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2024-04-28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精选8篇)

篇1: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旅游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叙述了旅游文化的特征,阐述了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文化的重要性,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重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重要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一、概念解析

旅游文化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以旅游主体活动为主线,以旅游客体为依托和以旅游介体为媒介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以及在旅游观赏和旅游服务中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的总和。

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旅游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关于旅游的文化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旅游业则是一门兼具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等多种功能的新兴经济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市场需求、增加劳动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并成为一些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偏僻落后地方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二、关系阐述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旅游文化,旅游文化的研究就只有在为旅游业服务过程中才会生机无限,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细致来说,中国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不可缺少的文化底蕴和灵魂,是中国旅游业保持中国特色,弘扬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旅游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通过旅游文化得以丰富发展和提高。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外出旅游的动机在于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文化还是旅游产品的根本特性,是旅游者最根本的追求与向往,换言之,旅游业生产销售的核心产品必须是拥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产品,因此,旅游开发景区要注重文化内涵,强调文化品味,走旅游开发与文化产业相结合的道路。文化是旅游从业人员的基本素养,有助于积累或形成旅游业的最终产品即“美好的回忆”,折射出本民族的文化素养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

三、旅游文化对中国旅游业的重要性及其发展关系

(一)旅游文化的特征

综合性、地域性、承袭性、民族性、时代性、大众性和服务性。

中国旅游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每一次朝代的更迭,政权的转换,都是推动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且积淀深厚,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激励人们自觉地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审美趋势、民族性格。旅游文化具有保存、交流、认知、规范、经济、审美、愉悦 启智、凝聚和教化的功能。

旅游业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其次,旅游文化是一个国家旅游业保持自身特色的决定因素。

(二)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有助于增强旅游产品的竞争优势。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旅游文化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因此,发展旅游业必须重视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注重文化的传承,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创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有助于提高旅游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提高服务质量,对我国国际旅游业具有极大的挑战,提高我国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完善我国旅游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旅游意识,改善旅游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有了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学习旅游文化,对旅游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和旅游爱好者来说,能使我们更加深入了解我国旅游资源文化和民族特性,有助于提高国民的旅游意识,为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旅游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文化完善,保持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1990年全球可持续发展大会上,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5项指标(增进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解,强化其生态意识;促进旅游的公平发展;改善旅游接待地的生活质量;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经历;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保护未来旅游开发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核心目标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目标,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旅游文化能够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丰富人们的文化素养,加强旅游学科的建设,正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并且促进旅游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活动,旅游与文化并蒂连生,文化孕育了旅游,旅游影响了文化。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能仅仅从追求财富目标考虑,应当有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旅游业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部,是综合性产业;保持旅游地社会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保障。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基础上,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享受,良好的居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是宝贵的无形旅游资源,能对游客产生极大的吸引力,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因此必须对旅游的社会效应给以高度重视并对旅游地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化调试,以保证其文化环境免遭污染和破坏,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生产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对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带来的成本支出将是无穷的,也必将是永远的负效益,因此,开发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必须本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杜绝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的破坏开发,适度开发旅游产品,保持资源的文化特性。

篇2:论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

摘要:中国旅游经济面临着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旅游业要与世界接轨、走向现代化,必须以发展旅游文化为本,走文化型旅游经济发展的道路。旅游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旅游业要建立有自身特色的旅游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旅游文化与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提出新认识,深度挖掘旅游文化新内涵,从而构建旅游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业发展

中国旅游业在逐步走向世界旅游强国的步伐中,面临着严重的挑战,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迎来更大的机遇与挑战。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要使中国旅游业利于不败地位,并能够脱颖而出,需要旅游文化的支撑,文化与旅游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一、文化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动机

美国旅游学家曾把旅游动机划分为几种基本类型:身体方面的动机、文化方面的动机、人际方面的动机和地位及声望方面的动机。日本学者田中喜一也把旅游动机分为四类:心情的动机、身体的动机、精神的动机、经济的动机。有的学者进一步指出,旅游者求新、求知、求美的文化的动机是出自人类的天性,出自人类远方崇拜的特征。所谓远方崇拜就是人类对眼看不到、耳听不到的远方有一种天生的渴求和向往,生命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在不断追求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生命本身正是在这种不断求取与外部世界和谐的审美感应的漫长过程中,获得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远方崇拜所产生的探险精神,是人类不断开拓前进的动力。

目前,在我国,具有强烈旅游欲望且具备承担旅游开支费用财力的大多数人还是城镇居民。对生活在被钢筋混凝土建筑所包裹的大中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外出旅游更是大有成为生存必要措施的趋势。为调节在竞争中疲惫不堪、浮躁不安的心灵,避开日常生活中追名逐利的喧哗与骚动,许多城市中人选择到广大农村城乡中去,甚或深入到穷乡僻壤,从民俗所蕴含的传统中汲取智慧,通过对异地的人情物理的体验来充实自己。

(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基本内涵

旅游资源不外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自然资源是天赋的,但一般都经过人类的开发利用,将景观中的寓意和寄托着人类情感提炼出来,打上自己所处社会的文化印记,其中构成我国自然资源精华的名山大川,如泰山、黄山、峨眉山、长江三峡等景观,实际上已是人化了的自然,它与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已是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了。

人文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其固有的,重要的是进行保护和发掘整理工作。如西湖的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东方美女风采,给人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为之神往,武候祠的出师未捷身先死悲壮与概叹,弥漫着思古之幽情,极大地感染了旅游者。众多古迹在历史上屡毁屡建,历尽千百年的沧桑而不衰,至今仍为旅游圣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之融为一体的名人名篇的永恒魅力。景以文显,文以景传,相互映衬,共同传递着强烈的旅游文化信息。

(三)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号称“无烟工业”的旅游业,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兴第三产业,它之所以被称为“无烟工业”,是因为它的产生和发展从古到今都得力于文化的因素,它根本是以文化为依托,在文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经济大厦。旅游业是以该国、该地区、该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游客,取得收益的文化经济。相对于国外游客来说,旅游国独特奇异的民族文化、人文古迹更是令他们惊叹不已、流连往返。因此,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是不是别具一格,具不具有吸引人前来觅踪的魅力,实在关涉旅游经济的兴衰成败。

