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培养舞蹈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近些年,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学鉴赏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育课程。目前,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舞蹈教学模式的落后、对高职舞蹈教学的不重视以及高职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舞蹈的学习。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职培养舞蹈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培养舞蹈艺术论文 篇1:

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高等职业学校)和高专(高等专科学校)都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所谓高职,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它是高等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些概念和文件的解读中,可以得知,高职主要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的院校,与本科和研究型院校有着不同的目的。高职培养舞蹈表演的人才亦主要是培养舞蹈表演的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然而,现实中常常会事与愿违,这也是目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培养人才的矛盾与尴尬之地,从笔者的调研中可以看到一些问题的端倪。

一、高职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一)舞蹈表演课程具有浓厚的本科痕迹

目前全国艺术类专科学院(高职高专院校)共有47所,有80%以上的艺术院校都开设了舞蹈表演专业。大概的课程设置有:专业基础训练(芭蕾舞基训、中国古典舞基训、现代舞),专业核心课程(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國古典舞身韵、流行舞、国际标准舞、剧目、表演基础、舞蹈考级等),舞蹈教学法(包括各门类课程的教学法),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史学类、舞蹈欣赏类等)以及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乐理、音乐欣赏、钢琴演奏基础)等。

笔者参与了2017年由全国文化艺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高等职业学校表演类专业教学标准修(订)》工作,参与了由四川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牵头的《高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在制订过程中,课题组对全国不同地域的艺术职业学院做了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各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大概有:《中国古代舞蹈史》《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中外舞蹈作品赏析》《艺术概论》等课程,不同学校侧重不同。专业核心课程大概包括:《舞蹈基训》《芭蕾基本功训练》《中国古典舞身韵》《现代舞训练》《中国民族民间舞》《毯技》《剧目排练》《舞蹈编导》或称《编舞技法》。专业拓展(选修)课大概包括:《T台模特》《舞蹈即兴表演》《汉唐舞蹈》《国际标准舞》《戏剧表演》《流行舞》《声乐表演》《茶文化与茶艺基础》《舞台化妆》等课程,还有一些院校比如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江西艺术职业学院、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还开设了地方性特色民间或民俗舞蹈。

从这些基础课程、核心课程的名称可以看到,与本科院校设置的舞蹈表演课程名称几乎相同,教材与教学内容也近乎相似。

(二)高职舞蹈表演的生源与表演人才要求不匹配

目前国内高职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致有三年制(年龄在18-20岁)与五年一贯制(年龄在15-16岁),这些生源大多没有舞蹈表演基础,有的甚至从来没有接触过舞蹈。然而,所有院校开设的课程与教学内容大多还是沿用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与教材。在同行的一些论文中都有谈及此类观点,如很多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都是照搬本科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的,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没有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没有表现出“职业性”这个鲜明的特点。前面文中所提到诸多高职院校舞蹈表演的核心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的名称,也可看到从本科院校照搬过来的痕迹。

然而,高职艺术院校的生源与本科艺术院校却有着质的差别。首先,稍微有舞蹈表演专业基础的学生都会选择本科院校就读;其次,专科院校招生文化录取线有的甚至高于一般本科,以至于专业稍微好的学生因为文化线不够而被拒之门外;再次,有的高职院校没有自主招生权利。因此,招生时只求有生源,而没有太多的其他选择权利。关于舞蹈表演专业的生源方面有论文也有谈及,如认为生源素质不够理想,大多属于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只是文化课程上线了于是就报考了类似学院。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或教学内容依然延续专业本科模式,这显然与高职院校舞蹈表演的实际生源素质是矛盾的。高职院校的舞蹈表演生源大多属于没有基础的,而高职培养人才的目标是针对职业岗位需求而培养的,我们一厢情愿按照专业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设置,只会与培养人才的真正目标越来越远。

(三)市场对舞蹈表演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众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出现了多元变化,曾经如阳春白雪般的舞蹈表演艺术形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欣赏与需求的人群在不断扩大。从调研①中可以看到,市场不同层面的需求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同。(见图1、图2)

对于企业来说,更看重毕业生的实操能力(占83.3%)。且作为该专业毕业生,良好的语言(外语)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计划与执行能力都同等重要,甚至还强调了相关专业技能证书的重要,在我们收回的访谈问卷中,这项占65%的比例。

