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2022-04-17

【摘要】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特点为背景,比较该课程国内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文学理论中的形象直观定义运用到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讲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实际应用这门课程的目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校教学电子技术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学校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篇1:

中职学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  中职学校电动电子技术学科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和重要的学科,而这门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并且包含大量的教学内容,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为了能够让中职学生全方面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学校应该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实验教学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教学改革,从而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才的要求,这也是行业形势所需。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适应时代的进步,及时跟进教学内容。中职学生通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掌握专业技能。所以,提高教学质量,要从教师的课堂入手,不仅要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同样重要。

[关    键   词]  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技术;实践

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整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也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主张与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其目的首先是普及与加快中高等教育的发展,提高我国整体文化素养,实现技能与能力的综合提升,为国家提供建设人才与新鲜血液,这是一个较大的基础工程;其次是拥有技术与技能,能够促进毕业后就业,从而改善民生,这也是从“三农”角度出发,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手段与途径;最后是解决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矛盾问题,如果能力素养较差,那么就无法匹配相应的职业,而一些技工工作较为辛苦,造成工程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导致劳动力结构性矛盾突出。

职业院校电子电工专业最基础的课程为电子技术。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技术人才,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对人才的要求。笔者将从近几年电子技术的教学出发,探讨关于电工电子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希望本文对职业教学提供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没有及时更新

现在是科学与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电子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新换代较快。而现在的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内容较为单一,并且也没有创新理念体现教学特色,内容从整体上来看,中职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与现代电子发展速度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电子技术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涌现,如果教学内容不及时更新,那么教学内容与研究成果会有冲突。在课程内容上,发现对电子系统的教学把控不足,电路元件细节教学的比重较大,缺乏平衡合理的安排。学以致用是教学的宗旨,但是出现所“教”得不到所“用”,比如在分立元件及电路方面,教学花费了大量的课时,但是在后续的专业课所用到的知识并不多,导致资源浪费。课程整体缺乏设计理念和应用背景等,同时课程结构不合理,已经与行业发展现状严重脱节。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理论知识基础较为薄弱,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导致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同时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进心也需要加强。所以,在教室上理论课程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出不爱听且不感兴趣的状态,而相对于理论课,对实践课表现得兴趣略高。但是在实践课当中,学生因为理论知识欠缺,实践效果不理想,这样的结果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厌学、缺课等不良现象的产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学习当中失去了主动权,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这样影响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质量。

(三)教学方法单一

電子技术这门学科,不仅需要理论基础,而且需要实践配合教学,课程教材理论知识专业性较强,单纯的理论教学不容易被理解,学生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并且教材中有大量的名词概念需要理解记忆,一些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比较困难。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科学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拓宽教学思路,以适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电子技术知识,这也是电子技术科任教师所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四)教学设备不足

在实践课程中,受学校设备限制,很多专业知识难以在实践课中开展,很大原因在于学校缺乏资金支持,硬件设备不足,现有的硬件设备大多使用年限较长,出现老化或者不能正常使用的状况,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实际操作欠缺,影响了学生技能的提升。另外,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种类较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

(五)实践环节薄弱

实践环节薄弱的原因一方面由于设备不足或落后,落后的硬件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子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中职教育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已经加大了对中职院校的资金支持力度,但是实验室及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仍然不够。而实践课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实践课与理论课紧密联系,但是与实际联系不够紧密,并且,多年的教学内容及方式没有太大的改变,学生在实践课中根据指导步骤按部就班地实验,缺乏独立思考及分析的过程,导致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在实践课中,大多数都是验证性实验,而设计型的实验较少,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较为落后,影响综合能力的发展。

(六)分层教学实施较难

从学生的整体来看,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是以一个班级为整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视同仁,统一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显示出吃力的现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完全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难以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这种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很难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改革思路

(一)确定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改革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以就业为指引,从社会需求的岗位出发,以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为导向进行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单一地传授学科知识,而实践教学不再是辅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教学手段,而是将通过实践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教学不再追求完整性,而是以专业知识支撑行业需求,通过课程改革解决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制订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

电工电子技术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教学手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实践课程效果,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要制订可行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要合理,教学重心由“教”向学生动手和思考的实践能力转变。众所周知,中职教育学制为三年,学生需要在校学习两年,实习一年。而在校这两年期间,第一年学生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比如识别元器件、检测电路等。第二年需要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学会电动机的拆装,能够独立解决电路的故障,并且能够掌握一些计算机软件操作。

