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探讨论文

2022-04-27

摘要: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的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借鉴国外经典就业指导理论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实行从大一到大三的全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具体措施作大胆地设计,并对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出若干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探讨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探讨论文 篇1:

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讨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和措施,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职业教育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已经成为我国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以及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逐渐扩大,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变得日益复杂,这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是通过科学的教育方法,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心理适应能力培训,帮助他们根据自身能力和社会发展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进一步确定个人职业目标,并实现职业生涯的继续发展。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社會的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等职业教育明确规定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兼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社会实践指导。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关系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程,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百姓的切身利益及高职生自身的发展与成才。

(二)高职院校自身的需要

随着各所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生和家长选择一所学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历年的就业情况。一所学校的就业情况好坏,可以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以及体现出学校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这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与命运。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进一步实现成功创业。从而让学生、家长和社会了解学校,吸引更多的高素质考生报考,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国内外经济情况风云变化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同时,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经验不足,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这将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出现心理准备不足、现实和期望差距较大、职业定位模糊、缺少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对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一)开展时间紧促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实际上是安排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开展的主要指导内容是提高毕业生面试技巧以及管理学生择业签约过程等等,这对于提高毕业生未来职业素养、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方向及提高创业能力等方面几乎起不到作用,同时,这样的做法与国家要求的全程化就业指导思想相背离。这种把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简单化的做法,不符合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培养人才的理念,难以达到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目标。

(二)指导方式简单,内容针对性不强

某些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仅限于国家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发布、面试技巧指导、签约过程管理等,这些内容对学生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且多采用用人单位宣讲会、就业指导讲座等形式进行,指导方式方法简单。同时,就业指导课程使用的教材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使用教材上课时也基本上是照本宣科,没有与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形势相结合。另外,就业指导工作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及个性化的实践活动指导,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这种做法不能满足高职院校毕业生对就业工作的需要,也很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三)缺少专业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随着我国将就业制度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后,各个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中心或招生就业指导处,由这些部门肩负重要的就业指导工作。然而,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有很高的要求,需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职业规划与设计等相关专业知识。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专业化水平不高,一个原因是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来源单一,有的就业指导部门工作人员是刚毕业不久的研究生,有的则来自于其他行政人员的转岗,缺乏学校以外的市场化、社会化知识和经验;另一个原因是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缺乏完整的体系化培养和培训,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其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措施

高职院校学生是否顺利就业,不仅是关系到学生个人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好就业指导工作迫在眉睫。

(一)明确目标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通过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使毕业生能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同时帮助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使他们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可以根据客观形势的变化,及时有效的调整自己的发展目标,实现职业理想。

(二)更新理念

为了做好就业指导工作,除了明确目标外,还需要更新理念,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获得就业主动权,推动就业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应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主动详细介绍毕业生的情况;也可以利用杂志报刊或电视广告,尤其是新兴的网络媒体,宣传介绍学校和毕业生的情况,吸引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学生;同时积极了解各地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为学生求职提供便利。进一步,还应根据学校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拓展市场空间,以各种形式广泛推销自己的学生,更好地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

(三)以灵活的方式实施全程化教育指导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面向毕业生,这不能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因此,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全程化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的第一阶段应从学生入学开始,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前景,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应摆脱原来狭隘的指导方式,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进而开始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准备。

第二阶段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锻炼个人能力,提高竞争能力,为实现职业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两个阶段主要是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素质培养,而第三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的主要内容是,集中宣传国家就业政策、分析当前就业形势,有针对性的训练求职择业技巧等。同时,通过人才素质测试,引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

第四阶段是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适应社会的阶段。如何尽快适应社会是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角色转换是否成功将对其职业生涯产生直接影响。这一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帮助毕业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安心本职工作,虚心学习,乐于奉献,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时要充满信心,从而更快更好的地适应社会。

(四)建立专业化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为了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需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优化其素质结构、实现专业化,这是适应高职学生就业发展需要的重要措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根据切实有效的计划,输送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人员参加培训和考试。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有专门针对高等院校的职业指导师资格培训,通过职业资格考证培训和考试,使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使就业指导师资队伍逐步实现专业化。

除了参加培训之外,还要求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和技能。通过大量的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熟悉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基本操作程序,了解社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总结经验,不断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通过讲授就业指导课程、编写教材、钻研教育理论等途径,学习新知识,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并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咨询答疑,调研和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动态等情况,不断丰富头脑,提高理论政策水平和业务水平,从而建立起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

(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除了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之外,还需要通过就业指導信息反馈机制的建立,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一方面,学生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效果的反馈,可以使学校了解具体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这是高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对毕业学生就业信息的跟踪,高职院校需要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做好跟踪调查和回访工作,同时与历年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巩固就业合作成果,并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调整和改进就业指导工作,以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作者:王东晓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探讨论文 篇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探讨

