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检成本效率法律探讨论文

2022-05-01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信用信息问题日益突出,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研究开始倍受关注。本文基于信息管理的理论,对如何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信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企业年检成本效率法律探讨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企业年检成本效率法律探讨论文 篇1:

社会组织年度检查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路径研究

[摘 要]年检是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进行日常监管的一项重要手段,但其法律性质存在争议,实践层而存在部门协同难、出具结论难、制度衔接不畅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组织管理的需要。从当前政策形勢和地方实践状况研判,有必要推动年检向年报制度转变,取消原本性质模糊的检查行为,代之以统一规范的社会组织信息披露义务。设计年报制度,需要遵循公开、集中、分类、便利等原则,以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需要掌握的必要信息为主,科学规范年报具体内容,并加强和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

[关键词]社会组织 年检 年报制度

[文献标识码]A [

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级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超过86.6万家,对于管理部门而言,如何实施有效监管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政府对社会组织实施事中、事后监管的一项主要措施,就是依据国务院有关行政法规实施年度检查(以下简称“年检”),但随着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升,延续数十年的年检制度陷入瓶颈,难以适应社会组织改革发展需要。2016年,中央文件提出“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年度报告制度”,但取消年检、实施年报有赖于管理观念的转变及配套制度、信息技术的支撑。本文结合管理实务,对社会组织年检制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前政策形势和地方实践研判年检制度改革趋势;通过制度比较,探讨年报制度的价值,并尝试提出年报制度的总体设计思路。

一、社会组织年检制度的法律性质及存在的问题

(一)年检制度的内涵及法律性质

对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实施年检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三大条例”)规定的管理制度。自三大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年检成为政府部门对社会组织进行日常监管的一项重要手段,社会组织每年须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年度工作报告书》,连同财务报告送交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接受检查,最后由登记管理机关出具“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等检查结论。登记管理机关在年检过程中如发现社会组织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视情节采取责令整改、约谈等措施或依法实施相应的行政处罚。年检结果的运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政府扶持政策挂钩,如社会组织申请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慈善组织属性或公开募捐资格,相应年度的年检合格是必要条件之一,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招标,年检合格通常是资格要件或加分项;二是社会组织在对外开展活动、签订合同、申领票据、办理银行账户、刊物或新媒体运营相关事务时,有关单位或个人会根据年检结论判断能否与其合作或为其办理相关手续。总的来说,实施年检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参加年检是社会组织的义务;年检结论是管理部门对社会组织上年度遵纪守法情况的评价,也是社会公众判断社会组织规范运作状态的主要依据,一定程度影响社会组织的切身利益。

年检是行政管理领域一种常见的行为,但其法律性质一直存在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对年检属于行政法律行为还是行政事实行为存在争议[1],争议焦点在于是否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从现行规定看,二类社会组织年检后果并不一致,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由于专项年检办法的支撑,年检结论和法律后果存在更紧密的因果联系,年检基本合格、不合格的,需要承担整改责任,登记管理机关还可以直接将不合格、不接受年检作为实施行政处罚的事实依据,但这属于直接效果还是间接效果仍有待商榷。社会团体年检则没有相关规定,是否参检、年检是否合格并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同样的行政行为,却不能产生同样的法律后果,这本身就是一种逻辑缺陷,容易导致后续管理和救济路径的混乱。另一方面对出具年检结论这一行为的定性存在争议,理论界存在“二次行政许可说”“行政确认说”“复合型具体行政行为说”等多种观点[2]。国务院法制办、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在1999年编印的有关行政法规《释义》中解释,年检是指业务主管单位与登记管理机关按照法定的内容和程序,对已登记的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和执行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认其是否具有继续开展活动的资格的行政执法行为。这一解释下的年检行为具有二次行政许可或行政确认的外在特征,但并没有法律法规的支撑。从实际情况看,登记管理机关出具年检结论只是对检查结果的总结,而不是对某个组织合法身份或活动资格的批准或确认,年检不合格并不代表该组织自动丧失合法身份或资格。总的来说,年检行为法律性质之所以存在争议,一是由于我国行政法理论对行政行为的界定、分类尚未达成共识,二是由于社会组织年检规则设定的不统一和政策解释的模糊。

(二)年检制度在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年检作为一项由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刚性检查手段。对于行政机关了解、掌握社会组织活动情况,监督规范社会组织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组织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但随着管理理念的转变和制度改革的推进,年检在实践层面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以下六个方面。

1.形式审查方式难以发现实质问题。年检审查形式主要是书面审、形式审。社会组织提交的年度工作报告大多是对上年度工作和基本信息的简要回顾,收集数据的功能大于监督检查的功能,管理部门不易从中直接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财务审计报告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依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出具,报表内容比较简单,难以体现深层的财务管理问题,即便存在保留意见也难以直接定性。有些审计结论注明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但从登记管理法规着手难以找到直接处理依据[3]。

2.业务主管单位初审作用不明显。年检主要是社会组织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从任务分工看,业务主管单位应当侧重于全方位审查,审查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建设,内部治理,是否遵守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活动等各个方面;登记管理机关审查的侧重点一是基于业务主管单位初审结果,二是重点检查有无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情况。但由于年检结论由登记管理机关出具,实践中业务主管单位在初审阶段能够履行全面监督职能的并不普遍。对于独立运作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难以深入了解并把控其运作状态,管理流于放任;对于存在挂靠、依附、领导干部兼职关系的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与其利益相关,不太可能站在中立立场指出问题。业务主管单位的缺位导致年检初审大部分是走过场,检查责仟主要落在登记管理机关。

