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律事务特点功能论文

2022-04-25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与经济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企业不仅在商业运作过程中面临诸如合同欺诈、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而且在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等资本操作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可以说,法律事务已逐渐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企业法律事务特点功能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企业法律事务特点功能论文 篇1:

当前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现状及防范建议

摘要:在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影响力的加强,以及我国各项法律的建立、修改的完善的大前提下,企业涉及到的法律事项越来越普及,因此我国当代企业对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得到了提高。本文就针对我国当前的一些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现状作一些概论分析以及对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企业法律事务管理 现状 防范建议

一、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概述

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工作有许多种, 而且随着法律的逐渐完善而不断地增多。就我国目前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实际来看,综合来讲可以划分为六个大的方面:一是关于企业的招标、竞标、企业工商登记管理以及合同管理事务。二是企业投资的相关决策、企业结构的改革与企业的资产管理的相关事务。三是对于部分企业的证劵发售和相关的交易法律准则。四是关于企业专利、企业商标与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管理事务。五是企业的税费征收、海外税收、企业固定的不动产等法律事务。六是企业的劳动人事保障,社会福利保障以及就业劳动相关的各项法律事务。而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许多内容都是我国法律的变动来做出相对应的改动,因此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是要对我国法律的修改来及时适应的,同时也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做出调整。目前我国企业处理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常见方法有法律的咨询与宣传、审核和起草法律文件、企业之间的调节协商、行政谈判以及诉讼事务。【1】

二、我国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状况

我国的各个企业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中存在的各个问题。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中机构设置、人员安排、管理流程、经费预算等等各个方面中,各个企业大多数的法律事务管理都不能和这个企业功能类似的企业财务管理相比较,这样就能够客观说明我国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还不够成熟,各个企业在寻求发展的同时对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盈利是所有企业的根本目的,但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渐完善,企业的发展与法律的联系越来越不可分开。当然有些企业认识到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重要性,可是在发展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建设工作时,存在了许多的问题。总结起来有这几个方面:

2.1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表面化。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建设成为一种趋势的市场环境下,有些企业也采取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但是这其中大多的企业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方面的工作只是做表面工作,根本没有落实到根本,没有对企业的根本情况做相对应的工作。

2.2从根本对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排斥。部分企业认为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是对企业发展的一种阻碍,其工作的进行只是会加重企业管理工作的繁琐,会降低公司的运作效率,会对企业管理层是一种压力。另外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会加重企业运作的经费。总而言之就是认为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弊端远大于给企业带来的利端。【2】

2.3对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理解的片面化。许多企业认为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就是对于一些企业间的商业纠纷,简单的来讲就是“打几场官司”而已。只要在一些企业纠纷诉讼案胜诉,就达到了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作用。至于法律事务管理其它涉及的方面就被忽视了。怎样吸取企业在有关诉讼案件中得到的教训, 怎样从其它企业官司中得到借鉴,充分利用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力量, 解决一些企业发展中不必要的麻烦。

2.4对于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部分企业对于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建设虽然比较重视,但是对于企业事务管理的建设不够全面。没有一种比较健全的体系,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所以许多地方的方法还在探讨。对于其管理工作在企业的运作没有很适当的融合。

三、加强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建议

3.1对于企业内部必须得到完全普及企业法律事务的的意识教育, 加强企业运用法律来调动管理部门,依法来管理整个企业和维护整个企业的利益。同时在企业内部要求每个企业员工知道法律、理解法律、懂得运用法律。因此企业要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员工的法律的意识。要做到上面所要求的目标。首先是法律类型不同与公司其中内部优秀的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参加有关政府部门组织举办的法律诊所和专题法律讲座是很重要的,在不同层次的干部和子系统中,要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和学习,提高管理法律的知识水平。其次,在与国家的法律扫盲计划和学习新的法规中,要加强法规宣传,员工个人在要提高自身素质和其它的法律素养,使全体员工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的结合是在法律的基础上建立的,树立依法经营,自觉运用法律知识进行每天的日常工作。再次,要引导各级管理人员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处理各种内部和外部的利益,以实现业务目标。最后,在分析法律事务的经验和教训时,要及时总结教训,促进法律事务的完成,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大力推广,让法律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加强绝大多数工人的法律意识。