摘 要: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的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借鉴国外经典就业指导理论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实行从大一到大三的全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具体措施作大胆地设计,并对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陈洁(197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课题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2011年立项课题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2011B031),课题主持人:陈洁。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技术更新、知识综合、职业更替,都在加速度发生,给大学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对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意义重大。当前,就业指导的载体和形式有很多,其中,开设就业指导课是最系统、最完整、最有效的一种模式。而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更加有效地帮助高职生实现就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挖掘自身与职业相匹配的潜能,明确职业定位,从而顺利就业。

一、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现有的适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大同小异,种类少、内容单薄,基本没有形成体系特色,现将不足分析如下:

(一)没有充分体现职业院校特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优秀教材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是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理念和经验不成熟。很多高职院校依然使用的是全国高等院校通用的教材。而这些全国通用教材显然是无法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理论性、基础性内容很全面,但是无法突出职业教育和各校特点,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学。

(二)较少体现学生能动学习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只有把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现有的这些教材大多选择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进行编写——更多的是理论灌输,学生被“被动”教育,又很少走出课堂学习,很少主动探索,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狭隘,也局限了课程的发展。

在就业指导教育相当成熟的西方国家,各种各类的测评工具是被频繁使用的,教材中也是一定会出现的。学生随时可以对自己做相关测评作为职业选择的参考依据。这些测评手段大致包括职业测评、职业心理测试、选择能力测试、推理能力测试、社交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评等。这也是我国就业指导教学中做得比较不够的。

(三)教材没有体现全程性教学安排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三年经历茫然、逐渐成熟、基本定性三个时期,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内容编排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课教材的内容设置“应急”功能突出,强调“就业结果”不重“过程”,无法体现全程性指导,偏重于怎样写求职信、简历等具体的求职技能,忽视正确就业观的建立和职业素质的长期培养等。

一个比较好的就业指导课程,其教材内容应该既有通用的部分,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知识、职业基础知识、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就业礼仪的培训、就业观的指导等内容,又要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宏观掌控的部分又要注意个性培养。此外,在就业指导课程全程性指导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一些补充教材进行教学。

二、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就业指导课程性质特点与就业指导实际,建构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环境课程在内的大就业指导课程体系[1]。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国外职业指导教育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结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际发展状况,对高职院校的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

课程的指导思想是课程的灵魂和总体目标。国务院办公厅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国办发〔2007〕2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目的和具体目标。课程的目的是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生源特点及职业院校指导实践活动的特点,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社会职业的分类以及各行业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正确了解自己,并正确选择职业,并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发展终身学习观念和能力,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以便更好就业,并且谋求职业发展[2]。

(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选择

根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以及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本课程采取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三门课程为主体,辅以结合专业内容特点开展的选修课程的“3+X”课程结构。实行从大一到大三的全程教育制度。就业指导课程具体内容包括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的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六大方面[3]。根据全程性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这一指导思想,这六大方面又将根据年级分解到大学三年过程中。

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学时和学分各校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三年课程内容设置见图1。

(三)实施方法

当代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9-22岁左右,在智力、体力、能力上都趋于顶峰,但同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有时非常脆弱,他们非常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引导和帮助,而且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有着十分显著的个性发展特点,就业指导课程也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立指导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下部分是就业指导课程三大模块六大方面的内容分解到大学三年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具体安排如下:

1.大一年级:

(1)学生特点: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时都很自信、充满朝气,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积极性高,对学生干部组织也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很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会发生强烈的改变。不愿意学习、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生活无目标等等的现象产生,甚至会有一部分新生认为自己“考错学校”、还是趁早打工赚钱为好等等。

(2)主要任务:重点是帮助学生尽快实现从高中生到“我是一名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指导学生初次完成各自的职业生涯设计,使用测评手段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特长。根据职业锚理论,努力挖掘与学生相匹配的职业,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帮助学生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和发展的目标和计划,进行有关职业道德教育。

(3)具体内容和做法:从进校开始起就对大一新生开展始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辅导知识介绍。

职业生涯规划。向学生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目的所在,帮助学生完成大学期间的第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要及时分析设计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认知自我。帮助学生了解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兴趣爱好、职业倾向等,并清晰建立自我特性与未来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初步确立职业发展目标。一般可以通过各种测评手段(如兴趣爱好测评、学生职业综合能力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进行操作,要做好分析互评工作。让测评结果最真实展现学生的本质。

