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论文

2022-04-17

摘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生态工业园区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生态工业园区论文 篇1:

中外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比较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企图寻找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找到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管理上的不足,提高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绩效,以利于生态工业园区健康稳定的发展,促进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 管理模式

一、引言

1992年美国Indigo发展研究所首次提出生态工业园(Eco-Industrial Park,EIP)概念以后,生态工业园已经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我国自1999年启动生态工业园区项目以来,形成了一批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括广西贵港(制糖)、广东南海、包头(铝业)等,这些园区试图探索出了我国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本文主要从中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上来探讨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中的问题,促进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外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的特点

世界各国的生态工业园区都有自己的特点,这里主要介绍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的特点。同是,也介绍了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自己的发展特点。

1、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的特点

美国是首先提出生态工业园区概念的国家,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PCSD)组建了生态工业园区特别工作组,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美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门,包括城市政府、城镇政府或它们的开发组织、地方经济发展公司、私人产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生态工业园区具体管理上涉及物业管理者和社区管理者两个管理主体。管理实践中,物业管理者和社区管理者各司其职,但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的优先关注园区投资者的利益,而社区管理机构关注的则是整个社区的健康发展和各个成员单位的利益。为协调不同主体的利益,一些生态工业园区在组织建设时,通过物业管理和社区管理机构互设代表来解决这些问题。物业管理者多为生态工业园区的开发者,主要是保持生态工业园区的商业绩效,保持园区的稳定以及园区对于进驻企业的吸引力,同时,为社区和进驻企业提供一些具体的服务;社区管理者是维持社区企业的凝聚力,主要是沟通企业间的创新性项目,有效利用社区内企业的资源,降低社区内企业的成本等。

欧盟是生态工业园区的发源地,丹麦的卡伦堡共生体系是世界上最早的生态工业园区。欧盟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得到欧盟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欧盟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可分为规划建设与自发形成两大类。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系是自发形成的典型案例;荷兰、芬兰、法国、英国等欧盟国家则采取政府规划方式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同时欧盟各国民间规划方式也逐渐成为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力量,在民间规划中,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以及科研部门不占主导地位,只承担间接管理、协调和咨询服务等职责。民间规划方式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以及市场形势灵活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欧盟各国居民的环保意识高,也积极投身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中。可以看出,欧盟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多元化,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多由融资方组成,但它们很少参与园区内部管理,当地居民正逐渐参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派出代表参与园区内部管理。

日本从1997年就开始规划和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并把它作为建设循环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日本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管理和运作模式上形成了产学官一体化的模式,建设以地方自治体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辅助和管理,企业、研究机构、行政部门积极参与。日本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管理主要由环境省和经产省共同负责,实行双重管理制。环境省负责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工作,而经产省主要从产业方面进行管理,负责对可回收资源的管理工作。日本政府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进行直接的财政支持或补助的力度不够,因此,日本的生态工业园区由民间自主投资、自己经营。日本两个发展最好的生态工业园区都是民间自主投资、自主经营。例如,藤泽生态工业园区由EBARA公司独立投资和独立经营,整个园区由EBARA公司拥有和管理,所有的废物交换都在EBARA公司下属企业之间进行,整个流程为EBARA公司所管理。

2、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情况和管理模式

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项目虽然起步较晚,但这些园区试图探索出我国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打造出新型工业化及生态工业示范基地,树立了循环经济典范。

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宏观管理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进行管理。2006年9月1日起,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将依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管理和验收,三年内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和企业超标排放的工业园将不会被验收。“生态工业园区标准”是指《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行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加强环保工作的统一监督和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加强国家和各地环保部门和监察部门对环境执法的行政监察,对生态循环工业园区的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园区的微观管理方面,园区建设完成后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来管理生态工业园区,园区管理委员会一般隶属于园区所在的市区,园区管理委员会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大多采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重点企业在园区成立循环经济联谊会的形式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园区政府的主要工作是:首先,发挥政策优势,完善政府的服务职能,制定发展政策和规章制度,培育共同的组织文化;其次,发挥“第三方”的功能,协调企业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充当企业治理制度中的“第三方”;最后,制定总体发展方案,进行积极维护和管理。例如,广东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是由佛山市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和佛山市南海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有限公司来管理,园区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处理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园区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的招商工作和园区经营。

三、中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模式比较研究

从以上内容可知,决定运行那种管理模式,取决于政府、企业、居民等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协调,因此,下面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比较国内外园区的管理模式的差别。

1、政府在生态工业园区管理中的角色比较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尤其是在推动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园区的管理中的角色却不一样,在美国、欧盟和日本政府在园区的管理上主要是宏观层面的管理。美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门,包括城市政府、城镇政府或它们的开发组织、地方经济发展公司、私人产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欧盟各国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以及科研部门不占主导地位,只承担间接管理、协调和咨询服务等职责;日本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地方自治体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辅助和管理,企业、研究机构、行政部门积极参与,形成了产学官一体化的园区管理和运作模式。在园区的微观管理中主要是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

