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下的职教论文

2022-04-19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专业课程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学生职业能力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产业转型下的职教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产业转型下的职教论文 篇1:

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高职教育机制改革

摘   要: 高职教育机制的改革目标是将教育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上,从创新能力、拓展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实行针对性机制改革目标设计。同时,建设高职教育机制保障体系,实现对多方资源有序管理的同时,建立社会各级劳动单位、教育机构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提高面向学生群体的教学质量及教学全过程的衔接性,并采用完善教育机制学科内容的方式,对社会研究、科研服务、定性人才等方面内容进行重构,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服务。此外,在考核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根据人才建设、资金投入、资源保障等评估定性评价指标,实现对学生的多维度评价,实现教育机制的全面改革。

关键词: 产业转型升级   高职教育机制   人才培养

1.引言

教育机制是指高校在开展教学工作时,教学中不同环节或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及多元化形式的运行方式,主要包括教育层次划分、教学形式、教学对外展示的功能三种基本类型。这三种构成教育机制的本体在教学结构中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这三者又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1](133-134)。从教育市场的长远发展角度分析,高职教育主要包括宏观教育、微观教育与中观教育,在教学实际工作中,按照“行政—计划—实施”的协同育人模式,对教学工作提出相关指导。同时为了将教学中的多个环节有效串联,教育机制中同时存在奖励机制、促进机制、监督机制与服务机制等,这些在不同功能的教育模块构成了校内完整的教学模式。并且在研究中应区分教育机制与教育体系,这两者在本质上存在显著区别,但又在面向学生时存在较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开展教育机制的深入探究,可有效地把握教学工作的进展规律,以此为完善教学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在当下这一产业转型的特殊时代,高职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变革的需求,遵循科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已经按照当下的教学模式,对教育机制提出了相关的改革政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育市场发展的“源头活水”,为经济的变革做出了一定贡献[2](165+210)。但由于当下教育市场扩张速度较快,经济的持续发展积累了较多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在这一背景下面临着如何实现教育中分化与独立发展的问题。随着当下社会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教育机制中一些潜在的问题在教学中愈发显著。若不及时改善这些问题,极易导致教育市场的发展面临危机。本文将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开展高职教育机制改革措施的深入研究,并根据本文提出的改革措施尝试实践,以此进一步掌握教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现教育机制的长期稳定发展,提高面向学生群体的教学质量及教学全过程的衔接性。

2.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机制改革的策略

2.1明确高职教育机制改革目标

针对教育市场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开展高职教育机制改革目标的深入研究。一方面,高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应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这里提出的应用型人才与以往的人才存在不同。即将人才教育的侧重点置于教育广义层面,不仅要求学生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在面对多变的市场时,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及适应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建设教育机制改革目标时,应加大对专业学位人才的关注度,调整人才理想培养比例为70%,并在人才培养实践中做到目标设计多元化[3](26-29)。尤其是在当下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与更新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有应用本科學士学位或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毕业证书的实践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主流劳动力。市场的这一变革趋势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已经相对成型,但由于国内教育市场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导致国内市场尚未适应产业的变革趋势[4](1-5)。为了避免学生出现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在教育机制建设中首先应调整改革目标与方向。

另一方面,对于高职定制型人才的培养,应将教育机制的目标建设立足于优质人才的选拔。在这一教育目标下,高职院校要以培养能担当社会发展的人才为主要方向,要求此类人才进入社会后,可肩负起产业变革与转型的洗礼,他们的发展将决定社会经济的宏观变化趋势[5](130-131)。在建设教育机制目标中,应从创新能力、拓展能力、创业能力等方面实行针对性教育,并要求教育精益求精,不以数量为衡量标准,仅以质量为评估依据,这也是保障我国高层次人才社会利益的主要方式。总之,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教育机制改革目标的设计不再具备普及性,应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与行为特点,划分人才批次,在保障人才与市场供需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教育机制的持续运行。

