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2024-05-01

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精选10篇)

篇1: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是当今企业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国经济一直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我国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法律对经济的调整价值体现的越来越明显。在当前的大背景下,通过法律来调整经济是历史的必然选择。现代企业想要有个良好的发展,企业必须进行法律事务管理,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法律事务管理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法律事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法律事务管理对企业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

(一)法律可以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进行调节

企业在发展运营的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相应的法律问题,在一些相关的阶段这些相应的法律问题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损失。在激烈竞争的今天,这些损失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法律事务的管理,这样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降低,使得企业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证。

(二)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符合市场经济的相关要求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必须要符合市场的相关特点才能取得很好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制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体制下,一些相关的部门也必须得到法律的授权才能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能很好的保证经济的开发性和自由性。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形势越来越复杂。我国的经济主体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劣势,在法律意识上存在着不足。因此,想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取得相应的优势,必须加强企业的法律意识,这样才能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存在优势。

二、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依据

(一)法律有其社会性,这是强化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般来讲,执行社会公共职能是法律社会性质的重要表现,体现在管理社会生产、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等方面。但是,当前企业活动的主旨就是需要呈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趋势,企业成为了整个社会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从事产品的开发、推广和销售也逐渐成为大规模的.社会活动。

(二)法律的规范性规定了法律在强化企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法律主要是以严谨形式和明确的责任限制,为企业发展规定了一个正确的标准,规定了其在发展过程当中能够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于以上这些发挥着规范作用,这些需要企业去认真了解并适应。

(三)企业与法律的双向渗透影响和调整促进了其共同发展

法律的各种特性很好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法律和政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将企业工作过程中积累到的经验、做法等,上升到法律规范,从而使其能够长时间进行推广和应用,而企业同时也需要认真贯彻法律,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目前的情况

目前我国企业法律失误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国企业法律事务管理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的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对目前的状况做出改善。

(一)管理机构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法律管理机构不够健全,许多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有些企业单位虽然设立的相应的部门,但也不进行实质性的工作,职位都是由其它机构的人员代理。有些企业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使得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无法正常的进行。这样一来,企业就容易受到市场上风险的影响,使得企业受到不应该的损失。法律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企业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能保证相关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企业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不过关,就会使得企业处于不利的法律地位,容易受到市场上风险的影响。

(二)法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不足

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是一项对专业性要求比较高的工作,现在的市场经济环境有相对比较复杂,法律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当前的形势全面的考虑分析,这就要求了法律工作人员要有比较高的综合素质。而目前许多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许多企业的法律事务工作人员由其它部门的工作人员代理。这样在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法律事务工作人员就无法对一些风险做出很好的预判,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风险。法律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达不到要求,这样既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无法使工作达到预期的要求,这样严重影响着企业的不断发展。

(三)法律事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利用

现代企业管理中,做好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不仅能很好的降低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受到风险的概率,同时也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重要资源。而目前在许多企业中都没有认识到法律是一项重要资源,这就使得法律在这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法律可以为企业的许多重大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可以保证企业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使得企业不会由于法律方面的问题而受到不应该的损失。

四、改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体系的方法策略

目前企业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存在着问题,企业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手段对目前的情况进行改善,才能保证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并且能够起到应有的效果。改善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建立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对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其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因此,企业必须要设立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机构来进行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很好的进行,并且可以起到应有的作用,可以为降低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受到法律风险的概率。另外,健全的规章制度对于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来说也非常重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项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又适合自身发展的规章制度,使得制度能在实际中得到落实,这对提高法律工作的效果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同时,企业需要以企业内部规定的形式,下发所属单位、各部门去执行相关的法律规定,还需要通过企业法律事务管理机构对于各项制度进行监督,使得企业进去到法律的轨道当中。

(二)在企业内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相关法律知识能在企业员工中普及,这对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正常的进行也很有帮助。因此,我们要在员工中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普及。首先,企业可以挑选一部分人员去政府法律培训班进行学习,然后再由这部分人分批的给企业的员工进行讲解,这样以使得企业的员工了解相关的法律;其次,要及时的对国家颁布的新的法律法规进行了解,加强法律的宣传力度,使得大部分员工都能意识到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进行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三)提高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企业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又由于法律工作的复杂性,在新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法律事务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有一定的商贸知识和管理知识才能很好的进行各方面工作。为了使得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保证。首先,企业必须要对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筛选,选用一些有着专业能力的人员担任相关的职务;其次,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后,企业要定期的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更加的全面完善,也可以使得他们对一些新的知识及时的进行了解。另外,通过培训还能使得工作人员对企业有更全面的了解,使得他们更能很好的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结语

