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28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展开,符合信息技术发展大势,与学生学习实际诉求相吻合。大学生介入社交网络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意识和习惯,信息技术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科学整合思想教学资源,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网络环境,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健康发展。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浅谈实名制社交网站在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分析引导功能

摘要:分析了校园SNS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提出了在思想教育中应努力发挥SNS网络在改变教育方式、整合教育资源等方面的特有优势的观点。

关键词:大学生 SNS 社交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2006年开始,以SNS为代表的“网络社交服务”成为网络上新兴的词语之一。它将我们现实中的社交圈子搬到网络上,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SNS的出现意味着互联网在WEB2.0时代社区化、分众化的发展趋势。SNS社交网络,即实名制社交网络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用户对社交的需求,同时又在个人表达方面有保护隐私、回避政治和趋向意见领袖的特点。由于实名制下的社交网络是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再现,用户对网络形象的维护十分重视,并且认为在SNS社交网络中的平面形象对现实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形象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见,SNS社交网络,在网络虚拟社交和现实生活社交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网络虚拟世界逐渐向物理客观世界靠拢。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形式,SNS社交网络的功能比以往其他媒介更为突出,具有获取信息的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真实社会交往、明确自我角色认知功能。

1 国内外SNS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S,即“社交网络”或称为“社交网”是发端于美国并成功应用于实践的社会心理学概念。SNS网站的传播机制与传播学中“人际传播”、“使用与满足”等理论不谋而合。Facebook的成功让SNS网站风靡全世界,因此国外对SNS的理论研究很多。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经过磨合,可以说SNS网站在中国的发展迅速、稳定,并呈现如下特点:

三类SNS网站发展迅速:第一类是以开心网为代表的休闲娱乐的SNS网站迅速发展;第二类是以校内为代表的校园SNS网站;第三类则是商务沟通和交友类的SNS网站。

校内SNS网站成为市场焦点:90%的学生使用过校园SNS网站,其中40%左右的学生对校园SNS网站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另外,高校用户具有接受程度高、口碑宣传密度高等特性,潜在商业价值和未来消费能力也非常巨大。开心网等校园SNS网站已逐步从校园用户群向白领用户群过度,以拓展更开阔的市场。

2 我国各大高校中开展网络舆情工作的分析

大学生作为思想活跃的群体,运用网络来诉求其自身利益或者发泄自己情绪和观点也构成了网络舆情的一部分。而作为新兴的网络载体模式,SNS网站则成为了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新的集散地。通过对几个高校的艺术类大学生中的舆情热点的分析,能够清楚的了解大学生的舆情热点,关注点,关注度等,可以深入的了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思想动态,正确引导那些受关注度较高的在互联网上形成并传播的带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焦点”、“热点”问题或者有明确态度的意见与言论,利用SNS这个网络新载体,让它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则是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线的每一位思政工作者的新方向。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9年3月,校内网注册人数已经逼近3500万大关,占据中国大学生80%以上的SNS市场份额。随着“校内网”、“开心网”一些实名制社区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将它们作为自我表达、情感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

加強对SNS类型网站的了解和认识程度的话,对于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以及校园舆论建设都是一种必要。这样的现实对本次课题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也反映了本次研究的意义。

相比于bbs、blog等依赖页面的旧形式,更为开放的SNS运用,形成了校内网以用户为核心的社区模式,信息的传递以用户之间的互相分享来进行,这样虽然扩大了信息的流传范围,但是也赋予了用户大面积影响网络舆论的条件。尤其当对象是十分敏感和冲动的大学生群体,关注SNS类型网站已经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一个人的关注会带动很多网络上、生活上的“好友”一起参与其中,这就意味着SNS类型网站在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影响高校舆论的基础,尤其是使得传统舆论开展形式和舆论热点发生全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程度和后果,确实值得我们加以关注和研究。

