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公司战略管理会计论文

2022-04-26

【摘要】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证券公司依托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构建全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建立具有环境适应性的集约化内涵发展模式,实现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A证券公司为例,从健全预算、核算、绩效考评方面构建证券公司全成本管理实施框架,从而为实现公司战略提供决策支持。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证券公司战略管理会计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证券公司战略管理会计论文 篇1:

关于战略管理会计在证券公司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速度的越来越快,我国的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前进,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也迅速发展,这造成了企业公司的内外经营环境和内在需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形势以及资本市场也变得复杂许多,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经纪专业委员会围绕经纪业务转型展开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行业的交流,我国近几年来,证券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证券公司的发展相对缓慢,为了改善证券公司的这种滞后现象,这在客观上就促进了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本文将在介绍战略管理会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战略管理会计在证券公司中的应用,同时也提出一些相关总结性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战略管理 会计 证券公司

一、浅析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和作用要素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

关于战略管理会计有许多文献从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了阐释,因此,人们对战略管理会计有多方面的理解。但是,大家普遍接受的有两种说法。第一,在1958年,由美国的管理会计委员会定义为:为了使管理当局能够顺利地制定出合适的经济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能够作出相应的决策,要求对某个主体的过去和未来的相关数据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概念进行处理。第二,在1988年,由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常设分会“财务和管理会计委员会”定义为:在一个企业公司的组织内部,对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分析和报告等步骤处理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些信息主要是管理当局用于计划、评定和控制的。总之,战略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根据财务的信息,制定出长远的战略计划,以便于让公司能够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竞争中都占上风。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要素

1.运用战略的眼光而非纯运营的眼光来看待企业的内部信息。其一,如果成本动因具有战略性,那么这将给成本发生变化带来很大的影响,并且能长久的更新成本的变化。其二,分清企业内部价值链的分类,在明确了各个价值链的分工以后,衔接好彼此的关系。

2.企业公司要想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并且以后发展中越来越好,这就必须对各个对手企业进行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对手的战略,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战略管理会计对我国证券行业的影响

(一)我国证券公司的现状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与发展,近年来,证券行业的创新步伐不断加快,所承载的业务范围也在扩大,市场进入者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证券行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单独依靠通道业务获取高额利润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继续,许多证券企业的管理已经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速度,所以很多证券业务正在不断向精细化发展。整个证券行业现状是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着,各个证券公司应该要提前做好准备迎接挑战的到来,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市场淘汰。

(二)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管理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证券公司的操作流程中,由于许多事前的规定动作需要顾客的配合,这就加重了顾客的工作量,限制了证券公司业务开展的灵活性。其次,某些证券公司没有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松散的管理制度导致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发生歧义,因而会采取一些不合法、不正当的手段来进行竞争。其三,没有对员工制定相应的业绩考核考评制度,所以,员工缺乏工作的激情,使得其工作效率没有提高,公司上级领导由于没有及时了解企业的下层的经营状况,有时候可能会作出错误,不准确的决定。

(三)针对我国证券公司目前的状态和存在的问题,战略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我国当前的证券公司需要对管理制度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更新和改变,客观分析企业内部环境的情况,再针对企业本身存在的缺陷制定相应的战略策略。对证券公司的管理采取战略管理会计的办法来管理并制定出一个完整的战略规划,这不仅仅能够使公司收益持续增长,同时也能够使企业公司内部得到有力的控制管理,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影响是显而易见。

三、本文对我国证券公司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相关的建议

由于在现代企业竞争战略过程中战略管理会计越来越重要,所以,应该采取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措施,以确保我国证券公司的健康稳健的发展。要在我国证券行业中推行战略管理会计,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注重培养人员的培养,完善企业战略管理制度

一个优秀的战略管理会计人员除了能够给企业公司提供技术,还需要与时俱进,能给企业带来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所以,证券公司应该采取各种正确的手段为公司招揽一批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优秀战略管理会计人才。另外,企业还应该把眼光看远,看全,摒弃传统的管理模式,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符合公司长远发展要求的战略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该体系的结构,且认真贯彻执行。这样就可以实现战略管理会计的真正价值作用,从而了促进证券公司的良性发展。

