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轨道交通论文

2022-04-18

摘要:2012年10月1日起,苏州市开始了“营改增”试点。政策施行以来,减轻绝大部分试点企业的税负,促进了试点产业的发展;消除了重复征税,促进了专业分工的发展;离岸服务免抵退税,有利于加强试点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加强了税收的征管。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营改增轨道交通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营改增轨道交通论文 篇1:

“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的综合影响及应对措施

摘要:“营改增”对我国轨道交通企业的税负、实现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其对轨道交通企业的影响也有消极的一面。文章阐述了轨道交通企业“营改增”的内涵,重点分析“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消极影响的应对措施,希望为轨道交通企业在税制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营改增”;轨道交通企业;管理成本

一、轨道交通企业“营改增”内涵

“营改增”全称为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因增值税值对产品、服务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我国在2016年5月1日实现“营改增”的全面推行后,轨道交通企业如果被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则可以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不同的计税方法会带给企业不同的税负。

轨道交通企业业务主要包括地铁建设、运营、资源开发3个模块,如果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其适用税率为10%、16%及6%,如果采用简易计税方法,适用征收率为3%,两种不同计税方法得到的适用税率有明显差异。

二、“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的综合影响

(一)实现我国流转税制的进一步完善

增值税是对产品和服务的增值部分征收税额。假设企业产业链越短,增值部分税额则可以轻松计算,此举可有效消除重复征税。轨道交通企业为准公益性企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大部分为亏损企业,需要财政补贴支持,2013年8月交通运输业“营改增”前,轨道交通企业只能选择3%简易征收对企业较为有利。

2016年5月实现全面“营改增”后,轨道交通企业根据企业组织架构,选择合适的增值税计税模式,若轨道交通企业建设、运营、资源开发分别成立单独核算的公司,考虑到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其服务的主要对象为乘客,属于整个产业链的末端,该企业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所占比重约达到50%~60%,能取得可抵扣的进项税额有限,主要为电费、生产维修、安保等,所占成本比重约30%~35%,可选用简易计税方法。

若轨道交通企业集建设、运营、资源开发于一体,轨道交通投资建设业务能取得大量的进项税留抵,应当考虑一般计税方法,利用增值税抵扣,将不会产生税金的实际现金流流出,有利于打通全行业税务抵扣链条,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流转税制。

(二)规范轨道交通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和不动产可以抵扣进项税额,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减少了现金流的支出。以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全面“营改增”,地铁1号线新增不动产、建筑服务及其他服务类进项税约4亿元,进项税额抵扣让企业投资成本大幅降低,减税成为反哺投资的利器。

在全面推广“营改增”之后,轨道交通企业需面临新的业务流程和计算方法,这就要求轨道交通企业重新审视财务管理工作。轨道交通企业取得的进项税额构成中建安不动产所占比重大,根据规定2016年5月1日后发生的不动产在建工程,其进项税额应按照有关规定分2年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第一年抵扣比例为60%,第二年抵扣比例为40%。而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6〕22号),企业应按照要求设置增值税明细科目及进行会计处理,这些都要求轨道交通企业在全面“营改增”后必须要规范纳税流程,进一步做好增值税纳税管理,重视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三)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企业的发展

比起其他行业而言,轨道交通企业前期需要大量的投资,主要包括轨道交通、各种不动产、大型设备等。前期的投资大,而客运收入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收回成本,这种情况下,轨道交通企业十分容易因前期大量投资、后期回收成本时间长等因素导致处于亏损状态。在进行“营改增”后,轨道交通企业的不动产部分和硬件设施所涉及到的增值部分可以进行抵扣,极大降低了轨道交通企业的税负成本。“营改增”实现了抵扣链条的打通、有效消除了重复征税,在降低税收成本、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外溢效应明显。

(四)“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的消极影响

1. 增加轨道交通企业的管理成本

在“营改增”未开始之前,轨道交通企业只需要征收营业税,选择的税种计算方法比较简单。但企业在征收增值税后,就需要涉及到抵扣项方面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各种增值税发票是否满足抵扣条件作为工作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員工的工作量,也会增加一定的管理成本。由于计税方面的工作变得复杂,这就要求企业在聘请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方面提高了门槛,企业还需要对人才培养方面增加额外支出。