2.2建设高职教育机制保障体系

在完成上述教育机制改革目标建设的基础上,为了保障教育行业在市场的稳定运行,下述将采用建设高职教育保障体系的方式,提高教育机制的自我保护与自动调整能力。其一,应建立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深入融合的动力机制,整合地方经济发展政策,从市场实际需求角度出发,做到面向人才的教育体系与区域经济结构相统一[6](82-86)。例如,在保障体系建设中遵循区域性、产业性、灵活性与多样性的发展特点,实行对教育机制的有机管理。包括对教育过程中资源的管理、学生与专业教师个人身份信息的管理、合作企业发行项目的管理等[7](86)。在此基础上,在校内教育资源网中搭建病毒入侵防御机制,避免外界及非法分子对高职教育相关信息的盗取。采用此种保障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学生可将全部精力投入专业学习中,以此给予教育机制运行质量保障。

其二,加强地方政府与合作企业对高职教育机制的宏观调控,加强三方机构对教育工作的全过程监督,为教育机制改革提供保障的同时,实现社会对其的统筹与规划[8](114-118+128)。例如,由地方政府制定减免与高职合作企业的增值税费用,使企业转移部分精力到高职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工作中。同时,加强社会各级劳动单位、教育机构与职业教育之间的联系,多方协同商议解决教育机制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校企合作不断走向规范化与科学化。

2.3完善教育机制学科内容

在建设高职教育机制的过程中,学校应考虑到每个学科、每个专业在教学中均存在不同的特点与人才培养要求[9](51-54)。传统的学科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当下社会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因此“一刀切”的学科内容是行不通的。在当下社会背景下,只有按照不同专业学科的内在规律及对应产业的需求方向,调整并重构教育学科内容,才能实现教育成果的有效输出。例如,对于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建设学科内容时,应将课堂内容作为辅助教育内容,将实践教育内容作为主修学科内容,并根据不同专业学科的延展性,安排一两门辅修学科。在此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及产业需求,挑选辅修学科。同时,高职的学科定位应从学校三大职能层面出发,根据社会研究、科研服务、定性人才等方面对学科内容进行重构。该学科的定位与学校整体管理体系存在密切联系[10](44-49)。例如,经过定向学科后的人才培养,不仅可为地方提供服务,而且可为学科平台继续为原来行业部门工作提供服务。

2.4完善高职教育机制考核内容

在面向学生的教育机制建设中,一些高职院校错误地将考核机制内容与人才学历联系在一起,此种考核方式一味地强调面向学生的课堂讲授,并根据授课内容实行考核工作,造成MBA、MPA等高学位人才的质量较低。为了改善现状,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分数考核方式转换为“量化”与“质化”考核方式[11](40-41)。即在考核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根据人才建设、资金投入、资源保障等评估定性评价指标,实现对学生的多维度评价。

另一方面,从学生参与产业转型升级层面分析,分析学生在教育中导出的成果。包括在教育全面实施过程中,学生是否存在建设性教学成果。并将教育机制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过程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程度、完成课时签到情况等[12](165-166)。形成性评价主要指科目期末结业考试成绩。总体来说,采用上述多元化的方式对教学成果进行评价,可有效控制教学质量与教学进度,以此确保教学全过程的效率。

3.实践效果研究

本章将针对上述提出的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机制改革策略,进行相关实践效果的进一步研究。

随着高职教育机制改革目标的明确,越来越多的学校重构了在市场的办学定位,无论是面向学生的教育方向还是教育侧重点,均提出了对应的整改措施。并以学生为调研对象,由学校采用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了部分学生对于教育机制改革目标的反馈意见,在抽样调查中超过80%的学生表示,调整后的教育机制目标使他们对学科学习更加感兴趣。并且大部分学生表示,在高校协同育人期间,他们的学习思路更加清晰,在教育全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表述的教育内容针对性更强。

高職教育下保障体系策略的实施,使校内物联网等设施的建设更加完善,无论是学校的一手教育资源,还是学生的个人信息,均可在校内得到全面的保障。同时,在教育全过程实施中,学生表示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衔接性更强了,因此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最终输出的教学成果质量性更高,进一步证明了高职教育机制改革的必要性。

教育学科内容的不断完善,使教学框架更加丰富,在部分实践效果研究中以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后大部分教师表示,教学工作的实施更具备规范性。部分学生表示,学科内容的完善满足了不同学生群体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可以证明此方面的教育机制改革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育机制考核内容的规范化使教学相关工作更加丰富,在实施中不仅可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指明方向。在对教育机制评价过程中,可根据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点,提出相应的教改措施,以此保障教育机制与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4.结语

