“外培计划”或自主开展联合培养交流。

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的招生和宣传力度  近年来,部分“外培计划”专业学生录取分数线与对应专业普通班分数相差无几,因此有必要在招生阶段加大对“外培计划”的宣传力度,一方面增进学生和家长对项目的了解,另一方面提升生源质量。此外应适当增加对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的投入,以鼓励更多学生参与。

应针对国际化联合培养项目打造专业化队伍  业务工作方面,应由学校牵头,以德才兼备、业务熟练为原则,抽调有海外经验、熟悉国际交流运作的人员,在教务处或国际交流处设立专门的国际联合培养服务管理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全校“外培计划”及其他国内外联合培养项目,包括制度建设、项目宣讲、编制学生手册、报名遴选、出入境手续办理、成绩管理、学分认定、学业审核等重要环节,服务学生联合培养全过程。

人才培养方面,学应成立联合培养咨询指导机构,为学生国内国外学习规划、学业跟踪、毕业深造及职业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并可与本科生导师计划深度融合,从入学起就配备学业导师,加强督促指导。

应进一步加强联合培养项目学生赴国外培养前外语能力的提升  现阶段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生不能按时派出国外学习的重要原因就是语言不达标。针对此问题,可以面向这部分学生开设语言达标辅导班,每月跟踪语言提升情况,评估是否可按期外派并通报家长。

应以国际交流培养项目的实施带动国内教学改革及教学质量的提升  具体包括转变教育理念、课程改革、共建国际化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改革、优化师资队伍等方面,使其成为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有力抓手。

5 结语及展望

长期以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激发内生动力,探索体制创新,扎实推进“外培计划”等国际交流项目,取得明显成效,访学学生成绩优异、收获颇丰。下一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以继续坚持“外培计划”为引领,以点带面,构建长期访学、短期交流、线上慕课等多层次国际交流体系,扩大合作规模,提升管理水平,推动国际联合培养持续健康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不断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林鸽,赵彦,彭晓.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复合型人才: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视角[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8):155-156.

[2]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EB/OL].http://www.crs.jsj.edu.cn/index/sort/10.

[3]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

[EB/OL].http://www.crs.jsj.edu.cn/aproval/orglists/2.

[4]刘霄.北京高等教育实施“双培计划”与“外培计划”的工作重点[J].北京教育:高教,2015(6):9-10.

[5]裴怀涛.优化“外培计划”实施方式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J].北京教育:高教,2019(3):56-58.

[6]尹德洪.“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6):112-113.

[7]刘春阳.国际视野下高校本科生联合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2):74-75.

[8]王巍,侯娜,李子臣.探索“外培计划”引领路径 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7(6):50-54.

[9]裴怀涛.完善外培计划推进机制 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J].北京教育:高教,2017(3):50-53.

[10]国际交流概况[EB/OL].https://icd.bistu.edu.cn/jlhz/gjjl/201210/t20121025_6167.html.

作者:沈度 孟浩 李响 郎晓萍

优秀毕业培养项目论文 篇2:

基于全过程管理视角的中外联合培养双学位项目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40多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国际化要求不断提高。以高校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为例,从全过程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目前项目创建及宣传、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结束四个阶段中存在的战略规划不明确、传播宣传不充足、内部管理不到位、配套政策不完善等普遍性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以期提高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

关键词:双学位项目;中外联合培养;全过程管理;建议

源于1997 年《里兹本公约》的“双学位项目”是指学生在达到基础知识和语言考核标准后,在两所或者两所以上的具有合作协议的高等院校中完成所有学位课程,并取得学位证书的学习项目[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国际化大趋势的驱动下,众多高校通过双学位项目与国外高校建立联系,学习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增强高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之国家对于留学生的优惠政策(如创新创业激励措施、落户政策、免税购车等等),众多学生的参与也促进了“双学位项目”的开展。

双学位项目在国内高校的实践过程中,往往以“2+2”或“3+2”的形式开展,即前两(三)年在国内高校学习,后两年赴外国高校学习,用四(五)年修足两校的课程学分,达到两校的学位要求,可同时获得国内和国外两所高校的学士学位。这类双学位项目既开拓了学生国际化的视野,也推动了中外高校间的国际合作。因此,研究探索中外高校“双学位项目”模式对于增强高校国际化水平,推动“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双学位项目”模式根据参与对象的不同又有不同的分类,本文探讨的“双学位项目”模式是指学生完成中外双方高校共同认可的学习任务之后取得双方学历学位证书的项目模式。

一、全过程管理视角下高校双学位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本文从全过程管理的视角下将高校的双学位项目分为四个阶段,从高校的角度,四个阶段分别为项目创建及宣传、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结束。相对应的,从学生的角度分别为项目信息获取、项目申请准备、项目学习实施、完成项目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各个阶段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如下:

(一)项目创建及宣传过程

1.合作高校之间信息沟通不彻底,缺乏战略规划。源于地理空间跨度大、时间紧迫、学校经费等条件的约束,部分高校在开展中外双学位项目的前期调研不充分,信息沟通不彻底。在项目创建时只是对项目模式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对项目的合作领域有一个简单的共识。而该领域是否可以内嵌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中去,该项目可持续性、合理性是否能够通过论证值得深究。

2.宣传渠道单一,宣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双学位项目的宣传多以高校官方网站或国际合作处网站为主,配合宣讲会等形式,渠道比较单一。学生在有类似项目意向的时候才会更多地关注此类信息,存在出现学生错过报名时间等问题的可能。同时,双学位项目模式要求宣传人员充分了解项目内容,对项目开展过程有可能存在的困难、面临的挑战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就要求宣传人员较高的专业素养(良好的英文水平、认真踏实负责的工作态度等),但高校管理人员存在着的参差不齐的状况,极大影响了项目的宣传效果。

(二)项目计划过程

1.项目的规划与课程设计不完善。受项目创建之初的信息沟通不彻底、缺乏战略规划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在进行项目的规划与课程设计时在项目的教育主体、课程设计、学位授予等一项或多项方面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为下一步项目的顺利实施埋下了隐患。参与双学位项目的学生在参与该项目完成相应课程之后能够获得两个高校的学位,教育主体的不明确,导致后续的高校福利能否同时享受等问题。

2.缺乏项目实施的信息反馈机制。任何项目从开始筹备到成功完成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从项目的实施中不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进而得到改善是最为有效且快速的方法。但是在项目的实施過程中,出于地域、时差、高校管理等原因,导致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反馈困难,加之高校人力资源没有到位,导致信息获取及反馈困难,难以形成正向的反馈机制。

(三)项目实施过程

1.内部质量管理工作不到位。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牵涉部门众多,从高等学校内部的各个院系,到国际处、教务处、学生处等多个管理部门均有涉及。而且中外高校之间不同的管理理念、培养方法及管理制度,每个环节都需要双方不断沟通和协商。不同的高校都根据自身和项目的学科特点等积累管理经验,尝试制定质量管理的方法[2]。具体表现在缺乏专门的教育管理机构、对教师和学生的管理松散、缺乏反馈信息的收集等等问题。有不少高校存在着因管理实际分开而带来的管理缺位的问题,项目的内部质量管理无法得到保障。

2.缺乏价值观教育环节的冲突引导。双学位项目模式的教育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着“理想与现实”“集体与个人主义的”“功利与非功利主义”“法治与人治”“东方与西方价值观”“民族与外来文化”的冲突[3]。因为学生与高校信息不畅等原因造成的管理缺位问题,导致此类项目普遍存在着价值观教育环节冲突缺乏适时引导的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在繁重课业的压力下,精神上的需求无法满足,甚至有可能产生极端想法。

(四)项目结束

1.缺乏系统考核指标,没有发挥评价的发展功能。目前,高校的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以执行为主,对于项目的考核评价也仅限于统计申请人数、录取人数、就业率、深造率等简单指标,更谈不上系统的考核指标了。项目的运行情况到底如何,预设的目标是否达到。如果没有达到,可能的原因又是什么,如何进一步地进行改善。而系统的考核指标的缺乏就使得难以发挥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而难以根据项目的实施把握项目发展方向。

2.缺乏项目结束的后续指导。项目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大学生涯的结束。项目结束后的学生面临着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而现实情况中,许多加入“2+2”项目的学生由于繁重的课业、两地学习的困难,与不参加项目的学生相比存在着错过就业黄金期、缺乏实习经验等问题。另外,如果想继续深造,国内统考制与国外申请制也存在不同的流程,参加双学位项目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暑期夏令营等国内高校保送研究生的机会。众多高校的此类项目中缺乏项目结束后的后续指导,使得此类项目结束后,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有较大的困扰。

二、实现高校双学位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建议

(一)加强双学位项目培养模式设计

双学位项目培养模式在建立之初应根据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做出顶层设计。相关高校在进行“双一流”建设中应将国际化放在重要位置上,在与国外高校交流中,不应仅仅停留在学术交流上,应逐步开展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项目。在项目开展中,不能因为双方更容易找到共同点,方便等因素就只在高校同专业或者相似专业展开合作交流,而应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为导向,既要开展相似专业交流,更要开拓跨学科交叉途径。