2. 增加轨道交通企业涉税风险

全面“营改增”后,合同涉税风险增加,合同中关于增值税发票、税率及涉税违约条款约定要求更加明确,直接影响投资建设成本进项税能否抵扣、抵扣多少。

2018年5月1日后税率调整,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进口货物,原适用17%和11%税率的,税率分别调整为16%、10%,轨道交通单项合同总价高,施工总承包合同单项合同总价约40亿元,1%税率影响合同总价约0.36亿元。

轨道交通企业采取建设模式多,如福州地铁2号线土建采取BT模式,机电部分采用PPP模式,地铁4、5号线采取概算下浮施工总承包模式,合同内容涉及建筑安装服务、设备及工器具、BIM服务等,若合同未明确开具增值税方式、内容、税率,执行合同后若乙方适用混合销售,均按照建筑安装服务开具10%税率,轨道交通企业将无法取得设备及工器具部分16%税率的进项税。

3. 大量进项税留抵扣,占用投资资金

在全面“营改增”实施后,以福州地铁集团公司为例,目前有6条线路在建,每新增1条地铁线路,预计能取得投资建设进项税额约13亿元,平均1条地铁线路运营收入需缴纳销项税约0.15亿元,2018年9月月底留抵税额已达7.7亿元,未来地铁规划线路投资建设继续,取得的进项税远远大于应缴纳销项税,10年内均有大量进项税留抵,虽然降低投资建设成本,却依然需要占用的大量投资资金。

三、应对“营改增”对轨道交通企业不利影响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及涉税风险把控

1. 应加强企业增值税发票管理,在合同中要求必须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增加发票违约条款,要求开具发票记载项目必须与实际业务内容相符,如果乙方所开具的增值税发票被税务机关认定不符合规定,致使甲方被税务机关课征税款、罚款、滞纳金的,承包人应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发包人所承担的所有税款、滞纳金、罚款及5%的赔偿款。

2. 加强企业招标文件、合同中涉税条款管理,全面“营改增”后,建议企业招标文件及合同中要求合同总价应价税分离、明确适用增值税率,投标报价清单、合同清单尽量价税分离。采取BT、PPP、EPC、概算下浮总承包模式,应在合同中约定设备及工器具应适用增值税税率16%,建筑安装投资部分适用增值税率10%。

3. 税率调整风险管理,2018年5月1日税率调整后,轨道交通企业应全面梳理企业业务合同,及时与合同方协商,按照新税率调整合同总价,支付未执行完合同价款。新签订合同,应增加在合同执行期间,如国家对涉及税的相关税率进行调整,则执行最新的规定的条款,避免因合同总价包干等原因,致使合同双方产生分歧。

(二)加强与税务机关的联系沟通

考虑到自身企业的复杂性,加上开展“营改增”的时间较短,为避免在“营改增”过程中出现错误,企业要积极加强与税务机构的沟通。不仅要及时与充分了解国家在该方面的优惠政策,还需要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营改增”相关政策,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以及业务特点进行合理的纳税规划,在开展各项税务相关方面的业务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征求税务部门的意见,避免因对政策理解不透而导致税务风险的存在。

(三)实现“营改增”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

不管是在试点“营改增”还是全面实施“营改增”阶段,国家都相继补充各种优惠政策,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2018年退还部分行业增值税留抵税额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70号)文件精神,针对包括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和电网企业等国家退还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希望這项政策适用范围能扩大到轨道交通行业。

四、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作为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进程,可有效降低企业的税负,对于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但对于轨道交通企业而言,“营改增”的实施给其带来的影响是不确定的,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基于此,企业一定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营改增”情况的纳税流程,有效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石玮.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混合性融资模式税收问题探析[J].财务与会计,2018(05).

[2]雷强.“营改增”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财务影响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8(03).

