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论文

2022-04-25

摘要:本文选取2006—2010年我国7640个上市公司样本对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审计费用损害了审计质量。审计质量会随着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而下降;而实际审计费用低于正常审计费用水平,审计质量也将随之下降。因此不管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异常审计费用都将损害审计质量。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论文 篇1: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我国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以是否自愿披露内控为背景,检验自愿披露和不自愿披露内控的公司在审计费用等相关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在自愿和不自愿披露内控的公司中,与审计费用相关的内控变量的类型之间存在差异;即使某一变量和这两个样本的审计费用都相关,自愿披露的公司的相关性会小于与不自愿披露公司的相关性。表明是否披露内控对审计费用和某些变量的相关性有影响。

关键词:内部控制 自愿披露 审计收费

作者:陈宋生 杨 双

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论文 篇2:

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文选取2006—2010年我国7 640个上市公司样本对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异常审计费用损害了审计质量。审计质量会随着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而下降;而实际审计费用低于正常审计费用水平,审计质量也将随之下降。因此不管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异常审计费用都将损害审计质量。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审计费用是否异常来判断审计质量,这要求监管层要特别加强对异常审计费用的监控,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审计;异常审计费用;审计质量

独立审计对保护中小投资者以及其他报表使用者有着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上市公司一系列财务欺诈和审计失败案件的出现,国内外监管机构纷纷出台措施,加强对独立审计行为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审计收费便是其重要的监管措施之一。在我国,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要求,从2002年起,上市公司必须在年报中披露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情况,审计费用成为研究审计市场的热门话题。但是,披露审计费用作为一项重要监管措施,当上市公司披露的审计费用显著高于或低于正常审计费用时,审计独立性是否受影响,或者说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是否存在一定的关系,却鲜有研究涉及。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异常审计费用的确认,及其与审计质量的关系问题。

一、文献回顾

在国外,对审计收费的经验研究从Simunic开始,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国内从2002年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对审计费用进行披露以来,也逐步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内容。张奇峰等[1]认为目前关于审计费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审计收费决定因素;(2)审计风险与审计收费;(3)低价揽客、审计任期与审计收费;(4)规模、品牌与审计收费。但到目前为止,关于异常审计费用的确认及其与审计质量的关系方面的研究,却不多见。

陈杰平等[2]首次研究了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发生审计师变更的情况下,审计收费的异常提高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不利审计结果改善的可能性,即审计收费的异常提高损害了审计质量。但是上述研究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未考虑到被审计公司自身质量改善的内生性,不利审计结果改善与异常审计费用变动显著正相关并不能必然得出异常审计费用损害审计质量的结论。方军雄[3]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年度审计意见的改善情况与异常审计费用的关联关系,结果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上市公司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显著正相关;不过,与预期相反,在上市公司提高审计收费的情况下,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相比外资会计师事务所更少地允许上市公司改变审计意见。首先,上述两篇文献在对期望审计费用以及异常审计费用的确认方面,缺乏有说服力的模型支持;其次,上述两篇文献只研究了审计费用的异常提高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没有考虑审计费用的异常降低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次研究将同时考虑审计费用异常提高和异常降低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本文基于审计收费的决定模型估计异常审计费用,考察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并建立相关异常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的拟合方程。

二、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审计费用可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正常收费,反映注册会计师在检查过程中所产生的必要成本及未来可能发生的诉讼风险,不同上市公司的正常审计收费的高低,受不同客户的公司规模、业务复杂度及检查风险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二是异常审计费用,在此本文将其定义为实际费用超过正常收费的部分,来源于注册会计师与特定客户间的契约关系。本文根据实际审计收费与正常收费的关系,进一步将异常审计费用划分为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与负向异常审计费用,前者是实际审计收费大于正常收费的情形,后者指实际审计收费小于正常收费的情形。

探索异常审计费用的来源,就正向异常审计费用而言,可能有二:一是由于正常收费决定模式所反映的仅限于公司一般风险因素,所忽略的公司特定风险因素可能带来的定价溢价效果;二是上市公司出现审计意见购买行为。由于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的有关规定,非标准审计意见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机会,而且上市公司还可能因此将遭到停牌处理。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一些上市公司具有强烈的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因此,正向的异常审计费用将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审计质量。