3.2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要明白集中管理的重要性和专业性以及法律事务的特殊性,因为企业的法律事务是具有一个特殊的法律事务管理功能和法律顾问,以确保法律上的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治理。法律顾问律师注册的专业应对企业管理也很熟悉,可以作为一个法律专家参与重大的经营决策。【3】

3.3建立健全法律事务管理的规则和法规,逐步实现管理公司法律事务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特点,保护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按照规定的国家法律和公司法律事务建立一个系统的工作,让企业内部的规章避免形式化,要任务可以发给下属单位和部门实施。同时,企业法律事务的管理机构,要监督执行各种系统,并依法逐步纳入企业管理的轨道。

3.4合同管理为主线,处理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要有很多的其他企业法人,社会中介机构和研究机构的经济关系也要处理好。为了规范经济交流,有效地预防纠纷,企业必须加强合同管理。合同管理是公司法律事务中的每天工作量最大的工作之一。企业应制定一个全面的合同管理制度,从招标、投标、资信调查、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的性能都要进行监督和管理及其全过程。例如,超过所需的数量,合同金额就必须报公司的法律事务部门审核。不允许签订合同和财务付款比例不经过法律部门的同意。对于重大的合同,法律部门必须派人参入整个过程,严格合同的管理,及时预防因合约因素可能在未来的业绩方面给企业造成损失。

3.5以协调行政复议为主要手段,依法处理好行政税收的关系,尤其是在转型的过程中,在我国经济系统开放的年代,在收集的税收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但我国的行政税收和费用征收的法律制度现在是不完美的。在这方面,公司的法律事务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国家和地方的法律和法规,建立严格的内部审查。例如,如果审计没有在公司法律事务部通过,财务部门可以拒绝支付非法的评估费,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4】

3.6有效地利用法律手段来建立最后一道防线,以保障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法人和其他法人实体出现意外,让企业和政府及相关部门处理好企业和其它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避免争端的出现,但解决争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诉讼解决争议的方法是不得已为之。这是为了维护职工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企业必须建立的最后一道防线。

参考文献

[1]冯耀华;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7期

[2]柴君 伍飞霞 王玮;浅析企业法律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经济师;2009年03期

[3]陶必胜;关于强化电力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初步思考[J];中国能源;2009年07期

[4]谢玉龙;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法律风险防范[J];才智;2011年27期

邮寄地址:浙江杭州市萧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鸿达路125号 邮编:311215

作者:曹玉明

企业法律事务特点功能论文 篇2:

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与企业经营风险管理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与经济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日益完善。企业不仅在商业运作过程中面临诸如合同欺诈、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而且在改制、并购重组、对外投资等资本操作中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法律风险。可以说,法律事务已逐渐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因此,了解企业法律事务工作,增强企业经营风险意识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企业法律风险的阐述,分析了企业经营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对企业进行经营法律风险防范的重要性。最后,提出了如何建立完善的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

一、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特点和功能

1.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特点

(1)企业法律事务与国家法律关系密切。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针,企业作为国家经济活动的细胞,也应该受到法律法规的约束,让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各经济主体相互平等基础上的,而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纠纷主要依靠法律进行调整和救济,企业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法律进行维护。

(2)企业法律事务贯穿企业经营全过程。企业除了在经济、民事纠纷中涉及相关法律问题外,在企业制定规章制度、进行劳动人事管理、税务处理等时也会涉及相关法律问题。

(3)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体现的是对国家法律法规的遵守,防止和解决法律冲突,但是,不享有任何的执法权利。

(4)企业法律事务工作是以预防为主,目的在于避免法律纠纷,切不能本末倒置,将解决、处理纠纷作为企业法律事务工作的目标。

(5)虽然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不属于企业经营中的主要工作,不过其涉及面广、内容复杂,所以从事企业法律事业的工作人员需要一专多能。

2.企业经营法律事务工作的功能

(1)法律风险的预防功能。此为企业经营法律事务工作最主要的功能。企业领导在对企业经营进行决策时,法律事务工作人员通过对决策的分析,可从法律方面向领导提供相应的法律意见。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法律事务工作人员通过对经济合同和相关文书的起草、审查,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法律疑问进行解答等,使企业依法进行经营,预防法律漏洞,避免企业经济损失。

(2)经营损失的挽救功能。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合理利益受到侵害时,法律手段作为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对企业间产生的纠纷进行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一系列活动。