(作者单位:福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林小丽

营改增轨道交通论文 篇2:

浅议“营改增”的影响

摘要:2012年10月1日起,苏州市开始了“营改增”试点。政策施行以来,减轻绝大部分试点企业的税负,促进了试点产业的发展;消除了重复征税,促进了专业分工的发展;离岸服务免抵退税,有利于加强试点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加强了税收的征管。但是苏州“营改增”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纳税人税负不减反增,尚有很多行业未纳入营改增范围,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较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营改增 试点行业 价格弹性 专业分工 经济转型

1 苏州“营改增”实施基本情况及特点

从2012年10月1日起,苏州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始实施“营改增”试点。截至2013年11月底,苏州全市共有5.17万户纳税人纳入“营改增”试点。从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0.82万户,占16%;现代服务业4.35万户,占84%。从纳税人类型看,一般纳税人1.46万户,占28%;小规模纳税人(中小企业)3.71万户,占7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发展转型的一项重大改革,也是结构性减税的重要内容。

苏州“营改增”实施表现出以下特点:

1.1 实施时间走在全国前列。2011年1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国务院逐步将扩大营改增试点至10省市,其中北京于2012年9月启动,江苏、安徽的实行时间是10月1日,2012年11月1日,试点范围扩展到福建、广东,12月1日,进一步扩展至天津、浙江、湖北,截止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到全国试行。从总体上来看,苏州的“营改增”还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1.2 实施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为全面推进“营改增”试点工作,苏州市政府于2012年5月30日成立了苏州市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全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6月11日,苏州市“营改增”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全市‘营改增’工作推进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营改增”企业税源情况调查统计工作。8月15日召开全市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贯彻落实省政府文件精神,积极准备、全力以赴落实我市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

同时,全市财政、国税、地税部门也都从大局出发,围绕“营改增”试点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努力,完成了名单整理、税源调查工作,政策培训辅导、征管系统协调改造测试、测算结果评估分析等工作。

1.3 实施过程各方面配合协调度高 “营改增”实施过程中,苏州市国税局开辟了10个“营改增”专用服务窗口。为市区4100多户“营改增”纳税人的登记证件换发、税控器具发行、发票购领簿发放、发票发售、发票代开、报税、认证及“营改增”咨询辅导服务等开辟了“绿色通道”。

2013年长假后第一个工作日,苏州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开出了第一份增值税专用发票。该中心首席财务官耿卫坤表示,营改增将减轻企业税负,对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2013年11月1日,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财务人员轻轻点动鼠标,通过网上办税厅完成了全省第一笔营改增的申报。该公司董事长单建华表示,这一数额比原来有所下降。可见,由于营改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所以相关企业还是非常积极配合的。

2 “营改增”带来的机会分析

2.1 绝大部分试点企业的税负减轻了,促进了试点产业的发展。据国税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在试点纳税人中仅有0.25万户税负有所上升,增减相抵后,总体税负下降21.8%。其中,小规模纳税人税负全部下降,较原营业税减少税款2.2亿元,税负平均降幅达33.5%。而一般纳税人的税负有升有降。从行业看,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税负总体上升24.9%,增加税款1.3亿元,但试点以来其税负升幅呈现稳中收窄态势,现代服务业一般纳税人税负则总体下降29.7%,减少税款6.3亿元。总体来说,一般纳税人中,税负下降的超过八成,增减相抵后,一般纳税人累计减税5亿元,税负下降18.9%。

例如,2013年2月5日苏州国税局网站发布了一则《“营改增”新政助推苏州轨道交通新发展》的新闻,指出,苏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一开始在选择按“购进扣税法”或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问题上举棋不定。针对这一情况,市区一分局领导带队,及时上门开展服务性调研,在精准解读分析“营改增”政策法规的基础上,借鉴先行试点的上海市经验,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和特点,反复测算,帮助企业择优采用“购进扣税法”。新政实施四个月,已为苏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带来结构性减税近百万元,为苏州轨道交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又如,苏汽外事旅游客运有限公司,该公司是苏汽客运下属全资子公司,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指定用车单位。由于配合奥运会,当时该公司更新了大批车辆,现有车辆都很新,而旅游车一般要8年才会更新,就无法享受新购车辆进项税抵扣的好处。

2.2 消除重复征税,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并可以促进专业分工的发展。试点后制造业和流通业中非试点的一般纳税人由于接受服务业抵扣凭证,进项抵扣税额增加,减税效应显著。试点14个月以来,两大行业一般纳税人累计取得服务业抵扣凭证净增抵扣税额21.4亿元。同时,因接受境外单位提供的“营改增”服务,其代扣代缴的增值税也可抵扣,增加抵扣税额5亿元。两项合计增加进项抵扣税额26.4亿元。

