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人文教育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医学教育过程的备课、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师生交流等不同环节,从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出发,分别对医学生进行了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培育,医学发展史中的人文知识传输,人文知识与医学的互动,人际交流中的人文关怀等实践,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又使师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医学专业人文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医学专业人文教育论文 篇1:

浅析医学专业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

【摘要】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对学生的教导中,医学的定义是对人类的生命、健康、疾病进行防治、治疗与保养。其主要的研究与服务对象是人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不单单是向学生灌输专业的医学知识,还应当灌输必要的人文教育。医学的人文教育是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相互结合。为了能够了解医学专业教学中渗入人文教学的基本途径,文章将从强化、提高两大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医学专业 人文教育 基本途径

医学的人文教育,其中存在着两方面的教育,分别是专业的医学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是人文知识教育。这样才能够保证,培养出的医学专业的学生不但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具有必要的人文精神。之所以会重视在医学专业教学中深入人文教育,其还在于能够对医学的目的进行审视,对医学的人文价值进行重新铸造,旨在体现医学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

1.强化教师的人文教育意识

教师要想更好的的在医学基础课程为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渗透,就首先必须要提高自己在医学教育工作上的认知程度,才能够增强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医学基础课程中的意识。由于现阶段在医学教育模式上,固有的教学模式对于广大的教师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要在短期内进行改变,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现阶段,很多医学教师对于在医学基础课程中渗入人文教育意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偏颇意见。在教育中将科学与人文相互结合,才能把握医学教育发展的整体发展方向,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对于医学教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更加全面的了解,还能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职业道德与精神的逐渐形成。也正是因为如此,要在医学专业教学中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去,第一步就是要提高教师本身对于人文教育的认识,增强自身对于人文教育的意识,才能够在课堂上充分的起到一个主导的作用,将人文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2.提高医学专业教学的人文教育

2.1渗透人文教育的原则

在上文了解到,当前还有很多教师对于在医学专业基础教学中加入人文教育有很多不理解,这也就反应了当前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还是处于一种探索的阶段,没有一个具体的、统一的体系[2]。纵观我国所有的医学院校,因为专业性质的不同,或是医疗课程的不同,要将人文教育的着力点放入其中的困难程度也就不一样。而针对该种情况,主要可以从事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分别是注重基础、把握重点以及双向互动。

2.1.1注重基础

很多教师认为,本来医学基础课程的时间与课时就不够,还要加入人文教育,这是不现实的,而有该种想法则表示着思考的着力点不同。将人文教育渗入医学专业教学中,不是将医学的专业知识舍弃掉,空出位置填入人文教育,而是在专业医学知识的教学内容中采用渗透式的方式,结合人文精神、思想以及知识,对学生进行教育[3]。其主要的重点是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宽,从而弥补学生在人文知识、精神以及素质上的不足。

2.1.2把握重点

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培养医学专业性人才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包含着身心、文化、专业以及道德。医学专业教育的重点是思维以及实践能力,人文教育的重点是在学生的文化、个性以及道德培养。将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进行融合,就必须要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只有突出教学重点,在教育时才能够共同发展。

2.1.3双向互动

不同的医学专业,将人文教育渗透进其中,其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渗透人文教育,其可以落实到手段、方法上。例如案例教学、辩论以及社会实践等,也就是将人文教育贯穿在整个医学史、医学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中。时代的发展,医学的人文教育除了要将传统的的文史、哲美渗透到教学中,还应当包括现代科技与人文学科的相互交叉,例如采用高科技的教学方式,如此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上事半功倍。

2.2基于教学内容,突出人文特点

2.2.1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对于医学生而言,将来不同的职业岗位是与职业素质相互联系的。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加强对医学生职业意识的关注。作为医学教学基础课的教师,要有责任和义务的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职业目标进行明确,才能够促使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建立职业意识与精神,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2.2.2构建辩证思想模式