(二)构建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提高人员战略管理的意识

尽管我国证券公司的引用和发展离不开战略管理会计,但是,证券公司还应该要具有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才能使得战略管理会计的运行和传播得到顺利进行。此外,还应当消除公司内部人员的传统工作理念,植入战略管理会计的观念。积极主动地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培养员工大胆创新的思维。让战略管理会计的观念成为公司的一种管理体制。

(三)做好战略管理会计实施的准备工作

证券公司在运用和推进战略管理会计的过程中,并不是盲目地将其根植在证券公司中,在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之前,还必须认识到公司的缺陷和弱点,了解公司内部理论框架机构的构建是否完善,这是基础。在对公司实际情况了解透彻以后,才可以循序渐进地将战略管理会计运用到证券公司的管理和金融的发展上,把战略管理会计的内涵实质与内容和公司的实际发展理念融为一体以后,再为了能够提高公司的管理能力水平制定出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理论管理体系,让战略管理会计方法有别于其他的管理方法。

(四)规范账户的开立与协议的签署

根据我国相关条款的规定,证券公司在于客户进行证券交易的同时,应该要签订相关合同,并提前指定专人向客户讲解有关内容,双方在确认无误后进行签字确认,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制定风险揭示书的格式,并报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备案。

四、总结

为了使证券行业目前的问题得到解决,研究战略管理会计在证券公司中的应用,建立健全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使之更加符合管理会计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另外,战略管理会计视角独特,着眼于企业的全局考虑,通过对企业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为公司在战略决策、资源整合、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提供了信息指导和智力支持,这样可以有效规避企业的风险。

参考文献

[1]郑紫云.战略管理会计基本内容体系研究[J].金融经济,2010(2).

[2]刘勇.试论我国战略管理会计[J].财经界:学术版,2010(10).

作者:袁丹丹

证券公司战略管理会计论文 篇2:

证券公司全成本管理体系研究

【摘 要】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证券公司依托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构建全成本管理体系,对于建立具有环境适应性的集约化内涵发展模式,实现证券公司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A证券公司为例,从健全预算、核算、绩效考评方面构建证券公司全成本管理实施框架,从而为实现公司战略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 证券公司; 成本管理; 全成本管理

随着外部环境对证券行业发展压力的增大,传统粗放的“跑马圈地式”经营模式已走到尽头。新形势下,证券行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内涵集约化的经营模式[1]。而证券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型,依赖于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依托现代管理会计理论,搭建全成本管理体系[2]。

一、证券公司实施全成本核算的意义

(一)全成本管理在证券公司管理中是一个全新概念

证券公司现行成本管理主要是按照现行会计制度、遵循税法等要求对外报送信息。因此,财务报表中的成本信息主要满足外部使用者的需求,难以为管理者服务。而全成本核算是对全部管理行为和业务活动进行量化,通过核算所有业务、所有责任中心和所有职工某一时间单位内的投入产出效率、成本利润率及利润等指标,为企业制定经营战略,为管理当局进行经营业务的预测、决策和控制提供真实、及时、全面的有用信息。

(二)全成本管理的运用将引起我国证券行业的全新变革

按照全成本核算管理的原则,证券公司需要依照不同业务品种、不同责任中心,计算、分析和考评与各个业务品种、各个责任中心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活动的成本与效益。这种核算方式使得证券公司生产经营要素的资源配置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从而导致证券公司内部约束与激励机制、预测与决策制度、公司经营模式以及员工具体行为准则的深刻变革。

二、A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成本管理状况分析

(一)A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A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A公司”),注册地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注册资本219 470.74万元人民币,是一个综合性证券公司。目前,A公司业务牌照基本齐备,包括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资格、与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资格、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网上证券业务委托资格、中国证券业协会会员资格、受托投资管理业务资格、证券规范类券商资格、代办系统主办券商业务资格、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资格、全国股份转让系统主办券商业务资格、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资格等。

(二)A证券公司成本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A证券公司现行成本管理体系主要以账面会计数据为基础,考虑了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但缺乏全成本理念,没有考虑风险成本、职能部门费用分摊,对资金成本考虑可能也不够充分,其成本项目和所创造的效益不相匹配,如图1。

因此,A证券公司成本管理仍有不合理之处:

1.费用与收入无法正确配比

A证券公司发生的各种费用是按开支范围即费用的属性进行归集,各项费用没有依照业务类型分类,也没有按照经济用途划分产品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客户成本,从而使得某项收入与为之而发生的费用无法进行正确配比。