3 SNS类型网站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开展的积极点和消极点

SNS类型网站之所以能够作为一个重要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平台,在于它结合了网络传播的优势以及人际传播的特质:

“因为真实,所以精彩”,传播主题的实名制,突破了以往网络媒介人际传播的匿名性,使网络环境更加接近现实。

传播范围的广泛性与可控性结合。网络媒体在理论上说不受时间和空间条件的限制,一旦信息发布则所有登陆的人都可以看到,然而人际传播则范围有限,并且可以自我控制。

传播主体一定程度上是平等的。在SNS类型网站中,传播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由于现实中的地位、身份等因素引起的影响。

满足了用户的使用与表现心理、窥私欲、倾听与诉说的欲望。

使用SNS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优势体现在: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信息、传输这一单一渠道不同,这种全新的载体不受时间、地域限制,随时可以受到教育,实现时时双向交流,这样大大的提高了交互性和时效性。SNS类型网络载体开展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存在的隐忧:

3.1 SNS网站中公开的好友数目、分布都会影响到用户的行为方式,当他们同一时间要以老师、同学、朋友等角色出现时,用户要扮演不同角色来面对不同的用户,就会造成冲突,容易使用户产生某种心里矛盾。

3.2 大学生容易在SNS社交网站中陷入一种“虚拟的现实”之中,一些用户会沉溺于此而不能自拔,会出现半夜起床“偷菜”、上课时间利用手机上网看看好友在不在线等现象。

3.3 部分敌对分子会利用SNS中扮演用户的好友角色,来骗取用户的信任,散布不实的新闻、传播反社会的消息,形成不良的网络舆论,来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

特别是对于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时所特有的四个重点问题:①言论自由和有效管理之间的分寸问题。②疏与堵的分寸问题。③统一协调与分散控制之间的关系问题。④学生自办自管与学校有效控制之间的关系问题。

4 针对大学生在SNS类型网站中出现的特征,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通过SNS类型网站与大学生沟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①要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就必须讲求引导艺术,研究宣传的方式、方法,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和接受能力,不仅要做到不断加强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和水浮力,还要做到合情合理,把引导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巧妙地结合起来。由过去以“封堵”为主变为现在已“疏导”为主。

②根据网络技术的特点,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加强投入保障,联合各部门,将各种优势力量集中起来,积极探索舆论网站建设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开拓网络舆论工作新局面。

③在众多信息中,哪些是师生最关心的问题,哪些是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网络新闻媒体同传统新闻媒体一样具有为师生设置“议程安排”的功能。学校应把握主要网站、主要论坛上的研讨话题,引导研讨舆论,发挥网络舆论引导作用,是更为有效、也更切合高校网络舆论实际的工作措施。

④深入学生,实时了解学生网络舆论热点。高校中的每位辅导员和班主任都应该能够熟练使用腾讯朋友,并且应当和所管理的学生互相设置为好友,这样既可以通过学生们熟悉的网络沟通,也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遇到重大事件的时候,学校的管理者也应当及时通过网络这个平台,第一时间把事件的原因、结果以及处理方式通过该平台通报给学生。

从校内的自身定位出发,我们想要某一个SNS网站承担一个舆论主心骨的责任是不合适的。作为一个公开性很强的平台,它提供的只是一个相对安全、成本较低的交流空间。为了维持自己这一特色,很多时候需要向传统舆论做出妥协,但是这一类平台亦有很大的优势,就是实名制易于管理和限制,这些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在开展校园建设时加以利用的。

4.1 平静对待“热门话题”,密切关注网络舆情

相比一些过激舆论的发布渠道,单就校内平台的整体氛围而言还是比较积极的。“热门话题”的影响力也不会成为一股难以抵挡的力量。目前,“热门话题”的发展还在一个上升期,随着“热门话题”人气的增加,我们还是会面对其到达最高点时的一个冲击。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不能排除“热门话题”在未来成长成能够对校园舆论形成大面积影响的对象,无论是腾讯朋友还是“热门话题”,它们的价值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当其中任何一方寻找到了扩大“热门话题”影响的方式以后,“热门话题”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只是,从近期看,这一切还是纸上谈兵,所以更要求我们能够平静的观察“热门话题”的动向。关注“热门话题”可能是一种手段,但不是全部。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校园舆论建设时,能更多的关注校内这一平台,采取相应的手段去引导学生去做出判断。

