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赛微生物医学检验论文

2022-04-29

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开展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的方式,规范学生技能操作,强化学生实训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通过结合学校举办的六届医学检验技能竞赛的经验,总结在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中开展技能竞赛的重要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技能大赛微生物医学检验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技能大赛微生物医学检验论文 篇1:

关于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改革的思考

[摘 要]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该以“实用型”“技能型”的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为主,培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各方面人才需求为主,作为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指导思想,将培养目标设定在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面向市场、面向职业、面向就业的方向。应该从实训改革着手,提升教学效果,切合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训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0.107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检测仪器、检验方法日新月异,许多检测项目自动化、微量化趋势日趋显著,测定项目的种类也逐步增多。因此,不断发展的检验技术对高职检验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检验医学高职教育的水平,培养适应临床实际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1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

对于大多数的高职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教育模式仍墨守成规,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课程安排不够科学,结构和比例不合理,覆盖面比较窄,专业课依旧是讲授临检、血检、免疫、生化、微检等基础知识,与当前临床科研、质控以及检验设备自动化所需的要求相距甚远。

陈旧的实践教学依旧是伴随理论课程的进度,实训课的安排没有系统化,任课教师自行安排课程计划,例如临检课程,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包含的教学内容依次为: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血涂片制备与染色、白细胞显微镜检查、红细胞检查、血小板检查、血栓与止血一般检查等。教师在上理论课时,每对应一节内容的实训课都超过1∶1。传统的教学都是理论一结束,实训跟上,目前我院各年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达70人次,专业教师有限,教师不能做到一对一专业化训练,即使实训课分组教学后,教学效果依旧不明显,高职学生自觉性太差,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实训时间,甚至浪费时间。教学逻辑思维混乱,学生仅仅是为了验证理论而开展实验,没有把思维模式放到整个专业上,而是定位在所上那门专业课程上。这样的实践课只能称为实验课,不能称为实训课,背弃了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脱离了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2.1 检验实训流程化

严格遵循临床医学检验操作规程,制定本专业实训课程流程图,流程图按照表格形式制作,以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为主线。

表格中对应的项目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细化、规范化。

2.2 检验实训课程化

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的共性、临床工作中的操作中的分区,我们将检验专业实训课按照科室项目进行分割,制定每一门实训课程的标准,并打造校本实训教材,分课程进行。

2.2.1 标本采集与前处理

按照各科室项目不同包括:血标本(静脉血、末梢血、血浆、血清、动脉血、血培养标本)采集与前处理;尿液标本采集与前处理;粪便标本采集与前处理;常见分泌物与体液标本采集与前处理等。

2.2.2 常规检测

模块一 血液一般检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沉检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比容测定、凝血四项检测、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模块二 尿液检查: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尿液沉渣检查、尿液蛋白实验、尿液葡萄糖检测、尿干化学检测、尿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检测。

模块三 粪便检验:粪便外观和显微镜检查、粪便隐血试验。

模块四 体液检查:脑脊液检查、浆膜腔积液检查、精液分析、阴道分泌物检查。

模块五 脱落细胞学检查。

2.2.3 形态检测

根据检验专业形态学内容覆盖范围分:微生物学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寄生虫学形态、体液和粪便中形态。

2.2.4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项目主要有: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单向免疫扩散实验、玻片凝集试验、肥达试验、RF检测、正向间接凝集实验、酶标仪的使用、洗板机的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2.2.5 生化检测

生化检测项目主要为:722型分光光度计使用、血糖测定、血清蛋白测定、酶类测定、脂类测定、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电解质测定。

2.3 实训课程采取单项训练+综合实训+期末考核

专业教师打破常规的理论—实践—理论—考试的模式化教学,把整个检验专业实训课打散后融合为6门专业实践课程,并制定各门课程的实训标准(严格执行操作标准、考核评分标准)。让专业教师教有依据,学生学有教材。每一门课程采取单项练习—综合实训—期末考核的阶段进行,单项练习接着进行单项考核并记录成绩。综合实训再加强各项目的技能,做到每一个项目都标准化、熟练化,最后再进行期末考核。

2.4 考核

根据检验专业实训要求每门实训课程的考核评价为:平时成绩(考勤、作业、实训报告)10%+单项考核30%+期末实训考核60%。以上6门实训课分别在大专课程计划中分学期排课,逐步完成。

3 结 论

在以着力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力度,摒弃过往技能训练单一的实验,尽可能多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设计性强的实训课,实验内容具备先进性、时代性与实用性,即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变单一性实验为综合性实训、变理论性实验为结合實践性实训,专业六大课程相互结合、彼此紧密相连,模拟临床设计成综合性实训,将学生带入医院的场景中。另外开设实习前强化实训、实践操作技能大赛、毕业前操作技能考核等内容,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把关,使学生真正掌握检验基本技能,真正培养社会需求的检验人才。

参考文献:

[1]陈芳梅.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医学检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7):130-132.