双学位项目的开展不只是高校国际合作部门的任务,同样是对各个院系和职能部门的要求。国际合作部门往往存在着人手不足、职责分散的状况,在组织结构扁平化管理的今天,给予院系更大自主权,将有利于调动院系的探索国际化合作的积极性。此外,院系对学生负有直接教学和管理职能,对国际项目在学生中的推广可以采取更有效果的方法,并且,此举可以增强院系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院系国际化的发展大有裨益。

高校国际合作处、教务处和相关院系应联合起来制定合理的学分认定或整体认证方案,出台相关的本科生中外联合培养意见,在学校层面打通双学位项目的实施路径,从而实现学生在保送研究生、评优评奖、毕业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了解,充分保障学生的权益免受损害。

(二)完善全过程管理的组织与制度保障

良好的目标需要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保障。在项目定位明确、战略清晰定位的基础上要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需要在学校层面上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施策。建立健全组织保障机制、抓好项目实施试点工作、发挥高校优势学科等方面打造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一支服务精神好、工作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的核心工作团队;多方筹措经费推进项目实施和学生资助工作;全面规划和布局,落实项目全过程管理,为项目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三)强化项目执行控制过程,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

中外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在推行过程中由于涉及两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协作,需要进行持续的沟通,以解决出现的问题与困难[4]。一个健全流畅的沟通机制可以及时有效地解决面临的问题,并继续扩大和深化合作。此類存在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源于信息的沟通不畅。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探索设立学校之间协调机制,指定专门的协调员,责任到人并赋予一定的自由度。此类项目也应广泛运用网络大数据等技术,采用微信、邮件等沟通渠道,建立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平台,按时、及时了解项目参与者的动态。破除信息资源障碍,建立顺畅的沟通机制。能够做到项目参与者的需求有及时回应,问题能及时解决。

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不局限于学业上,也应关注项目参与者有可能存在的“价值观冲击”等心理变化,及时疏导。在信息反馈的过程中,也应将项目执行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应用到项目完善中去,建立正面反馈机制,加强信息反馈,破除信息资源障碍,做到动态实时调整。

(四)建立完善培养模式的评估体系

项目的培养评价应贯穿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运用一定的手段,对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目标、过程进行监管。同时,评价主体不仅仅是学校,针对不同的培养目标,评价主体也要增加到社会和个人。在确保全面的指标建立的基础上,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价主体。完善的评价系统的建立不仅为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有利于收集意见和自我提高,也可以为是否增大此类项目的投入力度等问题提供依据。

(五)鼓励学生深造和增加项目配套措施,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此类项目,建立项目的后续应增加配套措施如开通国内高校保研通道,采取一定的机制进行国内外高校分数转换或按比例评选优秀学生获得保送研究生资格,从学校的层面与国外高校探索学生继续深造路径。为学生提供相匹配的就业咨询等,为此类项目多方面筹措资金,提升项目的资助水平。多方面的配套措施的开展将直接解决项目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提高了双学位项目的吸引力。

三、结语

高校培养是一个从学生入学开始,直至毕业为结束的闭环管理过程,中外联合培养项目作为高校国际化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是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有力举措。基于全过程管理视角的高校双学位项目模式研究从顶层设计、制度保障、信息沟通等方面完善此项目的关键环节,对实现高校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发挥高校人才培养重要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新宽.H高校中外交流合作项目质量管理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

[2]  薛文正.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  崔鲁江.中外联合办学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3.

[4]  卜洁.北京地区高校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1.

Research on “Double Degree” Mode of Sino-foreign Joint Training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FAN Hong-de1,CHEN Nan2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102206,China;

2.Think Tank Center,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Key words:“Double degree” mode;Sino-foreign joint training program;whole process management;suggested

作者:范鸿德 陈楠

优秀毕业培养项目论文 篇3:

高校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项目”专项培养的探讨

【摘要】 國防建设信息化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目前,在一些重点院校开展的国防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为军队提供了急需的专业工程人才。本文就目前高校开展的国防生“卓越工程师项目”专项培养情况以及下一步应改进的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国防生

为了贯彻执行习近平主席关于加强军队人才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结合军地双方的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国防生军政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军队培养一批高素质、新型工程技术专用人才,教育部和原四总部于2013年联合下发《关于实施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此为标志,“国防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在全国部分“985”、“211”高校全面展开。培养院校通过这几年开展“卓越计划”项目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经验。但是,由于该项目是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有一些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需要和大家共同研究、探讨。