从图表可以看到,组织排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舞蹈技能、编导创作能力、舞台表现力等都是企业对舞蹈表演毕业生普遍看重的专业能力。然而实际调研亦发现,不同的职业对专业能力要求会有不同侧重,如图3所示。

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14项素质指数,不同企业提出了他们认为看中的职业素质要求。经过统计,排名第一的是工作责任心。其次是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灵活应变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和忠诚度。市场对于舞蹈表演人才能力的需求与我们目前设置的核心课程或基础课程所给予的能力是有差距的。

二、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从上述调研可以看到,不论是企业还是培训机构、事业单位对舞蹈表演人才需求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于技术技能、沟通与语言能力要求比较高。从这些能力需求亦可以看到,今天的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技术技能,还需要综合能力的提升。若是依靠三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所招收的生源又没有任何基础的话,培养出既有高技能素质,综合能力又强的人才,这几乎是不太可能达到的。如此,笔者认为,要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如五年一贯制的培养、校企合作或订单式培养及现代学徒制这几种模式,可能会与市场所需精准对接。

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招生对象是初中毕业的学生,尽管与科班学生相比,他们进入舞蹈表演专业进行训练的年龄不是特别理想,然而,若是选择好苗子,针对这样的学生设置好课程,并依照学生实际素质制订教学内容,那么这样的学生依然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需要有所改革与突破。

依托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平台,能为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机会,更重要的是能够深化对职业角色和实践的认识,帮助学生开展学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②相比较而言,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直接与企事业单位对接,针对他们所需进行课程设置,更好地为企事业服务。除此之外,近些年流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同样适用于舞蹈表演专业。

三、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探索(一)舞蹈表演人才培养目标与能力要求

通过分析舞蹈表演专业对应的行业、企业用人情况及具体能力需求,需重新厘清舞蹈表演专业匹配的职业内涵、职业岗位群与工作职责(见表1)。

(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通过调研,分析各岗位技能人才主要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要求,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概括见图4。

(三)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学时设置

课程设置体系和学时安排应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广度与深度相结合、特色与个性相结合。根据同类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总体情况,结合问卷中行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拟将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如表2所示。

四、结语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舞蹈表演专业也在蓬勃发展,不仅仅在综合类专业艺术院校中得到了迅速拓展,高职诸多院校也都争相开办舞蹈表演专业。在当前形势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舞蹈表演等专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体制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高职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的必经之路。对于高职艺术院校中的舞蹈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其培养模式与本科院校应有所区分,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发展。其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如何与市场接轨,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是人才培养的关键。而这些需要学校、教师乃至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才能更好地对舞蹈表演专业进行深入的创新改革。

注释:

①2017年7月,笔者对设有舞蹈表演专业的部分同类艺术院校及全省舞蹈表演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发放了调查问卷,共收回30份。论文中的表格数据分析都是基于此次调查问卷归纳的数据统计。

②张星.舞蹈表演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黄河之声,2013(20):111-112.

③部分内容参考了2017年6月《高等职业学校舞蹈表演专业教学标准制订工作调研报告》内部资料,课题组长:蔡雅康,成员:常晴、童晓琴、吴蕾、曹亮红、刘冬、曾华美、喻佳、高伟。

参考文献:

[1]李玉芳.浅谈高职院校舞蹈专业教育及改革方式[J].艺术时尚旬刊,2014(03).

[2]栾亚敏.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4(06).

[3]栾亚敏.舞蹈表演专业“123”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J].民族艺术研究,2012(05).

[4]毛志新.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石宝红.简论高職高专的人才培养目标[J].大众科技,2014(12).

[6]翁熙凌.学演结合 院团合作——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培养模式初探[J].艺苑,2013(03).

[7]由曦.综合类艺术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为例[D].云南艺术学院,2015.

[8]张海龙.舞蹈表演专业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17(05).

[9]朱英萍.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大舞台,2015(01).

