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收费制度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当前审计收费模式中,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共体现象,这种现象会使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构建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提出建议,并提出实施第三方审计模式的配套措施,以期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发挥积极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审计收费制度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审计收费制度分析论文 篇1: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体系的构建探讨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审计收费标准的现状,对我国审计收费体系提出了改进建议。指出面对我国各地区审计收费政策参差不齐的现状,必须制定全国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体系;鉴于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的情况,收费标准应体现出合理的地区差价、质量差价、人员层次差价;针对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现状,我国还是应该坚持以计件制收费为主,以计时制收费为辅的收费标准体系。

【关键词】 计件制; 计时制; 地区差异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由国家各级财政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及其他部门共同制定。这种价格制定的独特背景使我国的审计收费与国际惯例有较大的区别。从具体情况来看,我国各地制定的审计收费标准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审计收费规范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各会计师事务所在实际收费中对收费标准的运用很不统一,对审计收费规范的偏离也各有不同。此状况表明,我国的审计收费体系处于较为混乱的状态之中。

审计服务的恶性价格竞争会导致注册会计师以减少审计程序来降低审计成本,从而引起审计质量的下降,导致审计市场的无序与混乱。就此而论,我国证券市场的审计收费偏低且无统一标准进一步加剧了事务所压价竞争的状况,其直接后果就是事务所依赖于客户,在执业过程中屈从于公司压力,独立性受到损害,造成一些审计违规现象。可以想象,如果市场本身无法淘汰那些独立性低、质量差的审计服务,势必造成审计行业的混乱,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从而使社会公众对会计师的信任程度降低,最终损害整个行业的利益。

从上述内容可看出,审计收费是关乎于审计执业体系良性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我国进行这种问题的探讨,首先要对我国各地区的审计收费标准制定以及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各种收费制度的合理性以及运用情况。为此,本文从探究中国注册会计师各地区的审计收费现状入手,比较各地区审计收费政策的差异,并着重分析计件收费以及计时收费在运用过程中的利弊,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标准体系提供借鉴。

二、审计收费体系现状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的收费基本呈现出两种方式:一是依据被审计单位规模定价,即计件制;二是根据工时定价,即计时制。从我国审计执业实务来看,虽然审计收费的计件制和计时制标准体系并存,但其适用性却呈现出分化格局。具体来说,国际四大事务所采用作为国际惯例的计时收费体系,按照较高的标准收取审计费用;本土事务所大多采用计件收费的方式,按照客户总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收费;加之各地区之间的收费标准不统一,本土所之间低价争抢客户、恶性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

同时,我国各地区对计件制和计时制的使用也有很大区别。通过对比所统计到的22个省市地区的审计收费办法及标准发现,福建、江西、新疆3个省未规定具体的审计收费方式;海南、广东、上海、天津4个省市规定该地区事务所审计收费可以采用计件收费或者计时收费两种方式;贵州省规定可以采用计件收费方式,但这些省市均未确定具体的收费标准;江苏、浙江两省仅对计件收费标准有所规定,对计时收费标准未作具体规定;只有安徽、北京、广西、贵州、河南、湖北、湖南、辽宁、山西、陕西、深圳及四川12省市、地区对计件收费以及计时收费规定了具体标准。由此可见,在我国各地区的审计收费标准中,计件制较为普遍,计时制仅存在于部分地区,我国现阶段的审计收费实际上是以计件制为主、计时制为辅的标准体系。

三、计件制收费体系

(一)计件制收费体系的特征

计件制是一种依据业务规模,乘以合理的系数来确定业务收费的标准体系。这种收费标准的关键是要选取特定的业务规模替代变量且确定合理的收费率,因此,其不仅要考虑替代变量的可获得性、客观性、合理性,而且要确保收费率能够合理地反映工作时间、耗费的成本、承担的风险等。

在我国各地的审计收费标准以及会计师实际审计收费中,计件制的依据有资产总额、注册资本及营业收入等因素,其中使用最为普遍的是资产总额。这是因为:相对于注册资本来说,资产总额以及营业收入能更确切地反映审计的工作量,也表现为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可决定需要实质性测验的样本量的大小;然而,在客观性方面,营业收入数额的可变通性使其波动性较大,有着不够稳定的一面,因此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将资产总额作为审计收费的计算依据。

