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8

摘要:美术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美术教学的传输知识、技法训练、艺术创作、作品鉴赏、教学管理等环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关键词:心理健康;美术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术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篇1:

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摘要】对江苏省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实施建议等构成要素进行解读,分析其背后的理念,并结合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提出一些实施建议,以更好地帮助专业教师理解和贯彻课标,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江苏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解读

【作者简介】王国军,江苏省宜兴丁蜀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宜兴,214221)教师,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学管理。

江苏省教育厅于2013年制定了《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其指导方案,文化艺术中心组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顶层设计的课标总体框架下,联合几所职业学校的骨干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编制了工艺美术专业“三大构成”“色彩”“素描(含线描)”“装饰图案”四门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要领会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专业教师还要学习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将更透彻。本文中笔者结合工艺美术专业对课程标准进行具体说明。

一、课程性质说明

课程性质应准确地表达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本课程与专业的关系,能够明确说明课程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主要功能。以“三大构成”课程为例,其课程性质为: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素描(含线描)”“色彩”课程基础上开设的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构成造型和配色能力,为后续“紫砂陶艺”“红木雕刻”等方向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其中“必修的一门基础平台课程”点明了该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明确了该课程是培养学生美术基础的基本能力,是工艺美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明确说明本课程与前导课程及后续课程之间的关系;“实践性较强的核心课程”,明确了该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地位,说明本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需通过艺术训练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构成造型和配色能力”表达了本课程的主要功能,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时与学分说明

课程的学时与学分都依据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学时即课时,一课时为45分钟。《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2号)规定:一般16~18学时为1个学分。比如:工艺美术专业“素描”是141个学时、9个学分,“色彩”是96个学时、6个学分,明确学时与学分,便于学校安排课表。本次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制定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主要根据地方特色开设,如紫砂陶艺方向主要针对无锡宜兴,红木雕刻方向主要针对苏州常熟,玉雕方向主要针对扬州,水晶方向主要针对连云港东海。在专业方向课中虽然课程有些差异,但四个方向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相同,均为626个学时、37个学分。技能方向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较多,主要体现了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需能胜任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达到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

三、课程设计思路说明

课程的设计思路,是研究课程设置的理念、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课程结构设计依据等内容。下面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色彩”的课程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程设计思路的总体理念是: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融合美术创作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总体理念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指导思想,要求专业课程要从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出发,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思想,注重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求;要求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并重,体现了本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终极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定位是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基本色彩造型意识和表现能力的培养,围绕装饰美工、工艺品设计师等岗位要求,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高职分段培养等需要而确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课程的内容是根据“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工艺美术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岗位需求,对接装饰美工(四级)、工艺品雕刻工(四级)等职业标准,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发展需求而确定。课程内容突出了岗位需求和职业标准的技能需要,同时体现了时代性和可发展性,强调了与时俱进的要求。

课程结构设计以色彩造型和色彩表现为主线,结合工艺美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有机融入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以基础知识、表现方法、实践应用的模块结构序化课程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说明

课程培养目标必须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来提炼每门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与能力,能胜任工艺美术品设计与制作等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技术技能型工艺美术人才。如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四个专门化方向的专业课程都是围绕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紫砂陶艺方向课程是围绕紫砂陶的设计与制作,红木雕刻方向课程是围绕红木雕刻工艺设计与制作等。下面以工艺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素描”为例来说明其课程目标。

“素描”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素描和线描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和艺术美感能力,能胜任工艺美术品设计和制作工作。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服从专业目标,为达到本课程的总体目标,需促进如下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达成:掌握素描和线描的表现技巧和主要表现形式;能运用透视规律表现形体结构的构造关系,体会形的转换;能通过线与面、形与体的处理表现描绘对象的体积、空间、虚实、节奏;能运用明暗、光影表现描绘对象,形成画面风格效果;具有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说明

