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调整产业转型结合论文

2022-04-24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复合概念,并具有外部性、复杂性、高风险性及聚集性等特征。科技园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衍生和发展的载体,而产业集群又是科技园区更富生机与活力的存续方式,二者良性互动。推动园区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战略调整产业转型结合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战略调整产业转型结合论文 篇1:

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 要:山东省在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还存在投入相对不足,组织方式不够合理,供给机制尚不完善,技术人才相对缺乏,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应加快制订完善相关政策,完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建立共性技术开发的体制保障,形成共性技术开发的支撑体系,完善共性技术开发的金融体系,构筑共性技术研发的人才高地。

关键词:山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对策

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不仅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更是面向未来、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新医药和海洋开发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是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前提,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

1、战略新兴产业及其共性技术界定

1.1 战略新兴产业的含义

战略新兴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以科技重大突破为前提,以新兴技术和新兴产业深度融合为基础,能够引致社会新需求、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能在一段时期内成长为对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重点领域中二十三个重点发展方向。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高效节能、先进环保、循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和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特种功能和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

1.2 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

目前国内对产业共性技术的界定大多着眼于共性技术的影响范围,提出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或者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技术。

所以,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上述界定的战略新兴产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共性技术。2011年7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较为详细地列出了有关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其中涉及战略新兴产业的近200项。

2、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现状

2.1 创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

2000年以来,山东省人大相继颁布实施了《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走上了法制化轨道。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规划发展纲要若干配套政策》、《山东半岛高新技术产业带指导意见》、《山东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山东省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山东省支持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资金(金融)扶持政策》,省科教领导小组印发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意见》。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的出台,使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为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奠定了法制基础。

2007年8月,山东省出台的《山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和《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科技工作的意见》提出,将组织节能减排技术战略联盟,共同承担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科技项目,攻克行业节能减排共性技术,建立技术共享机制和政策推动体系,推动全行业节能减排。2009年8月19日,为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颁布《山东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实施意见》。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8月,山东省出台《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鲁政发(2009)95号。2009年10月,山东省政府制定了《山东省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促进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及《意见》,按照规划,三年内山东将在装备制造业领域,强力推进100个重大装备制造业创新成果转化;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实施100项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示范成果;以生物制药、海洋生物、食品生产技术为重点,选择100项创新成果,实施联合攻关转化。相应地,在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山东省用3年时间,培育建设90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60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计划用3年时间把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提高到15家。

2.2 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

2010年2月,立足山东省特色和优势产业,以培植战略性高技术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山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公布实施。按照该计划,2010—2012年,山东省政府共筹集2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保障省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的实施。2011年5月4日,山东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中,确定了山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六大领域,分别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医药和生物产业、海洋开发和高端装备制造。在这六大领域中,山东省首次公布了33个重点行业:高性能纤维、特种高分子材料、特种金属材料、精品钢新型材料、功能陶瓷;通信网络设备与产品、集成电路、高端计算机、新型显示、高端软件;太阳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节能技术及装备、环保技术及装备、循环经济关键技术及装备;新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海洋开发重大基础设施、海水健康养殖、海洋精细化工、海洋工程技术及装备、高端船舶制造、海底资源勘探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和数控加工装备、轨道交通设备、通用航空装备、石油装备。

2011年8月,山东省发布“十二五”期间科学技术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使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共性技术创新的方向和目标更加清晰。2011年12月,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修订草案)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条例》的颁布实施,将使山东省的技术创新的引导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趋于规范化、法制化。

2.3 奠定了共性技术开发的基础

自“十五”以来,山东省已累计开发新技术、新产品7万余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占15%,投产率为86%。“十一五”期间,山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由7346亿元增长到3.16万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4.07%增长到35.2%。

近年来,山东省的软件、生物医药、非金属材料、数字化装备、海洋等特色产业群已经初步形成较强的技术优势和聚集效应。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成效明显。通过产学研合作,近3000项高新技术成果在省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企业解决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山东省启动实施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合作,攻克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出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品。目前,全省建立各类重点实验室149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建立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73个;国家生产力促进中心1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8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4家,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18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家,开通了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和科技合作信息网。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山东省在许多产业已经具备了共性技术研究的条件并亟需突破共性技术的瓶颈。

3、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存在的问题

与先进省、市相比,当前山东省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政策和发展战略上相对缺乏,承担共性技术研发的主体和支持计划处于发散状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重点不突出,战略新兴产业间共性技术供给短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政策力度不够大

产业共性技术政策是产业技术政策的重点和核心,但目前山东省尚未系统地制订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政策,政府引导共性技术开发的政策力度明显不足。具体表现:一是政府投入偏低。虽然山东省逐年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但政府的资助对共性技术研发而言只是杯水车薪,目前的资助力度不足以解决共性技术研发投入大、研发时间长、研发风险大的困难。省级应用技术研发经费总额远低于广东、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位居全国第12位。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24%,居全国第8位,全省17个市财政资金投入在科技活动经费总额中所占比重仅为8.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政府资金所占比重为2.17%,低于上海的2.95%、江苏的2.34%、浙江的2.82%。二是企业参与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明显不高。省委、省政府连续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引导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措施,对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做出了相应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很好地实施和落实。主要原因是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单项政策之间缺乏配套联动,操作程序不够细化,政策执行难以到位;企业对相关政策缺乏了解,导致许多优惠政策难以落实。