(3)法律意识的宣传功能。除了处理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对外纠纷,企业法律事务工作人员也承担着员工法律咨询解答的重任。相关法律常识的宣传能提高企业职工的法律意识,使职工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并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企业经营法律风险概述

1.企业法律风险的定义

2004年5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在此办法中首次对“企业法律风险”进行了定义。“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由企业具体法律行为不规范导致的、与企业所期待达到的目标相违背并将损害其合法权益的、一种发生不利法律后果的可能性。

2.企业法律风险的特征

(1)企业法律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的关联性。当企业遇到财务风险、战略风险后,将导致企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时风险就以法律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可看出,它们之间是一种可转化的关系。

(2)企业法律风险的广泛性。每一个企业都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主体,都受到相关法律的制约。因此,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做是法律行为,企业在运营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生法律风险。

(3)企业法律风险结果的强制性。企业法律风险造成的后果因各企业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不过企业法律风险造成的后果归结起来分为三大部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企业的经营活动如果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履行是由国家强制保证实施的,所以,企业法律风险造成的后果具有强制性。

三、企业经营中法律风险的产生及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1.企业经营法律风险分析

企业的经营管理是涉及诸多方面的,下面从合同管理、筹建项目、知识产权保护等三个重要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1)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企业之间进行交易活动的基础是合同。合同的法律风险是指在合同签订、履行、终止以及追究违约责任的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不能如约履行义务的可能性。主要表现为:合同签订过程的法律风险;合同履行的法律风险;交易主体资格的法律风险等方面。

(2)筹建项目的法律风险。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项目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加。因此,企业依法进行项目建设管理也越来越重要,企业项目筹建的法律风险越来越大。常见的法律风险包括项目行政许可风险、投资风险等。

(3)知识产权保护风险。随着国家出台的法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也引导着社会各界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提高。知识产权的纠纷往往不仅给企业带来现实的经济损失,而且还给企业带来远超过经济损失的企业无形资产的损失。所以,对公司自有知识产权的管理成为企业经营生产中的一件大事。

2.企业经营法律风险产生的原因

(1)企业管理的缺陷。企业管理的有效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现实生产经营中,每个企业都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制度缺陷。企业制度的制订和执行的不规范,都有可能使企业的法律风险产生。

(2)市场竞争的内因。市场经济刺激着每一个市场主体生产竞争,企业为了谋求发展空间,会采取一切手段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以确保自己的优势地位。因此在严峻的竞争中,企业容易陷入对手的法律陷阱当中。

(3)企业内部的风险。企业是由人组成的集合体,企业中的所有决策都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而人都是有私心的,但凡在作出决定的时候,都会因为私心而作出对于自己有利的选择,这就有可能让企业承担起更大的法律风险。

四、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及建议

1.从观念上树立正确的企业管理法律事务意识

企业法律事务贯彻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我们要树立起正确的法律风险意识,坚持事先防范与事中控制为主、事后补救为辅的观念。预防风险不能单靠事后的补救,事前做好防范工作才能使企业管理走上正常的轨道。

2.协调法律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

法律部门与企业其他各部门常常会出现对立的情况,法律部门注重规范各部门的行事规范,侧重于发现其存在的法律风险,但这样会影响其他部门工作的效率。因此,企业必须注意法律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提高其他各部门对法律部门的认知,引导整个企业建立起有序的决策机制。

3.避免管理人员的独断专行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君权思想。管理层可以独立地作出决定,无论这种决定是否有利于公司的经营发展。这就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其权力为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同样,我们也可以运用企业这一特点,从企业高层着手,为企业管理的法律工作保驾护航,高层的意志在中国往往是工作成败的关键。

总之,在法制环境逐渐完善的今天,违法经营在企业管理中的危害已经是不言自明的道理。企业只有坚持依法经营,在合法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利润,才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正道。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市技师学院)

作者:罗慧玲

企业法律事务特点功能论文 篇3:

关于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它在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发展潜力较大,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在这种现实情况下,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教学改革,构建新的教学体系,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文章论述了高职学校法律事务专业的教学应确立适应市场的培养目标,建构理论教学、实践以及监控的教学体系,使其毕业生更具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高职教育 教学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都玉玲(1978- ),女,河南修武人,焦作大学法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行政法学。(河南 焦作 4540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很多院校没有清楚认识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重要性,尤其是发展时间短的专业,在专业建设方面是本科压缩型的,培养的毕业生理论知识不如本科生,职业技能也很薄弱,不能适应市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因此,焦作大学(以下简称“我校”)非常重视新设置专业的建设工作。本文将结合我校法律事务专业的现实及改革,谈谈高职教育中法律事务专业构建新的教学体系的措施。

