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乱收费研究论文

2022-04-18

2003年3月24日同志们:今年2月,中央纪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2003年深化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务求抓出实效。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乱收费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村乱收费研究论文 篇1:

完善我国涉农优惠税收政策的思考

【摘要】建立合理的涉农优惠税收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取消农业税以后,我国的涉农税收政策主要体现在通用税种的具体规定上,如何有效发挥这些涉农优惠政策的促进作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心。文章以研究我国涉农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为起点,分析现行涉农优惠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涉农优惠税收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涉农税收;税收优惠;增值税;所得税

一、我国涉农税收政策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农业税制始于1958年国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税种和税率经历了数次调整。1980年以来,农村乱收费愈演愈烈,农民税赋负担日益加重,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994年税制改革中涉及了多项涉农税收,取消了畜牧交易税和集市交易税,并将屠宰税的管理权下放到省级地方政府,保留了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由基层财政负责征收。

2000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把原来的乡统筹费用统一纳入农业税范畴,把村提留的管理费、公益金改为农业税附加,取消屠宰税和随屠宰税附征的其他收费项目。并对农业税和农林特产税进行了调整。

2004年,我国开始实行减征或免征农业税的惠农政策,国家税务局公布五项涉农税收优惠政策。2005年,国家废止农业税,停征农业特产税,保留了对烟叶的征税,即烟叶税。涉农税种有耕地占用税、烟叶税和契税,这些税种的征收权基本由基层财政移交到地方税务所局。农业税的取消。标志着中国“工业反哺农业”时代的到来,是未来一系列扶植农民政策的开始,表明政府对农民政策真正有了变化。

2008年,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81号文件),而此前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农业发展。涉及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多个税种。2008年11月10日,国务院第538号令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从2009年1月1日起。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惠及广大的涉农企业。

二、我国涉农优惠税收政策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行的涉农税收政策中对农业、农民和农村有很多优惠政策,给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创造了宽松的税收环境,减轻了农民和涉农企业的负担,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增值税涉农优惠未落到实处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按照买价的13%计算扣除进项税。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增值税税款完全由最终购买者承担,免征增值税对农业生产者本人的意义并不重大,反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其他购买者更有利。虽然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并可按13%的扣除率进行进项税抵扣,但企业照样压价收购农产品,而农产品加工出口后,企业享受出口退税优惠,并没有将退税款退给广大的农民。国家对饲料、农膜、农机、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从生产到销售环节都实行低税政策,对纳税人生产、批发和零售有机肥产品实行免税政策。政策的初衷是为了照顾农民利益,减轻农民负担,但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使得减免增值税带来的效应被冲抵。大大削弱了政府惠农政策的效果,实际上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发生的税收减免的受益者是生产厂家或经销商,他们是真正获利者。

(二)企业所得税涉农优惠政策未体现环保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从事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远洋捕捞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海水养殖、内陆养殖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但目前的税收优惠没有和环保政策有效结合,企业所得税涉农优惠政策有待进一步改进。

(三)个人所得税涉农政策缺乏公平性

按照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进城务工、提供劳务和从事生产经营等取得收入的农民工征收4"-X所得税,对农业生产者在农村的农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它所得不征个人所得税。从政策可以看出。进城农民工和城市居民承担一样的纳税义务,由于我国的城乡差别,城市居民能享受教育、医疗、保险等较多的福利,相对来说进城务工农民承担了较重的个人所得税负担。现在农村的大多数农业生产经营大户仍主要是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而这样的生产,不仅带动效应低或根本没有带动效应,造成了其发展愈快对当地自然资源的耗损就愈严重的后果。将获取大量收入的农业生产经营大户排除在个人所得税之外,不利于农村形成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因此,现行个人所得税涉农政策有明显的抑农倾向,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调节农村个人收入,缺乏公平性。

(四)营业税涉农贷款优惠政策不到位

涉农贷款难是当前一种普遍现象,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农户和涉农小企业的贷款难。对养殖业和种植业来说,一次投入资金较多,风险较大,虽然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些有利于金融机构支农信贷的税收优惠,但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原因和贷款风险,对农业发展所需资金支持不大。我国在这方面缺少有力的优惠政策,不能使金融机构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涉农领域,支持农业和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发展。