3.2 组织方式不够合理

第一,共性技术选择的方式不够多元化。由于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范围、评价标准等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对共性技术研发推广的管理欠系统。根据目前发展阶段看,政府支持的共性技术研究应该偏向于在较短时间内能够投入应用并与其他技术配套、最终能形成巨大市场需求的技术。在调查中发现,在政府投资的共性技术项目选择上由政府或科学家确定技术路径的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企业对共性技术的需要没有得到充分反映。由此导致有些研究脱离企业现实需求,使成果产业化面临很大障碍。来自山东省科技厅的数据显示,山东虽然每年可产生2000多项重大高技术成果,但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成果转化只占20%左右。第二,管理和组织模式不能满足需要。即使没有政府任何资助下,企业、高校和社会研究机构也会从事共性技术研究,但由于共性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市场供给会严重不足。因此,政府的管理和组织是促进共性技术的供给、弥补市场不足的重要途径。目前科研院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难以满足共性技术研究的需要。因为省内行业性科研院所实行部分拨款、自负盈亏的企业制度,以及共性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风险大的特性,造成科研院所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限制和削弱了承担共性技术研发的积极性。第三,行业协会在推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应用及扩散中的作用尚待发掘。目前,山东省的行业协会在产销环节着力较多,对参与组织、协调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服务合作,特别是在推动技术共享、参与或独立建立行业共性技术平台等方面的作用亟待发掘。

3.3 供给机制尚不完善

有效的供给机制是成功组织、实施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要制度保障,包括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干预机制、协作攻关机制、成果应用扩散机制、配套保障机制等。调查发现,由于共性技术开发具有很强的外部性,导致企业参与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动力偏弱,开展技术创新往往缺乏积极性且存在“依赖症”。政府组织实施重大共性技术研发尚未制度化、系统化,表现为对企业从事基础类及应用基础类科研创新工作的支持相对较少,企业的共性技术研发很难从国家相关部门获得资助。一些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项目的研发往往因急于求成而人为地缩短研发周期,从而直接影响研发的绩效。企业主要偏重自身技术创新管理机制的建设,往往忽视或无力顾及产学研联合的制度安排及改善。调查发现,山东省已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且比较完善的企业不到一半,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产业化成果的保护意识很强而共享意愿较低。因此,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还需要引入新的制度安排,以深化和完善其运行机制。

3.4 技术人才相对缺乏

由于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特别是在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方面缺乏有力度的举措,引进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不完善,培养的规模、层次和力度不够,尤其是在职称评聘、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期权和股权激励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人才奖励和激励政策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深化。全省R&D人员总量远远低于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从事研发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更是缺乏。山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研发机构的企业所占比重比浙江、江苏分别低8和17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1%,低于上海的4.9%、江苏的5.1%、浙江的4.5%,发明专利申请和授权数远远低于江苏、上海、浙江、广东。

3.5 推广服务体系不完善

技术创新的成功依赖于多种因素,加强创新、生产、市场之间联系的技术创新服务支撑体系是重要部分。山东省的共性技术研发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产出和扩散效率不高。一方面,中介机构发展较慢,加之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发挥不足,使得共性技术向企业扩散特别是向中小企业扩散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共性技术的合作研究得不到发展,参与共性技术研究的企业不多,同时也不了解共性技术研究成果,导致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较低,即使一些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被转化,企业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转化的时间较长,更重要的是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在合作中学习,实现企业的知识和技术积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4、山东省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山东省应进一步确立政府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主导地位,科学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法规,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

4.1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完善的共性技术供给体系

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并不表明政府在共性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包办一切,成为共性技术的惟一提供者。为防止政府干预过度,提高政府主导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的活力和运行效率,必须将政府的主导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探索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第一,政府确定产业共性技术发展重点时,应充分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充分吸纳产业界意见。政府选择要支持的研究项目时,应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有些项目可以采取招标的办法确定研究主体。同时,应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调动和发挥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参与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积极性,协调处理研发和扩散中的利益关系,促进共性技术成果的产出和扩散。第二,政府应充分考虑企业的技术需求,在科技投入、研究计划和人员配置上向企业研究机构适当倾斜,将企业的重大技术课题列入政府科技规划,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也可与企业共同设立研发基金或成果转化基金,有计划、分阶段地推进共性技术的研发。第三,要强化高校、科研院所相关学科专家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增强源头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如加强与山东科学院、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各企业间的协作,组成专业化的新型技术联合体,共同攻克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应鼓励和扶持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健全政府参与、民间社会资本主导的中介服务体系,组建官产学研与市场需求一体化的技术资源共享综合网络,逐步建成“面向企业、服务行业”的技术开发基地、行业检测中心、计量基地,搭建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评估、工业设计、工艺配套、专业技术市场、专业测试与维修检测等专业机构或公司的建设。第四,采取多种方式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内建立共性技术开发机构:在大量中小企业以专业化分工为特征的产业聚集区,政府可采取财政、税收等手段培育和支持民营化科技企业,建立专业化的技术促进中心;在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大量中小企业配套协作的产业区,以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联盟为依托,整合高校、科研机构等多种资源建立共性技术开发中心。对在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内具有广泛适用性兼具强制性的生产、品质标准及其测试等共性技术规范的开发,可依托行业协会或建立事业性质的测试中心和质量检测机构,制订标准,负责对产业区内产品的检测,力争有产品标准被认定为行业性标准。

