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项目审计论文

2022-07-03

[摘要]本文以“全覆盖、全过程、安全、绩效”为主线,基于实现的可能、现实的需要和发展的前景,全方位地构建以内部审计为主导的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运行、保障和评价机制,旨在推动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创新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建设项目审计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校建设项目审计论文 篇1:

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初探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审计已经成为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对高职院校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开展较晚的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实意义及应用提出了自己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作为工程审计的一种新方式,在实践中已彰显出它的优越性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引起高校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高校进行了跟踪审计的实践和探索。目前大批高职院校随着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高职院校随着学校的扩招、教学的评估,校区在不断地新建、扩建,因此建设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必然成为高职院校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成为提高投资效益、规范投资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审计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高职院校是最近几年由中专学校升为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还处于起步状态,普遍存在审计人员少、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随着离职院校的迅速发展,改建、扩建、新建等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基建项目的审计工作日益成为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对建设项目开展审计工作,无论是依靠内部力量还是借助社会力量,大多停留在工程结算的事后审计阶段,审计的重心仅停留在合法合规性方面。尽管工程项目结算审计甚至有多达两位数目的审减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审计价值并没有完全得到实现,尤其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造价管理的漏洞,显得无能为力。事后审计对象往往是既成事实的工程项目,反馈的信息也严重滞后。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施工、监理等环节的串通、假签证、假变更、假发票等舞弊现象。因事后审计无法深入现场核实与确认得到真实的信息。基于失真的工程造价信息形成的审计结论,则不可避免地有失偏颇,影响了审计有效性目标的实现,其本身还隐藏着巨大的审计风险。因此采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方式,是提高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审计工作水平,体现审计工作方法,加强投资控制的必然选择。

二、高职院校项目跟踪审计的必要性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是审计机构依法依规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咨询、评价、规范和监督活动。其目的是将传统的事后审计关口前移,早介入、早安排,兼顾中间环节,将审计工作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及时预防经济风险,促进建设项目各实施环节的有效管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实施跟踪审计,是高职院校基建项目审计工作发展的总体方向。对规范建设管理、提高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投资成本、促进加强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等有着重要意义。

(一)能够提高领导决策的科学性

从1999年扩招后,中国的高较就进入了基建高潮。一些高校的建筑成为了本地区的标志性建筑;高职院校也从2002年以后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扩招、扩校、扩大,基建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跟踪审计从审核基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人手,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规模和标准提出专业的审核意见。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从源头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提高投资效益。

(二)规范建设管理,促进廉政建设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实证等;可以进行依法监督、规范;根据项目建设管理需要,制定完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防范腐败行为的发生,促进廉政建设。

(三)有助于提高建设资金投资效益,控制投资成本

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从源头控制成本。如进行工程建设项目概算和预算审计,可以有效地防止高估冒算,夏时发现项目设计偏差及概预算项目缺漏,有效地减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签证、变更行为,防止了低价中标,高价结算现象,从而防止了工程项目完成后审核造成的既成事实的成本浪费,有效地控制了投资成本,提高了资金的投资效益。

(四)可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目前对建设项目广泛实施事后结算审计,无法保证审计质量。事后进行的工程结算审计,对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的种种漏洞显得无能为力。比如设计变更、隐蔽工程、材料价格等事后控制,由于已造成了既成事实,求证存在难题。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可全面掌握项目的每一个实施环节,把审计工作的规范和监督落实到工程实施的细节,从而使审计摆脱事后“认账”的被动局面,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五)能够合理控制资金的支付进度,保障投资安全

工程建设项目一般按进度拨付工程款,工程结束时,有的工程仅保留5%的质量保证金。在工程结算审核时,若审减金额超过工程造价的5%以上,则出现多付预付款项的问题,此时再向施工单位追索,则困难重重。全过程跟踪审计,因其监督审核的工作贯穿于工程实施的每一个细节,对工程存在的问题和进度了解全面,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及时控制工程款的拨付额度,从而保证资金的安全支付。

(六)能够提高审计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跟踪审计是一项较新的审计方式,会产生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显性效益体现在审减额(率)。审减额(率)分为预算审减额(率)和工程结算审减额(率)。跟踪审计可从关口控制,挤掉水分,防止漏项;稳性效益是对隐蔽工程、工程变更、材料价格等方面的控制,使其达到规范操作。迫于跟踪审计的压力,施工单位没有高估冒算、偷工减料,假签证、假变更,从而较好地控制了项目投资成本,保证了工程质量。但隐性效益不易计算,也不易体现。从已经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其他院校和单位的实践经验和效果来看,比没有开展跟踪审计的院校和单位年平均审减率高出3~4个百分点。这还不包括不易体现的隐性效益。

