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

2022-04-28

摘要:成人教育曾经蓬勃发展,但近年来却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如何开拓成人教育发展新局面是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校专业建设改革的新课题,同时也为成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 篇1: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高新技术的不断涌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如何培养出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必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努力探索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培养出理论知识宽厚,实际操作技能高超,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学生,以满足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

Vocational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The Study of "Engineering with" Talent Cultivation Mode

ZHANG Mei

(Bei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 Beijing 102200, China)

Key words: diploma programs;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engineering with; personnel training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人们的社会生活对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网络给人类带来方便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网络隐患问题日益严重。而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在解决隐患和威胁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1 我国高职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现状分析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加快,产生了大量需要从事网站维护工程师,网络维护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架构工程师,系统架构工程师,网络开发运营工程师等工作岗位的IT专业人员。未来的网络行业将成为中国的“金领行业”,能从事基层网络服务的技能型人才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总体来说人才需求缺口很大。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处于探索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而展开的。我国高职院校开始设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志着我国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正式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中。目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根据高职院校所处的经济发展区域的不同及高职院校本身办学条件的不同所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尚未形成科学的模式。由于高职院校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正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各个高职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也不尽相同,体现出不同的办学思路。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职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所学知识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毕业生基本操作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工作状态周期较长,未能体现出高职培养人才的特点与优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多方面:有些学校简单照搬办学模式;学校的师资水平还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教学内容陈旧,与市场需求脱节;办学经费紧张,实习、实训条件较差;由于人们对高职院校存在偏见,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总体偏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钻研精神相对较弱。

2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十年的改革,高职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无论专业基础课还是专业技术课,都更加接近所期望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特点的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与传统的职业教育有巨大的区别,是相对于普通教育体系平行而立的又一教育体系的半壁江山,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社会发展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能够掌握某种技能,动手能力强,到岗后能很快进入角色,工作踏实,能吃苦耐劳。高职计算机专业就要努力按照市场要求去办学。高职教育要求教师更新观念、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经验。学校要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逐步实行持“双证”上岗制度。只有教师拥有了过硬的本领,才能培养出本领过硬的学生。

3 改革措施

1)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教育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和知识体系,可以满足企业等用人单位的不同需求。通过大学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很快熟悉并巩固书本知识,并且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研究发现新问题并予以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根基,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的目标和要求,因此,与“核心课程+课程模块”模式相比,依据“工学结合”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课程改革:我国应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模式,采取“工学结合”这种课堂学习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使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方向更适合企业的需求。依托企业优势,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企业更愿意接收学生,并据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根据社会对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实际要求,课改要实行有保、有压、有扩充的方针,注重通过所开设的课程让学生确实掌握某种技能。对实际中使用较少的理论性课程要压缩,对有助于形成专业技能的课程要增加。课程设置要注重实用性、前瞻性。实用性保证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毕业后能立即用上;前瞻性保证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内所学知识不会落后于实际应用。

专业课程流程为:岗位任务分析确定→专业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具体流程的起点是市场调研,经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职业行动领域分析、职业行动领域专家评审确认、学习领域开发分析、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习领域与学习情境设计等环节。这样的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某方面的技能,毕业后能较快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为适应社会需要,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是动态的,按社会需求而设置,随市场变化而调整。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实行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把原先的“以产定销”的模式转变为“以销定产”的模式。

3)教学内容改革: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保证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实现,建立起适合当前状况的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素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构成了整个课程体系的两大坚实基础。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和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技术人员。

而技术基础课可以说是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立足之本,其设置情况应该认真探讨。在技术基础课中,增设了"专业导入"的内容,这是高职所有专业都应该开设的,以讲座,报告或参观的形式,让学生在入学后首先了解培养目标,了解他们将要从事工作的性质,岗位特征,发展方向等,进而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4)引导“双证”制:高职院校要把“双证”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实施。学生必须达到素质合格要求,取得一个素质达标证书;具备计算机网络方面的微机操作基本能力;参加一个学生实践团队;利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际项目任务;最终达到网络技术应用及管理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一个目标,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达到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的目的,做到“教、学、做”的有机统一。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通过率,也有利于规范教学,方便评价教学质量,使学生通过考证扎实掌握一门技能。