3.检查重心不明确。为避免出具错误结论从而承担连带责任,登记管理机关的检查倾向于“有罪推定”,年检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找出隐藏在书面报告背后的问题,这就需要大量数据信息的支撑。现行年检制度只有登记类型的区分,没有规模的细分,社会组织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填报同样的材料,遵循同样的审查程序。对大多数基层、小型组织而言,年检数据繁多,财务审计成本较高,受人员力量和专业水平的制约,年检材料总体质量不高,很多数据相互矛盾甚至出现明显错漏。登记管理机关每年需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用于审查数据准确性,纠正很多并不属于违规行为的填报错误。随着近年来新制度、新要求的增多,年检内容也越来越多,有限的监督资源被过度细致的事务性检查工作冲散,管理重心不明确、不集中,年检效率不高,既影响了基层小型社会组织对政府行政效能的满意度,也难以对重点领域社会组织实现有效监管。

4.出具年检结论的法律依据不充分。虽然三大条例都明确要求实施年检,但配套制度并不完善。民政部曾于1996年制定《社会团体年度检查暂行办法》,但上位法依据是已废止的1989年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现已无法作为刚性依据适用。实践中,为社会团体出具年检结论是登记管理机关的难题,比如存在内部治理混乱,不能按时换届,超地域开展活动,不使用规范名称,净资产低于注册资金等情况的,直接给予“不合格”

的依据不足,“不合格”“基本合格”的区分也完全依赖于主觀经验判断,这种自由裁量的不确定性造成管理行为的任意性,不符合公平原则。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有专项年度检查办法的支持,出具结论相对更加规范,但仍有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的定性得不到制度支持。

5.年检结论和日常管理、行政处罚衔接不畅。依据现行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出具年检结论后,没有撤回、变更的制度路径,特别是为社会组织法人登记证书加盖印戳后,就成为一锤定音的历史印记,但年检只是日常管理的手段之一,年检结论只能体现年检时段内的检查意见,如出具“合格”结论后,发现社会组织提交的情况不真实,或因投诉、举报发现其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已出具的结论就陷入了尴尬境地。实践中,不乏社会组织,特别是基金会,存在在年检期间补足注册资金,年检结束后抽逃的情况。年检和行政处罚的关系也不够清晰,《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没有规定年检“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是否应当实施行政处罚,实践中认定为“不合格”的情形和条例中列举的处罚情形又不能完全对应。为解决这一问题,登记管理机关常常需要绕一个“弯子”方能实施处罚,如社会团体不能按期换届,登记管理机关出具年检“不合格”或“基本合格”的结论,同时出具要

求按期换届的整改通知,如果社会团体不能按要求整改,再视为“拒不接受或不按照规定接受监督榆查”情形实施行政处罚。

6.年检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年检主要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内部进行,过程比较封闭,这至少造成三方面问题:一是缺少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监督的空间,如税务问题、违法出版刊物问题等无法在年检报告中呈现,相关职能部门监管情况和年检结论难以挂钩;二是由于年检自由裁量幅度大,检查结论存在变通的可能,这就容易成为一些部门或个人权力寻租的通道,存在腐败的风险;三是社会公众只能看到年检结论,却看不到背后的判断依据和判断过程,难以通过年检结论直接判断该社会组织是否具有公信力。社会组织每年年检“合格”不一定代表该组织自治水平高,可能只是因为资金少、活动少、“出错”机会少,单一维度的结论无法呈现社会组织综合实力。

由于上述原因,年检制度引发各方诟病:登记管理机关认为年检行为性质模糊,社会组织不参检成本低,登记管理机关督促参检及后续执法的成本过高,每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却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还可能承担无限连带

责任;业务主管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认为年检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事务,本部门缺少参与空间;社会组织认为年检内容过多、程序繁琐,年检结论迟迟难出,影响了正常活动,一些管理部门给出“基本合格”“不合格”结论没有

法律依据;社会公众认为年检信息披露不够透明,通过年检结论难以了解社会组织的真实运作状态。总的来说,传统年检制度的弊端日益凸显,难以满足社会组织管理的需要。

二、社会组织年检制度改革趋势研判

(一)政策改革趋势

201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提出“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年度报告制度”,为年检制度改革打开了突破口。同年颁布实施的《慈善法》针对慈善组织提出相关制度性要求,比如第十三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其登记的民政部门报送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第七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六)项规定,未依法报送年度工作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的,民政部门可以实施相应的行政处罚,上述条款共同构成慈善组织年报制度的基础。由于三类社会组织都可能被认定为慈善组织,因此在制度层面,目前呈现出年检、年报并行的现象:已经认定为慈善组织的实行年报,未认定的仍然实行年检。2017年,民政部出台《社会组织抽查暂行办法》,设定了每年按比例抽查的行政检查要求;2018年的《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将年报信息(社会组织依法履行年度工作报告义务并向社会公开的信息)纳入基础信息的范围,对于未按照规定时限和要求报送年度工作报告的,

