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工业论文

2022-04-22

摘要: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煤炭需求放缓,价格大幅度下降,库存持续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部分企业连续出现亏损,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指出目前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针对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给出几点建议。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工业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工业论文 篇1:

同煤之腾·转折、跨越迎未来

据《证券时报》在今年5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在今年二季度以来涨幅最大的前十只股票中,有基金重仓或参与的达到了四只。其中由于重仓大同煤业,交银施罗德基金成为二季度以来的最大赢家。该篇文章中称,大同煤业大涨令重仓该股的基金净值狂飙突进,交银施罗德成最大赢家。据天相投资的统计,截至5月5日,二季度以来开放式偏股基金单位净值平均上涨7.70%,其中由于重仓大同煤业,交银稳健和交银精选单位净值分别大涨14.49%和13.24%。高居涨幅榜前两名。

众所周知,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煤炭工业产生一定影响,加之一直僵持不下的煤电价格之争,令我国煤炭板块的股票走势似乎充满玄机。作为我国煤炭产业的长子——大同煤矿集团的一举一动都成为整个行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大同煤业的涨幅跌落,亦成为煤炭板块走势的关键信息。

良好的资本运作奠定同煤扩张的基础

大同煤业是国家股权分置改革后推出的第一只沪市大盘股,2006年6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开盘价为9.98元,后来股价一路上扬,并且在2008年连续收购了内蒙召富、华富两个露天煤矿80%的股权和鄂尔多斯集团色连矿70%的股权。良好的资本运作,给同煤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一系列资源整合按计划、按步骤顺利完成。大同煤业的迅速“膨胀”,标志着大同煤矿集团正以大集团、大基地建设为目标,加快资源扩张步伐,成为地跨晋、蒙两省(区)的特大型煤炭生产集团。

与新中国同龄的大同煤矿集团,是我国煤炭工业的长子,从最初的8矿1厂发展为拥有48座煤矿54对矿井的特大型煤电化能源航母,可以说同煤的成长是中国煤炭行业腾飞的辉煌典型。

以大集团大基地建设为重点新同煤实现战略腾飞

2003年,同煤集团确立了建设大集团、大基地的战略目标,成为同煤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年。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位煤矿代表疾呼:“中国如不尽快组建一批实力强大、能够控制全国煤炭市场、能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集团,就会危及煤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危及国家的能源安全大局。”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油气资源短缺的国家,煤炭是重要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以上。但是我国的煤炭产业集中度很低。2001年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排名前17位的煤炭企业年产原煤3.3亿吨,仅占全国煤炭产量的26.60%。我国大约有2.5万个煤炭企业,其总数比世界上其他所有产煤国家的煤矿总和还多,但平均每年企业市场占有率才4‰。如此低的产业集中度,导致无序竞争、经营分散、安全状况差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组建煤炭大集团势在必行。作为我国煤炭业的长子,大同煤矿集团的重组成为重要试点。

2003年12月21日,新重组的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仿佛一个“新娘”,在我国最大的能源基地山西崭新亮相。新同煤以大同、宁武、河东煤田为基地,以大秦、京包、京原、朔黄铁路为运输依托,以大同动力煤为品牌标志,将山西北部的煤炭生产和运销企业进行重组,并由6家股东共同出资(2005年变更为7家股东)组建,产权机构也由国有独资公司向股权多元化转变。

从此,大集团、大基地建设成为新同煤的发展重点,这一历史跨越让同煤在两年时间里,产量一下跃升至亿吨,2006年公司上市,发行了2.8亿股A股。

在新的平台上,同煤加快了腾飞步伐,跨上了新建大矿井与整合改造中小煤矿相结合的路子,先后投资16亿元,为10多个重组中小煤矿改革采煤方法、装备综采和掘进机械化作业线,进行环节系统改造,工作面回采率平均提高近50%,提升了产能1100万吨。

