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下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2022-04-27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网络资源;作用;策略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利用当下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是我们应该思考并积极探索、总结的。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网络资源下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网络资源下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篇1:

探讨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摘 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网络环境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同时基于网络的优势,提出了网络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网络环境;主体地位;教学互动

现如今,是知识丰富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和生存方式,信息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并为现代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网络技术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应用网络技术开展教学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大多数学校已经配置了大量计算机,构建了校园网络,为网络与课堂教学整合提供了硬件基础。同时,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来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那么网络环境对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什么影响,怎样使网络信息技术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整合?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究。

一、网络环境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

1.网络环境为教师的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传统的教案制作,教师参照的资料仅仅只有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制作的教案不够细腻与生动。然而网络为教师制作教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教师能够按照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学目的在网络资料库中进行筛选与优化。同时网络存储教学资料、教案、教学设计等相关信息资料,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便捷。教师能够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效整合处理教学材料,使其更加符合教情、学情,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与个性化。

2.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网络环境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优越的条件。比如,本文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突破课本与课堂之间的限制,应用网络来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一是把课外学习同课堂教学密切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前,本文作者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教材或其他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把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本文作者把这些问题收集起来,采用小组合作方式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二是直接由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网络中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从而解决各种问题。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促进教学互动

传统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教师是主讲,背诵和记忆便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学习兴趣。以灌输为重要形式、以学生记忆为重要目标的教学模式造成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成效每况愈下。在网络环境下,丰富多彩的学习信息资料和课程资料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奠定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摒弃了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即改变了老师设定的问题,然后由一位学生进行回答的简单模式,而是应用小组间设计问题相互提问、学生间设置问题相互提问的方式。小组设计的问题同学生设计的问题,都能够采用网络工具来查询并进行作答,学生间、小组间都能够相互完善与补充。

二、网络信息技术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对策

1.注意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整合的辅助性

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中,使课堂教学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进一步优化整合了教学资料,同时提高了教学实效。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必须根据该学科教学内容,接近学生思想、学习及生活实际情况。采用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为了更加直观地体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意识,并拓展学生思维时空,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感知教学内容。内容为主,方式为辅,但不能盲目追求“整合”而“整合”,不注重基本教学理念和方法。

2.注意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整合手段的多样性

在适用网络信息技术同教学整合的方式上,善于利用国家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创造的教学氛围,使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和展示平台的方式进行教学,一定情况下能够有效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氛围精心设计网络深入分析环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和使用网络,使学生知识面和视野不断扩大,突破了传统的教学课堂限制,促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逐渐迈入更加宽广的空间,时代气息越来越浓厚。

3.注意运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进行整合的整体性

制作一个完整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件,创新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需要注重艺术性。内容需要同教材相符合,结构尽量简洁,色彩培训尽量遵循原则,各种媒体信息资源的运用尽量相互补充,把抽象的道理进一步形象化、生动化,活跃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课程整合也要充分利用乡土教材资源

乡土案例是学生频繁接触的生活资源,就在学生的身边,所以极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作者在开展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日常接触的乡土案例引入新知教学中,从而增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这一课时,教师使用该地区由于工业园区建设需要占用大规模村民的土地,招致村民强烈的不满,村民纷纷加入到保护耕地的队伍中的案例。学生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课堂讨论越来越热闹。

5.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中突出体现整合理念

将网络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师的教,又要注重学生的学。教师必须在渗透教材内容的前提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制作出最优的方案;同时将课件展示同必须的讲解相结合,同时需要设计一些价值较高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讨论、思考课堂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探究、合作、自主学习,从而获取到新的知识和学习成功。

总之,网络环境对初中思想道德课堂教学影响尤为深刻,网络信息技术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整合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初中思想品德教師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积极促进网络信息技术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整合。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把枯燥、抽象、无法理解的思想品德内容转化为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知识,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教学重难点,提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张正兵.网络环境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益的探索[J].新课程:上,2013.

编辑 温雪莲

作者:程正恒

网络资源下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篇2:

网络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网络资源;作用;策略

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作为新时代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如何利用当下丰富的网络资源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是我们应该思考并积极探索、总结的。下面,笔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

一、网络资源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不但教学内容更为丰富,而且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轻松。这在只靠老师进行说教、板书予以呈现的传统课堂教学中是绝对实现不了的。网络资源在课堂上的运用,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从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拓展了学生视野,开拓了学生思维。如,我们在教学中可利用网络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声音等素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知识面,促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积极,让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提高其学习质量。

