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学习市场营销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职教育情境学习的关键是构建符合职业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的学习情境,营销专业学习情境构建在隶属情境学习理论核心概念范畴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专业性质、职业素质培养、实训效果等多方面因素,构建能够适应多行业的营销标准化“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情境,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具备相对完善的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素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情境学习市场营销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情境学习市场营销论文 篇1:

论高职市场营销学习情境的创建

摘要:我国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就业竞争力已经成为评估高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种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情境创建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因为教师需要根据学习情境对真实商业环境作出仿真和模拟,同时又要把它转化为对学生的教学以提升其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学习情境的创建非常重要,基于这种思路,本文拟就高职市场营销学习情境创建的方法作一探讨。

关键词:综合职业能力;商业环境;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是指一切作用于相关课程的教学,并能引起学生一定情感、思考、兴趣和参与的客观环境。学习情境的创建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下面对高职学习情境的创建思路和基础作一阐述:

一、高职学习情境创建的思路和基础

1.学习情境创建的基本思路

学习情境创建的基本思路是:以综合职业能力提升为目标,以行动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把高职培养目标定位在综合职业能力比较适合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因为综合职业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而影响就业状况和学生的职业生涯。

以行动为导向,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以在行动和参与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真实商业情境的工作过程是学习

情境创建的基础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时不能以学科体系为基础,因为学科体系并不能构建出真实商业环境所需要的经验和知识。学习情境的创建必须基于真实商业情境中的工作过程。

3.要了解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智能,如逻辑数学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技艺技巧的技能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心知智能。相关研究机构通过研究发现,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以形象思维和直观思维为主,而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较弱。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特点并因材施教。

二、高职市场营销学习情境创建的方法

(1)课堂营销情境模拟。好的课堂营销情境的创建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营销的原理,并对真实商业环境的市场营销管理有真实的感受和思考。课堂营销环境创建的方法主要有:①案例讲解:选择最新和典型案例,将营销知识的解释寓于案例之中,由学生自己来发现结论,学到知识。②角色扮演:选择或设计代表性案例,将班级学生分组,分别扮演行业内竞争者,或分别扮演其他相关者,并进行相关的过程演练和操作。③营销辩论:将学生分为几组,围绕一个营销论题目进行辩论。让学生通过辩论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问题。④故事讲解:通过一些寓意深刻的故事和寓言来解释一些现象和原理,这样学生更加易于接受。

(2)营销模拟教室。不设普通课桌,而是根据需要设置成不同的情境和场所。①商务礼仪与商务谈判实训室:里面可根据需要配置不同服装或不同场置。②调查策划实训室:不设普通课桌,而设会议桌,进行现场商务谈判实习。③电话营销访谈室:可内设CATI访问机(电脑辅助电话采访)等,为学生提供市场调查等实习场所。也可以为企业、市场研究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电话访问服务。

(3)电子营销模拟实验室。对真实商业环境的相关因素作最大程度的模拟,其适宜作为市场营销综合管理的学习,以及单项目综合学习的实践教学。

(4)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目前有用友公司提供的ERP教学系统,直观进行制造企业生产、采购、销售、财务核算等环节的模拟决策,使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个长期的、通盘的考虑。

(5)校外实训基地。在真实商务营销情境中进行实战训练,包括到企业参观,到企业顶岗实习,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校企业合作等。

(6)校内实训基地。如在校内由自办的展销会,以及校内超市、书店等,易于掌控、方便安排。

总之,要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需要精心创建学习情境,使学生体会真实商业环境中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和方法。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者单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杨 晶

情境学习市场营销论文 篇2:

行业适应性营销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学习情境构建

摘要:高职教育情境学习的关键是构建符合职业人才市场需求特征的学习情境,营销专业学习情境构建在隶属情境学习理论核心概念范畴的同时,应充分考虑专业性质、职业素质培养、实训效果等多方面因素,构建能够适应多行业的营销标准化“教学做”合一的学习情境,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具备相对完善的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素质。