一、确立适应市场的培养目标是构建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教学体系的前提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法律事务专业教学体系应具备以下特征:

首先,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实践型的操作人才和应用型的辅助类法学人才。因此,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教学的侧重点不在于教授法学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在于根据法学职业的社会需求培养适度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熟练应用法律知识、职业适应性较强的学生。“应用性”当然就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显著特征,高职教育教学计划中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必须以应用性为主线来构建教学体系。

其次,突出人才培养的复合性特征。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法学人才,能力应具有复合性,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专业方面的一般能力,包括法学基础理论、法律条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应用写作、社会调查能力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即运用所学的有限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能力。

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法律服务机构等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健全体魄,熟练掌握法律事务专业职业岗位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中要求,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由于教学总学时是有限的,因此,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结合法律事务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实用、实际、实践的原则重新构建教学体系。

(一)统筹考虑,优化课程设置

统筹考虑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以“理论够用”为原则,合并精简内容紧密的基础理论课程,把社会需要的应用性课程定为选修课。也就是说,在课程设计中调整了课程结构,打破以往部门法条块分割的教学模式,以法律事务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做到诉讼法与实体法交叉渗透,诉讼业务与非诉业务交叉渗透,法律辅助性岗位与法律职业交叉渗透,同时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讨论修改教学计划,转变教师思想,将原来的法律本科压缩式教育发展为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具有鲜明特色的“理论教学精当、强化技能培养、多种素质复合、就业方向灵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法律的意识和基本能力。

(二)重视教材的选用与建设

高职高专教材作为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知识载体和教学基本工具,直接关系到高职高专教育能否为一线岗位培养符合要求的高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要注重选用内容精、知识新,吸收了我国高职高专教学实践新成果以及同类教材优点的统编教材和国家优秀教材;考虑法律事务专业教学对象的特点,鼓励教师编写体现高职特色的、实用的教材。目前,我校法律事务专业在选用教材时紧紧围绕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为依据,结合最新教材出版动态来确定教材。随着办学经验的丰富和积累,将在结合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开发本专业的特色教材。

(三)改革理论教学方法

法律事务教学要求学生多动脑、多思考,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培养能力。因此,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考核。在教学方法改革中,主要进行了以下探索:

1.案例教学。在传统法学教育中,教师也常讲到案例,但那只是举例,其目的仅仅是解释法理论、法规则,不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的案例教学法应该更加系统化,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讨论分析案例,指导学生分析讨论,分析实践中的操作方法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总结操作技巧;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写案例分析报告,并对案件的整个分析过程进行总结。

2.法理辨析。法理辨析活动旨在通过选取实际生活中具有标本意义的热议案例和热点话题,展开讨论,透析法理,辨明是非,使学生的思辨能力与法学理论从中得到锻炼与提升。

3.专题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重点讲述某些理论难点及热点问题,帮助学生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

三、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在于将社会活动中的法学实践与法学理论有机结合,加强课内实践性和课外实践性教学环节。

(一)建立与高职法律事务专业相配套的实习基地

借鉴国内外有关经验,高职法律事务专业应当建立相对固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与各门课程相配套的实习场所,创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法学教育环境。

1.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校内实训室是校内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证。学生通过校内实训,受到最基本的文书写作的训练和逻辑思维的锻炼,有利于对理论知识进行理解,及早进入职业角色,接触实践,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我校成立法律事务专业后,立刻筹备建立模拟法庭,在教学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又成功筹办了法律援助中心校内工作站,与多家司法机关、法律服务机构签订实习基地协议,在校内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技术先进、配置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凭借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营造氛围,以缩短学校和社会间的差距,达到使学生较快胜任工作岗位的目的。同时,完成了本专业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实现法律事务专业培养目标的保障。

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高职教育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培养合格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法律事务专业学生到实际业务部门实习,因国家司法考试、保护国家秘密等门槛而存在诸多困难,但学生依然可通过与法官、检察官讨论真实案件,或协助律师参加庭审而得到锻炼,将理论知识系统化、用到实处。经校外实训基地培训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均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与训练。到目前为止,接受过校外实训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都受到实训单位和企业的青睐,这也坚定了我校继续探索特色办学模式的信心。