在收费率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采用的是超额累进制,对资产规模的不同区段采用不同的收费率。这种方式的合理之处是能够反映审计规模扩大带来的审计成本降低效应。

(二)计件制收费体系的不足

尽管计件制具有客观依据鲜明、计算方便以及能够合理反映规模成本递减效应等优点,但是在反映收费成本、风险及正常利润等方面存有不足之处。

首先,计件制收费只是对资产规模等简单的量化。即,在计件制下,对审计成本的考量主要是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并未考虑到审计复杂程度对工作量的影响。

其次,计件制收费未能对审计人员所承担的风险进行量化。应当说,审计人员承担的风险从两个方面对审计收费有所影响:一是审计风险的增加直接带来重要性水平上升,从而使审计人员必须执行更多的审计程序;二是会计师应对增加的审计风险要求更多的补偿,以建立“深口袋”来弥补或有的应诉风险。而这样的内容,并没有在计件制收费标准中得到体现。

最后,计件收费不能合理反映会计师事务所所需的正常利润。会计师事务所收费应当体现出审计质量、事务所的声誉差异,使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相匹配,从而促进审计收费、审计质量与事务所声誉成正比的合理市场秩序的形成。但是,类似这样的因素,也没有体现在计件制收费标准中。

四、计时制收费体系

(一)计时制收费的特征

计时收费由单位小时收费和工作时间两个要素组成,单位小时收费须反映审计人员的层级、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工作时间由工作过程中计量所得。因此,计时收费制度便涉及到两个问题,即如何对人的内在能力定价以及如何科学考核必要的工作时间,这不仅增加了计时收费操作的难度,也赋予了计时制收费一定的主观性。在实际审计收费中,部分地区对不同层级人员规定了不同的单位小时收费区间,会计师事务所在此区间内确定本所不同层级人员的单位小时收费率;相对而言,工作时间则一般以审计人员自己记录、项目经理批准、客户核查的方式表现。

(二)计时制收费的实施难度

计时制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

首先,计时收费标准很难确定。收费标准的确定要考虑审计小组成员专业知识层次和技能、水平、经验,以及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等因素。但是如何确定审计人员的专业级别,又如何体现出不同级别的审计人员有差异的专业水准,以致于使标准客观、合理是很困难的。

其次,审计业务工作总量很难预计。在承接业务时,事务所要根据工作总量确定派出人数、派出人员的等级。这就要求既避免低估工作量而使审计项目最终面临预算超支的窘境,也要考虑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合理预计能为客户提供的专业服务的价值。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纳入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数量、财务报表复杂程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审计时间,而这些综合因素在作出派出人员的人数以及等级的决策时是很难确定的。

再次,计时制下审计业务的实际工作时间很难确定。客户以及审计小组内部对审计时间的监督是计时准确性的合理保障,但实际审计业务中,由于审计小组工作的独立性,客户很难做到对审计工作时间的全面监督;而审计程序执行的复杂性,使项目经理不能够对审计成员工作时间做到精确的记录。

最后,与风险相适应的超额审计收费很难确定。即,如何在计时标准中考虑合理的审计差价,体现服务的复杂性,中介机构的资质等级、社会信誉等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三)计时制收费的不足之处

计时制本质带有的主观性特征,给计时制收费留下了“先天不足”的缺陷,表现为计时制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为低价揽客提供了便利。具体来说,与计件制收费不同,计时制收费并不存在客观基础,只要改变派出人员的等级及其工作小时数便可以任意制定审计收费额。这样,就给按被审计单位应允的审计收费数额定人、定时,而不顾及审计质量的情况提供了条件。这既是低价揽客的恶果之一,也进一步为低价揽客提供了理由。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能通过降低审计收费来招揽客户,是由于其能通过减少审计时间或者降低人员等级来降低审计成本,这自然导致了审计质量的下降。

五、计件制和计时制的综合比较

两种收费标准体系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具体来说,使用计时收费体系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收费的估计依据于审计工作量对审计工时以及审计人员级别的需求,这与审计规模及审计复杂度密切相关,而后两点恰恰是计件收费的立足之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还不够完善,没能形成比较成熟的审计双方的博弈市场,从而计时制这种相对高级的审计收费方式,由于其实施难度及不足,在我国审计行业还比较混乱的情况下,显得有些“水土不服”。计件制由于其具有客观依据、计算方便以及能够合理反映规模成本递减效应等优点,在现阶段还处于主导地位。当然,对于计件制在反映收费成本、风险及正常利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可以在实践中运用计时制作为适当的补充,以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审计收费方式。此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审计行业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逐渐形成,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不断扩张,审计收费的合理形成必然会促进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不断提升,到那时也许计时收费会成为主要的审计收费标准。就此而论,虽然应用计时制收费标准可能是各方面条件成熟后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现阶段最好还是采用以计件制为主的审计收费标准体系。