我国政府在园区的管理上既有宏观层面的管理,也有微观层面的管理,管理部门在协调企业利益和企业与社区利益方面的能力有限,造成许多企业对自己的原料来源、数量、性质、能源的种类和消耗量以及排放物的种类和数量存在着一定的隐瞒,使整个生态园区的管理和资源协调不够透明,这种管理组织上的缺陷导致生态工业园区的运作存在不少问题。园区管理委员会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管理效率不高。同时还要充当企业治理制度中的“第三方”的功能,政府在园区的管理中扮演了几个角色。

2、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的比较

生态工业园区管理主体决定于园区管理模式。如企业自发形成的生态工业园区,其管理主体一般由各企业派出代表组成管理机构,同时配合当地政府协调各种公共事务。注重企业的利益。由政府规划的生态工业园区,其管理主体一般是当地政府,在企业间出现矛盾时,政府处在中立位置协调矛盾,比较注重当地公共事务的管理,强调整体规划和环境保护。

国外的生态工业园区既有自发形成的也有政府规划的,园区的形成方式多样,园区的管理主体也呈现多样化。美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包括政府和私人部门,包括城市政府、城镇政府或它们的开发组织、地方经济发展公司、私人产业和其他的社会组织;欧盟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多元化,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多由融资方组成,但它们很少参与园区内部管理,当地居民正逐渐参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同时派出代表参与园区内部管理;日本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以地方自治体为主体,国家和地方政府共同辅助和管理,企业、研究机构、行政部门积极参与,形成了产学官一体化的园区管理和运作模式。可以看出,这些国家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包括政府、投资方、社会组织、企业、当地居民,管理主体多样化。多样化的管理主体有利于根据自身需求以及市场形势灵活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活动,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保证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和居民的参与园区管理和和建设的积极性,较好的协调了各方利益,提高了整个园区的管理绩效。

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是由政府规划建设的,在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上采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依托重点企业在园区成立循环经济联谊会的形式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各级政府和环保等主管部门主要在编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方面给予指导,从政策、资金和技术上予以支持。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主要是政府,有行业协会和企业的参与,但是参与度比较低,居民基本不参与园区的管理。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比较单一。单一的管理主体,没有企业和居民的参与,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都不高,园区的管理绩效不高,各方利益协调困难,加上管理部门在协调企业利益和企业与社区利益方面的能力有限,生态园区的管理和资源协调不够透明,这种缺陷导致生态工业园区的运作存在不少问题。

四、结论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管理模式方面的比较,认识到不同的管理模式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有不同的影响。欧盟的一些研究表明,由公共部门计划创建的生态工业园区对市场的反应灵敏性不高,且规划成本过高。国外的生态工业园区政府在园区的管理中主要是宏观层面的管理,不对园区的微观层面进行管理,而且,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主体多样,尤其是企业和居民参与到园区的管理中,发挥了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园区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政府既参与宏观层面的管理,同时也参与微观层面的管理,园区的管理委员会行政色彩过浓,企业、居民等其他组织和个人在园区的管理中参与度不高,管理主体比较单一,没有发挥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因此,我国的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不但要继续发挥政府的作用,同时也要吸收更多的和园区相关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到园区的管理中,促进我国态工业园区更加高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1]文娱、钟书华:美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6(1).

[2]王志华:工业园的发展终结——生态工业园[J],科学与管理,2004(1).

[3]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生态工业园区如何搭台唱戏一日本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管理模式[EB/OL],hzhb.gov.en/eic/649096689457561600/649096689457561600_235.Html,2005-9-16.

[4]张宾、王绍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生态工业园区建设[J],基建管理现代化,2006(3).

[5]马荣、周宏春:生态工业园的实践与经验[J],经济研究参考,2006(46).

作者:赵玲玲 罗 涛 刘伟娜

生态工业园区论文 篇2: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研究

摘 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生态工业园区有主导产业链型、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全新混合型等三种模式。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存在一些政策障碍和制约因素,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应高起点地规划设计生态工业园区,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及运作机制,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产业生态化

自从丹麦的卡伦堡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随着清洁生产、绿色工业等思想的推广,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包含物质交换与废物循环的共生体项目和计划。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态工业园区不仅能大大减少工业体系对环境的干扰,而且在降低工业园区整体成本,提高园区企业效益方面也大有优势。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人们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传统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反思

