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观古代文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诗经》产生于少禁忌的周代,铸就了《诗经》中崇尚专一、自由及必要约束的爱情观。本文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篇的详细解读,重温了远古时期人类真挚、纯真的爱情生活,并以此呼吁现代人类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婚恋观古代文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婚恋观古代文学论文 篇1:

浅谈唐传奇中女侠的婚恋观

内容摘要:唐传奇塑造了一大批具有独特魅力的女侠形象,这些女子利用当时封建礼教和男权主义包围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勇敢地走出家门支配自己的婚姻寻找幸福。那么形成唐传奇中女侠婚恋观的原因就需要我们认真解读,从而展示唐传奇中女侠所特有的时代气息和独特的女性内涵美,同时也证明了唐传奇中女侠对封建思想和传统礼教所做的抗争。

关键词:唐传奇 女侠 婚恋观

当人类结束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占据了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首要位置,女子成为附属。在很长的时间里广大的女性封建枷锁束缚着,从最初的被迫接受到后来麻木的遵循这种不平等的男女人际关系准则。在封建伦理道德的重压之下,女性不能凭自己的才智和能力跃身与至高至尊的男权之上。文学是一面时代镜子,反映出所描写时代的社会风貌更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精神,我们在众多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几乎找不到几个行使女性主权的代表。但有那么一个时代,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了,这个时代就是唐代。我们可以在唐传奇中看到那些女侠走出了家门,开始觉醒。

一.唐传奇中侠女的婚恋观

社会心理学家论证过“人”作为主体意识存在一个觉醒的过程,这种过程最早是开始通过人对自己终身伴侣的自由选择表现出来的。我们说这些女侠们的开始自我觉醒也是因为她们在爱情上的追求和对配偶的选择上自主性。中国妇女的意识是中国历史漫长发展的结果,从女子长期处于卑微的状态。而这一切到了唐代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唐代的文明给了当时的女性拥有古代女性最高的历史地位,唐传奇中出现了一批女侠形象,在她们身上体现出唐代特有的精神风貌,出现了独立人格的女侠。这些女侠们在故事中,开始可以作为独立的“人”的形象出现了。

在鲁迅先生选编的《唐宋传奇集》,前五卷共三十二篇,描写女性的有二十三篇,占2/3的比例还多,综观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我们可以说唐代文明给了当时的女性以古代女性最高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在唐传奇中女侠形象的大量涌现。唐传奇中的薛用弱《集异记》中的贾人妻跟王立萍水相逢,被王立的言谈举止吸引,十分投缘,便主动叫王立搬来同居,根本不管封建礼教中的寡妇不再嫁的谬论。孙光宪的《北梦预言》中的荆十三娘,在禅院中为亡夫设坛超度时遇到了赵进士,跟赵进士相谈甚欢,就直接和赵进士一起过日子了,把封建的贞烈观抛到一边。杜光庭的《虬髯客传》中的红拂女,原为隋朝司空杨素府中的歌妓,她强烈地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认准布衣李靖将会是一位大有作为的豪杰时,便主动自我介绍,表达爱意,夜奔李靖。裴铏《传奇》中的聂隐娘有一天遇到磨镜少年到家,就说这个人可以做她丈夫。告诉父亲后,她父亲也不敢不答应。在这过程中聂隐娘不但没有少女丝毫的羞涩和扭捏,甚至比现代女子还要开放与果敢,根本不管封建社会中门第贵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些女侠公然无视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把握自己婚姻的主动权,寻找自己的幸福。唐传奇中还有一部分的女子,如美丽无双又才华出众的霍小玉,虽然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敢去选择婚姻,被李益无情抛弃,以悲剧告终。而家财丰厚又美丽动人的崔莺莺,最后被张生借口分开等。她们都已经意识到追求爱情的重要性却不能得到婚姻,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方抛弃了她们,她们依然在男权的压迫下遭遇命运悲剧。同样是女侠,明清时期的侠义小说中的女侠则在强大的封建思想下没有追求平等的婚姻。如文康《儿女英雄传》中的十三妹,开出场时是多么英姿飒爽,结果还是要跟张金凤共事一夫,接受不平等的婚姻。由此可见唐传奇中的女侠们敢于支配自己的婚姻是多么难能可贵。她们大方而洒脱地选择自己的爱情和婚姻,拥有属于自己的终身幸福。唐传奇中侠女的婚恋观是健康而具有时代特色的。