六、关于改进我国审计收费方法的建议

(一)应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体系,并考虑地区差异

面对我国各地区审计收费政策参差不齐的现状,应当认真考虑制定全国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体系;鉴于我国地域广阔及各地区经济发展政策的差异、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致的实际情况,审计收费标准应体现出合理的地区差价。因此,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可以考虑规定审计收费的上下限,在全国范围内由各地注册会计师参照执行。

(二)建立统一体系,明确以计件制为主,充分考虑各种变化因素的新思路

在现阶段,我国还是应该坚持以计件制为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收费标准体系。在我国审计收费的多年实践中,绝大多数审计业务都是按照资产总额或营业收入的不同比率收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同时,坚持计件制的主导地位,是我国业务实践中的理性选择。从理论上分析,坚持计件制为主也符合很多实证研究已经得出的结论,即公司规模是与审计收费高度正相关的主要因素。

(三)应以计时制为补充,使其成为对计件制完善的必要措施

计件制收费作为主要标准有时并不能完全反映审计风险和服务水准;而计时制也要充分考虑公司的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与审计工作时间密切相关的因素,并由此预测出工作量和不同级别审计人员的配备需要,再结合不同级别人员的小时收费标准,最终确定审计收费。因此,计时制可以对计件收费以很好的补充。这样,坚持计件制的主导地位,可以确保公司规模这一主要因素仍然作为审计收费基础;以计时制作为补充,又可充分考虑审计业务的复杂程度和审计风险。这样做的目标就是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体现出审计服务的稳定化、差异化并且促进高质化。●

【参考文献】

[1] 白晓红.注册会计师执业收费制度若干问题[J].会计之友,2005(9).

[2] 房巧玲,唐书虎.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联性研究[J].财会月刊(理论),2006(9).

[3] 耿建新,杨鸿.审计收费探析[J].中国审计,2000(5).

[4] 胡波.浅论审计质量,审计定价与法律责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8(4).

[5] 廖洪,白华.美国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1(8).

[6] 李现宗,等.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成本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6(2).

[7] 赵保卿,姚长存.基于经济因素的审计收费标准的确立[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3).

作者:耿建新 赵 玮 郑 聪

审计收费制度分析论文 篇2:

注册会计师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构建的研究

摘要:在当前审计收费模式中,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单位存在共体现象,这种现象会使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从而影响审计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模式存在的问题,对构建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提出建议,并提出实施第三方审计模式的配套措施,以期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审计 第三方 审计收费模式

册会计师审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收费作为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经济纽带,越来越受到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关于审计收费的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审计收费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审计收费的定价标准、信息披露和收费模式的构建等方面,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等方面,现有审计收费研究成果中也有涉及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的构建,但对第三方的定位,如何进行审计收费以及相应的法律保障并没有具体阐述。本文根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现状,深入分析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的构建,并对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的顺利实施提出配套措施,以期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发挥积极作用。

一、 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收费模式存在的问题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产生源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审计关系是一种在审计行为中形成的经济责任关系,即审计委托人(所有者)、被审计人(管理者)和审计人三方之间的关系,该种关系是一个完整的审计契约关系。在这样的审计契约中,已经假设了委托人(所有者)和被审计人(管理者)是高度分权的。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企业的所有者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而聘请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共体现象,会计师事务所低价竞争业务、审计收费信息披露不足等问题,影响审计质量。

(一)审计委托人与被审计人存在共体现象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不分散,公司的大股东往往就是公司的核心管理层,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普遍存在著股东缺位,企业的管理者成为实际控制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就会出现共体现象,真正的委托人是上市公司自己,即被怀疑财务报告真实性的上市公司委托注册会计师对自身进行审计,这违背了正常审计契约关系。会计师事务所是一种营利性组织,审计费用作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持续经营发展至关重要。在我国,目前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属于直接支付,即被审计单位直接向会计师事务所付费。现行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使得注册会计师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形成密切的经济利益关系。当前,我国的审计市场属于买方市场,被审计单位可以自由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是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被审计单位通常希望得到标准审计意见以向市场传递利好消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维持稳定的经济收入,避免被解雇,很有可能与上市公司合谋,冒着审计失败的风险出卖审计意见。这种非正常的审计契约关系容易使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受到种种利诱干扰以及其他方面的威胁,最终会影响审计的质量,导致审计失败。