(二)增加独立设置的实践课

独立设置的实践课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使教学更加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模拟法庭。采用真实案例,让学生分角色模仿实际情景,严格按照诉讼程序审理案件,使学生的基本法理知识和诉讼程序知识得以在实践中运用。模拟法庭教学为学生提供了集中模拟法律实践的场所和机会,让学生走出原已熟悉的格式化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圈。在模拟的诉讼环境中掌握具体的审判过程,较直接地面对法律实践问题的考验,促进理论化、感性化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实用性、操作性的知识。学生通过讨论案情,制作相关法律文书,主持庭审,通过法庭上陈述、举证、质证、辩论、评议、宣判等过程,实务操作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并训练了司法速记、司法口才、司法文书写作等基本专业技能。

2.认知实习和顶岗实习。认知实习即通过带领学生到法院、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监狱、劳教所等地参观和了解日常工作程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有关法律工作部门的现状和工作程序,同时做一些社会调查,以了解我国目前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环境。如学生在认知实习中通过旁听审判,熟悉了庭审程序,亲身感知了法庭辩论的技巧,获得了宝贵的感性经验;通过参观监狱、劳教所并且和服刑人员谈话,了解了我国的监管制度和刑罚执行制度。学生对不同法律工作部门的熟悉和了解,不仅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强化职业技能,而且有利于学生将来就业方向的灵活选择。顶岗实习即安排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相关法律工作部门实习,锻炼法律应用能力,为将来从事法律工作做准备。顶岗实习是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职业技能的综合提高与检验,也是学生熟悉将来工作环境的角色预演,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锻炼。

3.法律诊所教学。法律诊所教学的出发点是通过学生处理实际案例,让学生接触实际案例的操作,培养一个能独立工作的法律工作者。其本质在于帮助学生培养经验式学习的能力以及凭借经验进行反思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和职业能力。法律诊所教学目前引起了我国高等院校法学院的兴趣,许多院校纷纷进行有益的探索。我校法律事务专业虽然面临许多困难,但也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确立了法律诊所教学的目标及规则。学生与老师和律师一起平等参与案件,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独立作出判断并制定诉讼对策,锻炼独立处理案件的能力。

(三)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服务教学活动

教学手段在学生认知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使用教学手段可以对所研究的对象或事物提供更完整、更准确的信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满足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首先,要积极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法律事务专业在教育技术手段方面,根据不同课程特点,在充分利用传统教育手段的基础上,专业教师采用投影、录像、课件等多媒体教学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建立了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多媒体课件库和试题库,相应的电子交流网站平台和学生形成教学互动。这些课程传递信息容量大、形象化、随时可展开讨论,达到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其次,要建立适合专业发展的图书馆、阅览室。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学研究的信息日新月异,图书馆和阅览室建设是改善教学条件的重要举措。为搞好专业建设,除经常培训专业教师外,还应当加大投入,购置本专业图书资料,增添仪器设备。

四、高职法律事务专业教学监控体系的构建

建立科学、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考评体系,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实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是高职院校法律事务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首先,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学生考核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只能通过最后的试卷来考核学生,使得会临时抱佛脚的学生钻了空子,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能力和缺陷。新的考核体系考虑到这些问题,在理论教学环节,平时课堂表现与期末考试结果相结合;实践教学环节,针对不同的实训课程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如模拟法庭结束后,通过扮演角色的表现和书写庭后总结确定成绩;毕业实习,通过实习周志和实习报告考评;设有答辩等考核方式,使学生时刻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为日后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其次,要建立教师评价体系。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综合打分,同行之间互相听课、检查教学,在此基础上对每位老师作出评价,这促使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教学方式从事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满足学生要求和适应法律事务专业的发展。

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专业应用能力是毕业生有效择业的前提条件,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成功融入社会的必要保证。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时刻牢记教训,保持清醒头脑,运用教育的内外部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努力寻找出适合高职教育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艳锋.关于专科教育的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5).

[2]朱向阳.以就业为导向努力拓展能力本位教育[J].职教论坛,2005(31).

[3]李克,葛恒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构建能力本位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培训,2005(9).

[4]徐生俊.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河西学院学报,2005(5).

[5]周建松.高等职业学院办学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3(9).

[6]刘征.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

作者:都玉玲

上一篇:节能环保视野技术创新论文下一篇:民间传统艺术声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