如此鲜明的对比,让我们不禁要问在同个时代为什么侠女们就敢于冲破封建男权的包围,去寻找自己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二.形成唐传奇女侠婚恋观的原因

唐传奇中能够出现大量的豪侠小说跟当时的任侠之风的盛行和唐初和唐后期动荡的社会分不开。唐朝的许多开国功臣如秦琼、尉迟恭、程咬金等都是出身于低微,最终建功立业对很大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崇侠之风。同时,唐朝政府常年征战,开设武举制度,吸收一些游侠加入统治集团。唐代青少年为了进入统治阶级纷纷加入游侠的行列,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李白,他自号“剑仙”,更有著名的《侠客行》传世。尚武成为唐朝的一种社会风气,而此时不甘寂寞的女子自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熏陶和渲染。豪侠小说有了他生产发展的社会土壤,此时侠女小说也随时代潮流出现。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社会动荡不安,藩镇割据,老百姓希望能有侠士出来除暴安良。而各藩鎮也抱着各种目的私养游侠来刺杀自己的敌人。因此,我们要揭开唐传奇侠女勇敢冲破传统礼俗和封建观念的关键,就要寻找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政治背景等因素。

首先,隋唐的大一统结束了南北朝百余年的分裂局面,政治、经济、文化都极大的发展。而唐文化更是体现出的兼容并包,使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女性与中国其他朝代的女性有了明显的不同。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有过很多女性想尝试着走向或被某种力量推上权力的颠峰,但这些女性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当上皇帝。可是到了唐代,武则天真正意义上地当上了皇帝,在她的身边也出现大量拥有权力的女性。唐代的女子可能也由此体会到女性力量开始有了一些作为“人”的尊严和自信。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使其经济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独立。比如唐代法律规定女性可以拥有一定的法定继承权。如《贾人妻》中的贾人妻,丈夫过世十年的时间里,可以继承经营丈夫的生意。即使与王立结婚后,也是自己做生意。《荆十三娘》中的荆十三娘,也是在丈夫去世后,自己经商成为豪富。赵进士则依靠她的钱财生活。《聂隐娘》中的聂隐娘在婚后带丈夫一起做了保镖,更是在退隐江湖前给丈夫谋好职位,安顿生计。这些女子不仅在经济中独立了,更是颠覆了中国传统家庭生活中的男女秩序。可见,唐代女性地位有所提高,女性也可以成为生活中的主角。有了敢于登基的女皇帝,也有朝堂上的女大臣,有才华横溢的女才子,更有擅长色艺双绝的女艺人……她们都得以抛头露面于社会。当时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都与青楼女子往来密切,像元缜、白居易、刘禹锡、刘长卿与许多青楼名妓都是知己好友,打破性别界限,以自己的才华得到尊重敬慕。同时,女子既然可以取代男人成为皇帝,当然也就可以像男人一样行侠仗义,成为一代英雄。于是这些文人雅士就铸造了一群个性鲜活的侠女形象。

其次,唐朝时民族融合达到了高潮,这种融合除了少数民族的汉化,汉族也吸收了少数民族的文化。隋唐两朝的皇族都是以汉族为父系、鲜卑为母系的新汉族。如隋文帝的妻子独孤氏和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就都是北周鲜卑贵族独孤信的女儿。北方游牧民族女子的尚武、婚恋自由,随着唐朝的建立也在社会各阶层流行起来。虽然从先秦到唐代,都有人出来倡扬封建礼教,到了唐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昌盛,使统治者在封建礼教以及其它方面的控制宽松。唐代前期社会安稳,百姓安居乐业,更多地追求生活中的享受与快乐,包括性的开放。可见,唐朝的婚恋相对开放、自由。而文学往往是时代精神的再现,唐传奇中侠女的出现了敢于追求和支配自己的婚恋观是具有很强的时代背景。

