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2022-04-16

摘要以学校实地调研、专业调研以及座谈会等形式,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建设现状进行调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篇1:

论师德

摘要:本文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师德;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素养,是教育实践中处理各种教育活动的行为准则。教师职业是高尚的职业,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任何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面对着一群群青春活力的学生,教师要具有极大的耐心和恒心,无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都得坚守信念,排除一切干扰或诱惑,并安心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立教”这要求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在人格、品行、仪表、风度等方面的表现,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是每位教师踏上讲台那一刻开始必须履行的天职,作为老师的我们在上课前应认真备课,上课时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该阶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一个班级里,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尽相同,所以作为老师的我们不能照本宣科,应该要结合实际生活例子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课堂教学不能仅仅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态度的端正,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课后要以严谨的态度辅导学生,耐心细致,不敷衍。

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老师应认真对待班级里每一项工作,关心学生,热爱学生,信任学生。针对本校是实行封闭管理制度,所以在校期间学生跟本班的班主任联系最为密切,班主任应当不单单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如果一位班主任对班级的事非常上心,无形中会给学生积极的精神力量,感染并带动班里的学生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使之成为一个很团结的班集体。学生好奇心重,喜欢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影响学生将来的成长,凡是要求学生要做到的,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这样学生才会心服口服。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有一次发现有位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便严肃劝告学生:“吸烟有害健康,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位学生不服气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面对学生的责难,唤来工友将自己所有的烟当众销毁,并折断自己心爱的烟杆,从此不再吸烟。张伯苓老师能够在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影響学生,做学生的榜样。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教师爱学生的真实写照。热爱学生,做学生的知音,凡事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方面是无私的爱,平等对待学生,每位学生由于先天天赋、环境影响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故不可以学生学习成绩高低作为衡量一位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因私人关系等偏袒学生,应当公平公正对待每位学生,要真正地尊重每位学生,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富有亲切感,教师应关心、体贴每位学生,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在师生平等的交往关系中,教师的爱是真爱,学生才能感受教师的关爱,从而接受教师对自己的教育。且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喜爱并乐于接近。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学生,严慈并济,当学生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时,不可徇私舞弊,不可纵容娇惯,应该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加以引导。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应压抑,使学生片面发展,应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欣然接受。而且对学生的要求应该始终一贯,不能虎头蛇尾,教师必须意志坚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刚柔相济。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还需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较快,如果教师不学习,就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特别针对我们卫校专业特点,在临床上,医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故作为医学专业的教师更应及时更新知识结构,与时俱进,拓宽知识视野,勇于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师德是每位老师必须谨记于心的行为准则,要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及终身学习等等,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因为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关爱学生是师德灵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而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夏丹.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 中学[Z].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120-126

作者:许小燕

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篇2:

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建设现况调查与分析

摘 要 以学校实地调研、专业调研以及座谈会等形式,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建设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现状不容乐观,办学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专业发展区域间不均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与行业和岗位衔接不够,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有待加强,缺乏适合高职特色的规划教材,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为此,高职预防医学专业要进一步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科學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完善规划教材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关键词 高职高专;预防医学;医学院校;专业建设

为进一步规范办学,更好地适应“十三五”期间我国卫生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满足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新时期人民群众健康服务对卫生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探索研究提高专业教学水平,为今后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教育部于2019年组织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对高职高专医学院校专业目录进行第二批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并开展了学校实地调研和问卷调研工作,旨在梳理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行业发展规律概况及用人需求,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课程体系构建,按照国家卫健委统一标准[1]为构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比较科学、全面、客观的依据。

一、调研设计

(一)调研对象

预防医学专业自2016年恢复专科层次招生以来,目前已经招生的院校仅15所。课题组于2019年3月至7月开展调研,此次院校调研采取问卷调研和现场调研相结合。问卷调研对象是已经招生的15所高职高专院校;现场调研选择15所中的3所,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带头人、专业教师、预防医学专业在校生和实习生分别进行现场访谈、座谈和问卷调查。

(二)调研方法

采取直接调研和间接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包括个人访谈、座谈会、专家研讨会、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等。行业专家、管理人员访谈和教师、学生座谈依据调研访谈提纲,内容经过文字转录,再通过内容分析法进行要素提取;问卷调查包括院校问卷和行业问卷,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移动终端填答形式,并在线收集。

(三)调研内容

调研内容包括:学校教学基本情况(包括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实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质量保障、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条件、配套资源、校企合作等);专业招生情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及执行情况(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存在问题、课程结构比例、专业教学内容更新情况等)。

(四)统计分析

调查数据使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应用统计学方法t检验、x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作描述性分析。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专业设置与招生