在新的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企业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错号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工作,从而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取得更好的发展。

篇2: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在公司总体战略中,总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开始备受推崇,它不仅影响着公司对未来变化的预判能力,还对公司高层的决策方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趋势一:首席法务官/总法律顾问成为公司董事会主要成员

2000年前后,美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施乐等一批企业巨擘纷纷承认存在财务舞弊,在全球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批大的上市公司遭投资者抛弃,宣布破产。这些企业的造假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考|试/大同时,也损害了资本市场的秩序,给全球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而这一系列公司丑闻及公司倒闭事件被认为是总法律顾问职责开始变化的一个主要转折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总法律顾问作为董事会主要成员或者出席董事会会议的做法开始受到推崇。

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20%的调查对象反映其公司的总法律顾问是董事,2005年是14%,而2007年这个百分比是16.7%.虽然有所降温,但事实上担任公司董事的总法律顾问在人数上显然仍占据较高比例。

最新的PLC调查结果显示,董事级别的总法律顾问的职责和定位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总体的法律风险管理上,接近70%的调查对象赞同或者非常赞同企业法律顾问出席董事会会议,帮助解决公司治理问题,这一比例比两年前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

趋势二:企业法律顾问成为公司治理问题的主要建言者

公司治理是通过一套制度或机制来协调公司与所有利害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公司决策的科学化,从而最终维护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股东大会、考|试/大董事会、监事会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内部治理。

在2007年的调查中,三分之二以上的被调查公司认同或非常认同,在过去的一年中,律师在公司治理方面发挥的影响进一步增加,相比于两年前增长了20多个百分点。内部法律顾问在提供公司治理方面的意见时仍然发挥着核心作用,这一事实本身就能说明问题。2007年,67.7%的被调查公司表示,内部法律顾问是公司治理方面的主要建言者。这一比例与2005年的66.7%相比,略有增加。

显然,总法律顾问依然比公司内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全面负责公司治理问题。2007年和2006年的调查表明,全面负责(无论是单独负责还是与他人共同负责)商业道德及公司治理的总法律顾问在人数比例上基本相同。2007年单独负责上述事务的总法律顾问占38.3%,在共同负责的情况下,考|试/大最常见的合作对象是公司秘书。总裁或CEO全面负责上述事务的公司占被调查公司的20.5%,董事长全面负责的占9%。

趋势三:总法律顾问直接向CEO或董事长汇报工作

只要看一下总法律顾问直接向谁负责,就可以了解法务部在公司总体战略中的重要程度以及总法律顾问在公司决策中所起的作用。从法律风险的角度来看,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影响着公司对未来变化的预判能力,影响着公司高层的决策方向。

2007年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总法律顾问向董事会一级的领导负责。44.8%向CEO负责,21.9%向董事长或总裁负责。这与2005年的调查结果非常相似,当年有近一半的总法律顾问向CEO负责,约四分之一向董事长或总裁负责。在向CEO负责的总法律顾问中,68.3%直接向CEO负责,8.5% 间接向CEO负责,5.7%同时向CEO及另一位领导或部门主管负责。趋势四: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要求享有“律师——当事人特权”等规定呼声越来越高

美国联邦证据规则中第501到第510条集中规定了“律师-当事人特权”

(Attorney-client privilege),该规则第503条规定:当事人具有可以拒绝公开或者阻止其它人公开为了给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而进行的秘密交流内容的特权。其适用情况是在司法程序中,当律师被传唤为证人或出于其它原因,而被迫出示有关客户的证据的时候。全球不同法域内,也有类似的相关规定,有的司法领域内,考|试/大就将类似条款规定在律师执业守则或者律师法中。