责任编辑陈春阳

作者:曾华美 张云鹏

高职培养舞蹈艺术论文 篇2:

新时期高职院校舞蹈鉴赏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近些年,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学鉴赏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育课程。目前,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舞蹈教学模式的落后、对高职舞蹈教学的不重视以及高职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严重阻碍了学生对舞蹈的学习。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对舞蹈鉴赏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从高职院校开展舞蹈鉴赏课程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舞蹈鉴赏课程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提升高职院校舞蹈鉴赏课程的措施。

关键词:课程教学   新时期   舞蹈鉴赏   高职院校   研究

高职舞蹈鉴赏课程的开展,对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而言,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也充分认识到了舞蹈鉴赏课程的重要性,从而也加大了对舞蹈鉴赏的重视力度。然而,在高职院校在开展舞蹈鉴赏课程的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何才能更好的開展高职院校舞蹈鉴赏,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只有不断的解决存在问题,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对舞蹈进行鉴赏的学习。

一、高职院校开展舞蹈鉴赏课程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在开展舞蹈鉴赏课的过程中,其中主要对象是高职院校中不是舞蹈专业的学生,其原因就是他们对舞蹈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充分,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点的基础。因此,在高职院校当中开展舞蹈鉴赏课程,对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自身的艺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以外,在开展舞蹈鉴赏课程的过程中,可以相应的组建舞蹈协会,通过采用表演以及比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对舞蹈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充分的掌握舞蹈的类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表演舞蹈动作的过程中,通过把动作的快慢相结合,可以更好的表现出舞蹈中所蕴含的情感。最后,在对舞蹈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并非要具有很好的基础,然而,如果没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也无法成为优秀的舞蹈鉴赏家。比如,经常活跃在各种舞台上的杨阳,她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舞蹈者,通常可以看到她在某些舞蹈比赛中作为评委。因此,要想对舞蹈进行鉴赏,只有增强自身的实力,才能对舞蹈作出更准确的评价。

二、我国高职院校舞蹈鉴赏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舞蹈教学模式的落后

目前,大部分学校在开展舞蹈教学的过程中,由于落后的教学模式,不仅制约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也降低了老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然而,落后的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没有积极的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从而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不利影响。在高职阶段,由于学生受外界的影响特别大,导致了大部分学生通常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缺乏学习的方向,也没有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规划,造成了学生学习动力的不足,再加上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从而降低了学生对舞蹈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以外,由于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老师由于重视理论教学,严重忽略了对学生艺术情操的培养,进而阻碍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导致老师教学质量和效率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其原因就是某些学生在进行入高职院校之前就接受过专业化的舞蹈培训,而这些学生则有良好的学习基础;而对于另一部分学生来说,由于没有接受过专业化的舞蹈培训,舞蹈知识基本上为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除此以外,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家长和学生仅仅对语文、外语以及数学重点关注,从而严重忽视了对舞蹈教学的学习重视。与此同时,再加上家长缺乏对舞蹈学科教育的认知,进而没有意识到舞蹈教学在培养学生艺术性的重要作用。

三、提升高职院校舞蹈鉴赏课程的措施

在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舞蹈鉴赏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开展舞蹈教学,并且把舞蹈欣赏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只有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舞蹈学习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积极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舞蹈教学

高职院校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开展舞蹈鉴赏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舞蹈知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想要培养学生艺术素养,那么只有积极的开展舞蹈鉴赏课程,并且还要在高职院校内创建舞蹈协会,以演出或者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只有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舞蹈课程当中,才能够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从而可以提升学生舞蹈鉴赏的综合能力。舞蹈鉴赏课程是舞蹈专业的一部分,并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对舞蹈鉴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学的兴趣,而且还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让学生对舞蹈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和掌握。通过采用多媒体进行舞蹈教学,可以有效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维度、多角色的对舞蹈艺术进行欣赏,从而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比如:在给学生们讲解中国民族舞蹈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不同民族舞蹈的图片,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二)把舞蹈欣赏和实践进行结合

在高职院校舞蹈鉴赏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欣赏课程通常都是安排在阶梯教学,由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舞蹈欣赏的主动性,而且也无法和老师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为了能够有效地改变这种教学情况,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舞蹈鉴赏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比如:在让学生欣赏《木兰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动作的优美,并且在对其进行模仿的过程中,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体验到如何运用中国古典舞中的动作和眼神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在播放到高潮的时候,老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进行模仿,只有做到现学现用,才能将舞蹈欣赏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

(三)将舞蹈欣赏和讨论相结合

在高职院校教学的过程中,为能够更好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应该积极的开展舞蹈鉴赏课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的情操,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在对舞蹈进行欣赏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对舞蹈进行欣赏,而且还要积极的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才能够更好的对舞蹈进行欣赏。在对舞蹈进行欣赏的过程中,老师还应该依据舞蹈,对舞蹈的创作人、创作环境、舞蹈内涵以及艺术特征进行详细的阐述,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无限的想象力。比如:在欣赏土家族《摆手舞》的时候,老师应该先对学生进行介绍和具体的讲解,只有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欣赏和学习,从而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结语

总而言之,舞蹈鉴赏作为目前高资院校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必须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舞蹈鉴赏当中去。然而,作为舞蹈鉴赏老师,必须积极的利用多媒体进行舞蹈教学、将舞蹈欣赏和讨论相结合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姝.高校舞蹈教师艺术审美教育及理论教学研究——评《舞蹈鉴赏》[J].教育评论,2016,(12):166.