规定由登记管理机关将其列入活动异常名录。这两部规章都为年报制度的建立留出了较好的衔接卡口。

从制度改革趋势看,社会组织年检制度正在逐步向年报制度转变,宏观政策持鼓励态度,新出台的管理制度均为年报预留了空间,但目前适用范围仅限于慈善组织,全面实施还有待法律法规的明确规定。

(二)地方实践情况

近年来,一些省份借鉴商事制度改革的经验,结合社会组织管理实践情况,围绕年检制度改革开展了多轮实践探索。如海南、黑龙江等地早在2014年就探索取消年检制度[4],但只是取消了出结论的环节,缺乏配套制度和技术支撑。2019年以来,一些地区开始新一轮创新探索。福建省于2019年起在省级试行年检改年报,内容包括年度工作安排、年度财务报告、党建工作报告三方面,登记管理机关不再出具年检结论,年度报告自动在官方渠道公

布,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登记管理机关根据需要可将社会组织年报信息向财政、公安、审计、税务等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推送。广东省民政厅于2019年印发的《关于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的实施办法(试行)》规定,年报实行网上填报、公开和存档,社会组织发现或受登记管理机关委托的第三方机构指出其填报公开的年度工作报告信息不规范、不完整的,有一次机会撤回更正。为保证年报制度改革效果,该办法规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如在协同管理方面,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应当形成年度工作分析报告并报送业务主管单位,通过政府公共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向有关部门提供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实现部门信息共享;在年报服务方面,规定登记管理机关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为社会组织提供填报咨询和指导服务,第三方机构对社会组织年度工作报告出具监测评价报告,并报送登记管理机关,登记管理机关对监测评价报告内容进行甄别和核对。和早期改革相比,2019年以来的实践探索,形成了更加成熟的年报制度体系,为该制度的全面推行和建立完善提供了较好的地方经验。

三、年检、年报的区别及制度改革的价值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就社会组织年报制度作出名词解释。结合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有关表述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实际,笔者认为社会组织年报制度可以概括为“社会组织依

法每年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指定的信息公示系統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上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查询的制度”,其内涵主要包括几个层面:一是报送的时间、期限应当由管理部门明确规定;

二是报送方式主要是依托互联网和信息系统进行;三是报告内容主要是上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具体内容需要专项制度予以明确;四是年报信息应当依法向社会公示,接受全社会监督。

(一)年检、年报的区别

年检、年报在报送内容上没有本质不同,均包括上年度工作报告、上年度财务报告和按规定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两者主要区别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1.报送方式不同。年检主要是书面报送,即先经业务主管单位初审并盖章,再报登记管

理机关。虽然已有不少地区实行网上年检,但由于部门间的联审信息系统难以建立,实际仍需社会组织将纸质版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再将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上传信息系统;而年报仅需要在线填报材料,省略了多部门盖章环

节,有效减少了社会组织上门办事的次数。

2.判断方式不同。年检制度下,登记管理机关必须出具年检结论并在社会组织年检报告书和法人登记证书上加盖印鉴,社会组织直接运用结论办理相关事务;而年报制度与其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不出结论、不盖印鉴,不同单位和个人可以根据各自需要查阅、对比相关信息并作出综合判断。

3.接受监督方式不同。年检制度下,社会组织的年度工作情况、财务情况一般无需对外公布(基金会除外),只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的审查;而年报信息则必须向社会全面公布,各相关职能部门、行业管理部门、新闻媒体、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组织内部成员均可根据各自需要,有针对性地参与监督。

从表1可以看出,年报的报送方式更加简单,监督半径大大扩展,结果运用更加科学,但基础要求远远高于年检:一是信息化要求高,年报必须通过统一的信息系统填报和发布信息,这就要求管理部门必须投入较高的信息

化建设成本,建立与制度要求相适应的信息平台;二是部门协同要求高,要建立各部门管理信息提取、共享机制,还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和执法机制,避免出现问题后互相推诿;三是制度配套要求高,由于年检推行多年,不少服务

管理政策制度都和年检结论挂钩,取消年检后,相应的管理制度也需要同步调整,否则会出现社会组织办事难的情况。

(二)年报制度的价值分析

年检、年报不是同类的行政行为,也不是某项制度的简单更新或形式层面的转化,其本质是取消原本性质不清的行政行为,代之以统一规范的社会组织信息披露义务,在此基础上实施更加精准的监督检查,这是一种新的制度设计。从设计理念看,年报制度更加符合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主要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强化主体责任。社会组织由被动接受管理部门监督转变为主动向社会公众披露信息,其透明度、公信力、接受监督和依法运行的能力均通过信息披露这一方式平等展示,公开接受政府部门、内外部各方面人员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审视和比较,这能够切实增强社会组织的责任主体意识,倒逼社会组织重视年度报告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对不规范行为、不真实信息承担责任。如果配套出台信用激励政策,还有助于形成比自律、比诚信的正向竞争态势。