而近年来,随着公司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的作用和价值的提升以及律师执业延伸到公司或者企业内部,公司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纷纷要求在司法程序中,把“律师-当事人特权”(Attorney-client privilege)等类似规定覆盖其与雇主单位提供法律服务的过程。

作为唯一一个全球企业法律顾问协会(Association of Corporate Counsel,简称ACC),ACC在很多重大案件司法程序过程当中,充当公司企业法律顾问/律师业界的代言人发表了支持性意见。在著名的欧洲 Akzo Nobel Chemicals Ltd.And Akros Chemicals Ltd vs.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Joined Cases T-125/03 and T-253/03)案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高等法院 Nationwide Mutual Insurance Company,et.al v.John Fleming,et.Al等案例中,ACC更是通过其行业代言人的身份,发出了企业法律顾问/公司律师应享有“律师-当事人特权”(Attorney-client privilege)规定的呼声。在刚刚闭幕的ACC2007全球理事会会议和全球年会上,几乎全球所有跨国公司的总法律顾问们都非常赞同这一意见。但是,企业法律顾问是否真正、在什么情况下以及什么时候享有这一规定特权,还有待不同法域、不同国家的有权法院的个案认定。

趋势五:法务管理机制上,集中管理和属地管理双向并行的倾向性也在增强

众所周知,大多数的跨国公司法务管理采取的是集中管理机制,以确保其战略部署和合规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各分支机构能够得到有效遵守和执行。而有效的全球法律风险管理机制取决于具体经营地方的法律实践和全球统一标准的最佳实践之间的恰当平衡,也即属地管理和集中管理的恰当平衡。法务管理结构直接影响这种平衡机制的效果。

我们看到,集中管理趋势在继续增强,但也有公司实行了双重的管理机制,即属地管理机制也在增强。

数据表明,53.8%的法务部是集中管理的,32.8%是部分集中管理,77.4%的企业法律顾问直接向总法律顾问汇报工作,但同时也有57%汇报给属地的法务部主管。考|试/大相关数据显示,当律师直接向当地法务部主管汇报时,通常能取得较佳效果。这种做法明智地折衷了属地法务管理的优势和集中管理的最佳实践。

趋势六:总法律顾问管理职责增加,正在变为公司的“4R 官”

从公司业务职能的宏观层面来看,法务部也颇为有趣。内部律师的汇报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公司是如何对待税务、知识产权管理、雇佣等具体风险领域。

在被调查的公司中,合规管理部门直接向总法律顾问负责的占60.8%(2005年为61.7%),公司治理部门向总法律顾问负责的占55.3%(2005年为64.8%),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向总法律顾问负责的占63.4%(2005年为71.6%)。总法律顾问与财务部门、税务部门之间不存在明显的汇报关系,总法律顾问与这两个部门根本不存在汇报关系的被调查公司分别占96.2%和92.8%。

对于规模更大的公司(即年营业额超过80亿美元的公司),这种比例就更高了:合规部门向总法律顾问负责的占65%,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向总法律顾问负责的占70%.这表明,当法律风险管理需要有更大程度的控制时,法务部门的核心作用就会更加突显。

在36.9%的被调查公司中,合规管理部门与总法律顾问之间不存在直接的汇报关系。在公司业务日趋规范、合规管理日渐重要的今天,这一比例有些令人吃惊。事实上,在银行和金融服务领域,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1.2%.一种可能的解释是,由于公司业务领域高度规范,对法律风险和合规事务分别处理比交给一个部门集中处理更加有效。如果是这样,合规部门和法务部门之间就需要维持一种有效的沟通机制。

总法律顾问正日益变为公司或企业的首席规则(RULES)官、首席负责(RESPONSIBILITY)官、首席权利(RIGHTS)官和首席风险(RISK)官。

趋势七:主要的法律风险领域呈现大纵深、系统化、具体化态势

在全球范围内,公司的主要法律风险呈现大纵深、系统化、具体化态势。

大纵深:传统的法律风险领域向纵深发展,考|试/大一些新兴的法律风险领域随着科技领域的纵深发展,也延展到了一些新兴的领域、空白地带,例如生物工程领域。

系统化:法律风险管理日益成为公司各个相关部门之间需要互相协同配合才能取得成效的工作,呈现系统化的态势,可以说,每一项法律事务都是一项系统工程。

具体化:指的是法律风险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细化,需要法务部门和法律顾问们采取非常具体的定量化的措施应对,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主要法律风险,同样,不同的公司面临的具体法律风险也不一样。