(二)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存在低价竞争业务的现象

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管理办法》中指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财务报表审计、验资、合并、分立、清算审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的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审计服务可实行计件收费、计时收费或者计件与计时收费相结合的方式。《办法》规定政府指导价的具体收费项目、基准价及其价格的变动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对于招(投)标方式取得的审计服务,《办法》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规定的基准价和浮动幅度内合理确定投标报价。

《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会计师事务所一定的审计定价权,从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在投标报价市场上存在低价竞争业务的现象,针对同一项目即使规模实力相当的会计师事务所,最终报价时,仍然会出现较大的价格差异。另外,李爽、吴溪通过比较自愿性与监管诱致性审计师变更样本的审计定价发现,监管诱致性变更的审计定价显著高于自愿性变更样本的审计定价。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招标客户的影响力或其对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市场的巨大影响,会计师事务所担心如果不中标可能对目前客户或业务产生影响,为确保中标不得不考虑承受低价投标;二是会计师事务所处于后续增值业务的考虑,即先以低价进入客户采购名单,用后续增值业务弥补低价进入的成本,以保持长期客户和业务关系。

(三)审计收费信息披露不足

证监会2001年修订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事项加以披露。随后证监会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对审计费用等信息的披露内容和格式作了明确规定。其中指出上市公司应分类披露审计费用,差旅费的承担方式,与上一年度的比较数据,以及如同时为上市公司提供非鉴证服务,董事会应当同时披露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和董事会关于其他服务收费是否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意见。然而,目前有关注册会计师报酬情况的披露质量并不理想,披露信息简单笼统,只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会计师事务所报酬总数,没有进一步披露审计收费的组成部分;另外,上市公司之间披露的内容和格式不统一,如有的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与上一年的对比数据,有的上市公司则没有披露,有的上市公司披露了注册会计师的名字,有的则没有披露;再者,上市公司没有披露有关隐性审计费用,如差旅费的计算和承担方式。从目前我国审计收费信息披露的状况来看,审计收费信息披露机制没有发挥信号传递的作用,在规范审计市场和资本市场方面还存在需要完善的空间。

二、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的构建

当前审计委托方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共体现象,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面对激烈的市場竞争,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自身的发展,很难做到独立、客观和公正,加之当前的审计收费信息披露不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质量,阻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鉴于此,本文提出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即在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设置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由该第三方负责从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用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负责确定审计收费的标准以及对外披露审计收费的信息,并与会计师事务所一同对审计的结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中的第三方可以由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担任。因为在制度上和技能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都具备担任第三方的条件:首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授权,中国证券监督委员会具有统一监管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维护证券期货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的责任,这种责任为证监会担任第三方的角色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地方设立派出机构,即证监局,并授权证监局对管辖区内的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及咨询机构,以及从事证券业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有关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证监局的存在为证监会的第三方角色提供了资源支持。再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证监局在人员构成中有来自国内外知名的证券、期货等金融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大型国有企业的中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也有来自国内外经济金融领域具有较高学术成就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这些人员为证监会制定科学的收费标准、构建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数据库、合理分配审计资源为证监会提供了技术保障。

该种收费模式的构建可以解决审计委托方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共体现象,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同时由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对审计收费信息掌握较为全面,该种模式也有利于审计收费信息的详细规范披露。但实施该种审计收费模式还需要一定的配套措施,比如如何保障被审计单位按时、足额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缴审计费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如何确定收费的多少以及如何为被审计单位挑选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也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三、实施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的配套措施

(一)国家相关部门颁布条例,赋予中国证监会实施审计收费的权利

当前的审计收费双方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审计服务的提供方与委托方通过讨价还价签订契约关系,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审计市场可能存在“柠檬现象”,好的审计服务被迫退出市场,留下的是“次品”。政府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柠檬现象”。

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具有承担依法规范和维护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的责任,负责监督管理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的行为。笔者认为应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法规司起草《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管理条例》,并交由国务院审核批准和颁布,通过该条例的颁布实施可以赋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实施审计收费的权利,同时约定上市公司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缴审计费用的义务。

