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过程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当前,在素质教育宣传的时代,准备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最终将成为伟大中国梦的实践者。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效的德育策略在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落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高中德育低效的现状及解决策略。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德育过程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德育过程发展管理论文 篇1:

“1+1+N”模式下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研究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1+1+N”模式的具体实践形式以及实践成果总结,从高校培养人才、高校校风建设以及培养学生干部奉献精神等方面出发阐述了“1+1+N”模式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另外,基于“1+1+N”模式推行时间并不长,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对于出现的各种问题及解决处理方法在本文中也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大学生群体;高校

“1+1+N”学生党员联系寝室模式是由一位学生党员结对联系多个寝室的学生以及一位老师,由点成线、由线成面。“1+1+N”模式以实践推动认识发展,对于高校党建服务以及高校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一、“1+1+N”模式下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核心作用的重要性

(1)学生党员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使学生党员在普通学生中发挥导向作用,带动其他学生树立对党的正确认识和信心,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另一方面,学生党员是高校的骨干,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1+1+N”模式是增強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意识的重要途径

在“1+1+N”模式中,学生党员作为活动的枢纽,走的正是中国共产党所提倡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而学生党员来自学生群体,也是高校中与学生群体接触最多、对学生群体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最了解的重要群体。学生党员在思想、行动上虽要求进步,但在认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自身发展与社会群众利益脱节等。因此,大力推进高校学生党员以“1+1+N”模式为中心的实践教育,为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提供载体和平台,增强学生党员服务群众的责任意识,对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员先锋意识,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1]。

二、“1+1+N”模式进行过程中学生党员发挥领导及示范作用时出现的问题

(1)学生党员责任意识欠缺,参与度不足

某些党员履行党员义务时不主动、不情愿。对于学生党员自身,它是一个党性意识淡薄,对党内事务消极对待的问题,对于整个学院基层党支部建设,它是沉重打击,是学生事务中少了一个重要抓手也是自身形象和执行力受损的问题。

(2)学生党员能力不足,实践经验少

一方面,在实际党员发展过程中,选出的学生党员质量会出现参差不齐。另一方面,有些同学的组织活动能力欠缺。因此在需要学生党员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行组织活动时,学生党员缺乏相关实践经验,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错误。

三、提出“1+1+N”模式下促进学生党员领导及示范作用的改进举措

(1)建立健全学生党员发挥领导示范作用的管理机制

有效的管理机制能从根本上保障和鼓舞学生党员发挥领导及示范作用。学校要明确自己本身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不光可以适当加大监管力度,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发展管理学生党员,更是要以主动服务关怀的形式,从激发主动性和实效性出发,有意识的突出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学生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等方面,提高奉献意识,发挥出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

(2)针对“1+1+N”传统模式下的问题,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我们希望能在最开始通过学生党员协助老师,对联系宿舍关于文化、思政、学风和内务等方面进行引导管理,开展“寝室成长记录册”等活动,在帮助每位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同时,发挥学生党员的中坚力量,让师生之间真正做到近距离,能交流,好交流,践行了学生党员在联系宿舍过程中“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2]。

参考文献

[1]崔春花,商云龙,董章欣.高校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思考与尝试——以北京化工大学红色“1+1+N”活动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4(Z1):84-86.

[2]金鑫鑫,杜鹃.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思路的探索[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21,29(01):5-8.

本文通讯作者:王欣芳子

本文系2019年温州医科大学本专科学生科研立项资助课题(社会科学类)项目,项目名称:“1+1+N”模式下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发挥核心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wyx2019102005。

本文系温州医科大学党建思政项目,项目名称:统战工作视野下的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领袖”培育工程研究——以温州医科大学为例,项目编号:604191337/103。

本文系2020年温州医科大学本专科学生科研立项资助课题(社会科学类)项目,项目名称:后疫情时代医学生道德情感的研究,项目编号:wyx2020102002。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 温州 325035)

作者:陈怡静 郑诗雨 何鑫 胡子敬 王欣芳子

德育过程发展管理论文 篇2:

高中德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当前,在素质教育宣传的时代,准备进入大学的高中生最终将成为伟大中国梦的实践者。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有效的德育策略在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落实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和研究了高中德育低效的现状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德育;困境及对策

前言

当前的教育要求是培养每个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然而,在高中教育中,"重智轻德"的观念普遍存在,这与学生的整体发展方向背道而驰。高中生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他们在生理上接近成人,但心理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腐朽思想对高中生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使高中德育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必须坚持"全民教育"的原则,教师应主动履行德育职责,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高中生进行科学指导,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1 高中阶段德育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1.1 德育目标不明确

明确目标可以确定德育的正确方向,提高教育质量。现阶段,许多教师的德育课堂呈现出随机性的特点,这实际上是由于德育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在设置课堂培训目标时,班主任应考虑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有些学生对目标设置和实现目标的能力了解不够,结果德育教学目标非常模糊,这就很难保证德育的质量。同时,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将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其教学内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德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巩固学生正确的政治地位。这与现阶段开展高中德育的最终目标背道而驰。