再者,侠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存在,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封建传统思想有抵制性,与主流中的儒家等思想文化有一定的差异性,没有办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女侠是侠客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对封建传统思想不会十分认同,封建礼教对其影响较小。女侠们就有一定冲破封建礼教的思想基础。如聂隐娘从小就被一尼姑带到深山中学习武功,跟世俗的接触极少,自然保持一份人性的原始天真,不大认同封建礼教。在自己选择磨镜少年为丈夫时,她的父亲也不敢不同意。当然,在唐传奇中描写女侠们的婚恋只是为了女侠在社会中有一个归宿或者一个掩护的地方。因此唐传奇的那些男性作家为了小说情节的顺利发展和突出女侠的侠义行为,在时代背景容许的范围内对她们的情感生活作出了让步,不苛求她们的婚姻,给她们一次自主选择的婚姻机会,把女侠塑造成一个独立有主体意识的“人”的形象。但这些作家们毕竟还带有时代局限性,在故事的结局安排侠女们离开她们的婚姻,重新融入到茫茫人海中。

总之,唐传奇中女侠婚恋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唐代女性在长期的斗争的胜利成果,唐传奇中女侠们的婚恋观正是唐代女性生命主体意识的觉醒,是证明她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于社会上。

参考文献

1.张振国.《唐女传奇成因初探》[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陆艳清.《对唐传奇女侠形象的解读》[J].柳州師专学报,2000.6第15卷第2期.

3.伍微微.《功成身退:解读唐传奇女侠的归宿》[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4.胡丽.《佳人舞剑 气壮情长——唐传奇中女侠形象浅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5.乔孝冬.《唐代女侠兴盛的文化阐释》[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6.高维彬.《性别视阈下唐传奇中的女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7.庞莹.《悲剧性的抗争——唐传奇的女性主义解读》[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作者介绍:王志华,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作者:王志华

婚恋观古代文学论文 篇2:

浅谈《诗经》的爱情内涵

摘要 《诗经》产生于少禁忌的周代,铸就了《诗经》中崇尚专一、自由及必要约束的爱情观。本文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篇的详细解读,重温了远古时期人类真挚、纯真的爱情生活,并以此呼吁现代人类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关键词:《诗经》 爱情 婚姻 自由 忠贞

《诗经》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集了从西周至春秋时期五百年间305篇诗歌,《诗经》中的大多作品反映了先秦时代各方面的社会生活,被称为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其文化积淀深厚,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诗歌的伟大成就。翻开《诗经》,恋人之歌集中于《国风》,作品多以描写当时青年男女或于水滨、或于城东门外、或于社庙举行的规模盛大的聚会为主,这一独特景象形成了周代时期男女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除了男女热恋的欢乐,作品还描绘有失恋的痛苦、婚后的和谐以及弃妇的泣诉,体现出当时人们所崇尚的婚恋观,可谓《诗经》的精华所在。本文通过对《诗经》中的爱情诗加以分析,并以此探讨《诗经》中所体现出的婚恋观。

一 《诗经》中的爱情诗

1 反映男女快乐幸福的恋爱生活

《诗经》产生于两千年前“初民社会”时期,这个时期还保留着自由的民风、上古的淳朴,其道德规范远不如中国封建社会那么苛刻和繁杂,加上周代当时的统计阶级为了增强国力,增殖人口数量,便鼓励男女自由恋爱结婚,并组织大规模的春游祭祀活动,让青年男女进行参与,这些活动中,青年男女可以理直气壮地寻觅爱人、表达爱意。据《周礼·媒氏》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周南·关雎》的开篇之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一首男女之间言情之作,诗人由雎鸠的相和鸣,联想与善良美丽的姑娘结对,心想:这么好的姑娘与我好般配呀!于是便“寤寐求之”。男子朝思暮想、大胆追求之后却“求之不得”,男子便翻来覆去睡不着“辗转反侧”,怎么办呢?用琴瑟之声表达自己的心迹,最后终于打动了姑娘的芳心。这首《关雎》写出了男子成功追求心仪女子后两人相乐的情景。但在《蒹葭》中,主人公的爱情就不那么幸运了,虽然也进行了追求,但结果却是满怀的惆怅,可望而不可及。诗人以“白露为霜”、“白露未 ”、“白露未已”道出主人公追求的精神之执著及追求的时间之长;且追求过程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可见追求之困难。然而,露为霜,蒹葭长,美人却隔秋水,这也充分显示了当时男女之间其爱之真、心之诚。包括《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种男女思慕爱情的坦率大胆的表达,以致几千年过去了,仍旧能引起世人的共鸣。