2.有利于健全监督体系。传统的监管体系下,大量社会组织主要接受少数政府部门的管理,其他社会主体难以直接参与监督;而年报能够打破既有的一元管理模式,以相对公平、高效的方式形成政府监管、社会组织自律、社会监督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在政府监管层面,有利于建立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管理格局。这种由“章程自律、法人自治、信息披露、社会监督、部门协同、奖惩激励”组成的多维度体系,能够避免政府“单极行动”和“人盯人战术”的缺陷[5],解决行政管理“缺位”“越位”甚至失灵的问题,促进行政行为的廉洁、高效。多元主体共同实施监督,共同参与管理和服务,有利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协同治理,提高事中、事后监管的透明度。

3.有利于理清管理思路。年报无需作出结论,管理部门可以从“怕背锅”“没依据”的桎梏挣脱出来,转为更加积极的正向管理思路,集中精力解决重点问题。对于一般社会组织按比例进行抽查;对于重点领域社会组织或重点问题,实施专项检查;对于未能按要求履行年报义务的社会组织,与信用管理制度设计相衔接,列入活动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对于从年报信息和日常管理中发现的违法违规情形,有针对性地实施行政处罚,这样的管理思路更加清晰,还可以有效避免管理部门承担不必要的应诉风险。

四、社会组织年报制度设计思路

(一)基本原则

1.公开原则。一方面,社会组织年报信息应当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最大程度减少信息不透明;另一方面,各相关部门的监督结果(比如抽查、处罚)以及社会投诉举报的处理痕迹应当在同一平台公开,形成内容完整的监督体系。

2.集中原则。年报的法定公示渠道应当具有唯一性,比如通过登记管理机关建立的信息系统进行集中公示。各级各类社会组织的报送时间、查询渠道等也应当统一,避免多个系统相互割裂,形成信息孤岛[6]。

3.分类原则。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年报要求一致,但具体内容应当科学区分,不宜“一刀切”。一是要区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的报告内容,设计更具针对性的填报表单;二是要区分慈善组织、非慈善组织的报告内容,慈善组织年报要与《慈善法》各项要求相衔接;三是要区分不同规模社会组织的报送内容,比如对于小型社会组织可以简化财务报告的要求,对于大型社会组织,则需要报送更加详细的财务报告。

4.便利原则。一是年报内容应当尽量简洁,以报送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共同关注的重要信息为主,非重点信息可以选填、选报;二是程序设计应当以简便办事为导向,避免出现社会组织多次上门、重复劳动的情况;三是社会公众查询年报信息应当简易便捷,促进信息披露发挥最大效能;四是管理流程应当尽量清晰,和后续抽查、执法、信用信息管理制度的衔接要流畅,避免管理逻辑混乱。

(二)年报内容

年报内容应当以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所需要掌握的必要信息为主,一般包括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审计报告。

年度工作报告是指社会组织上年度开展各项工作的整体情况,主要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基本信息;二是内部建设情况,如上年度登记备案事项变更情况,会议及换届情况,内部制度建设,机构设置,党组织建设情况,专职工

作人员情况等;三是财务情况,如资产负债,年度收支,接受捐赠,提供资助,开展募捐情况等;四是业务活动情况,如上年度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上年度举办重大活动,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开展评比达标表彰,实施公

益项目,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情况等;五是接受监督管理情况,如近三年年检,等级评估,受到行政处罚等情况。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具体项目应当视具体情况予以调整。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可以简化报送内容,只需填报基本信息和年度工作情况。

财务报告是指社会组织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等规定制作的上年度财务会计报表。由于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社会组织的资产规模差距较大,有必要予以区别对待。比如对于社区社会组织及上年末净资产、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社会组织,无需报送专门的财务报告(在工作报告的财务情况中披露必要数据即可);对于大规模的社会组织(如上年末净资产或上年度收入达500万元以上)以及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要求提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对于其他社会组织,提交的财务报告无需审计[7]。

在设计年报内容时,还要考虑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明确法定代表人对年报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建立承诺制度;二是在必须披露事项的基础上,可以设置选择性披露事项,比如主要负责人以外相关成员的联系方式、公益项目明细、会议具体程序、特殊事项说明等,以满足不同监督主体的需求和社会组织的自我提升要求;三是注意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豁免原则;四是对于已提交的信息设置规范的修改途径,限定修改时限和

修改次数,修改的内容应当留痕并披露修改原因,以保证年报内容的准确性;五是对于系统能够提取的管理类信息设置关联显示功能,最大程度减轻社会组织填报工作量。

(三)制度衔接

年报制度必须与其他服务管理制度相衔接,才能发挥最大监管效能。根据当前管理实际,至少要和以下制度建立接口。

1.与信息公开制度对接。配套出台社会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将年报作为社会组织信息公开义务的一项内容予以明确,和信息公开其他相关要求统筹安排,彼此呼应。

2.与信用管理制度对接。结合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立一体化的展示和查询窗口,并与红黑名单、活动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等要求相关联。取消年检后,管理部门不再出具结论,但可以建立第三方信用评价机制,有关数据可以从年报中提取并进行科学评价[8]。

3.与抽查检查制度对接。年报制度实施后,管理部门应当全面实施抽查制度,以一定比例的随机抽查取代原有的普查,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展专项检查。抽查检查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年报重点内容进行核实,对财务情况实施专项审计。

4.与投诉、举报制度对接。依托统一公示平台建立便捷的投诉、举报和反馈渠道,畅通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监督的路径,最大化发挥年报制度的多元主体监督效能。