此外,新同煤在大力发展煤炭主业基础上,还积极打造电力、煤化工、冶金、煤机制造等非煤产业。其中,电力是整个非煤业的龙头,大力度加快电厂建设,变输煤为煤电并举,结束了有煤无电的历史。在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多元化产业格局,为新同煤成为世界级煤炭企业做足了充分准备。

塔山工业园区的科技腾飞新同煤如虎添翼

迅速的发展与扩张,让新同煤的“雄心”与日俱增。除了要坐稳煤炭老大哥的位置外,打造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特大型煤电化新型能源航母,成为同煤的未来发展目标。塔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建立,犹如蛟龙跃出煤海,为蓄积力量奔跑的猛虎添加了一对羽翼,在惊涛骇浪的市场经济中,为同煤这艘大型煤炭战舰快速升级為新能源航母迈出重要一步。

2008年我国煤炭产量突破27亿吨,位居全世界第一。但是这一连串产量捷报的背后,却隐含着巨大的资源浪费。我国煤矿的回采率一直处于低水平,平均比国际水平低10~20个百分点。尤其小煤矿、小煤窑落后的开采方法,严重“蚕食”着煤炭资源。有的小煤窑甚至每采出1吨煤,便要浪费10吨资源。如果生产10亿吨的煤炭,实际消耗的资源可能在50亿吨左右!一边是可怕的浪费,一边是煤炭资源的枯竭,如不开发及建立高效、绿色的矿井,后果不堪设想。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拔地而起,不仅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新标杆”,也让人们看到煤炭工业发展的新希望。

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坐落于大同市南30公里的塔山脚下,在这曾经一片荒芜的野岭中,一座创造无数奇迹的高科技特大型工业园区,为新同煤阔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区别于传统开采的侏罗纪煤系,塔山矿开采的是伴生着大量高岭岩的石炭二叠纪煤系。在采访塔山矿井时,无论是公司领导、工程师还是普通工人,“吃干榨尽”是他们的口头禅。“吃干榨尽”指的是将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最大化,即循环经济。相对回采率低、触目惊心的巨大资源浪费,塔山“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让人们看到,下游每一个生产单位生产的废弃物都是另一个生产单位的主要生产原料,从而实现逐层减量利用,循环使用。

塔山可以说是一座看不见煤的煤炭工业园区,园林喷泉掩映着现代化全封闭输煤栈桥,把开采出的原煤,密闭输入洗煤厂;入洗后变成精煤,就地装入万吨专列或储煤罐外运;中煤、煤泥以及矸石,输送到电厂发电发电产生的热量经过热电联供系统,取代锅炉对居民供暖。而伴随产煤生产的高岭岩,经加工后可广泛用于造纸、陶瓷等行业。煤矸石和电厂排出的粉煤灰,可作为水泥厂的原料。水泥厂排出的废渣,进入砌体材料厂用于生产新型砌体。矿井排出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净化处理后再进入电厂复用。选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泥水,经浓缩机沉淀处理后重复使用,一部分废水经深度处理后可用于矿区生活、消防及井下洒水。一套完整的生产链,让煤炭资源回收率高达80%,伴生资源和各个产业废弃物的利用率高达95%以上。由于废弃物都得到充分利用,整个工业园基本无污染。

同煤塔山工业园区实现了高科技的“绿色开采”,产量增加的同时保护了环境,并且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年产设计能力1500万吨的塔山矿井,所需工作人员仅为600人。同煤塔山的成功投产,揭开了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的新纪元,填补了我国煤炭工业链规模化生产的空白。

