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徒制物业管理论文

2022-04-17

学徒制物业管理论文 篇1:

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对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合作模式下的利益相关者开展研究,借助层次分析法明确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和义务,提出完善多元主体教学分担机制、为参与的利益主体提供激励机制、建立利益相关者成本分担制约监督机制等优化策略,为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 高职院校 现代学徒制 绩效评价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对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现代学徒制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作为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管理难度大、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学生与家长对教学质量有疑虑、教学评价体系没有确立、教育成效较难评估等。这主要是因为在高职院校办学中,涉及多个相关利益主体,这些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和责任的不对等的情况,给现代职业教育带来一定的阻碍。高职院校应重新分析现代学徒制的绩效评价机理,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起多主体的绩效评价机制,确保每一个利益相关主体都能够在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相关概念分析

(一)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在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办学中,利益相关者主要有政府、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及家庭。从整体上看,各个利益相关者并未能够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发挥既定的作用。具体来说,政府承担着学校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责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评价中,政府对现代学徒制的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优势凸显,为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输送了大批物业管理人才,凡是有房子的地方都需要物业管理,但是物业管理专业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属于边缘专业,物业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低,家长对其存在认识偏差。该专业的招生基本处于边缘化,政府无法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职业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办学活动,在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方面发挥的作用更是少之又少。

对企业而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能够为企业输送更多留得住的人才,这可以节约企业大量的用工成本,可以说企业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受益主体,更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教学承担者之一。但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状来看,企业与学校无法展开全面深入的合作,校企之间的合作仍旧是采用低层次的、传统的合作形式,如实训合作、就业合作等,而企业也未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和绩效评价活动中。

对学校来说,现代学徒制一般实行小班制,实习时间长,由于现代学徒制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工伤和意外事故,需要学校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学校大规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意愿不强。

学生及其家长对现代学徒制不了解,对教学质量、学生权利的保护有疑虑,怀疑或担心学校以实习为名强迫学生低价打工,企业借此获取廉价劳动力,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实施困难的原因之一。

总之,当前高职院校缺少现代学徒制的合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导致现代学徒制教学成效较难评估、合作效率不高。

(二)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按照逐层分析的方式,对于各个决策问题的总目标、子目标按照顺序进行分解,然后基于求解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方式算出权重,得出最佳的评价方案。当前在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绩效评价活动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具有巨大的优势:一是具有系统性,将现代学徒制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都当做主体,在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目标效果基础上展开逐层分解,从而确保能够将每一个影响因素都纳入评价体系中;二是具有可量化性,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的成效是抽象的,在层次分析法评价体系下,其能够通过加权,对每一个层次的每一个因素展开量化分析,由此提出一个明确、清晰的评价表。

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框架

(一)明確政府利益相关者的指导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中,各行业都需要国家相关经费的支持,而国家也正处于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阶段,因而对于行业经费投入的比例、投入的频次等仍处于摸索阶段。对于职业院校,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大经费投入、政策投入,政府需要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职业院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办学,在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相关优惠政策宣传,明确政府的利益相关者指导地位,确保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保证各项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权责纠纷,制定职业院校中的具体贯彻落实现代学徒制详细的方案和法律制度规范。

(二)确保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主体地位。现代学徒制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与学校之间搭建起的人才培育模式,企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发挥企业主体地位,激发企业参与度和积极性,就要明确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主体作用,如此才能够提高现代学徒制教育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发挥学校利益相关者的主导作用。学校是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主要承担者、推动者、保障者。当前在高职院校的物业管理专业活动中,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应重视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模式的实施,制定相应的现代学徒制考核和教学实施细则,才能实现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四)强化学生家庭利益相关者的创造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下创造更多的价值,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家庭对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支持和影响非常关键,必须强化学生家庭利益相关者的创造作用,使家庭支持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教学活动中来。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设计

(一)层次分析法下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全方位原则。根据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对此要求设计的指标体系必须是围绕“钱”“物”“人”三个方面展开,构建起三维立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原则。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能够反映出管理者战略意图和管理思想,能够展开物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系统培育,还能够确保实现学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层次分析法下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的关键。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从纵向来看,主要涉及校企合作资源、校企合作过程以及合作效果三个方面。因此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对影响因子进行罗列和分析,从而得出绩效评价指标。在横向上按照绩效评价的总目标层次、关键因素层次和具体绩效指标层次三个方面构成,将纵向层次上的直接影响因子进行提炼。以纵向的合作资源、合作过程和合作效果评价现代学徒制资源是否共享、是否实现互利互惠、是否实现共同发展和双赢的目标。