1.2 德育内容太老套

德育主要以学生的政治思想规范和纪律道德为基础进行,高中德育内容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理想和教育劳动,教师选择的德育内容应体现现代特征。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总是选择统一个情节的教育内容,因为它太枯燥落后,学生的参与率不高,教育效果不理想。有些德育课也与学生的能力提高有关,学生不能理解内容真实的思想,影响了德育的深度。目前,高中德育内容仍侧重于通过历史伟人的辉煌成就进行宏观逻辑教学,忽视德育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系,这导致了高中德育与学生生活的严重脱节。现阶段,高中德育仍以讲座和讲座的形式实施,唯一僵化的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厌恶和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德育教育体系发展落后

德育管理的落后表现在:一是德育管理观念的落后,德育知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说教层面,把价值观念强加于人的"走出去"和"植入"。它不适应现代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条件。目前,德育工具仍然侧重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很少有学校开发专门的德育信息系统。更重要的是,大规模数据分析缺乏有效的应用。教师仍然对道德教育负责,学生缺乏独立表达意见和自由开展活动的能力,尤其是在对"公共道德"的认识上,仍然采取被动的学习方式。面对一个强烈的反叛心理的学生,"传教式"的德育效果很差。德育评价"规范化"严重,在"德育榜样"的德育评价机制中,先导作用低,德育文化薄弱。

2 高中德育的优化策略

2.1 突出德育的基础性地位

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部分,"重考试轻德育"的观念是高中德育落后是一大制约因素。要彻底改变这种状况,第一,必须提高对"德育"的認识,在头脑中形成"德育第一"的观念"强调高中德育的核心地位,大力加强对品德高尚学生的激励,特别是让学生和家长熟悉德育的重要价值;第二,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德育管理机制,可以请学校领导层来负责进行全面协调和管理学校委员会、政治局、学生会和委员会的德育工作;第三,正确规范"心神教育"与"德育"的关系,不要让"功利心"遮住眼睛,也不要把"智育"的时间用在德育上";第四,要加大对德育发展的投入,特别是增加德育活动经费,建立德育活动中心,确保学生开展德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2.2 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

科学发展是提高高中德育效果的重要手段,同时对高中德育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及时转变高中德育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教师有必要实现德育观念的有效转变。教师应彻底抛弃传统和过去的教育,正确认识德育的重要和关键作用。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基本地位,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提供科学的教学内容,设计和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德育效果。其次,教师还必须科学调整高中德育目标,摒弃以往成绩第一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的道德教育和法律素养教育作为目标之一,用心理健康和人文精神教育学生。

2.3 选择符合时代的德育教育内容

由于高中学生学习压力大,要使德育教学形式体现多样性的特点,以保证德育发展的质量。教师必须选择符合时代特征和现代性的德育内容,从而吸引他们对更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的兴趣。丰富德育课程内容,完善德育教学体系,建立良好的德育平台是高中德育办公室的核心内容。新课程改革将加强德育课程的开发,第一,根据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强调层次性和灵活性的设计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循序渐进的基本规律,为不同的班级开设不同的德育课程;第二,德育课程设置不统一,应着眼于与其他学科的广泛融合。例如,可以结合政策设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第二,结合文学,可以通过学习如"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进行德育;第三,结合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参观当地博物馆、文化馆和养老院,帮助卫生工作者、公共植树等。第四,作为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的手段,学校必须建立自己的道德发展管理平台,一方面,学校可以设立德育研究机构,定期宣扬和组织由德育组织的学校层面的德育计划和大型德育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开发一个专门的德育发展管理信息系统,将德育信息引入系统,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德育发展和管理的基本情况。

3 结束语

总的来说,高中德育的发展意义重大,教师应明确自己在德育中的角色,科学确定德育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根据时代潮流选择德育内容,发挥德育的示范作用,及时进行德育创新,通过建立和完善德育体系,使学生有机会培养正确的思想,提高高中德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吴荣光.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德育渗透策略[J].高考,2021(24):145-146.

[2]魏娟.高中德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2021(31):233.

作者:董玉才 李中娟

德育过程发展管理论文 篇3: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承担着艰巨的教书育人的重担,必须对该门学问及艺术进行深入探究。教育实际上就是对生命进行重新塑造的过程,若要开发中职学生的潜能,震撼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情感的共鸣,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积极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真情实意,不断付出努力,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措施分析

中职院校正处于新教改的新形势下,务必切实了解所处的环境背景和新教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中职学校如何进一步改善考评机制,班导怎样有序、科学地施行班级管理等问题目前是中职院校新教改的重点探索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其意义密切关乎着中职生日后就业的发展前景。