为了确保教育工作适应当下经济市场转型的变化趋势,各大高职院校纷纷响应号召,争相申报了国家素质教育试点职业院校,并尝试整合学校在教育市场的实际占有率,提出多种教学改革措施。根据提出的改革措施,尝试以市场内某高职院校为试点实践院校,开展教学机制应用实践效果的研究。总体来说,教育机制的改革对于教学中相关工作的实施是具有一定推动作用的,只有整合当下经济市场的发展趋势,调整教育机制的发展方向,完善教学体系,解决教学工作中人力物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才能实现面向不同学生群体教育工作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昌东,王丽.政校企联动共促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德国发展技能教育机制与策略对四川省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2).

[2]陈艳春.虚拟现实技术(VR)在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机制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以泰山医学院为例[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1).

[3]孙宇凝.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视野下现代大学教育机制研究——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办学经验启示[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06).

[4]孟玫,沈子杰.坚守立德树人创新职业教育机制助力出版印刷人才培养——访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黄彬教授[J].印刷杂志,2019(03).

[5]杨蔚民,刘璐,韦亚洲.“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教育机制探索——以盐城市纺织业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9(11).

[6]宋青,诸华军,陆苏华,等.美国合作教育机制对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启迪——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现实背景[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36(12).

[7]周箐.新时期我国高校民族音乐文化传承教育机制研究——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7).

[8]邓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教育机制构建——基于边际效用递减理论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1).

[9]李汉超,牛立蕊,高尚武,等.基于第二课堂成绩单改革工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机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1(03).

[10]陈阵,徐家良.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中国村委会成员现代远程教育机制构建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04).

[11]能超.“江苏佛教+大数据”系列之十一大数据时代佛教爱国爱教教育机制的创新建设以江苏佛教信息化大数据中心“红色菩提”学习系统为例[J].中国宗教,2018(10).

[12]包姝妹,刘建伟.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机制改革实证调查分析——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J].智库时代,2018(41).

作者:郭勇

产业转型下的职教论文 篇2:

论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和对策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产业转型升级背景。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专业课程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学生职业能力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最后提出了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助力教师职业成长;树立“支持服务”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覃川(1960- ),男,湖北松滋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郑萍萍(1978- ),女,山东五莲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山东 青岛 266555)

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在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着新要求。积极应对挑战,加快自身转型升级,培养出满足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产业转型升级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以技术进步、创新驱动为表征的经济发展趋势,推动了全球的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的上升过程,是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表现在,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产业发展由粗放式向集约式发展;产业布局由分散型向集聚型转变。这就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全面推动劳动力要素的升级和结构优化。高校大学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基础。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必须深化改革,以快速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二、高职教育面临的新问题

当前, 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新挑战、新问题。

1.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在高职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求学者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供给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我国高职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产教融合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加强,大批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为大国工匠,在社会各个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较短,发展状况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外部层面上看,西部内陆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学校服务地方产业以及高技能人才供给方面发展不充分,校企合作的程度与产教融合的深度既不平衡也不充分。从内部层面上看,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改革、教师发展等方面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制约着现阶段高职教育的内涵发展。

2.专业课程建设不能完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变化。当前,我国工业生产方式正从“制造”向“智造”转变,产业转型升级带来专业转型升级。有些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对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变化的灵敏度差,专业结构与行业企业岗位需求吻合度不高;专业的职业特征不鲜明,专业设置基于传统的学科划分,体现为大专业,涵盖宽泛,笼统单一;缺乏跨专业的知识整合,专业群建设意识薄弱,相近专业、跨专业缺少资源共享和沟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对接不紧密,与行业技术应用有一定程度的脱节,不能及时应对新旧动能转换;课程体系与求学者职业发展需求之间不能很好地匹配,偏重显性课程建设,轻视包括文化、环境、课外活动在内的隐性课程建设;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忽略学生接受知识能力和成长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性,套餐化、模式化的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教师的教育思维需要与时俱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职业化、信息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教师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认知不准确,没有真正确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布道式、宣讲式、满堂灌式教学法依然大行其道;偏重专业学习,对学生创意思维、合作能力、主动学习意识、敬业精神的培养重视不够;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注度、参与度不高,市场调研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不强。