与世界旅游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我国旅游业经过十多年的长足发展。今天,我国旅游业初具规模,逐步从经济型旅游转化为文化型旅游经济,这也与人类旅游发展和世界旅游潮流相适应。目前,文化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市场方兴未艾,处于培育的初级阶段,是21世纪的旅游业主要发展方向。因此,旅游景点的开发、旅游经营项目应以满足旅游者所购买的对旅游景点的精神文化享受为目的,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和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较好地解决旅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这既是与世界旅游接轨的历史必然,也是中国旅游以文化为内核的历史传承。可以说,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内核、旅游经营管理者和游客的文化素养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可预见,随着我国旅游业乃至世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正成为整个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决定着整个世界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及兴衰成败。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是旅游的本质,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发展,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一种意识性、对象性很强的活动。人们暂时离开现实生活,进入另一个时空环境,感受迥异于常规空间的别样文化,追求文化享受与精神的升华。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化是旅游业的基石,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旅游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关系的认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不能仅仅从追求财富增加这一狭隘的目标上考虑,它应当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社会中给个个体的全面发展。旅游业固然是一个经济型的产业,通过对旅游活动的促进和向游客提供服务而获取收益。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旅游活动的本质是文化性,出游的目的是增加社会阅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基于此,旅游业更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结合部,是将两者完全整合在一起的综合性产业。

(二)保持旅游地社会文化风貌的独特性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与保障

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也可以成为“文化生态环境”或“文态环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旅游地社会文化良性发展的基础之上。旅游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享受,良好的居民素质和社会风尚都是宝贵的无形的旅游资源,能对游客产生极大的旅游吸引力。然而,我们应该承认,如同世界旅游组织所指出的那样,旅游业在世界各地的发展对于接待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是,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也是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

比如,由于个别旅游者乱涂乱画等行为,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万计旅游者的汗水、呼吸和踩踏,接待地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迎合一些旅游者猎奇的需求,有些旅游接待地的固有文化被舞台化、商品化和庸俗化,失去其本身面目等。因此,必须对旅游的社会文化效应给以高度重视,并对旅游地进行适当合理的文化调试,以保证其文化环境免遭破坏和污染,影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旅游业的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经济活动中一个生产要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它的有限性和脆弱性。自然旅游资源无论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还是内含人类智慧和劳动的半自然景观,都不再是可以任意无偿使用的资源,对他们的利用一定要考虑到它的再生能力;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垄断性,不可复制性,对它同样要采取“只取利息,不动底本”的消费方式,以保证后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使用不受破坏。

对这类文化性很强的旅游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带来的成本支出将是无穷的,也必将是永远的负效益。因此,开发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时,必须本

着“保护第一”的原则,杜绝过度开发和掠夺性的破坏开发,适度开发旅游产品,保持资源的文化特性。

旅游文化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石,是中国旅游业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要想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必须深深植根于文化。

参考文献:

[1]谢贵发,华国粱.旅游文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明煊,胡定鹏.中国旅游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篇3:论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涵义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可持续发展就是协调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发展的关系,既要合理规划开发旅游意愿,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从而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

(二)基本原则

首先是公平性原则,是指人类满足自身需求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同代人之间的公平性。同代人均有相同的机会满足自身基本需要以及获得更好生活的需求。代际间的公平性。不同世代的人都同样生活在地球上,她们应该和前代人一样享有满足其需求的机会。分配有限资源的公平性。地球上的人对有限的资源都享有相同的使用权。其次,是可持续性原则,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的干扰时,能够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要求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对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性的开发。最后是共同性原则,意味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共同的,人类拥有共同的环境和资源。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即指旅游业的发展应当实现“经济上可行,但又不会破坏未来旅游将赖以开展的资源(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东道地的社会结构”。在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既要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要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

我国旅游业行业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力,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使得我国旅游业发展缓慢,导致我国旅游业在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无法满足其大部分人的旅游需求,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而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及其致命的因素。

(二)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

由于我国政府一致认为发展旅游不会破坏生态环境,导致经营管理不当,监督不力,使生态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破坏:还有人类素质教育的缺乏,大多数游客在文化古迹上触摸攀爬,乱刻乱画,使用闪光灯拍照等不当行为,使历史文物受到侵蚀,这就无法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

1、水质下降,空气质量下降以及噪声的增加。由于游客增多,交通运输量也增大,流量也大,污水排放量自然也就增加,相关设施的排碳量也就增加,所以就会导致环境污染。

2、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游客大量聚集,使人口密度增大,交通会受到影响,从而交通堵塞,人流拥挤,给当地居民带来不便。

3、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规模的旅游活动的开展会侵害该旅游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别是在一些环境脆弱过敏感的区域,比如野生动物的作息会因人类的到访而受到干扰;沙丘会因为游人的活动而松垮;游客留下的垃圾会影响环境的美感等等。

三、对策措施

(一)从国家角度

1、强化旅游管理,倡导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利用原生态资源,让游客体验自然,民俗风情,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而森林公园、滑雪场、溜冰场、还有农家乐就是很好的体现。就拿农家乐来说,它是相对于地方特色而言的,属个体经营,农民相对于好管理,而农民和游客的参与性较大,便于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健全旅游监督制约机制

虽说旅游业迅速发展,但旅游企业缺乏活力,经营管理不善,陷入困境。因此,建立健全监督制约管理机制,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强化以市场为导向的核心竞争力,造福于人民,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服务质量,为他们打造一个旅游景区的最佳印象。

(二)从旅游业企业角度

1、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文化旅游

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游客更充分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开展传统节日促销旅游活动,使游客对本国传统文化更加了解,更深入人心,达到利益最大化,游客满意度最大化。

2、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治理

对旅游景区进行综合治理主要是针对游客,如果游客不乱扔果皮纸屑,不乱刻乱画,那么就会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导游人员也要态度端正,服务周到,微笑讲解,游客的心情自然而然地舒畅,此次旅游也是必佳之游。更明显的是,会增加游客的重游率。

(三)从个人角度

1、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从小做起

旅游环境保护教育的宣传是一项繁杂的工作,这就需要广大公民的全权配合;政府也该参与当中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公民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关键的是要将环境保护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中去,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高中,甚至大学,都要接受环境保护教育,从最初就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习惯。

2、文明旅游,从我做起

篇4: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关键词】 旅游文化 社会意识社会经济

旅游文化不仅只是风光、景点,它更是当地人文精神和文化物质、自然物质的总称,也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同地区可根据自身旅游文化的特点,打造个性的旅游品牌。对人文、自然景点的旅游文化开发,能够非常有效的带动当地的其他产业,如餐饮、住宿、娱乐,特别是当地的特色产品能够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很好的发展,从而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为挖掘旅游文化,我地特在3月份为市民免费开放青云山、青云湖,旅游景点,以期达到促进以后经济的发展。

1. 旅游文化功能的体现

1.1人文教化。在游览秀丽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当地人文风情的过程当中,旅游者可能提高旅游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扩大了其知识视野,总体上提高旅游者文化和审美修养。