根据苏州市国税部门的统计资料显示,试点后已有部分企业开始分设或外包生产性服务业,扩大业务辐射范围,降低整体运营成本。另外,根据数据显示,至2013年5月,苏州新开业的“营改增”纳税人达6468户,注册资本总额超百亿。按试点初期纳税人户数算,新开业试点户数增幅达21%,高于同期非试点纳税户增幅16个百分点。

例如,江苏省苏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原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以建筑材料制造和销售为主,利润率不高,又缺乏核心技术优势。“营改增”后,公司大量购进建筑检测和节能监测业务的专业技术设备,不仅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公司的现代服务业务还享受6%的低档税率。不仅减轻了公司的税负,还实现了其向建筑检测和节能监测等现代服务业“华丽转身”。又如,韩国汉拿集团在苏州设立的万都底盘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一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借力“营改增”,调整发展战略,把科研、物流、销售等相关服务业都分离出去,原有制造企业专注于主业生产,最大限度享受了“营改增”的政策红利。

2.3 离岸服务免抵退税,有利于加强试点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地区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管理办法(暂行)》规定,试点地区提供增值税零税率应税服务(包括国际运输服务及向境外单位提供研发服务、设计服务)并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单位和个人,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以后提供的零税率应税服务,适用增值税零税率,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离岸服务的免抵退税有利于企业提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跨境服务贸易的发展。

从实际情况来看,截至2013年11月底,已审批应税服务出口免抵退税额7638万元,其中国际运输1175万元,研发设计6463万元。这些优惠政策增强了企业对接国际服务业市场的能力,促进了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

2.4 避免了部分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方便了纳税人的税务处理,也有利于加强税收管理。按照原来的规定,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销售又涉及提供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则这项行为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发生混合销售行为,应按照纳税人营业主业判断,交一种税,增值税或营业税。而增值税纳税人在从事应税货物销售或提供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非应税劳务,且从事的非应税劳务与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并无直接联系和从属关系,则属于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发生兼营非应税劳务行为,应分开核算,分别交增值税和营业税。而实行“营改增”之后,由于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都纳入了增值税的征税范围,故部分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非应税将不复存在,而变成兼营不同增值税税目行为。这样,发生类似行为时,纳税人就避免了是交增值税和营业税的判断,减少了同时交两种税的麻烦,其算税报税的工作就更加便捷了。同时,由于增值税本身征纳管理比营业税来得更为完善,“营改增”也有利于税务机关的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收征管。

3 “营改增”带来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1 对于部分一般纳税人来说,因为进项税额抵扣较少,所以减税效果不明显。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营改增之后,实行的是简易征收办法,即根据其全部销售额,按照3%的税率来交税,但是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计税价格不应该包含增值税税款。而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是价税合计金额,所以需要进行价税分离,即按照含税销售额/(1+3%),所以其实际税负为2.91%。相对于原来营业税交通运输业3%和服务业5%的税率来说,是明显下降的。

对于交通运输业的一般纳税人而言,其增值税税率为11%,如果假设其原来交营业税时的销售额为Y,则其原来应纳营业税为Y*3%,假定价格不具有弹性,也就是说税负无法转嫁(由于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实际情况基本如此),那么其现在的销售额仍是Y1,因为其现在“营改增”了,所以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假定这个进项税额为X1,如果令其实际纳税额不变,那么Y/(1+11%)*11%-X= Y*3%,可以推出X=6.91%Y,也就是说当其进项税额为含税销售额的6.91%Y时,其实际应纳税额与原来交营业税时是相等的,如果其进项税额超过6.91%Y时,则其实际应纳税额就小于原来交的营业税,但是当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6.91%Y时,则其实际税负就会上升。

对于除有形动产租赁以外的现代服务业一般纳税人而言,其增值税税率为6%,同上假设,根据Y/(1+6%)*6%-X=Y*5%,可以推出X=0.66%Y,即当其进项税额为含税销售额的0.66%Y时,其实际应纳税额与原来交营业税时是相等的,如果其进项税额超过0.66%Y时,则其实际应纳税额就小于原来交的营业税,而当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0.66%Y时,其实际税负会上升。而对于有形动产租赁业的纳税人来说,其税率为17%,同上假设,根据Y/(1+17%)*17%-X=Y*5%,可以推出X=9.53%Y,即当其进项税额为含税销售额的9.53%Y时,其实际应纳税额与原来交营业税时是相等的,如果其进项税额超过9.53%Y时,则其实际应纳税额就小于原来交的营业税,如果当其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小于9.53%Y时,其实际税负会上升。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的总体税负会下降,但是如果是一般纳税人,当期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价格不具有弹性,且进项税额比较少,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其税负往往是会上升的。对此,笔者认为,纳税人可以进行税负的测算,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来进行应对,减轻自身税负。同时纳税人应努力提升本环节的经济附加值,从而应对税负的增加,提高本企业的经济效益。

