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2022-04-20

摘要: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我国当前的农机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农机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机化过程的研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机化新农村建设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机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1:

加快农机化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农业机械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主导性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作为广大农机工作者,必须转变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推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1. 建设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机化水平

1.1发展农业生产,农业机械化是主导因素 新农村建设把发展农业生产作为先决条件,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保障了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1.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农业机械化起保障作用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民增收及生活水平提高都有着密切关系。农民机手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诞生了大批新的市场载体,有利于农业从各个环节实现市场化,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强有力的发展。

1.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农业机械化是有机载体 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能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农业生产中解救出来,使农民有机会从事和发展自己的事业和产业。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使用,也可促使农民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和谐关系,进一步丰富了业余生活,使农民有精力和时间从事业余文化活动,有利促进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2. 建设新农村,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机遇

2.1农业机械化作用已经得到政府认同 政府非常注重农机化工作:一是加大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作物生产环节和粮食生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二是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和粮食丰产科技工程;三是稳定、完善、强化对农业和农民的直补政策。对农民实行的“三减免、三补贴”等惠农政策深受欢迎;四是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

2.2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渴望日益迫切 当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特别是春耕、水稻插秧和秋收等关键农时季节,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现象突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劳动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迫切希望通过农机化来减轻农业劳动强度,分享现代文明进步的成果。

2.3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农机合作社等各种组织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实现了农机共同使用,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机作业市场日臻成熟。

3.新时期加快农机化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优惠政策的落实,加大农机对新农村建设的推动力 建议国家和省级部门还要加大对新农村扶持力度,增加农机购置补贴,市、乡(镇)两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机械化的引导性投入和公益性投入,从政策、资金上扶持农机推广、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等服务组织发展,将农机执法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及执法服务设施建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强财政和信贷资金的整体联动,发挥两种资金的整体效益,对农民、农机服务组织购机和农机企业技术改造给予优惠信贷支持。

3.2农机管理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农机队伍的整体素质 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机制,准确掌握和运用各项法律规定办事,提高执法水平。二要切实规范农机安全监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机队伍整体素质,努力降低农机事故发生率,确保农机安全生产。三要进一步强化农机产品试验鉴定,完善检测手段,进一步提高鉴定检测能力,认真做好补贴机具鉴定选型工作,为农民购买选择适用农机具提供依据。

3.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围绕农民培训工程,强化农机培训机构硬件建设,通过举办各种农机培训班、现场演示会,发放技术资料,让农民了解农机、热爱农机,普及推广农机节本增效新技术。积极开展社会化服务,通过服务组织专业化、服务项目专业化、服务技术专业化和服务人员专业化,拓宽农机服务领域,迅速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各种农机专业服务。积极开展农机大户致富带动工程,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实现小康目标的服务能手及科技示范带头人,真正实现兴机富民。

作者:李成元 马云红

农机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2:

加快农机化发展 促进新农村建设

摘要:农业机械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我国当前的农机化进程已经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农机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文章通过对农机化过程的研究,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一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农工业机械化,农村发展,农机管理

农业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早在上个世纪建国初期,国家领导人就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论断。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业对于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我们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 加快农机管理法制化进程,完善农机管理结构

虽然当前各级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农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农业机械大部分分布在广大农村,农民农机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政府应该加大对于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把农机挂牌和农机销售结合起来,在销售的时候,现场办理挂牌业务,并对农机操作员定期进行法规培训,使农机操作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农业生产中真正做到安全生产。我国当前的农机基层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严重不足,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招募人才进入基层农机管理机构,另一方面可以发展一些具有实践经验的农机手加入管理。要加强农机管理人员的业务熟练性,定期对农机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农机管理相关法规学习,努力提高他们的行政执法水平和办事效率,做到文明执法,使农机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管理促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2 鼓励建立农机合作化组织

当前的农业正在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发展,对于播种和收割的精确化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大型农业机械工作,而大型的农业机械对于单个的农户来讲成本又过高,而且单个农户购买农业机械因为自身拥有土地有限不能充分发挥农机的利用率。通过建立农机合作化组织可以解决农机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经营规模小的问题。农机合作化组织可以调配更多的机械,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合理分配农机的使用,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机械化的进程。同时农机合作化组织的建立也有利于农机管理,提高了农机挂牌、年检工作的效率,方便农机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农机手的培养工作,降低了农机维护保养服务的难度,使农机使用更加有效率,同时走上安全生产的道路。大力发展农机合作化组织,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促进农民致富。

3 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普及

如今农业机械的现代化发展速度很快,农机的更新换代也很迅速,农民作为一个文化较为薄弱的阶层,对于高科技农机的使用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农机管理部门加大农机新技术的宣传和对农机手的培养工作。各地应该成立农机技术指导工作组,采取不同的形式定期将农机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提供农机相关知识咨询服务,使农民真正学会操作农业机械,保证农机的正常高效运作。在技术推广中,要注意调动农民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引导农民逐步淘汰低效率、陈旧的旧机械,引进高效率的新型农机,实现农机装备结构的全面提升和优化。同时也要注意对于农机手的培养工作,定期开办农机手培训讲座,使农机手了解各种农业机械,熟悉农机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农机操作技能,保证农机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4 建立和完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作为一项时效性非常重要的生产项目,农作物的播种、除草、收割都有严格的时间要求,这就要求农机必须经常性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当前农业机械利用率低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农机维护成本较高,农民缺乏必要的农机维护知识,农机作业期间故障多,出现故障以后排查时间久。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建立完善的农机售后服务体系,一方面由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生产厂商共同努力建立流动维修服务队,积极为故障农机户提供技术支持,排查故障,保证农机的高效生产;另一方面,农机管理部门可以定期开展农机使用知识讲座,邀请农机员参与培训,出版一些农机设备故障排查的小册子,使农机员了解农机的基本构造和维护工作,更好的保养农机设备,遇到简单故障可以做到自己排查和维修。这样使农机售后服务更加完善,农民使用农机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推广农机现代化发展。