三、对高取院校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思考

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是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发展,是对传统内审工作领域和职能发挥的重要突破,不能仅靠审计部门自身,还需要领导的支持、组织和制度上的保证及其他部门的配合等,才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一)领导应加强重视

领导高度重视,能够从组织形式上保证审计部门的工作力量,赋予审计部门必要的权限,对审计部门认真贯彻审计理念,协调其他部门认真落实全过程跟踪审计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

高职院校的内部审计相对起步较晚,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为有效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必须建立健全跟踪审计制度,制定跟踪审计具体实施办法,保障全过程跟踪审计的执行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组织

高职院校内部审计组织相对薄弱,人员配备不全。甚至是由财务部门会计人员或基建部门预算人员兼职。高职院校应建

立健全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配备必要的专业审计人员。审计部门应根据审计项目管理权限,更好地组织和协调建设项目的跟踪审计工作。

(四)从小的修缮工程进行跟踪审计试点,积累经验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是高职院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全新领域,高职院校审计部门由于起步较晚及自身审计力量的原因,尚无成熟的跟踪审计经验,因此可以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从修缮工程开始进行跟踪审计试点。具体可从修缮工程的概算预算、招投标开始着手,对修缮工程中涉及量多价高的内容进行抽检,及至工程结算的审核。在工作实践中及时总结经验,形成符合本校特点的审计规范和程序,为进行大型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工作积累经验,丰富手段。

(五)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

开展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应当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同时结合学校内部审计资源和实际情况,既可以全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也可对重点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既可以进行项目全过程的审计,也可以对项目部分阶段或环节进行专项审计。鉴于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内审的状况,可集中力量选择重点建设项目,由内部审计人员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决算等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实行审计监督关口前移,由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控制投入资金,提高工程质量。

(六)对重点项目的跟踪审计应侧重关键节点

理论上“跟踪审计”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审计人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比较稳定地驻扎在建设工地,像监理工作一样,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实时监督。从有效性的角度来看,这种审计方式的选择无疑是最好的,但是,这样的审计安排却大大提高了审计成本,现实情况也不允许。为了提高跟踪审计效率,降低跟踪审计成本,在确定审计方案时。审计人员应该充分运用成本一效益原则进行合理分析,把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各个阶段的审计内容应有所侧重。应着重从六个方面着手开展跟踪审计:一是工程概预算审核,在关口控制好。避免因漏项、缺项及不平衡报价等带来的损失;二是重视对合同的审查,避免结算时由于约定不明确造成合同纠纷;三是做好材料设备价格的咨询,这对控制工程造价起着关键作用;四是审核工程进度款,杜绝工程教超付现象;五是做好隐蔽工程的现场查看、记录和验收,为项目结算审计打好基础;六是对工程变更、洽商签证的原因及合理性进行监督、审核,防止变相突破投资规模。

总之,跟踪审计覆盖了从项目立项决策到竣工的全过程,涉及的单位多、专业性强、时间跨度大,审计内容大大超出了传统结算审计的范围,这对高职院校的审计人员素质、经费保障、计划安排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尽快提高内审人员素质,完备相应技术手段,克服机构不健全、专业力量不足等困难。在工作中努力探索、不断完善跟踪审计的方法,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服务。

作者:刘丽丽

高校建设项目审计论文 篇2:

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机制研究

[摘要]本文以“全覆盖、全过程、安全、绩效”为主线,基于实现的可能、现实的需要和发展的前景,全方位地构建以内部审计为主导的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运行、保障和评价机制, 旨在推动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高校    内部审计    建设项目    跟踪审计

本文系湖南工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内部审计的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发布实施和中央审计委员会的成立,我国内部审计工作进入新时代。内部审计作为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基础,在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础设施作为高校办学的重要载体,近五年我国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累计投入超5000亿元,效果显著,但同时由于建设项目管理不规范、监督机制不健全等,成为高校风险隐患的密集带。内部审计作为高校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做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尤为重要。