2 爱情的坚贞与相思的痛苦

不同的时代,人们对感情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但其爱情坚定不移的本质始终不会改变。《诗经》时代,属于农业时代,往往各诸侯国之间互相攻伐,普通老百姓饱受徭役、离乱之苦,多少男子背景离乡,独留女子品尝相思之痛。《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品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写出了女主人公对在外出征丈夫的无尽思念,并通过“伐其条枚”、“伐其条肄”来暗示时间之久的跨度,“不我遐弃”写出了她想象着见到了自己丈夫,对丈夫不抛弃她感到的安慰,同时通过“父母孔迩”来表达委婉挽留丈夫之情,可谓是酸甜苦辣尽在诗句之中。《召南·殷其雷》中通过反复吟唱“振振君子,归哉归哉”,真切刻画了女子不尽的相思之痛。还有一首《王风·君子于役》,诗中通过对“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及“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的情景描写,用“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君子于役,不日不月”、“苟无饥渴”以及“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来表达女主人公对在外远征亲人的关心、忧虑以及深深的思念之情。每天日落黄昏之时鸡栖歙翼、牛羊归舍,少妇不禁想到在外出征的丈夫,此时会不会忍饥挨饿呢?这样的日子太难熬了。小诗中的缠绵之情让人不觉有共鸣之感。

思念之中,更多的是爱情的坚贞,如《卫风·伯兮》,诗中通过描述心上人远征后,女主人“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来表示思念之痛,通过“伯兮 兮,邦之桀兮”表示心上人的英俊魁梧,进而表达自己的思念之坚。《郑风·出其东门》也是一首描述爱情忠贞不渝的诗篇:“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即便东门女子多如云,但“我”心目中只有那一人。这首小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写男子贞情于女子的诗了。诗中“缟衣茹 ”即是穿着朴素的妻子才是他“聊可与娱”的人,通过这两句表明了男主人公对女子忠贞的爱情——“家中那位衣着朴素的妻子才是我幸福、快乐生活所依靠的人”,突出了诗人想要表达的在爱情婚姻中,不仅只有女人归从、忠贞于男人,男人同样也要忠贞、从属于女人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向男人提出了操守和品德的问题。正是这种爱的惟一性,才显得世间爱情的伟大和美丽,也正因如此,“爱情”才成为古往今来人类要永恒歌颂的主题。

3 弃妇的哀怨之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占据了整个《诗经》的三分之一,这其中有相恋时的甜蜜及分别时的思念,也不乏一些弃妇的哀怨。在男权社会中,惨遭遗弃的女性比比皆是,《诗经》也为我们描述了那些已经逝去的、久远的悲痛历史。婚后没有男子的“辗转反侧”,丈夫远行或远征带给她们的是无尽的幽思。最为不幸的是,婚后丈夫有了新欢而对旧爱的离弃,体现了《诗经》时期一夫多妻制对女性的不公。

其中《邶风·日月》就是一首弃妇的哀怨诗,诗的第一节将我们带入这样的境界:在太阳或月亮光辉的照耀下,一位妇人向日月发出申诉:日月如常地照耀着大地,但为何我的丈夫“逝不古处”、“逝不相好”、“德音无良”、“畜我不卒”,写出了天行尚有常而人情却无常的残酷,在不满愤懑之间同时也表现了对过去生活的怀念,虽然清醒认识到丈夫“德音无良”,但仍期望与丈夫能够破镜重圆,但梦幻多次被打碎,产生了最终的悲剧效果“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渴望能够摆脱被遗弃的痛苦。这种见弃与有望之间的矛盾,真切流露出弃妇的真实感情。