假设1:其他情况不变,当存在正向异常审计费用时,审计质量与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之间呈现负相关,亦即审计质量会随着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而下降。

就负向异常审计费用而言,原因可能有二:第一,可能是注册会计师本身对某一行业有一定的专业了解度,或因多个审计任期而对某个公司具有了学习成本优势,此时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具有更高的效率,使审计费用存在得以调降的空间;第二,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可能性反映了审计市场存在低价揽客现象。不少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对独立审计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满足外部监管的需要,加上在有关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法律风险较小,决定了低价竞争成为会计师事务所争夺有限的上市公司的主要手段。因而,低价竞争的结果就是会计师事务所减少必要的审计工作,降低审计质量。

假设2:其他情况不变,当存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时,审计质量与负向异常审计费用之间呈现正相关,亦即当实际审计费用越低于正常审计费用水平(异常审计费用之值越小),审计质量将随之下降。

三、研究设计

1异常审计费用的衡量

(2)异常审计费用的描述统计

从表3可以看出,整体样本的异常审计费用均值为01630,这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都存在一定的审计费用偏高现象。若将异常审计费用进一步区分为正向异常审计费用和负向异常审计费用两个子样本组,负向异常审计费用样本大约占总样本的1/3,其均值为-02285;向异常审计费用样本大约占总样本的2/3,其均值为03964,正由于正向异常审计费用样本是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的两倍,导致整体样本的异常审计费用均值为正。

分年度看,2006年和2007年可能因为低价竞争的缘故,导致这两年总体上呈现负向异常审计费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则总体上出现正向异常审计费用。分事务所来看,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异常审计费用均值低于国内所,且都为正向,说明四大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没有国内所的审计收费提高得多,可能国内所更容易实现审计意见购买。

2相关性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首先对研究样本进行相关性检验,其结果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与异常审计费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经营现金、是否亏损也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有关,企业规模与资产利润率、是否四大以及权益乘数等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这项相关系数都小于05,并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型问题,可以纳入多元回归分析。

3回归分析

为了解释异常审计费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情况,本文用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来替代审计质量,再对这些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其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知,在全样本中,异常审计费用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正相关,这也意味着异常审计费用实质上损害了审计质量,导致不利审计结果改善。

但是在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组中,正向的异常审计费用也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正相关,即审计质量与正向异常审计费用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亦即审计质量会随着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而下降。这可能是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因为上市公司要规避不利审计意见,往往给出过高的审计收费,这些正向的异常审计费用一方面将会增加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依赖度,另一方面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进而影响审计质量。这里支持了假设1。

同时在负向异常审计费用组中,负向的异常审计费用却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显著负相关,即审计质量与负向异常审计费用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亦即实际审计费用越低于正常审计费用水平,审计质量将随之下降。

五、结论

上市公司所支付的审计费用可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正常收费,反映注册会计师在检查过程中所产生的必要成本及未来可能发生的诉讼风险;二是异常审计费用,即实际费用超过正常收费的部分。如果审计市场存在低价竞争或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动机购买审计意见的话,就可能出现异常审计费用。本文研究结果发现:异常审计费用与超控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审计质量会随着正向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而下降,对于负向异常审计费用,实际审计费用越低于正常审计费用水平,审计质量将随之下降。因此不管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异常审计费用都可能预示着审计质量不高,这是监管层需要注意的地方,特别加强对异常审计费用的监控,防止购买审计意见或低价揽客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同时本文为证明公开披露审计费用是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管的一项有效措施找到了经验证据,在一定程度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通过审计费用是否异常来判断其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奇峰,张鸣,戴佳君中国审计定价实证研究评述[J]会计研究, 2006,(6): 87-93

[2]陈杰平,苏锡嘉,吴溪异常审计费用与不利审计意见的改善[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4):1-28

[3]方军雄经济依赖性,真的损害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J]产业经济研究,2007,(2):64-72

[4]Simunic, DA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 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18(1):161-190