在跨越中发展 在机遇中腾飞

如果说2003年是同煤的转折年,2008年则是同煤的跨越年。经过一系列资源整合后,大集团、大基地的建设成绩不菲,在做强做优煤炭的同时,大力发展电力、化工、冶金、煤机制造几大产业,实现了由传统资源向综合能源集团的跨越,由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型工业化的跨越,由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文化强企的跨越。在雪灾、地震同时发生的这一年中,同煤高度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不仅给灾区人民雪中送炭渡过难关,更在安全生产、煤炭营销、经营管理、员工收入等十个方面创造了历史之最,煤炭产销量达1.22亿吨,连续4年突破亿吨大关;销售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154亿元,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有着60年历史的同煤,历经红色年代的政治动荡、改革开放的迷茫摸索、市场经济的转型磨难……无论困难多少,凭借着心齐人和,间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虽然这艘能源航母目前遭遇到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饱经风霜的同煤,已经历练成为勇猛的战士。同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吴永平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乐观地表示说:同煤一定会坚定信心,转“危”为“机”,抓住资源价格回落的机遇,坚定不移进行低成本扩张:抓住供需关系缓解的机遇,坚定不移加快结构调整:抓住当前财政和货币政策机遇,坚定不移实施资本运作。同煤有能力度过这段非常时期,企业会平稳较快发展。

未来的路,相信还一定有许多波折,但我们同样相信,同煤这艘能源航母会更加强大。無论是市场风云的激荡,还是相互竞争的残酷,同煤都会秉持信念,冲破一道道艰难险阻,在历史浪潮中扬帆腾飞!

美编 黄静

作者:吴穷 王有明 李德忠

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工业论文 篇2:

浅析现阶段煤炭经济形势及其面临的突出问题

摘要:在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煤炭经济运行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面临着巨大挑战。煤炭需求放缓,价格大幅度下降,库存持续居高不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部分企业连续出现亏损,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文章针对这一问题,指出目前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在此基础上对其原因进行简要分析,最后针对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给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煤炭经济形势;突出问题;应对策略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在2013年召开的纪念煤炭工业改革开放30年的讲话中指出,目前的煤炭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煤炭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前九个月在基本保持总体平稳,高位波动发展的态势下,煤炭的销量得到稳步增长;但是进入9月份之后,煤炭的供求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成本价格大幅度下降。面对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仔细的探讨和研究。

一、 当前的煤炭经济形势及问题

(一) 煤炭产能过剩

21世纪以来,在市场需求的强烈拉动下,开始了新一轮煤炭产能的热潮,大大加快了煤矿的生产,提高了煤矿的生产能力。根据相关数据的统计,从2004年至今的几年间,我国新增大型矿井的生产量就达到6.7亿吨的庞大规模。这就给近两年的产能释放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此外,受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总体的经济运行速度降低,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少,这些都对煤炭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 煤炭需求减缓

从全国主要煤炭消费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煤炭的主要关联性企业,如电力、建材和化工等行业的产品产量大幅下降,造成煤炭需求的进一步降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钢铁需求的下降。2013年上半年,全国钢铁产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由于目前钢铁需求的不平衡使得价格相对偏低,这就进一步加剧了煤炭产能过剩的矛盾,对煤炭的有效需求自然不高。其次,我国耗电量的速度也日趋放缓,工业生产对用电量增长缺乏拉动的作用是其主要原因。最后,火电的增速较低,水电的增速较快。这三点原因共同造成了煤炭需求的下降。

(三) 煤炭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煤炭成本的增加源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征收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和加大对煤矿的安全投入等方面是煤炭成本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据有关数据统计,2013年前11个月中大型的煤炭企业原选煤单位的成本就达到了375.6元/吨,同比增长了3.52个百分点。煤炭成本的大幅度增长使得煤炭的经济形势面临更大的挑战。

(四) 煤炭价格的快速回落

一方面是煤炭成本的不断增长,一方面是煤炭价格的持续走低。2013年年初,我国重点地区的市场煤炭价格就一直走低,尤其是8月份以来,精煤的价格更是连续跌落。与此同时,全国的煤炭库存激增,全社会的库存更是一度达到3.2亿吨。国内煤炭市场的风向标,即秦皇岛也面临着煤炭库存的严峻挑战。从目前来看,煤炭市场将会持续低迷,这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煤炭市场混乱发展的后果。未来几年,煤炭的价格仍将下降,并会持续较长时间,以至于会出现质量差的煤种价格完全低于成本的现象。