4.2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共性技术开发的体制保障

政府大力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需要从宏观上予以指导,在政策体制机制上给予保障和支持,处理好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的关系。第一,建立有利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知识产权制度。对涉及区域重大公共利益的共性技术中由政府出资委托研究机构从事研究开发获得的技术成果,政府可以通过委托、特许等方式,由研究开发方按政府意向控制成果使用权;对有利于产品升级但应用面比较窄的共性技术,主要由企业投资,政府以补贴方式提供支持,知识产权归企业所有,通过专利措施实现收益内部化;对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多家单位联合开发获得的知识产权及其专利,其成果分享由研究开发各方通过合同约定。第二,建立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管理体制。在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过程中,山东省应扬长避短、因地制宜部署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重点,全面梳理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性约束,加强产业规划、投融资、税收、技术创新以及产业管理等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打破部门、地方的分割和利益局限,突破传统产业既得利益集团抵制,改革不适应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第三,积极整合“内外源技术”,加强研发合作与交流。为避免低水平重复研发造成科技资源的低效利用或浪费现象,应加大与国内战略新兴产业发达省、市之间的技术合作与科研要素流动的力度,实现创新资源及关键共性技术的流动和共享。加强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知名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对于兄弟省市已经拥有的关键技术或大院大校已经研发出的共性技术,可根据实际需要组织企业进行购买或产业化,实现区域科技成果的优化配置。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提高自身产业技术水平,并通过对“外源性”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努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逐步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转变,实现技术的“内源化”。

4.3 搞好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共性技术开发的支撑体系

着眼于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方向,围绕全产业链条支持共性技术开发。第一,注重搭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建立以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核心、以研究解决关键共性技术为主的公共研发平台,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公共技术平台,以提供检测服务为主的公共检测平台,以提供科技文献、情报、资料、信息服务为主的科技信息平台,促进新兴产业技术产权交易、风险投资服务的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五个平台”建设。第二,注重成果转化和中介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支持各类专业创业服务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等机构建设。按照整合资源、统一规划、共享共用的原则建设大型科学仪器、科技文献、专利、标准、检测检验等资源共享平台,使之真正成为技术转移、创业抚育、成共果转化、科技资源配置的重要基地。第三,引导共性技术向产业基地聚集。要更高水平推进特色明显的战略新兴产业向基地集聚,以国家级产业基地为载体,建立战略新兴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以龙头企业带动横向产业链的发展,努力形成基地内企业优势互补、共同壮大的发展格局。可以考虑以高新区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引入跨国公司的研发总部,同时争取与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基地紧密合作,建立技术和生产能力交换的互惠平台。第四,充分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筛选出一定数量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对其技术创新与改造、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以及申报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及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给予优先支持,并在重大建设项目用地、银行授信方面给予积极扶持。

4.4 大力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共性技术开发的金融体系

从投入总量来看,仅仅依靠财政资金不可能满足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需求,同时,有限的支持产业技术进步的财政资金也不可能直接资助战略新兴产业所有领域的研究。因此,共性技术开发支撑系统中,金融支撑体系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第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银行间接融资服务体系。政府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信贷支持。商业银行要完善信贷考核体系,积极开展业务创新,不断探索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不同阶段信贷支持的有效方式,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及时跟进支持,协助企业做好财务融资辅导。第二,积极构建多层次的直接融资服务体系,发挥资本市场支持共性技术开发的重要作用。要加快推动战略新兴产业企业上市,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带动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新兴产业中处于创业早中期的创新型企业;积极推动技术产权、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发展,为具有成长性和高科技含量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提供融资服务;大力发展科技保险市场,充分发挥现代保险业在共性技术开发中的经济补偿和资金融通功能;支持共性技术开发企业发行集合票据、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以及通过集合债券、集合信托债权基金等实现债权融资;设立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投资基金,集中力量突破制约山东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第三,积极完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创业风险投资支持体系。要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融资担保、投资保障、风险补助等方式,调动民间资本、外资、保险、银行等作为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投资导向效应和风险补偿作用。要建立促进创业风险投资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探索建立适合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风险补偿机制,对向共性技术开发企业提供融资的机构提供差别化的风险补贴等。第四,不断完善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金融服务网络体系。要加快发展共性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器,设立共性技术开发企业孵化器发展专项资金,以财政资金为引导,积极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多元化、市场运作、政策扶持的共性技术孵化体系;要建立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信用担保体系,整合担保资源,建立以政策性担保为主体,商业性担保和互助性担保为补充的共性技术开发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共性技术开发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要通过设立混合型科技金融集团,开展专利典当、专利信托、专利租赁业务及设立相关机构,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投融资途径。