2.会计的管理职能未能充分发挥

A证券公司是在制定利润目标的前提下倒挤出成本限额,然后逐层分解下达到各级分支机构,分支机构需要在年度预算内进行控制,不得突破成本限额。该成本管理方式下,公司管理人员无法利用成本信息进行准确的预测、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控制,从而不能充分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

3.产品定价缺乏成本依据

由于证券公司开展业务的相似性以及行业自律组织及监管部门的统一要求,A证券公司提供各项通道服务及发行产品均按照行业统一规定进行收取。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证券公司必须结合市场供需等因素进行产品定价,而现行成本管理体系难以为公司产品定价提供合理的成本依据。

4.绩效考评制度不合理

A证券公司采用利润指标“软约束”与成本“硬限额”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绩效考核。在这种绩效考评制度下,业务单位为了完成考核指标有可能进行会计舞弊,制约业务的长期发展。

三、A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成本管理体系构想

(一)健全全成本预算体系

1.明确公司发展战略

A证券公司应明确公司发展战略规划,通过落实全成本预算体系,实现公司发展目标。A证券公司应立足于本地区,不断开发符合本地区市场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最终融入本地区经济圈。

2.划分各责任中心

A证券公司通过对业务条线及组织架构分析,将公司主要分为成本中心(如表1所示)与利润中心(如表2所示)。

成本中心费用归集主要有直接核算和分割核算两种方式。

(1)直接核算:对于与成本中心直接相关,并且能够以经济可行的方式追溯到该成本中心,可通过财务核算直接计入该成本中心。例如,公司行政办公室自身发生的各项费用,就应直接核算到公司行政办公室。

(2)间接核算:当某责任单元计入的费用是明确为其他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时,就需要分割核算到实际受益的责任单元。例如,办公大楼、经营网点的租金,在初始核算时可暂时计入归口管理部门,再按各部门具体的面积进行分割。

利润中心是指A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子公司及直接面向客户销售产品与服务的业务条线部门。利润中心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需要对其收入、支出进行完整的归集。对于证券公司而言,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外部业务收支①、营业外收支、内部资金收支、运营成本、风险成本等项目。每一类成本和收入都需要依托专门的业务系统及管理方法进行计量和归集。

(1)外部业务收支及营业外收支:依托核心业务系统,对各项业务收入、支出情况进行归集、整理。

(2)内部资金收支:依托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对各业务资金使用成本、收益进行计量。

(3)运营成本:依托财务核算系统及运营成本划分模块。作为成本中心来讲,虽然其成本费用已经通过“直接核算”和“分割核算”进行了归集,但作为利润中心来讲,还需要将中、后台等为其提供服务支持的成本中心费用通过适合的分摊因子进行“间接分摊”,才能完整地反映其盈利状况,从而更好地支持管理决策。

(4)风险成本:依据公司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及风险资产计量系统对各业务风险进行计量。

3.制定预算指标

A证券公司按照责任中心进行预算编制与分解,将总预算中所规定的有关指标加以分解,并落实到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的经济责任指标。其预算指标如表3和表4。

(二)完善直接成本归集体系

1.风险成本计量与归集

证券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会给证券公司带来不确定的损失,这种损失的大小反映了风险对证券公司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证券公司要实现风险的量化,核心就是对风险损失的量化。根据损失出现的概率特征,风险损失可以分为预期损失、非预期损失和异常损失(极端损失)3种类型。图2列示证券公司风险损失分布。

(1)预期损失情况风险成本计量与归集

预期损失是指风险损失分布的数学期望,即损失的概率平均值或者平均损失值。对于预期风险损失,由于它是证券公司在正常经营中相对稳定而又必须承担的一种损失,证券公司通过调整业务定价的方式进行转移。在此情形下,证券公司将风险视作金融产品的“制造”成本,在产品交易价格(如融资融券利率)中附加风险溢价,当客户向证券公司融资时,其支付的成本就已涵盖了风险隐含的成本,预期损失向客户转移。

证券公司通过定价转移所得的收入(也就是预留给预期损失的那部分风险溢价)应作为减值准备,以供未来损失实际发生时核销之用。因此,证券公司对资产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理论上应当等于预期损失。表5列示证券公司各类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比例。

