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论文

2022-04-29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信息化的思考是为了满足当前艺术类学生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们的艺术资质、较为感性的思维方式、极具个性的行为艺术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教学策略。多种感官参与、寓教于乐、英语教学资源整合、自主学习有效控制、加强跨国民间文化交流提升学习兴趣等等一系列策略均可以作为探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途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文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文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论文 篇1: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

(1.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01;2.哈尔滨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40)

摘要:在分析集群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从产业集群网络要素和结构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集群效应有限性的主要原因;分析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提出在集群规模和集群效应之间存在着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扩大集群规模可以不断增强集群效应;如果超越了极限约束,集群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进一步阐明了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产业集群;集群效应;集群规模;关联性;极限约束

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的现象[1]。产业集群是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现象,美国的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意大利的瓷砖业等都是比较著名的例子。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省和浙江省,也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的产业集群;北京、上海、天津等市以及福建、山东、河北、辽宁、河南等省都出现了产业集群的雏形。产业集群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

国内外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集群的发展机制及其对区域乃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正外部性作用方面,而对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等“负面”角度研究的理论成果还不多见,研究成果也不成熟,对产业集群积极作用的片面和过分强调容易让人形成一种错误的看法,只要建立起集群,地方乃至国家的经济就会蓬勃发展,这显然有违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2]。世界上有很多原来十分发达的产业集群,如今已经或正在走向衰退,如西欧的很多钢铁、煤炭、造船、纺织等著名区域性产业。如何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正外部性,控制负外部性的产生,促进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以提高区域竞争力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于产业集群负外部性所产生的风险,奥地利区域经济学家Tichy [3]从集群的产品生命周期引发的结构性风险的角度进行探讨,Fritz [4]等在Tichy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周期性风险对产业集群的冲击,文献[5]提出当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以后,可能会形成某种特定意义上的“超稳定结构”,从而抑制产业集群的学习效率和创新效率,致使产业集群走向衰退。文献[6]从生态学的角度,采用生物学类比方法,分析了集群的内在风险及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本文从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出发,基于产业集群规模角度来探讨集群效应。

1 产业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

1.1 集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7]。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两个方面。

1)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马歇尔从集群所带来的外部经济进行分析;韦伯从集聚因素带来的经济性——“一般经济开支成本”的降低来研究;波特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①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和外部范围经济。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效率极高,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企业既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又不必过分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实现了“柔性”与规模的统一。产业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总之,在集群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8]。②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集群内企业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③群体效应。集群内企业通过联合可以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合体,其集合效应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有“1+1>2”的效应,具体表现为:a.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b.集群内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集群对新标准的制定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c.集群的知名度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④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促进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成。产业的空间集聚,使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市场交易逐步形成网络化组织结构,平等合作下的网络协同模式使企业能够集中资源专攻价值链中的某些环节,提高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新产业组织的形成。同时,地理位置接近和频繁交流,使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成果扩散更快,更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学习和吸收,从而促进整个群体创新能力的提高。

2)集群的社会效应分析。集群的社会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有利于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有利于形成地区产业优势,并进一步形成区域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就是大量相关企业空间集聚所形成的本地化的产业氛围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其他区域最难模仿的,这些产业集群往往成为地区经济强劲持续增长的源泉。②对经济的贡献具有乘数效应。产业集群具有的竞争优势能够吸引更多企业加入,为区域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促进集群的良性发展,不仅可以把某些产业做大,而且这些产业的兴旺带动其上游产业的发展,促进其下游销售、运输业的发达,并且从横向上带动相关产业以及文化、教育、金融、信息、服务等行业的发展,这会使地区经济成倍增长。事实也证明了产业集群密集的地区,其工业、商业、文化教育、运输、金融、服务等行业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所以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地区经济的腾飞。

1.2 集群效应的有限性分析

成功产业集群的示范效应使得产业集群正成为许多地区制定经济政策的战略工具。但是集群的正效应并不是无限扩大的。产业集群能给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但也正是这种聚集,往往会导致一种内闭号隋性。产业集群的精细分工,使得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企业作为其中的一环,形成一种依赖,转变往往较为困难和痛苦,这种转变在产业集群和企业

层面往往呈现一种周期性的低迷;产业集群长期所形成的组织制度、文化,一方面聚集企业,形成活力,另一方面又形成一种惰性,妨碍企业的升级,加速产业集群的退化(参见图1)。