数据显示,反垄断/合法竞争被最大多数的被调查公司确认为公司面临的最大法律风险:18.1%的公司认为这是公司面临的最大风险,14.9%认为诉讼是最大风险,10.7%认为新法规是最大风险。

趋势八:业界对法律风险管理的成功要素和困难点基本认同

全球范围看来,有六点被认为是公司法律风险管理的成功要素:第一,在既定基础上重要风险得到识别和评估;第二,有明确的实施程序识别法律风险;第三,有明确的实施程序排序法律风险;第四,公司雇员明确理解什么样的法律风险对董事会来说是可接受的;第五,执行合规计划有明确的程序;第六,有有效的合规管理培训。其中,在既定基础上重要风险得到识别和评估,是排在第一位的。

同样,有五点用来形容公司法律风险管理的困难点:第一,取得高层支持;第二,监督和执行合规计划;第三,识别和跟踪法律风险管理领域;第四,风险排序和资源分配;第五,形成合规管理文化。

从全球范围看,取得高层支持是排在最困难这一列的,看来这是个世界性困难点。趋势九:法律事务经费/预算逐年增加

法律风险及合规程序的执行之所以被认为有了更大进步,考|试/大一种解释是,公司正在加大内部控制程序的资源投入。2007年数据显示,公司在这个业务领域中投入的资源似乎加大了。跨国公司法律事务平均支出占到公司总收入的1%。

数据显示,2007年,法律风险及合规管理预算增加的公司占61.7%,其中大幅增加的占25.9%.所有迹象表明,这方面的投资会持续下去,75.3%的被调查公司预计这方面的投资在今后两年还会增加。或许这会成为公司法务部提高自身地位的一个契机。

趋势十:法务部正在通过建立风险定期审核机制,对主要法律风险领域直接作出反应随着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各公司对法律风险管理和重视程度也不断上升,比如86.6%的被调查公司表示,2006年他们至少审核了在反垄断/竞争、合同管理、知识产权、公司商业数据保护等政策中的一项,其中24%的公司对本公司实施的所有政策进行了审核,19%的公司审核了大部分政策。2007年,大部分公司审核的政策包括商业规范/商业道德、公司治理、合规事务、内部贸易和反垄断。考|试/大政策审核的两种最常见情形是:政策的定期审核或新法规出台后的针对性审核。

这些结果表明,法务部正在通过建立一套以最有可能暴露的风险领域为重点的内部政策定期审核机制,对主要法律风险领域直接作出反应。只有6.5%的被调查公司表示,审核是

篇3:试论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关键词:管理创新,企业发展,作用

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其旨在通过引入一种更为有效而尚未被众多企业所采用的管理方法, 在要素不变的情况下, 提高产出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 管理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系统结构中的一项能力资源,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保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应不断进行管理创新。

1 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

首先, 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是由管理创新内在的功能和作用所决定的。管理创新是企业在内外因素作用下的一种自觉的“内功修炼”。它通过对管理的观念、体制、方法、手段的变革和更新, 使企业的管理不断地完善和健全。

其次, 买方市场条件下需要企业管理创新促发展。根据我国第三次工业普查, 目前加工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市场需求而出现相对过剩, 并导致市场过度竞争。例如, 彩电和洗衣机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分别为46.61%和43.4%, 家用电冰箱为50.5%。面对这样一个“过剩时期”, 企业再靠数量式的成长已没有多少市场空间,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应积极地探寻敢于变革、勇担风险和能够承受失败的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 只有这样, 才能应对这个变革的时代, 才能成长和壮大。

最后, 现代科技的进步既对管理创新带来了需求上的压力, 如技术的进步使得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可能, 从而增加了对管理的需求和依赖, 同时也为管理创新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和工具。

2 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

管理薄弱一直是我国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管理约束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具体地说, 我国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2.1 我国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 成本上升、资金紧张、人才缺乏、创新不足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据企业经营者对宏观经济形势及改革热点的判断、评价和建议——2008·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报告显示, 关于当前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最主要困难, 排在前两位的是“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 (77.8%) 和“人工成本上升” (72.2%) , 其他选择比重较高的还有“资金紧张” (57.2%) 、“缺乏人才” (41.8%) 和“缺乏创新能力” (29.4%) (如表1所示) 。