4.5 创新人才培育机制,构筑共性技术研发的人才高地

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高低,取决于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要大力开展共性技术开发,就必须着力培养和引进富有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为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储备人才。第一,要建立科研机构、高校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加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发明创造。要切实改变战略新兴产业在科研、生产、服务等方面相互割裂的现状,要发挥研究型大学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制定鼓励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政策,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促进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要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第二,继续发挥高新区“创业园”的作用,实施“企业博士创新计划”,资助在生产一线的博士和博士后开展技术创新研究,争取培育一大批年纪轻、素质高、适应未来共性技术开发所需要的企业技术带头人。要实行资金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灵活政策措施,鼓励创新型企业家人才,投身到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中去。第三,要构建和推广“柔性引才机制”,完善共性技术研发人才的激励、流通机制,广纳高素质共性技术研发人才。例如,积极推行特聘专家制度;鼓励企业集团整合自身技术资源,建立和完善各类技术研发机构,使之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阵地和凝聚高层次技术人才的摇篮;也可鼓励具备条件的大型企业在省外、境外设立关键技术研发机构或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吸纳外源性人才资源。第四,要构建和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的人才培育机制,着力培育和整合“四支队伍”:依托国内外及省内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培育一批战略新兴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方面的“研究型专家队伍”;依托大中型企业及其技术部、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培育一批重大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的“开发型专家队伍”;在战略新兴企业内培育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现代模式和现代生产管理的“高层次企业家队伍”,以及一批熟悉产品研发、操作能力强、具有专业技能的“中高级技工队伍”,形成多元化的人力资本投资格局和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操龙灿、杨善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1):77-82.

[2] 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J].中国科技论坛,2006,(03):45-47.

[3] 王君.促进共性技术有效供给 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J].宏观经济研究,2006,(11):45-49.

[4] 徐佩、费方域.政府资助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原理及模式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07):23-25.

[5] 宋帅官.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的战略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10,(06):58-60.

[6] 刘志阳、施祖留.我国战略新兴产业自主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 [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8):10-16.

[7]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1〕15号 http://www.sd.gov.cn/art/2011/5/3/art_956_5541.html.

[8] 工信部科[2011]320号:《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1年)》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1293907/13924553.html.

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ic Technology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 in Shandong Province

WU Xue-jun

(Jinan Party Institute 0f CPC, Jinan,250014)

作者:吴学军

战略调整产业转型结合论文 篇2:

依托科技园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

摘 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复合概念,并具有外部性、复杂性、高风险性及聚集性等特征。科技园区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衍生和发展的载体,而产业集群又是科技园区更富生机与活力的存续方式,二者良性互动。推动园区经济向集群经济转变,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园区;产业集群

2011年3月,中国发布“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在继续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基础上,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成为先导性、支柱性产业。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其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这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背景下中国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又一重大思路,是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国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学内涵,认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对于中国现阶段新兴产业战略与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

要正确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必须从两个关键词出发,一个是“新兴产业”,一个是“战略性”。

首先,从产业地位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根据产品和产业的生命周期原理,一种产业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开始出现时,因规模小,对区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小,地位低,可叫它“新兴产业”;如果它能够进入下一阶段,即能够做大,则可称为“先导产业”;随着规模逐渐变大,该产业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上升,以至成为主导地区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力量,可以称为“主导产业”。需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新兴产业都能成为先导产业或主导产业,关键看它能否进一步扩大规模(吴殿廷,2009)。其次,从产业作用上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具有“战略性”的新兴产业,即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支撑或带动作用的产业。这意味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换具有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科技进步能力。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面向未来的,一旦兴起,就将形成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温家宝总理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同时满足若干构成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生来源是重大技术突破,成长背景是重大发展需求,特殊地位是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基本特征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高。完全具备这些构成条件的产业,才可称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复合概念,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型和动态性特征的新兴产业,并代表未来经济和技术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

本文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战略性和新兴性。“战略性”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支撑性、引领性作用。从发展前景看,其战略地位将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影响,并具有成为一个国家未来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可能性;“新兴性”是指,新兴产业是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应用而新出现的行业领域。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大多是没有竞争优势的弱势产业,技术不成熟、产品未定型或服务模式不清晰、市场认识度比较低,但从需求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潜在市场需求、良好产业发展基础和持续产业竞争力,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阶段性和动态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纵观世界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的历程,在不同历史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内涵和外延均不同,但对世界经济发展均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甚至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从历史变迁的角度看,产业的兴衰与转换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