二、 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式产生的原因

(一) 低价进口煤炭冲击国内市场

据相关方面的统计,2012年我国煤炭进口量为2.9亿吨,稳居世界第一,这是继2011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进口国之后的第四年连续成为煤炭的净进口国。近些年来,国内各大型煤炭相关产业纷纷抢购外国煤炭,进一步加大了煤炭进口的规模,造成了国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的严重失衡,使得国内煤炭市场的低迷形势进一步延续。

(二) 新能源发展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受到国家和人们的普遍关注,企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减少污染物的排污,加大使用环保型的新能源。对新能源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的造成煤炭行业产销量的下滑。相比煤炭资源,新能源有着污染小、可持续利用和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越来越受到广大企业的青睐。随着新能源的进一步普及,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将会发生重大转变,这将会给煤炭经济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 行业内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

在当前的煤炭行业中,相当多的企业在自身的运营发展中面临突出问题,不注意对资源的可持续开发,片面强调资源开采的数量和速度,不注重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导致了行业内部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也面临极大的威胁。此外,煤炭行业的外部环境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的能源消费的结构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导致我国煤炭的需求量持续减少,煤炭的销售利润持续降低。

三、对煤炭经济状况的应对措施

(一)始终坚持市场化原则

在目前严峻的煤炭经济形势下,要想快速改善经营状况,首先要做到两点,第一就是增加用户,即加快对市场的开拓。在全面考察用户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用户;第二就是提高销售量,即一方面不断提高老用户的销量,一方面不断吸引新的用户,优先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增加总的销售量。始终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就是发挥好市场经济的基础调节作用,有效提高煤炭基地的建设,加大对煤炭资源的管理力度,从而尽快打开市场,吸引用户。虽然目前的煤炭市场存在供求较松、价格下滑的趋势,但另一方面,这也为进行深化市场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时机,相关部门应不失时机的进行深入改革,推动煤炭市场的发展。

(二)改善煤炭企业的内外部经营环境

煤炭经济发展的环境优劣将直接影响发展的好坏,因此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时,一定要建立起和煤炭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税收体系,不断完善企业的经营环境,大力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还应不断加大结构减税并减少不合理收费的力度,从而有效减轻企业的不合理负担。良好经营环境的构成还应包括对煤炭相关方面的管理。如不断加强煤质的管理,煤炭质量的提高和稳定是转变目前煤炭经济形势低迷的根本策略,只有保证质量,才能进行其它一系列的改革。同时还应加强成本管理和价格管理,避免资源浪费,传承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并不断调整价格方针,促进经济发展。

(三)加快营销体系的建设

煤炭销售是煤炭企业的重中之重,只有把营销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才能使煤炭企业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对市场危机做出及时有力的应对。所以公司应该制定完善的营销策略,完善营销体系,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及时对市场进行调研并对营销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还可与其它公司进行合作并主动联系,以此完善销售链。总之通过各种方法拓宽销售渠道,增大煤炭销售量,恢复煤炭经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煤炭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如何突破层层障碍,恢复煤炭经济健康发展,重新迎来煤炭经济的春天是一个难题,需要国家各方面共同努力。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虽然煤炭的整体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我们相信“寒冬”终将过去,煤炭经济会朝着健康方向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鹏,柴然,高宇.论当前煤炭经济形势[J].河南科技,2013(17)

[2]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调研组.关于2012年陕西省煤炭经济形势调研的情况报告[J].陕西煤炭,2013(02)

[3]孙汉友.关于应对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几项举措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3(10)

[4]刘九周.当前煤炭经济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市场,2012(36)

(作者单位:山西西山煤电股份有限公司西铭矿)

作者:唐菲菲

当前经济形势下煤炭工业论文 篇3:

山西国有煤炭企业资源整合问题探讨

【摘 要】 实行煤炭资源整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利于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减少煤矿数量的任务,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符合国家当前所倡导的科学发展的目标,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文章分析了煤炭资源整合的概念和意义,以汾西矿业集团公司为例调查了资源整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煤炭资源整合; 安全; 技术; 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是煤炭资源蕴藏和开发大省,煤炭工业在山西省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山西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资源型经济,其特点是高能耗、高污染。因此,面对当前竞争激烈的国内经济形势,山西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快企业的转型发展。顺应这一趋势,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关于煤炭资源整合的政策,充分发挥国有重点煤炭企业的优势,通过关闭整改小煤矿和不合法煤矿、技术改造、公司内部结构和人员调整,逐步实现公司的快速可持续发展,集团公司的此次大整合也符合经济学中规模经济、区域经济理论的大变革。

一、煤炭资源整合的概念及意义

(一)煤炭资源整合的概念

煤炭资源整合是指以现有合法煤矿为基础,对两座以上煤矿的井田合并和对已关闭煤矿的资源、储量及其它零星边角的空白资源、储量合并,实现统一规划,提升矿井生产、技术、安全保障等综合能力;并对布局不合理和经整改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实施关闭。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整合的意义

山西实行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实现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1.有利于尽快完成国家下达的关于我省减少煤矿数量的任务。

2.有利于保障煤炭资源的可靠供应,是规范煤炭开发秩序,实行集约开发煤炭资源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尽快推进煤炭工业安全、和谐发展和转型发展。

4.是提高发展质量,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

5.是加快培养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的必然要求。

6.是符合规模经济、区域经济等经济学原理的重大变革。

二、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概况及煤炭资源整合现状

(一)汾西矿业集团概况

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企业类型属国有独资。经过近几年的快速扩张发展,公司现有柳湾、高阳、新峪、贺西、双柳、中兴、河东、曙光、紫金、中盛十个生产矿井;有介休、双柳、柳湾、曙光、新峪、新阳、贺西、河东八座大型洗煤厂,年入洗能力1 925万吨;有焦化厂、发电厂、水泥厂、设备修造厂、化工公司等非煤生产经营单位,两个自营工程公司。公司资产总额100亿元以上,从业人员和职工45 000人,基本形成了以煤炭开采及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企业自1956年元月成立至今,已有50年的发展历史,综合经济实力位居中国煤炭100强第22位,山西工业100强第16位,曾获“中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二)集团公司煤炭资源整合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汾西矿业集团是山西省政府指定的煤炭资源整合主体之一,近年来,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经省煤矿兼并重组领导组批准该公司整合了忻州、吕梁、晋中、临汾、长治等11个县市53个矿井,整合形成24处矿井,都属于改建扩建能力有所提升的矿井,矿井能力3 070万吨/年。

2.截至目前,支付整合款42.91亿元,其中该公司按股比支付27.32亿元。

3.公司整合形成的25座矿井,按规定已选派管理人员,现已对上述矿井实行了实质性接管,主体已全部到位。

4.以《整合矿井六十条管理办法》为大纲,出台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组建了孝义、瑞泰、正晖、正新、交城等5个区域管理公司。

5.截至2010年10月底,已完成原煤产量265.38万吨,总进尺32 105米,开拓进尺11 418米。

6.签订移交接管确认书22个,办理采矿许可证23座,办理过渡期生产许可证1座,办理营业执照6个,批复地质报告12个,上报省厅初步设计11座,办理延期开工报告1个,其它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三、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笔者调查访问发现,汾西矿业煤炭资源整合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安全隐患

1.存在的问题

(1)近两年来,由该集团公司整合接管的矿井安全事故有所下降,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但安全隐患依然存在,安全事故偶发,给公司员工及人民群众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失。安全事故的类型主要分两类,第一是人为事故,这是由井下工人态度不端正、认识不到位、知识欠缺造成的;第二是机电事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现煤矿工人都是用机电设备进行煤矿生产工作,由于煤矿工人违章操作或不懂机电知识,操作不熟练等会导致机电事故。例如,中兴“7.16”瓦斯爆燃及支柱伤人事故,暴露出该公司的安全基础还不牢固,是以上两种安全事故类型的综合体现,反映出该公司安全监管不到位、重视生产轻视安全、主体责任落实不明确等突出问题。整合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在井下,井下现场管理不力,责任落实不到位,是集团公司安全监管不到位、主体责任落实不明确的体现;安全投入不足,安全基础薄弱是该公司重视生产轻视安全的表現。