4.学生的职业能力难以满足职业岗位的需求。產业升级带来生产技术的复合化,专业界限逐渐被打破,多学科融合发展。同时,生产工具的智能化对学生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然而一些学生在主动学习能力、批判性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等的养成上,难以达到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的职业人才标准,导致竞争力不强、知识面过窄、适应能力差,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

三、高职教育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1.完善职业教育办学体系,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理解和应对高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需要重温高职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在为国家社会建功立业的同时,不断提升个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当下,职业教育进入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新时代,开启了以质量为生命的优质化、品牌化道路。高职院校必须主动适应需求,实时自主调整,持续改进提升,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实施高职教育,让求学者好就业、就好业,提升收入水平,在实现个人美好生活诉求的同时,为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贡献。

高职院校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明确办学定位,构建起符合时代发展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职业院校要依法制定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章程和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通过内外部各主体对高职院校的“共治”,使高职院校内外利益相关者在平等和相对自主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办学,形成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高职院校办学新模式、新机制。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高职院校准确把握办学定位,促进办学过程中高等性、职业性、教育性的和谐统一。面对未来社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和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高职院校应以创新的思维、改革的勇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要求高职院校创新合作办学机制,推进政校行企融合发展,开展多维度、宽领域、多样化的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创新集团化办学模式,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多渠道、多形式地推进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之间的衔接、合作,以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推进工学结合,要求高职院校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高职特征属性的国家、学校、专业、教学(学习)人才培养的层级体系;强化专业核心技能培养特色体系建设,把实践教学、技能培养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推进二级学院由教学单位向办学单位转变,加快推进专业产业对接,推进校企联手开展应用技术技能积累与研发推广工作。

面对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新要求,高职院校应积极应对,主动作为,成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高职院校以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开发职业技术类培训课程资源库,推进优质培训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为行业企业提供多层次、多类型,立足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教育培训服务和学历继续教育。发挥高职院校社区学院的功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农村转移劳动者的转岗,加强社区文化教育。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配合合作企业“走出去”,一方面输出高素质技术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培训等方式提升当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与素质能力。

2.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构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产业行业需求,做到适时调整、实时整合,保证新工艺、新业态的适时呈现。《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战略重点领域。这些领域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高职教育在专业建设上要做到资源的聚集和整合,在人才培养上服务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职业教育要树立“专业+”意识,即“主干专业+拓展专业”,突破既有的专业壁垒,实现跨界融合、资源共享,建立开放、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树立专业群建设意识,增强学生的专业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样化的校企合作,促进专业与职场文化和职业标准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拓展专业空间,丰富专业内涵。

与此相适应,在课程建设上,强化“课程+”意识,着力构建“生态型”课程体系,推进专业技能课程与素养能力课程的融合,推进多元化、自助式课程实施机制的形成。具体来说,一是在课程设置上,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满足教育发展规律的需求,满足学生自我发展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体系。二是在课程内容上,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对接职业标准,打破专业知识界限,促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接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形成混合式课程新业态,突出学生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总之,课程建设不仅关注知识、技能和能力等维度,更关注学生能力发展背后的人格塑造、精神培育和价值引领,从而整合全方位育人元素,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构建全员、全域、全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立体式“大课程”系统。

3.搭建教师发展平台,助力教师职业成长。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教师是关键。在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具备“双师”素质,还要拥有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先进教育理念。

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念,不断刷新知识体系。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自我为中心的居高临下的“布道者”的角色,树立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促进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教师要注重学术性与技术性的统一,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保持教学内容与新技术、新工艺同步;要拥有国际化视野,将国际化生产的工艺流程、产品标准、服务规范等引入教学内容,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具竞争力。

高职院校要为教师职业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构建起涵盖师资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的政策体系,以事业的发展吸引人才,以竞争的机制激励人才,以感情的投入凝聚人才;基于教学能力提升、组织文化认同,结合教师特点制订相应的培养方案;实施教师全员素质提升计划,帮助教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同步提高。