3.外部性和复杂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由于知识产品的公共属性,新产品进入市场后内置其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随之溢出和扩散,创新的收益可能不能完全被私人企业占用。尽管专利给创新者提供了排他性的权利,但是专利申请的前提是要提供创新的细节,这就使得许多知识可以为竞争者所获得。另外,企业的创新活动还会由于员工的流动、对供应商的培训等扩散到企业之外,由于这种外部性而造成市场失灵;复杂性特征是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涉及多技术、多业务、多部门和多地区的分工协作,会面临纷繁复杂的协调失灵。

4.高技术和高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站在国际科技前沿、紧跟甚至引领世界潮流,代表了未来科技和创新的方向。“高技术”应作为确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标准之一。“新兴性”和“高技术”特征,决定了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特有的“高投入、高风险及不确定性”的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构想到研发再到商品化和市场化,期间要面临种种风险,包括技术风险、市场风险、金融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朱迎春,2011)。

除上述基本特征外,企业集聚性和集群化发展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一般趋势和规律。在国内外,以计算机和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都具有典型的产业聚集特征。大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空间集聚是产业化的关键一步。处于各个产业链竞争状态的企业集群发展是提升产业规模及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位于各地的科技园区是产业集群衍生和发展的载体,将发挥新兴产业“发动机” 的作用。

二、科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有效载体

根据国内外经验,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上,科技园区(或科技工业园区)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科技园区的本质是通过企业聚集形成产业集群(周勇,2010)。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的标志。科技园区的发展方向应是集群化发展。

(一) 科技园区是产业集群的载体和平台

1.科技园区具有形成产业集群的可能条件。产业集群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性,而这需要在特定的区域内完成,这是产业聚集效应得到发挥的第一条件。科技园区作为以产业链耦合为基础的经济组织,就是政府通过行政或市场化等多种手段,规划出一块区域,通过优化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大量企业进驻和发展,具有布局集中、功能互补、设施配套、规模合理、分工协作的特点,能充分体现产业集聚的内在要求,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这为形成产业集群和发挥产业集群效应准备了前提条件。

2.要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有效发挥,还必须具备其他条件,例如,形成产业配套,产业之间有着密切的物质和技术联系;企业间信息交流渠道通畅,交通手段和途径众多,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到;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环境;形成被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和理念,从而构建区域文化等等。而科技园区恰恰有利于这些条件的形成。作为一种特殊的区域环境,科技园区在政府的推动和市场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营造适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增进企业间的合作与信任,有利于促进持续创新能力的形成,有效减少交易成本,更好地获得外部规模经济,进而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关联的各环节衍生出一批具有分工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提升产业竞争力。科技园区一方面是培育产业集群形成的生长点和发动机,另一方面又是促进产业集群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引导手段(王志华,2004)。

(二)产业集群为科技园区发展注入活力

从产业关联性来看,园区经济强调的是在一个实地范围内企业的集中,并不强调关联体系。而产业集群强调的是同一产业内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的聚集及其服务功能要素在聚集中的集合相交或包涵。从企业文化方面来看,产业集群内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风险意识、竞争意识与协作意识,表现出一种鲜明的文化特征。各企业之间既有激烈的竞争,又通过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相互学习技术和营销技能,从而形成一种协作与竞争交织的良性关系。专业化的分工和协作是任何一个企业集群的典型特征,群内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协作的基础上构成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企业网络。

集群经济与园区经济比较,其优势在于,通过创造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学习创新效应等协同效应发挥出更大的竞争优势,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协同效应是在一定支撑条件下产生的,它是由组织结构而不是技术或企业规模决定的。产业关联性以及源于共同利益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是最基本的条件。因此,科技园区发展必须从产业组织形式着手,去寻找有效途径。在传统工业园区或科技园区的发展上,人们更多地考虑的是自然资源、区位因素等,忽略了产业协同和关联的聚集效应,从而造成大量工业园区缺失聚集机制,无从发挥聚集效应,大大影响了园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中国众多的中小企业还未能进入园区,无法共享现代化园区所提供的良好的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产业集群是实现企业间有效协作的组织形式,可以利用地理接近优势,通过合资、合作、并购、重组联盟等方式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或关联企业资源,实现“1+1>2”的协同正效应(张国安,2007)。

产业集群为科技园区乃至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并带来强劲持续的发展优势。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来看,集群能够有效推动园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产业结构的升级又是保持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可以说,产业集群为中国科技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提供了园区发展的新方向和途径(雷鹏,2009)。因此,以产业集群战略发展科技园区,是提升园区企业竞争力的最佳途径,是推动科技园区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推动园区经济向集群经济的转变

要实现科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向集群方向发展,就要用产业集群理论指导园区发展思路。

1.从总体战略上,应着眼未来,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规律、总体趋势,依托现有的高新技术或新兴产业基础,把握技术突破和产业融合带来的新机遇,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园区和产业聚集区为载体,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方向,锁定选准的新兴产业,集中政策资源,倾力打造特色新兴产业集群,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科技园区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示范区。