预期风险损失成本=业务规模×资产减值损失计提比例

(2)非预期损失情况风险成本计量与归集

非预期损失是在一定置信度下超出平均损失的最大损失。对于非预期损失,由于它并非常量,大小难以简单测算,加之一旦将其涵盖在产品价格中,会大幅提高定价,市场难以接受。因此非预期损失一般不能通过定价进行转移,而需要由足够的资本去覆盖。所谓“资本覆盖非预期损失”,是把资本看做“非预期损失”的一种“准备”。

证券公司参照《巴塞尔协议Ⅲ》的规定[3],计量非预期损失风险中的操作风险。

非预期损失风险成本(操作风险)=营业收入×风险资本计提比例

规定中明确证券公司各类资产需按照不同风险准备的计算比例进行净资本扣除。因此,主要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可参照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进行风险成本计算,如表6。

非预期损失风险成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业务规模(平均)×风险资本计提比例

(3)异常损失情况下风险成本计量与归集

对于异常损失,由于发生的概率极低,损失的金额巨大,证券公司难以承受,因此,证券公司主要通过年度、专项压力测试,制定应急预案来应对。所谓压力测试,就是模拟极端不利情况出现时各类业务的损失有多大,从而可以提前制定应对方案,采取应对措施,尽量规避事件的出现,或尽可能地渡过危机。

2.内部资金转移成本计量与归集

证券公司作为资本与风险的管理者,投放各业务资金即公司“产品”,公司资金管理部门对公司股权资金、债券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公司各业务使用资金开展业务,需先“买入资金”,支付“转移成本”,资金管理部根据业务资金占用获得“转移收入”,对投放各业务资金成本的确定是证券公司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成本核算问题。因此,工商企业对于产品“内部转移定价”的理念逐步引入证券公司,并开始推广。图3列示证券公司内部资金转移流程。

(1)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计算期间

A证券公司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计量期限为365天,即每一会计年度1月1日至12月31日。

(2)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确认、沟通机制

A证券公司资金管理部根据A股上市证券公司市场交易情况每一季度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进行调整,并向业务部门进行通报。

(3)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

借助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可以更好地实现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目前,最常见的定价方法有四种,分别是指定利率法、原始期限匹配法、重定价期限匹配法和现金流定价法。因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法对人员素质、系统环境不尽相同,A证券公司根据自身业务特点采用指定利率法对内部资金转移成本进行计价。

指定利率法,指对某类业务指定一个利率作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依据。A证券公司采用指定利率法,并对所有的资产负债业务区分期限,因此,此项指定利率法也称“单资金池法”。

(4)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计量依据

A证券公司内部资金中可调配债务资金与可调配股权资金规模未发生变化,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不做调整。因公司利润留存、股东分红、可调配债务资金规模变动等导致内部资金规模变动的情形,公司资金管理部根据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模型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成本进行调整。

3.其他直接成本计量与归集

证券公司其他直接成本形成于公司的日常经营过程中,其源头为各分支机构与业务部门,采用传统会计核算方式对其他直接成本进行计量与归集。全成本管理则按照各利润中心、费用中心的责任主体划分体系,采用营运成本划分方式对其他直接成本进行计量与归集。在将营运成本归集到具体成本对象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合理的标准和方法进行分配,而分配标准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对运营成本属性的判断。根据证券公司运营成本的结构属性、可控性及业务相关性[5],可以将运营成本按固定成本、人工成本、变动成本进行归集。

(1)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及一定产量范围内,不直接受业务拓展变动影响而能保持相对固定的成本,只要证券公司开业运营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例如营业网点营业用房屋折旧费、租金、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绿化费、房产税、安防费、设备修理费、软件维护费等成本。

(2)人工成本。对于证券公司而言,由于人工成本比重较高,因此,直接成本归集中将人工成本单独列示。人工成本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补贴、保险、福利、教育培训等用于证券公司员工的费用支出,其中基本的工资、保险等刚性支出一般与业务增长无直接驱动关系,奖金部分可能会与业务发展的相关性较强,对业务增长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

(3)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指在特定的业务拓展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会随业务拓展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主要包括业务广告费、审计费、业务招待费、业务宣传费、差旅费、诉讼费、监督费、公证费、邮电通讯费、资料费等,与业务发展变动的相关性较强,更多作用于业务营销、业务拓展等。