关键词:高职教育;营销人才培养;学习情境

情境学习①提出了三个核心概念:一是基于实际工作组成的实践共同体,即“圈子”;二是新的学习者渐进式介入圈子核心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三是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法进行学习的学徒制。教育部2006年16号文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在于工学结合,而工学结合的关键是教学过程中的情境学习,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工科专业工学结合学习情境的构建已颇见成效,而管理应用、社会服务类专业的工学结合鉴于工作流程的差异,学习情境的构建难以明确界定,效仿学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特征不能凸显。

十多年来,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专业交叉,推动了管理应用、社会服务类专业与工科专业的相互融合,《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的通知》(教职成函〔2013〕6号)印发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一稿)》②中带有营销字样的专业(包括专业方向),有农资营销与服务、宝玉石营销、房地产营销策划、汽车服务与营销等14个新增和调整的专业。可见营销人才的培养倍受关注,且专业领域跨度大,势必形成对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性需求。就目前而言,各职业院校都在探索营销专业如何构建一个具有行业适应性的、实用的学习情境,课题组成员通过广泛调研和反复实践,尝试构建了这一标准化学习情境。

标准化学习情境意即在固有的学习情境中融入新的教学要素,将更科学的教学模式系统整合,并通过建立标准化的评价量表测度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通常,学习情境创设的三个媒介:教学案例、教学设备和教学活动,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实施,依据以标准化学习情境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来实现,构建5个细分的标准化情境。

一、构建以知识建构为基础的通适性标准化情境

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建构的过程努力将学习者的知识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营销知识的建构就是把整个营销活动框架通过意义的建构在学生的大脑内形成标准体系,包括战略规划、市场调研、策略制定、计划实施和营销评价等多个任务环节,通适性标准化情境将这些环节中学生必须理解的概念、专业词汇整理成知识模块,并以题库、信息描述的方式构建而成,学生借助B/S架构的营销实训室教学软件,在局域网中在线答题或寫作。例如,让学生自主使用“扩张型战略、尾数定价策略、节假日促销……”等专业词汇描述XX品牌冰糖雪梨的市场推广计划。教师根据预先设定的专业词汇使用量考核标准测度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准确掌握营销理论知识,为进入下一环节奠定基础。

二、构建以工具使用为途经的操作性标准化情境

企业营销活动中需要许多实用工具的参与,这也是业界对营销与销售界定的差异点,高职人才培养不同于销售人员培训,除产品与服务知识培训、沟通技巧练习之外,还需利用工具初步整理调查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和推演市场变化趋势,做出一些预见性的推断;或是利用专用软件处理图形、视频、音频,辅助制作一些促销工具。操作性标准化情境将excel、Photoshop、会声会影等工具的工作任务设计在标准内,以模拟的或具体的企业任务或竞赛构建成体系,学生操作工具完成教师预先设定的工作任务,形成教师、企业或竞赛主办方共同参与的学习效果多元评价。例如,让学生在“问卷星”调查网上设计问卷并用Excel初步整理数据;让学生使用Photoshop制作某产品宣传海报;用会声会影剪辑产品发布会宣传片等。通过不追求多工具操作能力的某些工具使用能力和效果的综合评价,设定评价标准测度学生学习效果,把本来分散的课程学习融贯在标准化学习情境中。

三、构建以案例分析为参照的比对性标准化情境

1920年代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是管理应用类专业传统的教学手段。其两个重要功能:情境再现和经验借鉴使其永葆生命力,在高职教育中,更侧重的是后者,在借鉴的基础上参照比对营销环境,合理推演竞争对策。比对性标准化情境将多个行业领域中典型企业的经典案例及评述、企业基本概况和学生案例分析记录整合起来,利用公共交流平台(如微博、微信、QQ群、教学软件等)建立学习“圈子”,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利用预先设定的评价标准考核学生的活跃度、观点的导向性和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能力,测度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在真实呈现案例的前提下,教师还可增设一些悬疑性、活动性的情境问题,对映射出的学生思维习惯和方式进行群体测量。通过构建体系,学生尽可能地广泛收集和比对多个行业的相关知识,提升未来面向多行业就业的能力。