1.基本情况

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目录》中,专科预防医学专业作为国控专业招生。目前国内获批设置预防医学专业的院校已有25所,已经招生的15所。本次调研中,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教师258人,在校生427人,实习生224人。各院校开设预防医学专业的时间不完全一致,在15所调研院校中,2016年开设预防医学专业的院校有4所,2017年有6所,2018年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5所。

2.招生情况

15所院校近三年的总招生数为2302人,不同区域学校招生人数差异较大。三年累计招生人数超过300人的有2所院校,100~300人有6所院校,招生学校数和各院校招生人数逐年上升。总体而言,高等职业院校预防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较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二)课程体系

1.课程设置情况

研读各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模块的构建基本一致,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四个模块组成,对各个模块重要性的选择频次,具体见图1。

2.各课程模块比例情况

15所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平均为544.20学时,极差为476;专业基础课程总学时平均为614.13学时,极差为748;专业核心课程总学时平均为554.00学时,极差为1314;专业拓展课总学时平均为181.07学时,极差为466,各院校开设学时存在较大差异。结果显示,各院校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中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之比差异较大(5.561~1.691)。由于没有明确的目标定位,各院校各课程模块的学时比例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见表1。

3.专业基础课程设置

各院校共开设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病理学、人体寄生虫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等19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中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诊断学、内科学、传染病学等临床医学课程开设率为100%,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各院校的开课率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见图2。

4.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各院校开设的核心课程共有15门(每校6~10门),其中卫生统计学、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6门核心课程的开课率为100%。

5.专业拓展课程设置

各院校均开设了具有一定学校特色的专业拓展课程,累计有14门,主要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健康管理、社区卫生保健、传染病学、毒理学基础、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具体见图3。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多数院校教学方法以案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为主,具体见图4,对于情景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使用率较低。

(四)师资队伍建设

本次调查了15所院校预防医学专业课专任教师158人,其年龄结构多集中在30~39岁。从工作年限上看,其中4所院校有接近一半的教师工作不满5年;从学历结构看,各院校专业课专任教师中占比最高是研究生学历;从职称结构看,各院校职称结构相差较大,中级职称占比较大的学校较多;从专业背景看,專任教师多具有预防医学专业背景,其次是临床医学和卫生管理专业背景;各院校双师型教师结果占比差别较大。

(五)实习实训情况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各院校均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实训室总数52个,总面积6605平方米,院校平均440平方米。各院校在实训室数量、面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建有5个以上实训室的院校5所,其他院校基本上不超过3个,最少的院校仅有1个实训室。

校外实训情况。各院校安排顶岗实习时间从20周~36周不等,实习36周的院校稍多,占26.67%,实习20周的院校略少,占比为13.33%。实习单位类别主要选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次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此外还包括乡镇卫生院、健康教育机构等。部分院校反映实习计划没有得到严格落实,科室轮转无法保证。

教学实验设备情况。多数院校的实验实训教学常用仪器设备基本齐全,部分院校现有实训室面积较小,实训设备数量相对不足,影响了该校实训教学的开展。

(六)教材使用情况

15所院校中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使用本科规划教材的比例最高(53.33%),其次是规划专科教材(33.33%)。绝大多数院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均采用本科规划教材,而专科教材多数是用于专业基础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校本教材及其他教材较少,各占6.67%。预防医学专业专科的规划教材缺乏,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专业教学质量。

三、高职预防医学专业建设问题与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专业发展区域间不均衡

专科预防医学专业作为国控专业,2016年开始首届招生,就整体发展水平而言是个年轻的专业,部分院校曾经开办过预防医学专业,后来因为政策原因停办;部分院校通过举办公共卫生管理专业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预防医学专业人才的急需。调研发现,专业发展区域间不均衡,东部、南部、西南地区部分院校本专业办学条件相对成熟,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验实训条件、实习基地等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但西部和北部地区院校该专业发展明显薄弱,专业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尚不成熟,专业教师缺乏,实验实训条件较差等。各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岗位精准定位不明确。

2.课程体系与行业和岗位衔接不够

各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本专业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起到了很好作用[2],但在课程体系和标准方面,存在着与《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对接不够,教学内容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等行业标准不能及时衔接,实践技能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等问题。

3.专业实践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统一标准,实训项目的开展参差不齐,个别学校实验室投入不足,实训场所条件较差,实训设施仪器设备匮乏。校内专业实训基地缺乏,专业实训师资紧缺,实践教学课时不足,实践技能培养弱化等问题均不同程度存在,部分院校的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存在资源有限、实习单位类型不对口、实习单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4.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精神培养有待加强

各院校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职业精神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等方面,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系统设计不足、课程内容单调、教学方式呆板、缺乏职业特色等问题,影响了人文素质提升和职业精神的养成。