Saxenian [9]研究了地理位置接近、技术相似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高科技产业群,认为硅谷地区日趋繁荣,而128公路地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文化、制度、工业体系差异等因素之间的非协调性抑制了“集群”效应,并产生负外部性。Amin&Thrift[10]从网络组织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效应进行了研究,认为集群企业之间面对面地联系和隐性知识的依赖使产业网络易于被锁定,并且是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型锁定,最终产生区域僵化。Low & Abrahamson [11]则从文化影响的角度出发,认为产业集群相互依赖的网络在最初阶段是力量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可能成为产业集群僵化、失去弹性的源泉,继而使集群中企业对外界动荡的反应能力变得缓慢。Hakansson & Snehota[12]从网络系统观出发,提出了影响网络组织结构的基本变量(活动、行为主体和资源)以及所构成的网络关系,指出网络变量——行为主体、资源和活动是彼此依存的(参见图2)。

Hakansson等认为,企业间这种网络关系,承担了企业创新活动的组织功能。产业集群内网络根植在共同的文化氛围(macroculture)中,在集群形成阶段是促进创新的要素,但随着各种网络因素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区域锁定”,阻碍集群的持续发展[13]。Belussi & Arcangeli[14]认为,不完全契约、道德风险、机会主义和“搭便车”都会引起网络成本的增加,从而削弱网络的优势。笔者认为导致集群效应有限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网络组织制约机制的弱化导致网络结构成本的增加和协同性的弱化,导致产业集群效应的递减,在集群演进过程中,如果不能形成较强的协同关系制约机制,一些机会主义者追求短期效益,“赚一票”就撤,将给集群整体利益带来威胁[15]。集群内部知识与技能的高度外溢性和创新的高风险性,使得集群内一些企业不愿进行R&D的投入,而是“搭便车”,对市场上新产品模仿创新,甚至只模仿不创新。结果本地企业产品雷同现象严重,本地企业低水平价格竞争最终难以避免。更为严重的是“搭便车”行为使集群企业中滋生出“创新”的惰性,削弱了集群对外部环境的应变能力,同时由此而产生创新收益的非均衡分配,进一步导致“集群”创新投入的衰退,结果必然阻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随着集群迅速成长和规模的扩大,集群企业之间形成的程序化协同模式,将产生不断自我增强和自我保护的锁定,最终将产生负的集群效应而导致产业集群的僵化。集群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网络组织,在同一网络内的长期合作中,集群内个体之间的交易,基本上是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并逐步在集群内部相互关联的网络化结构中形成程序化协同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间交易的顺利进行,降低了交易成本。但是,当集群内企业习惯基于“信任”的网络化交易之后,他们逐渐不想或是不敢与集群外企业或机构进行相关交易活动,进而,集群内企业的国际化正规经营运作能力不断减弱,反过来使其更加不愿意参与集群外部的经营活动。久而久之,区域集群便成为一个自我保护锁定系统,除了少数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完全在这个锁定的系统中运作,使整个集群对于外部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于外部环境应变能力不断减弱。最终将导致产业集群僵化,阻碍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展。

2 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模型分析

要控制集群效应有限性所产生的风险,应加强集群网络组织的治理,强化网络的制约机制和网络组织间的协同性;控制集群成员的投机性,降低或负强化“搭便车”行为效应。同时要不断更新变革集群内部的程序化协同模式,防止自我保护锁定所导致的产业集群僵化,保持集群的动态灵活性。

笔者认为保证产业集群规模的有效性将是发挥产业集群效应,控制集群风险的有效方式。因为集群效用有限性的制约因素,是在产业集群不断动态演变的过程中,随着集群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和被放大的。集群规模对集群效用存在一个极值点,当集群规模超越极值点时集群效应将迅速递减,这个极值点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应的效应极限约束。本文引人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关系模型加以证实(见图3)。模型建立在以下理论假设之上。

假设1 集群的规模主要取决于集群内成员企业的个数与集群内可共享的资源。

根据规模经济的特点,这一假设可以成立。

假设2 集群效应主要取决于集群企业对集群资源的贡献量和集群资源共享机制等因素,可通过集群成员企业分享的集群利益测度集群效应性。因此,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决定集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简化分析,这一假设可以成立。

假设3 集群的利益分配机制受政府政策、集群学习机制、集群文化、地方政府行为偏好、网络组织制约机制等因素影响。

假设4 成员企业在集群内游说活动、寻租等,会使集群内部信息歪曲。信息不对称性导致集群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与成员企业数量成反向变化关系。