[5]吴联生,刘慧龙中国审计实证研究1999—2007[J]审计研究,2008,(2):32-37

[6]Defond,ML,Raghunandan,K,Subramanyam ,KR Do Non-Audit Service Fees Impair Auditor Independence? Evidence from Going-Concern Audit Opinion[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2, 40 (2):1247-1274

[7]Kanodia,C, Mukherji,A Audit Pricing, Low Balling and Auditor Turnover: A Dynamic Analysis[J]The Accounting Review, 1994,69(4):593-615

[8]Kinney,WR, Libby,RJ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Auditors’ Fees for Nonaudit Services and Earnings Manage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2,77(supplement):107-114

[9]夏冬林,林震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状况分析[J]会计研究,2003,(3):40-46

[10]Deangelo, LE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3):183-199

[11]张圣利,贺伊琦审计意见与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过度投资——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2012,(12):47-51

[12]王杨持续经营视角下的审计质量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2(4):51-55

(责任编辑:孟耀)

作者:段特奇 陆静 石恒贵

公司审计费用披露影响论文 篇3:

内部控制审计缺陷与审计费用

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年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2014S0911)

一、研究背景

自Simunic于1980年研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以来,该话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尤其是2002年美国实施SOX法案强化审计师责任以及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由于该项规定不可避免带来成本增加,诸多学者开始关注审计费用的变化及其原因。后续学者还将审计费用与审计师强制轮换、审计任期、审计师变更原因、审计师质量等相关议题结合展开讨论。但是,上述研究是从财务报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随着2007年PCAOB发布审计准则改进了内部控制审计方法,以往研究并不足以证明内部控制审计方法的变革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费用。就我国而言,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立较晚。2011年规定境内外上市的公司应当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如同财务报表审计成为一项法定责任。由于我国境内大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开始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因此样本选取具有一定的困难度。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仍处于初步阶段。为了更好的拟合未来在中国市场实施内部控制审计,本文选取我国股票市场2013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未来中国市场是否有必要强制规定内部控制审计以及是否需要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提供参考性建议,并为相关监管机构提出政策性建议。

二、文献综述

由于国内上市公司大部分尚未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再加上上市公司出于保密的需要不愿意披露相关审计费用,因此这些都导致了对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展开研究的困难性。从以往有关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来看,主要是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以及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两个角度考虑。

(一)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影响因素

1980年Simunic提出了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经典模型。在模型中研究公司规模(资产)、复杂性(子公司数量)、存货和应收款项以及所处行业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规模对于费用影响最为显著,除了资产净利率和审计服务年限两个变量以外,其余控制变量都会对费用产生影响。另外将事务所以“八大”和“非八大”加以区分,发现“八大”存在规模经济会降低审计费用。随后,许多学者开始针对某个特殊因素对审计费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包括事务所规模、非审计收费等。Mark DeFond(2000)研究发现,六大事务所专业胜任能力较高,收取的审计费用较高,而且香港本地最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比六大的审计费用要低很多。Simunic(1984)研究发现非审计收费与审计收费正相关。他认为非审计收费的存在降低了审计收费的单位成本,因此会导致总体审计收费的降低。

国内研究方面,王振林(2002)发现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性等特征能够对审计费用产生重要影响,而客户的风险因素则不会显著影响。韩厚生、周生春(2003)发现审计费用与公司总资产、子公司个数、资产负债率、审计意见类型等因素显著相关。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任期等影响因素,漆江娜(2004)研究结果表明“四大”审计收费显著高于本土事务所,说明中国需要高品牌事务所。几乎所有研究都发现资产规模和子公司数量能够显著影响审计费用,但是选取的其他控制变量并没能达成一致的结论。

(二)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

张宜霞(2011)研究了公司规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复杂性、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风险、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工成本等因素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复杂性与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这些与以往研究结论大体一致。另外,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的风险与审计收费显著负相关。表明如果公司上一年度披露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那么下一年度的审计收费会降低。相反,如果上一年度内部控制制度有效那么下一年度的收费会更高。这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推断得出的结论相反。