(三)塑造间接成本分配体系

按照责任中心分类,利润中心发生的运营成本很容易与业务建立客观的联系,从而可以方便地将这部分成本分摊到利润中心,但是成本中心(职能部室)发生的成本由于只是间接和业务有关,只能采取“模拟”二级分摊方法将其先分摊到利润中心(业务经营部门),然后再通过业务部门向产品线、项目线进行成本分摊。A证券公司根据公司业务发展需要采用作业成本法对成本中心各项成本向利润中心分配。作业成本法核心理念就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其中,“资源”是指证券公司在一定期间内为了提供产品和服务发生的各类成本;而“作业”是指证券公司为达到经营目标而进行的消耗资源的活动,它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间接成本分配过程如下:

1.通过核算方式将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资源归集到成本池。由于金融行业与制造业经营方式完全不同,制造行业有明确的成本对象,而服务是金融行业的最终产品。因此,在作业成本法的指导下,A证券公司按照作业成本法对成本进行归集。对于经纪业务来说,A证券公司根据客户类型接受公司服务进行分类归集;对于投资银行业务而言,A证券公司根据提供的财务顾问、IPO等各项服务进行归集。

2.按照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同质作业消耗的资源成本归集到作业。根据A证券公司业务流程对主要作业进行重新划分,可以按照作业和产品的联系确定作业动因和资源动因。例如,A证券公司某一客户接受公司提供基础性服务:一是公司总部平台支撑作业,包括通过总部管理服务提供和总部交易平台的建设;二是公司经纪业务管理部门的作业;三是营业部提供的营销活动作业。通过将业务作业明确划分,重新梳理和优化了经营管理的价值链和作业链。

3.通过作业动因即产品或服务等成本对象所消耗的作业量,将基于作业动因的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成本分摊对象为可直接归于产品或服务的资源,此项资源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或服务;可直接归属于作业的资源,通过设定的作业动因分配至特定产品和服务,直接归属于该作业。A证券公司将业务条线数、综合业务部门数、业务人员数等作为资源动因;将分支机构数量、交易笔数、客户数量、业务人员数、现场面积等作为作业动因。间接成本分配设计如图4。

(四)建立基于全成本的绩效考评体系

1.绩效考评原则

(1)追求过滤风险的长期价值增长原则

证券公司发展追求的效益不应是简单的账面价值、短期利润,而是经过风险过滤后的真实效益,追求过滤风险的长期价值增长。绩效管理也必须体现这一核心价值理念。“过滤风险”就是要求证券公司在科学风险管理的基础上,以充分审慎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及经济资本覆盖预期与非预期损失,只有追求过滤风险的长期价值增长,才能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

(2)绩效管理价值导向与证券公司战略导向一致原则

证券公司绩效管理是服务于经营战略的重要管理工具之一,绩效管理体系架构必须以战略为起点和落脚点。随着证券公司经营环境的变化,经营管理的导向也必然因“势”而变,但有一点不变的是,证券公司绩效管理核心价值导向始终与经营发展战略相一致。

2.全成本绩效考评指标

考虑到全成本管理体系需要逐渐过渡,不能完全取代原有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在预算指标考核的基础上,根据公司业务发展导向,奖金计提基数在保留净利润指标的同时,考虑引入全成本利润等指标,并保留净利润对奖金计提的关键影响。表7为全成本管理体系奖金计提比例。

总之,全成本管理体系的研究设计,一定会带动各项收入、资金成本、费用成本、风险成本管理精细化程度的提高,并给证券公司的预算、评价、定价和经营决策提供基础性平台。尽管全成本管理体系的推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这丝毫不会影响该体系研究的价值。可以预见,该体系的建立,必然会显著提升证券公司的公司治理水平,提高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戴天婧,汤谷良,彭家钧.企业动态能力提升.组织结构倒置与新型管理控制系统嵌入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2(2):128-138.

[2] 郭道扬.二十世纪会计大事评说(六)——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J].财会通讯,1999(6):5-10.

[3]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一)[J].王淼,张丽娟,邓琼,译.中国金融,2003(11):53-55.

[4]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二)[J].王淼,张丽娟,邓琼,译.中国金融,2003(13):56-57.

[5] 余绪缨.管理会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16-21.