(三)应用多种教学方式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应该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多采用讨论、启发、研究等教学方式,达到优化教学的作用。现代化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直观、具体地接受教学内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与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能够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这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教师启发学生动手、动脑获得知识。教师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来检验讨论结果的正确性。

(四)加大教学资金投入,引进教学设备

实践教学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中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加大对教学设备的引进。实践课程应该参考理论教学,学校建设的实验室应该包含:电动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电气实验室等。在这些实验室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课的实际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环节协调一致

教学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并且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达到升华,这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必要手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包含八个必要环节,并且相互联系和影响,并且各个环节应该协调保持一致,即上课、作业、辅导、习题、研讨、解惑、考核、创新,通过对八个环节进行考核,将考核分数作为记录,而这个学习过程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指引学生向前的明灯,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而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教学,更新换代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这样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专业要求。教师必须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专业经验,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能力,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及时关注和了解。另外,学校也应该定期对教师展开培训,或邀请专业人士召开座谈会,分享高校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提供教学资料等,确保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准和教学质量。

(七)竞赛教学

国家及地方每年都会举办不同层次的中职技能竞赛,学生可以通过比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学生在准备竞赛期间,教师会給予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技能的情况。而且,在参与竞赛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锻炼自己的胆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还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互相促进学习。

(八)将职业证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中职院校鼓励学生积极考取相关专业证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实践内容可以有效地与技能训练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为考取技能证书做准备。将两者有效结合,实验室的设备可以有效被应用,避免资源浪费,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积极备考增加学习动力,一箭双雕。

三、结束语

通过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现有问题的探讨,提出对课程改革的建议,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改革采取系统的改变,不仅教学过程中对环节质量进行把控,还增加了学时信息的总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的动力。同时,考虑到学生就业问题,学校和教师积极提倡学生考取技能证书,并且在实践课中给予一定的实践训练。在新的教学方式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永富.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改进与革新[J].现代职业教育,2018(32).

[2]王菊明.中职电子技能实训教学模式设计[J].电子制作,2017(6).

[3]寇雪芹,刘沛津,徐英鸽,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电子技术”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13(14).

[4]王娟.新环境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创新探索[J].南方农机,2019(12).

[5]崔雪梅,燕居怀,张蒙蒙.基于项目化教学的《电工电子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7).

编辑 张 慧

作者:覃振豪

学校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篇2:

高等学校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形象直观法的研究

【摘 要】以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特点为背景,比较该课程国内外不同的教学方式,将文学理论中的形象直观定义运用到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充分利用网络、讲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最终使学生能够达到实际应用这门课程的目的。

【关键词】高等学校;电力电子技术;形象直观法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此外,电力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各种新型的电力电子器件、电路拓扑和控制技术不断涌现,电力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日益广泛,这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提出了挑战。电力电子技术分为电力电子器件制造技术和变流技术两个分支。在教学中主要涉及变流技术,即整流、逆变、斩波、变频、变相等,电力电子技术在电气工程类专业领域是一门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在培养电气类人才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这个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新时代,对相关的电力电子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如要求产品具有高频、高效、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而且在现代可再生能源备受关注,电力电子技术则是有效利用新型能源的关键技术。在这些新的领域,全控型开关元器件及相应的新型电路拓扑和新技术已成为当今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对于这样一门抽象的课程,单靠课堂讲学必定远远不够,因而必须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好这门课,并能跟实际、跟其他科目相结合。

所谓形象直观法: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感知不会完全相同,因而事物的正确性其实受到人的意识和认知过程影响,事物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不同形象会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直观,通过对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直观的手段有实物直观、图片直观、语言直观及活动过程直观。有位教育家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这种说法也说明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直观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形象直观法就是这一概念的具体化,也就是教师采用直观教具或各种电化教育手段,组织基于以上概念性的描述,用日常接触的、熟悉的、易理解的现象来解释陌生、复杂、抽象的事物和不易理解的概念,给学生展示出最浅显易懂的方式使其学习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体系。将形象直观法应用到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教学中,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接受知识并掌握知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电力电子技术”是电气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由于专业背景和就业方向的不同,国内不同高校及国外大学在“电力电子技术”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手段、实验内容及后续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许多异同点。国内高校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上相差不多,主要有整流、逆变、直流斩波、交流—交流电力斩波、PWM技术、软开关技术和电力电子应用介绍等内容。国外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主要有整流器、功率因数畸变检测与校正、磁场、DC/DC变换器、隔离DC/DC变换器、DC/AC变换器、EMI滤波器、损耗与吸收电路、多相整流器、开关电源、谐振变换器,以及实际的电力电子系统设计中的相关问题和课程设计等内容。国内对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教学以课堂教师讲学为主,实验为辅,并且两者之间未有很紧密的联系。国外则以讲学为基础,跟着项目进行讲解,以做实验为手段,让学生达到自己设计的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学好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通过对比可见,国内外大学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手段上有一定差别,国内教材在介绍电力电子开关器件的基础上,对各种交、直流电能变换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国外教材则更注重基本原理介绍、电力电子实际应用电路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分析。在教学手段上,国内高校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的互动性及课堂讨论比国外高校要少,而且国内学生课外查阅文献资料和阅读材料的环节常常被忽略。国内多数高校都存在学生人数多而实验室设备套数少、实验重复次数多和实验室教师工作量大的情况。