1.2经济功能。旅游文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特有的地方品种,可使旅游者文化需求和情趣受到激发,从而实现消费行为。通过对当地特色的景点、特色产品、风味小吃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开发,并以此带动当地的其他产业。这能够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1.3文化交流。旅游文化可帮助旅游者多途径接触,相互交流,有利于消除因隔绝带来的偏见和误解,有力促进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加入对当地历史文化、奇闻异事的介绍,让旅游者在精神上也进行一次旅游,增加他们对当地的了解,还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民族自豪感。

2. 旅游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为各个地域地的人文、社会发展存在着差异,水平高低也不尽相同,在某种程度上各地的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高低之分。所以各个不同地域间文化沟通能够弥补双方的不足,带来健康的文化变异,促使整个社会和谐进步。

2.1旅游目的地社会进步。当地的旅游点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接待点之间的文化交融点,它在旅游的文化体系当中具有最大的变动度。第一,能推动旅游点当地经济发展。如今,旅游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比较大的产业,而且还处于起步阶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第二,能加快旅游点当地社会进程。随着旅游的发展,高楼大厦、城市建设、道路交通也更上其发展的脚步,社会日益开放化和国际化的同时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第三,能促进旅游点社会政治进步。外地旅游者的到来,通过比较别的地区和当地政治体系、法律制度方面,取长避短,促进落后的地方加以改革,推动进步;第四,能提高旅游点社会意识。

2.2旅游者当地社会进步。对以劳作型为主的旅游业而言:前往当地的游客或是以产品的销售、推广为目的,致力于市场的开拓,或是对旅游点进行投资考察,捕捉商机;对以休闲型为主的旅游:旅游者为放松紧张的心情,以恢复正常工作;或是为感受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压力;或是为了景物、文化的观赏、审美,以达到精神层面的满足。

3. 旅游文化对社会一体化的促进作用

3.1社会内部的一体化。站在人类生存的角度上来看,社会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产品制造、获得、消耗的经济系统;站在控制的角度上来说,社会的表现形式就是一个权力的产生和施行的政治系统;站在精神文化的角度上来说,社会的表现形式就是不同文化基础、价值理念相互包容、相互发展的精神系统。而社会的内部一体化就是这三者分别和共同统一。

3.2社会间的一体化。虽然说一体化的本质在于人们对于社会功能的需求性和技术性,但是在每个不同的时期,旅游文化在此之中都始终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社会整体的进步发展是每个独立的地域文化相互间有机揉合的过程,而这个文化组合过程的前提是不同文化能够相互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沟通,渐渐发展成为经济上的相互合作于依赖。

4. 如何促进旅游业发展

4.1我们认为,要建好好当地旅游业,要重点围绕旅游的三大特性,解决好三看问题,即围绕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可观赏性和可留住性,解决能看、好看和耐看的问题。

4.1.1把握旅游的可进入性,实现配套设施的完善,解决“能看”问题。交通是发展旅游的关键问题,一个地方再好,如果因交通不便,游客进不去再好也是突然。所以因发展规划,重点解决景区公路建设,加快农村旅游区和特色小镇水电气配套,加强与旅游相关的生态环保工程的建设。

4.1.2把握旅游观赏性,实现景区(点)打造的飞跃,解决“好看”问题。目前我地旅游资源还比较薄弱,应多集中社会智力和财力打造精品旅游系列。提高旅游地区的市场化管理和经营理念,更新发展思路。比如打造xx古寺为主的古文化游,xx少数民族风情游,xx城的体育文化游。积极对接市外周边市场,打响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

4.1.3把握旅游可留住性,实现内涵发掘利用的飞跃,解决“耐看”问题。它是旅游发展到一定时期,实现旅游经济高位跃升的唯一出路。旅游不仅仅是欣赏秀美、壮丽的自然风光或古老的城墙、建筑。这一切的根本都是以当地的精神文化作为其灵魂,而实质性存在的事物是这一精神文化的载体。所以要提高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把人文内涵发掘出来,并通过物质景观展现出来,以此增加旅游的文化深度。所以得细心的发掘旅游地自身独具的民族风情、精神文化,大力包装,精巧设计。比如庵上书院,它相传是春秋时孔子的门生公冶长读书的地方,民间流传着许多与其相关的轶事、传闻,史料也对其也有一些记载。可以说如庵上书院不仅仅是一处景观,更是我国儒家文化的一种体现,它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能够让旅客在游览景观的同时,真切的感受到一种尚儒精神。

4.2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旅游行业的绝对发展目标。旅游行业不仅能带来客观的经济收益,同时它也是一个污染的行业,对旅游资源做到绝对的保护,才能够使旅游行业能够健康茁壮的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对旅游文化的建设,能够造就和展示当地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多彩的社会信息,可以吸引更多人前来欣赏的目光,从而为当地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首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智勇.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效应实证分析[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06,(02).

[2] 姬光飞.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 财经界, 2010,(12).

[3] 张静.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06.

篇5: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 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对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首先列举了中国旅游业中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而从管理、政策、宣传教育、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营销 生态旅游

旅游业作为全球的朝阳产业在我国发展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年历史,但有这二十年间,中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向旅游大国悄然迈进。然而,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对环境、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生态环境恶化,不良思想泛滥,传统文化遗失,管理体制混乱,这些问题就像一扇紧闭的门,挡住了中国旅游业前进的步伐,而打开这扇门只有一把钥匙,那就是: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一、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

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经济发展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思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如今,可持续发展思想已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组织所接受,并且已经从理论走向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与原则

刘培哲教授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趋势》一文中从四个不同的角度,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四个不同定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属性定义为:一种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社会属性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的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生活品质的发展;经济属性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科技属性定义为:采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发展。

综合上述定义,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可概括为: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

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发展原则,只有发展才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使发展持续下去;可持续原则,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完整的秩序和良性循环;公正性原则,为了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保护和利用环境及自然资源必须注重公正性。

(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由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我们可以得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即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在不损害环境持续性的基础上,既满足当代人高质量的旅游需求,又不妨害满足后代人高质量的旅游要求,既保证旅游经营者的利益,又保证旅游者的利益、旅游地居民的利益,实现旅游业长期稳定和良性发展。其实质就是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并能给旅游区的居民公平地分配旅游业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阻碍因素

(一)经营管理不善,开发利用不当,监督制约不利,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我国旅游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实力弱,经营管理水平低的弱点,使得我国旅游企业在资金、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等方面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削弱了其进行产品开发、市场拓展、服务质量改善的能力,限制了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致命的。而且,由于我国旅游企业资金短缺,技术力量薄弱,长期以来只能依赖于低效率的粗放式经营。这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不但对企业本身造成伤害,而且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威胁。许多旅游企业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具有极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些旅游企业急于早日获得经济效益,开发时急功近利,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时对资源过度利用,使资源超负荷工作。这些“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保护”的行为造成了许多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而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这些行为又缺乏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还不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也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最终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管理混乱,资源浪费的情况,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二)发展观念落后,环保意识缺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观因素