[2]严春霞,黄斌伦,何国产,等.谈高职检验医学教育水平的提高[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3):438-439.

[3]江凌静,叶霞.建设校内场景实训基地[J].推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2014(22):13-14.

作者:李丽芳

技能大赛微生物医学检验论文 篇2:

关于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开展技能竞赛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开展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的方式,规范学生技能操作,强化学生实训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通过结合学校举办的六届医学检验技能竞赛的经验,总结在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中开展技能竞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医学检验技能竞赛以赛促教实践教学改革

为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我校检验系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制定了以培养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为主的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就必须促进医学检验实践教学改革,改变现有实践教学模式,规范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此,我校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医学检验专业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促训,赛训结合的方式,规范学生技能操作,强化学生实训练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就业竞争力。

一、技能竞赛的组织与策划

技能竞赛由医学检验系主办,由系主任组织各专业教研室主任及教师对竞赛进行策划,挑选本专业的竞赛实验项目,对该实验项目制定操作规范及评分标准,并聘请本专业的校外专家共同进行论证,最终制定出一个相对统一的实验操作标准及评分标准。竞赛参加对象为医学检验专业二年级各班即将实习的同学,根据每年的实习时间从7月开始,竞赛时间安排在5月份。

为保证竞赛的公平性,成立裁判委员会,由系主任担任总裁判长,下设三个分专业裁判组,由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分别担任各自专业组裁判长,选拔各专业有丰富教学及临床经验的老师与校外专家共同担任裁判,每个专业组至少选拔5名裁判,其中校内教师3名,校外专家2名。

二、技能竞赛的宣传

技能竞赛方案确定后,由系学生会通过微博、微信、QQ、张贴海报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详细介绍竞赛内容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包括竞赛所选用的实验项目、操作标准、评分标准、奖项的设立等,让学生对竞赛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赛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赛热情。

三、技能赛前的培训练习

由系学生会组织学生报名参赛,报名结束后,各相关专业教研室组织指导教师对报名学生分组后进行赛前培训,培训内容为讲解各实验项目的操作标准、评分标准、注意事项及扣分点等。培训结束后,利用业余时间面向所有报名学生开放相关实验室,实验人员准备项目相关的器材与试剂,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操作练习进行指导。学生练习前,指导教师先进行标准操作的示范,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然后学生进行实操练习,指导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操作做出纠正,并在练习结束后进行总结与点评。学生练习两周后正式开始竞赛。

四、技能竞赛的具体实施

1.竞赛项目的设置。竞赛开设三个实验实验项目,分别为“白细胞计数”“血清葡萄糖测定”“细菌革兰氏染色与镜检”,主要考察学生对临床检验基础、生化检验技术及微生物检验技术这三门主要专业课的实践操作能力。规定每名参赛学生都要对这三个实验进行操作。

2.初赛。参赛学生分别对三个实验进行操作,各专业组裁判对本专业的实验进行评分,并在学生操作结束后告知其在该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步骤及该步骤的分值,让学生能够明白自己的扣分原因。

3.决赛。16名取得决赛资格的同学再次对三个实验项目进行操作,并在每个实验项目结束后对该实验的临床意义进行描述,最后对自己的操作进行总结性阐述。

4.奖项评选与设置。16名决赛同学的决赛成绩×70%加上初赛成绩×30%为最终的成绩,按最终成绩从高往低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由系主任为获奖同学颁发获奖证书及奖品。

五、技能竞赛产生的影响

1.技能竞赛对学生的影响

开展技能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通过参加技能竞赛,还能使学生更加熟练的进行技能操作并在竞赛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在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中能有目的的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技能竞赛对教师的影响。我校对师资队伍的培训采用了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一方面,安排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医院进行顶岗轮岗学习,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与岗位需求,掌握最新的临床检验技术,规范自己的标准操作技术,丰富自己的临床实践带教经验。另一方面,通过技能竞赛的开展,我们也聘请医院一线的专家对我们的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培训,并请校外专家不定期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