医学教育教师应当注重加强医学院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在创新与开拓方面的意识较为缺乏,只有增强构建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才能够在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基本综合素质,让学生在形成科学思维、人文精神以及关爱意识的培养上有着非常重要时代意义。

2.2.3强化道德责任感

无论是在任何阶段的学校中,在教育上因为应试教育导致过分的对学生的考分以及升学率进行看重,在思想道德修养则是关注力度不够。很多学生就会出现法律意识淡薄、心理素质低下等等问题,这些都对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与健康人格的塑造都有着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道德的形成。且对于医学生更需要注意道德、责任的培养,医学是对人体生命的研究与治疗,其道德与责任是作为医生重要的依托。因此加强医学生建立起对于弱者的同情心,对于生命的敬畏心,对于职业的负责心都是非常重要的[4]。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两大板块七个方面对教师与学生两方面在人文教育渗入医学专业的教育对策进行分析,了解到医学专业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应当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不能够根据固定的模式走,要融汇贯通实际的现实情况,在教学中彰显自己的个性,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出有专业知识有道德的医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新形势下加强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2(1):63-65.

[2]卞舒琦,尹梅.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以《护理学基础》教学为例[J].职业技术,2014,(5):60-61.

[3]谭雄斯,余丽,王景等.浅谈开展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2,33(4):85-86.

[4]范熙,吕嘉春.加强医学留学生人文教育的途径探索[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4):527-528.

作者:张燕 王斌

医学专业人文教育论文 篇2:

医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尝试

[摘要]在医学教育过程的备课、课堂互动以及课后师生交流等不同环节,从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出发,分别对医学生进行了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培育,医学发展史中的人文知识传输,人文知识与医学的互动,人际交流中的人文关怀等实践,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成效,又使师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人际交流

[DOI]101.3939/jcnkizgsc20162.7191

医学专业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生涯的专业能力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医学职业生涯所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临床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医学科学社会发展史的宣讲过程。通过医学发展史的穿插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医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也是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媒介,发掘和利用好医学专业课所蕴藏的人文素材,结合现代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和就医环境中,因人文知识匮乏、意识形态社会化等造成医患矛盾重重等社会需求,对医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已经成为当前医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1-2]

1崇尚生命、敬畏生命是形成良好学习和教学态度的基础

备课是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人文教育中,备课也是重要环节。医学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尸体和各种实验动物打交道。医学基础课中,许多课程都要在了解了人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组织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深刻理解人的器官和组织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同时,通过不同的动物实验,进一步观察、分析和验证动物各系统、结构的功能和作用,分析药物在动物体内的代谢、分布和对不同器官组织的影响。因此,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需要增加一些对使用尸体和动物的课程中的人道主义教育。在需要尸体和动物的课程中,要求在课前先向尸体标本默哀,以此来唤起学生对向医学事业奉献遗体的死者的尊重、崇敬和对生命的敬畏。在使用动物的实验课上,要求学生以轻柔的动作和安乐的方式处理动物,不采取粗暴、残忍的手法处理实验动物,尽可能地减轻动物的痛苦,尽可能地减少使用动物的数量,养成崇尚生命、爱惜生命、怜惜生命的习惯。通过这种教育,可以形成学生面对生命时的审慎态度和崇尚生命,敬畏生命的职业习惯。

2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人文知识做补充,有血有肉地传授知识

医学专业课中的绝大多数内容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但其中也蕴藏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医学专业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既经历了由浅入深、逐步细化的自然科学发展过程,同时也经历了社会发展变革的洗礼,其中蕴藏了丰富的阶级斗争、宗教纷争的历史素材,甚至是饱含着腥风血雨的历史。我们现已熟知的许多专业基础知识,甚至很多医学常识,在其最初被提出、被论证的过程中,都曾经历了血腥的纷争,并有一些科学家为此历经磨难,甚至为此献出了性命。在教学过程中,当笔者有意识地将这些充满血泪,包含无数科学家冤屈的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形成过程所经历的撼天动地的历史事件介绍给学生时,无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撞击,而这些附加了人文知识的专业知识,也深刻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若干年后,当我们师生再相逢时,谈论最多、印象最深刻的,仍然是些人文化了的专业知识点。