一、文献回顾

柴严(2009)在综述中指出跟踪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方式。张勇(2010)认为跟踪审计是未来建设项目审计发展的主流趋势。原署光(2013)认为内部审计参与建设工程的跟踪审计是当前项目科学化管理的一种尝试。李兆东(2014)认为内部审计部门具有开展连续式跟踪审计得天独厚的条件。程家旗(2019)认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要转变建设项目审计观念,构建系统的建设项目审计业务框架体系,实现从“审价”向“审计”的转变。陈微云(2018)在高校基建项目跟踪审计实践研究中发现,将社会审计整合到内部审计中能有效破解委托审计局限于造价审计的弊病,有利于拓宽审计范围、实施全方位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功能。江莹、张明月(2019)提出通过建立工程审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来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管理水平。薛建英、韩江帆、孟繁敏(2018)认为建筑信息模型BIM这一先进信息技术可以在高校内部审计组织开展的跟踪审计中发挥重要作用,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进行了论证。钱水祥(2014)构建涵盖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五方面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马志宏(2017)从高校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的角度,构建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可见,已有的研究主要从内部审计、跟踪审计的某个角度对建设项目审计进行研究,呈现碎片式。为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和跟踪审计优势耦合,本文对基于内部审计的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机制进行系统性研究。

二、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运行机制

1.建设项目合法合规性审计。为有效实施项目建设合法合规性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应事先明确工作计划,并重点聚焦:一是建设程序。内容涵盖建设项目决策程序是否完整,报批文件是否真实,政府行政审批文件是否齐全,相关审批意见是否得到落实,是否存在后批先建、少批多建、擅自提高建设标准等违规情况。二是建设资金。内容涵盖项目资本金是否足额到位,银行贷款是否落实。三是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内容涵盖招投标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各类招投标文件内容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虚假招标和围标串标等违法行为,合同文本是否合法合规,合同双方风险分担是否合理合法,是否存在转包和违法分包的行为。四是概算执行。内容涵盖概算审批是否到位,概算调整是否履行程序。五是安全质量。内容涵盖安全质量监督是否报备,工程安全质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合同要求。六是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内容涵盖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报告是否审批,环保设施是否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

2.建设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为有效实施项目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部门需要设计合理的工作方案,并重点聚焦:一是单位层面控制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审查项目建设的议事决策机制是否完备,包括校级层面是否将项目建设重要事项纳入“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执行是否到位;审查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制度是否健全,与项目建设相关的关键岗位职责、权限和工作内容是否明确,不相容岗位是否分离,考核机制是否完备;审查授权审批制度是否健全,包括不同类型事务各层级签字权限是否落实,重大经济事项会议决定机制是否完善等。二是业务层面控制机制的建立和运行。审查项目建设资金控制情况,包括工程款是否严格按照国库支付管理规定支付,工程款支付进度是否与工程形象进度匹配;审查采购控制情况,包括采购是否纳入项目预算,达到集中采购标准的是否执行集中采购,自行采购是否按管理程序执行;审查合同控制情况,包括合同是否采取归口管理,合同执行过程监管是否严格;审查变更签证控制情况,包括变更是否按制度规定程序办理,变更金额是否控制在概算预留范围内,隐蔽工程是否及时签证、是否执行会签;审查工程材料控制情况,包括甲供材料是否建立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是否规范,暂估价材料是否通过招标、比价进行采购;审查竣工验收及固定资产移交控制情况,包括是否及时组织竣工验收,是否及时办理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是否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等。

3.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审计。为有效实施工程造价管理审计,内审部门应系统筹划审计方案,并重点聚焦:一是决策阶段造价。包括审查投资估算内容是否齐全,造价水平是否符合当地行情,预备费设置是否合理,征地拆迁面积是否准确,拆迁补偿评估是否合理。二是设计阶段造价。包括审查设计概算是否控制在限额内,概算是否完整、準确、合理,设计方案是否进行优化。三是招投标阶段造价。包括审查工程量清单是否准确、完整、描述清楚,招标控制价是否按照当地定额、计价文件规定套取,材料价格是否按照当地信息价调整,暂估价设置是否合理,优惠政策是否使用。四是实施阶段造价。包括审查是否存在低价中标后通过变更变相提高造价的情况,隐蔽工程和现场签证是否真实,记录是否完整,责任鉴别是否清楚。五是竣工阶段造价。包括审查结算资料是否完整,结算口径是否与合同约定一致,工程量、单价计算是否准确,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差调整是否合理,经济奖惩条款是否得以执行。六是决算阶段造价。包括审查竣工决算资料是否完整,建设成本核算是否准确,库存物资是否得到清理,待摊投资是否列支和分摊,是否拖欠或超付工程款,项目资金是否节余等。

