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视野下舞蹈产业化发展探析

2022-10-24

中国舞协分党组书记冯双白曾在一次舞蹈艺术博览会上这样描述当下舞蹈产业发展的态势:“现在, 舞蹈已全方位覆盖各个层面的人群, 过去狭隘的舞蹈市场概念已被彻底打破。我不知道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 但新的产业正在形成, 新的传媒方式也在形成。”[1]现在我们打开电视就会发现夜间“黄金档”已不再被各类电视剧所充斥, “舞林争霸”“中国好舞蹈”“舞林大会”“舞动奇迹”等等或综艺、或竞技的舞蹈节目开始冲击着观众的感官, 继而延伸成人们茶余饭后的讨论话题。现代城市建筑中容纳了更多的文化广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家门, 在宽阔的广场上随着音乐进行肢体的律动, 人们对广场舞的追捧和热爱延伸了舞蹈艺术的通俗性, 还原了舞蹈艺术的民间属性。这一切让我们真切的认识到, 随着大众媒体中各类舞蹈节目的广泛传播, 舞蹈已经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士的特权, 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正在关注舞蹈、喜欢舞蹈, 使舞蹈成为健身、休闲乃至培养情操、塑造气质的美妙体验, 舞蹈已然作为一种产业蓬勃兴起并快速发展。

一、中国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艺术学角度来看,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为媒介的艺术活动;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产业化行为是一种生产—消费的经济活动, 舞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类分支兴起正是其艺术与经济双重属性融合的结果。舞蹈产业化的主链条包括舞蹈生产 (创作) ——舞蹈产品 (作品) ——舞蹈审美消费 (欣赏) 三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决定舞蹈产业发展程度的外部因素——社会意识与社会思潮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 在人们的思想中, 舞蹈也不再作为一门受众面极小的纯艺术“高高在上”, 这为舞蹈产业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政策层面的引导、政府层面的支持、大众传媒的宣传、民众的认可与参与等等, 这些发展因子的合力让中国的舞蹈产业化发展迎来了春天。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各种艺术都面临着在新文化构成中的重新定位, 舞蹈同其它传统艺术一样接受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在舞蹈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荆棘重重。首先, 对早我们一步的西方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盲目跟从, 反而忽视了对我们来说舞蹈创作最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入与铺垫。近50 年以来, 在西方剧场舞蹈传统及其苏俄古典芭蕾高度程式化、极度封闭化体系的严重影响下, 我国舞蹈从训练、教育、创作剧目、表演、行政管理到市场资助、鉴赏评论等诸方面形成单一的模式, 可以预料的是, 舞蹈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发展与铺垫相呼应, 我们本民族的舞蹈产业便会遭到更加猛烈的冲击和挑战。其次, 市场投机氛围严重。为了赢取更多的商业利润和社会效益, 过多的金钱和社会资源集中在知名编导和著名舞团身上, 导致舞蹈产业投入与产出呈现“倒金字塔”式的畸形发展。再者, 舞蹈产业商业化运作的今天, 部分大众传媒为博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在对待舞者或者舞蹈作品本身无法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做出客观、积极的舆论引导。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国舞蹈产业良性发展的绊脚石。

如何全面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舞台上, 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 实现中国舞蹈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是中国舞蹈工作者都应思考的命题。

二、大众传媒对舞蹈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大众传媒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 包括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作为一种向社会传送信息的行业, 它已经渗透至现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能引领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价值观念、形成舆论导向、维护社会公正以及重建大众的生活方式, 正是由于其在各方面的强大影响力, 被形象的称为“第四权利”。

由于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的兴起才有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在舞蹈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 大众传媒正是以其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特点, 让舞蹈这一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近几年, 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与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高质量的舞蹈电视节目、高水准的舞蹈创作编导、全方位的即时评论等等手段的运用, 将越来越多大众的目光吸引到舞蹈上来。例如:2006 年, 东方卫视推出了“舞林大会”栏目, 让各行业的明星人士与专业舞者搭档, 在短时间内速成一段比较完整的舞蹈作品。它利用的就是各行业明星超强的聚敛力和舞蹈本身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不仅让明星们参与其中体会到了舞蹈的快乐与幸福, 让舞蹈成为了他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也让广大电视观众感受到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可以把舞蹈演绎得非常完美”, 为舞蹈的普及教育做了很好的宣传和影响, 一度掀起了“全民舞蹈”的热潮, 一时间围绕舞蹈为主的培训机构、产品服务公司 (包装、销售、灯光、服装) 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舞蹈逐渐在大众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而使舞蹈产业化有了一个更深远的社会发展潜力。