假设5 集群内资源分布、各成员企业贡献均等,利益分配实行平均主义。由于资源分布均等,因此,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平均主义更能以较低的甄别成本反映企业在聚集区域中的贡献。

产业集群规模,是产业集群能有效控制和利用的资源总量状况,反映集群利用资源的协同效应的广度,具体分为成员数量和市场占有量及生产规模等方面[16]。这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集群规模,本文研究产业集群的最合适规模,主要从企业成员数量的角度来探讨产业集群规模。

假定集群内成员企业数目为n,R(n)为集群内成员资源集聚后产生的集群内可共享的资源;成员企业i对集群内总资源的贡献量为Ci,则R(n)可表示为

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利益Wi取决于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资源份额hi和集群可共享资源总额R(n),成员企业可分享的集群利益Wi

其中,成员企业i获取的资源份额hi取决于成员企业i对集群内总资源的贡献量Ci和集群利益分配的公平程度e,即hi=h(Ci,e)

i=1,2,…,n

Ci取决于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禀赋Wi和成员企业的努力程度。根据激励效应理论的社会公平原理,成员努力程度主要由集群内利益分配公平程度e决定,则Ci可表示为

Ci=C(wi,e)

i=1,2,…,n

设集群内总资源禀赋为TW,则

wi=w(TW,n)

i=1,2,…,n.

基于以上分析,集群内企业成员数与集群效应之间的关联性,主要取决于dw/dn的变化。

根据假设5,集群内各成员企业所拥有的资源wi=TW/n,为了简化分析,将函数关系设定为

ci=wei

e=1/nλ,0<1<λ因此,wi可以表示为

(6)式中,随着λ增加,d2wi/dndλ显著地趋向大于0.分析(4)~(6)式,可以得出相关结论:①如果λ=0,则(4)式意味着在集群资源一定的情况下,集群内成员企业的个数对成员所得为反向影响(这里没有考虑TW与n是否同步变化的情况);②由(4)和(6)式可见,随着λ增加,n对集群成员企业所得的负效应越大;③由(5)和(6)式可见,随着n的增加,dwi/dn与d2wi/dn2wi/dn2均递减,如果集群规模超过了一定数量,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将大幅度地递减;④集群效应和集群规模存在一个极值约束,令dwi/dn=0,此时d2wi/dn2<0,则可求出集群内成员企业分享的集群利益最大时集群所包容的成员企业的最大个数。

3 结论和启示

产业集群其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其中集群成员所拥有的资源和集群的结构方式影响了集群的竞争优势,即集群的竞争力取决于集群网络结构中形成的资源整合的协同效应。但是,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是有限的,受产业集群的资源禀赋、集群网络组织制约机制、集群的文化、政府政策及当地政府行为偏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产业集群的有效集聚存在一个集群规模问题,即集群所包含的成员企业个数的极限约束,在没有达到极限约束之前,增加集群成员企业个数可以不断增强企业的集聚效应,但如果超出了这个极限的约束数目,产业集群的集聚有效性将大幅度地递减,因为产业集群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集群内部恶性竞争,或者超过环境与经济承载力及市场负荷,则集聚效应反而会减少,如,由于资源短缺,发展空间受限,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经济发达城市的工业用地已近乎枯竭,土地价格暴涨;水、电、煤等基础生产资料供应紧张,无法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制约了现有传统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仅浙江一省,三年间因土地涨价、电力紧张、劳动力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被迫转移到外省、市投资的企业达500多家,转移资金达4 000多亿元;又如,宁波市象山县爵溪街号称“中国针织名城”,在2平方公里多的区域上聚集了400余家针织企业,“彪马”、“小脚板”、“华伦天奴”、“阿迪达斯”、“耐克”、“圣罗兰”等近30个世界名牌都在此加工,2003年全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但是严重的缺水已使爵溪的许多企业陷入了生存困境。

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相关性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有以下的启示。