4.2 开发“热门话题”在校园舆论建设中的积极因素

通过对“热门话题”特点以及影响的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热门话题”身上确实存在很多其他媒介不能具备的优势,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些优势。

4.3 采取互动,发展校内媒体资源

同样作为网络媒体,学校的bbs在发展中常常会陷入无人问津的窘境,同样是SNS,可能学校会受制于技术水平,无法实现社会上服务器的功能,所以只能更多从内容上来吸引学生。相反,腾讯朋友的“热门话题”的共性就是用一种鲜活的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还是现实中最吸引他们的人,为此,我们不如依附于校内,多多开展平台交流。把网络和校园传统媒体的相互结合,不但可以增强传统校园媒体的吸引力,也可以及时了解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

4.4 培养“舆情领袖”,加强网络引导

每个大学生参与的SNS网站中都会有一些分析问题深刻、有独特见解、能引领主流舆论的活跃分子作为“舆情领袖”,这些“舆情领袖”也以游客、普通网民的身份登录到SNS平台中,在与其他大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以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的方式影响、灌输、引导其他参与者,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成为了最强音。因此,在高校内选拔、培养一批政治上可靠、思想上鉴定、又具有以上特点的学生骨干来充当“舆情领袖”,进行话题引导和舆论方向控制。特别是当出现了敏感话题和不实言论的同时,“舆情领袖”应及时给予疏导和澄清,在树立网络威信的同时,避免了一些负面影响。

4.5 开发和应用科技产品,从技术上提升網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效性

网络舆情检测的核心是及时有效地实现舆情反馈,它包括了定期反馈和随时反馈。面对网络舆情的海量信息,除了依靠思政工作者来完成这些工作外,还应该积极开发和应用高科技产品,通过软件来进行舆情的采集和存储、舆情的分析和处理以及舆情服务,从而更有效地做好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玮.“透析人人网:大学生使用SNS的传播学意义分析”.

[2]林兴发,肖照.“基于大学生BBS论坛的舆情热点分析”.

[3]于江宁.“浅析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周曦.“SNS网站对于大学生同学间人际关系的影响——以‘校内网’为例”.

作者:谢静娜

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社交网络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展开,符合信息技术发展大势,与学生学习实际诉求相吻合。大学生介入社交网络早已成为一种生活意识和习惯,信息技术发展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科学整合思想教学资源,规范思想政治教育行为,优化思想政治教学网络环境,以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觉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社交网络

[文献标志码]A

信息技术快速崛起,为课堂教学带来崭新面貌。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中,利用社交网络信息技术助力思想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选项。《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引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规范要求:要根据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变化情况,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现代大学生参与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意识,利用社交网络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符合学生成长规律。

一、更新观念,创设社交网络教学环境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给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带来一定冲击,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不仅是信息技术成熟的表现,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诉求,符合学生学习成长规律。

1.网络文化适时介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教育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为广大师生带来严峻挑战。网络信息技术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我们需要对网络社交平台有清晰认知。为确保思想政治教育顺利展开,提升大学生网络素质成为重要教育前提条件。所谓网络素质,主要包括网络知识、网络技能和网络道德三个方面,大学生运用网络社交平台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生活习惯,其网络运用技能和知识储备不成问题,需要关注的是网络道德问题,因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大学生鉴别能力还比较有限,产生一些认知偏差在所难免。因此,我们要从网络道德文化素质培养开始,帮助学生顺利接受崭新教育理念,顺应网络文化的全面介入。