1.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有效的引导

大部分的中职院校学生未形成对自我能力的正确认识,思想处于向成熟过度的阶段。中职学生此时对未来的憧憬尚处于迷茫状态,加之不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极度容易受到社会上谬论或不良风气的错误引导从而形成个体树立了不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对其日后健康成长带来了极大阻碍,此时中职院校班导的作用尤为关键。班导和其他学科教师相比,和中职学生的日常接触,交谈、交流相对较多,可以借由日常的教学接触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对其作出有效且正确的引导。现实情况是不少一部分的中职院校班导并没有正确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社会认识和价值观,中职生仍然处于对未来发展道路一片空白的状态,匮乏人生目标,干什么都处于懒散状态,生活学习均处于不积极不向上的状态。因此,中职班导对中职生的不正确引导下,不仅影响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外,对其个体未来发展愿望、职业生涯规划等都起到不良影响。

1.2 过多地否定和惩罚

中职班导常见的处理中职生的教育办法包括口头批评、惩罚等。中职班导使用批评、惩罚的教育手段较为频繁,是因为上述教育形式省时省事,且成效显著,但其缺点也是相当突出的。中职班导过多地惩罚学生、批评学生,会加深学生对自我的否定意识,更甚的是还会使得少部分学生产生负面的心理情绪,对班导有抵触心理,强烈地还会使学生放弃自我。举例来说,每早的晨间运动,会有学生发生迟到现象,此次班导当全体师生面批评、责骂该名学生,几次下来反复迟到的学生迟到的频率更密集。甚至会和班导作对,忽视其批评与教育,最终视班导为敌对的一方。

1.3 欠缺对班级发展的管理

班导的班级发展管理的具体表现为对班级整体的学习状态、班级风气、班级状态等的管控,而班风的建设则十分需要班导的正确指引和帮助,仅靠班级内学生的力量是无法形成良好的班风和良好的班级学习状态的,班导通过修订科学适宜的班风实施计划,科学配置各项班级任务以实现对班级的管理。现今,中职班级管理形势为中职班导的管理存在不当之处,授权班级干部管理学生的学习及生活,但是班干部不能全权代表班导对学生的日常班级生活及学习进行全程跟踪和正确指引,而班导务必要亲自管理班级发展,带头建树起良好地班级管理工作,建立起班导的权威,才能更好地委任班级干部对学生的管理。上述提到的几点正是目前中职班导所急需完善的部分。

1.4 家庭环境因素

不少的中职学生家长对工作的关注甚至比孩子更多,对孩子的关爱和管教鲜少,任其散漫无理,或是没有尽起教导树立正确价值观、明辨是非黑白的思想道德的责任,认为孩子思想教育属于教师和学校的本职工作。因为学生更多时间是在家庭环境中度过和成长的,学校无法全程跟踪学生的思想动态,加之学生对自我的放纵加深了班导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

2.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2.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建树起科学明朗的班级管理体制,用以提升整体班级管理质量。班级施行制度化的管理,除了对班级起到综合影响外,还推进班导工作的积极性。班级管理体制的健全化管理工作应该立足于多维度考量,最终以推动班级整体发展为目标。健全班级管理体制对学生而言,起到一定的管束作用,同时还不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多元化发展起到阻碍和干扰。整体来说,班级管理体制化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建树起正确指引学生人生发展的终极方向。

2.2 了解学生是做好班级管理的关键

中职生的年龄层处于青少年向成人过度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的三观影响尤为深刻。同时,学生个体情绪波动密切受到外部的影响,班导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关注到学生心理上的变化,适时掌握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家庭、人际交往等领域的信息,保障班导可以深切感受到学生所想,以学生为本给予其关心和爱护,从而加倍增加学生对班导的信赖,主动与班导分享个人的思想动态,最终使得班导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得以提升。班導对中职学生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日后建树起正确的发展目标。

2.3 明确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目标

中职班导的班级发展管理活动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明确的管理工作目标。班导首先要建立创新化的学生思想管理模式,塑造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其次,班导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具体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生活习惯等进行有意识地规范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其高水平的道德思想,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还应维持师生平等的状态,学会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增加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性化,进一步明晰专业教育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机整合,增强学生思想塑造的班级管理的目标。

2.4 借助社会、家庭的大力支持,形成德育教育合力

学校德育教育的关键为家长的德育工作。学校多组织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校内组织的活动,具体形式可以是举办教育论坛、心理健康讲坛等。建立家长微信群和家长通短信集群等的家校反馈机制,加深家长和学校的沟通和联系。班导积极弘扬社会道德楷模的榜样作用,驱动学生形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同时校内广播、校刊、文化馆等文化载体实现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文化的熏陶,整体拉动中职学生文化素养。整合社会多维公共资源,推进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3.结语

班导除了承载着一个班级的领导者地位外,同时还承载着管理员和教育工作者的多重角色。班导是联系学生和学校的中间人,同时也是联系家长和学生的中间媒介,对学生与其他多方的联系起到至关重要的联系作用。基于目前来说,班导的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仍然存在着重重困难,其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见微。

参考文献:

[1]季苏利.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4,17:66-67.

[2]徐伟.中职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J].现代教育,2013,Z1:38-39.

[3]殷聚宝.浅谈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J].科技信息,2013,18:216.

[4]殷聚宝.浅谈中职班主任级理方法[J].科技息,2013,18:216.

作者:阿依古力·哈斯木汗

上一篇:教学模式体育法学论文下一篇: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