2.2 企业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2008年尽管我国经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 但是由于受到经济下滑、赢利减少的影响, 企业的研发投入也呈下降趋势。关于“企业2008年的研发投入情况”调查显示, 研发投入“增加”的企业占47.2%, 比“减少”的多35.4个百分点, 这一结果比2006年和2007年低10个百分点以上 (如表2所示) 。

从表2可以看出, 在企业的研发投入上, 小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 这一结果比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低20个百分点以上。

2.3 企业发展中的其他问题

首先, 企业经营观念落后, 企业管理的重点没有及时适应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其次, 企业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最后, 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低, 管理创新参与意识差, 据统计, 全国35岁以下的青年职工约有8000万人, 其中初级工占80%, 中级工不足20%, 高级工仅占1%。大多数青年职工的实际技术水平达不到相应的技术等级规定的应知应会标准。

3 管理创新对现代企业发展的作用

管理创新能使企业经济发展、技术进步, 是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需求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正像泰勒所指出的:“现有的需求和技术将创造出管理协调的需要和机会。”然而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并未对管理创新给予应有的重视, 事实上, 管理创新在企业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1 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核心竞争力实质上是将资产、技能和运作机制有机结合起来的企业自组织能力。为了培养这种能力, 企业必须实行技术创新、流程创新和知识创新, 但这种创新离不开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包括管理方法、手段的创新, 它不仅本身就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而且是构成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例如, 通过营销创新, 如网络创新、组合创新等有利于扩大市场占有率, 再如P.Senge提出的学习型组织是当代管理创新的最新思潮之一, 它通过超越自我、建立共同愿景、改变心智模式、团体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 建立一个扁平结构、充满学习动力机制的新型组织。

3.2 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管理创新的目标是提高企业有限资源的配置效率。这一效率虽然可以在众多指标上得到反映, 例如, 资金周转速度加快、资源消耗系数减小、劳动生产率提高等, 但最终还要在经济效益指标上有所体现, 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提高目前的效益, 二是提高未来的效益即企业的长远发展。

3.3 能促进企业降低交易成本

企业管理的创新, 使得现代企业可以将原本在企业之外的一些营业单位活动内部化, 从而节约企业的交易费用。最重要的是, 多单位的内部化使商品自一单位至他单位的流量得以在管理上进行协调。

参考文献

[1]段世昕.中小企业发展策略与管理创新[J].现代企业, 2008 (3) .

篇4: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关键词: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污染防治

我国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为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由于我国乡镇企业普遍技术力量薄弱、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资金投人不足,致使其原材料利用率低,能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因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所以说,加强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

(二)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二、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企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很多农民认为自然界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明白有很多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很多农村干部只是应付环境治理问题,从个人意识上不会主动的对环境进行保护。乡镇企业也是只关心自己的效益,对于环境的破坏视而不见,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当经济效益与环境问题发生冲突时,往往偏向于经济效益。当前环境保护的工作重心只注重城市环境,这也是造成农村环境不断破坏的一个原因。

(二)乡镇企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就是管理体系不健全。广大的农村地域辽阔,对轻微的环境污染有降解的能力。但是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农村的生态环境又显得很脆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更要正视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不可再给环境保护施加压力。

三、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社会监督。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应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增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特别是乡镇企业环保法规建设和环境教育,引导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团体的作用,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二)增加投资力度,保障环境管理体制顺利实施。应加大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争使环保投资与 GDP 的比重达到 1%,进一步完善份税制,财政管理体制,适当提高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中地方分成比例,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省对市、市乡的转移支付。在每年的地方财政预算交排上保证基层环保部门的正常开支需要,使环保部门在查处污染企业时不再有顾虑。同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资环境保护事业,对其进行政策上的优惠,使其迅速产生效益,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环保产业;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费改税,将排污费,改为环保税,使治污资金能有一个稳定的来源;积极探索排污权的交易,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企业自觉减少排污量,实现排污总量的控制;改变对政府官员的考核指标,在试点城市的基础上积极推广“绿色 GDP”,通过经济手段减少环境污染。