2.改变师生教学观念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素,在全面启动网络社交平台教育模式时,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和良性互动,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高校师生运用网络社交平台的意愿呈现一定差异性,学生对网络社交平台有特殊敏感性,参与网络交互热情很高,而教师运用社交平台展开教育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翻转课堂、微课技术、云平台建设等,都为教师参与社交网络教育教学提供机会。在具体发动时,要针对不同师生思想实际作出具体考量和设计,改变师生教育教学观念。

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现的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展开广泛讨论时,我们给出了生活事例:有一位大学生,学习的专业是计算机技术,但毕业后,几次工作经历都不顺利,最后选择回乡养猪了。在他艰苦努力下,他的养猪事业有了起色,不仅赚取了金钱,还成为远近闻名的技术能手。这个案例中,我们如何看待其“三观”呢?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给出不少个性见解。有人说:学习计算机专业,结果去养猪了,这分明是人才浪费。如果他能够坚持做自己的专业,一定能够有更好的发展。也有人持不同意见:大学只是一个学习成长平台,毕业之后不能仅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工作,而要看社会需要,社会需要他养猪,他就去养猪,自然可以获得成功。这是最为正确的价值观。从学生讨论情况可以看出,学生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展开自由讨论,思想能够放得开,学习认知更为顺利,学习气氛更为和谐。

二、明确目标,构建社交网络教学体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助社交网络媒体,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大势。让师生明确教育教学目标,精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顺利构建社交网络教学体系,形成重要教育教学组织形式。

1.精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比较固定的教材内容,但这些教材的适合度存在一定问题。大学生思想成长具有现实性,而教材编辑常常比较滞后,难以适应学生思想实际需要。我们要注意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精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接轨社会现实,对社会、国际焦点热点问题展开深度探索,对大学生思想基础展开多重解析,对未来社会发展大势做精准预测。在进行网络交互平台构建时,也需要对相关资源展开整合优化活动,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合度。

2.构建思想政治网络教学体系

构建完善社交网络交互平台,还需要学校给出积极支持和帮助。虽然学生有随时入网交互的习惯和意识,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还相对单薄一些,不仅内容单一、互动形式也比较单纯,师生参与度还不是很高,特别是校园网建设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中之重的任务。校园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网络载体,只有加大建设力度,对教育教学形成更有力支持,才能让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帮助大学生健康绿色上网,和谐互动交流。

三、规划课程,规范社交网络教学行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固定课程资源,我们要注意整合校本课程信息材料,利用网络交互平台教学设计,以规范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塑造健康人格。

1.整合网络教学资源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千头万绪,在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教育教学时,需要对网络教学资源展开精细化科学化整合优化。网络信息呈现海量,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筛选,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首先,我们要厘清现代大学生思想诉求,只有明确大学生需要什么,我们才能给出针对性筛选。展开学情调查,弄清学生思想认同点,这是网络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其次,整合网络信息需要分清主次,学生关注什么,我們的教育方向是什么,这是网络信息筛选需要特别考虑的问题。最后,规划网络交互平台运行方案,这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条件。

2.优化思政教学设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学习实践需要展开教学设计,符合课程改革实际,与学生思想成长相契合。在具体操作时,要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引导、教学过程、教学训练、教学评价等内容展开优化处理,特别是与网络社交交互平台的多元接轨,自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只有展开全面深度革新,优化教育教学设计方案,才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科学性、针对性,让不同群体学生都能够获得进步和提升。

如,网络诈骗现象,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热点问题,在对学生展开这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时,需要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展开讨论。校园网开辟防诈骗专栏,让学生展示真实经历,为他人提供前车之鉴。学生参与热情很高,案例不断展出:我不久前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某某市的交警,说我有大量开车违章需要处理,让我提供身份信息。我告诉对方,本人什么都不缺,就缺车了,还有驾照,等我有了这些东西你再来吧。也有学生说:有一个人自称是我们的老师,给我发微信,让我到他办公室去。后来说他不在学校,让我替他给学校领导送个5000元的大红包,等他回来再给我钱,并给了我卡号。我刚开始还真信了,在同学提醒下,我没有上当。学生提供的案例都是亲身经历,具有现身说法的效果。