四、提高各利益相关者参与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对策

(一)完善多元主体教学分担机制。在现代学徒制办学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中,要求能够根据受益原则、能力原则和社会公平原则,实现对政府、学校、企业以及学生家庭四大主体共同承担的机制。以政府主体为例,由于现代学徒制主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投入到国家创新创业活动中,因而整个社会是现代学徒制的主要受益者,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承担现代学徒制办学的一定成本。政府应提高对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特色专业的投入,使得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能够获得津贴补助,减轻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个人成本支出;同时也可以为合作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推动企业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中。

(二)为参与的利益主体提供激励机制。目前企业在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机制中的积极性不足,主要原因在于个别企业的发展规模不足,企业领导者的视野不够宽广,因为现代学徒制的利益显现具有延期性,企业没有在现代学徒制中快速获得利益,致使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合作中投入不足,校企双方合作资源条件缺乏、合作过程不顺利、效果不佳。所以应基于企业的利益建立起激励机制。第一是鼓励物业服务企业积极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办学中,以税收优惠等措施进行激励支持。根据物业服务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主动性和取得的效果,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而对于能够参与现代学徒制全过程育人且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可以加强激励力度,除了给予税收优惠之外,还可以将其评选为企业楷模,提高企业的社会地位以及影响度。第二是基于学校利益主体的激励制度,当前在现代学徒制办学成本中,学生是主要的成本分担者,这大大影响了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要求能够对学校采取激励制度,使其能够承担起学生及其家庭的一部分成本。针对高职院校的专业收费應实现差异化,政府可以对特色的物业管理专业进行一定的经费支持,降低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教育的成本。

(三)建立利益相关者成本分担制约监督机制。要求能够建立现代学徒制利益相关者成本分担制约监督机制。如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学生资助制度,实现对家庭困难的现代学徒制学生进行资助,分担学生及家庭的成本支出。但是学生资助制度如果缺少监督管理,往往会出现一些家庭经济情况好的学生获得资助,而那些家庭困难、成绩优秀的学生无法获得资助的情况。要加强对资助的监督,严格规范资助资格的审核程序,保证能够达到成本合理有效分担的效果。另外是对企业的激励制度,要求企业能够参与到现代学徒制办学中,发挥其在现代学徒制中的积极作用,由此才能够给予其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有些企业在现代学徒制实施中没有进行相关的投入,仅仅是挂名现代学徒制,并以此申请相关税收优惠,要求能够加强对企业与学校现代学徒制合作的监督审核,严格把关,把政府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抛弃资格不符的企业,以期寻求更深入的合作交流。

近几年来,现代学徒制已经逐步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推广开来,学徒培养规模不断壮大,从整体上来说,现代学徒制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相关利益者进行分析,对于不同利益相关者角度下高职院校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绩效评价的体系展开设计和应用,旨在能够全面掌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现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发挥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主体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推动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伟芝.PDCA循环在现代学徒制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技术与教育,2016(4).

[2]朱双华.优化现代学徒制环境与提升校企合作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16(S2).

[3]王冰.基于平衡计分卡在我国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D].江西财经大学,2019.

[4]姚润玲.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绩效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5]邱金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指标评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5).

[6]余红.层次分析法在构建校企合作绩效评价模型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17).