(2)关于井下瓦斯量、通风能力、机电设备的督查急需进一步加强。众所周知,瓦斯量超标、通风量不足、机电设备故障是导致煤矿事故的罪魁祸首,也是公司有所欠缺的重要部分。

2.对策建议

(1)对资源整合矿井工人进行思想教育,端正态度,使其明确认识资源整合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要强化井下工人的安全培训,使其熟练操作机电设备,必要时配资历老、经验丰富的工人下井跟班,手把手指导操作。要加强整合矿井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加大安全监督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并尽快消除。矿长、煤矿法人代表、基层负责人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办事,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一套矿长、法人代表、班组、基层负责人等分工负责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体系,责任到人、严格把关,排查安全隐患,严肃处理整合矿井安全生产事故,增强搞好整合矿井安全生产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关于井下瓦斯治理、通风量的督查,要加大重点建设瓦斯监控系统的投入,特别要加强高瓦斯矿井的管理。实现集团总公司、各矿区分公司的联网,进一步实现集团公司对所有整合矿井各作业地点瓦斯状况的远程在线监控,坚持实行值班制,一旦发生异常,马上采取应急措施,这也从根本上保证了整合矿井的通风能力。关于井下机电设备,要严禁使用国家禁止的淘汰设备,并按强制标准使用,切实保证整合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性。

(二)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存在的问题

(1)公司采煤技术属于中等层次,原材料及设备工艺技术较落后,综合机械化开采能力低,对比我国和一些国外先进的采煤技术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为:功率不可控,自动化水平低,对设备的监测需要井下工人手动操作,对不同煤层条件的整合矿井缺乏各自使用的技术设备。

(2)公司创新能力不足,员工按部就班,缺少真正懂机电、乐于钻研机电设备技术的煤矿从业人员,即使大多数技术部门员工接受过正规的机电煤炭专业教育,也只是完成集团公司分配的工作任务,不积极思考创新,再加上技术部门领导人也只是听从上级指示,缺乏主动改进生产技术的动力。至于培植自主研发能力,大幅度提高效能,进而延长产业链则更是差距甚大。

2.对策建议

(1)公司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采煤技术。美国、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煤业国家,近年来致力于开展超级综合采煤工作,使矿井平均单产能力大大增强。在国内,神华集团万利矿区的大型高技术采煤机械设备也顺利发明应用,该设备自动化水平高,不需要井下工人时时监控,对不同煤层的采煤方式也有所区分,使得万利矿区的采煤能力、资源回采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上述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水平很值得集團公司借鉴。

(2)集团公司也要积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能一味模仿,应增加公司技术部门的工种,专门设立采煤设备研发工作部,外派学习,调动该部门员工的研发创新能力。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显示,在不受地质、安全、通风、设备水平制约时,煤矿工作面的长度和矿井单产能力成正比。因此,在自主研发创新时,集团公司应着力创新发展超级工作面技术以提高整合矿井煤炭产出率。此外,还应该着手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立足调整产品结构,激活矿井、地面生产单位的创新活力,逐步拓展产业链,实现集团公司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三)公司人员、部门结构有待调整

1.存在的问题

(1)集团公司总部分设部门较多,人员偏中老龄化,办事效率低下,还存在着吃大锅饭的问题,少数干部特别是一些新上任的干部工作经验不足。据笔者调查所知,许多公司员工认为部门设置不合理,以至于许多部门员工无事可做,大家把每天上班工作形容成了“喝喝水,撇撇嘴”,而且总部也没有设置一个具体的资源整合分管部门,使煤炭资源整合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一个空谈,一些财务、行政部门的员工对资源整合的认识不到位。