四、优化环境,提升社交网络教学品质

1.净化网络教育环境

网络信息多而杂,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必须要直面的课题。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甄别意识,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问题。网络信息呈现开放式,负面影响和危害层出不穷,网络诈骗引诱,各种黄赌毒信息满天飞,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冲击。一些大学生认知存在偏差,也会将不良信息带人校园网内,给网络社交平台带来负面影响。学校要加强相关管理,净化校园网交互环境,对学生信息搜集渠道展开有效干预,帮助学生自觉维护网络环境,增强遵纪守法意识。

2.拓展思政教育域度

网络交互平台具有开放性,为思想政治教育创设广阔时空条件。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品质,我们要利用网络信息搜索引擎,收集更为丰富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形成更为丰富学习认知。网络信息呈现海量,网络教育也是一个大世界,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直面纷繁的信息世界,从中汲取营养,这对提升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有积极帮助。

关于拜金主义思想大讨论,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敏感,参与网络交互主动性很强烈。有学生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金钱有强烈追逐欲,这没有错。俗话说“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经济社会,离开金钱将寸步难行。因此,我们要努力去赚钱,有钱才是硬道理。有学生提出质疑:赚钱没有错,但不能为了金钱而失去做人的尊严。女孩为钱傍大款,有人为钱去行骗,还有人出卖灵魂去赚钱,这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去赚干净的钱,这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学生利用网络交互平台展开自由讨论,让这样交互成为随时随地都可以参与的活动,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域度,也极大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启动社交网络教育机制,为学生提供丰富便利交互平台,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顺利展开。为提升社交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品质,学校要发挥重要作用。加大对网络交互平台的管理,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其中,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深度挖掘网络交互机制的教育优势和运用潜质,全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

作者:张嘉洺

社交网络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善用社交网络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水平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计算机的普及,社交网络媒体成为目前大学生用于交流、学习及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面对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 社交网络媒体    大学生思政教育    运用状况    解决策略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社交网络媒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同社交网络媒体形式的出现与发展,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而且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与机遇。本文根据社交网络媒体的特点及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运用状况,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社交网络媒体的特点

目前主要的社交网络媒体有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这些社交网络媒体都短小、精练,并且能够以多手段、多方式的表达形式进行信息之间的互动、文化的传播及情感的沟通,因此,信息内容在传播过程中速度非常快,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与震撼力。短小、精练的社交网络媒体能够完全满足快节奏生活,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信息的需求,从而达到显著的效果。

二、社交网络媒体下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一)获取知识能力强。

由于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新思想比较快,因而有效地借助社交网络媒体这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并且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到个人需要的信息,从而有效改变传统的老师讲授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大学生的视野。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进行大量的选择性阅读中,对于获取知识的渠道、知识面都更宽阔,因而增加了大学生对日常知识的储备,并锻炼了大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自我意识明显,多途径表达诉求。

社交网络媒体具有明显的交互性特点,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所关注的事情,进行意见或评论的表达,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与渠道,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对自己关注的社会现象表达个人意见,从而使学生得到情感的满足。

(三)敢于挑战常规,自我学习与教育的能力增强。

由于社交网络媒体中信息的广泛性,从而使得大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得多更全面的知识,而对于传统教学中单一化知识已然无法满足大学生自我提升的要求,因而很多大学生表现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想法。除此之外,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关注一些名人的微博等社交网络媒体,进行自我学习与修正,从而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下影响大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