(1)建立有效的“竞合”机制.目前我国许多省市纷纷实施“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战略,试图以大规模吸引更多的高“禀赋”的企业,来增强集群效应。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很多企业只是停留在地理上的扎堆状态,在产业价值链上相关企业没有组织成有序的系统,企业之间也没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交易)关系,企业也没有通过共享专用信息和在技术、市场营销、培训、设计等项目上进行合作而获得外部经济,因而不具有较强的“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无法发挥相应的集群效应。在这样的产业集群里,同质的成品企业之间相互竞争,同质的配套企业间也相互竞争,这样在产业链构成及不断延伸过程中,同类企业的恶性竞争难以避免,相互压价、低价竞争必然愈演愈烈。而一旦低价优势成为主要或唯一的竞争武器,它在市场上能够冲锋陷阵一段时间的同时,必然遭遇两大阻力:①外部市场,低价竞争对外部市场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竞争,于是引发反倾销,如欧美对中国纺织品采取“特保”、“设限”措施,其表面原因就在这里;②集群内部逐渐滋生的阻力,集群内部低价竞争,企业的利润空间肯定越来越小,甚至没有利润,企业为求生存,有的就降低质量,产生“柠檬市场[17],甚至出现假冒伪劣,结果砸了自己的牌子,使“集群”难以为继。曾经红火的温州灯具业就这样几近消亡。要处理这样的集群危机,根本出路是调整产业结构,在调整中压缩产业规模,建立起较强的“竞合”机制。为防止盲目扩大集群规模,保证集群的有效性,建立起有效的“竞合”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集群效应主要体现在集群企业间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的均衡上,只有通过“竞合”机制的淘汰功效的发挥,自然地控制集群的有效规模,才能保证产业集群动态持续发展的活力。

(2)增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是集群规模有限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集群规模的有限性是建立在同质企业的假设基础上的,所以加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可以相对延伸集群规模的极限点,扩大集群规模的有效区间和产业集群的规模效益。产业之间关联度的增强能够改善集群企业的分工地位,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模式,增强产业竞争力。所以,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不应以扩大规模、扩展土地为目标,而应根据区域现有的资源禀赋,以增强集群企业的异质性,提高集群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为基础,实施相应的产业集群战略。

(3)对大企业进入集群区域所引起的集群结构变化应给予关注。应注意防止大企业在集群内形成垄断支配地位,而将关联企业作为其附属,破坏集群内天然的“竞合”关系。企业集群相互依赖的网络在最初阶段是力量源泉,但由于环境动荡,在同一网络内的长期合作中,集群企业之间面对面地联系和隐性知识的依赖使产业网络易于被锁定,并且不断增强的自我保护型锁定,可能使产业集群僵化,对外界动荡的反应能力变得缓慢。久而久之,集群便成为一个自我保护锁定系统,除了少数直接面对市场的企业外,大多数企业完全在这个锁定的系统中运作,整个集群对于外部知识、技术的获取能力以及对于外部环境应变能力不断减弱。最终将导致企业集群僵化,阻碍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集群的创新活力和持续发展,应根据集群发展的状况,适当地限制大企业入园的数量,防止技术垄断和产业控制,促使集群内天然的“竞合”关系的形成。

(4)地方政府应适当引导集群的规模,增强集群总体的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扩大集群的影响力。政府应是集群的催化剂、润滑剂或者桥梁,间接参与产业集群的创建过程,要让企业成为

集群的主导者。政府不要刻意创造产业集群,要避免创造产业集群导致的高成本、高风险和不同的地区追求相同的产业集群导致的重复建设。政府必须以现有的或者是新兴的集群为前提制定相应规划,规划重点应为企业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引进产业内极具竞争力的企业或一些公共机构、智囊团体,改善集群的结构。集群政策的目标应该是遵循产业集群形成、演进、升级的规律,把握集群发展各阶段的特征、满足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环境要求,并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来促进产业集聚,通过对集聚产业的整合、调整从而延长产业链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收稿日期:2006-01-10;修改日期:2006-06-06。

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计划项目(2003DGQ2D048);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0542183);哈尔滨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5AC9CT134)。

作者简介:李煜华(1970-),男,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胡运权(1937-),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凯(1975-),男,博士研究生,讲师。

①本模型是在参考刘怀德、胡汉辉在管理世界,2002(4)上发表的《合作、成员个数与企业集团的稳定性》一文中“集团内个数与利益分享”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构建的。

参考文献

[1]Poner M 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0.

[2]王缉慈.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发展中的企业邻近于集聚辨析[J].中国软科学,2005(12):91-98.

[3]Tichy G.Clusters: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A].In Steiner M(ed).Clusters andregional specialisation[C].London:Published by Pion Limited,1998.

[4]Fritz O M,Mahringer H,Valderrama M T.A risk-oriented analysis of regional clusters[A].In Stei-ner M(ed).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sation[C].London:Published by Pion Limited,1998.

[5]李庆华,汤薇,孙虹.产业集群的“超稳定结构”及其突破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39.