【作者简介】陈 爽(1983— ),女,硕士,广西柳州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物业管理。张义斌(1981—  ),男,硕士,河北保定人,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物业管理,社区管理。

(责编 丁 梦)

作者:陈爽 张义斌

学徒制物业管理论文 篇2:

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 要】本文阐述物业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建立“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三进三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校企互聘共培的“双导师”师资队伍等方面论述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并总结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等方面的实施成效。

【关键词】物业管理 现代学徒制 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高职教育要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等方面对接。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物业服务、房地产等行业企业,培养能胜任物业工作的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脱节,导致毕业生难以适应新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学徒制作为一种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地整合校企资源,根据企业和岗位实际需求培养学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因此,在物业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物业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2019年8月发布的《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健全多元化办学格局,推动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扶持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各类职业教育。推进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随着广西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业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企业对德才兼备的“双高”型物业专业人才有着巨大需求。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符合广西地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需求,采用更具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为实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让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广西物业行业,物业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更贴近企业用人需求,能够培养出精准对接岗位的技能人才。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受企业的各项培训,能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完成专业技能的学习,并在毕业后迅速融入企业相应岗位。依托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更精准地对接企业需求,不但能为企业培养更多急需的高技能岗位人才,还能帮助企业缩短人才培养的周期、降低人才培养成本。

另一方面,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目前广西物业行业非常缺乏既具备物业管理知识、技能,又有正确职业价值观、较高职业素养的高能力和高素质的“双高”型人才。与传统的职业教育相比,现代学徒制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操守和应变能力上更具优势。在校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企业作为学徒接受师傅的指导,不仅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获得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产业趋势信息,还能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纪律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因此,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具备正确职业价值观、较高职业素养的高能力和高素质的“双高”型人才。

二、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自教育部2014年印发《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以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物业管理专业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实践,于2018年获得了自治区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开展试点工作。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任务书要求,与多家国内知名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联合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行业企业培养德才兼备的物业管理专业“双高”型人才。

(一)建立“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

培育出企业行业需要的高素养、高技能型物业管理人才离不开校企资源共享、协同育人。为了建立并促进协同育人机制良好运行,校企双方成立由学院主管教学的领导、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组成的领导小组,同时搭建现代师徒训练中心。现代师徒训练中心是一个由校方教学团队和广西房地产业协会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导,多家企业共同参与,面向在校学生和合作企业在职员工设计的“师傅”和“学徒”培养训练机构。训练中心由校方派出的负责人协调校内资源和负责学生的管理、考核工作,由企业派出的负责人协调企业内资源和负责师傅团队的管理、考核工作;运行计划和相关管理制度由校企共同制订,由此逐步构建以实际项目为载体的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在此基础上,学校与万科物业、中铁建物业、龙光物业等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合作的内容包括与企业联合制订招生招工方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师徒制相关管理制度和成绩认定考核制度等。从招收学生开始,校企双方依据各自标准共同面试学生,达到录取条件的考生在成为学校的“准学生”的同时,也成为企业的“准学徒”,当学生期满考核合格后,可选择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该企业的“准员工”,全程做到校企一体化育人。

(二)构建基于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

经过前期的实际调研,根据物业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以及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学生的培养定位和就业岗位。主要根据物业客服管理岗、设施设备运维岗、物业拓展经营岗和物业空间维护与营造岗等四大类岗位的工作内容及其所需职业能力与素质(见表1),构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符合行业通用岗位需求、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物业管理人才。同时,将行业企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职业资格证书(电工证、消防操作员、人力资源管理师)的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任务的对接。

(三)构建“三进三出”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定位,将物业客服管理岗、设施设备运维岗、物业拓展经营岗和物业空间维护与营造四个岗位作为重点培养岗位,采用校企交替培养的方式,共同实施岗位培养。通过解构重构教学内容,形成“三进三出”实践教学体系。“三进”是指企业文化进校园、行业专家参与常规教学和企业培训植入校园。学生定期到企业进行见习,企业按计划委派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企业文化宣讲及岗位能力解读。“三出”是指学生课程实训走进企业、专项模块跟岗进企业、实训进驻企业。企业负责落实学徒的工作岗位,指定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学徒的导师,以师带徒的方式实施教学,并依据企业岗位考核的标准进行学生成绩考核。通过“三进三出”实践教学体系,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出更多为企业所需的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物业管理人才。

(四)建设校企互聘共培的“双导师”师资队伍

在“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下,校方聘用企业技术骨干作为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企业方则聘用学校骨干教师作为技术顾问,促进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发展。对校内教师,一方面要求其取得企业工程系列职称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师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通過建立师资培养管理制度,规定其每年到合作企业挂职锻炼一个月以上,提高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对企业师傅,一是加强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培训,使他们掌握现代职业教育的方法、手段,提升其教学技能;二是开展教育理念和思政教育相关培训,让他们理解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并将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精神渗透到育人过程中。校企开展“双导师”互聘共培合作,建设一支既能适应现代学徒制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考核评价,又能满足企业技术升级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双导师”队伍。