结合国内外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分析,21世纪“电力电子技术”已成为科学技术新兴学科,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各学科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电力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电类各学科,高等学校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与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一起组成三大技术基础课,因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面需要有所突破。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运用形象直观法,不仅教师的讲学会轻松许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理解也会透彻,不会出现完全不理解这门课意义的情况,对于学校及学院的发展都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二、基本思路和方法

随着教师对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深入研究,总结归纳教学经验,发展新的更适宜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而且这门课程跟随时代的变化一直都在不断发展,各种器件的型号及用途都有多样性,所以教学方法也应与时俱进,给学生介绍的应该是最新的概念。现在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电力电子技术网络课程,网上教学脱离了课堂黑板手写的模式,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网络课程上,以动画等形式展示电路在不同形态下的开关状态及与之对应的波形图等,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及电力电子教学的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中涉及整流、直流斩波、逆变、交流斩波等各种变换形式的电路,如果单从电路的原理及公式分析是远远不够的,适用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仿真软件有很多,除了单纯的课程板书与PPT教学外,应结合软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书本上的知识都是理想情况与理论分析,实际的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利用仿真可以让学生对电力电子器件及各种电路元件有进一步的了解,许多实验或大型装置的突发状况往往都是通过仿真提前预测,将各种问题造成的危害减小到最小甚至是没有,所以仿真教学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作为工科学生,必须学会使用相关软件。MATLAB/Simulink是比较强大的仿真及编程软件,目前课本基本电路的仿真模型都已经具有,这也为仿真教学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之后,实验环节是很有必要的,虽然现在学院对于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的安排有实验,但都是模块化,学生无法看到真实的内部结构,只是对于电路的连线有所了解,而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程要求对工作原理进行掌握,动手能力更是重中之重,对所有元器件的认识及作用、对电路的验证、对控制技术部分的研究、对示波器和万用表等一系列电子仪器的使用,都是应当通过实验掌握的内容。在原理性电路的基础上开设设计型实验,实验安排可由易至难,给学生提供开放式的实验条件,鼓励并协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的设计,实验、波形记录、数据记录等步骤。此外,信号的调制、信号的产生与实现、电力电子电路闭环动态特性观察等综合性实验都应当应用到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

三、运用教学直观法产生的效果

在本科教育阶段,电力电子技术多作为工业自动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所学内容为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学生往往在第一堂课听不懂的状况下就对此门课程丧失了兴趣与信心,形象直观法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及现有的实验室条件,结合动画教学、仿真教学、实验教学展现教学内容,不断补充新技术,扩展学生视野。

教师应当不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更新课程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其核心内容的掌握,以及对其前沿研究领域的了解。高等学校应当利用电力电子方面的师资力量建立网络课程,尽可能提供学习资源,并且不间断地向学生宣传,鼓励学生多浏览网络课程里的内容,安排专业教师进一步跟进网络课程建设。组织课程教师集体讨论教学计划,推广仿真教学,安排课时进行仿真教学。及时与实验室教师沟通,利用实验条件尽可能多教给学生实践知识,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有各种问题及时请教,实验室定期开放让学生进行设计型和验证性实验。

现代社会网络发达,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网站与教师交流得以解决,接着需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课程内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在仿真教学上,针对电力电子电路的仿真技术,将书本上每一章节的电路仿真模型建立起来并实施网络交流,并不断更新充实知识,在课件中展示实时动态曲线;在实验教学中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加强灵活性,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充分结合,让学生主动将实验与课堂练习联系起来。

将教学形象直观法运用到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将抽象概念运用到实际课程当中,对于这样一门本身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科起到了润滑的作用,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使学生如临其境,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如果教学能够跟随时代步伐、创新教学方式、课堂与实验联系紧密,必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枯燥讲学的基础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杰,等.互联网教学平台对电力电子技术教学和学习模式的影响[J].中国科教创新,2012,(34).