[6]陈金波.基于生态学的产业集群内在风险与对策研究[J].当代财经,2005(6):68-72.

[7]胡宇辰.产业集群效应的经济学分析[J].当代财经,2004(11):76-80.

[8]贺彩玲.产业集群的效应及其形成探讨[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3):61-64.

[9]Saxenian A.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0]Amin A,Thrift N J.Neo-marshallian nodes in global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and Regional Research,1992,16(4):571-587.

[11]Low M B,Abrahamson E.Movements,bandwagons,and clones:Industry evolution and the entre-preneurial process[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1997,12(6):435-457.

[12]Hakansson H,Snehota I.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in business networks[M].Rutledge,London: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5.

[13]Gadde L E,Huemer L,Hakansson H.Strategizing in industrial networks[J].Industrial MarketingManagement,2003,32(5):357-364.

[14]Belussi F,Arcangeli F.A typology of networks:Flexible and evolutionary firms[J].Research Poli-cy,1998,27(4):415-428.

[15]蔡宁,杨闩柱,吴结兵.产业集群风险的研究:一个基于网络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3(4):59-64.

[16]赵瑞霞,刘友金,胡黎明.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企业集群规模研究[J].求索,2005(2):29-31.

[17]雷如桥,陈继祥.企业集群的“柠檬市场”风险及其对策[J].当代财经,2004(3):79-81.

作者:李煜华 胡运权 孙 凯

文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论文 篇2:

对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信息化的思考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信息化的思考是为了满足当前艺术类学生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学生们的艺术资质、较为感性的思维方式、极具个性的行为艺术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独特的教学策略。多种感官参与、寓教于乐、英语教学资源整合、自主学习有效控制、加强跨国民间文化交流提升学习兴趣等等一系列策略均可以作为探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的途径。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道路的探索应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

关键词:中职英语 课堂教学 信息化教学策略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对加快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步伐的不断推进,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探讨已经迫在眉睫。中职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区别于普通中学,因为艺术类学生具有艺术资质,思维方式具有艺术个性,文化课教学应探讨符合艺术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模式。许多学校目前仍在简单的套用普通中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仅仅是在课时上适当缩减,难度上适当降低,为了杜绝形式主义教学,许多关于英语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深度探讨正在展开。教育技术领域对艺术类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课程整合尚无固定模式,出现了多样化的实践趋势,课堂似乎成了一片实验田,让许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家长忧心忡忡。目前,教育界的学者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概念。国际上较为权威的关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理论依据是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该标准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是:课程整合是指在学术性日常学习过程中,利用技术支持学与教的过程。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的深度学习需求。

一、反思当前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

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目前选用的教材基本上还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中等职业艺术类从业人才。在校生英语课程学习的基本需求分为两方面:一是参加高考为升学做准备的应试教育,二是参加工作为就业做准备的素质教育。由于目前艺术类考生文化课高考录取分数线上低于普通高中生,所以出现了艺术类学生对文化课不重视的现象,很多学生家长仍然存在“文化课学习不好,从事小三门儿”的错误思想。很多学生的艺术素质不过硬,文化课学习不认真,毕业时学无所成,造成国家艺术教育资源的浪费、个人就业困难、升学无望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抛开生源质量限制,仅从教学角度反思课堂教学,应该从教学内容、目标、方法、策略、过程、步骤、成绩检测方面深度探讨课堂教学改进办法,并不断尝试。笔者根据多年一线教学经验认为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以下情况:课时设置上少于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基础不够牢固;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良莠不均;教师受到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无法最大限度发挥知识水平,教学进步缓慢;英语课堂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没有得到集中体现。

目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正在酝酿出台英语实行社会化考试改革的政策,受到许多家长、学校、教师的高度关注,各类艺术学校的英语课教学方式方法也在不断改革。在教育信息化大潮的影响和推动下,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信息化教改尝试迫在眉睫。