长期以来无论是我国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还是旅游理论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认识,即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发展旅游业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这种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对旅游开发的监督、规划与管理。加上某些经营者的短视和缺乏社会责任感,导致了对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与过度利用。另外,由于教育水平及人口素质的差异,我国许多旅游者缺乏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意识。触摸攀爬古迹,在古迹上乱刻乱画,随意丢弃垃圾,在保护区内狩猎、野营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使许多名胜古迹的原始风貌和存在寿命受到严重威胁,并且加重了旅游区的生态负担,使景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三)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破坏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因素

1.开发利用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与破坏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与不合理利用导致许多资源被破坏。四川黄龙九寨沟风景区由于上游和周边森林的大面积砍伐,造成九寨沟水量减少,使这里的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1951年湖泊面积还有217.44万亩的洪湖,由于房地产开发,旅游区开发挤占水面到1987年仅剩下70.29万亩;著名文化宝库敦煌莫高窟,因游客量过多,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居高不下,许多精美佛雕的颜色已发生变化,内在物理化学结构也受到影响。

2.水资源锐减并污染严重

水资源锐减一方面使生活用水紧张,另一方面使一些以水体为主的旅游景点消失。如有“泉城”美名的济南,由于70年代以来,该市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俱增,对地下水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量日益减少,导致许多名泉干涸,并且使围绕这些名泉而修建的旅游设施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水资源锐减的同时,水污染也日趋严重。工业废水、生活废水及旅游区废水不加净化和净化未达标准便排入景区水体,严重污染了水体资源。

3.大气污染并威胁可持续旅游

大气污染往往是跨区域的。它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而且还威胁旅游业发展。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暧,至21世纪30年代全球气温将上升1.5—4.5摄氏度,导致海平面上升25—140厘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许多沿海旅游城市和景区将面临威胁;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升高还会导致酸雨的出现,酸雨会毁坏植被,造成土地和水质污染,腐蚀文物建筑,旅游资源质量将受到严重破坏。

三、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强化旅游管理,倡导绿色旅游

1、对旅游城市,旅游景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针对我国目前旅游城市,旅游景区存在的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和噪音污染等问题,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空气污染主要采取减少和切断污染源的方法:机动车尾气就是一大污染源,对于此,应采用安装净化器装置的方式,减少或消除有毒气体排放;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另一个大的污染源,这可以限令其进行技术改造,做到排放的气体达到国家标准,而对于那些既不达标又不改造者,则令其搬迁或关闭。对于水体污染,控制污染源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于排污企业,责令其进行整改,并收取治理费用和相应罚款,而对于那些拟建的有污染“嫌疑”的项目,要严加限制。对于垃圾污染,首先应采取宣传教育与强制管理双管齐下的方式,杜绝污染源,还应该使用技术手段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净化,利用等工作。对于噪音污染,要致力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治理:时间上,在人们午休或夜休期间,建筑施工及其它噪音较大的工作应尽量停止;在空间上,那些噪音分贝大的如交通站、娱乐场所、工厂等要与行政办公区、文化区、居民区分开,并将噪音分贝降低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合理有效的规划与管理

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开发旅游资源的目的就是为了美化景观,促进人类与环境的有机结合。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对资源进行合理规划与有效管理。环境保护部门对于拟建或在建的每一个项目都有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于那些不符合环境标准的项目应坚决予以取缔;在新建旅游区应首先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做到净化,美化环境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并严格控制在自然景区内建造人工景点,以保持风景区的自然性;还应通过限制售票量或设置路障等方式,把景区接待人数限制在容量之内,防止过多的游人进入对资源环境造成一定的的压力,破坏景区生态平衡;另外,可在景区内规划出重点保护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区,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那些暂时无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开发与保护的区域应明令禁止开放。

3、开展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起源于人们对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1994年澳大利亚旅游部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大自然为基础,涉及自然环境的教育、解释与管理,使之在生态上可持续的旅游。”生态旅游的宗旨是既获得适当的利润,又维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因此,发展生态旅游不仅可以发挥我国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生态旅游可以对旅游者进行科普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因而,旅游主管部门在规划建设各种生态旅游景点时,要充分体现旅游者与环境的相融性,利用当地的生物资源,保护与发展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田园建成果、药、木、花、草等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生态系统;观赏型生态景观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观赏植物,观赏动物资源;文化园林型景观应加强对各种体现文化特色的生物群落(如风景名胜地、寺庙等)的古树名木的利用与保护。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旅游立法执法工作,把旅游可持续发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1、加强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以法律手段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应尽快制定我国的《旅游法》,对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价格制定,旅游市场秩序,旅游竞争规则,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旅游经营者权利与义务等问题,以法律形式进行规范和管理。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应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国家环保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管理和保护旅游环境,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2、政府运用经济手段对环境问题进行间接控制

政府的经济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资源环境税。资源环境税是根据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由国家向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或个人,依照开发利用量收取的相当于部分或全部价值的货币补偿。(2)排污收费制度。政府对污染环境的企业按其污染程度收取环境治理费用,使排污企业自身承担治理污染的成本。(3)押金制度。政府通过预收消费者押金的方式,促使消费者把某些可能造成污染的固体废物退还到指定部门,然后领回押金,以此达到减少污染和废物利用的目的。(4)财政补贴。政府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给予补贴,鼓励企业采取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5)环境标志。政府通过发放环境标志间接引导企业开发使用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工艺,生产环保产品。(6)处罚制度。政府对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生产者或经济行为进行经济处罚。

(三)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浩大繁杂的工程,需要全民齐心协力才能做到。因此我们应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公民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首先应树立环境质量意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是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子孙后代生存发展的大事;还要树立环境公德意识,不为满足个人私利,不为局部或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或全局的利益,让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需要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甚至旅游企业经常性的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和经济的损害,并及时宣传报道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典型事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公民的行为,并对破坏环境者进行法律制裁;还应将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宣传教育纳入国家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国情教育中增设这方面的教育内容,使我们的后代从小就开始重视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展文化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本身就是一项广义的文化活动,是人们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作为旅游客体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集中了大自然的精华,渗透着人类历史的结晶。当今,随着人们对精神,科学文化需求的提高,以观赏大自然美景,游览珍贵历史文化瑰宝,获得生动的自然知识和人文知识为主的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增添文化含量将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和新的价值取向。因此,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与特色的开发与保护必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契机。对风景名胜区自然景观的文化特征,野生动植物的文化特征,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都必须予以保护,对于它们由此形成的文化特色,要保护其延续和发展;对于那些体现民族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和建筑文化的珍贵文物古迹应当重点保护;风景名胜区的宾馆,饭店等设施的布局、造型等应和自然人文景观的文化特征相协调一致;各项旅游服务如导游、道路、交通、产品都应显示其文化品味,切忌城市化,商业化的浓重气息来损伤各种景观的原有文化内涵与特色。