5 加大农机补贴政策

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中的一项较大的投资,单靠农民本身,实现农业机械化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部门对农机的补贴。政府对购买农机进行一定比例的补贴,同时发动银行、信用社对购买农机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对于农机合作社和大型农机提供税收上的优惠政策,多管齐下最终形成农民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引导,社会多方面力量共同努力的农机投入机制。扩大农机补贴的机种,提高对于大型,技术先进,复合型农业机械的补贴力度,引导农业机械走向现代化,高科技的道路。

农业机械现代化工程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程,它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加大对农机项目的关心和投入;切实提高农机管理规范化进程,提高农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大对农机新技术的科研攻关,积极的推广农机新技术,加强农机操作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农机操作水平;做好农机维修保养服务。只有在各级政府的重视配合下,广大农户和相关机构通力合作,农业机械化才能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毛颖.发展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J].中国农机化,2011,(2).

[2] 曲文斌,陈世英.加强农机管理促进农机发展[J].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2007,(4).

[3] 周清华.浅谈我国农业机械化问题[J].湖湘论坛,2001,(3).

作者简介:付丽伟(1974-),女,吉林榆树人,吉林省榆树市城发乡农机站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作者:付丽伟

农机化新农村建设论文 篇3:

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摘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实现农民生活宽裕是核心,农业现代化促进生产发展是物质基础。农机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起着基础性、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的创新,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文章详细介绍了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新农村建设

1 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

1.1 以产业化思维运作农机事业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离不开农机经营服务产业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农机需要大面积作业和土地拥有权零散的矛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农业机械化作业服务组织与农业生产组织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市场合理调配农机资源,使农业生产方式实现由一家一户的模式过度到统一经营的模式,进而提高作业质量和速度,同时又降低了农民投入成本,并且可以把现有机具有效的利用起来。从管理服务思路入手,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农机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上来,逐步完善农机作业服务经营管理方式和政策,进一步规范农机服务产业的发展,并且不断扩大农机服务范围;着力加强农机服务组织的培养,培育和壮大有一定基础的农机服务组织,加大农机投资经营形式,提高农机经营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

1.2 狠抓服务不断壮大发展农机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一个是要增加机械装备总量,还要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更要增加农机经营效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机制,解决好农机服务产业发展中的紧迫课题。郊区农民受土地规模小,地块零散等因素的制约,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办到办好的问题,通过农机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机资源组织起来,统一进行农机技术检验,统一进行技术培训。结成整体,统一对外作业服务。通过这种“滚雪球”的方式,使农机事业逐步发展壮大。

1.3 以市场化机制管理农机在国家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扶持、拉动下,农机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农民拥有机具数量持续上升,这就需要我们加快健全支持和保护农机的法律法规体系,更需要掌握市场经济知识,适应市场发展形势,以市场化思维来管理、发展农机事业。首先要保证农机作业质量,做到安全、优质、高效,让广大农民认可。同时,要建立农业机械化标准体系,农机作业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切实维护农机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2 以机械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2.1 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条件,也是先决条件。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农业生产发展?首先我们要认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原始社会铁器的出现,牛耕的开始,让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生产力发展到今天,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最先进的生产工具,也是最具有活力的要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业的现代化、规模化、标准化,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机化的支持。在土壤改良、深耕深松等机械化作业中,能够改变土壤结构,最大限度的减少水土的流失,在玉米秸秆还田、青黄储等综合利用措施和深施化肥技术中利用农业机械,能够避免秸杆焚烧和化肥流失对大气及环境的污染,增加地力。这一切都是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须的。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途径。

2.2 农民生活宽裕需要农业机械化

机械化最根本的作用就是以机器代替人工劳动,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去从事相对清闲的二、三产业,创造效益,增加收入。据权威资料统计,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18%以上,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都是难以替代的。农业机械化是农民增收的前提,是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支撑及强大的保障。

3 多措并举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

3.1 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机械化投入格局

按照“七大”和中央的有关精神,全力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吉林省农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推广普及工作。结合我区实际,把农业机械化纳入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争取政府财政的支持,协调其他农业投入用于农机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机投入格局的局面。依法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作业质量、安全质量、维修质量、农机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试验鉴定,更新报废等农机标准体系,为加快农机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 增加农业机械的作业领域,加大农机创收的比重

农机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一臺90马力以上的拖拉机,春秋两季作业收入在三万元以上,扣除农机补贴,农民只需要支付七万元左右,这样农民只要两年多点的时间就能收回成本。我们只要适当加以引导,组织农民建立农机合作社、农机协会等专业服务组织为龙头,农机大户为载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服务组织为纽带的农机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技术服务为手段,融示范、推广、服务为一体的新型农机服务机制,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不断的拓宽农机作业服务领域,增加农机作业收入,为农民生活宽裕提供条件。

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农业机械化作业和大农业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服务中不断提高农机化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能力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农机合作组织的建设步伐,推进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动绿色农业、优质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设施农业的稳步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者简介:王德勇(1973-),男,吉林梨树人,就职于吉林省铁西区农林水利局,研究方向: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作者:王德勇

上一篇:我国出口贸易研究论文下一篇: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