2.在空间布局上,根据聚集经济规律,对原有科技园区经济布局进行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园区功能,强化园区关联效应和聚集效应,提高产业聚集度,以推动科技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向集群化,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与科技园区互动发展。(1)对地区内科技园区的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进行统筹规划。在新兴产业发展初期,发展方向尚不明确,需要政府通过制定国家和地方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专项计划,来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通过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园区发展规划,引导各地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重点,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格局。政府对当地科技园区的主导产业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和认识,要注重入园企业与主导产业的相关性,避免盲目性。对科技园区等产业基地的认定和考核不仅要强调该区域的独特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等基础条件,更应强调从全国或全省视角出发,结合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领域,选择区域最适合发展的特色产业。(2)根据企业的聚集规律,制定符合企业进入规律的园区招商政策,明确阶段性的招商重点,提高招商的效率与成果。即针对园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产业引导政策及优惠措施,使园区的发展建立在对企业自身投资选择规律的基础上。(3)根据地域内产业分布情况,划出必要的区域,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按照配套和同业集中的原则,为区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引导相关企业搬迁进入科技园区。(4)用延伸产业链的方法,引导研发、设计、销售、物流、广告等纵向配套企业向科技园区集中。对产业链条较长的招商引资项目按园区规划,进行产业集群铺垫建设,并鼓励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供应配套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逐步形成相互支援、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网络。

参考文献:

[1] 吴殿廷.区域经济学:第2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05-106.

[2] 朱迎春.政府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0-24.

[3] 周勇.集群效应与企业进驻科技园区的决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5-176.

[4] 王志华.工业园区发展的终结——生态工业园[J].科学与管理,2004,(1):37-38.

[5] 张国安.产业集群对中国高新科技园区发展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5):85-87.

[6] 雷鹏.产业聚集与工业园区发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85-87.

[责任编辑 安世友]

作者:胡星

战略调整产业转型结合论文 篇3:

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行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载体。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抑制经济下行风险方面成效显著,但在产业发展理念、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着很多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动能行业 经济转型 产业发展

作者简介:汪文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投资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行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重要载体。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抑制经济下行风险方面成效显著,但在产业发展理念、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体制机制方面也存在着很多与高质量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综合治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当前抑制经济下行风险、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出(增加值)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对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0%。

本文相关统计数据和资料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对外公布的资料,以下未特别注明均来源于此。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2.7%。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69万辆,比上年增长51.2%;智能电视产量9666万台,增长3.8%;工业机器人产量13万台(套),增长81.0%;民用无人机产量290万架,增长67.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41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实现营业利润7446亿元,增长30.2%。

2018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9.6%,上半年达到8.7%,三季度达到8.8%,均远远高于同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10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分别达到8.8%、11.8%和8.6%,其中10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0.1%,比起三季度加快了1.1个百分点;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达到12.4%,比上个月加快了1.2个百分点。1—8月份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也均在16%以上。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稳定增长,对抑制全社会投资下滑尤其制造业投资下滑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2017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技术产业投资全年完成投资42912亿元,比上年增长15.9%,投资增速远远高于同期制造业投资增长4.8%和全部固定资产同期增速(不含农户)7.2%的水平。

进入2018年,高技术产业投资继续保持稳中趋升的良好势头。1—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6.1%,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7.0个百分点以上,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1.1%,比全部制造业投资高4个百分点。在高技术制造业中,1—8月份,集成电路制造业投资增长64.7%,光缆制造业投资增长60.7%,光电子器件制造业投资增长58.2%,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9.7%,光纤制造业投资增长21.2%,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业投资增长18.3%。

(三)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和所占比重持续增加,有力地推动了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2015—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5%,高于同期工业年均增速4.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4.8%,高于同期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3.5个百分点。2013—201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7%,高于同期全部工业年均增速5.5个百分点。2018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上半年、三季度分别达到9.6%、8.7%和8.8%,10月份更进一步增加到10.1%。2018年8月份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8.7%,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13.6%,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速和所占比重快速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经济向产业价值量的中高端迈进。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人员稳定持续增长,对全社会稳就业、保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国家提出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动能产业,吸纳社会就业能力稳步增长。以新信息技术产业(信息傳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例,2010—2016年,全行业就业人数从185.8万人增长到364.1万人,年均增长率达到11.9%,远远高于同期全国城镇就业年均增长5.4%的水平。2010—2016年,新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由64436万元增长到122478元,年均增长率达到11.3%,也高于同期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年均增长10.7%的水平;2016年城镇新信息技术产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是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的1.8倍以上。由此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全社会稳就业、增收入、惠民生的贡献之大。

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很多行业在产业价值链上属于中低端行业,关键技术、材料、零部件、加工装备等严重进口,受制于人