(四)享受社交网络媒体带来的快捷生活。

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大学生实现诉求、表达意愿的方式更多种多样,不仅为校园信息的交流与传播增强了便捷性与互动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通过语言、文字、图片、符号等都能够很好地反应自己的心情与生活状态,并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

三、目前社交网络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现状

(一)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机遇。

社交网络媒体呈现出来的互动性、开放性及便捷性等都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发展机遇。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以快速、便捷的方式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内容,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从而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最新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思想的开放性和与时俱进,并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方面是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多种社交网络媒体进行相互交流沟通,引导学生向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第三方面是具有普遍性与传递性特点的社交网络媒体,老师可以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拓展社交的渠道,从而扩大教育范围,利用社交网络媒体平台进行正能量的宣传,当然师生之间可以选择用虚拟的身份进行真实想法的表达,有助于老师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及时了解,并进行正确的引导。

(二)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问题。

社交网络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教育平台的同时,也会由于大量信息内容的良莠不齐,而对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在社交网络媒体上发表的信息内容都是未经过筛选的,因而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很容易通过社交网络媒体进入大学生的生活,并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负面的影响。另外,由于社交网络媒体的时效性与便捷性,有效地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更新的速度,使得大学生迅速通过社交网络媒体接触新的理念、知识等,其中一些偏激思想很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社交网络环境下,如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利用社交网络媒体,营造人文关怀环境。

利用社交网络媒体,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重点突出人文的关怀。即根据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建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并尊重大学生的独立性与创造性。一方面,要有效利用社交网络媒体,结合学生的认知方式,发布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学习,通过师生之间这种信任的纽带,有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要通过社交网络媒体平台构建起多元化的传播氛围,使得传播方式与内容更贴合目前大学生的學习方式、人际交往,并为师生之间提供平等、自由交流空间。

(二)融入社交网络,开辟教育平台,推进全方位教育渗透。

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树立新的理念,并主动融入社交网络,把社交网络媒体作为载体,建立起学生、家长、学生干部、老师等互动交流式的社交网络媒体平台,如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吸引大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与沟通,从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起新的教育平台,拓展新的渠道。除此之外,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其他社交网络媒体平台与工具,实现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有助于大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相关资讯,获取一些实用的信息,并有效地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实践体验、情感交互及自我教育相结合中渗透对学生思想的教育,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与人格的完善。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增强大学生的感召力。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严肃的话语体系,容易给人以生硬的感觉。而社交网络媒体时代,由于网络语言的生动、有趣,可以形成独特的风格,很受当代大学生的喜爱。因此,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紧紧结合大学生的发展特征,创新话语体系,并在社交网络媒体中运用生动活泼、贴近现实的流行语,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与吸引力。有效地改变传统思想教育中的刻板,通过社交网络媒体的包装,使得其内容更具有现代气息,备受大学生的喜爱,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

(四)加强社交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质量直接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情况,因此,要保证社交网络媒体的参与者都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与知识经验,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从而有助于与大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

(五)利用社交网络丰富教学内容,满足多样化的思想需求。

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都源自于课本的知识内容与以往的教育经验,社交网络媒体的出现,有效地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中海量的信息内容,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进行浏览,并从中汲取思想营养,同时增强教学课堂的趣味性与互动性。而且社交网络媒体中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的领域,老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效地与思想政治内容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学习热情与兴趣,同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与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社交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介传播方式,引领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面对社交网络媒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与机遇,因此,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另一方面要与时俱进,有效地利用社交网络媒体,顺应新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趋势,有效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厉利亚.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队伍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11(21).

[2]涂德祥.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探析[J].人民论坛,2011(05).

[3]张菁燕.新媒体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1).

[4]高爱芳,高卫松.对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调查分析及德育引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01).

[5]段志英.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學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6]王影.当代大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体系的冲突与调适[J].教育探索,2012(02).

2015年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项目编号:15D144

课题名称:90后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互补关系的研究

作者:卢小萱

上一篇:大学生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论文下一篇:企业政治思想教育与党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