(二)国家相关部门制定规范的收费标准,减少权利寻租的机会

根据《会计师事务所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审计定价权,在自由竞争的审计市场上,这种审计定价权会给被审计单位购买审计意见带来机会,不利于审计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审计收费的执行者应当制定规范的审计收费标准,减少被审计单位和会计师事务所协商定价的可能性。现有学者对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被审计单位特征因素(资产规模、控制子公司数量和应收账款水平等)和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因素(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和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专业化等)两个方面。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可以借鉴审计收费实证研究模型将实证研究结果的回归系数代入模型中计算审计费用,同时考虑物价指数以调整审计费用。这种计算模式限制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审计定价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权利寻租的机会。

(三)构建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数据库,合理分配审计客户

当前,上市公司主要通过发布招标信息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年报审计工作,在这种方式下,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中标可能会刻意的降低审计收费,从而影响审计质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构建全国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数据,由中国证监会及证监局根据其指定的审计收费标准组织招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会计师事务所刻意降低审计收费的现象。

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可以借鉴中注协对会计师事务所百家信息的评价方法,评价各地方会计师事务所,形成各地方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数据库,并进一步构建全国会计师事务所信息数据库,以便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更好地了解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合理分配审计客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证监局在对上市公司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可以根据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区域、业务的复杂程度等因素选择符合条件的会计师事务所(排除当年收到处罚或惩戒的会计师事务所)参与竞标,竞标的内容可以主要关注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专长、审计时间和差旅费用等方面。

(四)制定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四十八条中指出上市公司应对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予以披露,并报告当年支付给聘任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情况和其已为本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连续年限,但从当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各公司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各不相同,没有发挥信息披露应有的作用。按照该准则的要求,在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下,笔者认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审计收费标准的制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方面掌握充分的信息,可以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地方证监局负责披露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解聘和审计收费的确定等相关事项,从而可以充分地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有利于约束中国证监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发挥第三方审计收费模式的作用。Z

参考文献:

1.郭杨华,毕方.浅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J].新会计,2014,(6).

2.邢永梅.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时代,2014,(12).

作者:刘翠

审计收费制度分析论文 篇3:

企业成长、信号传递、审计收费与审计师选择

摘要: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上市公司5108个年度观测样本为研究对象,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收费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处于高成长的企业,越倾向于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处于高成长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四大”来为其提供审计服务。

关键词:企业成长 信号传递 审计收费 审计师选择

一、引言

企业成长性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企业也有倾向于向外界传递各种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信号。审计师作为连接企业与投资者的信号桥梁,可以向外界传递有关企业发展的信号,Blackwell et al(1998)发现公司在债务市场上能通过选择大规模审计师传递有效的信号,从而更容易获得贷款和取得较低的贷款利率。当公司处于高成长时,公司是否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向外界传递企业处于高成长的积极信号呢?或者企业处于高成长时,是否倾向于选择选择质量更高的规模更大的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呢?这为检验我国资本市场中审计功能和审计信号理论提供了新视角。在我国资本市场中,审计师的选择能否传递一种企业处于高成长性的信号呢?这关系到了审计信号理论在我国的检验,更成为我国审计师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以往研究表明,影响审计师选择的因素很多,如代理冲突、企业规模、股权集中度、审计委员董事会特征等。但是鲜有研究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师选择及审计收费的影响。本文从企业成长性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师选择与审计收费的影响。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