青春期的艺术类学生的冲动感、自我意识、成就感、表现欲远远高于同龄人和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加强艺术类学生的自控力,加强其文化教育、引导艺术人才适应国际文化交流的趋势、摆正其价值观等一系列工作迫在眉睫,这是中华民族艺术传承的大事,是艺术人才教育的需要。有人说“艺术是没有国界的”“音乐就是一种不同语言的人类共有的声音”,诠释了艺术的美好与灵性。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以此作为不学习英语、不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借口,曲解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把放任自流、表面模仿作为艺术家的所谓风度,尤其是正处于青春期的中专生,甚至影响了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有的甚至走向了歧路。应该告诉学生,艺术语言与文字语言是有区别的,艺术类学生容易将其混为一谈。文字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思想的表达,英汉两种语言基于对世界基本认识的统一,在许多基本概念的认识上保持着统一。当今有许多演艺界名人存在吸毒、涉黄、犯罪、违章等行为,在网络等媒体上频频曝光,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演艺界名人的天价收入和演艺行业的潜规则也是不绝于耳。据不完全统计,演艺行业的名人犯罪率居于其他行业前列,离婚率更是居于前列。当然,在社会包容性相对大于从前的环境下,这些都似乎不足为奇,却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不安定因素,误导甚至影响了新生代艺术人才的成长。

艺术类学生有别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独特的艺术资质、较为感性的思维方式、极具个性的行为艺术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掌握文化知识的过程独具特色,文化课教学理应探讨符合艺术类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模式。以呼和浩特市艺术学校为例,学生们的主修专业是声乐、器乐、戏剧、舞蹈、美术、影视、现代音乐等与舞台表演艺术密切相关的领域,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组织教学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实践证明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教师绞尽脑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英语歌曲、故事、影视作品,有时还借助教育技术手段帮助学生,结果是有部分学生对歌曲故事影视的内容关注度远远高于英语语言文字,而对语法、词法、习惯用法的学习早已淹没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出现严重的语法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英语基础词汇量的掌握在高考前至少要三千五百个;语法单项中被动语态、各类主从复合句、虚拟语气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掌握离不开课堂教学的系统梳理;体现语言综合能力的阅读理解、听力、写作、口语等训练更是学生面临考试和就业必不可少的学习内容,这些都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基石。为了避免教学活动流于形式、防止追求课堂气氛活跃造成教学松散等,应科学合理的探讨英语教学信息技术环境整合的新途径。

二、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新策略探讨

(一)英语基础知识学习的多种感官参与策略

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需要多种感官参与,比如英语必修第二册第一单元主题是“Culturalrelics”(文物),教学资源中有大量的文化遗产电子版图片,教学设计环节中,一定要让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比如Ming Dynasty vase(明代花瓶)、Ivory dragon boat(象牙龙舟)等。有些教师只是在单词表中成列领读,没有做看图识词的训练,这对艺术类学生来说是不科学的,图文并茂反复识记才符合大多数人的认知心理。词汇可以分类识记,名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利用教学资源加强识记;动词可以以动作模仿表演形式加以识记,可以请同学们模仿某个动作,然后用英语说出单词,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控制学生对幽默和表演的兴趣,只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英语知识本身,趣味活动就可以停止了,如果控制不好,适得其反,无益于教学。多种感官学习策略需要在各单元的基础知识学习中进行科学的处理。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寓教于乐的策略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把某种富有魅力的特征加到本来不感兴趣的教材,用快乐行贿,引诱儿童注意和努力”;我国教育技术专家祝智庭教授曾提出“让教育充满乐趣,让学习成为生活,让生活充满文化”的观点,不难理解“乐”对于学习活动的意义。英语教学曾一度出现过“哑巴英语”和“只会做选择题的考试工具”现象,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应具有学习能力强、积极学习、接受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等素质,并不是只会应试的工具。寓教于乐策略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快乐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教学内容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呈现出来。比如某个单词或句子的发音可以用形象的母语词汇描述,加强生动感和喜剧效果,课堂需要笑声,但笑声要为教学服务,适当的幽默之后,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资源加强视听效果,让学生被浓浓的学习气氛包围,不受任何外界干扰,学习资源的趣味性和教师的幽默感远远高于任何外界刺激,这就对教师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常年面对一线课堂教学的教师有了新的挑战。

(三)英语教学多媒体学习资源整合的策略

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充分运用到英语学习的各项活动中,注意资源的使用应适可而止,做到科学合理,在语法学习中建议多使用资源整合策略。比如在学习定语从句时,关于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学习中先行词与之搭配的问题,很多学生听老师讲一次根本吸收不了,就可以利用语法学习资源反复学习,多看几遍语法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运用。在学习阅读理解课文时,提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都离不开教学资源,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的部分艺术类学生,放慢学习速度梳理知识点,循序渐进地掌握重点和难点。