四、构建以引导创新为目的的任务驱动式标准化情境

引导创新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营销在追求自主创新的同时,侧重观念、策略和形式的创新。营销创新可以有继承式革新和完全创新两种,通过思维加工呈现出来,通常表现在概念营销、价格设计、渠道变革、促销技巧和整合营销传播等领域。任务驱动式标准化情境要求学生在教师教学设计中进行思维训练、头脑风暴、群体讨论等方式尝试营销创新,利用引导创新的教学工具(如创意思维导图)拓扑创新思维活动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绘制的某个创意思维导图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体系,学生广泛阅读、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和思辨能力。

五、构建依托实训项目的标准化实训平台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主流是项目实训教学,决定营销人才培养的质量。建立标准化营销实训平台,特别是依托具体的实训项目,充分调动专业知识和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系统提高策划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标准化实训平台应当由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企业和校内外营销竞赛活动三个部分组成。实训指导项目依托这三个部分,围绕实训教学软件、实体超市、模拟或真实的经营项目,按照实训指导书开展实训教学。对于竞赛项目,教师指导并参与竞赛活动;对于真实企业经营项目,学生与企业指导教师形成学徒制关系,参与到项目中去,教师通过对经营业绩的相关指标测度和评价学生实训效果。通过构建标准化实训平台,在模块化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与经营能力。

以上5个方面共同组成行业适应性营销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学习情境,每个细分的学习情境,还设计有具体的指标分层、分类描述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教学组织中,力求尽可能全面地、测度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解决就业市场对营销毕业生动手能力差、行业适应能力弱等关键性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行业适应性营销人才培养的标准化学习情境探索与研究》(编号S2011210)

注解:

①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让·莱夫(Jean Lave)教授和独立研究者爱丁纳·温格(Etienne Wenger)于1990年前后提出的一种学习方式。出自1991年出版的代表作《情境学习:合法的边缘参与》(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②引自教职成司函[2014]71号《关于征求对〈高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修订一稿)〉意见的通知》

参考文献:

[1]安塞尔·M·夏普,查尔斯·A·雷吉斯特,保罗·W·格兰姆斯.《社会问题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

[2]翁朝霞.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

[3]唐高平.高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再探索[J].教育评论,2011(1).

[4]袁咏平.基于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3).

作者:马明

情境学习市场营销论文 篇3:

高职《国际市场营销》课程实训项目设计初探

摘要:《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训教学,体现了工学结合、 “情境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文章根据本课程的核心知识和能力,对实训内容、形式、学时与角色分工进行了设计,并探讨了有效的考核与激励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国际市场营销;实训项目;设计

实训指导思想

(一)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历史悠久。在国外,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英、美的“三明治教育”和“合作教育”模式。20世纪80年代之后,工学结合教育模式飞速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国内,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各高职院校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建设。

《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实训是工学结合思想在本课程中的体现。在特定的实训中,通过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的方式完成某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二)“情境学习”思想

20世纪80年代末,“情境学习”理论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情境学习是指在知识、技能的应用情境中进行学习的方式。

情境学习有两种途径:(1)传授技能,使之迁移到多种情境中去。(2)强调在应用情境中、在一定的背景中学习,这种背景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或真实工作环境的高度模拟替代。

按照“情境学习”的思想,根据国际营销的核心内容和岗位能力,可将工作过程导向和国际营销的实务流程结合起来,设计出不同的“学习情境”来进行实训。通过分组进行若干项目的实训、交流,学生可全面运用国际营销的相关知识,达到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的目的。

(三)“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对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它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采取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整体行动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