5)教学方法改革: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对应用性较强的一些课程,如应用软件、程序设计的教学,要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实施项目解决方案,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步骤。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学能力,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并注重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6)重视实习实训环节:对高职学生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训练,要高度重视校内实习、实训环境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校内除通用的微机室外还应筹建几个专业实验室;校外要加强校企联合,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对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安排,将其放在与课堂教学同样重要的位置,教学和实践课的比例应控制在3:2~1:1之间。同时,应将平时的实验与毕业设计的集中实践、校内校外的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7)考核制度改革:考核的宗旨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建立了以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导的考核系统,减少了专业课理论的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同时,要对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分流。高职生除了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学习,还要通过获取一些职业资格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在考核中要逐步减少专业课理论考核内容,加大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应从传统的卷面考核逐步过渡到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努力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

4 结论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人才匮乏是当今世界的一大紧急警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为我国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宏伟目标:“建设国家网络信息保障体系,加快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增强国民网络信息化意识;提高国民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信息能力。构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在职培训为重点,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结合,公益培训与商业培训相互补充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我国高职院校应按照《发展战略》的指引和要求,积极探索和建立计算机网络技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为网络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只有如此才能营造出和谐、高效的网络空间。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就一定能取得预期成效,我们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雷超阳,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

[2] 程书红,杨莉.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8).

[3] 冯小辉,吴昊.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09(4).

[4] 刘长生,唐歆瑜,刘新桥,戴花,程英.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30) .

[5] 王巧巧.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1).

作者:张 梅

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 篇2:

新工科理念下成人教育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改革探究

摘   要:成人教育曾经蓬勃发展,但近年来却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如何开拓成人教育发展新局面是成人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高校专业建设改革的新课题,同时也为成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文章以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探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建设与改革,对于推动成人教育专业改革,提升成人教育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工科;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改革;计算机网络技术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大力扩招以及各类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使得成人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据2019年7月教育部发布的2018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63所(含独立学院265所),比上年增加32所,增长1.22%。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比上年增加30所。而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77所,却比上年减少5所。伴随着成人高等学校数的减少,成人教育还面临生源素质下降、专业建设陈旧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各界甚至提出了应该取消成人教育的观点。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中提到:没有举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教育的普通本科高校,不再举办专科层次的学历继续教育。可见,成人教育曾经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却面临着严重的发展瓶颈,急需在新的理念指导下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与升级,开启成人教育发展新局面。

另一方面,随着新工科口号的提出,高等工程教育兴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培养新工科复合型创新人才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新目标。同时,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也引发了各个高校的普遍关注,成为新工科建设一个崭新的研究课题。而成人教育学生生源相对复杂,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重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与应用服务能力。因此,基于新工科理念对成人教育原有的传统专业进行改革升级,建设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是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新时代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

一、成人教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1.专业课程结构没有充分体现成人教育学生的社会性与职业性

目前,大部分成人高校的专业课程结构依旧照搬照抄普通高校的专业结构模式,其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模式以及考核办法等也往往模仿普通高校的做法。但成人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生源有着明显的区别,成人教育学生大部分为社会在职学生,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与职业性,在专业学习上也偏向于综合性与实践性,而普通高校某些课程的学术性与理论性比较强,并不适合成人教育学生社会性的特点。虽然有些成人高校调整了学科难度,但并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再者,成人高校学生的学习方式往往是间隔性学习,在专业学习上如同蜻蜓点水,难以触及专业精髓。因此,很多成人高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与学生需求契合度不高,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及学生个体需要的现象,使得成人教育失去了竞争的资本以及自身发展的动力。

2.课程知识陈旧,与社会需求脱节

中国自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来,成人教育蓬勃发展,不管是办学层次还是办学规模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许多学科知识已陈旧,而当前很多成人高校仍然固守原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没有紧跟时代及时改革,及时更新课程知识。主要原因是有些成人高校的教育服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学历服务,以盈利创收为主要目的,在课程内容选择上并不注重社会需要什么,也不注意学生需要什么,课程知识存在着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这就导致一些成人高校存在着信誉度下降的问题,从而影响整个成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新工科理念下成人教育专业改革思路

在社会经济和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成人教育原有的专业结构模式显然已不适合社会发展和学生就业的新需求,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更是遇到了进一步发展的现实困境,成人教育专业建设改革势在必行。而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这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大力培养新时代高层次工科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同时,这也为成人教育的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新工科既包括新兴产业专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也包括传统工科专业的升级改造。因此,成人教育要走出自身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应紧跟时代发展,以新工科建设为契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构建融合信息技术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专业结构模式,培养社会所需、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服务人才。