“工业园区”是一些工业企业组成的集合体,是工业化国家中作为一种促进、规划和管理工业发展的手段。它包括工业区、工业群、工业园、工业带和商业园。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也大量建设各种用途和规模的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已为各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工业园区在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环境也产生了严重的破坏性影响。由于工业园区各种工业相对集中,污染问题特别突出。工业园区运作的过程中,会排放各种有毒有害气体,产生酸性降水、烟雾、臭氧损耗和全球变暖等;排放包含金属成分的溶剂、涂料、油类、酸类和其他废水,从而造成水土恶化,危害人体健康;倾倒大量工业废料,从而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另外,运输、储藏和处置油类、溶剂、氯化烃、特种金属、污泥和特种溶液也会增加对环境的损害。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忽视了工业园区内部各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共生关系,忽视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间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传递、迁移、循环规律,致使环境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废弃物的自净能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其自身的饱和状态,甚至到了严重超载的地步。基于对工业排放物的进一步认识,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称传统工业排放物为“工业废物”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工业废物意味着这种排放物没有丝毫的使用价值,是一种废弃的物质。随着生产技术的飞跃发展,现代工业生产中最大的商机来自于对传统工业废物的有效利用。越来越多的工业废物被回收、循环和再利用。随着这种途径的开发,人们在观念上逐渐将“工业废物”转变为“工业剩余物”。“工业剩余物”表明这类物质并没有废弃,而是一个工业生产环节的剩余,还具有非常大的利用价值。循环经济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在原有传统线性经济的基础上增加反馈回路。通过废弃物的循环再生,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模式下,通过“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保证。

二、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实践

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原理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1995年,Cote和Hall从生态工业园区的运作目标角度将生态工业园区定义为:“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工业系统,它保存着自然和经济资源,并减少生产、物质、能量、风险和处理的成本,改善运作效率、质量、工人的健康和公共形象,而且它还提供由废物利用和销售获利的机会”。1996年10月,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提出了两个生态工业园区定义:(1)“为了高效地分享资源(信息、物资、水、能源、基础设施和自然居留地)而彼此合作且与地方社区合作的产业共同体,它导致经济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为产业与地方社区所用的人类资源的公平增加”。(2)“有计划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力争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工业生态学的创始人尼古拉·加罗布劳斯(NicolasGallopoulos)和罗伯特·福罗什(Robert Frosch)提出:“一个生态工业园,完全可以像一个生物生态系统一样循环运行,植物吸收养分,合成枝叶,供食草动物享用,食草动物本身又为食肉动物所捕食,而它们的排泄物和残骸又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这种模仿大自然“零废物”的生态工业园的典型实例就是丹麦的卡伦堡fKalundborg)。这个工业系统的主要参加者是一家发电厂、一家炼油厂、一家制药厂、一家石膏墙板厂、一家硫酸生产厂和若干个水泥厂。这些生产厂家以能源、水和废物的形式进行物质交易。例如,电厂向炼油厂、制药厂供应蒸汽,并向卡伦堡市供应热能;炼油厂排出的废水又可以作为电厂的冷却用水;电厂的脱硫装置提供的硫与石灰反应,生成石膏(硫酸钙)又成了墙板厂的原材料;炼油厂生产的多余的燃气,可以作为燃料提供给发电厂和墙板厂……这个生态工业园区已经运行了20多年,卡伦堡共生体系为21世纪新的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奠定了基础。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开始进入我国,并且得到了许多学者的重视,我国逐渐在一些地区进行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从鲁北生态工业模式、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环保产业)、广西贵港生态工业园区(制糖)至新疆石河子生态工业园区(造纸),都表明了走生态工业之路的企业越来越多。

从1999年开始,我国国家环保总局率先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上,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进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对我国循环经济战略框架、立法和指标体系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制订了循环经济省、市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规划指南,并于2003年发布了循环经济示范区与生态工业园区的申报、命名和管理规定。循环经济的实践应在企业、工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中进行,由小至大依次推进,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

在企业层次,循环型企业是通过在企业内部交换物流和能流,建立生态产业链,使得企业内部资源利用最大化,环境污染最小化的集约性经营和内涵性增长获得企业效益。对生产,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

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至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自2002年我国颁布《清洁生产促进法》以来,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40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2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在工业园区层次,运用循环经济的原理重新设计工业园区的物流和能流。园区内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达到物质能量利用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的目的。系统化使园区总体的资源、能源增值。生态工业园区具有耦合性、纵向闭合性、区域整合性、柔性结构等特点,园区内各企业之间实现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梯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并且有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由于园区企业之间的关系是互动与协调的,又使得企业获得丰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发展形态,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