(四)以学生为中心的听说读写自主学习策略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但是,自主学习活动最不好控制的是学生对时间和学习内容的内因把握,有时坐不住无法专心;有时自主学习主观性较强理解知识点不够准确;有时学习信心不足容易放弃;有时独自面对电子教学资源时容易被娱乐游戏影视等网络资源影响,自习变成了自娱。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有预见性,采取有效的环境控制手段、心理疏导、学习监测等措施加以控制。比如,学生在利用网络教学资源练习听英语听力材料,反复听一段时间后,建议他看一些与本次听力材料内容一致的英语视频,既缓解了听力疲劳,又丰富了视听感受。比如在听英语二册五单元主题Music(音乐)时,可以让学生看一些欧美音乐的表演视频,加深印象,对艺术类学生来说,这是他们的兴趣所在。

(五)以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热情

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英语学习离不开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促进。艺术类人才的国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跨文化跨国界的演员们艺术家们需要用英语作为交流工具,克服全世界的母语障碍进行日常生活、专业学习、艺术探讨等语言交流。青年歌手、演员更应该掌握英语进行演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政府近年来为加强国际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经常举办一些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在每年夏季举办的“昭君文化节”系列活动中就有“国际民间艺术节”,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来到草原进行艺术交流,笔者曾多次参与接待工作,面对土耳其、希腊、印度尼西亚等非英语国家国际友人时,深深感到英语是亚、非、拉、美各国之间交流的唯一有效语种,母语和英语是传播文化必不可少的语种。各国的英语发音是受母语干扰的,比如“话筒”microphone英语发音的第一个音节mi发[mai],可是笔者在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听到土耳其翻译人员的发音是[mi],“麦”发成了“米”的音,带有严重的母语干扰。还有许多外宾发音的口音唇形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也不容易听懂。在课堂教学中穿插给学生们讲解一些与英语学习有关的趣闻可以大大增强学习兴趣。

当前国内歌手们演绎欧美经典、流行、爵士、蓝调、乡村音乐等不同风格英语音乐时离不开对英语语言文化的理解,由于笔者常常为歌手翻译英语歌曲,帮助他们深入理解歌曲内涵和思想感情,每一句歌词的英文内容与旋律的言语结合更能体现歌手的文化素养,增强歌手的文化底蕴。青年演员与国外演员在演出电影时,英语台词做到对答如流可以为演技增色不少,省去翻译人员,能更直接准确地演绎角色。

教师应当经常为学生们讲解一些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情况,说明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通往世界的钥匙,是每一名艺术专业人才的必修课。

三、艺术类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信息化的思考

随着人类对语言本质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入,人们渐渐意识到词汇既是语言学习的基本手段,也是运用语言的前提,掌握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习者目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很多艺术类学生不愿意背单词,更不愿意背课文,这就直接制约了英语语言运用,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解决单词记忆的难题。值得思考的是:在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时如何有效控制信息化教学活动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注意力转移、教学资源滥用、自主学习效果不佳等一系列负面影响。中职英语的课堂教学信息化道路的探索应以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为核心,落实在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词汇和基本语法,以及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基本技能等方面。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余胜泉,孙众.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案例——英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

[2]冯珍娟,杨敏芳.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7,(3).

[3]祝智庭.娱教技术-教育技术的新领地[J].中国电化教育,2005,(5).

[4]彭艳红.现代图式理论对英语词汇联想记忆的启示[J].长沙大学学报,2006,(1).

作者:曹晓静

文化教育资源整合的探讨论文 篇3: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思考

高等职业院校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如何定位和发挥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近年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深化教学改革,从办学定位、办学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国际化合作办学等多方面,为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做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义

1.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迫切需要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是促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系统培养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点任务。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最直接的教育类型,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从工业制造大国向工业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既熟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满足人的自身发展和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产业不断升级,企事业单位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求职业教育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只有实行终身教育才能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学习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才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区域、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积极作用。终身教育理念要求职业教育在兼顾学历教育的同时,重视职业培训,妥善处理好全日制教育和业余教育与培训的关系,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相互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助于满足从业人员持续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实现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和战略举措,也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工作的中心任务。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迅速增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但是,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招生制度受到限制,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脱节和重复现象。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处理好规模和效益、规模和质量的关系,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在办学机制体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办学和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中职学校应该发挥基础作用,重点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则应肩负起引领整个职业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使命,重点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高职院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探索实践