三、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改革探索

以我校为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原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经过一年多的调研与分析,我们尝试与地方企业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进行了改造升级,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重新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

1.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调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改革首先要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就是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由于成人教育的学生大部分是本地生源,毕业后也主要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以成人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当地市场为导向,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来确定的。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确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本地经济和企事业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服务型人才。

(1)具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

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要求学生具备Web软件开发、计算机网络组建、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能力。同时,要求能根据企业需求,正确识别计算机技术与现实问题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并使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工具进行有效信息的检索和维护,即具備能够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技术能力。

(2)具备良好的专业职业规范

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这要求学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具有较强的区域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要求能切实理解计算机技术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推动作用,能正确分析和评价计算机网络新技术对社会、经济、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即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3)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也是企业单位最关注的素质之一。在专业人才培养中,也要注重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项目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竞争能力等。同时,为让学生能不断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以及不断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以市场未来需求为导向,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结构

计算机作为一门通用技术,不仅成为融入到其他专业一个重要学科,同时,计算机专业本身也是研究应用于各个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学科,其专业本身也需要各学科内容的交叉渗透。但多学科交叉融合并不是多个学科的简单“拼盘”,而是以面向产业、面向社会发展进行的多个学科模块的有机融合。是在充分调研地方产业发展的特殊需求基础上,将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造、升级、优化和重组,从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交叉学科专业体系以及通识类课程体系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专业学科交叉课程新体系,如图1所示。

(1)适当增减专业课程内容,突出专业性

在专业课程的选择上,并不一定流行什么选择什么,而是要围绕地方经济,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职业需求和未来发展势态,坚持“有用、有效、先进”的原则进行有目的性的选择。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经调研与分析,在原有的专业课程体系上删除了汇编语言、电子电工技术等课程,选择了对接企业需求的课程,如微机系统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网络数据库、网络安全管理、网络设计与制作、Java程序设计、大数据导论等。另外,对于课程内容,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重要知识点进行了重新编排。

(2)融入地方课程元素,服务区域经济

新工科理念强调的是培养跨界交叉的复合型人才,而成人教育的人才培养是服务于区域行业的。因此,成人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契合区域经济需求融入地方课程元素。课程开发可以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进行。因此,我们在专业计划中,根据浙江精神和台州特色文化资源开设了《地域文化》系列课程,且每学期开课。课程学习内容包括多个主题,有台州和合文化、商文化、孝文化、地方金融、地方企业文化等,课程教学按需实施,学习方式以讲座、走访调研等多种形式进行。地方课程元素的融入有效实现了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带有较强的地方性特点,更适合成人教育学生学习和提高。

(3)对接企业需求,融入交叉学科专业课程

由于成人教育学生大部分是在职学生,那么成人教育的办学可以直接对接企业需求,为学生量身定制企业所需的学科交叉课程,同时让企业相关专家参与到教学指导中来。为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毕业后更有效地为企业做好服务,我们聘请了台州永高股份公司、伟星集团等企业的计算机行业专家为本专业的客座教授,并建立了协同合作培养关系。同时,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开设了外贸管理、企业管理、社会关系、就业指导等企业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由企业专家以讲座等形式进行指导。另外,在专业的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环节,也依托企业进行指导与评价,以进一步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培养企业真正所需的专业人才。

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优势分析

1.提升了学科的竞争力

原有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因为文理分科的原因,所有课程除了思想政治等公共课外,都是工科专业课程,专业技术特点明显。但成人教育的学生基础较弱,在专业技能上与普通高校比,基本上没有竞争力。而多学科交叉融合重在培训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了解和学习地方行业的基本知识,培养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来解决企业现实问题的能力,重在培养专业技术的服务能力,突出了成人教育学生的社会性与职业性特点,有效提升了学科的竞争力。以我校为例,2018年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招生报名人数42人,而2019年,在升级专业结构后,报名人数增加到了55人,报名数提高了31%。可见,改造升级后的专业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以及学生的认可,给专业发展带来了新希望。

2.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多学科交叉融合拓展了专业学科方向,开设了与社会行业有着紧密联系又具自身特色的跨专业课程。在课程选择上,充分考虑了地方文化和行业需求,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培养模式上,注重与地方行业的协同培养,改变了原有的学校单方教育模式,搭建了学校、社会、企业互动的多方教育平台,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

3.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区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某一学科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只有通过学科交叉融合才能不断地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而且多学科交叉在专业知识中融入了前沿领域信息,为企业有针对性地培养了新时代人才,这能有效激发企业的发展动力,进而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五、结束语

成人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在专业能力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而多学科交叉融合重在培养知识面广、服务应用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成人教育学生。因此,成人教育要持续发展,应积极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原有的传统专业进行改造升级,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专业,同时加强教育体制管理和教学资源分配,不断提升教师素质,以提升成人教育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实现成人教育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8年全國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EB/OL].http://www.cajcd.edu.cn/pub/wml.txt/980810-2.html,1998-08-16/1998-10-04.2019-7-24.