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最直接体现,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编制采用两种结构。专业基础课程采用模块化的结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根据不同的专业化方向选取教学重点,比如:“素描”中的线描模块对于玉雕和水晶雕刻相当重要,应选取其作为重点教学。专业方向课程以项目课程为主,即以项目为中心,每个项目包括若干个教学任务,这是一种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课程模式,如紫砂茗壶的设计与制作分成壶身、壶把、壶盖的设计与制作等等,这种项目化教学体现了职业岗位能力的需求。现以“装饰图案”课程为例进行说明:“装饰图案”属于专业基础课程,编制时采用模块化结构,将其分成五个模块,分别是装饰图案入门、装饰造型、图案色彩、纹样、装饰画;每个模块中又分成若干个教学单元,如装饰画模块中分成装饰画临摹和装饰画创作两个教学单元;在每个教学单元中提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涉及了本学科的一个个知识点,如装饰画临摹单元中就要求学生了解装饰画的概念,掌握装饰画的方法等等。这种将课程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将知识点按其内在逻辑组成教学单元,再根据职业岗位群或技能需求,将单元组成模块的课程内容,突破了学科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突出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中职技能型人才的综合素养。

六、实施建议说明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主要有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教学建议主要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情境的规划等,教学评价建议主要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材编写建议主要是教材编写的理念、内容的呈现及作业设计的指导意见,课程资源开发建议主要是教学资源、网络资源建设的建议。

“三大构成”课程的教学建议是: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推行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实行“做中学、做中教”。这是现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体现了专业课程重视理实一体化的需求。“三大构成”是在观察现实世界的基础上,对形、色、体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并从中提炼出视觉规律,是从具象到抽象、感性到理性的创造过程,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立体思维能力、工艺手工制作能力等,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问题探究法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对于渐变构成、对比构成、发散构成等实践性内容,教师可先行示范,在学生模仿、训练时适时点评,指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综合素养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能够在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因此,每一门专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融入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等内容,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建议强调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坚持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对于理论性较强的“三大构成”概念、基本形式等,主要采用笔试评价;对于渐变构成、对比构成、发散构成等实践性内容,主要采用画面效果评价。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与工艺美术大师等。注重评价结果的应用,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应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教材编写和选用必须依据本专业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应反映工艺品的新工艺,新技术,应将岗位要求、行业标准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任务项目,按完成工作任务的需求编写,由简单到复杂来设计典型的工作任务,教学内容应适应情境化教学需求,内容具体化,分析学科知识时应具体到学科的知识点。同时,教材以图片为主,案例需丰富,可操作性要强,文字需简明扼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阅读心理与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编写还要具有开放性,在保证项目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基础上,应为教师的二次开发留下空间。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其目的是实现课程内容、现实生活实际与现代科技发展相结合,使学生的抽象思维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工艺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经历了一个阶段,从江苏省的“十一五”示范专业,“十二五”的品牌特色专业到各市的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库,经过全省艺术类学校的共同努力,工艺美术专业已积累了一定的课程资源,但相对于每一门课程来说,这些课程资源还远远不够,还应该发挥课程组、名师工作室等团队作用,合作开发、共享课程资源。在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教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教师一方面可以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理念,另一方面还可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资源需配备一定量的画室及画架、画板、静物台等;需配置一定量的实训室,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实训条件;需配齐一些常规的工具书和习作画册、工作任务书、实训指导书等。充分利用信息化设备,配备课程必需的电子读物、数字化教辅资料,建立网络信息平台和师生交互平台,以便于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交流反馈时利用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课程资源。

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本次我省中职专业第一轮专业课程标准的出台,既是一种尝试,也是一次突破,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仍需检验,各专业教师在具体实施课程标准时也可提出建议,以便于下一步的修订和完善。

作者:王国军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篇2: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美术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在美术教学的传输知识、技法训练、艺术创作、作品鉴赏、教学管理等环节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心理健康;美术教学;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和美术教学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行为心语,画为心声”,美术绘画活动是一系列的认识过程,反映人的心理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維能力,只有通过以上各项智力因素,才能准确把视觉形象反映出来。其中也贯穿着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种心理过程,这些心理过程每个环节都对美术教学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反之,通过美术活动锻炼,提高了人的感受力,能够使人对自己和自我有深刻的理解,对自己的心灵更为敏感,使自己的心理感受更为积极和主动。因此,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学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灵活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陶冶学生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自信心,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创新能力和美术素养,增强学生适应能力,是每个美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在知识传授中渗透