(五)促进科学技术在旅游业的应用,走“科技兴旅”之路

“科技兴国”是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旅游业要可持续发展,也必须走“科技兴旅”之路,在开发和经营中将科技和教育放在重要位置,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使旅游业朝规范化、质量型发展。为此,我们应加快旅游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积极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清洁卫生技术,资源保护技术,能源节约技术;提高旅游产品科技含量,利用声光电技术建设高科技旅游景点;加强旅游基础科学研究,在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生态环境质量评估,旅游区环境容量等方面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探讨;强化旅游大中专教育体系,尽快使旅游业各个重要岗位人员均接受系统教育与培训,发挥教育和人才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

结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唯一正确选择,但目前我国旅游业还存在着许多不良因素制约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科学的规划与管理,依赖于健全的机制,依赖于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依赖于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大力支持。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虽任重道远,但前途无限光明,只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我国旅游业必将更加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徐军 《旅游环境保护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旅游经济》 98.2.2、彭希喜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旅游经济》 98.4

篇6:论凤凰古城的旅游发展与保护

摘要:通过对湘西凤凰古城的旅游旅游开发现状的分析研究, 阐明了凤凰古城在的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同时分析了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对凤凰的资源进行保护与开发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键词:凤凰古城, 文化遗产, 旅游, 保护与利用,生态旅游,开发式保护,格局,原生态资源

引言: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至今还保存有众多各具特色的古老城镇和丰富多采的文物古迹。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尤其是城乡旅游事业的蓬勃兴起古城镇的面貌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城镇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之间, 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和问题待研究解决。

而凤凰古城集民情风俗、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为一体,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地处湖南的西部山区,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是一个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贫困镇。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赋予了其独特的原生态资源。

现如今大力发展旅游业, 振兴风凰经济已成为凤凰古城人的共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使古城成为湖南旅游的热点地区之一, 并具备良好的旅游基础和规模。

一、古城旅游资源的保护

古城的保护价值极高。从历史价值看,凤凰古城是镇守南部长城———湘西边墙的一个重镇,是“边墙”的军事指挥中心,是明清以来封建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进行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全方位管理的历史见证,是研究历代封建王朝特别是明清以来中原王朝与西南少数民族关系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从文化价值看,它是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溶汇整合的“活化石”。多民族文化交融的景观可以从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得到体现。从建筑景观价值看,古城的选址、城防的设置、街道的规划布局,除了具有鲜明的军事特征外,更具有层次丰富的地【1】域文化特色。古城内自然景观、人工建筑和文化氛围和谐统一,表现出较高的整体性特点。特别是跨江而建的双层风雨桥和沿河两岸独具风格的吊脚楼民居,【2】 成为凤凰古城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文化遗产景观。实施凤凰的开发式保护,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所要保护的对象和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保护、开发前,对现存的壮锦资源实施全面的普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凤凰古城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产过程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特别是对有特殊文化含义的作品要全面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普查的过程需要有大量资金作为后盾,为此应调动政府、社会两方面的力量,建立相应的投资渠道和资金扶持机制,确保壮锦资

【3】 源保护有必要的经费支持。

二、旅发对原生态资源保护的影响

(一)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保护的

积极影响提高了人们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意识。通过“经济搭台”的方法,增加凤凰当地政府及居民经济收入,使人们认识到了原生态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提高了人们的保护意识,加大了文物申请力度,逐渐学会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保护它,大量没有列入保护范围的甚至被已经部分破坏的原生态资源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被抢救得以保全下来。

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

(二)旅游开发对原生态资源保护的负面影响

自从旅游开发后,发现在古城镇在旅游开发热潮的背后,其实还存在不少待解决的问题:

1.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古城镇旅游开发现在还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模式,强调的是游客感受而不是体验,因而很多时候对历史文化内涵开发不够。由于许多地区的古城镇旅游开发大都处于浅层次,因而古城镇旅游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另一方面,古城镇旅游的开发决策者和运营主体,往往把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重点放在争牌子上——争是否是世界文化遗产,争是否是历史文化名城,争是否是文物保护单位等,而对产品开发欠重视。

2.整体保护与局部保护的关系

古城镇的存在价值是以其完整的文化形态而出现的,这一文化形态,不仅包括古建筑物、古朴的环境以及众多文物遗存这些凝固的、静止的事物,而且还包括世代生活在这些老房子里的古镇人传统的生存状态,即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古城镇要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重点保护及恢复古城的传统环境和风貌,包括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水体水系、建筑群体环境、地方历史建筑及具有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俗风情。在凤凰,古城区内外存在大量建于20 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砖结构住宅建筑,多为平顶,外观与传统民居很不协调,严重影响了传统历史街区的景观风貌。另外,古城区周边地区建筑高度没有经过控制,缺乏良好的外部空间轮廓和景观风貌,尤其是山体上的新建筑和构筑物阻挡了城镇景观通廊的视觉效果。

3.旅游开发与环境破坏的问题

在凤凰古城,以前这里的人们洗衣服用荼枯、皂荚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里的人们都用洗衣粉,并且他们也不会计较是否含磷,生活用水中也含有大量的油类物质;还有随着旅游的开发,沱江两岸都是大量的旅店、餐馆以及酒吧,这些店面的污水全部无所顾忌地排放到了沱江里面,都造成了水草的聚集。

4.商业经营活动带来的文化冲击问题

古城现在之所以让人觉得商业气息太重,是因为古城本身已经没有当地居民原生态的生活,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原来的居民纷纷外迁,民居成为商铺和客栈,古城变成了一种商业的布景,这虽然不能说与历史保护背道而驰,但至少只保护了形式而没有保护住内容。现在的丽江文化正在被异化,一些古老的习俗正在发生蜕变,一些技艺如制铜、皮革加工的手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之下,开始消失。而变了相的文化产品充斥着古城的旅游商品市场。

三、对生态资源保护开发与发展的思考

城镇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既要适用、可靠、安全, 又要体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要求。如果只注重建筑本身的造型, 而不考虑周边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

【4】境, 将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都市发展的需要。面向21世纪的中国, 必须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原则出发, 努力探索, 不断创造满足城镇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需求的建筑, 进行更加合理、美观的城镇规划。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高锦屏, 专程来到凤凰检查指导古城的保护工作。经过实地考察, 她认为凤凰县确实严格按照“保护原样, 以求如实反映历史遗存” , 使古城的文物古迹和典型民居“修旧如故” , 古城的各类违章建设行为得到综合治理, 古城的城市基础设施维修、建设步伐得以加快, 她对古城保护工【5】 作颇感欣慰。对古城的旅游进行科学规划, 把保护区、经营区严格区分开来, 使旅游功能区布局合理, 并规范各经营者的经营行为。对难以保护和维护的区域、古建筑、景点, 必须“ 有限度” 地开放, 特别是保存完整的古民居要挂牌保护, 尽量保