三、国外城乡税制及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一)发达国家的城乡统一税制

发达国家实行的是城乡统一的税制。不单独设立农业税这一税种,对工商业、农业不区别对待,而是分布于各种税中一起征收,将主体税收延伸到农业,体现了各行各业税负的公平性。在统一的税制下,农民的税收负担与城市居民一样。按其经济活动的属性分别在相应的税种下缴纳税赋。一般对农业生产和销售农产品征收流转税,如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等对农业生产和销售征收增值税;农业生产者收入超过规定的起征点后就缴纳个人所得税;以企业形式经营的农业企业缴纳企业所得税: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农民缴纳地产税。

(二)国外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绝大多数国家为了促进和支持本国农业发展,在税收上还实行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越是农业比重低的发达国家,对农业的税收优惠措施越多、优惠程度越高;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好的国家,对农业的优惠程度也很高。具体涉农优惠政策很多。一是免税或零税率。在免税的同时可按固定比例获得税收偿还。如法国、荷兰、希腊和比利时等国对农业实施一定程度的免税。由于在免税的情况下,农民会失去把税收转嫁给消费者从而抬高农产品价格的机会。因此。政府规定在享受免税的同时,允许农业经营者按常规在销售农产品时向购买者索取农产品价格一定比例的税收补偿。在法国,农民的这种税收补偿由政府负

担。二是适用特别税率。即对农业征收增值税时采用特别的优惠税率,优惠税率明显低于基本税率,西欧的大部分国家对农产品征收的增值税实行低税率。如意大利对农产品按4%的低税率征税,法国对农产品主要按7%的低税率计征,荷兰对谷物按6%的低档税率征税,西班牙的农业虽然同样适用16%的基本税率。但政府同时对农民销售农产品给予8%的补贴。

四、完善我国涉农税收政策的建议

(一)完善增值税使其优惠落到实处

和国外不单设农业税,而是将农业统一纳入城乡税制的做法一样。我国取消农业税。把农业和工商企业一并纳入增值税征税范围,这种做法符合我国国情和税制改革发展趋势。为了使涉农增值税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建议对现行增值税相关规定进行调整。一是在规定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的前提下,允许农业经营者在销售农产品时向购买者索取农产品价格一定比例的税收补偿,这个比例可以设定为销售价格的13%,或者由政府财政来补贴这一部分税收补偿,这样农业生产者才能真正得到免征增值税带来的好处。二是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不再实行减免,而是按规定的税率征税,所征收的税款集中上交国库,由国家统一按田亩数平摊直接补贴给农民或按一定比例直接投入各地农业基本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方面,对农民和农业实行直接补贴。三是在对农业生产资料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实行税收减免的同时,严格控制农资产品的价格,实行生产经营成本加微利的定价模式,把减免增值税带来的惠农效应充分体现出来,让农民成为真正的获利者,促进农业的有效发展。

(二)完善企业所得税以促进环保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上述政策虽然在涉农方面部给予了优惠,但是没有体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政策体系不尽完善。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遭到了较大的破坏,广大的农村是我国最大的生态屏障。一方面要通过税收政策扶持来达到鼓励农业发展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对产生污染却不能达标治理企业的处罚规定,这一点对农村地区的企业来讲是关键性治理措施。因此,只有把涉农优惠政策和环保要求统一结合起来,才能有效保护我国的生态屏障。

(三)城乡统一个人所得税以促进公平

参照国外统一城乡个人所得税制的做法,我国也应该对农业生产者开征个人所得税,将农业生产经营所得纳入所得税征收范围,纳税义务人为在我国有住所或居住符合我国税法规定条件的农业生产者,其课征对象为农业收益和地产收益,应税所得按农业实际收入扣除生产成本、费用,再加上必要的政策调整后确定,对农业生产者的收益征收所得税应实行超额累进税率,采用按年计征的办法征收。为方便计算征收农业生产者个人所得税,可由税务部门根据纳税人历年的总收益,减去必要的费用,协商决定每单位平均收益,再按每单位平均收益额乘以经营面积计算出应税所得。通过设置免征额,将绝大多数农民排除在征税范围之外,只有规模化经营收入较多的农业生产者才承担税负。对进城务工人员和非城市居民,计算个人所得税时,对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所得可适当提高费用减除标准,对生产经营和承包承租所得等给以一定比例的附加减除费用。通过上述调整,可以体现税收量能负担原则和轻税原则,也使农民享受到了同等的国民待遇。