3.技能竞赛对教学的影响。技能竞赛推动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医学理论也是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实践做准备的。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在理论教学以后开展实验,实验内容多为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枯燥,学生也多是按照实验计划按部就班操作一次,对于不会的或者掌握不好的实验没有重做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实践积极性不高。通过技能竞赛的赛前培训,我们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完成既定项目的同时,有充足的时间对自己未完全掌握的项目进行反复的练习,指导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弱项进行专门的指导。通过指导,教师也能够发现自己在平时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促进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从而达到了以赛促教的目的。

技能竞赛还促进了实践考核改革,实践教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核心课程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医学检验是一门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学科,为了提高学生对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视,我校在医学检验专业课的课程设置上将理论教学课时与实践教学课时平均分配,在专业课的考核成绩中,增加了实践操作成绩,占专业考核总成绩的30%。但由于各专业的实践操作考核都是单独进行且选取的实验都较简单,不能正确反映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综合能力。技能竞赛的开展,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在各门专业课中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为我们以后各专业课的实践考核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我们以后探索新的考核模式奠定了基础。

六、技能竞赛的缺点与改进

目前技能竞赛参赛模式多以个人参赛为主,所选实验项目也都是考察个人的操作能力。今后我们将探索一种团队参赛模式,既考查个人操作能力、又考查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竞赛奖励制度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考虑在以后的竞赛中,通过与学校其他部门的配合,将竞赛成绩与学生的奖学金、实习分配等进行关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赛积极性。

七、结语

技能竞赛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了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得到了提高升华,增进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促进了教师在以后的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更加强了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以赛促训、以训促教、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竞赛目标。通过不断总结技能竞赛的经验,为今后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玉宝,马桂芳.开展技能大赛对培养医学检验专业技术型人才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05):645-646.

[2]崔香丹.通过技能大赛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J].内蒙古中医药,2013,(22):122.

[3]原增艳,梁昂,徐佳.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促进医学检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海南医学,2015,(24):3732-3733.

[4]王晓琴,刘华,宋淑华.开展实验技能大赛促进实验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5):83-85.

作者:李宝栋

技能大赛微生物医学检验论文 篇3:

“职教20条”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研究

[摘           要]  “职教20条”的出台,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核心队伍,医学检验技能人才在2020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分析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后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  “职教20条”;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方案中总共有20条,简称“职教20条”。第12条指出,到2022年,职业教育机構“双师型”教师以上的占专业教师总数的一半,多措并举发展打造“双师型”教师工作队伍。同年8月、9月四部委分别发布《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也为教师培养具体的条件提供保障。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多学科交叉的医学前沿学科。是当今生物学和医学中变化最快的专业之一。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医学检验的进步以及大量的新方法、新技术快速发展,丰富了检验医学的内容,拓宽医疗检测的发展空间。

教师在职业教育和临床检验中起到桥梁作用,快速发展的临床检验实践与职业教育教学内容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如何减少两者的差距,使职业教育满足现代检验医学实践的需求,关键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职业教育院校“双师型”教师的确定

职教20条中“双师型”教师指的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但是这些具备相应能力的教师用什么标准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一般高职院校师资管理部门认定“双师型”的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双师素质”,另一种是“双师型”。“双师型”的标准比“双师素质”相对更加严格[1]。

二、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现状

(一)专业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019年5月,国家作出了重要的教育战略选择——高职扩招100万。由于大量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导致教师数量相对不足。以前高职院校引进人才的门槛高,据调查,多数高职医学检验专业引进要求学历至少是研究生甚至博士,在第一学历上要求是相关专业毕业,导致一部分想进入学校的人没有资格进入,有资格想招的人由于整体待遇与行业企业对比相对较低而转入其他单位。从2019年开始高职院校新录用教师原则上需要有三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如果学历门槛不降低、待遇不提高,对引进人才方面会有很大的考验。

(二)专业教师实践能力需要提升

高职院校教师的引入基本是从高校相关专业毕业后通过培训后从事专业课程的教学,这是医学类院校最重要的教师来源,专业课实践环节中教师在临床思维、示教方法、指导等方面经验不足。扩招带来的专业教师数量不足,导致专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认真地完成联系实践任务,所以更加剧了实践能力不足的现象。