【6】 存好古城的历史风貌, 提高古城旅游观光的文化品位。固凤凰古城应该以保护开发为基础,以发展旅游经济为导向。规划设计者要仔细分析凤凰的历史和现状,对城市环境进行认真反思:这个环境不只是自然环境,应当包括人文环境、社会环境。规划理念应该为 “天人合一”,要求有严格科学的资源考察、景区总体与详细规划,以达到原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7】

然而,与兴旺发展的旅游经济相对应,人们往往忽略了一点,就是卫生条件。卫生条件常常取决于当地的状况,水污染的成因极为复杂,一般而言,由于极端天气原因,当地污水处理厂会由于连降暴雨而超过水处理的极限从而把未能完全处理合格的污水直接排放出去;又或者由于管道老化等等硬件设施导致管道泄漏,一些未经处理的污水被直接排放。除了这些人为的疏忽,动物也可能对海滩的卫生条件产生负面影响。有研究说比如很多海滩有成群的海鸥栖息,海鸥在捕食的同时排出粪便,而这些排在沙滩上的粪便又会被海浪卷入水中,这些粪便以及海里飘浮的藻类常常携带大量的病原体、病毒和细菌,细菌含量超标的海滩对游客造成健康威胁,而这些对人体致病的病原体就是一种污染。研究证实,标志着水质好坏的肠道细菌可以在水底的淤泥沙子中存活三个月至一年以上,在他们

【8】存活期间一旦重新进入到水中就是一个致病的因素。

凤凰人也在长期的发展中发现其发展的核心是两点:保护凤凰的古城风貌和名族文化传统,凤凰避免“三化”:一是跟风搞谓的“现代化” , 破坏凤凰现有的古典山水城市格局。不能打着“ 旧城改造” 旗号, 把有世界级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折腾成千城一面。二是古城盲目商业化,它会对古城风貌造成毁灭性的【9】影响。三是一概机械复古化。任死地看待过去的东西, 要求所有包含民族传统的东西甚至包括生活方式都保持、恢复古貌, 这种极端现象把风格和功能混为一谈, 非要老百姓死守几千年来板壁屋加马桶的生活习惯不放, 不但不合发展潮【10】流, 也是不人道的。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执没有开发的保护, 是没有根基的保执没有保护的开发,则是不可持续的开发保护和开发,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辅相成。

四、结论

如果我们要寻求一种传统的古城风景,湘西凤凰古城已经给了我们最佳答案。其旅游业的产生发展,呈现于世,已经完全构成了一个自己特色的发展体系。我们很幸运,当我们要开发古城旅游业时,前人总是送来最好的东西。只要我们有所扬弃地继承、合情合理地利用好这笔宝贵的财富,而凤凰古城的传统风貌将在世界延续。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凤凰人一定会描绘出灿烂的一笔。

参考文献: 【1】 谈我国历史遗留建筑的保护[ J].山西建筑,聂兆征

【2】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探讨 《船山学刊》 许抄军、刘沛林、王良健、陈 东

【3】曾萍,张晓萍.旅游经济开发与无形文化保护刍议 经济问题探索 【4】中国的龙凤—保护文化与自然的精华 叶文智 【5】凤凰展翅翱翔 顔雨彬

【6】湘西凤凰县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国家林业局中南院, 谢国来

【7】古城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胡卫华

【8】美国环境保护署2006年国会报告[R].Implementing the BEACH act of 2000: Report to Congress,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823-R-06-001, 2006.【9】民族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北京:民族出版社,陈理

篇7:试论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如何保护好文物,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共同关心的课题,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此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然而,现代群众性旅游活动的兴起和生机勃勃的旅游业的发展,又为文物保护工作增添了新的难题。我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文物大国,文物保护的任务非常艰巨;而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异常迅猛,正在快速向世界级旅游大国进军,因而,旅游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显得更为突出,如何看待和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互促进,对我们这个文物大国和未来的旅游大国来说,具有丰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文物古迹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

探古求知是广大旅游者的共同心理。人们希望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有所了解,对自己民族、祖国乃至全人类博大精深的文化有所体会。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外乎两条:一是学习书本知识;二是观览文物古迹。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反映人类发展历程的文物古迹给人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受,留给人的印象深刻。观览文物古迹,使人们在游中学,边游边学,学得轻松、愉快、有趣。此外,文物中大量的人类各发展阶段的绝世之作,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由于文物能满足人们探古、探奇、求知的需求,因而成为旅游资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史,文物古迹比比皆是,如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世界上古今体量最大的封土陵墓秦始皇陵;世界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皇宫--北京故宫;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的敦煌莫高窟等等。这种文物丰富、文化古老的特点,决定了我国要重点开发以历史文化为主体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始终以观光型文化旅游为主。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是旅游业的灵魂,中国旅游业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即体现于东方特色的文物古迹,国际游客到中国来旅游,主要还是出于对中国东方文化体系的一种神秘感。

因此,较之其他国家来说,文物对于我国旅游事业,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例如,西安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但它却能吸引络绎不绝的国际国内旅游者,成为我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究其原因,是因其握有几张王脾:它是我国古代社会定都时间最长,定都王朝最多的城市,号称十朝古都;是我国文物荟萃之地,拥有世界上第八大奇迹秦兵马俑、秦始皇陵,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墙、历代帝陵等等,可以说,文物古迹是西安市旅游业的生命。北京市无论在接待国际游客,还是接待国内游客方面,都高居全国榜首,这除与它作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关外,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很的文物古迹,如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明十三陵等等。文物古迹在旅游中所起的这种特殊作用,在全国各地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

篇8:论中国旅游业发展及其特征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旅游业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完成,我国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是,由于一系列政治运动接踵而来,特别是“十年动乱”的发生,致使国民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到1976年,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就旅游业而言,“旅游产品没有市场,也不可能组成整体产品推向旅游者。可以说,现代意义上的旅游在我国国内旅游中几乎没有出现。”

为巩固新生政权、贯彻统一战线政策和满足华侨归国探亲的需要,对华侨的接待被提到了议事日程。1949年11月19日,华侨服务社在福建厦门成立,是为建国后第一家国营旅行社。此后,在福建、广东两省的“侨乡”之地,纷纷成立了类似功能的华侨旅行社。1957年国务院批准成立华侨服务总社,主要任务是为华侨等回国探亲、访友、参观、旅游提供方便。1963年又明确规定,开展接待华侨和港澳同胞在国内旅行游览的业务。