三、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提高学生就业对口率、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一是提高了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的精准对接。参加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不再需要额外的岗前培训,对新岗位、新工作内容上手快、熟练度高,获得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不少学生由于对企业师傅的认可、对企业文化认同感高,在实习之后选择留在企业,从而提高了就业对口率。二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较高的职业素养。学生在跟随企业师傅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企业师傅优良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熏陶,受到企业师傅的积极影响,逐渐具备高能力、高素质的“双高”型人才相关素质。三是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毕业时不仅可以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学历证书,还能够经过专业培训后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具有更高的就业竞争力。四是促使学生明确自身职业规划。由于学生接受的企业培训是依照岗位设计的,这有利于学生找准自身定位,在毕业后顺利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不少学生在实习后就确定了从事的岗位,从客服、拓展经营、设备运维等岗位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总之,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现代服务业转型、技术升级的需要,更好地掌握物业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职业素养,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同步提升。

(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现代学徒制下校企深度合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主管等作为兼职教师,弥补了学校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不足、行业前沿信息缺乏等缺陷,帮助专职教师开阔眼界,丰富学识,提升岗位技能;第二,企业讲师根据工作实际为学生带来大量真实案例、最新的行业知识和信息,也给学校专职教师更新教学内容提供了参考;第三,校企共同搭建并运行现代师徒训练中心,增加了学校教师的实践锻炼机会,校内教师通过参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学徒制相关管理制度、每年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等途径,逐渐提升了自身“双师”素质;第四,在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申报、攻关不同层次的科研课题和科技成果、专利,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成长速度。

(三)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

首先,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能够有效缓解物业服务企业转型升级中招工难和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联合培养适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人才,缩短了人才培养的周期,降低了企业培养人才的成本,实现了企业、学校和员工的“三赢”。其次,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师傅选拔与管理办法”等制度的制订与实施,显著调动了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例如,在师傅的考评中学徒反评占比20%,获得优秀的学徒对应的师傅可直接加分,师傅考核结果与企业的绩效奖励、职位晋升挂钩,等等。

总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整合学校与行业、企业的资源,根据企业和岗位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在教授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实现校企深度融合育人,培养符合广西物业行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振平,阙明婧.以就业为导向,双导师制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智库时代,2019(35).

[2]廖礼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9(6).

[3]赵鹏飞,李海东,张志,等.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实践探索与未来趋势[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0).

【作者简介】陈 曦(1989— ),女,汉族,广西桂林人,硕士,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物业管理。

(责编 苏 洋)

作者:陈曦

学徒制物业管理论文 篇3:

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探索

【摘 要】从现代学徒制是否适合所有产业、不同产业形态下应该如何实施等角度出发,以物业管理专业为例,分享该专业进行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经验,以期为“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提供实施思路上的参考。

【关键词】项目化课程改革;专业综合能力;现代学徒制

一、物业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经济规模,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发展速度也十分惊人。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随着智慧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智慧楼宇发展势头迅猛,对物业管理的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的物业管理专业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该专业以培养“符合企业用人需求、动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专业开办之初就实行“定向培养”模式,建立“企业定向班”。与苏州市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共同进行现代化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实践实训基地建设等,各方面制度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良好。

二、物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建设探索

(一)产学合作,共建联合建设指导委员会

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需要行业组织、企业专家、学院教师联合进行前期调研、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监督执行、反馈修正,因此,联合建设指导委员会至关重要。物业管理专业联合建设指导委员会由苏州市物业管理协会、苏州市东吴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校企合作的領导及资深物业管理师、学院教学服务中心分管领导、物业管理专业带头人组成。物业管理协会主要对人才培养方向、就业等进行指导和规范。合作企业服务性特征明显,几乎所有的岗位都需要人的经验,即主观能动性。因此,合作企业主要提供真实工作岗位和实践场所,并与专业教师共同对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解,提炼出其中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以便制定恰当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企业参与环节等。另外,合作企业选出每个典型工作岗位上经验丰富的师傅,以保证实践环节目标的真正实现。学院教学服务中心对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进行统筹管理、指导和监督,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物业管理专业带头人参与行业调研,把握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与合作企业对典型工作过程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等进行提炼,与专业教师共同商议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教学方式、教学核心等,并对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反馈和调整。(详见图1、图2)