(四)营业税实行普惠制税收政策

针对涉农贷款难的问题,建立涉农贷款金融企业营业税普惠制,如果这些金融机构将资金的绝大部分。比如70%~80%贷给了农户和涉农小企业,就可以享受免交营业税的政策。除了对涉农贷款实行普惠制税收政策外,为减少涉农贷款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由国家农业开发银行或中国农业银行提供批发资金,财政还可以通过担保、贴息、风险补偿、保险补贴等方式,鼓励金融企业向农户和涉农小企业发放贷款。通过税收政策和配套政策的支持,保证农户和涉农小企业能获得充足的优惠资金,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建设,以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作者:李文斌

农村乱收费研究论文 篇2:

认真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从严治教坚决治理学校乱收费

2003年3月24日

同志们:

今年2月,中央纪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把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2003年深化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力解决发生在老百姓身邊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一项重点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务求抓出实效。为贯彻落实中纪委二次全会精神,教育部今天在这里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下面,我就如何切实做好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但乱收费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扭转。

对治理学校乱收费的工作,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态度非常坚决。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已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治理的措施。2000年,教育部专门成立了“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对治理乱收费工作进行统一领导和部署;自2000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每年都下发专门通知,要求各地严格收费审批程序,稳定收费标准,加强监督检查,禁止一切乱收费现象。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在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试行“费制”。2002年2月,三部委报经国务院批准后,再次发出通知,调整了“一费制”的收费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有关政策;5月,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规定对学校收费要实行公示制度,以增强收费的透明度;8月,教育部、国务院纠风办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的紧急通知》;同月,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严厉禁止高等学校招生违规收费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决治理中小学和高等学校乱收费问题。与此同时,各地亦相继出台了一些有关政策和规定。

近年来,绝大多数地方都高度重视学校乱收费的治理工作,认真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加大了对乱收费的查处力度。2002年,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共组成1.7万个检查组,共检查14.5万所小学、4.1万所初中,查出各种违规收费4.2亿元,清退3.5亿元,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理。经过各级价格、财政、监察、教育等部门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学校乱收费蔓延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特别是“一费制”的实行,对规范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收费管理、减轻农民负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学生和家长的普遍拥护。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校乱收费现象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仍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一是一些地方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治理乱收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思想不重视,态度不坚决,工作跟不上:二是要求实行“一费制”的地方,有的并没有认真实行:三是少数地区不认真执行中央关于教育收费的有关政策和规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些地方的基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巧立名目擅立收费项目,自行提高收费标准。一些部门和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代收各种费用和向学校摊派费用的现象屡禁不止:四是监督、查处不力。检查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上述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坚决予以治理。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治理学校乱收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治理学校乱收费,是切实减轻群众负担的一项重大措施,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学校乃至全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一些地方学校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不但加重了群众负担,败坏了社会风气,也严重损害了教育的声誉与形象,引起一些地方群众的强烈不满。对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领导应有充分、清醒的认识,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严肃纪律,坚决贯彻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的方针,珍惜教育形象,从落实党的叶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校收费管理的各项规定,并按照当地政府的统一部署,坚决纠正一切乱收费行为。要克服信心不足”的畏难情绪、“治理多年了”的厌战情绪,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产生学校乱收费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十分复杂的,应当从治本和治标两方面同时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关于怡本”工作,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这些治本之策正在逐步落实,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些地方和学校在办学方面尚存在诸如经费投入不足、拖欠教师工资等种种问题和困难。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学校经费投入不足与收费的关系,不能因为工资欠发、学校公用经费紧张、危房改造资金不足就转而向学生多收费。要克服困难,顾全大局,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忽视或放松对乱收费现象的治理工作,更不允许违规擅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

三、加大工作力度,狠抓政策落实,进一步做好学校乱收费的治理工作。

今年,治理学校乱收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综合治理、标本兼治、严格标准、强化监督、从严查处、狠抓落实。”坚决刹住乱收费现象蔓延的势头,努力实现学校乱收费的案件数量下降、乱收费金额下降的目标;逐步完善治理乱收费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治理学校乱收费的重点:一是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小学和初中坚决落实“费制”,二是在城镇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三限”政策。为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坚决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2003年中小学收费政策继续保持稳定。2003年,全国中小学的收费标准继续保持稳定不再提高,也不再设立新的收费项目。除按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收费外,学校不得再向学生收取其他任何费用。