在美术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利用美术史知识、名人艺术简历、名画的价值和思想艺术魅力的讲解,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激励他们做一个有气节、有追求、有信念,敢于挑战困难的人。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花鸟画时,王冕的《墨梅图》上题有诗文:“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借助画上的题诗的讲解,使学生不仅理解了中国古代花鸟画的独特传统基础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也深入体会到了绘画者的高尚情操。介绍敦煌石窟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时,回顾当时帝国主义持强欺弱对敦煌艺术宝富的劫夺。引起学生共鸣,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感触祖国伟大的艺术。再如,讲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世纪》,给学生详细讲述画家创作此画的经过:米开朗基罗花了4年时间画了西斯廷天顶的壁画,他不要助手,一个人躺在18米高的天花板下的架子上作画,以超人的毅力,克服了一切困难,创造了一个宏伟惊人的“巨人的世界”。当整个天顶画完成以后,37岁的米开朗基罗已经像是一个老人了。由于长期仰视,他的头和眼很久都不能低下来,读信都要举到顶上去看。这样,通过学习学生很容易为米开朗基罗的精神所震撼,同时也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二、在技法训练中渗透

1.在技法教学中,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心理品质。技法的学习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够掌握,做到熟能生巧。教学中指导和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大胆实践,使学生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乐趣,而且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实践热情,提高他们动手能力,进一步丰富知识。例如,在画“花”教学中,利用没骨技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先用浓墨(或色)画各种不同的线描的画,然后用淡墨或水(色)点在画的中间,利用水的张力,以及宣纸的特征,使画产生了漂亮的肌理效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感受水分的多少对画面产生的效果的作用。

2.在技法运用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技法的掌握,可以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在技法的具体运用中,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勇士创新的品质。例如,在学习纸粘贴时,鼓励学生利用纸贴与线描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制作时装画。有一个女学生以即时贴为材料,利用纸贴中的技法创作了一幅《池塘中游泳的小鸭》。这个学生不受一般常用媒材的限制,大胆地选用新型材料来为自己的创作服务,使作品充满了个性。成功的创新给他们带来喜悦的同时,也为下一次的创新活动做好了积极乐观的心理准备。

三、在创作活动中渗透

1.通过野外写生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感悟和理解也不会有精彩艺术作品出现。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的怀抱,用画笔描绘自然的悠闲与美丽,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平静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写生之中,感受自然风景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产生以实际行动保护自然环境的愿望。

2.通过主题创作活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例如,在漫画教学中,围绕“生命离不开水”的主题组织学生创作,让学生通过独立动手,动脑思維,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有一个学生的画面是这样的:自来水笼头开着,水滴刚好向下滴,等着接水的水桶已曲曲弯弯的排了一条长龙似的队伍。在画的下端写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需要这样的长城。作品不仅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观察、理解,更有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身周边一些琐碎小事的深刻体会。这种通过教师有意识设定的主题,让学生大胆创作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公德意识,而且心灵自然也得到了净化。

四、在作品鉴赏中渗透

鲁迅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作品描绘的是年轻貌美的妇女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一种微妙的微笑。这微笑含蓄的出现在她的口缝之间,从抿着的嘴唇一直波及到面颊,画家以十分轻灵的技巧表现她颜面的微妙变化,仿佛有一股极其轻柔的微风,吹拂开她那微细的笑容,而她两眼中那略带朦胧的眼神,也与她的似笑非笑的脸容正相协调。通过审美教育,使自身的艺术欣赏能力得到升华,内心得到陶冶,精神为之高尚。

五、在教学管理中渗透

1.宽严相济,培养学生自动自律的品质。在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作业评价活动时常采用“优势互补” 的搭配方式,构建学习小组的方式,指定一名责任心强、自控能力强的学生做组长,组员积极参与活动,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个人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小组活动报告。这种组织活动方式使学生能够用心体验到合作的力量,同学之间互助的真诚,形成和谐、竞争、创新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以及自动、自发、自律的品质。另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成熟稳定的情绪是靠平时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因此日常教学中要从细节入手严格要求,有意识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态度。

2.区别对待,形成学生积极的自我概念。艺术天赋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必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进行有区别的评价。例如,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以个性化批语激励学生,使他们体验到属于自己的成功感觉,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再如,为学生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学生中较优秀的作品分期分批在学校橱窗中进行展览。实践证明,对学生来说,真正重要的是获得成功的感觉。

总之,美术教学自身包含着情感与理性的因素,脑力与体力的因素,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独特的作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为载体和媒介,开发学生的潜能、智能、调整心态,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技法的层面上。