1.依托行业优势,服务区域经济,彰显办学特色

高职院校的主要功能是围绕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提供高端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服务,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已从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发展到质量的优化和提高,学校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明确的办学思路。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河南财专)隶属于河南省财政厅,已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以会计、财政、税务专业为主的财经类高职院校。近几年来,为了适应中原经济区建设对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产业等方面人才的需要,学校在立足传统优势的基础上,调整专业结构,确立了“立足财经、面向河南、突出特色、办出质量”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以财经为依托,向电子信息、法律、文化教育、土建工程等专业领域交叉渗透的专业格局,为学校践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

2.调整专业设置,适应地方产业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

职业教育只有加强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对接,才能不断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适应性。河南财专围绕区域经济特色,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在强化“财税专业群”和“会计专业群”的同时,进一步拉大专业框架。为满足河南经济建设对注册会计师后备人才的需要,河南财专2006年开设了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随着中原经济区商贸中心和物流中心建设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2007年开设了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2008年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2009年开设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和旅游英语专业,2010年和2011年开设了城镇规划专业和房地产经营与评估专业。专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满足了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对紧缺人才的需求。

3.对接岗位需求,构建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河南财专以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目标,构建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与行业企业紧密互动,深入社会调研,开展课程改革。为了融职业性的社会需求与教育性的个性需求于一体,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对接,学校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专业对应的职业标准,对课程结构进行重组,构建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六大模块,即基础理论模块、基本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岗位能力拓展模块、综合素质模块、实践模块。六大模块中,基础理论模块、基本能力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实践模块的课程为必修课程,岗位能力拓展模块、综合素质模块的课程为选修课程,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课程结构模块突出了实践性和技能性,具有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互渗透、相互补充的特点。

4.组建校企联盟,深化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密切相关,职业教育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必须密切联系行业企业生产实际,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河南财专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紧密合作,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政府、学校、企业联手,行业、学校、企业联动的合作模式。依托行业优势,学校的会计师培训班得到了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大力支持,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河南财专设立了“河南省注册会计师专业人才奖学金”,对考取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给予奖励,促进了学生学习会计的积极性。近年来,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加强校企联动,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07~2011年先后同河南国基物业公司以及国内发达地区的相关星级酒店建立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以赛促教”三位一体的面向社会需求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校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建设了56个高标准实验实训室,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实行双证书制度,鼓励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5.开展高职与自考本科衔接,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拓宽高职学生发展空间,实现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衔接是关键。2009年,学校被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批准为自考本科助学工作高职高专试点学校。2009~2013年,学校开考了会计学、经济学、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法学5个自考助学专业,开展高职与自考衔接,打通学历提升通道,提高人才培养档次,增加了专业的吸引力。

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是河南财专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的重要一环。2006 年以来,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的高校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有更多的外教来校授课,推动了教育观念更新,增强了国际会计、国际经济贸易、艺术设计、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优势。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实现高职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为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职业出口和发展空间,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

三、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几点思考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引领、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统筹规划、有序推进,以保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顺利开展。

1.政府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导者

首先,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政府要树立“大职教观”,建立职业教育统筹机构,改变中高职教育分散管理、缺乏沟通的现状,出台政策,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将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切实纳入经济发展规划中,并将其作为实施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支撑,从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政策制订、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顶层设计。其次,要健全职业教育联系会议制度,建立行业主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会商机制、信息交流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的规范化、常态化的高技能专门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等信息发布平台,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2.行业企业要成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力量

行业组织最了解本行业领域的运行规律、人才需求、发展趋势等情况。应建立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行业专家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教材编写、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以行业为主导,建立健全省级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形成行业、企业、高职院校的对话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将行业技术规范、生产标准、行业人才岗位要求与职业标准引入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为主导,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专业标准,探讨行业主导的专业认证,完善专业建设评估体系。政府要鼓励促成行业企业积极参与,主动将需求和资源有机融入到中高职衔接中,使这个体系更加丰富、开放,充满生机活力。

3.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要环节

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企业是职业教育成果的最终使用者、检验者和受益者,只有找准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办学,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高职院校要以专业和产业为纽带,与行业、企业及地方区域经济建立紧密联系,推进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增强服务能力,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采取引企入校、引校进厂、校办企业、订单培养、学徒培养、半工半读等形式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实施职业资格制度和就业准入制度,通过国家法律或者行政条例的形式把学生就业和企业用人制度固定下来,把学生教育、培训、就业和完善企业制度联系在一起,使职业教育从学历导向转为证书导向和能力导向,突出制度的强制性、规范性、可操作性和保障性,充分调动学校、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校企合作办学的层次,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

(责编 周继平)

作者:王振华

上一篇:网络经济与电子商务分析论文下一篇:电气设备节能降耗技术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