2.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小学和初中,要不折不扣地按照规定全面实行“费制”。在贫困地区农村的小学和初中实行“费制”,是经国务院批准,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这项措施自2001年开始迄今已经两年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地方在所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小学和初中实行了“费制”,但是也有少数地方只在部分国贫县实行了“费制”,有的国贫县只选择了部分乡镇进行了试点。2003年,各地都必须在所有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村小学、初中全面实行“一费制”,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或不实行。同时,教育部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在其他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费制”的收费办法。

3.严格执行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三限”政策限分数、限人数、限钱数)。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严掌握、具体制定公办高中择校生的招生比例、最低录取分数线,并会同有关部门确定最高收费标准。各公办高中要严格控制择校生比例,招收择校生的人数占本校当年录取新生的比例不得超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上限;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择校收费限定金额之外,不得再以任何借口和方式收取其他择校费用;不得擅自招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择校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以下的学生。严禁各个学校自行其是,擅自扩大择校生比例、提高收费标准或超高乱收费、降低录取分数线。

对招收择校生的高中,各地在安排财政拨款时,要视择校生收费收入适当调整拨款金额,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教育审计部门在每年招生结束后要对择校收费的学校进行专门审计。

4.严厉禁止通过学校向学生搭车收费。对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搭车收费,各学校要坚决予以拒绝,并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纪检、监察部门反映。各地教育纪检、监察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建立畅通的渠道,接受学校、学生及家长对搭车收费和违规摊派费用的投诉,要协同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对因摊派和搭车收费影响学生入学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要协同有关部门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贵任,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5.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收费使用管理。小学和初中按规定收取的杂费,要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不得用于教职工工资、津贴、福利、基建等项开支,不得用于平衡政府的财政预算,不得从中提取任何性质的调节基金;代收的课本费,由学校直接用于购买书本,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

6.积极推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探索建立收费听证制度。各地要严格执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将学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投诉电话等向社会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收费听证制度,加强与社会沟通,增强学校收费的透明度。

7.落实学校收费管理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惟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学校收费管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今后,哪个地方出现了乱收费问题,不仅要追究当事者的责任,还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铁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直接主管领导的责任。

8.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学校收费的巡查制度,加强督导检查,设立学校收费举报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要坚决把住春秋两季开学关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不听招呼、顶风违纪的乱收费案件一定要从严查处,绝不姑息。哪个学校出现了乱收费问题,要撤销校长的职务。为进一步加大对教育乱收费的监管和惩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乱收费现象,针对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不明确,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有关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处罚办法。

9.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加教育经费,缓解学校经费紧张的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学校乱收费问题。要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加优质初、高中学校的招生规模,同时,切实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尽量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斷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愿望。同时对特殊困难家庭子女的就学要采取资助措施,确保其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10.加大宣传力度,使学校招生收费政策家喻户晓。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墙板)报、宣传栏等形式扩大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了解国家关于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公办与民办学校招生、收费的政策、规定和具体收费标准,澄清社会上一些人对教育收费的模糊认识。

在坚决治理中小学乱收费的同时,各地要高度重视高等学校的收费问题。要严格执行收费政策,进一步加强收费管理。2003年,全国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继续保持稳定,不再提高,也不再设立新的收费项目。高等学校招收的专升本学生、体育艺术类特长生、预科生、定向生应与同等学力层次学生执行同样的收费项目和标准,除按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外,不得额外再收取其他任何费用。民办二级学院、网络学院、计算机软件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收费,在严格、科学核算生均培养成本的前提下,原则上可实行按成本收费的办法。具体收费标准须经省级政府批准。一些普通高等学校将国家下达的计划内招生指标转到所属民办二级学院并借机高收费的做法是错误的,要坚决予以制止。

同志们,学校收费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希望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从严治教,高度重视治理乱收费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坚决刹住学校乱收费这股不正之风,努力使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作者:周济

农村乱收费研究论文 篇3:

突出重点 务求实效 深入推进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

治理教育乱收费是涉及亿万家庭的重要民生课题,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入推进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从2003年起,每年都把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作为全国纠风工作重点之一。按照中央的部署与要求,七部委和各地方党委、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加大治理工作力度,教育乱收费得到明显遏制,学校收费行为不断规范,专项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在过去的一年里,治理教育乱收费向深入推进,促进了教育公平,维护了教育形象,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一是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教育系统把“规范学校收费、制止乱收费”作为解决教育事业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突出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增强了做好治理工作、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二是源头治本力度加大。把治理工作与加大投入紧密结合,持续推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职免费和国家助学体系等改革,全国教育支出大幅增加。特别是中央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24.9%,启动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中职免费政策开始在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中实行,各地基础性绩效工资基本兑现,客观上为减少乱收费创造了良好环境。三是规范办学迈出新步伐。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坚决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校和重点班、实验班,禁止举办收费补习班,严肃查处各类违规办学行为。四是规范收费成效明显。执行教育收费政策,认真开展教育收费项目和标准清理,各地共废止教育收费项目1 019项,收费项目与标准向社会公示,努力做到“学校清清楚楚收费,学生明明白白交费”。五是制度建设进展顺利。完善教育收费政策体系,不断加大教育收费听证公示、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力度,预防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长效机制正在形成。六是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在制止乱收费方面,全国共查处教育收费违法案件1.2万件,同比下降26%,退还学生资金2亿元;在规范收费管理方面,全国“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县”总数达到940个,同比增长35%。

在过去的一年里,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方向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得力,乱收费现象逐步减少,领域和范围明显缩小,学生上学负担继续减轻,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升。根据中央纪委廉政建设民意调查分析报告,在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中,上学贵、上学难由过去的排名靠前分别下降到第7位和第10位。根据行风建设调查,2009年反映教育乱收费举报比2008年下降21%。这些都为教育改革发展与稳定提供了有力保证,也对改善民生、扩大内需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能取得可喜成就,群众对教育成绩能有更多的肯定,其中凝结着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的贡献。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治理教育乱收费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繁重。一是一些中小学择校乱收费比较突出,群众意见很大。义务教育择校现象有蔓延势头,普通高中计划外招收自费生、旁听生的现象依然存在,一些学校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费”等隐蔽性强、危害性大。学前教育高收费比较普遍,群众反映强烈。二是学校违规收费问题更为复杂,治理难度加大。有的地方政府越权出台收费政策引发乱收费,有的部门向学校强行摊派引发乱收费,有的学校以服务性收费、代收费名义违规乱收费,或违规招生、办学办班乱收费。三是一些地方出现骗取教育经费的新动向。有的地方虚报学生人数骗取国家财政补贴,侵害了学生利益,情节恶劣,影响极坏,对治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四是一些地方教育经费监管职责不到位、制度执行力不强。有的地方基层政府、单位违规统筹和挤占、截留、挪用、平调学校教育经费,有的学校还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教育乱收费现象之所以存在,有着复杂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多方面的原因:一是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教育发展水平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强烈需求还存在不适应,“上好学”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应试教育倾向与教育投入相对不足等问题相互影响,这些矛盾客观上为滋生教育乱收费现象提供了条件和土壤。二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处于教育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阶段,教育收费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学校办学行为有待规范,教育经费监管制度有待健全。三是随着学校与社会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上一些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也影响到学校,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淡忘了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忽略了教育的公益性,理想信念发生偏差,利用教育资源谋取私利,甚至钻国家政策的空子。四是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本身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的地方和部门责任不够落实,监管预防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够健全,治理工作的整体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提高,源头治本力度需要继续加大。我们要全面审视和正确判断形势,决不能把取得的明显成效等同于根本好转,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治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

教育乱收费现象,损害党的教育事业形象,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意愿背道而驰。治理教育乱收费关系维护教育公平,关系践行党的执政理念,关系千家万户和亿万青少年切身利益,必须下决心抓好。我们要把治理工作放在党和政府工作大局和教育发展全局中去把握,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不懈地把治理工作推向深入,不断取得群众看得见、得实惠的治理成果,为教育改革发展增添新动力。

在新的一年里,教育乱收费治理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为契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突破、狠抓落实,在完善制度、源头治本上下工夫,在改革创新、破解难题上下工夫,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上下工夫,使治理工作迈向一个新台阶。关于今年的工作,这里强调三个方面:

第一,全面落实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把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抓紧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强调要继续治理教育乱收费问题。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规范教育资金使用,规范学校收费行为,严格落实阳光招生制度。治理工作要认真学习和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最新精神,不断巩固和扩大工作成果。

一要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督检查。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教