认知专业和职业基础知识的学习。请专业教师介绍本校本专业的设置情况、专业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以及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之间的关系;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对口行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介绍大致就业去向。邀请行业人士讲座,介绍本专业最新的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职业道德教育。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一个人立足行业之本。可以通过成功案例宣讲和反面教材剖析对大一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参考教材有《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创业启蒙教育。举办成功创业报告会,向学生介绍创业的基本知识,成功创业的基本因素,树立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精神。

适当接触社会,参加招聘会或下企业、单位做社会调研,增进对社会行业种类的认识。

2.大二年级:

(1)学生特点:大二学生已经完全适应了大学学习和生活,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与专业有关的资格证书考试,但有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缺乏信心和耐心,职业倾向仍然比较迷茫。

(2)主要任务:继续深入了解专业职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就业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牢固的职业意识。引导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锻炼提高个人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考取就业资格证。进行创业教育,提高创业素质与能力。继续进行1-2次职业生涯规划。

(3)具体内容和做法:职业生涯规划。独立完成1—2次职业生涯规划,鼓励写作人每一次都要与自己上一次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作比较分析,请全班同学结合写作人的能力、人格特点、兴趣特长对其规划书做评价,确认这份规划书是否合理可行,是否较之前的有进步,写作人听取意见及时作出修正,使其更为理性。

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职业资格证是国家对学生技能的考核和承认,是学生通向求职大门的通行证,学校要积极、及时地为学生提供考务信息,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考试便利条件,同时要配合考试做好学生培训服务工作。

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大二学生有自己的择业标准,但是也很容易受外围因素干扰,这一阶段要重视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形式上可以通过邀请职业经理人与大学生近距离座谈、权威人士报告会、优秀毕业生座谈会的形式进行教育。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招聘会。每年政府机构、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学校会举办多场毕业生招聘会,这是锻炼学生求职能力的大好机会,要鼓励学生准备好求职简历积极应试,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学校要通过各种途径尽可能多的提供给大学生相应招聘信息,供其选择,有利于就业。

就业形势的分析。就是就业指导人员把就业大形势和行业发展趋势向学生作透彻介绍。有利于学生再次正确定位自己的就业目标。可以通过社会调查、专家讲座等方式向学生进行宣传。参军、专升本、服务西部、考公务员、村官计划、留学、自主创业也是大学生就业的途径,要向大学生大力宣传相关的政策和申报途径,组织学生积极参加。

创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大学生创业基本知识,要具备的条件,养成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与精神,锻炼创业能力,提高创业基本素质。可以采用创业报告会等形式邀请成功校友或名人来校作报告,树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对落后学生的个别指导。不能忽视个别落后学生的指导教育工作,注意因材施教,实行帮扶政策,安排优秀学生与之结成帮扶对象,及时监督和帮助。

3.大三年级:

(1)学生特点:该年级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刻,但是有太多的外界因素动摇着他们的决定,如家庭压力、行业变化加快、竞争过于激烈等,种种不适应会干扰大三学生的情绪,产生就业综合症,焦虑不安,优柔寡断。同时,他们又缺乏一定的就业求职技巧和面试能力,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法规,需要一定的心理疏导。

(2)主要任务: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对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和法规宣讲,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教给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的技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就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技巧与方法,面试礼仪的训练,学习求职简历的撰写和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就业心理疏导。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尽快转变角色,适应社会,完成“学生人”向“社会人”的过渡。

(3)具体内容和做法:就业政策和法规介绍。就业政策和法规是大学生就业的法律支持和权益维护依据。可以请学校社科部教师、党总支书记来担纲宣讲,因为他们对国家政策理解很准确,对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很清晰,是最合适的人选。同时,应该通过各级各类有关就业的信息网、就业信息报、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广播及时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就业权益保护。使学生了解就业过程中的基本权益与常见的侵权行为,了解就业协议与劳动合同的签订,知道社会保险的有关知识,掌握求职过程当中自我权益保护的方法与途径,维护个人的合法权益。教学方法:案例分析、课堂讲授、分组讨论等。

择业的准备指导。主要在择业前期对大三的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相关择业知识方面准备的指导,使毕业生做到求职心里有数,有的放矢。

就业观的指导。这部分内容主要解决毕业生就业观念、职业心理、就业心理等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认识就业过程的基本特点。教学形式上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报告会,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避免一些患得患失的思想,牢固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正确观念。

简历的制作与面试技巧、礼仪和方法。大三学生要学会如何制作高质量的个人简历,撰写求职信。这部分教学可以通过请企业单位的人事部门经理现场开模拟招聘会进行训练,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

就业心理指导。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摆正就业心态等问题,掌握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试方法,提高毕业生就业成熟度和心理抗挫折的能力,及时克服和解决因就业引起的心理上的障碍和误区,培养积极的敢于竞争的就业心态。教学方法: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经验分享、小组讨论、课堂讲授。