2001年8月14日,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由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准立项建设,这是全国首家以生态工业思路发展制糖工业的示范园区。它对贵港市制糖业系统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改组改造,优化资源配置、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不断充实和完善园区骨架,从而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制糖、造纸和酒精生产基地。示范园区由蔗田、制糖、酒精、造纸、热电联产和环境综合处理六大系统组成。各大系统内分别有产品产出,各系统之间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互相衔接。它的雏形由两条主生态链组成;一条是甘蔗用来制糖,产生的废糖蜜制酒精,产生的酒精废液制复合肥,复合肥返田种甘蔗;一条是制糖产生的蔗渣用来造纸,造纸产生的白泥生产水泥,制浆产生的废水通过节水工程净化后送至锅炉,锅炉房排出的废水经防污处理达标后排放。每条生态链的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用作下游生产过程的原料,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园区内的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的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达到低投入、高产出、低污染、高效益的理想目标,创造工业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景观,为全国制糖工业探索出一条绿色经济发展之路,为贵港市确保工业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丰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批准设立之后,我国又陆续批准立项了南海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建设示范园区等12个生态示范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在我国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已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1 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存在着对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缺陷和制约因素。

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中尚存在对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缺陷和制约。例如,发达国家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实行所得税、设备销售税及财产税的减免政策。不少国家对再生处理设备在使用年度内,也实行普通退税甚至特别退税。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政策缺陷。又如,我国普遍实行低税制的资源税,由此造成资源价格偏低,不利于激励企业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再如,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中的企业增值税对企业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资源起到的不是促进作用,而是抵制作用。因为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原材料成本较低,其成本中增值部分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按增值的比例缴纳税收的增值税。会使循环利用资源的企业要缴更高比例的税。

2 当前我国还没有将推进循环经济作为主要经济发展目标,因而在国家主流宏观经济调控中,缺乏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协调政策。

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然而,当前我国还没有将推进循环经济作为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是以环境保护和缓解资源约束矛盾为目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环境以及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手段。因此。有关循环利用资源的政策和法规目前主要体现在环保的法律法规之中。到目前为止,在国家主流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中,还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内容,还没有明确的优先领域和产品目录,这也是各项政策缺乏协调的原因之一。

生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关键在于必须有促进其发展的内外因、经济机制和政策。如果园区内的企业能够在相应机制和政策下获得资金技术支持,获得税收减免,并能够降低成本,所获得的经济收益比购买新资源更高。同时,如果企业有不法行为必将受到法律上的制裁,那么,企业就愿意投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也将得到更好的发展。

3 我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恶性竞争,园区产业定位模糊,不利于其产业生态化的形成。

(1)工业园区间的恶性竞争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国各地大力发展工业园区,以园区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的工业园区为了加快引进项目的速度,彼此之间出现恶性竞争,争项目、抢资源的事情时有发生。结果招来的企业规模小,质量不高,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形成产业生态链及产业集群非常不利。有的工业园区为了加快引进项目的速度,不惜以降低土地出让金来吸引企业。

(2)工业园区产业定位模糊,园区建设缺乏特色。工业园区一般都是某一类或某几类独特产业的聚居区,如中关村以计算机及软件开发进行产业定位。工业园区的产业定位,一种是基于主导产业的类型定位,典型的如美国硅谷;一种是以完整的产业群进行定位,由于其聚集经济效应,一个企业的入驻往往带来几个相关企业的进驻。项目是工业园区的生命,而特色则是工业园区的灵魂。没有特色就没有竞争力,工业园区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现有产业、人才、科技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场定位。

(3)符合规范的生态工业园区太少。目前,除12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外,一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也正在酝酿形成之中,但总体来说大多不符合要求。应按照产业生态规律,对照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有关要求,对现有的工业园区重新进行规划、设计,使其规范运行。

三、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分析

国外根据不同生态工业的发展模式,可分为三种类型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1)零排放生态工业园区,是指所有企业都在同一地方,它们组成的共同体向自然生态系统的排放为零;(2)虚拟生态工业园,是指由不同企业构成松散的联系,或由有关地域的公司构成网络;(3)共同发展生态工业园,是指非产业公司应用工业生态原理进行内部管理和彼此协作,实现共同发展,这种模式可通过社会团体、地方政策和非盈利机构或公司推动。

目前,国内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以

下三类:

1 主导产业链型工业园区模式

该类园区已经形成主要的产业链。而且主导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具有较大规模,以这些副产品或废弃物为输入的寄生企业所构筑的生态链也具有规模经济性。这类园区具有以下特征:园区内企业间已经形成了密切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投入产出关系;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按照主导产业链进行专业化的规划和建设;核心主导产业产生具有规模的副产品,形成一个主导产业带动多个辅助产业的局面。如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和钢铁)示范园区,该园区以铝业为龙头,电厂为基础,充分利用了当地现有产业的关联度和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实施“铝电联营”,通过系统之间产品或废物的交换形成工业生产链,使园区内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降到最低水平。园区主要有制铝和发电两大主导产业系统。在发电系统中,电厂供电实现“热电联产”,园区所在地实现集中供热,拆除全部小锅炉,电厂粉煤灰生产建材,园区内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后,“中水回用”作为电厂的冷却水,电厂蒸汽用于加气混凝土的高压蒸汽养护。在铝业系统中,主要有碳素、电解铝、铝业加工、铝合金铸造、精铝等上下游的产业系统,形成铝业的产业链。同时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淘汰现有的自熔电解槽工艺,降低污染物排放。电力和铝业在各自系统中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梯级利用,两大系统之间通过电力和废水(中水回用)形成互利共生的横向耦合关系,构造起以铝电联营系统为中心的较为稳定的生态工业网状结构。