5.缺乏适合高职特色的规划教材

专业核心课程缺乏针对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国家规划教材,不能满足高职高专实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3]。很多核心课程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处于本科压缩版的初级阶段。各院校编写的校本专业教材内容明显缺乏专业特色和高职特色,严重掣肘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的整体发展。

6.“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现有预防医学专业师资队伍尚不能满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一是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总数少,工作年限相对较短,缺乏高学历且具有相应行业知识背景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二是师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占比较大,经验丰富的高职称教师少;三是专业教师团队建设大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学科齐全、分工细致、紧密合作的专兼职教学团队。

(二)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存在着差距,专业建设必须打破传统的培养方式,通过优化整合专业课程,并将其恰当植入到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育体系中,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精准定位

各院校和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以培养公共卫生职业能力为重点,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岗位需要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做好预防医学专业实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立志基层、服务群众;切实做到让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打造服务基层、服务大众的高素质公共卫生技术技能人才队伍。

2.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构建既要区别于本科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又要服务于专科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将公共卫生传染病控制工作岗位需要[4]、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考核内容以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的预防医学内容筛选出来,整合成专科预防医学课程体系,促进课程间的有机衔接,增强知识的系统化。紧紧围绕培养学生集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等基本技能于一体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压缩和减少基层应用较少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预防医学实用技术、健康管理实务等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类课程,使教学内容既满足执业资格考试的需求,又与预防医学岗位工作任务紧密对接。

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强化实践教学,增加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比例,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建议在低年级即开始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识岗活动,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在专业课学习期间,安排见习教学,增加职业环境真实感受;在实习阶段,实施“临床和预防”双实习的教学模式,系统进行医院、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科室的轮转,合理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习内容,提高学生公共卫生服务的职业能力。

4.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强化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把立德树人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强化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将大学语文、信息技术、医学人文修养、沟通和礼仪融入课程模块中,创新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效果;注意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医学专业课程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医者仁心的精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通过建立正确的健康理念,自觉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服务等工作,把预防和控制疾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

5.突出专科人才培养特色,完善规划教材建设

结合专科预防医学专业特点,构建有专科特色的课程体系并编写专科特色的国家规划教材。建議按照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的先后顺序编写,由专业课教师、行业专家共同编写一套既适合专科教学又有行业深度和广度并贴合一线行业实践可用于行业培训的新版教材。

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师型”教学团队

预防医学专业教师趋于年轻化和专业化,他们缺乏对专业整体的理解,需要一定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积累。建议专任教师队伍要考虑年龄、学历、职称,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不低于60%;专任教师要具有扎实的预防医学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行业实践经历。兼职教师主要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机构聘任,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编制委员会,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Z].中央编办发[2014]2号,2014-01-17.

[2]李新,杨智源,王瑞,等.高职高专医学院校预防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7(3):3-4.

[3]李新,杨鑫,刘洋,等.岗位需求视角下的高职高专预防医学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1):15-17.

[4]卫生部.关于印发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的通知[Z].国卫监督发[2014]44号,2014-07-14.

作者:杨智源 周密 朱霖 李新

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论文 篇3:

提高医学院校非医学类导师基础医学专业水平的探讨与思考

摘要:目前,医学院校中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占比很高,如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弥补医学专业知识的不足,同时充分利用自身的科研优势,从而促进教学研究工作和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关系到基础医学教学质量和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医学院校;非医学背景;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课程包括以下科目: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以及中医学。基础医学是医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目前我院拥有基础医学下设的六个二级学科,分别是: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法医学和放射医学。学习基础医学课程是从事临床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和护理学等相关医学专业学生开展临床课程学习与实践和从事医务工作的必要前提。因此,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医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医疗水平。我校1978年开展研究生教育,在前期学科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基础医学学科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伴随着我校人才引进政策的实施,大量非医学专业背景的博士,特别是生物学、动物学或农林学专业的教师被不断引进我院。这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才加入了我院师资队伍,作为我院今后师资队伍建设的有力补充。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他们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科研能力强,工作后不久便获得了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资助,较快地成为我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但是由于我校医学教育的特殊性,他们或多或少缺乏医学相关知识,在今后研究向医学研究领域转向、靠拢,以及对医学研究生的授课和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欠缺问题,因此,如何做好非医学专业背景教师医学知识的培训和提升,是一个值得我校和基础医学院都必须面对和重视的一个问题。针对当前非医学背景教师逐渐增多的现状,建议从不断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理念、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和对非医学背景的新进教师进行医学专业知识再塑造等方面入手,不断优化教师结构,从而推进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理念