[2]蒋宗礼.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的计算机类专业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8):34-39.

[3]王婷,刘任任.新工科建设形势下的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8(2):10-13.

[4]周艳聪.“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实践教学探讨[J].软件工程,2019,22(5):60-62,52.

[5]唐湘宁,陆南芳.校企合作: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制转型的现实选择[J].成人高等教育,2017(9):17-20.

[6]何钦铭,王浩.面向新工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1):39-43.

[7]章宁,李峻.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困境与战略转型[J].成人教育,2015(7):1-4.

[8]刘征,张伟.英美德成人教育特色、经验与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16(15):119-120.

[9]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2):26-35.

[10]徐晓飞,丁效华.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6):6-10.

(编辑:王晓明)

作者:王赛娇

成人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 篇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竞赛辅导策略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对各大职业院校的要求,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竞赛辅导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现有的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竞赛辅导策略研究三部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竞赛辅导 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素质教育的推行与开展,要求学校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素质培养作为最重要的内容来抓;而新课改的实施则是要求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更是将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放在了首要位置,要求各大职业院校要:“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全国开展的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对我们的职业教育释放了一个信号,明确了一个新型的导向,那就是产学结合,人人成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有很多针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展的各种赛项,这些竞赛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水平,同时它也吸引了用人企业的目光。对于这些竞赛,我们在惊叹竞赛选手们高超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这里甄别挑选适合他们的技术型人才。技能大赛既能展示学校自身专业水平,又能提升社会知名度,因此被引起广泛的重视。故此,我们要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为导向,积极研究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各种竞赛活动,深刻反思当前职业教学现状,找出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各种弊端,并创新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培训活动,以此培养学生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校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二、现有的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顺应素质教育、新课改和国家有关的职业教育政策,就必须对当前职业教育进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认真进行整改,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坚持工学结合,做到知行合一;也只有这样,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才能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形势下形成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而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以职业技能大赛为导向,合理构建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模式。

(一)现有的教材知识老化。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专业知识应该是不断更新的,同时专业门类也应该不断地吸纳一些新知识、新思想,这样的职业教育才能做到真正的和社会接轨。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社会上各种网络终端产品层出不穷,网络技术将它们编织成一张大网,其触角不断朝纵深方向发展,如果我们的教材依然保持着陈旧不变的内容,那就只能永远都走在技术的后面,永远只能走在社会的后面,这样我们永远都是一个追逐者,永远都不能引领技术潮流。

(二)教师思想观念落后。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体,可是综合分析现有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教师,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个问题,教师的教学能力突出,但是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和创新,例如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务必按照自己的要求进行练习和完成作业;在实训企业里,教师要求学生完全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诚然,这样的要求和管理方式能够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也能让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课堂,可是就势必会出现有些学生的创新思想被压制,被扼杀,而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尝试优于固守常规,失败更是优于水到渠成。

(三)没有形成鼓励创新的观念。在分析日本的“硅岛”和美国的“硅谷”的时候,总能发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包容创业失败,鼓励创新。而在分析我国的中关村和华强北的时候,又总会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其实这主要是自身的认识所决定的,虽然我国鼓励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但是在我们的内心却没有形成这种应有的认识和宽容,这就是导致我们广西的竞赛选手难以在全国取得优异成绩的主要原因。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竞赛辅导策略研究

从上述中我们也能看到,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和编排、教师的理论和观念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们中职生践行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这一理论,并且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的脱离也严重制约了竞赛水平的发挥,为了让学校的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团队在全国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让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加坚定地走向就业和创业,学校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提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能力。