职业的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了解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差别,指导学生调试自己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顺利适应从“学生人”向“社会人”的成长角色转换,学习团队合作精神,充分积累社交经验、掌握人际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技巧,为个体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扎实基础。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职场人物访谈、实习见习、经验分享等。

三、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建议

当然,就业指导课程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注重教学方法以及重视教学评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要求。

教学模式方面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就业指导课程跟其他课程相比有它自己的独特性,这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讲求实用,也离不开一定的理论依据,与专业基础课、思想政治课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讲授与训练相依存的方式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可采用课堂讲解、职场专业人士讲座、优秀校友成功经验交流会、实例分析、职场情景模拟练习、分组讨论、社会调研、实习见习、咨询答疑、参观、举办经验交流等方法。

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这种新观念凸显了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导”地位和学生主动接收、能动学习。十分符合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本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要求教师能根据每个学生以及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最合适自己的职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现培养目标,助其成功就业。

在教学评估方面,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是通过学习,学生所具备的职业发展的自我规划能力程度。关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采用量化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至于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则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访谈等等多种形式进行。另外,还要重视给予每个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评价,注意评价的时效性。建议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体成长档案,以便能完整记录每个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全过程,也为学生准确做出职业选择和确定就业方向提供更好的依据。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理念和经验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提出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肯定也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德明,祈金利.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J].前沿,2010(05).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附件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3]杨金梅.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研究的研究总报告[R].2007,6.

责任编辑 徐惠军

作者:陈洁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探讨论文 篇3:

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探讨

【摘 要】随着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职业竞争。在此种环境下,毕业前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并不如普通高校那般系统而深入,没有真实地发挥出职业生涯规划在毕业生就业时的应有作用。本文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路径的相关研究,对现有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力度和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路径进行了系统分析,希望为我国高职院校解决毕业生就业指导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一、前言

目前,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作用受到各大高校的广泛认可和重视,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就业,都将职业生涯规划划分到学校教育系统之中。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并不等同于就业指导。许多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不够,盲目地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概念和教育课程混合到一起,进行就业指导时忽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使得就业指导的实践路径不完善。本文从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出发,对职业生涯规划推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工作路径。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

职业生涯规划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学生和学校两方面。对于学生来讲,职业生涯规划是其毕业后乃至整个人生之路的方向标,能够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在学校中获得的技能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还能为学生提供现今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比如各个工作岗位的需求和毕业生的竞争情况和职业发展现状等,并且对学生自我能力的认知还能够帮助学生针对自身发展的不足之处及时地弥补,朝着全方位的实践型人才之路前进。与此同时,职业生涯规划对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也十分明显。在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下,学校就业指导实施工作的相关部门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结合社会需求和工作情况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促进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完善和有效实施,帮助学校在教育质量之路上前进得更远,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

三、职业生涯规划推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就业指导内容形式单一枯燥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着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情况,不利于学生毕业后的未来发展。学校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没有系统地帮助学生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所阐述的内容极为枯燥,仅仅是围绕学生应该具有的就业技能和未来的学生就业率等老生常谈的问题重复讲述,对于新兴职业发展的技能需求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养成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即便是在讲述学生应具备的职业技能时,也只是通过教师的理论教学进行指导,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对学生的就业帮助不大。

(二)就业指导工作落实不到位

在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中,教师为了方便,往往将毕业生集中到一个大教室集体教学,教学过程不分学生群体,只是一味地对就业指导的基本内容进行阐释,就业指导的相关工作存在着严重的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四、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一)以职业生涯规划丰富就业指导的内容形式

在高职院校中,针对现行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利用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个人能力的概括作用,将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中到一起,进行系统的讲解。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该在原有的内容基础上,增加学生急于想要了解的未来就业方向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养成等问题指导工作,并且将学生带到操作车间等社会实际情境之中,培养动手能力,促进就业指导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落实就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该在职业生涯规划的直观结果的基础上,对每一类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避免集体教学,提倡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的个性指导。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充分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内容,在了解学生的个人能力基础上,帮助学生培养其未来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以职业生涯规划贯彻落实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

五、结论

综上所述,在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将更加完善,针对范围面也更加广泛。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新晋部分,将会在未来的教育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相关教育理念也会得到完善和填充。本文对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指导路径中的重要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出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就业指导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不丰富以及实施工作不落实到实际等问题,并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指导、丰富就业指导的相关内容以及深入落实就业指导的工作实施等改进措施,利用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工作路径进行完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李铁虎.职业生涯规划促进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2(20):74.

[2]孙立民,刘丽彤.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2,14(01):73.

[3]李建荣.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体系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9(04):37.

作者:木合塔帕尔·木合塔尔

上一篇:学生学习篮球运球研究论文下一篇: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