另外,《卫风·氓》也是一首充满哀怨的弃妇诗,女主人公自述从恋爱、结婚到婚变遭虐待及被遗弃的过程,痛苦的内心感受及生活经历,让诗中女主人通过观照自己和社会,来过滤自己的人生,旨在对人生和社会有更多的发现,显示了当时女性面对婚姻破裂时的自主意识,并以此告诫天下女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对女性的这一特殊关怀,更显出了诗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三其德”丈夫的愤怒之情。从诗中我们也看到了男权社会里“男尊女卑”导致的女性在婚姻制度上没有任何行之有效的保障,她们随时都可能被自己的丈夫抛弃。面对这样的悲剧,诗中女子并没有就此忍气吞声地承认这种命运,而是敢于发出内心的控诉,表达自己的不满,控诉对丈夫的不满和社会的不平等。

4 追求自由爱情的抗婚诗

《诗经》前期,人们的爱情观念尚处于萌生状态,自由恋爱属于很平常的事情,但随着社会上新道德规范的形成以及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的爱情观逐渐留下了礼俗的烙印。《周礼·媒氏》中就规定了人们结婚必须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忠贞的爱情往往会成为反抗强迫婚姻的巨大力量,如《墉风·柏舟》中通过“之死矢靡它”、“之死矢靡慝”表明自己对恋人忠贞不渝的爱情,又通过“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重复使用,表明要断然拒绝母命,至死不愿改变她的初衷。这首抗婚诗可谓《诗经》中的经典诗篇之一,凸显了人们对自由、不受压迫的爱情的向往。同时,《柏舟》一诗开创了女性争取婚姻自主的先河,为后代女性争取婚姻自由树立了光辉的楷模。

二 《诗经》爱情诗中崇尚的婚恋观

《诗经》产生于少禁忌的周代,铸就了《诗经》中崇尚专一、自由及必要约束的爱情观。结合以上分析,本文将《诗经》中体现的爱情婚恋观总结如下:

1 爱情的忠贞

婚姻是爱情的结晶,《诗经》中男女之间的恋爱惟一的归宿也体现于此,因此,对爱情婚姻的专一和执著是《诗经》时代青年男女最为重要的观念。相恋的两个人分开了,就会日夜想念着要在一起;在一起了,就祈求永不分离。这样的爱情观很少有贞洁观念和礼教的束缚,更少掺杂世俗和功利的成分。如《王风·大车》中,女子对男子坚贞不渝的爱情誓言“毂则异室,死则同穴”,活着如果不能同住一室,纵然死了也愿意同埋一穴,可见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可以说,《诗经》爱情诗向我们展示的大多为人类美好的情感世界,没有世俗的偏见,只有忠贞的爱情,强烈地震撼着读者的心。

2 爱情的率真、平等、主动性

《诗经》中的爱情不但是自由的,大多也都较为平等,因为周代的女子当时充当重要的劳动力,因此女人的地位很重要,女子大胆真切表达爱意的诗篇不在少数,如《郑风·东门之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诗中女主人公率真大胆地向恋人表露心迹,埋怨情人不来与自己相聚:“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虽然诗篇很小,但仍使人荡气回肠,如醇酿般让人余味无穷。再譬如《郑风·褰裳》里讲述了主人公发娇怒的情景:“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你若想我,就赶快渡溱河来找我;你要是不想念我,别以为就没有别人想我了。)这样的大胆率真的女子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勇敢追求,就算是失恋也定然不会寻死觅活,虽然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在戏谑之中将一位活泼、爽朗、大胆、充满无限深情的女子活脱脱呈现到读者眼前。在《召南·江有汜》中,女主角也有大胆之言:“不我以,其后也悔。”今生不让我与你相伴,日后你一定后悔!这么自信、直接和坦率,着实让人佩服。《王风·采葛》中的“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种男女思慕爱情的坦率大胆的表达,以致几千年过去了,仍旧能引起世人的共鸣,体现《诗经》时代人们向往的平等、率真、主动的爱情观。