(一)审计收费文献回顾 王杭军(1999)指出,我国审计收费存在一明一暗两个问题。所谓明的问题,是指与注册会计师制度发展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审计收费明显偏低;所谓暗的问题,是指我国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存在着大量不确定的审计收费。喻小明(2000)认为,由于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导致审计收费低,对于高质量审计需求的不足则成为价格竞争的根源。陈冬华和周春泉(2006)运用Chaney、Jeter和Shivakumar的研究方法,以2002年我国证券市场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自选择问题会对审计收费产生显著影响,在考虑自选择后,大所对其客户的收费会明显降低,小所的审计收费会提高;选择大所的公司的若聘请小所审计收费会明显降低,说明此类客户偏好大所审计,并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但选择小所的公司若选择大所审计,审计费用会提高,说明此类客户偏好小所审计。审计收费的实证研究主要始于Simunic(1980)的研究,并且此后国内外学者对审计费用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Simunic的模型。Fir(1985)研究了新西兰的审计市场,研究表明,审计收费受到公司规模、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审计风险的影响,但是与事务所规模无显著关系。Craswell et al(1995)研究了特定行业与审计收费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处于特定行业的,对审计师的专业化要求高,审计收费较高。伍利娜(2003)、刘斌等(2003)、魏素艳等(2005)利用Simunic模型对我国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事务所审计收费的高低受到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因素的影响。张继勋等(2005)发现对外担保提高了审计收费,刘继红和周仁俊(2007)研究表明,审计收费与商业银行的风险指标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潘克勤(2008)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的程度同样影响审计收费,公司治理程度越高,审计收费较低,随着公司治理指数的提高,国际四大与本土五大审计收费差异减少,说明了公司治理程度对于审计收费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李爽和吴溪(2004)研究了宏观环境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发现监管信号对于审计收费有显著关系,当公司处于监管导致的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更高。蒋德权等(2011)分析了不同市场化程度下,审计师选择和审计收费的差异,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越高,审计收费越高。

(二)审计师选择文献回顾 Jensen and Meckling(1976)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越大,企业发生的代理成本越大。Simunic(1980)、Eichenseher et al(1989)研究表明,企业规模越大,越倾向于选择大所。DeAngelo(1981)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客户越多的事务所,审计质量越高,审计的机会主义行为越小,主要因为如果不能发现一些客户的重大错报将会失去一些客户。为了防止因此而失去的审计客户,事务所会提高审计质量。Shleifer and Vishny(1997)指出,公司治理用来解决所有者与企业管理层的代理问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能减弱代理问题。Eichenseher et al(1989)研究发现,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与企业选择小所审计变更为大所显著正相关。Abbott and Parker (2000)发现,审计委员会每年开两次会以上的,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审计专长的审计师为企业提供审计服务。但Eichenseher et al(1989)研究没有发现审计委员会与审计师选择有显著关系。我国学者徐冰(2004)对家族企业的审计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审计的需求与家族企业的规模、债务比例有显著的关系。孙铮和曹宇(2004)检验了公司的股权结构对于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王艳艳和陈汉文(2006)发现,代理问题越严重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大所审计,还发现股权集中度越高,更倾向于选择审计质量更高的大所审计。李明辉(2006)在对我国179家IPO公司研究后发现,公司规模越大,更倾向于选择审计质量更高的大所,管理层持股比例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审计则呈倒U形关系。但是鲜有从企业成长性来考虑对审计师选择和审计收费的。

本文研究聘用代表高质量审计的大规模审计师,支付更高的审计费,能否被我国投资者确认为是一种有利信号,进本文从企业成长性,研究高成长的企业是否倾向于选择质量更高、规模更大的事务所?高成长的企业是否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来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基于审计信号理论,企业可以通过审计师的选择向外界传递信号,具有信息优势的企业积极寻求这种信号,将信息向外界传递,消除信息不对称,审计师就可以成为这种信号的载体。企业会因此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选择质量更高的事务所,高质量的事务所能够传递质量更高的信号,能够向外界传递更为积极的信号,外界投资者可以通过这种信号识别出优质的企业,高成长的企业便会愿意为此支付高的审计费用,向外界传递高成长的信息,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处于高成长的企业,更倾向于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

假设2:处于高成长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规模更大的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

(二)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5年至2009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样本的筛选遵循以下的原则: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剔除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最后得到了5108个公司的年度观测值。本文运用winsorization的方法对异常值进行处理,对所有小于1%分位数(大于99%分位数)的变量,令其值等于1%分位数(99%分位数)。

(三)模型建立 采用 Simunic(1980)所建立的模型,本文本文设计了以下两个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

(四)变量定义 (1)因变量为Fee和Big4,用年报中的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作为模型中审计收费的代理变量。出于可比性,对实行双重审计的公司,选取其境内审计收费的自然对数。(2)、测量变量2个。托宾Q度量企业成长性,RANKQ为衡量企业成长性的指标,采用托宾Q进行排序,RANKQ=1为高成长企业,RANKQ=0为低成长的企业。(3)其他选取的控制变量,以控制其他因素对审计收费及审计师选择的影响。根据已有的研究,本文选择,SIZE来控制审计业务量对审计收费的影响,SIZE为公司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本文用INV、AR控制审计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审计收费的影响,INV为存货/总资产,AR为应收账款/总资产。本文还控制了企业的资本结构(RATIO、LEV)、企业的经营状况(ROA)、市场化指数(MARKET)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变量定义见表(1)。