4.树立“支持服务”理念,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办好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以学生向往未来美好生活的要求为目标,不仅培养学生面对职场的就业能力,还应培育学生经营家庭的生活能力。高职院校要创设学生全人、全面、全程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在专业技能教育过程中贯穿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未来的精神追求、从事事业的综合能力、经营家业的基本素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最终形成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能力。教育是让学生成为他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一方面,高职院校要确立基于学生成长的“支持服務”理念。立足学生自身特点,指向基于学生自身内在机理与环境充分融合前提下的正向发展,形成“支持性服务”与“服务性支持”的有机结合。将学生从社会对人才标准诉求下的教育产品,转变为源于学生本身作为人的自我发展诉求视域中的真正服务对象,激发学生融入社会的主动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实现学生自我和谐、自我成长。同时,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功能和方式从单一的行政式的“管理传授”向全面和谐的“支持服务”转变;从单向传输式的教育教学向自主学习、自我建构、自我完善转变;从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向个性化培育转变。

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构建基于学生成长的“支持服务”体系。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从品德、专业、身心和社会生活多方面支持服务学生发展,形成校、企、社、家、生、友协同“支持服务”闭环系统,凝聚各方力量,全方位覆盖学生成长过程。突出从“纵向管理传授”向“多维度支持服务”转变,从“单一学业支持服务”向“全面发展支持服务”转变,从“单一部门支持服务”向“全员、全域、全程支持服务”转变。综合全校的人力物力资源,以及显性和隐性育人因素“协同育人”,形成立体式、开放式、全方位聚焦“学生成长”的“支持服务”。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建设、环境营造等方面深化结构性变革,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成长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卢志米.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4(2).

[2]王亚鹏.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8).

[3]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作者:覃川 郑萍萍

产业转型下的职教论文 篇3: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互动的分析与对策

摘  要:地方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是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性特征、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迭代性特征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找出地方高职专业调整的基本依据。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等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地方高职专业调整的协调互动。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协调互动

中圖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各地加快了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层次不断变化,部分地方高职专业调整却跟不上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需求,存在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匹配度不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适应等问题。分析、探寻地方高职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协调互动的路径,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专家学者对此已有一定的研究:一是从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原则、内容及机制,如陈琦[1]的《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原则、内容及机制》、刘燕[2]的《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等;二是从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适应性入手,分析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的对策思路,如刘海燕[3]的《产业转型升级期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研究——以长沙市为例》,胡辉平[4]的《安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等;三是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入手,分析提出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必要性,如谭云、吴银凤[5]的《高职院校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势下提升对口就业质量实践研究——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证》,王曙东[6]的《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生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及共赢措施分析》等。这些研究成果丰富了高职教育理论,但对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特征研究不够深入,有必要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地方高职专业调整互动的视角来深化。这种互动是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的逻辑起点,也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及其课程配置的基本依据。

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

产业转型升级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产业链转型升级、价值链转型升级、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经营要素组合的转型升级所形成的有机整体[7]。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以一定的行政或经济区域为界限的产业转型升级,无论是哪一种转型升级方式其载体都是产业,都要依托于区域产业链而存在。区域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或经济区域内,经过一系列生产经营活动最终形成的产品或劳务的全过程。完整的区域产业链一般是由前端、中间、后端等三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又由不同的环节或流程组成,不同的企业负责其中一个或若干个环节或流程。在区域产业链中前端部分的创新、研发、设计和中间部分的核心零部件制造,是知识、技术、管理密集型产业,是高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并蓄的环节或流程,是区域产业链的核心,其它环节或流程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区域产业链的边缘环节。区域产业如果从边缘环节向核心环节拓展拉长,这一变化过程就是区域产业链转型升级。在区域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生产经营不仅是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或附加价值的创造,这一增值流程便是价值链。在一定时空限域内相同增值质量的基础上增值数量得到增加,或是在一定时空限域内相同增值数量的基础上增值质量得到提升,价值链从低端向高端延伸,就是价值链转型升级。因新材料的采用、新方法的推广、生产经营流程的重组与再造、营销策略的改变等,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产品或服务,这是区域部分产业链创新;如果导致全产业链各环节均发生改变,形成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这是区域产业全流程创新。以上两种均属于区域创新链转型升级。区域产业是由许多环节的不同企业构成的,任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投入多种要素,其中起关键作用、决定产品品质或劳务水准的要素可称为“高端要素”,比如核心制造技术、管理、知识等,如果这些“高端要素”组合的投入在全部生产经营要素投入中的份额增加,其他要素的份额相应减少,就会促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增值效益或效率提升,这属于区域生产经营要素组合的转型升级。