3 爱情的相互性

《诗经》时代人们都是主动表现自己的爱意,并等待对方接受,再约为婚约。这一过程,必须是两者相互爱慕,如在《卫风·木瓜》中,首先描写了男女约会中互赠定情物,并邀歌对唱,相互表白心迹。再如《邶风·静女》中,“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更是将青年男女约会时逗趣的情景描写得活灵活现。

在《诗经》的爱情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爱情真挚、忠贞的价值取向标准,同时还向我们展示了无功利的爱情、和谐的爱情等。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人类婚恋观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更多人将爱情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对爱情的价值衡量标准无不掺杂着名利、金钱、荣禄等成分,这无疑使当今人与人之间最纯真的爱情大打折扣。《诗经》作为流传两千多年的巨著,其爱情诗篇发人深省,带给当代人一种深深的震撼,使当今人类回复到人类的本初时代,学会爱,领悟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情观,从心灵深处构建和谐、健康的生活理念,从而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振甫:《诗经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 张克平等:《诗经注译》,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 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4] 罗宗强:《中国古代文学创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 赵敏俐:《中国诗歌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6] 朱东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7] 张连举:《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论〈诗经〉中的抗婚诗和悼亡诗》,《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作者简介:王中田,男,1965—,山东博兴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古典文献学、古代文学等,工作单位:滨州学院。

作者:王中田

婚恋观古代文学论文 篇3:

共情与重塑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中国古代文学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中国古代文学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精神,是推动中华文明不断向前更新发展的原动力。因此中国古代文学领域的研究者,应当弘扬古代文学的精神传统,传承并且创新古代文学的学科体系,“推动中国文学和中华文明走向新的历史性辉煌,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学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贡献中国文学应有的智慧。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在当代中国的文化担当,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国古代文学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工作者,尤其是承担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更应该具备“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主动参与到传承弘扬和创新发展古代文化这项伟大事业中来。中国古代文学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体系,古代经典的诗词文赋创作在距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间,与今天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存在一定的隔膜。因此在课程中不仅需要借助吟诵、感悟和体验的方式,更需要践行“知人论世”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移情”和“共情”等方式,将学生真正代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进而通过改编、续写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故事,“重塑”经典文学作品的新生命。

一、移情和共情,代入文学作品的世界

“移情”和“共情”是精神分析、心理咨询和治疗阶段常用的技术手段,其共同目的是将自身转移或者代入到对方的主观世界,从而能够感受对方的精神情感。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移情”和“共情”的方式,可以协助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调动自身思想、情感等生命活动到文本中”。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国家文学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中國古代文学关注的主体是人及人的生活,情感抒写的主体不是神的情感,也不是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文学或者说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和体悟的学科,因此在古代文学课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移情”和“共情”的优势。

“古今文化‘历时性’差异大导致古代文学难教与难学,情感教学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情感教学法”是近年来高校中文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探索的新方法,在古代文学这门应用性相对较弱、学生接受度较低的课程中收效显著,“移情”和“共情”实质上也是开展情感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和目的。实现“移情”和“共情”的关键在于教学中文本作品的导入和介绍。在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借助图像和音频等资源创设和营造文学作品中的情境氛围。多维度多层次达到“共情”,除了可以使用现代技术设备和资源外,更重要的是精心设计疑问悬念和精彩的导语,吸引和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于作者和作品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性和积极性,真正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最终实现与其共情、共鸣,经历作者的悲欢离合,切身体味到文学作品的喜怒哀乐。

教师可以为学生的“共情”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影响“共情”效果的因素。比如气候和环境的贴合,教师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灵活调换和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古代文学中有很多季节特色显著的作品,春雨夏花秋叶冬雪各有其妙。顺应四季的更迭,条件允许下可以进行户外教学,更能引起学生的互动和共情,有助于学生感受作品的韵味。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毋庸置疑会直接影响“移情”或者“共情”效果,而因专业、年级等原因造成的群体性思维方式差异也值得关注。比如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影视学和学前教育专业在古代文学课程中,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感兴趣的题材内容不同,所展现的情感能力不同,教学时文本导入所用的时间和最终达到的共情效果也不同。