作者:林凌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初中美术课堂中实施单元教学手段的策略

摘要: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这代表着初中美术课堂面临着一定程度的革新,学生需要具备较为深厚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师应该更加重视综合性美术活动,通过这类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深入交流与合作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美术课单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革新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美术学习,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

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了教育工作者应当着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美术教育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认知美、感受美以及创造美,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亟待革新。当前,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美术教育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该文以初中美术课为例,概述单元化教学的特征和作用,结合实践分析单元化教学的策略。

一、单元化教学的作用

(1)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单元化教学可以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在适应学生整体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及时调整单元结构和教学方向,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初中教育的一部分,美术教育固有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想象力。单元化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可以从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培养的角度优化教学体系与结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必要前提,而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核心素养学科的基本前提。单元化教学法能充分结合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身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2)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现代社会,学生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信息资源,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也越来越充分。在美术基础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满足学生在核心素养和审美能力方面的发展需要,综合素质教育在以往的教学管理理论中致力于对教学内容的传递和理解。艺术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出发点,通过艺术技能的媒介引导学生创造艺术。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技能培养过程,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高遵循着这一发展规律,这也是美术教育能够满足学生不同方面需求的原因所在。为达到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教师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将获得的创新能力和拓展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2]。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下开展学习,更有利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被充分调动,可以更加轻松地掌握美术相关知识和技巧,提升美术学习兴趣。通过单元化教学的应用,教师能够通过幽默的语言达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二、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实践分析

1.整合单册美术教材的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合为一个单元在现行的美术教材中,每本书分布着不同的知识点,并且知识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如,第五课是学习颜色,第六课也是学习颜色。按照以往的单节课教学法,这样排序容易产生大量的重复性内容,导致教师的备课效率比较低下。如果将类似的教学内容与单元整合,适当增减内容,处理和提取知识点,可以厘清教学主线,提炼出更清晰的主题,使原本不连续的知识点形成新的体系,使单元教学内容和谐统一。

2.整合某一学段的知识与技能,将其融合为一个单元由新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可知,初中三个年级属于第四阶段。在这一阶段,由于不同年级要达到的艺术学习目标不同,现行的美术教材编排考虑了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如,将一系列关于“手绘线图”的课程安排在每学期一节课上。虽然内容在逐渐增加,但每学期只有一节课,学生了解的知识比较有限,到了下学期,一些学生已经难以记起以前学过的线描法,这就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因此,如果适当地整合不同年级的美术教材,很多相关内容就会被整合成一个单元。正如上面提到的线条艺术课程,如果单元教学以线描知识为基础,课程安排可如下。其一,用生活中的线条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其二,通过感知,提高学生的线条表达能力;通过线条的对比,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其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线条充满活力,使学生能够形成系统的知识学习体系,形成深刻的记忆,同时也能更深入地学习。根据新课程标准,美术教材同一阶段的总体目标是一致的,教师可以整合这一时期教材中的一些共性知识和技能。然而,这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教师需要熟练掌握美术教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并充分考虑各种环境因素。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理论素养极高的人才,而是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深化我国美术教育的内涵,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三、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的发展展望

目前,很多教师为每堂课都设计了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课程导入、新课程教学、教师示范、课堂练习和作业点评。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完成教学计划,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如果每一节美术课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美术教学将陷入僵化,不利于激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以往的单课教学相比,单元化教学有其独特的价值。单元化教学法更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第一,单元化教学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可以使学生不再单一地从书本上学习知识,而是激发他们深入思考,开展团队合作,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单元化教学可以更好地利用教材,通过对各种形式课程资源的优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第三,单元化教学法更便于实现立体化目标。单元化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根据单元化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按班级划分的单元化课程目标加以设置。这样可以延长相关知识的学习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准备教学内容,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形成更持久的内在影响。

结论:美术学科是美育的重要平台。在初中美术课上,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出更为灵活的教学活动,采取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将美术理论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艺术感悟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从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全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佩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美术单元化教学实践[J].好家长,2020(93):43-44.

[2]俞晓红.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0(12):96+98.

[3]王昕蕊.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科普童话,2020(20):64.

作者:舒显淳

上一篇:消防电子政务建设论文下一篇:电气专业教师培训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