1954年4月15日,经中共中央国际活动委员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中国国际旅行社在北京成立,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14个城市成立了分社。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是负责访华外宾食、住、行、游等事务,并发售国际铁路联运客票。1956年8月23日,国务院又规定中国国际旅行社的主要任务是为中央和地方国际活动服务,各地分社应该向省市地方人民委员会和各省市国际活动指导委员会请示并报告工作。8月27日,公安部、外交部向我国各驻外使馆、代办处印发《关于对外国私人旅行游览由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接待》,来华旅行人数要控制在中国国际旅行社确定的全年接待数额范围内。1958年1月9日,国务院决定中国国际旅行社划归国务院直属,由国务院外事办公室领导;各地分社、支社归各省市直接领导后,仍然必须接受中国国际旅行社分配的接待外宾的任务,并在接待业务上接受指导。1960年2月26日,国务院秘书厅印发《关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机构性质问题的通知》,中国国际旅行社确定为事业单位。中央各部门在与该社发生业务联系时,应将其作为事业单位办理,但为了国际活动的方便起见,该社对外仍可称为企业单位。1964年3月17日,中共中央改组和扩大中国国际旅行社为旅游事业管理局,直属国务院,负责对外国自费旅行者在华旅行游览的旅游管理工作;领导各有关地区的国际旅行社和直属服务机构的业务;组织中国公民出国旅行;负责有关旅游的对外联络和对外宣传工作。7月22日,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设立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直属国务院领导,对外仍然保留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名称,局、社合署办公,贯彻“热情友好,服务周到”的方针,加强与各国的友谊。12月29日,正式确定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本部机构为国务院行政单位。

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后,最初几年的对外接待主要是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相关人员。到1957年,除与11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旅行社有交往外,还与113个西方国家有过信函往来。1964年,周恩来成功访问亚、非14个国家,中法建交,新辟中国至巴基斯坦、中东、阿富汗三条国际航线。“十年动乱”中,中国国际旅行社的接待任务基本停止,华侨服务总社和分社一度被撤销。直到1971年才得以陆续恢复工作,华侨服务社更名“中国旅行社”。

这时期的中国旅游业,主要有中国国际旅行社及其分社、华侨服务社(总社)及其分社,分别承担着外事和华侨接待事务。其主要任务由国务院、外交部统一安排,集中调配,对外称为企业,对内行政命令。中国国际旅行社“是一个官办的、服从于我国对外政策需要的外事接待机构”,是“政府机构的一部分。”“从经济上说,名为接待外国自费旅游者,实际上是‘政治挂帅’,不计效益。强调按政治标准选择接待对象,常常是免费招待甚至亏本接待。内部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部上缴,人员工资和一切开支按财务制度由国家财政下拔或经特批后报销。从国旅的这些情况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旅游业是国家外事工作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产业。”在当时的背景下,旅游带有明显政治性和意识形态的痕迹。中国旅游事业管理局成立后,与中国国际旅行社合署办公,隶属于外交部,分社隶亦隶属于地方上外事部门。“外事无小事”,直接承担国际旅游接待任务的旅行社,被纳入外交系统的组成机构,也就不足为怪了。

与此同时,与旅游密切相关的饭店,也以国营的招待所、旅馆为主体,主要接待外国政要、友人和各种代表团,以及归国华侨和侨眷家属等。国内客人则按照“被安排、受指定、按章办事”的方式接待。对于这种招待所式服务的特征,有人归纳出三点:“(1)行政管理,就是服务的管理基本上依靠政治口号和行政命令,缺乏基本的制度、标准和规范;(2)随心所欲,就是服务活动大都属于服务人员的即兴自发的活动,服务水平往往取决于服务人员的政治觉悟、服务经验与自身心情;(3)因人而异、‘上天入地’,就是服务的结果往往因服务对象的不同和服务人员的情绪、经验等的差异而千差万别,服务质量极不稳定。所以,招待所的服务是一种政治化、经验型、自由式的服务模式。”应当说,这个评价还是比较符合实际的。又有人深有体会地指出,我国旅游业从1949年到1977年,在这将近30年的时间里,“我们突出完成政治、外交任务,不计较经济上的收益,这阶段不是按经济规律来办事的。”

不言而喻,“行政管理”、“突出政治”、“外交任务”是这个阶段我国旅游接待的最突出的特征。

二、市场经济转型下的旅游业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开创了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局面。正是借改革开放政策的东风,同其他各项事业一样,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邓小平比较早地认识到旅游业的地位,将其作为创取外汇的经济行业,以及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从1978年10月-1979年7月,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他针对旅游业发表了五次重要谈话。一是发展旅游的重要性。他认为:“民航、旅游这两个行业很值得搞。”“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开辟新的行业和发展领域,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二是旅游能增加收入。他说:“搞旅游要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既然搞这个行业,就要看看怎样有利可图。”“如果一年接待五百万人,每人花费一千美元,就是五十亿美元。一年接待一千万旅行者,就可以赚一百亿美元。力争20世纪末达到年创汇100亿美元的目标。”三是利用外资发展旅游。他指出:“利用外资建旅馆可以干嘛!应该多搞一些。昆明、桂林、成都都可以搞,一个地方设一两千个床位。”四是旅游要按经济办法管理。他在会见工商界人士时说:“比如说旅游业,你们可以推荐有技术专长、有管理经验的人管理企业,特别是新行业的企业。”“要用经济的方法管理经济,从商业的角度考虑签订合同,有利润、能创汇的就签订,否则就不签。应该完全排除干扰。”邓小平关于旅游业的讲话,对于现代旅游业的起步,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79年9月,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召开,明确提出旅游工作的方针、政策和任务,旅游业要从“政治接待型”转变为“经济经营型”。同年,中国游览事业管理总局成立中国旅游服务公司、北戴河海滨旅游公司、中国旅游出版社等。1980年6月,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隶属于共青团中央领导,成为旅游业中的又一支重要力量。1981年10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旅游工作的决定》,提出要“从中国实际出发,逐步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日益兴旺发达的中国式的旅游道路。”今后一个时期的旅游方针是:“积极发展,量力而行,稳步前进。”但是,起步之初的旅游业,行政性特点比较明显。因为无论是旅行社业,还是饭店、宾馆、车队等与旅游有关的行业,还属于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改变统一领导、统一经营和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模式。

1982年7月,中国游览事业管理总局与中国国际旅游总社分开办公。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直属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决议》,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更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总局”,简称国家旅游局。上述两个变动,从国家层面对旅游业的管理,揭开了政企分开的序幕。这对于各省市、地方的旅游管理体制,具有非同小可的影响。