根据以“以人为本”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通过实训项目的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国际营销的知识和相关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国际营销经验、知识或能力体系,实现《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目标。

实训项目设置

实训可采取多种方式:(1)可组织学生利用学校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开展模拟活动和研究活动,使学生自己找到学习情境,自己研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可通过实地调查,使学生增加感受,在特定的情境中增强记忆。(3)通过国际市场营销模拟软件,使学生在“做中学”,构建属于自己的国际营销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

当然,到企业实际岗位承担一定的国际营销任务,也是实训的一个好办法,但由于课程学时有限和顶岗实训有专门的课程安排,所以本门课程实训未将此方法纳入其中。

根据《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的核心知识和能力设计出实训的内容、形式和学时。通过设计,在总学时为48学时的情况下,实训教学学时达到24学时,占总学时的50%。具体设计情况如表1所示。

实训团队人数的确定

团队学习不等于个体学习的简单相加,团队中的人数也并非越多越好。一个学习团队由多少人组成比较合适呢?

管理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中成员过多,协调成本上升,且容易导致“搭便车”现象,团队凝聚力下降;而成员过少,个人的任务压力过大,团队目标将无法实现。因此,团队人数的多少要以任务的大小和有利于减少团队的内耗成本为原则。

根据以往的经验,3~5人为一组为宜。为了便于管理和团队连续性地完成任务,团队人员一般在学期之初确定下来,没有特殊情况不予改变。

任务与角色分工

合理明确的任务及角色分工有助于减少责任冲突,使团队成员快速进入角色,对合作和增进彼此的信任很有帮助。因此,当教师布置完实训项目后,要求每个项目组推选出项目负责人(可以实行轮流负责制),将任务细化后再分配给每一个人。项目负责人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协调。团队组织分工作为小组考核指标之一。

团队学习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主讲陈述和开放式讨论。在第一种形式下,主讲人通过投影仪向整个团队演示、讲解,并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环节,加深整个团队对该问题的认识。在开放式讨论中,团队成员在主持人组织下围绕某一话题进行自由讨论。此项内容在“团队协作完成状况”中将给予考核和评价。

考核与激励

成绩考核规则、奖励与惩罚标准及措施关系到任务完成的积极性和教学评价的公平性。教师对团队学习效果应确定清晰的评价标准。对实训任务完成情况,既要考核结果,也要考核过程;既要对团队整体评价,也要对个体给予评价和激励。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又体现公平性,可引入团队自评和互评机制。团队自评分、其他团队评分、教师评分分别占20%、40%、40%。评分汇总表如表2所示。

各团队之间汇报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既能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又能使各小组相互学习和相互竞争。各团队的汇报演讲也应作为团队评分的一部分。各团队和教师依据表3内容评分。

对于学生个体的评价,各团队在演讲时可申请(或申报)成员贡献和积极奖,经同组成员认可、教师认定后,给予其个体在团队分的基础上加分。另外,可考虑给予各团队小组长一定的组织协调奖励分。当然,学生不积极参加将会影响团队总分和个体评分。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J].职教论坛,2004,(24).

[2]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职教通讯,2006,(1).

[3]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

[4]应金萍,潘瑶珍.“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制约因素及解决途径[J].职业技术教育,2008,(2).

[5]陈的非.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07,(32).

[6]宋文光.“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经济类课程体系的开发[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7]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

[8]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9]姜大源.“行为”、“活动”与“行动”辨—“行动导向”教学管见[J].职教通讯,2003,(1).

[10]桑新民.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当代学习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J].复旦教育论坛,2005,(3).

[11]梁影,倪其育.基于情境学习理论的学习环境设计原则[J].扬州人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2).

[12]王军武,梁照飞.情境学习理论与实践模式探讨[J].教育技术导刊,2005,(2/3).

作者简介:

葛志琼(1965—),女,湖北通城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

作者:葛志琼

上一篇:社会诚信制度建设论文下一篇:综合营销策略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