(二)校企通力,共定联合招生招工方案

校企共同制定联合招生招工方案。在招生录取政策范围内,以学院招生生源和招生类型为依据,按照企业招工岗位——后备干部、储备项目经理等岗位需求,共同确定年度招生招工计划。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实施方案”和工作时间表。通过学院招生宣传和企业招工宣传渠道,对社会和考生公布招生章程,接受考生预报名。校企联合对报名考生进行面试,共同发放录取通知书。学院完成学生录取的同时,企业完成准员工录用。

企业做好学生相关福利待遇的落实。学生毕业经考核合格由企业录用,从源头上解决就业问题;按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三年)计算企业员工工龄;学徒在企业工作期间领取学徒工资,学生毕业后企业分批发放录用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工龄工资;学生毕业后,企业为录用毕业生补缴学习期间的社保费用;优秀学生每年可享受企业颁发的奖学金,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条件的学生,企业对其提供帮助和扶持。

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是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在联合招生招工过程中,学校有选择考生和确保招生公平公正的权利,企业有员工选择权,学生有知情权和发展选择权,三方的利益诉求均得到满足。

(三)理实一体,共建校内实训中心及教学资源平台

物业管理专业与合作企业共同建设“智慧楼宇物业服务中心”。物业管理专业以“智慧楼宇物业服务中心”为基础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共同育人、共同管理、共享成果”的长效育人机制。该中心由学院提供企业入校办公的区域,企业“师傅”入驻中心,并全程参与专业建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师资团队建设以及学生培养。同时,“智能楼宇物业服务中心”可承接物业服务企业验房、查验、客户服务等社会服务项目。

校企共同打造物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平台覆盖物业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包含专业、课程、素材三个层级,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视频课程(微课、动画演示)、PPT讲义、习题试题、典型案例、讨论话题、实验实训资料、案例库、辅助讲解及拓展阅读等多种形式的资源。

智慧楼宇物业服务中心(下称“中心”)目前最主要承担学期专业实践课程任务。上、下半学期理论教学时间都为7周,然后在第8周时进入专业实践阶段。专业实践阶段由“中心”安排企业师傅全程参与。首先,根据理论教学阶段的内容,与专业教师一起制定实践实训手册,确定技能要求。然后按照梳理的核心理论内容,安排学生们到不同的岗位(客户服务、设施设备、运营管理等)上进行真实工作场景的实践锻炼。企业师傅作为主讲全程参与,专业教师辅助教学。企业师傅传授技能和强调职业标准要求,亲自示范,学生们边学边做,能力提升很快。实践阶段结束后,“中心”组织效果评价、反馈,专业教师参与总结,然后与企业师傅进行互动,最终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做出评价和给出成绩,也为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做充分准备。另外,“中心”还安排师傅参与网络课程建设,目前已与专业教师一起在超星平台建设基础课程,学生通过“学习通”进行反复学习。从考核情况看,学习效果非常好。

三、关于物业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反思

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探索,物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明显对行业发展认知度不断深入,对自我职业素养提升的要求不断加强。尤其是企业参与最多的实践教学环节,经验丰富的师傅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使得学生们很快将学校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消化,很好地实现了课程培养目标,满足了岗位对人才的能力需求。

但是,物业管理专业在进行现代学徒制探索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比如,企业师傅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合作企业的师傅们对于参与教学环节的认识程度不一,这直接影响他们参与教学时的积极性,继而影响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对企业的好感度。这种情况不仅需要统一认知,更需要校企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再如,学校对于实施现代学徒制专业的教学管理还需要更加灵活。学校有自己的教学制度,学时、授课时间、授课地点都是按照既定的进程表和课程表进行,而企业师傅有自己的工作任务,有时还要处理突发状况,对于固定化的时间地点要求不能完整保证,因此,要认真探讨如何变革现代学徒制的教学管理机制,真正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进行设计。

作者:余凡

上一篇:我国碳金融市场论文下一篇:高职生思想道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