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深潜、超算、高铁、特高压输变电、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量子通信、5G、移动支付、核电等高新技术领域均取得了一些技术突破并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但从整体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取得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大都处在产业链中下端的加工制造、装配环节和应用环节,位于产业链高端或上游的材料、技术、设计、加工装备等严重依赖进口;高性能集成电路、碳纤维、高性能合金材料、高性能加工设备、数控机床等国产化水平不高,对国外厂商依赖程度较高,技术和产业发展受制于人。据相关调查,在新信息技术行业:国内的个人电脑(PC)端以及移动端所使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和安卓操作系统均是美国企业产品;国内大部分个人电脑、服务器是美国英特尔公司所产。集成电路/芯片90%依赖于进口;高性能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自主提供能力仍然较低,光纤光缆生产所需的四氯化硅等关键材料严重依赖欧洲和日本企业。在新材料行业:我国关键新材料自给率仅为14%。如,工程塑料和特种橡胶的自给率仅为30%,新材料之王碳纤维进口依赖程度高达80%,高端的高温合金主要依赖进口,钠米复合氧化锆材料约为95%依赖进口,国内大尺寸硅材料供应(12寸硅片以上)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在新能源行业:太阳能光伏电池的晶硅提纯技术为国外掌控,原材料80%以上依赖进口。风电整机设计技术、2MW以上的风机叶片、液压系统等零配件、风电控制和管理技术均需要依赖国外厂商。在高端装备行业:机床行业的高端机床全部依赖进口,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动机、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等关键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机器人产业中的精密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系统以及高性能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汽车产业的发动机、自动变速器、轴承、车载电脑(ECU)、燃油喷射系统以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等主动行车安全系统等零部件和技术也都严重依赖进口;高铁的制动装置100%依靠进口,齿轮传动箱90%依赖进口;大飞机研制工程和第三代核电站研制工程,不仅机载设备、原材料和配套件等大量依赖进口,飞机发动机、核岛设备密封件还面临国外禁运。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动力电池重要原材料——锂材料依赖进口,汽车自动档变速器的99%、汽车无级变速器专用链条、钢带的99%依赖进口等。由此可见,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对国外技术依赖程度之深。技术和产业发展严重受制于人,使得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存在严重隐患,一旦出现因为国际争端造成国外供给不足或供给中断的不测风险,整个产业发展就难免陷入困境。2018年上半年发生的中兴通讯事件就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行业和企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难免限于困境的典型案例。

(二)部分行业的盲目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现象严重,无效供给增加

从“十一五”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来,我国在光伏、风能发电乃至近年来兴起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锂电池等领域均出现了严重的重复建设、盲目竞争和产能过剩现象。国内光伏行业2015年多晶硅产量16.9万吨,但总产能超过18.5万吨,全年产能利用率仅有90%左右。我国造船行业2015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70%,低于同期全球造船平均产能利用率6个百分点以上。国内机器人行业从2012年以来,制造企业从不足300家迅速扩张到2016年的3400家,据工信部调查,这其中只有不足8%的企业具有竞争力,其余绝大多数企业都是在中低端盲目竞争、恶性竞争。

(三)要素投入质量不高,阻碍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资本(资金)、技术、人才是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的要素投入质量远远难以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

从资本供给看,由于国内尚未建立健全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技术研发、中试、技术运用和推广、产业化全过程的从风险投资、资本市场、产业投资基金、信贷支持全流程的资本要素支持体系,尤其是国内资本市场(例如创业板)融资效率不高,创业企业在产业发展全过程中对间接融资和负债融资依赖过多,造成企业杠杆率过高,对企业持续发展带来隐患(例如上市公司乐视网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生产企业陕西坚瑞沃能公司就因债务危机而陷入困境,生产经营活动难以有效展开等)。

从技术投入要素看,由于我国自主创新尤其是核心技术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不足且进程缓慢,2016年,作为衡量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内发明专利受理量和授权量占全部专利的比重分别不到40%和20%,发明成果和技术专利的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难以支撑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从人力资本投入要素看,人力资本投入要素的质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发明家、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但从国内人力资本尤其是制造业供给看,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技术发明家和科学家、工程师所占比重不高,并且科研与生产脱节、人才流动渠道不畅,难以有效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和向产业链中高端升级的需求。

(四)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政策滞后,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平穩发展

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宏观调控政策不够精细化且政策调整频繁。目前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中长期发展规划到短期行业发展政策,均只是简单地明确了国家支持发展的行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并没有与之相配套的区域布局政策。在当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下,难免会导致全国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行业选择、重点领域选择方面的趋同和重复建设等现象,在很短时间内就会造成行业产能过剩、恶性竞争、效益下降、发展效率低等弊端。近年来政府在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行业的发展政策也调整频繁,补贴政策往往也是一刀切,严重干扰和打乱了相关企业研发和生产节奏,影响企业平稳发展。政府市场监管相对滞后。近年来,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变化的关注和跟从式、超前式监管不足。例如对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互联网金融、共享单车等领域的监管政策往往是在出现了问题以后才出台监管政策。市场监管滞后且往往采取一刀切的监管措施,严重影响了相关行业的平稳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五)发展理念和观念转变缓慢,严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速度和进程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业界看,无论是处在主战场的市场主体——各类企业,还是产业发展调控者的各级政府,受过去依赖低成本要素和技术引进模仿推动产业发展的传统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的影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规律、发展规律研究重视不够。在运作实践上,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和数量型增长、投资拉动、增加土地、劳动力、资源等要素资源和优惠政策投入比较热衷,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关注度;对建立和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例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对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等的关注程度均不足。质量第一、效率优先的意识和认识尚未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界、行业管理界达到有效贯彻。发展观念和理念转变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速度、深度和广度。