(三)医学检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良莠不齐

2019年《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每年累计不少于1个月的企业实践,但是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到目前为止没有共享开放的示范性企业实践基地,而《首批全国职业教育教师企业实践基地名单》中无医学相关的企业实践基地。医学检验专业教师实践基地的建设、管理、考核等方面参差不齐。比如医学检验专业教师进入医院的检验科实践,医院检验科设置一般分为临检、生化、微生物、免疫等基本科室,除了基本科室之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开设了前沿技术科室如分子生物学,级别越高的医院开展的新技术越多,教师对行业前沿以及新技术的理解越深刻,越容易达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而级别偏低的医院仅有基本科室,在实践中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而第三方检验机构与学校合作开展的教师实践基地在工作时间上有其特殊性,大部分实验项目的检测安排在晚上10点以后,对专业教师参加实践带来了挑战。因此,教师进行实践时尽量选择高标准企业实践基地,以便达到更好的实践效果。

(四)专业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高

教育部制定关于国家印发《教育管理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应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发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技术是高职院校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更是“双师型”教师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工具[2]。但是一部分教师一直停留在老的观念里,按照固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愿花时间、精力来学习新的信息技术,不能将新的技术应用于专业教学,导致教学效果差。比如在细胞形态识别教学中,传统的教学就是教师找到典型的细胞让学生排队到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这种方式耗时间,效率偏低。但是如果教师用手机把典型细胞通过拍照结合手机职教云App中课堂投屏的方式进行呈现,所有学生同时看到这个视频,所需要花的时间短,节省出的时间可以用于其他细胞观察,效果会更好。新的信息技术还能获取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师交流平台,让专业教师站在学科的前沿鸟瞰教学知识点,更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及时间分配,培养出更贴近现代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

(一)转变观念,引进人才

专业教师团队是高职院校教学的中流砥柱,引进人才是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的一个方法,新教师会给专业教学团队带来新鲜血液,是教学团队中的重要力量。“职教20条”提到从2020 年开始职业院校不再录用应届毕业生,从2019年开始高职院校新录用教师原则需要有三年的企业工作经验,录用教师不再过多地看重学历,而是更多地看重企业经验。但是具有企业经验的能工巧匠在企业待遇相对稳定,如何引入高职院校进行教育工作,就需要高职院校人事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待遇,让更多的技能人才主动被更好的待遇吸引到高职院校,自愿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添砖加瓦。

(二)多渠道增加兼职教师队伍

兼职教师是受高职院校邀请到学校完成贴近工作岗位内容的教学任務,由于兼职教师有多年工作岗位经验,在教学中把工作任务要求、工作流程以及企业文化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的学生很快就能胜任企业工作岗位,最受企业欢迎。因此,兼职教师是职业教育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因此,拓宽兼职教师渠道,有利于培养适合工作岗位的技能型人才。管理部门应制定有效的政策,以形成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高职院校也应对兼职教师采用多种措施激励,在薪酬、福利、地位、工作等方面考虑,建立牢固的兼职教师队伍,让兼职教师融入学校;高职院校的职工应与企业紧紧相连,教师多参加专业性的学术交流、校企合作,与企业结下深厚的友谊。

(三)及时出台实践基地标准

专业教师进入实践基地提高专业技能,其所学习的专业技能与实践基地工作人员素质、开展的实验项目种类、实验项目标准化程度、仪器化程度等方面有关。高职院校应及时针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师实践基地出台遴选标准,让专业教师在实践基地学到行业最新的内容,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四)采用各种方式提高教师信息化手段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实现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每位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如何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一直是高职院校管理部门关心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是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化教学培训班,如培训信息化教学软件使用或者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软件发达,这种培训可以通过线上学习的方式进行。快速提升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另一种方式是开展各种级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教师经历了比赛的全过程,如比赛前认真准备各种素材、制作微课、研究各种教学平台等;比赛中克服紧张,完成模拟教学以及现场答辩等环节;比赛后分析问题,总结经验。这些信息化技术以及授课方法在比赛过程中多次练习,因此,教师的各种教学技能突飞猛进。

“职教20条”的出台,推动了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中极为重要的核心队伍。提高医学检验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政府、企业、学校各司其职,努力建设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现代“双师型”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邱秀芳.“职教20条”实施背景下高职院校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培育路径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6):4-86.

[2]陆璐,宋超,洪素丽,等.“互联网+”背景下医学检验成人教育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J].卫生职业教育,2019(2):20-21.

编辑 郑晓燕

①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2019mooc375);2019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ahyzsxzx001,2019ahyzjpkc010);2020年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20jxyj011);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内访问研修项目(gxgnfx2018089,gxgnfx2019101);安徽省教育厅高校自然科学重点研究项目(KJ2018A0809)。

作者简介:孟德娣,病原生物学硕士,讲师,就职于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技术系。

作者:孟德娣 房功思 张发苏 闫波 汤衡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铁路建设管理论文下一篇:GPS测量技术高层建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