5.与行政处罚制度对接。法律法规在设定法律责任时应当将未履行年报义务明确列为事实依据,针对社会组织在年报中可能存在的弄虚作假、隐瞒实情的行为,应当明确责任追

究机制,督促社会组织强化诚信自律。

6.与购买服务、税收优惠、资格认定、评优评先等政策制度对接。对于以年检合格為前提条件的相关规定要作出相应调整,优化管理服务举措。

7.与其他部门的管理平台对接。年报内容应当有针对性地推送给业务主管单位、行业管理部门,方便各职能部门分门别类进行查询。其他部门的管理信息也应当通过系统推送、定期交换等方式通过信用公示平台集中统一发布。

参考文献

[1]滕宇.行政检查行为可诉性研究[J].理论界,2008(z1):54-55.

[2]上海市行政法制研究所年检课题组.与行政许可相关的年检制度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6,21

(3):103-110.

[3]王先明.從财务的角度浅谈社会组织年检[J].社团管理研究,2011(10):51-53.

[4]马红军.关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年报制度的思考[J].中国社会组织,2017(4):40-41.

[5]马庆钰,井峰岩.论社会组织多维性规范管理体系的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92-96.

[6]赵渊,陈茜.法经济学视角下企业年报公示制度评析[J].学术探索,2014(11):34-39.

[7]张远凤,张慧峰.分类监管视角下社会组织年检制度优化研究——基于M省本级登记社会组织年检报告(2011—2014)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8(10):51-56.

[8]张冉.中国社会组织黑名单制度研究:价值分析、现实困境与建构路径[J].情报杂志,2017,36(1):66-71.

[WT4HZ]Research on the Problems and Reform Path of the

Annual Inspection System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Wang Ye

(Civil Affairs Bureau of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Jiangsu 210003,China)

[Key words]social organizations; annual inspection; annual report

作者:王晔

企业年检成本效率法律探讨论文 篇2: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信用信息问题日益突出,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研究开始倍受关注。本文基于信息管理的理论,对如何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企业信用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企业信用 信用信息 管理机制

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转化为企业信用信息,产生信用资本,为企业带来相应的信用收益。企业信用信息是一种资源,它可以使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动力。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的开放程度还不够大、利用率比较低;企业信用的大部分信息仍然分散在各政府部门,信息联网内容单一,信用信息资源不能被有效整合,无法通过信用信息来约束企业的信用行为;失信惩戒的市场约束作用尚不明显;企业失信的社会制约机制还未形成;政府部门对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究其原因,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和发挥作用是其症结所在。因此,研究如何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对于开发和利用企业信用信息资源、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内涵

V.Slamecka 等学者指出,人们对信息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信息的内涵有了重要的拓展,在原来“消息”、“知识”等内涵的基础上,又有了两个新的内涵: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是一种商品。信息作为经济资源和商品的新观念,以及信息经济引人注目的发展,促使人们进一步关注信息管理,对信息管理提出新的需求,并将其推向一个新的时期。

信息管理的实质就是人们综合采用技术的、经济的、政策的、法律的方法和手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以提高信息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效用价值为目的的一种活动(马费成,2002)。

企业信用信息是随着信用的产生而产生的,是指与信用有关的信息,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政府部门、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消费者等相关的活动中与信用有关的行为记录,它是判断企业信用状况的重要信息。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失信来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要建立防止企业失信的机制,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我们认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就是以经济、技术、法律等措施为保障,向市场主体提供反映企业信用状况相关信息的动态过程,是对于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评价、发布的动态过程进行全方位管理的工作体系。通过这种机制能够优化市场信用信息资源,规范市场交易主体的信用行为。

总体来说,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机制。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是指通过合法、公开的渠道或根据与有关部门的合约,将分散在社会有关方面的企业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分类、整理、储存,形成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的活动。企业信用信息可以分为企业基本信息、信用能力信息和信用行为信息。企业信用信息采集是企业信用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也是信用信息产品开发的起点。没有准确、及时和可靠的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工作,企业信用信息产品的开发质量也得不到必要的保证。

2.企业信用信息的评价机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的评价机制,实际上是增加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可识别性,即用一定的符号来表示企业信用的好坏程度、高低水平等状况。作为企业信用可信程度的依据,企业信用信息评估是由公正、独立的评价机构,采用规范的评价程序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企业信用信息做出的综合评价。包括评价原则、评价模型、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评价方法等。

3.企业信用信息的发布机制。它是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目的实现的途径。企业信用信息发布机制的建立就是要根据不同性质的信用信息,选择合适的发布机制,促进企业信用信息的利用。从理论上分析,企业信用信息发布主要依靠四种机制:一是信用信息的自愿发布机制,即企业自愿将信用信息予以对外披露;二是信用信息强制发布机制,即由法律或规章授权某国家行政机关公布企业有关信用信息。强制发布机制一般适用于企业的黑色信用信息及部分出于自身考虑不愿主动公布的信用信息;三是市场化发布机制,即由需要特定信用信息的企业向有关信息提供方购买信用信息;四是互利共享机制,企业信用信息的使用者同时也提供关于自身和其他企业的信用信息,即信息使用者同时也是信息提供者,相互之间实现信用信息的互利共享。