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化解光伏、风电、机器人等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产能,运用市场化手段清理“僵尸企业”;协助技术落后企业清理库存产品,推动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质量和效益;降低新兴企业经营成本;综合运用政府投资补助、贷款贴息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等综合手段,积极推动新兴企业去杠杆,降低经营风险;切实加大技术研发和重大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研发,补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增强发展能力。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要把提高产业发展质量、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加快制造强国建设,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各行业的深度融合,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低端加快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改造和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中高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育和发展若干世界级先进产业集群,全面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量。

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尤其是民营中小型科技企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最高、发展效益最优的市场主体。要着力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業的财税、金融、政府投资支持、人力资本培育培养、土地等资源利用、重大科技专项研发等要素投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努力改善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推进民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做大做强做优,成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主体、新源泉,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动力、效率和效益。

(二)全面提升要素投入质量,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加快发展直接融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全面提升资本要素投入质量和效率。支持符合条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融资或挂牌融资;鼓励创业投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融资产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融资、供应链融资,完善融资担保机制,鼓励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等措施,不断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效率、融资质量,降低融资成本。

加快产业创新体系建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创新引领和技术支撑。鼓励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原创性、颠覆性、支撑性技术研发和技术发明,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活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策源地。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公共创新体系建设,完善技术研发平台和标准体系,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完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制度,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全球资源,健全完善全球创新发展网络等,切实提高技术和管理要素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全要素生产率。

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投入质量。加快产业发展紧缺人才培养,依托高校、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双创”活动培育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养一批高层次技能人才,全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人力资本投入质量。

(三)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提高发展效率和发展效益

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建设。依托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创新改革实验区,点面结合,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优势明显的地区加快形成若干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引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产业集聚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群,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和发展效率。

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集群。依托我国在生物产业、钢铁、特高压输变电、光伏、风电、可燃冰、航空航天、深潜、人工智能、机器人、量子通信、互联网应用等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打造一批有全球影响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和产品档次,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协调统筹发展。传统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资本、人才和市场的重要来源和依托,只有实现二者的相互协调,才能有效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素投入质量和发展效益效率。因此,要积极促进和推动传统产业和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序流动;同时注重应用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对传统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和其他行业相互配合、共同成长、共同发展。

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各领域,现有国防科技工业10大集团与民方企业各有优势,要积极推动国防科技企业与民方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军民通用产品等领域的合作、协作,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市场、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本来源,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四)健全完善调控监管政策,提高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水平

积极推动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转型。稳步推进调控政策精细化,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政策,减少政策变化频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推动产业政策转型,国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要从过去主要是支持特定行业的选择性、特惠性政策,向普惠性、重点支持关键领域的功能性政策和竞争性政策转变,努力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再走政府“越俎代庖”“揠苗助长”的老路,提高调控政策的效率和效益。

切实改进和完善市场监管。加快对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动能超前性研究,根据新兴产业发展动向和趋势,适时制定和出台市场监管政策,努力提高市场监管效率,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少走弯路及不合理、不合规的捷径,推动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和平稳发展。

(五)加快发展理念和观念转换,提高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首先,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业界发展观念从过去过度注重数量规模型增长向重视质量效益效率型增长,从过去单纯重视能够带来快速就业、税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工业战略性,向推动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发展从过度关注要素投入型增长向创新驱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型发展方式转变。认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和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与有效发挥政府引导支持作用规律,促使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源头的科技创新、市场化运作层面的企业产业化经营到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转变,更加符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自觉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提高能动性和主动性,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思想理论基础。其次,要建立健全政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增加相关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研发投入、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等新型指标并增加其在考核指标中的权重,促进各级政府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从注重规模数量向提高质量、效益、全要素生产率转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10月18日。

2.国家统计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2月28日。

3.国务院:《“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12月11日。

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年5月。

5.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年版。

6.涂圣伟:《我国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实现路径》,《中国发展观察》2016年第6期。

7.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科学出版社2017、2018年版。

8.林念修、任志武、杜平主编:《2018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展望》,中国计划出版社2018年版。

9.汪文祥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研究》,《中国投资报告》,2012年。

10.魏杰、汪浩:《高质量发展的六大特质》,《北京日报》2018年7月25日。

11.张于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问题的对策建议》,《经贸导刊》2017年第7期。

12.李萌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研究》,《中国科技投资》2015年第9期。

13.王赵铭、王语:《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军事经济研究》2014年第3期。

14.吕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投资》2011年第10期。

15.胡秋雁等:《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16.闫俊周:《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经济论坛》2016年第6期。

17.刘大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年版。

责任编辑:谷 岳

作者:汪文祥

上一篇:企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论文下一篇:阅读教学下的初中语文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