三、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内在特征不同,会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不同的需求,这正是地方高职专业进行动态调整的基本依据。从经济发展与运行规律看,产业转型升级与现代经济的发展是相伴而行的,其内在特征集中体现于阶段性、迭代性,只是在不同的区域或同一区域的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与实现路径有所不同。这意味着从不同路径或维度去分析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迭代性可能得到不一样的结论。为此,基于为高职专业调整决策提供依据的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应从以下维度着手把握。

(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区域资本投入情况。从宏观层面看,我国各地的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是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来带动三次产业结构变动,而不同区域的工业化基础不同,推进的路径、力度会不同。在此过程中,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层次结构、要求与其对接的高职专业数量、层次结构与专业内在价值等也都不同。根据有关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会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且在2位数以上;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均会在1位数以内,且基本同步。通过分析某个区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比情况,可判定该区域处于工业化的哪个阶段,这可从宏观层面为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与素质需求提供依据。例如,若某区域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主要用于购置新设备、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拉长与拓展产业链,实现产业链转型升级与价值链转型升级。在这阶段,高职院校谋划专业调整时,可将办学资源有计划地调整到与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产业相对接的专业上。若某区域处于后工业化发展时期,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放缓且主要用于科研、创新、设计、新品开发、发展新业态等,着力发展高端工业产业与第三产业,推进生产经营要素优化组合,以期实现创新链转型升级、生产经营要素组合的转型升级。在这阶段,高职院校可将主要办学资源调整到与高端工业产业、第三业产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上。

二是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维度。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必然会导致其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在同一区域的不同产业发展阶段,其三次产业结构不同,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不同。应将某区域的地方高职专业布点、专业结构与其产业结构等进行对比,发现该区域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度,其反映的是该区域地方高职专业布点是多还是少、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对接是紧还是松等情况,这自然也成为地方高职专业布点和结构调整的依据。

(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迭代性特征

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反复进行的过程,具有迭代性,这是科研成果推陈出新和实践应用所驱动的。从区域产业活动运行情况来看,其实现路径是通过企业层面驱动迭代和政府层面引导迭代两种路径实现的。从为地方高职专业调整提供依据的视角分析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迭代性特征,可从两个方面切入。

一是区域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企业在科研创新的投资及结构不同,其科研创新能力也会不同。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投资额所占比重及其变动态势;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参与制订或修订不同层级(国际、国家、地方)产业行业标准的情况及其变动态势;不同层级重点实验室(世界、国家、地方,下同)、技术研发中心、科技型与创新型企业数及所占比重情况;专利申请、受理、授权变动情况及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与变动态势。通过这些指标数据,可了解区域企业科研创新能力及人才需求动向,为高职专业调整、课程配置提供依据。如果以上这些指标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发展增长态势,说明企业重视科研创新、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在人才素质的需求上就会有所体现,相应地高职专业建设就应侧重开发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课程。

二是区域重点产业规划与发展情况。地方政府通过规划所辖区域重点产业,引导推动本辖区产业转型升级。重点产业一般包括主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或新兴战略性产业)、传统产业(需重点发展或改造后进一步做优做强的传统产业),这些产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主要由区域内的地方高职教育培养供给。通过分析政府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了解区域重点产业规划与发展情况,为地方高职调整、优化专业提供依据。应将某区域的地方高职专业设置、布局与区域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及其发展态势进行对比,找到该区域地方高职专业与重点产业的匹配度、适应性,从而为该区域地方高职院校进行淘汰、改造或新设置专业及布点决策提供依据。