[2]张蕾.基于高职院校中国古代舞蹈史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学、创、表”三位一体的教学设计[J].北方音乐,2016,36(05):184.

[3唐莉霞.中职舞蹈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的策略[J].明日风尚,2017,(23):210.

[4]谢媛媛.高职院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9(02):64-65.

[5]程向兰.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之我见[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6]王姝.论高职院校开设舞蹈赏析课的必要性[J].辽宁高职学报,2010,(03).

[7]徐佳.高职院校《舞蹈欣赏》课程教学探究[J].新西部,2011,(08):189.

[8]卿菁.高師舞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论[J].益阳师专学报,2002,(02).

[9]王文韬.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音乐理论课教学研究(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3,(01).

作者:孙菁

高职培养舞蹈艺术论文 篇3:

提升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舞蹈专业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专业舞蹈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课堂是教学的主营地,课堂教学效率关系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影响着人才培养目标。因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导致舞蹈教学效率低下。本文主要研究提升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舞蹈教学 课堂效率

高职院校承担着双重责任,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又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岗位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艺术文化的需求逐渐提升。但是目前大众对于艺术文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与高职舞蹈教学的培养人才现状相矛盾。高职舞蹈教学理念落后、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陈旧等,导致学生对于舞蹈课程失去兴趣、课堂参与度差,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师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舞蹈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对于舞蹈基础动作、创编等学习,而且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领悟艺术魅力。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运用有效的策略,打造高效课堂,是教师关注的重点。

一、渗透教育理念,课程体系设置合理

运用现代化教育理念,探索适合本校发展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再依据培养模式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选择实用的本土化教材,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保障。

(一)渗透教育理念,提出适合本校的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生源不同于普通高校,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艺考生,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另一部分是普高生,通过考前集训升学,无舞蹈基础。这两种学生的舞蹈基础差异较大。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学校的生源情况。结合学校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在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制定符合本校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高职教育的大方向是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舞蹈人才,有了大方向的指引,才能确立人才培养模式。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设定,不能之家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应根据本校与专业优势而定。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舞蹈专业并无独立性的课程。课程选择与编排上多参照其他院校,并未进行改革。高职院校舞蹈专业下分为不同方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岗位也不同。但是课程体系却是统一的标准,并未根据细分方向而有所侧重。在舞蹈理论课、实践课、实习等均需要适当分配学时与学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选择实用的本土化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在既定的舞蹈课程体系下,选择实用的教材。艺术文化是近年来得到大发展,高职院校对于舞蹈的重视程度才逐渐加深。传统的课程选择基本参照高等教育课程大纲,但是高职学校因学生舞蹈基础的差异、培养模式的不同,在教材选择上,应根据高职舞蹈的特点,参考高等教育的教材进行修改。高职舞蹈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培养学生在舞蹈方面的表演力、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选择适合本校的舞蹈教材,突出实用性,并能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衡量课堂教学效率的标准之一。

二、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保障。师资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因此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建设非常重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舞蹈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引进高水平专业舞蹈教育人才。通过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提升整个教师团队的水平。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去其他学校进修、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业技能与教学培训。只有不断的与社会接触,向同专业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组织教师培训时,要同时注重教师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培训。

从教师角度出发,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承担的重任。学校在此方面应做好引导教育工作,让每位教育工作者热爱自己的岗位。舞蹈教师在工作之余应加强学习,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面。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与舞蹈气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培养高水平教师队伍,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是舞蹈教学课堂效率提升的关键。

三、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舞蹈作为艺术课程,不同于普通课程学习,对于学生技能与文化知识学习均有要求。如何让学生热爱舞蹈,从思想上认同舞蹈艺术文化与美学,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兴趣是引导学生学习舞蹈的导师。可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