(三)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从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来看,乡镇工业污染蔓延的原因均源于杂乱分散的工业布局。在乡镇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落后,分布分散的情况下,难于建设集中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难以控制,这些均制约了乡镇工业升级换代的步伐,影响了规模经济效益和小城镇的建设与繁荣。因此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和发展大批中小工商业城市,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四)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建立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加强环境管理,健全环境管理机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首先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完善和健全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其次,应建立环境管理网络,把环境管理纳入乡镇企业管理的轨道,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认真执行“三同时”和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控制环境污染,认真执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法规,并通过合理规划,促进乡镇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五)转变经营思想。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环保法制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制约着许多按现有方法生产的产品的贸易,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创造一个巨大的贸易机会。这就要求乡镇企业经营者切实转变经营思想,树立绿色营销观念,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调整产业结构,结合当地资源和传统工艺的特点,确定发展方向,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设备和工艺,大力推广科技进步和清洁生产,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产业比重,是缓解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洪燕,汤鹏主.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05)

[2]徐光勇.乡镇企业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

[3]關永平.乡镇企业建设的战略形势与环境对策[J].科技信息,2006(02)

篇5: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随着企业所处内外环境的日趋复杂,人们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企业将面临更多的法律风险,需要特定的风险管理机制来保障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实时关注企业所面临法律、政策环境的变化,以法律的视角和思维审视、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消费者、竞争、公共关系、供应商、经销商等外部环境,以及人力资源、财务、生产、决策等内部环境,根据不同环境中可能产生的法律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是建立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之必需。

一、企业运营过程中内部法律风险和外部法律风险

内部风险来自于企业所处的内部环境,例如,由于财务管理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手段致使现金被挪用且追回不能,再如企业对重要技术人员的法律约束机制不完善致使人才流失且不能获得法律上的救济。外部风险是指来源于企业外部环境所产生的风险,是数量最多、最重要的风险,具体体现为国家法律、政策变动引发的商业机会丧失、收入减少等风险,投资风险,合同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产品责任风险,品牌形象风险等。例如,2001年当中国被批准加入WTO后,整个化纤行业,特别是中小化纤公司的前景变得灰暗起来。原因在于,化纤行业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技术经济特点,中国加入WTO就意味着拥有巨大规模和先进技术的韩国、美国的化纤产品将以高质低价的绝对优势入侵国内化纤市场。对化纤企业来说,这是法律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变化引发的法律风险。对此,很多企业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却无从或者无心应对,最终纷纷走向关闭、破产之路。对于内部法律风险,除了利用特定的风险制度防范外,还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加强企业员工之间的横向、纵向沟通,尽可能的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化解矛盾,当然这些工作的实施需要一套切实可行的制度予以支撑。对于外部法律风险,其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应当与企业的其它管理制度紧密结合,如果没有其他管理制度的支持,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可见,法律风险防范渗透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均有赖于企业各个运营环节的协助。

由于企业性质不同,所处环境迥异,其面临的法律风险的种类和应对之策更是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在建立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之前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各种经营环境及经营流程、现有管理规定进行缜密梳理,将梳理出的问题融入到防范机制的各个要素中,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运行与企业的整体运营系统保持协调一致。防范机制建立后仍要定期整理、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特别是其中的变化,以便对防范机制作出必要的调整。

二、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构成要素

首先,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的目标(既可以是企业的总体目标也可以是业务单元目标)。企业

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作为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应当服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不能为了一味回避风险而阻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权力与责任。企业经营管理中必然涉及管理权力的分配和制约,法律风险防范机制首先应服务于企业经营中一般权力、职责的管理规范,使其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2005年《公司法》修正案实施后,为企业树立了新型的法人治理结构,这种治理结构建立了股东、董事、经理权力分配、制约和责任的基本框架。由于法律风险往往产生于股东会、董事会决议,经理的决定,所以企业的法律风险机制应关注如何将董事、经理的权力和法律风险责任有效结合,促进管理人员责、权、利的统一。