3.2 营改增范围存在一定局限,造成企业税负不公,增值税抵扣链条不完整。目前的营改增政策只是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了营改增的范围,并没有将全部的营业税应税行业纳入“营改增”范围。因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行的是购进扣税法,即在计算应纳税额时,可以扣除前道的已纳税额,即只需要对本环节的增值部分来交税,可以消除了试点行业上下游企业间的重复征税。但是企业要能够扣税必须有合格的扣税凭证,即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处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对于那些本身是一般纳税人,但是有从没有纳入营改增范围的营业税纳税人处购买服务的,就不能抵扣税款。同理,对于一些仍然交营业税的纳税人来说,其也无法抵扣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如水电费、机器设备等的进项税额,无法完全消除重复征税。

对此,笔者认为,应加快营改增的步伐,及时实行全面的营改增。从而保证企业税负公平,增值税抵扣链条完整。

3.3 营改增政策中对某些需要扶持的产业税收优惠力度不大,且没有和所得税政策协调,不能很好地起到税收的引导调控作用。“营改增”试点过程中,基本保留了原来实行营业税时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对某些需要扶植的现代服务业设置一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而且,增值税的优惠政策不能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进行协调,如,所得税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15%的低税率,但是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如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相关要求等;造成部分企业虽有分离技术服务等的想法,但是因为分离后会导致其丧失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格而无法将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行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改增”调整产业结构。

对此,笔者认为,“营改增”之后,除了应保留营业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进一步针对需要重点扶持的行业推出税收优惠政策,并做好与所得税税收优惠的协调,使“营改增”政策能更好的发挥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

4 小结

总之,营改增在结构性减税,消除重复征税,促进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完善税收征管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相信营改增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当然营改增过程中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相关企业应抓住机遇,积极应对,争取更好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苏州整体经济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殷明,叶永青.“营改增”试点中的服务贸易出口税收优惠政策探究[J].税务研究,2013.1.

[2]彭新媛.“营改增”试点企业的纳税筹划途径[J].财会月刊,2013.4上.

[3]陈佳赓,徐云翔,徐元祥.苏州:当“世界工厂”遇到“营改增”[N].中国税务报,2013年9月13日第B01版.

[4]康世硕.试析“营改增”政策试点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7下.

作者:孙昳昊

营改增轨道交通论文 篇3: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自2012年起,上海开始正式被作为运行“营改增”政策的试点,不仅是中国关于“营改增”的第一个试点,同时更是第一个涉及到交通运输业开展的试点。“营改增”政策下,大多数企业每年所缴税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缩减,税负负担也相应减轻,尽管如此,仍然存在一些企业的税负并没有减少,反而还有增加的情况,尤其是交通运输业。本篇文章基于上述这一大背景,从现阶段交通运输业在“营改增”下的概况入手,简单分析“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并对交通运输业所受影响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营改增” 交通运输业影响对策

一、绪论

2011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营改增”政策要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在部分行业部分地区选择试点,来证明改革成效和发现存在的问题。第二步,在试点基础上选择部分行业进行全国范围推广,从全局看改革效果。第三步,在全国范围内多数行业实现“营改增”,有望实现对所有商品和劳务征收增值税。2011年11月16日,经财政部和国税局联合通过并颁布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明确了“营改增”政策的全面部署以及相关具体实施办法,将原来属于营业税征税范围内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纳入了在增值税征收范围内。

“营改增”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税率变化和征收范围。从税率变化方面来说,“营改增”之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是基本税率17%以及优惠税率13%,但在“营改增”之后,税率档位增加,当然是针对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而新增的。其中,部分现代服务业的税率为6%,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税率为11%,租赁有形动产等的税率为17%;从征税范围来说,主要就是新增了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黄莉莉,2016)其中,交通运输业主要包括陆路,航空,水路以及管道运输服务。而现代服务业涵盖内容就比较广了,有物流辅助服务、研发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设计、广告、会议展览服务等等)……