4.企业信用信息的法规保障机制。完备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建立在有政策、法律保障环境的基础之上。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法规是调整各类主体在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播和利用等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5.企业信用信息的技术支持机制。企业信用信息技术就是在生产企业信用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转换、通信和安全等方面相关技术、处理方法以及所有相关软件的总和。特别是以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则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的支撑条件。

二、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1.信息不对称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信息而另一方却没有这些信息,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信息不对称可以分为事前不对称和事后不对称。事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逆向选择”, 事后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信用评价方的信息成本和市场交易费用也就越高。所以,信息不对称导致授受双方的不均衡博弈,使得信用风险的产生成为必然。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可以加速企业信用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使信用信息尽量公平地为经济交易的各方所共有,使交易各方最大限度地了解各自真实的信用状况,避免发生信用合约签订之前信用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和信用合约签订之后信息优势方的道德风险行为,减少交易成本。

2.企业信用信息的有效性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类别的信息具有不同的时效特性,企业信用信息的时滞性主要是指信用信息采集的滞后性、评级的滞后性和更新的滞后性。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能够及时收集各交易方的信用信息,当信用状况改变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给信息需求方,避免信息滞后给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3.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健全的市场化企业信用信息供给机制,这导致信用信息产品(如各類信用报告、信用评分)数量较少且供应不足,从而使市场参与者对企业信用信息的需求,在时间上和数量上都难以得到满足,这就必然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

4.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是优化信用资源配置的保障,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信用信息资源不断向信用状况好的企业集中。在企业信用信息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授信机构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信用申请企业的信用状况,减少因缺乏信用信息而出现的授信决策失误。同时,信用状况良好的企业有更多机会选择优质的信用信息产品和服务,为企业间选择满意的合作伙伴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企业良好的信用信息将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经营成本。反之,不良企业的付款信息将增加供应商要求现金结算的比例,从而加大企业的资金需求,增大企业的经营成本。

5.为了防止企业不法牟利,必须建立“守信者奖、失信者惩”的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中的企业信用信息发布和查询机制是保障企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有效运作的前提。健全的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本身对失信企业具有惩戒效应,并能够消除或抑制交易中的不良动机。

三、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对策

1.基于人文方面的对策。目前,我国企业信用信息市场还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和信息披露制度,这是我国征信行业发展无法可依、无法保障以及企业信用信息供给严重短缺的要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快企业信用信息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建设,主要包括:(1)建立界定企业信用数据开放范围的法规,包括必须开放的数据源及监管机构的责任,保证企业信用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更新。(2)出台关于界定企业数据保密范围的法规。(3)制定公平信用报告的法规。通过这些法规的制定来强制有关行政机构和社会部门以法定途径和方式将企业信用信息以商业化或义务的形式向信用信息中介机构开放,并为商业化的信用信息中介机构在市场上开展企业信用信息采集、处理、评级、保存和服务提供基本法规依据。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应建立在我国的信用文化基础之上,这就需要我们树立起正确的信用价值观念,培育全民的“信用至上”意识,珍视信誉的良好社会氛围,特别要重视企业的信用文化建设。加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从业队伍的建设,规范从业人员,建立从业资格考试及培训制度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2.基于经济方面的对策。市场机制能够通过价格信号自动地以较低的成本合理地配置资源,企业信用信息资源的市场配置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对企业信用信息生产的自组织过程来实现。它表现为三个方面,(1)市场机制允许多个征信企业为进行企业信用信息竞争性的生产,刺激信用信息生产效率的提高。(2)信用信息生产存在风险的原因在于其投资是不可逆的,但成功的信用信息生产却具有巨大的收益,为征信企业的信用信息生产提供动力。(3)市场能够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信用信息生产。我国应该借鉴国外征信企业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使企业征信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另外,积极培育企业征信产品的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强大功能,更多地使用市场化的手段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资信评级。

3.基于信息技术方面的对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功能,能够提高信用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和共享效率,是对构建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的重要技术支持。(1)尽快组织和开展企业征信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工作。(2)企业信用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这是企业征信行业发展的关键,结合国外经验和我国的现实情况,应该分三个层次建设企业信用数据库:一是政府部门除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如工商注册数据库、工商年检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普查数据库等等,还应当根据企业征信需求建立一些专门的企业征信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服务。例如日本通产省专门斥巨资建立了“海外企业数据库”,记录与日本企业交易过的海外客户信用信息资料,专门供日本商社对外贸易合作时查询使用;二是规范行业内企业征信数据库的建立与运行。在同一行业范围内企业的信用资料比较集中,因此以行业为主形成的企业征信数据库是征信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形式;三是加强征信企业的自身征信数据库建立与完善。(3)加快基于网络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实现信用信息资源的联网整合、传递和查询。(4)采用知识挖掘、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对企业信用信息的内容进行深度分析挖掘,增加信用信息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史 琴戴 娴杨 涛: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谈信用信息传递机制的建立[J].财会月刊,2005(12)

[2]周城雄:我国个人信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4

[3]任永平:关于企业信用信息共享问题的思考[J].现代企业,2006(8)

[4]惠瑶:企业信用信息支持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4

作者:仲丛友

企业年检成本效率法律探讨论文 篇3:

提高绿色食品续展审核工作改革水平的研究

摘要:绿色食品续展认证是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我国绿色食品续展和审核、颁证工作现状进行调研,探明改革工作中依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工作质量、效率和能力,为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绿色食品;续展;审核;改革;现状;问题;措施

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历经20 a的发展壮大,绿色食品续展认证已经成为绿色食品认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续展率的稳定是进一步提高认证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绿色食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1]。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此形势下,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继续开展续展审核制度改革,并授权省级机构负责续展产品审核全部工作。

1 绿色食品续展审核制度现状

1.1 续展改革范围扩展,续展制度逐步健全

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简称“中心”)于2012年在山东、江苏、黑龙江3省启动第一批试点[2]。2013年确定天津、河北、大连等16个省市区先行开展续展审核改革工作。此后,北京、山西、吉林等地陆续纳入试点范围。2015年底,全国开展续展审核改革的省份已扩大到27个。2014年中心制修订了绿色食品標志许可审查工作程序、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工作规范及绿色食品现场检查工作规范,“一程序,两规范”的实施规范了续展审查过程,续展时限更加严格,审核重点突出,提升了续展工作的有效性。

1.2 续展流程逐步简化,检查效率持续提升

续展综合审核制度改革,将原来由中心承担书面审查的工作下放到省级工作机构,与续展受理、初审、现场检查统一由省级机构实施,审核合格后报中心备案,经批准后颁发相应证书,这样由省级绿办统一连续完成的流程使续展效率得到明显提高。此外,把续展工作与年检、抽检相结合,如年检和续展现场检查由省地县绿办协调同期开展,把续展产品优先列入中心省级工作机构绿色食品监督抽检计划。通过加强统筹管理,续展检查检测效率逐步提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满意度。

续展工作对时限要求较高,中心依托绿色食品网上审核与管理系统,提前3个月关闭续展录入权限,督促到期续展企业在证书到期前3个月完成续展材料申报工作。优先安排审核续展材料,确保企业在证书到期前完成续展,近2 a未出现企业因为续展时限原因被工商等部门处罚的问题,扭转了以往绿色食品企业新旧证书不能及时衔接的问题。

1.3 审核把关能力逐步加强,续展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承担续展审查的省份相继结合本省实际,建立了分管领导负责、省级工作机构专人管理、地市工作机构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中心以每月抽取10%的续展申请材料为手段进行督促检查,重点对投入品使用合理性、管理规范性、来源稳定性等进行审查,并适时开展续展现场检查,确保续展工作质量。

1.4 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时限管理得到加强

目前,依托绿色食品网上审核与管理系统,续展工作已实现了在网上开展申报审核、检查员管理等功能,特别是采用续展到期提醒、关闭续展过期企业录入权限等方式,加强了对续展企业的时限管理,提升了企业续展率。实施续展改革的2013—2015年,全国企业的平均续报率为68.9%,产品的平均续报率为66.3%,比2012年和2011年的65.0%左右的水平有了一定幅度的提高。

2 绿色食品颁证制度改革现状

严格履行程序,及时、准确地向企业颁发绿色食品证书,是企业合法用标的前提,也是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成果的体现[3]。颁证制度改革工作以提高颁证率和颁证工作效率为目标,赋予各地绿办颁证工作职责。颁证制度改革在山东、江苏、黑龙江3省先期试点的基础上全国推行,其改革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颁证工作效率提高

改革充分发挥地方各级绿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工作的互动性。比较改革前,明显缩短了颁证时间,提高了颁证工作效率,保证了企业及时领证用标,提高了企业满意度。据2016年上半年抽样统计,企业平均领证时间由原来的50 d左右减少到35 d左右。

2.2 实现信息自动化与共享

通过网上审核与管理系统和颁证信息定期通报制度,实现了信息共享,强化了各级绿办对企业办证过程的跟踪指导、督查和服务,提高了颁证率,企业和产品颁证率由91%提高到95%左右。绿色食品网上审核与管理系统中设计的颁证、查询、统计等模块,实现了业务工作的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3 续展和颁证改革中主要问题

续展和颁证改革经过4 a的运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绿色食品续展和审核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3.1 续展工作方面

1) 续展超期。主要原因为:申请或补充材料未在规定时限上报;未在续展周期完成现场检查和产品检测;续展申请材料不齐全;检测报告和初审报告不符合规范要求。

2) 续展率偏低。2015年全国企业续展率为57.5%,产品续展率为51.8%。在续展授权改革的27个省份中,2013年企业续报率高于全国水平只有12个省份,2014年有14个省份,2015年有15个省份。

3) 忽视续展现场检查。过于注重材料审查,轻视现场验证,现场检查流于形式、走马观花,因此不能及时发现企业质量安全隐患,甚至出现不到现场、闭门造车、检查员不亲自撰写现场检查报告等违规行为。

4) 改革推进不到位。部分基层绿办对续展改革还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措施不到位、承接落实不到位。

3.2 颁证工作方面

1) 颁证率低。近4 a,平均每年有7%左右通过审核的企业和产品未领证。未领证原因超过70%是合同问题,近30%是缴费问题。在未领证的企业和产品中,续展企业和产品均占80%以上。企业提出申请且通过了审核,但因各种原因不领证的现象,无论是对颁证工作系统还是对企业来说均极大地浪费了资源和成本。