作者:张国英 李旭

证券公司战略管理会计论文 篇3:

人工智能背景下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转型探究

摘 要:在21世纪这个科技时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迎来了新的时代改革。人工智能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在应用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优势,财务管理方面也不例外。人工智能让证券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越来越便捷化和精准化,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无法满足证券公司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财务管理工作需求已成为事实,因此,财务管理急需转型。本文就从财务管理的内涵入手,并探讨人工智能背景下证券公司财务管理转型的现实意义,提出转型策略,促使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的证券公司能够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人工智能  证券公司  财务管理  转型

中国市场经济一直在发展,证券公司也逐渐发展了起来,同时,也占据了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在人工智能得以广泛应用和发展的新时代,证券公司不仅需要保证自身发展和利益,而且在管理方面面临巨大压力,特别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上尤为突出,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证券公司新时代发展要求,故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过渡,成为人工智能时代证券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发展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1 财务会计的含义和内容

财务会计从含义层面来看,是通过对货币为公司所实现的经济事项等数据进行统计、计量和分析,让相关投资人和债权人了解和掌握公司具体且真实的财务状况、盈利水平,财务会计对企业和工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公司要做出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财务会计可以为公司提供数据,以便于公司做出正确决策。由于财务会计的作用即记录公司各个环节的资金流动和使用情况,数据记录得详细且较为准确,所以公司如若需要了解资金流动的详细情况,只需财务会计对公司做出评估,通过推断数据分析公司里所存在的问题即可。这便需要对公司的财务方面有着详细的了解,从而制定合理的发展计划与决策,避免出现一些差错。其次,公司里的经营管理保障需要财务会计的帮助。如果想要公司的业绩得到更好的提升,还离不开财务会计的精确计算。公司的管理者在做出一些重大决定前都要基于财务会计掌握的财务状况,从而做出能够提升经营公司管理水平,提升公司总体实力的有效实行方案。最后,公司的管理层可以经过财务会计进行监督。从某些方面来看,财务会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公司管理层的意愿和决策,管理层具有决定公司命运的权利,有时会影响与公司经济相关联的其他公司运行情况,故管理层需要正确运用个人职权,做好优化资源分配的关键工作,在法律以及其他各方面的约束下进行决策,积极接受财务会计的监督。通过财务会计对管理层进行严格的监督,使管理层人员保持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即可逐渐提升公司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2 財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

2.1 两者之间的不同

财务会计是将公司内部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实现形式转化,提供给公司外部的利益关系人查看,在进行财务会计统计时,必须以会计行业准则以及会计相关法律制度严格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个公司的会计主体编制成直观、有效的报告,通过这些报告,将公司近段时间的详细情况较好地表达出来,侧重进行核算与监督,属于报账性的会计种类;管理型会计主要是用来解决公司的内部问题,管理会计不受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约束,也不受任何固定期间的限制,对于会计而言,是分为多种层次的,并且核心算法也存在着多种方式,但其做出的报告却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管理会计的侧重点主要是对公司实行控制以及一些部门的考核,通过管理会计对当前公司的经济情况进行有效的规划,设定公司的发展目标。因此,不难发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包括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工作的主体层次不同两方面,作用的时效性和遵守规则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同时对公司的作用、观念和员工的专业素质要求方面皆有所差异。

2.2 管理会计的具体特点

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公司的内部进行一系列的管理,对公司的管理层有着很大的积极性作用。管理会计对公司管理层的规划和评价、信息的确定性以及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承担着较大的经济责任。其工作特点为以提高公司整体经济利益为目的,建立与公司发展相结合的会计控制制度。与此同时,还为公司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与资料,辅助公司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由此可见,管理会计即结合公司近期经济状况做出预估与判断,并制订预测性的方案,从而让公司的经济逐步得到提升,利用一些现代技术,制订相关的经济策略方案,使公司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管理会计在公司的管理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发展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提升,逐步形成独特的管理会计方案。

3 推动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意义

3.1 完善证券公司的管理结构

证券公司主要进行的是经济往来,属于典型的金融类行业,主要由管理部门、营销部门以及运营部门这三大类构成,这三个部门在相互制约的同时也共同发展。但在分工的程度上一定要明确,不能合作过度。例如,在管理的时候,如果让一个人去管理三个部门,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公司内部出现紊乱的状况,从而引起一些经济风暴;但是如果部门与部门之间存在的隔阂非常大的话,也是不利于公司内部管理的,同时还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也达不到客户的满意度。证券公司在会计方面的转型,可以通过管理会计去逐步完善公司内部的治理结构,加强公司的内部管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去了解公司的内部结构。