二、现阶段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概况

交通运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我国的支柱型产业,而“营改增”政策旨在降低税负负担而出台的一项新政策。首先是以上海为试点开展的,然后就是推广至全国范围,现在已普及到我国大多数城市的交通运输业中。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营改增”政策在交通运输业规避了双重征税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业之间的产业交流,产业制度得到了优化,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良好发展与进步。但是,“营改增”政策还是有其自身的制度规范,尤其在实施过程中,并不能全面的缓解交通运输业的税负压力,而且还在其他方面带来了新的风险和挑战,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变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大众和相关管理者的关注。

交通运输业这一产业规模比较大,成本相应也比较高,但是总成产量平摊到每一部分以后数额相对来说就变得很小。由此可知,交通运输业要想发展迅速就要规模化、秩序化升级,学会分门别类,把不同税率的分开,如果放在一起会造成纳税金额过高或过低的错误。这样一来,就算以后规模在壮大,也不会造成账目混乱,金额也不会出现误差,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利润,从而拥有更多剩余资金,可以开拓更多新的业务,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第三产业这十几年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已经成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交通运输业更是属于第三产业的最有力部分。在第三产业中,占比重最大的是营业税的纳税主体,然而“营改增”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完善了税收政策制度,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解决了增值税和营业税一直以来存在的重复征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运输业的压力,产业结构更加科学完整,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自从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以来,我国的税收内容更加完整,税收制度更加完善,整体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展望到未来的第三产业前景必将是一片光明。

三、“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第一,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减轻。“营改增”之前,小规模纳税人需缴纳营业税,即应纳税额=销售收入×3%,改征增值税后,计算方式变化,变为应纳税额=销售收入÷(1+3%)×3%。相比較而言,后面一种计算方式所需缴纳税费更少,对纳税人更有利,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营改增”能缓解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压力。

第二,行业专业化程度提高。“营改增”以后,交通运输业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加上进项税额税率提高到11%,吸引更多需要交通运输业提供服务的企业,增强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购买积极性,促进交通运输业的经济发展(何登录,2017);从行业内部来讲,各个部门工作内容更加细致化,合作紧密,有利于整体效率提高。

第三,设备更新换代加快。“营改增”之后,可以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但是进项税额抵扣需要取得专用发票或其他合法凭证作为依据,所以企业通过购买固定资产或交通用具等生产必需品来抵扣更多的进项税额,从而少缴税,税负大大减轻,企业设备更新的积极性大大增强。

(二)消极影响

第一,交通运输业短期税负增加,这是针对一般纳税人而言的。在“营改增”政策初期,即进行试点时期,有超过40%的一般纳税人企业便是自己税负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尤其是公路运输业,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长远发展。(常晋,2013)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营改增”似的交通运输业短期税负增加的结论,但是这现象在现在看来,也是正常现象,因为政策的影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经过长期的实践才能更好的发挥效用。

第二,交通运输业纳税申报程序变化。“营改增”以后,交通运输业需要按照增值税的纳税申报程序走,与原来的纳税申报环节有了一定改变。最大的改变在于纳税人需要提供专用发票才能进行进项税额抵扣,并且需要在当月进行抵扣,未通过则不允许抵扣,超过期限也不允许抵扣(需在180天内进行抵扣)。而交通运输业企业支出比重较大的是费用类,如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但是目前这些都不属于可抵扣项目。进项税额可抵扣项目较少也是造成交通运输业在“营改增”下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交通运输业并不适应新的申报程序,影响到应纳税额的缴纳,增加税负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第三,交通运输业企业利润发生变化。上述结果是由三方面共同影响的,分别有营业收入降低,营业成本降低,税金及附加的变动。营业收入降低主要是由于“营改增”之后,企业对营业收入的定义发生了变化。“营改增”以后,企业的营业收入从原来的会计报表中的销售收入变成现行的需扣除应交增值税部分后的金额,收入减少,相应的营业收入也减少;营业成本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下降。固定成本主要指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折旧费等费用,在“营改增”之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所以,固定成本下降。顾名思义,变动成本是会随着实际工作量的变化而变化,同理变动成本减少,从而最终引起了企业利润的增加;最后一方面,税金及附加的变动,主要指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的变动。上述税种的计税依据是增值税、营业税和消费税之和,现在“营改增”之后取消了营业税,计税依据减少,计算出来的应交税费数值减少,企业利润增加。