基础医学的授课教师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主力军,这势必会对基础医学专业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因此,学院要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发展的头等大事,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适应师资队伍建设的要求,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我院师资队伍建设是在学校人事处总体框架下负责建设管理的,我校近些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人才队伍建设,基础医学院每年可引进博士3—5名,与此同时还柔性引进一些国内外特聘教授,今后将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做好宣传工作,争取多吸引医学背景人才,服务我院教学科研工作。

二、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加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

新进的非医学专业的教师均指定一个医学背景的导师,起到“传、帮、带”作用,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育和指导。在遴选硕士研究生导师后自己独立带研究生之前,要求必须跟随有经验导师完整指导一届研究生。平日在教学工作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新教师随时随地向指导导师请教。此外還需不断加强和完善导师制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导师不仅教给新教师知识,同时新教师的知识、思维也会给导师带来一定的收获。此种知识的相互交流,可以加强隐性知识的共享,可以使导师的知识和技能得到传承,使导师的人格力量感染新教师,既具情感性又具榜样性,在潜移默化中促使新教师职业素养得到提高。

三、对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

针对目前基础医学专业非医学背景教师引进较多的现状,为胜任医学教育教师的需要,可通过“三步走”对其进行医学专业再塑造[2]。第一步是医学专业知识培训,即在入校一年内跟随本科生旁听基础医学专业课程,尽可能多地了解基础医学知识。第二步是不定期深入医院,感受和体验医院环境和医生职业的特点,可以和病患者交谈,了解病患者的情况,通过和医生沟通,掌握更多的病例并学习探讨医学问题;可以跟随医生查房,观察患者对医疗行为的感受,参加医院的临床病例讨论,来填补青年教师临床案例较少的空缺。第三步是参加学系的集体备课和教学试讲,了解课程的授课方法和技巧,通过这三步走使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医学相关内容。

四、启动青年教师岗位能力提升计划

思想指导行动。要跨出学科间的界线,离不开学科知识的相互沟通,这需要教师突破思想认识的狭隘,提高职业道德修养,鼓起勇气突破原来学科束缚,以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拓展科学研究领域。利用网络平台,将各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的PPT材料上传学院网站,建立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授课电子课件库,对非医学背景的青年教师,进行医学专业背景知识的自学培训,提高他们的医学专业教学能力。鼓励非医学专业教师国内进修及学习,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及导师进行研究生培养及导师自身修养方面的讲座和交流。学院在不同层面定期举行导师培训和学习班的学习,同时坚持在一级及二级各学位点内部开展不定期的导师讲座和培训,要求新进非医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做好心得笔记,为自己今后指导研究生奠定基础。

五、加强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

学术交流不仅可以传播最新的科研成果,激发科研灵感,而且是科学家和研究生的必备素质和技能。新进的非医学博士刚完成博士学位的学习,科研思维活跃,想法多,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利用这些优势,在学院内部定期开展“博士论坛”大同行、小同行学术交流会,进一步拓宽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保证每位新进非医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在第一年内学院层面开展一次学术讲座,通过大家交流讨论学习,旨在大家取长补短,更好的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3]。对于新进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培养需要一定的要求和考核,如规定的听课课时数,相应的听课笔记;一定量医疗实践的参与记录;参加论坛的交流内容记录等,如此形成稳定的良性循环,促使非医学背景教师能够多掌握一些主要的医学背景知识。

传统的基础医学专业授课教师主要由医学背景专业人员和临床医生组成。随着新时期高等医学院校的地位和职能转变,基础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其中学历层次高、科学研究能力强、年轻化、非医学专业背景的青年教师逐渐增多。当前我院引进人才中医学背景博士数量依然很少,而主要是生物学专业、农林专业和动物学专业博士。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在人才招聘中都提出教学岗至少是博士学历,与医学专业相近的专业背景博士纷纷去医学院校就业,从而填补医学院校教师的不足。据相关资料显示,有些高校的基础医学院中,非医学专业教师占到了近50%[1]。这种现状有其自身的优势,在于博士科学研究水平较高,能将最新的科学研究前沿穿插在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提供了帮助。但其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由于缺乏医学专业知识,遇到和医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

通过上述方法和实践活动,非医学背景教师可跨出学科的界线,有利于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沟通,可以更好地了解医学的研究内容和医学的性质,认识医学科学的发展规律,从而把握医学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医学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和短板,使带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有助于研究生及教师本身整体素质的塑造和提升,对促进研究生科教工作的发展及培养质量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业臣,刘畅.非医学背景教师做好基础医学教学工作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5):420-422.

[2]祝世娜.医学院校非医学背景教师的医学知识学习[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3):71-74.

[3]周文辉,吴晓兵,李明磊.关于导师与研究生学术交流的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31(6):82-87.

作者:张琳娜 高媛媛 孙玉宁 韩怀钦 柯亨宁 周永伟 李光华

上一篇:电力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论文下一篇:无线温度采集仓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