育惠民政策力度很大,对教育投入之大前所未有,一定要把钱花好、把好事办好。要重点做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国家助学金发放和中职教育免费等专项资金的督查工作,严防虚报冒领和吃“空饷”,确保各项教育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强化对教育收费资金的管理与监督,严禁账外设账、私设“小金库”和公款私存等。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学校经费定期审计和审计公告,让教育经费在阳光下运行。

二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继续清理教育行政事业收费项目,坚决取消越权出台的收费政策,维护国家教育收费政策严肃性。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和免收学杂费与借读费,严禁收取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农村公办小学、初中不得收取住宿费。严格执行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政策,按计划招收的择校生在收取择校费后不准再收取学费;条件成熟的地区,要继续降低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和收费标准,直至全部取消。

三要继续规范学校办学行为。这是一项必须抓紧抓好的基础性工作,要突出重点环节,做到精细管理。要巩固中小学改制学校清理规范成果,开展义务教育改制学校清理规范情况专项检查,全面推进公办普通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严防“假清理、走过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规范学前教育的收费标准。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行为,保持高校学费与住宿费标准稳定。依法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民办高校以及网络学院与成教学院的办学行为和招生收费。

四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收费案件。这一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要始终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高压态势,严肃查处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或通过代收费、服务性收费牟取私利的行为,严厉查处截留、挤占、挪用和骗取教育经费的案件,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对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对造成恶劣影响的典型案件,不仅要严肃追究责任人的责任,还要公开曝光,发挥案件查处的警示作用。

第二,抓紧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创造良好环境。

当前,群众对三个方面的问题反映十分强烈: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择校乱收费,二是中小学教辅材料散滥,三是中小学代收费和服务性收费不规范。这些问题表现多样,解决起来困难大,但必须态度鲜明,下大力气。要把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作为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整体规划,搞好分步实施,既注重治标、加大查处力度,又着力治本、完善预防和查处的长效机制。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与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结合起来,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治理工作一方面要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同行政管理工作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另一方面要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从严治教和规范管理,为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坚决遏制突出问题的蔓延势头。要加强对择校乱收费的监管和约束,加大取消各类重点学校和重点班的工作力度。围绕中小学教辅材料的编写、出版、发行、使用等环节,采取措施进行全面整顿和规范;坚决制止违反学生自愿原则和以营利为目的的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要通过重点突破,不断推动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积小胜为全胜,力争经过三到五年的不懈努力,使这些问题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二要着力完善制度,加强源头治理。当前,要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治本之策,抓紧完善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的体制机制,尽快使所有学校的校舍、设备和师资达到规定标准,缩小城乡、区域和校际差距,提高薄弱学校办学水平。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对教学内容、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招生评价制度等进行系统改革,减轻学生沉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依法促进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三要以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为契机加大治理力度。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之年,着力解决好教育乱收费中的突出问题尤为重要。配合纲要的启动实施,部际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分别就解决这三个突出问题提出指导意见,明确工作目标、任务要求与政策措施;省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统筹规划实施的职责,抓紧制定符合实际和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开创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扎实有效、共同推进的新局面。

第三,切实提高执行力,把治理教育乱收费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必须责任明确。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建立严格的分工制度,对治理工作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明确责任部门,明确执行时限,明确阶段性要求,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治理,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要发挥联席会议制度的作用,完善工作机制,牵头部门要积极组织协调,协作单位要主动支持配合,形成共同落实的强大合力。地方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主动开展工作,及时排除障碍和阻力,出实招,求实效,保证政策与制度全面落实。

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当前,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把制度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要大胆探索创新,及时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回应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结合教育改革发展重大政策举措,建立科学严密的规范收费政策体系和完备管用的监管制度体系。要完善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保障机制,扎实抓好政策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对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严肃查处违反政策制度的行为,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使制度建设的基础性根本性作用切实发挥。

三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牢固的守法观念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是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要把治理乱收费、实现规范收费作为教育系统廉政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大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的力度,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强化依法收费的思想。要全面系统宣传国家教育收费政策,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引导,使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广泛了解政策、自觉运用政策、有效监督政策执行。既要宣传政策规定了什么,也要宣传政策如何执行、如何落实、如何监督;既要宣传治理工作的进程和成效,也要及时曝光严重违纪违规收费案件。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与监督作用,为治理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努力提高治理工作科学化水平,开创治理工作新局面,为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刘延东

上一篇:新闻阅读性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医院护理实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