三、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保障机制

1.构建协同审计运作体系。新发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并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内部审计机构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工作需要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并应加强与内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等其他内部监督力量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结果共用、重要事项共同实施、问题整改问责共同落实等工作机制。针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内容及其特征,高校内部审计部门需要洞察到自身的不足,优化审计业务组织方式,构建内部审计主导、政府审计指导、社会审计参与、其他内部监督力量协作的运作体系,以解决内部审计组织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时独立性不强、力量不足、效果不明显的问题,形成优势耦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一是实现与国家审计的良性互动,在国家审计的指导下开展跟踪审计工作,定期向国家审计报告跟踪审计情况,规范审计运作和提高审计权威。二是实现与社会审计的优势互补,内部审计对高校内部管理非常熟悉,而社会审计在工程审计领域积累大量经验和数据,通过在特定环节引入社会审计力量,发挥其专业优势,可以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三是实现内部审计人员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内部审计既有工程审计人员,又有财务、经济责任、物资采购等审计人员的优势,实现不同审计视角下多种审计方式相结合,开展综合性审计,扩大审计成果。四是实现内部审计与高校内部其他监督主体之间的协作,建立与组织、纪检监察、人力资源、财务等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实现工作中互相配合、审计结果共享共用,扩大审计成效。

2.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随之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高校内审部门应当运用现代审计理念和方法,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一是BIM技术。BIM作为一个建筑资源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具有数据更新、计算和信息存储、动态查询、项目业务交流等多种功能,该平台将各参建单位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信息的集成。通过建立BIM模型,一方面可以实现与已有建设项目之间的横向对比,同时各参建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BIM模型数据库进行不断修改完善,将与模型相关的合同、变更签证、工程款支付等信息不断进行录入更新,使碎片化的信息集成到模型中,并实时共享,跟踪审计人员随时可以通过授权动态知晓数据更新情况,随时提取所需数据,实时掌握造价等指标的变动情况,可以实现项目各阶段的纵向对比,有效破解信息碎片化和不对称的难题,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二是大数据技术。通过已有项目的数据积累和利用开放式审计数据库,运用计算机SQL查询语句和“网络爬虫”数据挖掘程序,在海量信息中快速发现审计线索,精准查找政策文件、造价指标、材料设备价格等所需信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三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借助“云直播”“云存储”等方式,全程记录保存施工过程特别是隐蔽工程等原始信息,并及时提取审计证据,确保数据真实可靠。

3.建立审计风险控制体系。高校建设项目审计风险是指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发现建设项目管理过程及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重大差异或缺陷而作出不恰当的结论的可能性(2014,赵文淼)。与常规审计相比,跟踪审计预防性突出、综合性明显,既有确认任务又有咨询任务,而内部审计独立性相对较差,审计风险加大,因此建立审计风险控制体系至关重要。一是完善审计制度。优化审计程序,在规划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时,要事先健全高校内部审计制度体系,建立跟踪审计实务指南和质量控制程序,制订具体审计方案以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计划应纳入高校工作规划,具体审计任务由高校决策层委托,争取国家审计支持。二是建立审计质量监控机制。开展内部监督,建立审计项目负责人督导制,确保参审人员明确审计目标和审计责任,并对审计底稿进行复核,使审计人员保持应用的审慎;同时也要接受外部监督,包括国家审计和上级主管部门、单位领导等,其中审计计划和方案、重要的审计建议和结论应报单位领导批准,以更好地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审计质量。三是不断提高参审人员综合素质。通过培训和业务交流等方式提高参审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审计中学习审计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参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四、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评价机制

跟踪审计评价是对审计对象进行的综合性鉴定,它是内部审计实施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一项核心内容。当前,高校建设项目程序复杂、投资大、周期长、公益性强,对其施以的跟踪审计评价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内部审计部门应依照明确的审计评价目标,以跟踪审计事实为依据,建立科学的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可量化的审计评价方法,有效开展审计评价工作。