2 多产业关联共生型工业园区模式

这类园区已经形成了多条生态产业链,在副产品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循环利用以及配套设施共享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初具规模,已具有较好的生态工业雏形。这类园区的基本特征是:园区产业无明显的主次之分,产业间的共生关系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生态型链接,物质和能量已形成了近似封闭的循环系统。例如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生态工业建设示范园区。近10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天津开发区逐步演化成为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新型组织形式的综合体。(1)天津开发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电子信息工业群落,产品代谢链条完整。以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等整机厂商为例,在天津开发区及周边地区为其加工配套的企业已有300多家,配套产品400多种,各种元器件、注塑件、电池、LED背光源等产品在企业之间传输速度快,减少了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降低了成本。(2)以“康师傅”为主打品牌的顶新集团在天津开发区构造了完整的物流、能流、信息流体系,他们将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融入到采购、生产、产品和服务各个层面,体系由企业互利共生,形成了良好的柔性结构。(3)天津开发区汽车制造行业以元素代谢为特征的生态工业正在形成过程中。开发区目前有两个汽车整车厂,以其为核心的产品代谢链条基本形成,金属元素、有机元素生态链已初显端倪。同时,汽车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业之间的产业联动互补作用已经凸现。这样,产业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互利共生、产业与产业间联动互补,共同形成了内涵丰富、结构稳健的产品代谢网络。在废物代谢方面,以中水回用和新土源再利用为代表的“静脉产业”正在成熟起来。其中,一体化水资源工程体系的实施,使区域层面的水循环成为现实,优化了园区水源结构,改善了水质状况;新土源工程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改良了本地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地资源的承载力。这两个项目的工程化、规模化、产业化,为开发区赢得了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此外,开发区还不断参与国际环境交流与合作,陆续参加了联合国环境署、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欧盟环境合作计划等试点项目,使园区率先导入了各种先进的环境理念和环保技术,并在国内外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工业固废网络交换平台,组建了相关俱乐部,分享诸多成功经验,全方位地提供环境信息服务。

3 全新混合型工业园区模式

此类生态工业园区是在科学规划、设计基础上,从无到有地进行开发建设,区内企业间可以进行废物、废热等的交换,废物资源的再生利用衍生了不同的产品链,这些产品链与辅助的废水处理系统一起构成生态工业园。园区是开放式结构,园区生态工业网络在园内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如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暨华南环保科技产业园,该园区是集环保科技产业研发、生产、孵化、技术扩散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环保产业基地。以园区、企业、产品的绿色化为切入点最终建成充分体现以循环经济为表征的生态工业示范园。该园区规划环保产业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设备加工、塑料生产、建筑陶瓷、铝型材和绿色板材等5个主导产业群落。近期重点建设的是环境科技咨询服务工程、环保仪器设备、溴化锂制冷剂、绿色板材、可降解塑料、活性炭、塑料添加剂、五金加工、合成纤维、陶瓷吸声材料等12个工业方向。这些企业将组成一个生产一消费一分解闭合的循环,即环境科技咨询服务工程等5个企业为资源生产者,活性炭厂等3个企业为消费者,塑料添加剂厂为补链消费者,五金加工厂等3个企业为分解者。这是一个创意起点很高的规划纲要,是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的指南,被称为“绿色招商”。

目前,我国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汇集在废物和能量交换潜力大的制造和服务行业,且具有较强的生态工业性质,其中涉及到的工业组合主要有:肥料、发电、水泥工业生态系统;发电、炼钢、肥料、水泥工业生态系统;炼油、化工、发电、生物燃料工业生态系统;发电、钢铁、造纸、刨花板工业生态系统;石油冶炼、合成橡胶、石化、蒸汽发电的组合工业生态系统等。

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政策体系研究

为进一步建立市场机制下的生态工业园区运作机制,建成一批高科技、高速度、高效益、低污染、生态化的生态园区,应采取以下推进措施:

1 发展一批有代表性的国家级及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搞好样板园区。国内一些比较成熟且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工业园区正在积极酝酿进行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和改造。除此之外,鉴于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工业体系及特点差别很大,我们还应选择并建设一批具有产业代表性的生态园区。如选择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园区,选择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重工业如钢铁、煤矿、发电行业为核心的生态园区,选择高新技术发展较快的家电、电子行业为核心的生态园区等,争取在主要门类的行业和全国污染比较严重的区域内都有生态工业示范区。同时,不断探索和积累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经验,总结示范成果并进行广泛宣传,为在全国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2 科学地高起点地规划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指导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将发展生态工业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相结合,与引进高新技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相结合,与区域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