第三,企业法律风险机制中的管理标准要求。目前很多企业都已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者参照该体系的精神对企业实施管理。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机制中的标准要求宜结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操作、管理文件)和具体的事务操作流程进行制定,必要时融入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增强其对具体工作的影响。这些标准的内容主要涉及:法律风险信息反馈和预警机制;公司章程、股东协议(如果有)的执行细则;公章、合同管理等等。

第四,企业法律风险机制中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企业的法律部门和外聘法律顾问的工作有赖于企业经营中各个环节提供的信息,信息是否充分、完整决定了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是否能够被及时发现并得到有效的解决,所以企业建立旨在洞察法律风险的信息反馈系统显得尤为重要。有关信息通过信息反馈系统集中到企业的法律部门和外聘法律顾问后,由其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如下判断:反馈回的信息所反映的问题点有哪些?这些问题点是否构成法律风险?如果构成法律风险,相应的风险级别是什么?针对相应级别的法律风险设计应对措施?无论是对信息的分析还是分析之后的判断,都需要在特定的管理规范(可以是ISO9000文件)之下进行。

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中的PDCA管理

如前文所述,法律风险防范属于企业的管理范畴,其运行规则应顺应管理中的PDCA运行规则。

(一)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中的计划。计划的构成要素一般涉及计划的背景、原因、时间、地点、人员、内容、操作方法、操作的程度、数量,也就是管理学中的5W2H。无论是处理日常的法律防范工作,还是解决特定的法律问题(如对某一诉讼案件的解决),一般都需要涵盖计划的7个方面,同时将工作分解成若干部分,并针对每一部分制定详细的工作要求,对每一部分工作落实到责任人的同时,确定明确的监督人。

(二)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需要有秩序、按计划实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标准要求,以及解决特定法律问题的方案制定出来后,需要对执行人员进行充分的培训。从培训的内容上看,除了要对操作标准要求以及具体方案的内容作出详细的解说之外,还需视必要将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融入

其中,旨在激发、保持团队的合作精神,贯彻企业的经营理念,保证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另外,培训需要一定的反复并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添加其中,利于增强执行人员对计划内容的掌握,促进执行工作的稳妥进行。

(三)管理权力的合理使用和责任的落实离不开相应的检查和监督。人是有惰性的,是趋利避害的。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除了有工作的分解和执行,还应再辅以对工作执行的监督,才能保证防范工作计划的贯彻实施。对法律风险防范工作需要经常检查,以便评价工作的质量,及时发现新问题。法律防范工作内容的执行人也要定期对自己的工作自查自纠。监督人不定期检查执行人的工作是否偏离了既定的标准和目标,及时查处违规行为。

(四)完成法律风险防范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后,监督工作责任人和部门应当作出具体的防范工作是否违反了法律风险防范标准要求的判断,同时根据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作出是否有必要修正法律风险防范标准要求的判断,如果有必要修正,给出相应建议。

四、企业法律风险事故的处理

尽管企业已经采取了严格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但法律风险仍有可能产生,此时的风险便转化法律事件。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法律风险应急预案制度,保证法律风险事件一旦发生能够得到及时、有序的解决。法律事件发生后,应尽快依据既定的评估制度和方法对该法律事件可能造成的财务利益、企业资信、品牌形象等方面损失的大小和范围进行评估,然后以此为重要依据由企业法律部门会同其他相关部门制定应急处理方案。方案的内容包括:法律事件的性质;需要哪些部门协同处理;市场应对策略等等。

篇6: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顾建伟

2012-10-10 15:01:15来源:《企业研究》2012年第2期

党的十七大报告吸收了很多普适性的价值理论,如民主、公正、自由、人权、法治等。这些理论是对邓小平法治建设理论的发展,其含意即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目标,确定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阐明依法治国四个环节,强调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一致性,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法律意识的重要性,确立了依法办事、依法执政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这对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目前在新形势下,所谓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理念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其根本途径就是要坚持民主与法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善要依靠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的全体公民。这就要求在党政机关依法执政、行政的同时,各企业也应依法治理,依法治企(厂)。依法治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必须与时俱进、与法俱进。目前企业管理中存在诸多的法律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阐述,以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