四、协同推进地方高职专业调整的对策

(一)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作用于高职教育的过程 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通过制定并组织实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预期目标,确定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及其支撑项目,推动所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引起市场运行态势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信号传导给区域经济运行实体——企业(群)—产业(行业),导致企业生产经营要素需求发生变化,驱动企业变革人、财、物、产、供、销组合模式,且在企业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上得到反映。这种变化及反映的信号传导给市场,其中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及其内在素质需求的变化信号也传导给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含行业组织,因为我国的行业组织多数是官方牵头或搭台,下同)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构(高职院校)。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组织实施者,主要监测宏观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预期目标的实现情况,高职院校则必须依据此变化来调整专业设置、布局与结构。

综上所述,高职专业调整的动因不是来自高职院校自身,而是来自技术技能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是企业(用人单位)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在人才市场的反映,其动因是政府产业经济发展规划与政策调整所产生的驱动力。由此可见,在高职专业调整过程中,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是高职专业调整的策动者,主要通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调控市场实体及市场运行变化,策动企业重组生产经营要素。企业是高职专业调整的牵引者,主要通过变革企业生产经营运作流程,调整岗位设置及职责,以此引发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数量、结构及其内在素质的变化。高职院校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要及技术技能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调整专业设置、结构比例与专业布点的具体工作。可见,要实现地方高职专业调整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协调互动,仅从高职院校自身探究对策是不够的,必须从政府、企业、高职院校等三个层面探寻路径,协同采取措施。

(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地方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协调互动的对策

1.政府层面采取的对策

一是校地共谋共建专业。地方政府要将本区域地方高职专业建设纳入其产业发展规划,同规划、同实施、同督查、同调整,形成高职专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二是推行专业分类发展目录制,专业可分为I、Ⅱ、Ⅲ等三类,其中I类为需重点扶持发展专业、Ⅱ类为常规性发展专业、Ⅲ类为需控制其发展或即将淘汰的专业。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会同经济职能部门,根据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提前编制、发布专业分类发展目录,引导高职专业布局、结构适时调优。三是實施重点专业扶持政策。政府的生均财政拨款若将Ⅱ类专业系数设为1.0,那么I类专业的系数可按不低于2.0、Ⅲ类专业可按0.5~0.6进行核拨。

2. 企业层面采取的对策

一是及时向高职院校提供企业采用新技术、发展新业态的情况及可能驱动企业转型升级态势的信息;二是适时向高职院校提供岗位变动情况、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数量、层次与变化结构情况等信息;三是参与高职院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修订及专业调整的预警评估;四是有条件的企业可参与共建实验室、科创中心,助推新专业建设与提升高职专业内在价值。

3. 高院校层面采取的对策

一是做好人才需求预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一个周期要3~5年,且专业调整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技术技能人才需求预测、超前规划与布局。二是建立专业调整评估预警机制。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迭代性特征决定了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是动态化的,高职专业调整也必须是动态的,要进行评估预警。评估预警必须组织高职教育的利益相关主体,根据评估预警指标进行细致分析,同时要设置预警线,对被预警的专业要深入分析原因,采取相应举措进行整改。对于还达不到淘汰的专业可通过更新专业方向、调整课程配置及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途径,满足因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阶段性新需求。三是整合专业办学资源。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对从业者的能力及结构必然会提出新需求。地方高职院校要据此对所拥有的专业办学资源进行梳理、重组,借以调整或重构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结构,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开放办学。地方高职院在办学过程中要坚持高职教育的开放性、区域性和职业性特征,加强与所在区域地方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及企业集团的合作,及时获取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专业调整良性互动的最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陈琦.产业转型升级下高职院校专业调整:原则、内容及机制[J].职业技术教育,2018(23):18-22.

[2]刘燕.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院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16(11):46-50.

[4]刘海燕.产业转型升级期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路径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16):276-277.

[4]胡辉平.安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8(9):48-52.

[5]谭云,吴银凤.高职院校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势下提升对口就业质量实践研究——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为例证[J].山东化工,2017(17):157-159.

[6]王曙东.纺织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生就业结构的关联性及共赢措施分析[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5(5):36-39.

[7]蒋兴明. 产业转型升级内涵路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12):43-49.

作者:朱镇生

上一篇:岩土工程勘察分析论文下一篇:我国皇家园林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