1.评价指标。传统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多从工程进度、质量、造价等单个方面进行评价,系统性不足。本文借鉴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新的高校建设项目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包括财务、顾客、内部经营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评价维度,如图1所示。本文所构建的评价体系中将建设成本维度对应财务维度,反映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造价管理情况;将高校满意维度对应顾客维度,反映客户体验和使用效果;将项目管理维度对应内部经营流程维度,反映建设过程管理的规范程度;将审计整改维度对应学习和成长维度,反映通过跟踪审计监督对项目管理效果改进情况的反馈,为持续审计提供方向。在确定四个评价维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细化,建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评价流程。一是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原理,邀请审计专家结合高校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两两成对比较下层指标对上层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相对重要值采用9级分制赋值,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将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汇总,即可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值。审计专家的判断偏好必须通过一致性检验,否则应对判断矩阵进行适当修正。二是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定评价结果。简要计算过程如下:(1)建立因素集。因素集是由影响评价的因素组成的集合,设因素集为S,Si={S1、S2、S3…Sn},其中Si表示第i个影响因素,对应各一级指标,n代表相应因素的个数,为相应一级指标所包含的二级指标。(2)建立评价集。评价集是由评价专家对评价对象所作评价组成的集合,设评价集为T,Ti={T1、T2、T3…Tm},其中Ti表示第i个评价结果,对应该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m代表总评价结果数,对应作出该级评价的专家人数。设评语向量为P,P ={P1、P2、P3、P4、P5},分别代表很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五个级别。(3)建立模糊综合矩阵。根据收集整理的项目数据,计算表1中的各二级指标的数值;由专家参照行业标准对各指标定级,经整理得到评价汇总表,构建模糊评价矩阵;与对应的指标权重模拟合成,求得中间模糊评价矩阵;经归一化得到模糊综合矩阵。(4)量化评价结果。将一级指标的权重向量与模糊综合矩阵进行模糊运算,求出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综合评价隶属度,将很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五个评价等级分别按照中值赋值,即可计算出量化评价结果。

总之,跟踪审计是促进建设项目科学化管理的重要途径,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作为跟踪审计的主导机构,构建行之有效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机制,有助于更好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近年来,我国高校内审部门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领域开展了大量有益探索,积累了一定实践经验,但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基于跟踪审计的运行、保障和评价三个层面,深层次地探索高校建設项目跟踪审计机制,旨在为高校内部审计部门有效开展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供理论参考,以期对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实践有所裨益。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邮政编码:421002,电子邮箱:412750237@qq.com)

主要参考文献

陈微云.高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案例探究: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迁建工程为例[J].会计之友, 2018(12):119-121

程家旗.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与工作理念再思考:基于内部审计的本质属性和功能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1):69-74

江莹,张明月.用好管理平台 提高审计质量:基于南京大学工程审计管理平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 2019(8):77-80

李兆东.国家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模式研究[J].财会月刊, 2014(13):69-72

钱水祥.政府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审计评价模型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 2014(4):57-62

作者:张勇 胡艳秋 余荣萍

高校建设项目审计论文 篇3:

高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运用

一、构建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意义

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运用现代审计方法对高校建设项目立项、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活动和固定资产形成过程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和评价,维护国家、高校及相关单位的合法权益,有效控制和如实反映工程造价,促进工程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投资效益。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即体现在对建设工程项目从立项到交付使用所需全部建设费用的确定、控制、监督和管理的全过程。近年来,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被应用到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中,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是由事后结算审计向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使整个工程实施处于受控状态,能有效地克服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在促进相关管理单位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达到控制造价的目的,并可以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从而对廉政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

而绩效审计视野下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可以将高校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反映为可量化的审计标准,即:是否以最低费用取得一定质量的建设工程,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节约;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建设工程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数量的建设工程,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讲究效率;建设工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因此在开展高校建设项目审计时,有必要将绩效审计和全过程跟踪审计相结合,重点揭示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评价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这不但能够为高校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提供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标准和依据,也可为绩效审计向纵深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对我国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全过程跟踪的高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根据指标体系设计的层次性和系统性、数据的可获性、合理有效性等原则,兼顾高校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的特点,从决策、开工准备、施工、竣工决算和交付使用等4个阶段出发,设计包含2个层面、26个定性、定量指标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4个阶段含义如下:

(一)决策阶段审计 决策阶段审计是指对项目申请立项至批准立项的一系列环节实施的审计。项目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关系到工程造价的高低及投资效果的好坏。决策阶段绩效审计评价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可行性研究前期工作的审查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的审查与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借款的偿还能力的审查与评价;前期阶段绩效审计评价应包括定性、定量两方面,可供选择的评价指标主要有:项目评估论证是否充分,是否经教育、投资等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投资估算的准确率,贷款比例、借款偿还期。