考虑到2011年我国新出台了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规定,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在此规定前后很有可能发生变化,那么有必要结合政策变化后的实证数据进一步研究可能的影响因素。近几年关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研究较少,结合财务报表审计费用这一视角以往研究尚未涉及,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具有业务相关性。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因素以及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之间的联系。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根据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商品价格由市场中的供求关系所决定。如果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则意味着审计风险较大,审计师在实施业务时需要保持更高的谨慎性。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所投入的时间以及资源也就会相对较多。相应的从被审计单位自身角度来看,由于以往年度内部控制审计被出具了不良审计意见,在市场中也就难以寻求到事务所,那么就需要花费更多成本来获取服务。从实务角度来看,如果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完善,注册会计师在实施相应程序后信赖并拟利用相应内部控制完成财务报表审计,那么审计效率也就会提高。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也会减少管理层舞弊风险,因此审计风险就能得到控制。该类客户由于风险较低同时又便于审计,在审计市场中就会更加容易寻求到会计师事务所,相应费用就会降低。

内部控制缺陷越大,事务所投入的人工成本越高昂,同时为了减少自身因被审计单位风险较高而面临诉讼的可能性会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因此,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之间呈正相关性。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1:内部控制缺陷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之间呈正相关性。

如上所述,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较高可能是出于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审计风险较高导致事务所投入较多人工成本,或者是由于被审计单位处于特殊行业等,需要具有相应专业胜任能力特定事务所实施审计等原因。审计风险较高,那么事务所在财务报表审计时就需要投入更高的谨慎性,从而就会增加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同时由于内部控制可能无法很好防范舞弊发生,财务报表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加,从而会增加审计费用。因此,假设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呈正相关性。基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H2: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呈正相关性。

四、变量定义与研究模型

本文所采用的模型以及模型中各变量含义如下:

(一)变量设定

1.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是指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展开审计所收取的报酬。从披露的数据来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提高审计效率会向外界咨询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等。由于这些“外包协助业务”也属于内部控制审计流程,需要投入相应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在选取样本时实际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应当为证券公司与事务所所获取报酬之和。在模型中,用Fee1表示内部控制审计费用。

2.财务报表审计费用

财务报表审计费用是指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上市公司管理层时所收取报酬。模型中用Fee2表示财务报表审计费用。

3.内部控制缺陷程度

基于美国SOX法案有关规定,对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事务所必须指出该公司包括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在内的重大缺陷。因此在实务当中,后续事务所在对内部控制实施审计时会参考上一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样地,管上市公司理层在获知当年度重大缺陷后,下一年度会披露是否以及何时对上述重大缺陷加以改正。因此,为了更好衡量内部控制缺陷程度,主要参考上一年度事务所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意见。如果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则代表公司不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用0衡量;反之则为1。在模型中用Risk代表内部控制缺陷程度。

4.会计师事务所人工成本

事务所投入较高的人工成本可能是由于被审计单位行业特殊性、风险较高投入较多的时间导致。事务所会考虑面临诉讼风险,同样的,审计师也会为了避免自身执业过失风险而提高谨慎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会计师的报酬可以衡量人工成本。考虑到境内外执业环境、相关法规,加上不同国家物价、生活水平以及审计行业地位不同。为了公平加以衡量,有必要以事务所所在地(Allocate)加以区分。一般的,境外事务所人工成本会高于境内事务所,也就导致审计收费会较高。如果事务所位于境外,则Allocate值为1,否则为0。模型中用Allocate衡量事务所人工成本。

5.公司规模

和Simunic经典模型一样,本文亦选取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模型中用Size表示。

6.会计师事务所声誉

和以往大多数研究相同,在模型中用Top4作为控制变量。

(二)模型设计

根据上面阐述和假设,本文运用OLS回归分析研究内部控制缺陷性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模型(1)如下:

LnFee1=β0+B1Risk+β2LnSize+β3Allocate+β4Top4+ε

运用OLS回归分析研究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对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影响,模型(2)如下:

LnFee2=β0+B1LnFee1+β2LnSize+β3Allocate+β4Top4+ε

五、样本数据与实证结果

(一)样本的选择与描述

为了更好和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我国于2011年规定境内事务所应当披露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并针对内部控制出具审计意见。因此,本文选取的数据来自于2013年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共选取的公司有1 069家。为了保证数据运行有效性以及模型准确性,对这1069家公司剔除如下样本:(1)内部控制或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缺失的196家;(2)披露内部控制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之和但是未单独披露各自金额的34家。经过筛选,最后选取样本总数为839家。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tata12。

表1反映了模型中各个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Lnfee1均值为12.70516,最大值为14.69098,最小值为11.51293,标准差为0.6108676。同时Lnsize标准差值较大,尽管各个上市公司规模差异较大,但是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审计收费却相对稳定。另外,12%上市公司选取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但是仅有3%客户聘用境外事务所。

表1 模型变量描述性统计额

(二)相关性检验

对所选取样本进行的相关性检验如下表2:

表2 模型中各变量之间相关性检验

从表中可以看出:所有变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内部控制缺陷性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之间、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之间相关性较为显著。这初步证明了假设1和假设2提出的猜想。为了提高检验精确度,下面将进行进一步的多远线性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1.对于模型1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别如下表3所述。

表3 内部控制缺陷性对于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影响的回归结果

t-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p<0.01,**p<0.05,*p<0.1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内部控制缺陷性(Risk)的回归系数为0.858,并且在1%水平上显著,R2为63.6%说明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上述结果表明内部控制缺陷性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之间显著正相关,这与假设1相符合。内部控制风险越大,会计师事务所就会采取更多的程序并扩大审计范围,从而会耗费更多成本。同时为了防范诉讼风险,事务所为了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客户管理层从而会提高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另外在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Size)也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之间正相关但并不显著,这与以往公司规模对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影响研究有所不同,可能原因是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与财务报表审计程序存在差异,内部控制审计重点在于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与运行完善程度,与规模关联不大,而财务报表审计涉及公司各项交易,规模越大交易越多。在样本选取时可以发现尽管大部分公司规模各异,但是内部控制审计费用金额大多在100万元以下,因此可能导致了上述差异;会计师事务所声誉(Top4)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之间正相关,这与以往关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的研究结论相同;会计师事务所人工成本(Allocate)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表明境外事务所会收取更多费用,这也与实际情形相符。

2.对于模型2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分别如下表4所述。

表4 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对于

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影响的回归结果

t-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p<0.01,**p<0.05,*p<0.1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审计费用(Lnfee1)回归系数为0.831,在1%水平上显著,R2为70.3%说明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这表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与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之间显著正相关,与假设2相符合。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说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越大,那么会计事务所在财务报表审计时就会更加注重防范管理层舞弊,审计过程中可能遇到更多困难,需要更多投入,因此会收取更高的财务报表审计费用。在控制变量中,公司规模(Size)、会计师事务所声誉(Top4)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人工成本(Allocate)均在1%水平上显著,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

六、研究结论及建议

本文以中国境内2013年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为样本,主要研究了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以及内部控制缺陷性这两个因素对内部控制审计费用的影响。结果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性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缺陷性越大,基于审计风险考虑,事务所会投入更多资源,从而收取更高的内部控制审计费用。同时还发现,财务报表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审计费用也呈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审计费用越高,表明事务所越不可能利用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从而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增加财务报表审计成本。这与审计风险导向理论相符合。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我们认为在未来会计实务中,可以鼓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整合审计。由于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程序可以结合在一起,因此整合审计可以提高审计市场效率。对于监管方而言,非整合审计由于各自审计费用可能不会单独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也会单独反映在另一家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监管方很难加以监督。因此整合审计便于监管,也可以与国际相趋同。有利于我国审计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厚军,周生春.中国证券市场会计师报酬研究——上市公司实证数据分析[J].管理世界,2003,(2):16-24.

[2]李爽,吴溪.审计定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伍丽娜.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披露的证据[J].中国会计评论,2003,(1).

[4]张宜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内地在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11,(2):70-77.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作者:李文天

上一篇:体育管理专业建设研究论文下一篇:中职体育游戏心理健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