3人文知识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剂良药

人文知识在专业知识理解和改善教学效果方面有着特殊的促进作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需要一定人文知识的帮助才能更好地理解,理解后的记忆才更加深刻难忘。如神经生物学中,“陈述性记忆和非陈述性记忆”一节,如果仅仅从其定义和各自的特点来讲解,学生理解和记忆就不够深刻。若这时能引入一点人文方面的知识,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喜爱和读过《红楼梦》的人很多,学生也是如此。在讲述陈述性记忆时,我引入了其中中秋赏月时的一段小诗中的两句,“寒湖度鹤影,冷月葬花魂”。并提问学生:此句子来自何处?由谁在什么情景下吟出?描绘了怎样一种景象?通过这样的问答,同学们既回忆了红楼梦中群芳中秋赏月情景的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等关系和顺序,对大观园中的美景来一次神游,又对陈述性记忆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另外,在讲授“知觉”一课中,引入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鲜活的实例,来加深对影响知觉的因素,以及在知觉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在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盘周围,分别用较大的一组圆盘和较小的一组圆盘环绕。这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原来同样大小的两个圆盘,由于周围环绕的圆盘大小不同,我们就将其知觉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盘了:被小的一组圆盘环绕的圆盘,看起来比被较大的一组圆盘环绕的要大一些。这就是错觉。这样既让同学们明白了错觉的概念,又了解了周围环境对知觉对象的影响,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也使学生认识到,在一些情况下,眼见并不为实,培养了学生批判性认知事物的能力。

4人文关怀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润滑剂和联系纽带

教学工作中,师生交流、学生工作者与学生的交流,除了专业知识学习方面的“授业解惑”式交流外,更多的交流是学习以外的东西。学生在学校学习,除了应对正常教学安排的活动以外,还要应对许多各自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来自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在物质方面,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经济状态的家庭。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吃饭,吃饭离不开钱。因此,家庭经济条件差别必然影响到学生的生活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课外活动;认知方面,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入学前生活环境差别较大,教育环境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能力也有显著差别。当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受到的影响不同,应对问题时采取的方法也会不同;精神追求方面,经历过不同的生活环境的人,其精神追求显著不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程度也有差异。同样,有不同生活、学习经历的学生学习的目的和学习动机和动力不同。因此,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充满爱心地与学生交流,真诚面对学生,对学生多一份爱心,少一点责备,多一份肯定和鼓励,少一点批评和怀疑,其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分析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站在学生父母的立场上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给予学生帮助和鼓励,做学生的朋友和生活的引领者。最后在和善的交流中,更多地了解学生的渴望,了解学生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了解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疑惑,有针对地给予学生帮助、指导和鼓励,用肯定坚定学生学习、生活的信心,用指导矫正学生的不良言行,用赞许促进学生向着优秀发展。

5行为示范是人文教育良好的载体

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以后职业生涯的医疗活动中,只有在医学生构建医学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他们能胜任今后医疗工作中的人文关怀需求,把医学知识和技能在关怀患者、重视其疾病、尊重人格的情况下,加以利用和实施。而一个人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为此,我们一方面在备课过程中设置一定量的场景,为学生提供与他人在特定环境中交流的机会,以实际考察和训练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同时,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注重以文雅得体的行为方式与学生交流、互动,以规范的言语和文明高雅的举止影响学生,并与学生一起评判、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案例,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行为是文明而切合医疗实践的,什么样的行为有利于医患沟通,促进医疗效果提高,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符合人文精神,怎样做更能在体验人文关怀的情况下获得可靠的医学资讯,达到尊重患者,与患者友好相处,以增强医疗效果。同时,定期邀请医德高尚的老专家到课堂,进行人文实践讲座,以发生在职业生涯几十年中的鲜活事例,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组织学生到专家应诊的现场观摩,亲身感受老一辈医务工作者人文魅力在医疗实践中的作用,使学生对人文精神既有理论上的认知,又有行为实践上的成果支持,促进人文精神深入到医学生心灵,并转化为初步的人文行为。