1984年7月27日,中央办公室、国务院办公室转发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创旅游工作新局几个问题的报告》,指出在旅行社外联工作上,要打破独家垄断的思想,允许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中国旅行社、中国青年旅行社等单位开展竞争,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积极扩大各自活动领域和服务对象;在旅游管理体制上,要实行政、企分开,统一领导,分散经营的原则。这时候,对于国内旅游也有了一定的认识。1985年1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关于当前旅游体制改革几个问题的报告》提出,要从只抓国际旅游,转变为国际旅游、国内旅游一起抓。同年,国务院发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把旅行社分为三类:一类旅行社许可经营国际旅游招徕、接待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二类旅行社只能经营国际旅游接待业务和国内旅游业务;三类旅行社只能经营国内旅游业务。但是,该条例又规定,不管哪一类的旅行社,只能是公有制。

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发表,进一步廓清了经济发展中姓“社”姓“资”的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旅游业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把旅游业列为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

从1978年到1995年的中国旅游业,呈现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渡”的特点。具体说来,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旅游企业的管理体制开始改革。1992年以前,旅游业的管理体制,基本上是行政性管理体制占主导地位,还没有转移到市场经济上来。各级旅游行政部门既管行政,又管企业,政企未分。国有旅游业实行行政性垂直领导,在财务管理上实行财政与行政主管部门统一收支而不是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其后,旅游业开始从完全国有到政企分开,由原来政治接待向服务性、市场化转变。尽管这个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毕竟已经起步。第二,出于创取外汇的目的,这时期主要以入境旅游为主。旅游业三大市场中,入境旅游独树一帜,国内旅游、出境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这是由于,一方面,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只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万元户”还很新鲜,简直可望不可及的事情,农民、工薪阶层的可支配收入比较少。另一方面,“休闲”、“闲暇”、“休假”等今天习以为常的名词,当时还是相当的陌生。同时,对旅游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认为旅游是游手好闲者的行为,“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比经济发达国家要低,不能像经济发达国家那样提倡旅游。”“我们应该继续提倡艰苦奋斗的方针,还没有到大力提倡旅游的时候。”第三,国家对出境旅游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直到1990年,经国务院领导同志批准,国家旅游局征求外交、公安、侨办等部门的意见,发布实施了《关于组织我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旅游目的地仅限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三国,以后又增开了菲律宾。同时,这次批准的只是出国探亲旅游,所需费用一律自理,采取由海外亲友交费的办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出境旅游。

三、经济产业化下的旅游业

党的“十五大”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并逐步得以完善,旅游业毫无疑问地被推向了市场。随后,中国加入WTO,旅游业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快,外国人开始投资饭店业等旅游设施。种种迹象表明,旅游业在更大程度上,与国际规则接轨,逐渐走向产业化,包括日益兴起的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1995年以前,国内旅游的发展相对缓慢,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旅游行业只经营入境旅游接待业务,很少接待国内旅游者和散客。1995年5月,我国开始实行“双休日”工作制,职工依法应享受110个休息日;1999年10月,又实行“黄金周”休假制度,加之春节、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职工依法应享受114个休息日。进入21世纪,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又有了剩余的钱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在整个“十五”期间,一直呈连续增长趋势。(见下表)

这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旅游不再是“游手好闲”的行为,而是一种高尚的文化活动。居民闲暇时间的增加,生活状况的改善,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国家拉动内需的推波助澜,为国内旅游的兴盛创造了条件。旅游,被纳入普通民众的视野;旅游,成为一种时尚,中国逐渐迎来“大众旅游”的时代。所谓大众旅游,“首先是指参加者的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而且“现代旅游的普及性表明,旅游度假正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1996年10月,国务院发布《旅行社管理条例》,旅行社分为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并对两类旅行社按业务作了适当的调整,更为重要的是,旅行社只能属于公有制的规定得以改变。同年,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把旅游业列为“九五”重点产业,即使刚刚成立的直辖市重庆,也把旅游业看作支柱产业。23个省市中,云南、海南、陕西、江苏、湖南、湖北、黑龙江、安徽、贵州、重庆确定旅游业为本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上海、辽宁、山西、新疆、河南、甘肃作为重点产业;广东、北京、河北、四川、天津、江西等省市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先导产业”或“龙头产业”。

1997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国家旅游局、公安部联合发布《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于7月1日正式实施。第二条规定:“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主要以团队形式进行。团队是指由有经营权的旅行社组织的、三人以的出国旅游团(以下简管团队)。出国旅游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由国家旅游局会同外交部、公安部提出,报国务院审批。”第三条规定:“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必须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地发展。”在今天看来,“暂行办法”尽管有不尽完善的地方,但它的出台,标志着出境旅游市场的开始。国家旅游局经过严格审核,包括中央部委在内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67家旅行社,得到出国旅游组团的资格。

1998年1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旅游业列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进一步提高了旅游业在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使其发展环境获得了根本性的变化。同年,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旅游被确立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行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全国计划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服务业和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国家旅游局再次强调“三个不变”,即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方向不变;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积极发展国内旅游,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方针不变;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不变。

也是在1998年,政府管理部门开始与所属企业“脱钩”,国家旅游局不再是直属企业的“老板”、“教练”。其他各部委的旅行社等企业,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这意味着不同所有制、不同的投资主体、地方所属的旅游企业,一并被平等地推向了市场,共同面对市场的挑战。对企业经营来说,“只有市场竞争磨练的企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只有在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旅行社才能具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担负起‘振兴国有旅游企业、发展民族旅游产业、提高国民素质’的重任。”应当承认,“虽然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对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方向、规模和质量提供保障”,但是,更应当看到,“计划的功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未来市场竞争更多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政府职能的转变,产权关系的明晰,责、权、利的对应,是旅游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的重要内容。

进入2000年以后,中国旅游业但基本上完成了市场化体制,而且逐渐发展为产业化。无论是从体制上,还是从规模上,“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已习以为常。旅游新品种、新业态、新经营等等,不断涌现。旅游业的发展异彩纷呈、目不暇接,人们用“井喷”、“旅游流”来形容,旅游业是“朝阳产业”、“第五次浪潮”。旅游产业已被所有的省、区、市确定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全国旅游产业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2008年,我国接待国内游客17亿人次,入境游客1.3亿人次,国内游客比例达92.42%。旅游总收入1.14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8700亿元。

近年来,旅游业越来越受到国务院、国家旅游局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并被提高到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从短期看,旅游业是作为新的消费热点,拉动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从中长期看,旅游业是我国国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方面,促进就业的重要领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旅游业已经成为区域发展的重点产业,在各省扩大内需、促进就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推进区域城镇化、发展边境贸易的重要突破口,且成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环境等综合功能在转型中的国民经济格局中逐渐显现。”

上一篇:霸气又冷又吃醋的句子下一篇:初中政治__九年级_不言代价与回报_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