(二)开工准备阶段审计 开工准备阶段是指对项目立项至项目开工之前的一系列环节实施的审计。开工准备阶段绩效审计评价主要包括下列内容:委托勘察与招投标、委托设计与招投标、施工招投标、监理招投标、主要材料和设备招投标、分包工程招投标的审查与评价,勘察合同、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监理合同、主要材料和设备合同、分包工程合同的审查与评价,初步设计和概算、施工图设计和预算的审查与评价。开工准备阶段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有:投资概算、预算的准确率,相关招投标程序及其结果是否合法、有效,相关合同的签订是否规范。

(三)施工阶段审计施工阶段审计是指对项目开工到项目竣工决算编报之前的一系列环节实施的审计。施工阶段审计主要是对建设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隐蔽工程的勘验、主要材料及设备的价格确认、建设资金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到位,工程进度款的拨付、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认定以及索赔事项的核实等各环节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查和评价。施工阶段绩效审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主要隐蔽工程勘验的审查与评价,主要材料及设备价格确认的审查与评价,工程进度款支付的审查与评价,设计变更和施工签证的审查与评价,索赔费用的审查与评价。施工阶段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有:工程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率,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合规率,相关合同的履行是否规范,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是否真实、规范,材料、设备款及工程价款计量支付是否真实、正确,设计变更的程序是否合理、合规,施工签证的发生是否真实,索赔费用的支付依据是否真实、合规。

(四)竣工验收阶段审计竣工验收阶段审计是指对项目竣工决算编报到项目交付使用的一系列环节实施的审计。竣工验收阶段审计主要是对建设工程决算、验收以及交付使用等各环节业务管理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决算、验收和交付使用的真实、完整、准确,防止虚列工程、套取资金、弄虚作假、高估冒算等行为的发生,促进合同的有效执行,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竣工验收阶段绩效审计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工程决算的审查与评价,合同履行、变更和终止的审查与评价,工程竣工财务决算的审查与评价,验收的审查与评价,交付使用财产的审查与评价。竣工验收阶段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主要有:竣工财务决算编制所依据的工程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合法,工程成本降低(超支)率,项目计划工期率,工程质量合格率,工程优良品率,建设投资增减额,无效投资率,损失浪费率。

三、高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

高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运用包括全过程跟踪高校实验楼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分值计算和全过程跟踪的某高校实验楼绩效审计综合评价。

(一)基于全过程跟踪某高校实验楼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分值计算具体计算过程如下:(1)按前述的方法构建立基于全过程跟踪的某高校实验楼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2)根据指标层的实际值与标准值的对比,确定指标的得分,分值填入[4]栏。(3)运用最小二乘法,将层次分析法计算的主观权重和熵值法计算的客观权重进行组合,确定两个层次各个指标的权重(具体方法参见文献[1]),并把指标权重分别填入[2]和[5]栏。(4)确定目标层分值[6],[6]=∑[4]×[5]。(5)确定某高校实验楼绩效审计评价总分值[7],[7]=∑[2]×[6]。

(二)基于全过程跟踪的某高校实验楼绩效审计综合评价 在运用基于全过程跟踪的高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时,可以实行百分制,将不同的分值划分为优秀、良好、中等、较低、较差五个等次,对高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综合评价分出等次,而不是泛泛评价,只在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报告中定性反映“好”、“较好”等内容(见表2)。

分等次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综合评价结果,一方面有利于促进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有利于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成果的科学运用。根据该实验楼绩效审计综合评价的分值82.83,确定的综合评价等次为良好。同时,还应注意到,该实验楼开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绩效审计评价的分值分别为79.97、78.96,只能属于中等。因此,基于全过程跟踪的高校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不仅能够对建设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而且可以对建设项目绩效进行分项评价。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0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全过程跟踪的高校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10SJB63006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李斌、王奇杰:《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及权重求解》,《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18期。

[2]来明敏、杨蓓:《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方法浅析——以深圳市绩效审计项目为例》,《财会通讯》(综合·上)2007年第4期。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实务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2009年版。

(编辑园健)

作者:李斌 王奇杰

上一篇:外贸经营策略分析论文下一篇:审计质量控制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