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控制体系优化路径探讨

2022-09-11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特殊阶段, 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凸显, 转型升级紧迫。结构性过剩行业将加快产业升级, “降本增效”是我国企业的重点工作。如何有效的控制企业成本成为企业能否更好发展的关键因素, 也是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增强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成本控制这一重要管理方法,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与创新走到现在, 新时代赋予了它更多的作用。成本控制研究的基本体系包括岗位内容与分级审批、成本预算、成本执行、成本核算、成本考核五大内容, 以成本控制为主线, 贯穿于成本控制流程中, 促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实现其效益最大化, 最终完成成本控制的目标。成本控制是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部分, 只有根据企业经营形势, 不断改进优化成本控制相关工作, 才能确保效益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体系进行分阶段的优化探析, 希望对有关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带来启发。

一、完善成本管控责任审批流程及权限

在预算审批财务规章中, 应明确不同级别的员工进行不同步骤的审批流程。

一般部门工作人员 (部门经理级以下) 作为经办人的, 首先确定本人申请的成本费用预算是否是本部门管控的成本费用。如果是本部门的管控费用, 则经办部门经理和费用管控责任部门经理同为一人, 只需在一处签字审核即可, 然后根据成本费用管控审批金额权限找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审批。如果不是本部门的管控费用, 则先由经办部门经理审核, 然后根据成本费用管控审批金额权限找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审批。

部门经理作为经办人的, 首先确定本人申请的成本费用预算是否是本部门管控的成本费用。如果是本部门的管控费用, 则经办部门和费用管控责任部门同为一个部门, 经办部门主管副总经理在任意一处签字审核即可, 然后根据成本费用管控审批金额权限找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审批。如果不是本部门的管控费用, 则先由经办部门主管副总经理审核, 然后根据成本费用管控审批金额权限找相应的负责人进行审批。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可以委托代办人进行办理, 代办人根据以上级别的审批流程和权限进行审批。

在财务文件中, 还应当明确经办人及各审批人应承担的责任, 对于成本费用的审批权限进行详细规定, 一种情况应当设置唯一一个最终审批人, 这样有利于审批人行使职责内审批权限, 也使审批人对成本费用审批承担相应责任。

二、成本预算控制改进

制定规范的成本定额标准。公司应当通过对经营过程中各方面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分类, 建立一个以历史同时期的数据为基础的数据库, 以公司的历史相关数据为依据, 结合行业的特点及公司的管理目标, 建立一套适合本公司的成本定额标准。这样不仅能够为公司提供更加准确的预算编制数据, 还能建立本公司成本预算编制模型, 提高编制的效率。通过运用这样一套成本定额标准, 能够使各部门及单位更加高效、准确的编制成本预算。

成本预算编制要坚持以战略为导向。应通过对企业内部权利和责任的整合与重新分配, 建立监督机制, 确保企业战略意图的贯彻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公司还应当将成本的预算编制与个人绩效考核进行挂钩, 结合公司中预算考核办法, 让各责任部门对成本预算执行的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各责任部门实施考核, 做到奖罚分明。公司各部门或单位在执行过程中, 应及时修正成本预算相关数据, 适合公司发展的我们要坚持, 对公司发展不利的我们应该进行修正, 这也是滚动预算编制的基础, 一切以公司的大局为重,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

成本预算编制要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相匹配。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 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去完善。欲速则不达, 我们应当在充分了解公司现状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基础上, 在参照往年的历史数据资料, 进行预算数据的编制, 要做到与公司现状相适应, 与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发展相匹配, 对一些科目不应当过于追求准确和完美。成本预算编制是按照上级分配指标进行的, 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上级下达的指标进行分析和测量, 在满足公司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最大限度地完成目标, 这样也增加了成本预算的合理性和谨慎性。

三、成本执行控制改进

合理维护成本执行中的刚性。全面预算工作中, 预算的编制比较容易, 难的是预算的执行。更难以控制的是涉及成本费用的成本预算的执行。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 首先应会同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行政部门及技术部门等, 共同规划制定一个在生产过程中各项成本消耗额定额标准, 从企业管理层到员工逐层分解, 明确个人的目标和责任, 提高成本执行过程中的效率。除此之外, 企业还应该严格按照程序和制度规定办事, 对有违于制度的操作坚决杜绝;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特殊事件, 应按照应急规定进行合理操作。