第四,交通运输业竞争力下降。“营改增”以后,交通运输业必须严格按照增值税制度,你想要抵扣进项税额,就需要专用发票或其他合法凭证作为扣税依据,而交通运输业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制度并不规范,市场状态也不足够稳定,如何取得专用发票就成了一大问题。由此就造成了交通运输业应纳税额减少并不明显,利润降低的現象,财务风险和损失接踵而来,在这种情况下,核心竞争力下降,并不利于交通运输业的长远发展。

四、交通运输业在“营改增”政策下应采取的对策

(一)完善交通运输业增值税制度

针对交通运输业这个特殊行业,在“营改增”下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我认为可以适当扩大进项税额可抵扣范围,由于交通运输业以固定资产等大型设备为主,所以可以以固定资产折旧额来确定每个月的抵扣额,通过这种方法来扩大可抵扣范围,缓解税负压力。其次,可以降低交通运输整个行业税率。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在“营改增”前后,税率都是3%,没有变化。但对一般纳税人来说,税负压力增加,想要环节税负压力,适当降低行业税率有利于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最后,可以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划分标准。目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为500万元,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交通运输业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较大,而且大部分规模比较小,中有少数企业的营业额能够达到500万元以上。所以我建议适当降低一般纳税人的资格划分标准,来调高交通运输业领域内一般纳税人的数量,减少小规模纳税人的数量,增加进项税额抵扣额,促进交通运输业企业的良好发展。

(二)完善交通运输企业内部制度

“营改增”之后,交通运输业要学会在增值税制度下调整原来的管理工作,要加强企业工作人员对发票的索要、取得和管理观念,并且安排专门管理人员管理,在有效期内进行纳税申报。还可以推行电子发票管理,在工作量巨大的发票申报抵扣中,这不失为一个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发票真实性检查的好方法。企业可以开展培训学习,实行绩效奖励,要求员工及时更上相关业务知识,熟悉最新法律政策并能有效运用,为企业进行有效避税,能从根本上缓解交通运输业在“营改增”新形势下的严峻压力,减轻税负负担。“营改增”实施以来,交通运输业需要面对更复杂的增值税,更加需要与时俱进的财务体系,因为要比传统的缓解耗费更多人力,物力和心力。“营改增”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所以优化业务流程和财务体系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如何实现更好的优化呢,这就需要交通运输业的运行路线规划更加合理,上下游企业之间分工更加明确,减少不必要的费用,降低损失,使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进一步。

(三)完善交通运输业税收优惠政策

如今,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经济能否良性发展与他密切相关。全球许多国家都致力于推动本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尤其是通过税收优惠政策的制定。毕竟,交通运输业与全国人民的声息息相关,飞机、公共交通、私家车、旅客运输、高铁、城际列车等轨道交通都属于这一行业,所以交通运输业的良好发展也是每个人的一份社会责任。立足我国,我国的交通事业与经济水平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所以,我们要针对公共交通事业出台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或采取政策补贴,可以扩大税收优惠范围,尤其是最近大热的共享单车,公交车和地铁一类的。近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新政策,但是宣传力度没有跟上发布速度。这就造成了许多行业领域在还没有了解清楚之前就急于实施,在过程中果不其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所以,政府要真正贯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就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在发布新的法规或者税收政策之前,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站平台、新闻媒介的推送,让广大人民群众,相关企业都能更加直接的获取信息。最终可以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完善税收征管政策。

参考文献

[1]常晋.“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税务影响和对策分析[J].中国外资,2013(2):130-130.

[2]何登录.“营改增”对中小企业的的影响和对策[J].会计之友,2017(4):120-123.

[3]黄莉莉.“营改增”背景下的税制改革[J].财经界,2016(10).

作者简介:韩梦润(1996-),女,浙江宁波人,温州商学院学生,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学;张芳芳(1984-),安徽芜湖人,任职于温州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司金融学。

作者:韩梦润 张芳芳

上一篇:痔疮的护理研究论文下一篇:增值税改革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