治相结合。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设计时应注意以下环节:

(1)物质集成。主要是根据园区产业规划,确定成员间上下游关系,并根据物质供需方的要求,运用过程集成技术,调整物质流动的方向、数量和质量,完成工业生态网的构建。尽可能考虑资源(包括水、油和溶剂等)回收利用或梯级利用,最大程度降低对物质资源的消耗。

(2)能源集成。能源集成不仅要求园区内各企业寻求各自的能源使用实现效率最大化,而且园区要实现总能源的优化利用,最大程度地使用可再生资源。一种途径是能源的梯级利用,根据能量品位逐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另一种途径是热电联产,在园区中,应因地制宜地利用工业锅炉或改造中低压凝汽机组为热电联产,向园区和社区供热、供电,从而达到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目的,同时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技术集成。从产品设计开始,按照产品生命周期原则,依据生态设计的理念,引进和改进现有企业的生产工艺,应用高新技术、抗风险技术、园区内废物使用和交换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以满足生态工业的要求,建立最小化消耗资源,极少产生废物和污染物的高新技术系统。

(4)共享。实现设施共享可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避免重复投资。园区内的共享设施包括:基础设施,如污水集中处理厂、固体废物回收和再生中心、消防设施、绿化等;交通工具,如班车、其他运输和交通设备;仓储设施,如入园成员间闲置的仓库等;闲置的其他维护设施、施工设备等。

(5)信息共享。配备完善的信息交换系统,是保持园区活力和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园区内各企业之间有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集成,必须以了解彼此供求信息为前提,这些信息包括园区有害及无害废物的组成、废物的流向信息,相关生态链上产业的生产信息、市场发展信息、技术信息、法律法规信息、人才信息、相关工业其他生态领域的信息等。

3 尽快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体系。健全法制是把发展循环经济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应加快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建立新的经济核算制度,将传统的GDP改变为绿色GDP,从传统的GDP中扣除对环境污染治理的费用和计入不直接在生产中被使用的资源,设计一套直接以社会基本需要为依据并有助于促进对自然环境有效利用与保护的经济指标体系。

4 建立促进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激励机制。

(1)要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建立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逐步提高各项排污费用,使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单位达到保本或者赢利水平,这样既可以吸引国内外资金和技术,保证其良性发展,也可以促使全社会加快实行清洁生产,减少排污,提高社会产品的循环率。

(2)对节能、降耗、减污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新兴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要在征地、审批和投资环境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引入各种生态税,重点扶持减废再用等循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扶持方式是对预防和控制污染效果好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以不同税率对使用清洁能源和废弃物等综合利用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使生态型企业变得更具市场竞争力。同时,增强企业开发和应用循环技术的能力,反过来又会不断降低绿色产品的生产成本,增加市场需求。

(3)级政府应探讨建立绿色投资基金,对从事与循环经济相关的生产技术工艺研究、示范和培训给予一定数量的财政支持,对实现清洁生产和自愿消减污染物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资金资助。政府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政府拨款、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社会捐款等渠道依法筹集环境友好项目的绿色投资基金。对于一些开展环境友好生产审核以及实施环境友好的中小企业,可以向投资基金机构申请低息或无息贷款。

(4)对企业经营过程中使用无污染和可能减少污染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

5 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条件及管理体系。

(1)完善生态工业园区基础条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必须有相对集中的一定规模的场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构,并与园区外环境相协调;必须建立技术创新机制,建立生态产业孵化中心;必须在金融、税收、人才、知识产权、土地使用等要素管理方面取得政策支持,保证园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园区内企业间已经形成了副产物和废物交换网络,园区内所有企业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制度和标准。

(2)建立工业园区生态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着手:第一个层次是产品层次,要求园区企业尽可能根据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生态设计和环境标志产品要求,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消耗、低(或无)污染、经久耐用、可维修、可再循环和能够进行安全处置的产品;第二个层次是园区的企业,尽可能在企业本身实现清洁生产和污染零排放,同时建立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第三个层次是园区层次,建立园区水平的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园区APPEL计划、园区废物交换系统(WEsl以及园区的生态信息公告制度等。这样,通过园区、企业和产品不同层次的生态管理,树立园区良好的环境和生态形象,为工业生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3)完善运行管理机制。生态工业园区管委会要在政府授权和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在园区范围内对经济、社会事业和科技事业等实施统一领导,同时具备对所在行政区内的环境保护政策提出建议并履行部分职能的职责,在园区内设立“一站式”服务机构,集中为企业服务的同时,还要与行政局的环境保护部门一起,为园区外与园区企业有物质联系的企业提供相应服务。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一个独立整体,进行各项基础设施的管理,统一规划、统一收费,有利于改善园区的环境。