参考文献:

[1]张燕,王斌浅析医学专业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5(3):182-183

[2]于宁波,周亚夫医学专业学生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1(4):2.20-2.2.1

作者:肖延丽彭磊

医学专业人文教育论文 篇3:

当今社会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精神反思与重建

摘要:就目前暴露的各种医患关系、医德沦丧等社会问题来看,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作为高层次医学专业人才,加强人文教育,以及保证产出具备高素质和高尚品格的“人类健康的工程师”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本文从当前医学类高校对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以及硕士研究生的社会角色进行分析,得出加强人文教育对其人文精神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重塑当代医学类硕士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医学;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

教育应该从人本性的角度出发,把人文教育置于教育的关键层面。如今的高校不断的扩招,研究生人数攀升,与之对应的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比例也不断增多。作为选择医学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担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对于医学的人文教育而言,人文教育就是培养医德,医德是医学教育的基石,是临床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研究生素质教育的课程安排时间还远不能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医德教育。作为高层次医学专业的人才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对于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一、关于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1.从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看人文教育现状。人文教育主要是源于课堂知识的传授,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这时期正是学习高深专业知识的黄金期。由于读研期间,他们更多地重视科研而轻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对于加强人文教育的课程设置是很重要的。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程基本上由医学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等三大类组成,其中美国在硕士课堂学习的初始阶段,就要做好人文教育课程的合理设置。这也恰恰是人们重科研轻人文导致当前社会各界呼吁应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建设的原因。究其主要原因,在现阶段看来,在课程设置方面,医学类硕士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人文精神培养课程有限,主要集中在大学语文、医学伦理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又与医学课程缺乏有效衔接和渗透,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由此看来,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是导致当前人文精神匮乏的直接原因。

2.从硕士研究生受教育过程看人文素质现状。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招生对象主要来源于理科生,在现行高考制度的指挥棒下,理科生注重科学性培养,忽视人文素质,这是不争事实。高等教育本科阶段,人文精神教育缺乏根据医学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仅仅依靠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等公共课程,效果可想而知。同时,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导致我国医学院校重视医学专业课程建设,往往注重医学生科学性精神培养,从而造成轻视人文知识、精神、实践等现象。加之,当下社会功利行为盛行,医患关系物化现象严重,导致医方与患方矛盾突出。根据一项专业调查表明,医学生口语表达、实际动手、心理干预、协调沟通等能力层面相较于综合性学科学生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到医疗中,出现只见病情不见人、不能有效胜任工作需要和要求的现象。另外,思想修养方面,医学生存在个人主义,缺少团队合作意识,心理干预能力差,很难面对繁重的工作和压力,工作满意度较低。他们留给患者的印象就是情感比较冷漠。

二、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就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看,加强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是十分迫切的。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对于卫生更高层面的需求,这决定了医学类研究生将面临残酷激烈的社会竞争。社会的发展对医学类硕士研究而言,要求他们具备专业的技能的同时,又能担任独当一面的带头人或骨干角色,并且要求他们综合素质要很强,人文素养也要非常好。现代社会需要能够对社会和行业负责,并且具备高尚情操以及非常完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以及大幅度的扩招情况的凸显,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可忽视的是,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各种不良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功利主义思潮也在社会上不断的蔓延,影响其实非常坏。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往良性方面的发展,同时也会引起广大人民和整个社会对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怀疑。改变目前的这种情况,缓解医患关系矛盾,营造健康的良性的医疗行业内风气已势在必行。对处在医学高等教育塔尖的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和培养是首先要解决的最关键的问题。