[2]冯兴田,等.“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电力仿真软件的选择与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

[3]王成.谈生物教学中的形象直观教学的重要意义[J].新课程(教研版),2008,(07).

[4]刘桂英,粟时平.“电力电子技术”的Matlab/Simulink教学仿真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01).

(编辑:梁向阳)

作者:张红 王归新 郭攀锋

学校教学电子技术论文 篇3:

高等学校模拟电子技术新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因其抽象且难于掌握成为学生反映的焦点。根据已有的研究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们可以得出此课程难学的原因,并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几个方面,提出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较好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教學方法;理实一体化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模拟电子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再加上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进入,可以说模拟电子技术处于日新月异的变化之中。然而,现行高等学校中专业电子类课程教学仅能够系统地完成电路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对于能够以工程实践的观点对一般性的、常用的电子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而对具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和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培养欠佳,也很少涉及新知识、新技术。如何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是我们积极探索的一个新问题。从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的研究发展来看,采用项目课程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很好地实现对职业类学生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了高等教育工科教学的特色。“一体化”教学试图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高等教育中传统的“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技能练”的教学模式的框架,这种模式能加强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对于模拟电子技术或者其他类电子类课程,光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改变教师难讲、学生难学的最好方法。

1.高等学校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设计

课程设计是课程教学最先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对于本课程的把握在整体设计中可以有直观的体现。我们可以根据班级情况,人员情况课程联系等等进行课程设计。例如我们以模拟电子技术的基础课电工技术为例,是否会有后续课程与本课程有较为密切的联系,是否该重点讲授与强调等都需要体现。具体设计方法参见表1、表2所示。

2.高校教师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理论理实一体化

首先,教师的教学内容就是教师的教案。教师明确课程定位,如何能激发学生兴趣,学好这门课程,除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还应注重教案的准备和学生教材的选取。半导体电子技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然而,“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内容却相对滞后,同时“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实践性很强,课本上集成电路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在教材中所占比重甚少,学生根本不知道怎么用。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教案的准备首先要具备理实一体化。教案中不仅要包括基本内容的讲授,还应把握实践教学的设计。由于课程性质的限定,如何把握整个课堂讲授与演示时间的分配是备课中的重点,如表3所示。

其次,一本好的教材是学生接触本门课程的第一手资料。“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内容,大部分章节都是介绍放大电路,除了要让学生在概念、理论上明确课程在电子系统中的地位,还要多联系实际的工程应用,选择各类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产品中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某些典型电路(系统)作为范例,使学生通过对这些精选范例的学习研究、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果。目前,并没有太多的教材能与学生所学专业或有针对性的创新教材,但随着高等教育模拟电路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推广,更具有使用性的教材必然应运而生。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作为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还是需要我们寻找或编写更加符合当前模拟电子技术水平的可行性教学实验教材。

此外,作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体,教师在讲解课程时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反馈,尽量缩小知识的跨度和难度,使学生便于掌握。另外作为理事一体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实习实训设备是各大高校所必须具备的硬件条件,课堂讲授和优秀的课程设计只能对学生吸收知识起到一定的左右,模拟电子技术作为抽象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学生经过了内容讲授,参观、实验后,才能把内容真正消化。当然,这也需要出色的实验指导教师的帮助,有了好的设备,没有人去利用,开发功能,没有相关的管理人员去维护,仍然是一堆废弃物。所以,我们实现理实一体化目标,也必须要把培养实验指导老师做为重点,这样才能把教、学、做紧密的联系起来,培养出动手能力更强的学生。这些都是模拟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所不可或缺的因素。

3.结束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知识与实训操作技能分离的教学模式,形成开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理论知识,在体验中提升实践技能,在工作中锤炼自己,在各个项目活动中提升整体素质。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将大量的知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清楚,如何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学生、实验指导师以及学校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朱向阳,罗国强.实用数字电子技术项目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宋婀娜.“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3]李月乔.“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方法的思考与体会[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作者:李楠

上一篇:教学数学知识研究论文下一篇:分组合作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