(2)集团公司各矿区的分支部门地面和副业人员较多,而实际在整合矿井下工作的工人相对缺乏,原因众所周知:井下工作风险大,提供的工资不足以使技术工人情愿下井工作。另外,在2010年集团总公司虽然进行了人员结构的大调整,把总公司一些干部调派到矿区,拿高工资,接管资源整合的管理工作,但据群众反映,所调派的干部基本都是“关系户”,不懂煤矿专业知识,这种人员错误配置的行为使得集团公司煤炭资源整合的实际管理工作受到很大影响。

2.对策建议

(1)集团公司应重新调整公司人员、部门结构,适当减少不必要的部门,增设办实事、有利于公司协调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推进煤炭资源整合的部门,还应延伸机关处室管理职能,把整合矿井各项工作纳入各处室管理范畴;严格执行公司规定的内退标准,清退老员工、工作流程不熟练、不符合现代化企业建设的员工,让受过财务会计、煤矿、机械等相关专业学习的优秀人才来公司工作。干部提拔要按实际工作能力评定,公正选拔,坚决杜绝任人唯亲。

(2)物质奖励是公司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特别对于矿区艰苦且风险大的下井工作,对井下工人必须有优厚的待遇。公司应在任用懂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井下工作程序的基础之上,按贡献大小实行不同等级的工资及福利分配,多劳多得,实现管理学中的激励作用。对于调派往矿区的资源整合管理负责人,要严格禁止“走后门”现象,调派真正懂煤矿、机电知识,会管理的干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公司煤炭资源整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整合后矿井的具体问题

1.存在的问题

整合后的矿井在复工整顿、技术改造等方面还不够成熟,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还达不到标准,需要现有大矿的领导和带动;整合后矿井法人治理结构、议事规则还有待完善;还没有具体安排集团公司资源整合工作,必须加快部署,否侧将影响全年工作。

2.对策建议

公司应充分发挥现有大矿较成熟的安全、项目、团队、系统运作和技术管理优势,按照地质、生产条件类似原则,整合矿井安全、生产、技改工作,对新整合矿井由大矿以项目部的形式实施托管,全面负责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过渡生产、技术建设、队伍建设和矿井标准化,设置整合矿井示范专业,实现整合矿井的信息化管理及机械化建设。要特别强化整合矿井法人治理结构制度建设,完善议事规则,加强派出董事、监事等高管人员履职行为的考核,建设定期述职报告制度。在整合的关键时期要更积极对待:组织各系统各专业,开展整合大调研,从资源赋存、实质性接管、安全监管和灾害预防、证照手续办理、法人治理结构、机构人员配置、技改设计方案、生产基建计划、资产交接、财务管理和矿井投入产出经济分析等方面,全方位调查,准确掌握整体情况,针对性进行安排部署。

四、结语

煤炭行业是山西省的支柱产业,煤炭行业的发展情况与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息息相关。搞好煤炭资源整合是确保煤炭资源合理开发,提高小煤矿安全生产水平的必然选择,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进而减少煤矿事故。同样,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搞好煤炭资源整合对于使煤炭工业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近年来致力于资源整合工作,着力进行技术改造、制度建设、公司人员结构重建等工作,符合当前国家所倡导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对我国致力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连濮,葛维琦.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实施的对策建议[J].中国煤炭,2008(8).

[2] 王林涛.资源整合文件规定汇编(上、下)[G].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股权办,2010.

[3] 安洋,等.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升级[N],人民日报,2009-7-18.

[4] 冯禹丁.“国进民退”的五大后果[J].商务周刊,2009(19).

[5] 王卫文.对煤矿整合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导刊,2008(1).

[6] 张展要,庞俊捷.资源整合存在的症结和对策[J].煤炭技术,2009(11).

[7] 国家能源局.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R].2009.

[8] 曾钟情.煤炭资源整合安全管理浅析[J].能源技术管理,2007(12).

作者:郑广平

上一篇:电脑音乐制作与音乐教学论文下一篇:财务信息化人才培养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