2) 工作效率低。少数绿办、部分企业忽视颁证时限要求,拖延颁证时间,特别是部分续展企业不及时办证,给市场监管造成很大的风险和隐患。

3) 工作联动机制缺乏。部分绿办的审核、颁证与监管工作缺乏有效联动,缺乏统筹考虑和协调安排,造成企业不能及时得到相关信息,导致企业欠费,严重影响后期的续展颁证。部分绿办对实施颁证信息月通报制度不重视,对办证企业督促不力。

4 推进绿色食品续展审核和颁证制度改革的措施

随着我国进入“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阶段,绿色食品生产作为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已经历经25 a的发展并逐步承担引领标准生产、保障农产品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责任[4]。以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为核心的续展和颁证改革,是绿色食品管理体制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对于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绿色食品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上述发现的主要问题出发,总结需要采取的措施。

4.1 持续抓续展改革工作

1) 扩大续展授权范围。需要本着积极推进、稳妥实施的原则,来进一步提高全国续展率和续展质量。一方面应该推动具备条件和能力的省份和地区开展续展改革,进一步扩展授权范围;另一方面需要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在严格防控風险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授权产品审核权限。

2) 进一步加强对续展授权省份的指导,确保续展质量。首先,要强化续展时限管理,明确各级工作机构职责,严格遵守续展检查和审查时限、材料上报时限、书面审查时限、补充材料时限,督促企业在证书到期前完成续展。其次,要严格续展检查把关。强化各级审查把关责任,严格实行签字负责制。现场检查报告由检查组长按时限要求亲自撰写,初审报告由省级工作机构严格审查,分管领导亲笔签字把关,提高续展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另外,需要加强抽查和现场核查。加大抽查和现场核查力度,强化抽查核实结果的运用。对抽查和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违禁投入品、产品质量问题,给予严格处罚。对出现问题较多的省份,要扩大抽查比例。最后,要建立健全初审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3) 进一步完善服务,提高续展效率。首先,进一步简化续展材料,压缩审批时限。要在现有申报材料清单的基础上,抓住关键环节,进一步压缩各环节审核时限,提高续展审核效率。其次,完善续展增报政策。去年为促进绿色食品产业结构调整,鼓励集团公司和大企业申报和续展增报,中心制定了相关政策,受到了各地欢迎。以后应尽快出台相关的实施细则,进一步优化续展政策,增加续展增报政策的可操作性,为企业续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第三,进一步加快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绿色食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应该完善绿色食品网络平台建设,推动用户端与基层工作机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对接,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有效利用和可追溯,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4.2 积极做好商标管理工作

绿色食品商标是绿色食品事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和战略资源,也是打造品牌的法律基础。应树立保护绿色食品商标的意识,坚持开展商标境内外动态监控。如果发现商标异议、争议案件时,要及时报告依法维权。在电子商务日益发展的形势下,可通过加强绿色食品商标在线监测,防止虚拟侵权行为。各地方绿办应主动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绿色食品商标在国外使用的证据,保证商标合法有效。

4.3 规范做好办颁证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督办工作,提高颁证率。部分颁证率低于90%的省份,特别是发展大省要督促企业抓紧办证。对中途放弃办证的企业要主动摸清具体原因,积极研究采取对策。二是应该共同遵守时限,提高颁证工作效率。近几年来,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职业打假人等有的通过农业部政务信息公开渠道,有的直接提请中心书面回复获证产品信息,数量越来越多,里面涉及超范围用标、超期用标、包装标识与证书内容不符等诸多问题,除了企业自律以外,还需要审核、颁证、监管工作齐抓共管,这样才能规避市场风险。三是企业与监管部门需要相互配合,提高颁证工作质量。四是继续推进颁证工作信息化。扩大网络化系统功能作用,将颁证工作进一步向地市县绿办、申报企业延伸,不断提高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4.4 严谨做好统计工作

做好统计工作,既是申报企业需要履行的义务,也是地方绿办必须承担的工作职责。目前统计工作开展得不够理想,很多企业不填报统计数据,或填报数据不准确;部分绿办对统计数据不录入、不审核或录入不准确,不补录续展企业的统计数据,严重影响了全国统计数据的精度。进一步补充、完善和优化绿色食品审核与管理系统有关统计功能,实现由申报企业通过绿色食品审核与管理网络平台直接填报、绿办审核、中心审查汇总的方式。

4.5 强化责任担当意识

各级工作机构应从有利于事业长远发展、有利于企业的角度,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严格把关,确保续展材料真实有效。工作中应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对企业的联系沟通和督促指导。各级工作机构需要进一步加强领导,做到分管领导岗位职责、考核制度完备,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级工作机构及相关部门应细化责任分工,加强衔接沟通,充分发挥基层工作机构和检查员的作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逸先,谢焱,夏兆刚.提高绿色食品续展产品检验工作质量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s1):85-88.

[2] 佚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召开续展放权经验推广及颁证改革工作座谈会[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3(3):57.

[3] 张金凤,姜福旭.如何更好地发挥绿色食品企业内部检查员的作用[J].吉林农业,2014(7):1.

[4] 郭娜.牡丹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8):19-20.

作者:叶博

上一篇:职业教育发展观念封闭因素论文下一篇:高校基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