二、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网络资源的策略

1. 运用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学习的兴趣远没有对历史、地理甚至物理、化学学科那样浓厚,究其原因除了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特殊性以外,还在于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没有把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未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这不仅影响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认识,也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以及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为解决这一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可在教学中结合网络,利用它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情况,运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优化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做知法守法的人”这一节内容时,就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通过网络搜集与“做知法守法的人”的内容有关的视频或者是图片等,并在教学中,让学生观看搜集整理好的有关法制案例的短视频,播放《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让学生在主持人讲解法律知识和分析案例中,知道如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加深学生对法制的理解。还可以在网上搜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提高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网络中这些生动、直观的教学材料,既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又能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 运用網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初中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既想学习好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但又对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提不起兴趣。鉴于这种情况,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运用网络资源中的一些图片、视频、声音,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其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兴趣。如在讲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时候,笔者就借助网络搜集并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视频,进行生动有趣的导入。接着问学生:“我国有多少个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民族?”这时,学生既在《爱我中华》旋律的调动下,产生了爱国主义的情怀,又在问题的引导下,积极回答他们知道的民族,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不但顺理成章地进行,而且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 运用网络资源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网络中的资源是无穷无尽的,只要老师能合理、科学地运用网络资源,借助网络这个大图书馆了解所需要的信息,并合理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通过网络下载、整理一些相关的外延知识,就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到“让挫折去丰富我们的人生”时,可以让学生在预习时,上网搜集一些名人在面对挫折时的那种无所畏惧的事迹,如,司马迁就在十分艰难的情况下完成了《史记》等。这些故事虽然不是直接的教学内容,可是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克服困难、不畏艰难的精神,同时也有助于促进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在如今这个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的环境中,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为了化解思想品德课程所涉及理论的难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就要在教学中借助网络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

编辑:孟 刚

作者:安智贤

网络资源下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篇3:

网络互动下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互联网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延伸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查找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笔者认为,互联网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互联网改变了教师的备课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

传统的备课方式,教师主要单纯依靠教材等有限的资料来准备一节课,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给学生提供最丰富的教学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而互联网的出现,由于其储存了大量丰富的教师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资料、教学设计、教案等教育资源,教师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具体要求来选取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借鉴参考,提高了教师备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同时,互联网的使用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备课中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传统的备课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单纯依靠教师“个体”来完成,学生很少参与进来。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一种盲目性,即没有一定的针对性,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可以发动学生参与到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过程中,由学生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与加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也锻炼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2 网络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重要特点在于感性思维较强,而抽象的理性思维不足。因此,如何把思想品德课程里的一些相对抽象的知识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感性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事实证明,网络教学可以运用音响、动画、图像等手段把知识有机地整合起来,能够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周围存在的各种客观事物,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教材中的各种基本原理,以一种形象化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一些生动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具体事例,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的环境氛围,变原来“死气沉沉”的课堂为生动活泼,一些抽象难懂的原理变得直观,容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同时,由于思想品德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日常的教学活动必定要渗透大量的最新发生的时事新闻,教师必须要跟上社会变化发展的节奏,及时把一些国家的大政方针传递给学生,并帮助学生正确地去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虽然思想品德课的教材也总是在不断地改版、更新,但仍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通过互联网来查找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在掌握最新时事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自己的觉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在每节课上课之前的五分钟,由学生谈论一个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丰富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网络教学能够强化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一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效果的优劣。因此,如何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成为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所在。网络能够帮助教师强化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重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对一节课重难点的突出,无外乎就是通过教师的简单、多次的重复强调,课上课下的试题训练来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如果长时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厌倦的情绪,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削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网络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则大大突破了这一瓶颈。网络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它为教师提供了大量的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料,还有很多的教学案例等,有效整合这些资源,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拥有财产的权利”一课时,由于很少有学生接触到财产的有关知识,尤其是涉及财产的继承权的问题,学生了解甚少。如何使学生对这些相对抽象的知识更好地理解、接受,成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此,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了一些关于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的具体案例,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快速地突破了教学重难点,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4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优势,有效增强思想品德教学效果

网络在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可能存在的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网络与课堂教学的关系,才能真正有效地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网络几乎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每个学生的家庭。这为思想品德课教学提供有力条件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利因素。网络资源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再加上初中学生自身的特点,他们乐于接受一些新鲜事物,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同时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黄赌毒不良信息的诱惑,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网络的双面性,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先进的理论、高尚的道德来引导学生,提高其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其次,网络环境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始终强调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采用何种教学资源,最终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服务,是为了优化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不能本末倒置,无论选取的教学资源,还是教育教学案例、教学课件等,都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要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解决,而不能任其发展,教师要真正地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综上,网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的增强了教学效果。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网络与教师、网络与学生的关系问题,使各种资源都为教学服务,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苗楠.网络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2):47.

[2]张正兵.网络环境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益的探索[J].新课程,2013(3):95.

[3]蔡长春.网络在初中思想品德讨论课中的应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1):94-95.

[4]陈金训.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农村初中思品课堂教学实效[J].考试周刊,2012(50):131.

作者:王晓梅

上一篇:课程教学改革公共心理学论文下一篇:民族应届护理毕业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