3.2 完善公司的风险管理制度

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金融机构经营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但证券公司在管理层面有着很大的问题。在风险管理层面,工作人员无法采取一定手段干扰决策者决策。在这一过程中,风险管理只是停留在“形式主义”层面,并未发生实际作用。亦存在由于干扰过度影响决策者决策的现象,如此一来会严重阻碍公司的长远发展[1]。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很好地将收益与风险在合适的区间形成正比,它可以在公司的内部管理层面成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不仅在发展公司业务方面发挥作用,还能够降低风险,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经济收入,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紧紧地控制住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3.3 帮助证券公司占据有利竞争地位

在金融市场的形势越来越强大的前提下,证券公司在资本市场内所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大,随之发生着竞争格局的变化,随着这些变化,证券公司的一些竞争观念与经营理念也慢慢发生了变化,在人工智能时代进行差异化服务成为提升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方法。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低钱高佣的优点,更突显出了业务与服务之间的巧妙联系。塑造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管理会计的主要任务,所以将财务会计转型为管理会计对证券公司提升在行业里的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 会计转型策略

4.1 管理会计的适当应用

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只是公司财务数据的一个表象,其中有一定规律可以探寻,挖掘其中规律可以为证券公司提供一定的参考数据,帮助公司制定相应的转型策略,同时可以促进公司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在人工智能被广泛利用的新时代,证券公司必须熟练将管理会计与财务分析相结合,发挥结合优势,进一步推动转型工作的顺利进行。

例如,证券公司要通过对每月、每个季度以及每年的财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通过这些总结出一年的公司的整体状况。这些财务分析都离不开管理会计的帮助,通过对公司现金流情况的总结,去分析公司现存的优势和不足,然后,根据公司的现状提出一系列的可实施性财务建议[2]。

4.2 加强信息化建设

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需要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支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工作量如果单单只靠人力去执行,恐怕会消耗许多人力和物力,还有各方面的经济资源,所以要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来完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转型。一个公司里面的信息关系网是十分复杂的,利用网络科技可以很好地将这些信息进行分类,查询的时候也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公司的各个方面信息都进行存储以及分析,通过一些特定的现代科技可以将公司的经济状况以及现存状态都很好地展现出来。证券公司必须坚持理念先行的原理,建立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证券公司的综合绩效评价大部分是由网络信息技术平台进行的,否则,有些信息是不能够及时得到利用的。

证券公司执行的方案,应以实现战略管理与发展需要为重要目标,以信息技术为辅助,科学地制订建设方案,以公司目前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合理设置员工数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的过剩或是浪费。每一个证券公司都应该有自己专门的信息管理系统,在进行操作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获取准确的信息,能够为公司的金融与创新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4.3 复合型会计人员的必要性

证券公司要想进行彻底的转型就要抛开以往的会计限制,将财务会计彻底地转换成管理会计,改变以往的会计思维方式,不断地去加强管理会计方面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性水平,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来适应公司的发展。管理会计对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要求有着一定的挑战性,他们要掌握牢固的会计基本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对公司的业务也要十分用心,在各项资金的使用上面也要有著较好的使用能力,对公司的业务流程都要有基本的了解,所以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掌握得十分牢固,这样才能够与其他部门之间很好地结合[3]。会计人员的沟通能力也要达到一定水平,因为这是一个需要与外界进行交流的工作,同时还要拥有较好的信息分析与总结能力,判断其对于信息的管理和判断能力,保证证券公司的管理会计工作人员可胜任工作。

5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人工智能的推广应用无疑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趋势,证券公司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让公司更好地发展下去。证券公司的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就是人工智能时代下证券公司发展下去的必要条件,管理会计能够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风险管理制度以及提升公司在相关行业里的竞争优势中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不断地去加强管理会计各个方面的水平,无论是在公司的管理制度方面还是公司工作人员的能力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快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速度,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促使公司进行下一步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陈维.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商论,2017(34).

刘克林.浅析企业传统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J].财会学习,2017(08).

喻鑫.战略管理会计在证券公司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2).

作者简介:王春柳(1984-),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管理会计方面的研究。

作者:王春柳

上一篇:西部地区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人事管理文化底蕴增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