一、开展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卓越计划”是对国防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依托国民教育资源培养国防生已经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为军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防生干部,占到了部队年度干部补充总量的30%[1],有效改变了部队干部结构。但是,十多年以来,国防生的培养模式一直没有变化,有些地方已显露出跟不上信息化变革的步伐,培养工作和军队的需求没有完全“合拍”等等。开展“卓越计划”项目,是为了加快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是为了深化依托培养工作的一次全新探索、也是军队培养人才模式的一项创新举措,使军队与地方高校培养资源的优势得到互补、共享和提高,开创了国防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思路,对于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卓越计划”缩短了国防生的培养周期,提高了培养效率。高校培养国防生的要求就是“精、准、快”,这是当前我国的战略要求和军队的发展计划所决定的。目前,国防生普遍采取“4+1”的培养模式:即国防生先在地方高校学习四年,毕业后再到部队院校培养一年,培养周期相对较长。而“卓越计划”采取的是“3+1”的培养模式,把国防生进入部队的时间提前了,目的就是对国防生的任职培训和适应部队环境进行了前移,对比较优秀的国防生而言,缩短了培养周期,提高了培养效率,使优秀的国防技术专业人才能尽早脱颖而出,提高了培养效率。

3.“卓越计划”将军队的现实需求与学校的培养目标进行了紧密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防装备更换的频率更高,这就对人才的需求类型和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卓越计划”的根本目标,是为部队培养大量急需的工程类技术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应用导向更加突出[2]。“卓越计划”项目达到的直接目标是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地开展装备操作和管理,上手快。“卓越计划”项目,重点是培养军队目前急需的信息化建设人才,满足了军队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所以,“卓越计划”项目的实施,是优秀国防生快速进入部队成才的一条“高速公路”。

二、目前开展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

1.负责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的组织机构尚未明确确立,责任和义务需要进一步明晰。虽然开展“卓越计划”项目工作受到了军地双方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的选拔培养工作是学校首次开展的专项工作,还没有明确相关的管理协调部门,谁来负责协调、相关的责任和义务怎么区分等等,这些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明晰。所以,在高校成立“卓越计划”项目领导小组是当务之急。具体可由主管教学或者学生工作的副校长、副书记为组长,高校教务部门、国防生管理部门相关培养院系负责人为组员,专项负责该项工作并协调各种关系,规范该项工作的程序和流程,并且要把“卓越计划”项目纳入到学校的教学管理计划之中。这样,“卓越计划”项目才能有序、科学地进行。

2.评价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质量的标准问题。按照《通知》要求,参加“卓越计划”项目的国防生,其质量评价标准由两部分组成:学生的军政素质和毕业设计,由这两部分组成一个综合评价,作为学生最终考核的重要内容。目前,军政素质的考核主要由军队联合培养单位组织,包括对综合素质、培养成效、现实表现等做出评价;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和答辩由签约高校实施。这就涉及到了通用标准和专业标准设定与融合的问题。如何能更全面、更合理地制定一个评价标准,还需要军、地双方相关部门的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卓越计划项目”应该以优化素质结构为核心、以强化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把握住这个“核心”和“重点”,就能避免人才培养的“误区”,树立起品德为先、能力为重、适应未来的人才培养观念。衡量国防生“卓越计划项目”是否成功,需要以此为根据,结合军队、高校及其学生本身的特点,指导整个“卓越计划”项目的全过程。

3.“双导师制”的运行模式有待改进和提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采取的是军地双方的“双导师制”,即一名“卓越工程师”需要配备军地两名导师,这就需要军地双方导师互相配合。但是,由于地方高校和军队在教学、科研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导致了他们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和指导的方式有“差异”,这些“差异”有时会造成学生们的“茫然”。如,学生的毕业设计项目,一般是要完成军方正在开展的实际项目,比较注重项目的“工程性”、“实用性”。而从高校的角度来说,学生的毕业设计更注重理论性和学术性,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导师容易造成“各自为战”的窘况,使学生“无所适从”。所以,如何在其中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军地双方的导师都能够相互兼顾,相辅相成。这样,军地双方导师的深度沟通、磨合是十分必要的,有关部门要做好这方面的协调工作,让双方导师加强交流,比如:可以请军方导师到地方高校,参加学生的答辩等工作;亦可以请地方高校导师到部队去调研等等,方法和渠道都很多,需要我们去主动地开发、挖掘。

总之,国防生的“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是关乎我军信息化建设和改革的重要人才培养项目,对我军的战略转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养高校要不断总结、提高思路和方法,改进培养工作中的缺陷,只有这样,培养工作才能有序、高效、科学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凯斌.三年四步:助推国防生干部成长成才[J].政工学刊,2011(7):36-37.

[2]徐证书,牛玲.“卓越计划”合作模式探索研究[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29(6):50-52.

作者:陈忠怀

上一篇: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管理论文下一篇:中职国际贸易实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