(一)以竞赛为导向,开足、开全课程。从学校学生参加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反馈经验我们能够看出,学生其实是缺乏了一些相应的知识,很多知识学生甚至没有学到过,这其实是我们中职院校的课程开设不够合理所造成的。为此,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入手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达到以赛促训的目的。一方面,竞赛队的第一种培训形式是从开设选修课开始的,网络搭建与应用选修课从一年级和二年级每个班级挑选优秀学生苗子,利用每周三下午的第六、第七节课进行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是思科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服务器搭建,通过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挑选出优秀的选手参加比赛。另一方面,竞赛队的第二种培训形式是把竞赛的相关知识内容加入到专业必修课中,竞赛内容主要是网络设备配置、windows和Linux服务器搭建,比如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分别开设了《网络设备管理与维护实训教程》、《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windows server 2008配置与管理实例教程》等课程。通过以上两种培训方式的实施,学生不再为在竞赛过程中遇到没学过的知识而感到无从下手,他们在面对竞赛时才能做到更加的从容和淡定,学生的积极性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从中选取适合网络搭建与应用竞赛的种子选手。

(二)以竞赛为引领,促进教师专业研究。在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讲义进行照本宣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讲义的内容并没有改变过,这种授课方式在历史系和中文系中或许有效,但是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却是不适合的。因为我们的专业性质所研究的方向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却是不断的变化发展的,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契机,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让教师真正地成为研究型人才和实践型人才,通过这种方式,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才会有相应的变化,我们的专业才能真正得以发展,学校才能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撑,达到以赛促教的目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竞赛作为引领,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赛促学,我们以全国比赛发展方向为引领,对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内容改革,让课改为竞赛服务,同时竞赛也引领了课改的内容和方向。笔者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申报了南宁市和广西区教改项目立项《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精品课程开发与建设,制作了一系列课程电子资料,并且把全部资料发布到南宁六职校精品课程网站:http://219.159.80.28:90/coursefile/002/index.php,供竞赛队的师生学习使用,让教改的课程为竞赛队进行基础知识的入门培训,该教改项目于2015年通过了市级和区级结题。不仅如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校还为学生创造了许多合适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参加校级、南宁市级、广西区级竞赛,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演练自己所学的知识。比如学校专门建立了微信和Q群网络竞赛网上讨论区,学生可以在讨论区内发起话题,然后一起进行讨论。对于陌生的网络技术问题,他们可以一起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适合的建议和意见,并且他们对于一些竞赛问题还能建设性地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这对提升他们的操作能力和知识水平都有着很强的促进作用,并且学生一起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也能迸射出智慧的火花,促进方案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创新性就体现出来了。

(三)以竞赛为契机,促进学做合一。从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大方针能够看出,政策是鼓励我们做产学结合的教育,鼓励我们做社会教育、生活教育,要做到“教、学、做”合一,其实这个教育政策的大方针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是十分契合的,而职业技术竞赛就是将这一方面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入手,来作为竞赛的大方向,让学生能够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这里能够看出各种职业技能大赛的出发点就是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大政策和方针,因此,职业学校一定要对其加深认识,要以竞赛活动为契机,促进我们职业教育中的产学结合,学做合一。

学校利用职业技能竞赛为契机,来发展校内神州数码网络实训基地的建设,这样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的时候,都能够及时地对这些理论知识进行一系列的动手实践,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水平和能力;另外也可以在学校里开展一些创客教育,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理论知识进行创业和创新活动,鼓励中职生进行创业,比如现在重庆的“学屌网”就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案例,其实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创业这一方面更具有优势,互联网+给了他们无限展示的舞台,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更是给了他们无限的支持,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总之,中职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产生应有的重视,因为其正是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我们要以其为契机,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他们成为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践行者。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也才能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十分优异的成绩,从而最终使学生在毕业后更加从容地走上进一步求学深造和工作的岗位中去,这也是我们职业教育终生教育理念的体现。

【参考文献】

[1]陈道志,支芬和,常胜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经管类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35)

[2]肖海慧,邓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

[3]王红红.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思路——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J].经济研究导刊,2011(11)

[4]方钢山,张宪.以赛促教 以赛促学 大力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专访青岛市职业教育研究室主任刘振海[J].现代教育,2011(Z2)

[5]吕汝娟.高职教育“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价值工程,2014(17)

[6]张中兴,曲豪.“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高职教育教改的探索与实践——以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嵌入式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J].现代企业教育,2014(20)

[7]蒲小猛,郭艳玲,王琳.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教学相长——首届全省卫生职业教育口腔技能大赛的回顾与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15(14)

[8]郑春华.“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教”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责编 罗汝君)

作者:廖子泉

上一篇: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学习计算机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