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教师职业道德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

摘要:对人的尊重、认可、关心、爱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更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其必要性、重要性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最为突出和显著。医护人员对病患的关怀,不仅体现在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还应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情感的服务,在关注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维护患者尊严,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对医科大学生而言,具备人文关怀精神不但是自身全面成长成才和职业良知生成的需要,更是医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情怀融合发展的需要。培育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人文关怀的哲学思考,也有利于构建医疗文明,优化健康服务,更有利于树立“大健康”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基本规律与实践路径的探索,更有利于促进新医学模式的转换,进而推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目前在全球化浪潮及互联网影响下,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格局。社会层面上,出现了思想意识多样化、科技主义泛化、精神生活物化及价值取向功利化等现象。医学高等教育层面上,出现了教学价值观取向偏离教育目标,“当代医学人文观”培育缺失,“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滞后等现象。医科大学生个人层面上,表现为专业学习特点突出,普遍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表现出专业发展职业性强,大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医科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一定影响。从对10所医学高等院校的5000名在校生、3500名实习生、200家医疗用人单位的问卷反馈与调查来看,医科大学生整体上思想要求进步、乐观积极向上,能认识到具备人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认同医疗卫生事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具有一定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素养,但同时也存在职业情感淡薄、仁爱精神欠缺、沟通情怀缺位、人文素养薄弱等消极的一面。本文对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现状也做了积极探索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突出问题在于:一是培养目标偏重医学专业教育。这不仅表现在培养理念上“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素养”,专业建设上弱化医学人文教育,培养课程体系上偏重医学课程教学,而且在培养课程设置上忽视医学人文课程教育。二是培育内容不能满足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需求。目前培育内容存在功用化色彩较浓、针对性不强、实践性不够等系列问题。三是培育方式难以促成浓厚的医学人文文化氛围。具体表现为医学课程人文文化欠缺、实验实训人文文化薄弱、临床实践人文文化不足,和校园医学人文文化不浓厚等。四是培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当前培育队伍不仅存在教学观念有待转变和自身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而且还存在培育队伍“以人为本”思想意识淡薄的现象。当前,国家在医学学位的培养方案中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放在了专业素质之前,既表明了伦理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重要性,又表明了构建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内容体系的必要性。一要培育仁爱精神。所谓“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培育学生仁爱精神就是促使学生爱人、利人、宽厚待人,不仅爱亲人,还应爱他人、爱人类,爱整个自然界。二要培育沟通情怀。医学的价值和目的在于治病救人、维护健康,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使医者更详实、全面、准确的了解病情,而且也促进医患间情感交流和彼此的信任。三要培育至善心理。向学生传授“善”的思想,培育医科大学生医者仁心、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善良行医的理念。四要培育慎独精神。医疗卫生工作的独特性要求医者在无人监管的自我状态下,对无菌的规范操作,对患者的抢救,对医嘱的下达都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力以赴。五要培育敬业精神。好医生就像工匠一样,不敢省人工减物力,坚守传承医技,把治疗的每名患者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环节、多维度、多角度的复杂体系,在充分发挥多方面因素关联性的基础上,力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效果的最大化。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意识能动作用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理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理论”等思想引领指导下,在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思想、济世救人的“人命至重”思想、淡泊名利的“廉洁行医”思想、大医精诚的“普通一等”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启示下,借鉴“敬畏生命”思想、“允许原则”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等国外理论资源,对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路径的探索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通过在国家层面上修订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融合,定位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第二,通过塑造大学生精神支柱和依托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陶冶大学生性情、优化大学生情趣、抚慰大学生心灵的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全德性的道德教育,通过培育学生“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的高尚境界的人文教育等,提升大学生内在素养。第三,通过践行基于尊重、理解、承认前提下的“人文关怀”取向的教学价值观,发扬教师“教学伦理”“学术伦理”“师生伦理”等“职业伦理”精神,对学生“教以事”“喻诸德”,塑造具有“人文关怀”取向的培育队伍。第四,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医学课程教学,使每门课程都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实验实训教学,使学生获得医学技能的同时,也感知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后期临床教学,使带教老师在诊疗过程中关心人、关怀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营造“医者仁心”的人文文化氛围等,共同创建医学人文文化氛围。第五,通过优化医疗卫生体质改革创造择业环境,通过体现对医护工作者人文关怀创造执业环境,通过巩固媒体正面解读与宣传创造舆论环境,通过引领学生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创造大众环境,真正为医务工作者营造“尊医、重卫”的良疑社会环境。

关键词: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途径探索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评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内涵及价值

一、概念界定

(一) 人文关怀

(二) 人文关怀精神

(三)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

二、人文关怀精神对医科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一) 医科大学生自身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

(二) 医科大学生职业良知生成的需要

(三) 医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情怀融合发展的需要

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价值

(一) 加深对人文关怀的哲学思考

(二) 构建医疗文明,优化健康服务

(三) 树立“大健康”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第二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理论资源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作用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教育理论

(四) 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理论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

(一) 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思想

(二) 济世救人的“人命至重”思想

(三) 淡泊名利的“廉洁行医”思想

(四) 大医精诚的“普通一等”思想

三、国外相关理论

(一) “敬畏生命”思想

(二) “允许原则”思想

(三) “人道主义”思想

第三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一、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调查问卷设计

(一) 调查对象

(二) 调查内容

(三) 调查方法

二、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积极表现

(一) 认可人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

(二) 认同医疗卫生事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三) 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素养

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消极表现

(一) 职业情感淡薄

(二) 仁爱精神欠缺

(三) 沟通情怀缺位

(四) 人文素养薄弱

第四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一、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突出问题

(一) 培养目标偏重医学专业教育

(二) 培育内容不能满足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需求

(三) 培育方式难以促成浓厚的医学人文文化氛围

(四) 培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二、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不足之处的成因分析

(一) 社会思潮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二) 教学价值观取向偏颇,“当代医学人文观”培育缺失

(三) 医科大学生认知片面,人文素养养成不足

第五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内容的凝练

一、仁爱精神

(一) 众善之源,德近佛者可为医

(二) 仁者爱人,彰显医者父母心

二、沟通情怀

(一) “双赢”沟通,重在医患共情

(二) 主动热情,呼唤沟通情怀

三、至善心理

(一) 敬佑生命,追求终极价值

(二) 善待生命,向善施善积善

四、慎独精神

(一) 独居自律,恪守职业良知

(二) 省察克治,救死扶伤尽天职

五、敬业精神

(一) 坚守执着,才近仙者可为医

(二) 精益求精,临病胜于临敌

第六章 完善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路径

一、定位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一) 国家层面上修订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二)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

(三)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融合

二、注重内在素养提升

(一) 理想信念教育

(二) 渗透审美教育

(三) 渗透道德教育

(四) 渗透人文教育

三、塑造具有“人文关怀”取向的培育队伍

(一) 践行“人文关怀”取向的教学价值观

(二) 发扬教师队伍“职业伦理”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四、创建医学人文文化氛围

(一) 加强医学课程人文文化渗透

(二) 强化实验实训课人文文化培养

(三) 督促临床实践人文文化践行

(四) 营造“医者仁心”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五、创建“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 优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建择业环境

(二) 体现对医护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创建执业环境

(三) 巩固媒体的正面解读与宣传——创建舆论环境

(四) 引领学生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创建大众环境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二: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指导探讨论文提纲下一篇:安全播出广播电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