二、故事与重塑,赋予古代文学新生命

“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追寻、描述以及尽可能还原古代文学的现象和场景,并在这个过程中,叙写和重塑中国作家、中国文学的情感、审美与生命世界。”在实现“移情”和“共情”以后,学生开始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置身于中国古代作家生活的时代环境中,文学作品才真正地被解读和吸收,过去的情感和故事才真正“活”了起来。这些文学作品饱含人生的哲理和动人的情感,连接和沟通了过去和现在。在经典作品的故事基础之上以“古”创新,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改编和续写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才能够创造出传统文学的新价值,“重塑”经典文学作品在当代的新生命。

改编和续写古代的文学作品,以李白的《长干行》为例。《长干行》是一首以女子的视角、以“妾”为第一人称娓娓道来的感情故事,也是“青梅竹马”的出处。“青梅竹马”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却鲜有人能道出它的来历。起初文本导入时学生普遍对作品感到新奇,但很快就被代入到这个主人公的情感世界。主人公与一同长大的玩伴年少新婚,从开始的陌生和胆怯到婚后的快乐和誓守,从友情到爱情最后化为亲情,从等候心爱人的期盼和担心到韶华逝去、归期无望的痛苦哀伤,主人公在内心深处依然相信心爱人最终会寄书归来,早已年迈的“她”依然像个雀跃的小女孩要风雨无阻地迎他回家。篇幅虽然不长却充满生活感和画面感,有很多触人心弦的心理活动描写,很多学生在诗句的片段和细节上显然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和共鸣,整首诗讲解结束以后所有人沉浸其中。在达到了良好的“共情”效果以后,学生改编出了一些有质量的《长干行》故事。在改编的风格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改编的故事更多贴近《长干行》诗歌的原文翻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更偏重叙述作品开篇的童年时光,而新闻学和影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改编作品时想法更为大胆创新,基本脱离文本进行合理虚构,续写了丈夫在外经商的波折经历和夫妻团聚以后的场景,还有学生把两人的故事放在了现代都市生活之中。

除了两情相悦的常见题材外,还有很多像诗经中的《卫风·氓》、乐府诗的《白头吟》和《有所思》这样的题材,展现了古代女性在追求爱情时的自主自尊和面对变心时的洒脱决绝。“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这些爱憎分明、性格刚烈的女子形象让人印象深刻。这些典型故事对今天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仍然具有借鉴意义,若要爱人先要自爱,很多学生在改编和续写这些故事时表现了对现代女性如何保持理性和独立的思考。

故事是世界永恒的语言,一个好的故事胜过千言万语。古代文学作品的题材类型丰富,包罗历史、政治、农事、战争、行旅、情感等等,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今天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依据和资源宝库。情感类的文学作品中数量较多、也最具代表性的是婚恋诗,优秀的婚恋诗作品既有两性倾慕、相思相守的纯真热烈,也有自主抗争、断情明志的个性意志。在课程实践中学生改编和续写情感类作品的故事,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收获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教学案例。

高校作为传承和创新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古代文学的课程应当“关注古代文学的审美世界与当代精神生活的传承关系,关注它们为当代人与当代生活提供怎样的精神滋养与文化资源。只有这样,古代文学研究才能接地气,才能走出古代文学只是古代文学研究者的文学研究这个单一化格局”。通过改编、续写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故事,以“古”创新,“重塑”经典文学作品的新生命,才能让古代文学与当代生活融会起来,才能让大学生参与到当代社会精神生活的创作与创新之中,把‘古代的’文学现象创造性的转化为‘当代的’思想资源,使古代文学在重塑经典故事中获得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5月第3版.

[2]康震.弘扬传统,创新话语,贡献智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与时代使命.文学评论,2016年第6期.

[3]李聪聪.古典诗词“共情式”阅读与教学.文教资料,2018年第29期.

[4]孙玉安.中文专业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法初探.文学教育,2016年8月.

[5]孔凡龙.加强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年5月.

[6]张永华.古代文学情感教学模式.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7月.

作者:席艺璇

上一篇:种植户人力资本论文下一篇:土地增值税税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