(4)扶持发展中介服务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是通过提供信息及专业化服务,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和创新成本。生态工业园区除了要引进法律、会计、审计、公证、就业等中介机构外,还要注意引进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为生态技术成果的应用和转化服务。要制定统一的中介机构管理标准,对中介机构定期进行资格认证和动态管理。同时给予必要的扶持,提供必要的启动经费或减免部分税费,支持中介服务机构的进驻,

作者:吴志军

生态工业园区论文 篇3:

以生态工业园区带动贵州省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解读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要求,阐明了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意义。在介绍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生态工业园区对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最后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策略。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高附加值产业;贵州

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使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了到2020年减排40%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十一五开始,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向“更好更快的发展”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2010年11月8日,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决定》(以下称《决定》)。通过以下研究将可以发现,以生态工业园区带动高附加值产业发展,将是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一、 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对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意义

1. 工业强省战略的要求。在《决定》中,工业强省战略的目标定为:“十二五”期间,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2015年将比2010年增加1.5倍,在西部地区位次提高1至3位;同时要求,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要求。显然,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依靠现有产业规模的简单扩张或者采纳所谓的“接收发达地区落后产能”的思路,都是不可能的。实现贵州省工业强省的战略要求,必须也只能依靠发展新的高附加值产业。

2. 高附加值产业的定义。附加值(Value Added)是附加价值的简称,是在产品的原有价值的基础上,通过生产过程中的有效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即附加在产品原有价值上的新价值。工业附加值,指通过生产经营创造的商品增加价值。高附加值产品,指“投人产出”比较高的产品,其技术含量、文化价值等比一般产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场升值幅度大,获取高额利润。 产品具有高附加值才称得上高附加值产业。由于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基本上都将设计作为立国之本,并通过工业设计国家战略来提高产品附加值,因此高附加值产业一般是指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

3. 高附加值产业对工业强省战略的意义。首先,根据高附加值产业的定义,在更低投入和资源消耗的情况下,高附加值产业可以带来更高的工业增加值(利润),这是与工业强省战略所要求的大幅度增加工业增加值,并同时保证节能环保水平明显提升的基本目标是吻合的。第二,由于高附加值产业生产的是高技术含量与高文化价值的产品,因此对工业强省所要求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也是一致的。第三,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可以明显优化贵州现有的产业结构,这也是工业强省战略所要求的结果。

由此可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高度符合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的要求,也是贵州省工业强省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 生态工业园区对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带动作用

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必然有高于一般产业的工业园区平台要求,而生态工业园区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通过以下阐述,可以知道生态工业园区对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1. 生态工业园区的理论基础。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也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之后中国的第三代产业园区。它与前两代的最大区别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以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着力于园区内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从工业源头上将污染物排放量减至最低,实现区域清洁生产。与传统的“设计——生产——使用——废弃”生产方式不同,生态工业园区遵循的是“回收——再利用——设计——生产”的循环经济模式。它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方式,使不同企业之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成为下游生产的原料,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二是以绿色建筑标准贯穿于园区建设与发展的始终,绿色建筑标准包含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环保和智能运营等六个要素。在上海世博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生态工业园区成功案例表明,追求经济利益并不必然与追求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提高生活品质也并不必然与提高工作效率产生矛盾。

2. 生态工业园区将有利于吸引高附加值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的本质是通过更好的长远规划,实现更低的园区使用费用,使企业在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投资成本更低、收益更高,从长期而言可使企业的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同时增长。由于高附加值的企业通常是按先进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进行经营,同时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所以良禽择木而栖,生态园区的本质决定了它是吸引高附加值企业发展的平台。随着企业用户对生产、办公环境的满意度提高,生态工业园区价值也会增长,并进一步吸引更多的高附加值企业入驻。

3. 生态工业园区将有利于吸引高端工业设计人才。高附加值产业一般是以工业设计为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一种创新密集型的业务,对人才的创新能力、技术设计和文化品位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但反过来,这样的人才也会对于从事工业设计的环境提出相当高的要求。目前贵州新建工业园区中的企业普遍感到吸引高端工业设计人才非常困难,首要原因就是园区的配套生活环境不能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而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研发、办公、生活、休闲和谐共融的以人为本理念设计的,其配套设施也是按照“先生活,后工作”的理念建设的,因此可以完全满足吸引高端人才入驻的要求。

三、 贵州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策略

1. 将生态工业园区的“边建边改造”与“示范带动”相结合。在当今关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方面,有“绿派”与“棕派”两个派别。“绿派”学者支持在政府主导下引导企业在闲置土地或拆迁传统工业园以建设全新的生态工业园。而“棕派”学者认为新建生态工业园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太低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对有潜力的、有质能循环基础的现有工业园进行渐进式产业生态化改造。也就是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两种实现策略:新建生态工业园区与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产业生态化改造。