第一,关注学生差异,因材施教。一些舞蹈专业学生因自身舞蹈基础薄弱,加上舞蹈课程枯燥的训练方式,容易对舞蹈产生抵触心理,挫伤学习的动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下,时刻关注学生的差异。对于舞蹈基础弱的学生给予鼓励,在教学内容难易程度上进行调整,让学生重新树立对于舞蹈的自信心。

第二,学生之间互助学习。在教学中让舞蹈专业基础好的学生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这是一种双向有益处的方式。基础好的学生将新动作或者创编要领融会贯通,在帮助基础差的学生过程中,体会教学内容与方法。基础差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学习教学内容。同时,基础好的学生气质形象、形体表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他们更好的學习。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教师、学生之间更具有效果。

第三,伴奏音乐的选择。音乐与舞蹈密不可分,音乐的选择,对于舞蹈韵律感的掌握非常重要。在舞蹈课程中,灵活选择音乐,尤其是舞蹈创编课程,通过不同的音乐让学生感受舞蹈节奏的变化。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工具在教学中普遍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多媒体工具提升学生对于舞蹈的审美感。舞蹈的学习不仅要多媒体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例如舞蹈赏析课,可以将世界有名的舞蹈在课程上播放,让学生感受舞蹈的艺术视觉冲击。舞蹈通过形体表演展现舞蹈的灵魂。每一种舞蹈都有要传递的思想情感与内容,感染受众。传统教学方法很难实现,通过多媒体工具,加上教师的分析讲解,让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舞蹈之美。

其次,多媒体可将舞蹈高难度动作进行分解教学。传统的舞蹈动作学习,只能依靠教师演示,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对于多媒体工具,可提前录制教学内容,并对动作进行回放,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示范与指导,学生更容易掌握,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再次,多媒体利于教学效果反馈。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动作,可以通过摄像机拍摄下来。再运用多媒体技术在下一堂课程中播放,让学生对动作、肢体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规范的动作在训练中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对于动作表现优美的学生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多媒体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限于以上这些。教师应掌握多媒体技术,使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积极创新舞蹈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这种灌输式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高校课堂的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回归课堂中的参与度,是趋势所需。教学方法有多种,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按需取材。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教学中普遍应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构建情境,在课堂中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于知识的掌握。舞蹈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舞蹈技能,而且要掌握舞蹈的精髓,对于艺术之美的追求。在传统舞蹈鉴赏课中,依靠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传统舞蹈文化的内涵。借助多媒体工具,创设舞蹈情境,传统舞蹈的风格、内涵、表现形式等得以生动展示,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舞蹈的艺术与情感。

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提前策划与准备,选用真实发生的、具有典型性的舞蹈案例应用于课堂中,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最终实现教学目。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择可以是舞蹈方向的,也可以选择与舞蹈相关的,能映射舞蹈方面专业知识的均可。案例教学,讓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掌握全面的舞蹈知识。

以上是舞蹈教学中应用较多的两种方法,还有其他诸多教学方法。教师可灵活选择,让课堂教学在更轻松的氛围中进行。

六、构建多元化课堂评价体系

传统的舞蹈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分为舞蹈技能考核与理论课考核。通过考试成绩来评价课堂效率与质量。这种单一的方式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还会导致学生与社会脱离。社会对于舞蹈人才的需求,要求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对于舞蹈的学习仅是应付考试,掌握的知识较为片面。高职院校生源决定了学生之间的差异:舞蹈基础、性格等多方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舞蹈基础好,有的学生舞蹈表现力强等,教师应从多方面、多层次、分阶段对建立长期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习结果进行考核。

在多元化课堂评价体系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表现,关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方面、课堂表现、舞蹈创编能力等。将评价内容分割成各个板块,设置一定的分数。如:学生参加舞蹈表演,学生获得成绩、在舞台上的表现、服装搭配等均可加分。对于学生课堂表现可以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对于前一阶段的进步给予加分。构建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是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提升学生舞蹈综合素养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需要。

七、结语

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承担双重重担,以培养优秀舞蹈人才为目标,对教师提出了诸多要求。教师只有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领悟现代教育理念,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培养学生兴趣、创新教学方法、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除文中提出的策略外,还有诸多方法可提升舞蹈教学课堂效率。高职院校舞蹈教师任重道远,文中观点仅为舞蹈教师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孟瑶.浅析高职舞蹈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5,(6)

[2]李涵.高职院校舞蹈教学改革方案浅议[J].才智.2014,(20)

作者:张璇

上一篇:艺术的民族性分析论文下一篇:艺术文化建筑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