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探讨

2022-09-11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 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课程设置, 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 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我院机电与汽车工程系汽车方向三个专业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等七门课程, 整合为“汽车机械基础” (以下简称“汽机”) , 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 运用于机电与汽车工程系各相关专业教学的探索, 是比较成功而且完全可行的。我们大胆做了如下两个方面的尝试。

1 删繁就简, 提高课程的综合性

如何使七门课程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又不使人感到内容庞杂, 难学难记难用呢?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 确立《汽机》课程教学的执行目标

《汽机》不仅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而且也是一门能直接为生产服务的设计性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公差、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机械设计能力。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然而, 紧凑的学时安排, 不容许我们像本科院校那样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机械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此, 我们把“掌握设计原则, 了解设计要点, 会做简单估算”作为本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1.2 适当分开与科学渗透相结合

对于《汽机》课程在内容的编排上, 我们首先将七门课程适当分开。有的自成篇幅, 有的独立成章。如:第一篇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3章) , 第二篇工程材料 (3章:含金属学及热处理、金属工艺学有关内容) , 第三篇常用机构 (2章:含理论力学之静力学有关内容一章) , 第四篇传动、连接及通用零件 (4章:含材料力学之应力应变有关内容一章) , 第五篇液压传动。但在各篇章的内涵上又非绝对割离, 而是以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及设计所需的知识, 即公差、材料、构件受力和变形等知识, 汇入机构和零件的工作原理、运动特性、结构特点、材料选用、设计计算和标准规范的应用之中, 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达到高度的综合与统一。

1.3 删减过时、过难的内容

我们根据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目标, 坚持《汽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 切实遵循教学内容“必须、够用”的原则, 以“理论适度、讲清概念、突出应用”为标尺, 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删减。具体说来, 就是对一些过深的, 过难的公式推导及证明过程均毫不留情地予以砍掉;对一些与其他先修课程重复、或偏深偏难而又很少使用、或因科学技术发展进步而显过时的内容也应删除, 以确保该课程的实用性与先进性。如在公差篇中, 对粗糙度的问题只做了适当说明;在材料篇中, 对常用钢铁材料及热处理实践只做了简要的介绍;在机构及零件篇中, 删除了不常接触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及链传动等。另外, 在教学过程之中, 还应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 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取舍与添加, 使学生能把有限的时间花在最实用的知识上。

2 面向实际,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尽管对《汽机》课的教学内容做了新的整合, 但仍然没有完全摆脱多和杂, 难教难学的局面, 真正发挥教材的实用性综合性优势, 教师还须在“讲透、讲活”上下功夫, 我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结合学院的实训条件以及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 有针对性地做了如下的安排。

2.1 突出机械的直观性

与光电产品相比, 机械产品具有更强的直观性。不少老师都能结合学生实训, 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有的将报废零部件拿到课堂做教具, 有的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简易教具, 有的应用先进的CAD技术创建色彩丰富、形象逼真且具有动画效果的仿真模型, 还有的在课前或课后组织学生到实习车间对各种机床进行剖析。例如:通过对EQ1090型汽车变速器和B665型牛头刨床的拆装与剖析, 使同学们对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工作过程、运动特性等有了一个直观性的认识, 同时加深了对有关机构的了解, 以及相关零件用材的印象。

2.2 增强授课的艺术性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当教学与情感、精神、人性链接的时候, 课堂氛围才会达到应有的温度, 教学效果才会达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因此, 我们要求教师应向每一位学生倾注真情, 让学生能时时处处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心。爱的情绪是能相互感染, 只要教师在上课时保持热力四射的激情, 飞扬的神采, 时时用真诚的微笑来感染学生, 便能使他们在愉悦、振奋、和谐的环境中获取新知识。

形象夸张的动作, 诙谐幽默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调节剂。将程序化的机械动作过程赋予人性化的情感色彩, 以达到一石激起千重浪, 妙语连珠活课堂。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文学艺术修养。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不难想象, 一个具有渊博知识 (尤其是专业知识) 、出众才华的老师, 在学生的心目中占有何等的地位。学生就会因崇拜而效仿之。因此, 教师必须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不断地更新专业知识, 广泛地涉猎各个领域, 做到厚积而薄发。

2.3 注意内容的前瞻性、诱发学生的好奇心与责任感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新理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 汽车机械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更是如此。技能型人才应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别应该开拓视野、发展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要联系汽车工程技术发展的实际, 介绍一些拓展性理论、概念和方法, 使授课内容既有强烈的实用性、也展现出专业技术发展的主流态势, 增强学生探讨工程问题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总之, 通过对高职汽车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的有机整合, 正确确立教学目标、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辅以高超的教学艺术, 使得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实用知识、启迪创造性思维、逐步形成自主设计的能力。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职高专学制由三年逐步过渡为两年已成为必然趋势, 我们必须科学地应对这种变化, 以达到“减时不降质”的目的。为此,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 阐述了高职汽车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整合的具体做法和设想。

关键词:高职教育,汽车机械类,专业基础课程,整合

上一篇:吉林省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初探下一篇:MOOC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