同时, 在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时代, 大众传媒由于其盈利性的本质属性势必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然而, 舞蹈艺术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增值空间则会产生舞蹈艺术审美属性的偏离, 从而对舞蹈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首先, 为了寻求更高的赢利点、收视率或者点击率, 大众传媒在运作舞蹈产品的包装上和节目的后期制作中更多的将重点放在舞者煽情的人生经历或者其作品背后曲折的故事, 而非舞蹈作品本体的艺术鉴赏价值。如此这般抽离舞蹈本体价值的现象背离了艺术创作的初衷, 更不利于舞蹈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再者,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下, 大多数的社会资源集中到了社会影响力大、有明星效应的演员、编导或者舞蹈团体身上。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传媒节目中担当评委或嘉宾, 还是“桃李杯” 、“荷花杯”等政府、协会组织的中国顶级舞蹈赛事的舞蹈编导, 出现频率高的总是那几张所谓权威的明星面孔,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明星效应是与媒体的经济收益直接挂钩的。而相比这些出场费、编导费动辄几十万的著名演员和编导, 绝大多数的舞蹈创作者们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为满足温饱或者执着于自身的舞蹈理念而苦苦坚持。这种情况极不利于舞蹈创作者的培养:没有了良好的创作梯队和新鲜血液补充, 作为舞蹈产业化前端——编导人才的养成更成为天方夜谭。其三, 大众传媒在追求物质利益前提下的舆论导向影响大众对舞蹈产业发展的价值判断。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 为了迎合市场和部分观众的需求, 大众传媒在对舞蹈节目、舞蹈产品的包装、运作、销售中为挖掘卖点而妄下判断, 影响了大众对艺术审美的鉴赏标准。笔者所在学校一学生在今年参加了浙江卫视的《中国好舞蹈》栏目, 因为这名学生之前在排练中大脑意外受伤, 现在仍在恢复, 肢体活动仍不协调。当她那一期节目播出之后, 各路媒体都对其表示不同程度的关注与评价。笔者关注了国内一线门户网站对其报道的题目, 第一天是“半瘫女艰难跳舞圆梦中国好舞蹈”隔天之后的题目转换成“半瘫女励志舞蹈遭质疑卖苦情”。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应该引导大众将关注点放在舞蹈作品本体, 而不应受利益驱动用片面且不负责任的评价来转移民众的关注点。

三、正确认识, 理性运作——寻求舞蹈产业化发展与大众传媒的良性契合

任何文化产业的发展, 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支持与配合, 舞蹈产业也不列外, 如何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在舞蹈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又应如何借起大众传媒的东风, 实现在新世纪舞蹈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呢?

首先, 尊重中国民族性、历史性的文化传承。任何割裂历史传承的文化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因而我们在探寻舞蹈产业发展道路的时候, 决不能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舞蹈毕竟是文化中心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们要运用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承功能, 利用各类手段强调文化的自尊与自重, 在全社会营造民族文化的浓厚氛围, 呼唤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 才能保证中国舞蹈在世界文化构成中的独立地位, 中国的舞蹈产业才会以其独有的姿态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其次, 大众传媒应理性、公正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众传媒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 评论问题的角度及所处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观点。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和舆论导向作用, 我们更希望传媒在制作、评论、品鉴甚至销售舞蹈作品时能将大众视线更多的吸引在舞蹈作品本体及其所传递的审美价值。只有大众传媒理性的、公正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才能够给舞蹈产业的发展提供良性的外部成长空间。

第三, 发挥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让舞蹈产业在群众中焕发光彩。作为“舞之泰斗”的贾作光老师曾经在当代舞蹈论坛发表过讲话, 认为舞蹈产业化的进程, 不能单一的看作实现经济效益的“产业化”, 如果群众不爱舞、不跳舞, 那产业化也是空谈。因而, 我们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制作更多“接地气”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节目, 让舞蹈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只有在舞蹈走进群众的基础上, 首先实现群众爱舞蹈, 舞蹈的产业化道路才有发展的源泉。

无论从历时与共时范围, 还是产业成熟度来看待舞蹈产业的发展, 我们都可以将其定位在具有潜力的新兴文化产业类别中。“新”既代表着不成熟, 也意味着巨大的生长空间。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快速变迁的时代里,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信息交流方式的更迭, 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演化, 牵动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且由浅至深地冲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当新兴的舞蹈产业力求借助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快速发展时, 更需要多一份理性去观察“诱惑下的陷阱”, 坚守舞蹈艺术审美性和特殊规律的前提下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完成自身在信息时代的华丽转身。

摘要:舞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类分支, 在当下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正在积极拓宽发展路径、探寻发展潜力。而在信息化社会中, 大众传媒的信息交互能力已然成为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力, 舞蹈产业与大众传媒的结合突显了信息时代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基础, 重点论述了大众传媒对于舞蹈产业发展的积极价值和消极因素, 并且提出应以正确认识和理性运作为前提, 寻求舞蹈产业化发展与大众传媒的良性契合点。

关键词:大众传媒,舞蹈产业化,舆论导向,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 史泓.舞蹈产业链里的经济生态项的多维影响与关系分析[J].美学研究, 2010 (1)

[2] 史瑞丽.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 2007 (12)

[3] 袁禾.舞蹈创作应加强时代意识[J].舞蹈, 2002 (03)

[4] 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5 (02)

[5] 张文洁.英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 2005 (02)

上一篇:中国画复制品市场化运作的探索与实践下一篇:教会学生作读书笔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