目前贵州省工业园区的建设速度很快,全省拟建的110个工业园区,大部分已经搞完规划设计并开工,有的甚至已经初步成型,因此大规模新建生态工业园区的条件已经不再存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在总体上只能采取“边建边改造”的棕派实用主义路线,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现有工业园基础上建设产业共生系统,以使现有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过渡,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

同时,为提高全省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的速度和效率,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少数还未开工和规划的新建园区作为样板试点,根据贵州的地理气候条件,兴建全新的生态工业园区以供全省示范。

2. 选择正确的生态工业园区。首先生态工业园区的选择在于选址。对于具有全省性示范带动作用的全新生态工业园区,应尽可能在贵阳周边地区择地而建,这样可以有效利用黔中经济区的区位优势,对全省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和改造发挥最大的正面引导作用。在有条件的地州,也可建设若干有特色的全新生态工业园区作为地州级的示范点。

其次生态工业园区的选择在于行业。发展生态工业园区应优先服务于符合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要求的行业,同时也要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地方经济的特色。对贵州而言,具有高附加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有地方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如磷化工)应该成为生态工业园区优先服务的对象。选择行业时还要注意“关键种企业”的选择,“关键种企业”就是指这样一些企业,在企业群落中,它们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居于中心地位,也是生态产业链的“链核”,它对构筑企业共生体,对生态工业园的稳定起着关键的重要作用。

第三生态工业园区的选择在于模式选择。目前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主要有四种模式:自主共生型生态工业园--卡伦堡模式,是独立法人实体间利用市场机制实现共生的园区模式;产业共生型生态工业园——贵糖模式,体现了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产业共生这个特点;改造型生态工业园——美国Chattanooga模式,主要是对原有老企业进行改造,从而建立生态工业园区;虚拟生态工业园,此模式更多的是依靠畅通、完备的信息网络和发达的基础交通设施。对贵州来说,改造型模式适用于大多数在建园区,自主共生型和产业共生型适用于面向特色经济产业的新建示范园区,虚拟生态型则适用于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建示范园区。

3. 将生态工业园区的科学建设与运营管理相结合。科学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关键在于规划先行,即在建设实施前必须为规划留下足够的时间,对全新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来说尤其如此。

规划中必须考虑生态工业链中企业之间的产业共生关系,通过分析并量化多个层次的利害关系者及他们各自发展的要求,构建完美的工业共生网络。科学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还需要成功构建以下一些核心要素:社区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共享与集成系统、废弃物交换平台、环保产业和生态景观的建设等。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是实现生态工业园区有效管理的基础;统一的信息系统构架是决定生态工业园区内信息能否共享的物质技术基础;废弃物交换平台的构建和完善对于生态工业园区废弃物交换和工业共生网络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环保产业也是生态工业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进行企业废弃物的处理,实现生态工业园区内水资源等的循环使用,减少生态工业园区对周边环境的不良影响;重视景观生态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可以改进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此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科学建设必须与运营管理相结合,即必须基于全生命周期的理念,从规划开始就把运营管理问题考虑进来,要通过规划,建设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泛在监测平台,在运营管理过程实现对园区各核心要素的实时监控与智能管理。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发展高附加值产业对贵州成功实现工业强省战略具有决定性意义,而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吸引高附加值企业和高端工业设计人才,可以带动贵(下转第30页)州省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贵州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策略在于将“边建边改造”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提高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速度和效率;通过正确地选择建设地址,行业和模式,因地制宜地确定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目标;通过规划先行,将园区的建设与运营管理科学地结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 生态工业园.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149825.htm

2. 影响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技术经济,2006,(4):20-22.

3. 生态工业园.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59500.htm

4. 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10):149-153.

5. Lambert, A.J.D. and Boons, F.A. Eco- industrial park: 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 Technovation,2002,(22):471-484.

6. 王春能等.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模式构想.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2):145-147.

7. 牛淼.生态工业园模式研究.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13).

8. 杨运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模式述评.人民论坛, 2010,(26).

9. 王春能,张宏华,黄海凤,鲍健强.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模式构想.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2).

10. 许文来,张建强,赵玉强,戴本林.生态系统原理在产业循环经济中的应用.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7,(1).

11. 张润东. 基于知识管理的中小企业集群创新研究.天津大学,2006.

基金项目:中国科协政策研究项目(项目号:2009ZCY J02);贵州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民族区域发展学学科案例研究招标课题(项目号:211BMZQ014)。

作者简介:吴贵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遵白,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访问学者,清华MBA。

收稿日期:2011-08-20。

作者:李遵白 吴贵生

上一篇:内经医患关系论文下一篇:审计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