就医学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来看,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病患不仅仅是生物属性的人,同时还是具有完整的主观意识和社会属性的人,更加注重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健康。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出具有医学知识与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医学人才。这要求他们不仅注重医疗技术水平,同时重视人文关怀修养,自觉增强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然而,当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质量却不令人满意。衡量一个医生是否合格,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忽略了人文精神是可怕的。优化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人文关怀为核心的人文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已刻不容缓。

三、重塑当代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精神

1.在课程教学与学术交流中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众所周知,研究生的导师在对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精神培养方面发挥的主导作用,是其他群体无法替代的。所以,导师在对整个研究生的培养和指导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的精神和教育,特别是在学术指导过程、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导师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培育,要注意不断提高学生的个性修养,指导硕士研究生能够在做人和做学问上都能成功,取得双丰收,达成双赢的结果。从事人文学科教学的广大老师,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必须充分了解医学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人文学科的教授,在教授过程中要结合医学和人文的很多方面,在人文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设备,提高广大硕士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促进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将人文与医学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如果将人文精神合理地渗透到专业课的学习中,使专业课显得形象而生动,医学研究生学习起来就有比较好的效果。据我了解,在大部分的医科院校中,目前人文精神的培育主要是以“两课”为中心。这不利于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育。人文学科都具有大众性和社会性,我们应该将它与医学的特点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否则情况效果不能让我们满意。医学院校应该开设一些诸如医学心理学、医院管理学、卫生法规、医学伦理学等与他们将来从事的工作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和临床科研遇到的伦理和人性等密切相关的一些专题,让人文精神和学科有丰富的意义和内涵。

2.通过积极参与一些社会实践项目来提升人文的修行。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自己的人文素质、提升人文素质中要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一起,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文精神修养。作为培养单位的学校或是研究机构,它们都应该给研究生更多服务大众的实践机会。例如,医科类院校可以定期组织广大的研究生下到基层送医送药,定期到欠发达的地区和农村地带参与一些医疗救助的项目和活动,进而让学生不断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及时弥补自身的人文素养的不足,不断提高人生境界,明确社会角色,提升救死扶伤的人文情怀。

3.以高尚的医德作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要作为一名杏林高手,医学生就要在自己心中有一个高尚的理念。在临床实践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在实际的临床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生能够化解矛盾,处理好医患关系。作为救死扶伤的医学生,只有心存病人,回报社会,才能真正做好医生。很多医学生进入临床后,做得很不到位,对待病人爱理不理,遇到矛盾也不主动化解,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所以社会上针对此的负面报道和评论特别多。实际上,在医患关系中,我们应教育医学生要用爱来点亮病人的心灯,让医学类硕士研究生要明确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教育他们开展人性化的诊疗,鼓励他们义无反顾地把爱心、温暖更多地献给病人,让他们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提供全方面服务。我们还要教育他们积极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建立强烈的归属意识,以医患和谐为荣、以救死扶伤为荣,自觉去弘扬高尚的医风和医德,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复合型人才,具备较高人文素养的综合类医学的精英人才是整个行业和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和促进医学生,特别是高层次的医学类硕士研究生的人文素质和精神的培育,促进他们全方面的成长和成才,使其既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又有人文情怀,能体恤患者、尊重他人,并且要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把人文教育切实可行地推进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当中,使其为我国未来的公共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旭东.现代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74.

[2]王国平.加强和改进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5):71-72.

[3]李伟,张海东,龙跃洲,等.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20-21.

[4]严晓萍.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J].西北医学教育,2004,1(12):12-51.

[5]王蓉蓉,廖端芳.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J].西北医学,2005,13(2):150-154.

[6]刘明捷,张前德.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245-248.

[7]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5):1.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之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项目编号JGY2014025,项目名称《医学类硕士研究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

作者简介:刘晓飞(1981-),女,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通讯作者:王中海,广西医科大学人事处。

作者:刘晓飞 王中海

上一篇:施工安全水利工程论文下一篇:电子商务网页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