四、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根据表(2)列出的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发现2005年至2009年,会计师事务所向上市公司平均收取了51401.1028元(按绝对数计算),但不同公司间差别较大(标准差为318686.8375元)。

(二)回归分析 (1)审计溢价影响因素检验结果。表(3)是审计收费与企业成长性的回归结果。变量RANKQ显著为正,这说明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高成长的企业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聘请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上述结论验证了假设1。进一步论证了审计信号理论。并且,变量MARKET显著为正,这说明地区市场化指数较高,所属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越高,公司规模、资产负债水平显著为正,说明了规模越大、资产负债水平越高审计收费越高,流动比率、存货比率越高,审计收费越低,这支持了之前的研究。(2)审计师选择的检验结果。表(4)是企业成长性与审计师选择的回归结果。变量RANKQ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成长性对上市公司的审计师选择有显著影响:企业处于高成长时,倾向于选择“四大”,即选择质量较高的大所对其进行审计,向外界传递企业处于高成长的信号。此外,变量MARKET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市场化指数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大所。公司规模、总资产收益率显著为正,说明规模越大,总资产收益率越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四大”。而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比率显著为负,说明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存货比率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非四大”,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吻合。表明高成长的的企业愿意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向外界传递处于高成长的信号;高成长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四大”对其进行审计。

五、结论

本文基于审计信号理论研究了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收费和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发现企业成长性对于审计收费和审计师选择有着重要影响:高成长的企业倾向于支付更高的审计费用,来向外界传递积极的信号,表明企业处于高成长阶段;高成长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四大”,向外界传递企业处于高成长的信号。此外,还论证了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越审计费用越高,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四大”。本文的研究是对于审计信号理论进一步的论证,进一步完善审计信号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对以后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李虎、王兵:《审计师选择、信号传递和资本结构优化调整》,《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年第9期。

[2]王杭军:《对当前注册会计审计收费问题的思考》,《财会研究》1999年第1期。

[3]喻小明:《关于改制后的注册会计师执业收费的几点思考》,《华东经济管理》2000年第6期。

[4]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财经研究》2006年第3期。

[5]伍利娜:《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3年第1期。

[6]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审计研究》2003年第1期。

[7]魏素艳、张红、刘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8]张继勋、徐奕:《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会计评论》2005年第1期。

[9]刘继红、周仁俊:《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监管风险与审计定价》,《审计研究》2007年第5期。

[10]潘克勤:《公司治理、审计风险与审计定价——基于CCGI~(NK)的经验证据》,《南开管理评论》2008年第1期。

[11]李爽、吴溪:《监管信号、风险评价与审计定价:来自审计师变更的证据》,《审计研究》2004年第1期。

[12]蒋德权、沈永健、王国俊:《不同市场化进程下的审计收费和审计师选择》,《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2期。

[13]孙铮、曹宇:《股权结构与审计需求》,《审计研究》2004年第3期。

[14]王艳艳、陈汉文:《审计质量与会计信息透明度》,《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

[15]李明辉:《代理成本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经济科学》2006年第3期。

[16]Titman S,Trueman B.Information Quality and the Valuation of New Issue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6.

[17]Balvers R J,Mcdonald B,Miller R E. Underpricing of New Issues and Choice of Auditors As Signal of Investment Banker Reputation.The Acconting Review,1988.

[18]David W. Blackwell, Thomas R. Noland,Drew B. Winters.The value of auditor assurance : evidence from loan pricing.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1998.

[19]Firth Michael.An Analysis of Audit Fees and Their Determinants in New Zealand.Auditing: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1985.

[20]Craswell A T,Francis J R and Taylor L S. Auditor Brand Name Reputations and Industry Specialization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95.

[21]DeAngelo L E. Audit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1.

[22]Shleifer A ,Vishny R W. 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Journal of Finance .1997.

[23] Abbott L J ,Parker S. Auditor Selection and Audit Committee Characteristics. Auditing: A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 ,2000.

(编辑 聂慧丽)

作者:向志宏 杨小龙

上一篇:采集系统卫星通信论文下一篇:化学竞赛辅导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