加强对成本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公司预算管理办法的规定在实践中没有得到有效实施的情况时有发生, 主要原因在于仅有预算的原则性规定, 而没有与其相配套的具体的操作程序和实施细则。因此, 必须出台与预算管理办法相配套的实施细则。这就需要管理层及预算管控部门对预算管理办法进行相应条款的补充添加, 对一些只有一句话概括的原则规定进行分解, 将重点要求及相应的责任具体到文件中, 这样才能做到有据可依, 也能更加有效率的开展日常的工作。防止推卸责任, 无据可依的情况出现。

加强成本控制在日常审核中的落实。财务人员应当在成本支出前原始单据进行审核。在审核过程中, 应确认经办人员是否按照财务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办理的。应当注意原始单据中各项需要填写的内容是否完整, 主要有:凭证的编制时间、部门或单位名称、经办人姓名、业务内容、大小写金额、各审批人签字、制度中要求的附件以及各类发票等。财务人员不仅应着重注意这些细节, 还需要对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真实性、合理性确认, 是否符合成本归集的要求。最后, 对实际的金额进行判断, 是否符合财务定额的规定, 是否超预算, 是否超级别报销等。

四、成本核算控制改进

完善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加强成本核算基础性资料记录。应加强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项基础性记录, 如: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库存的收发记录、转移记录、报废记录、清查记录等。完善成本消耗的各项定额标准, 使成本核算具有可靠的核算基础。对企业成本核算对象及核算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全面系统的管理。

提高成本核算方法和手段。企业的成本核算和管理涉及很多的数据管理, 复杂性强, 技术性高, 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人工来处理, 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并极其容易存在信息统计的滞后, 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用现代化工具来解决成本核算中的实际问题将会使未来的趋势, 现代企业可以运用成本核算相关软件, 更为精确与及时地进行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公司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 实施核算, 在提高会计核算的同时, 也确保了会计数据录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达到实时控制成本预算、监控成本支出的管理。这样也为公司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扩大成本核算内容和范围。针对成本核算归集范围不足的情况, 公司可以适当扩大人工成本的核算内容及核算范围, 主要从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费用支出及在生产准备阶段和产品研究开发阶段的调研费用、研发费用、设计费用及实验费用等方面的费用;还应将人力资源的取得、开发及维护等费用支出也应列入成本范围。

五、成本考核改进

从大局出发端正成本考核态度。各部门及单位都应当重视企业成本考核, 要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去思考问题。那种单纯从效益出发, 而忽略了成本意识, 造成企业资源浪费的做法应当被取缔。对于那些一叶障目, 只从本部门或单位思考问题的管理人员, 应当着重进行思想教育。

健全成本考核体系, 制定全面的成本考核指标。企业的成本考核工作应当首先确定其考核指标, 在确立的这样一个目标方向的前提下, 建立和完善企业成本考核体系, 这样才能对企业的此项工作带来更好的结果。企业应当全方位的分析对目标成本产生影响的因素, 根据自身的运行情况比较这些因素对其产生多大的影响, 再参照企业制定的成本目标, 以最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情况来制定成本考核指标。

加强企业成本考核人员培训。通过提升企业内部成本考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成本考核工作才会更有效率和成效。因此, 企业应对相关岗位工作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 强化其专业知识应用技能。

通过采取以上一系列措施, 才能不断完善成本考核的业务规范和工作程序, 提升基础管理工作质量, 确保成本控制、财务管理乃至企业管理工作更加健康有序地开展。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环境下, 企业成本压力日益凸显。为求得生存与长远发展, 企业需要采取系列创新性、有效性成本控制方法, 使成本降低到合理范围内。通过对企业成本控制体系的优化研究, 提出可行的优化路径, 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 降低企业成本, 进而确保企业的竞争力, 为企业的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成本,成本控制,成本控制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宗林.浅析新形势下企业费用控制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6 (10) :114.

[2] 包叶飞.论加强企业成本管控的路径与策略[J].中国市场, 2012 (36) :32-33.

[3] 杨延安.实施成本动态控制,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J].辽宁经济, 2012 (08) :92-93.

上一篇:论群众路线视角下国企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下一篇: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协调发展理念的价值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