企业人事、劳资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企业的人事劳资管理中涉及的主要法律有《刑法》、《治安管理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所以人事劳资管理人员必须要自身学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必须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订出一系列涉及企业员工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如《员工守则》、《员工违纪处罚规定》等来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而且还需制订出一套规范的程序来执行企业的制度。相关制度必须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

况下才能通行,否则,其条款只能是无效条款。如:有的企业规定员工迟到、早退就要罚款1000元,而该企业平均月工资也只有1500元,有的员工月工资也只有1200元,按照这一制度规定处罚,那么某工资在1200元的员工迟到后被处罚1000元,其当月工资只剩下200元生活费,显然该员工的当月收入低于社会保障的基本生活标准,属于处罚过重的无效条款。又如,在劳动合同中对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离职后不得参与同业竞争作出限制,但却没有写明期限及薪金,从而使条款束之高阁,没有落实,变成无效条款。

企业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以合同形式来确定实现,因此,合同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企业的合同管理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产品销售合同、原辅材料采购合同、技术开发合同、技术转让合同、产品加工合同、劳动合同、人才引进合同、运输合同、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涉及的主要法律有《合同法》、《担保法》等。

一个合同一不小心就会拖垮一个企业,这句话并不耸人听闻,这种例子并不少见,如某公司为另一家外贸公司的银行信用提供担保,后由于外商原因而不能兑现,某公司就此被银行申请法院执行,公司立马被查封、倒闭。又如,产品售后石沉大海,只收取部分定金,使企业损失惨重等等。

诸多将企业拖入困境、甚至倒闭的合同,充分说明了合同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所以,对一般企业来说,至少要落实:

1、要有专人管理;

2、要有制度保障,建立合同管理制度;

3、要有完善的合同制订程序。

以上三者中,最主要的是专人管理中的人的素质,因为制度和程序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所以合同管理者必须是一个懂法依法的人员,对制度的要求是必须严格执行,对签订合同的程序,要求是严密,如对涉及产品原辅材料的采购合同要考虑质量、技术、价格、法律顾问等部门人员的会签,以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防止法律风险的产生。

企业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企业的产品技术要求、质量要求、环保要求所涉及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专利法》、《商标法》以及国际标准与GB系列标准等。

企业所制订的标准必须符合上述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要求,否则产品将不能出售。所以,对技术人员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了解相关规定,制订的企业标准不能低于国内外相关标准的要求。在设计产品时要注意该产品的相关专利情况,防止无意识侵权,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依法治理与凝聚力问题

在依法治理的过程中,虽然企业所制订的规章制度已经过法律人员审核,符合相关法律规定,但在操作过程(执行程序)中,要区分违纪违规的原因,要有特殊情况(员工家庭突发事件)的补救条款,要使员工口服心服,以利于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员工凝聚力的调和,使企业处于和谐氛围中。

对解决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的几点建议

1、大型企业必须要有企业法律顾问机构,配置专职工作人员,且人员素质要符合相关规定,最好是取得我国法律顾问任职资格者担任;中型企业要有具备任职资格的专职法律顾问。小型企业要聘用具有法律顾问资格的律师来担任企业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与律师不同之处在于律师只懂法律,很少懂企业内部经济,而法律顾问,特别是在本企业中培养的法律顾问,既懂法律又懂本企业经济、经营工作,这是一般律师所无法替代的。

2、企业要有具备法律基础的合同管理人员,以保证合同的签订程序的正常进行。

篇7: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企业的风险,主要是商业风险和法律风险,而商业风险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法律风险,或最终以法律风险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法律风险已成为企业最为常见、爆发率最高的风险之一,它给企业带来的损害往往是企业难以承受的。

法律风险已成为企业走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篇8: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一、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一) 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 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 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 单纯追求经济效益, 忽视环境效益, “村村点火, 处处冒烟”, 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 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 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粗放经营型, 生产技术水平低, 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 产生大量“三废”, 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

(二) 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 布局分散, 规模较小, 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 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 遍布全国各地, 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 (镇) 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 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 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 也有着其必然性。

二、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1) 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a.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 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而只是被动应付。b.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 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 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 往往只顾前者, 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 乡镇环境容量有限, 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 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 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 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 不能只顾经济增长, 忽视环境保护。

三、对策及建议

1)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环境意识, 增强社会监督。在目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公众环境意识日益提高的情况下, 应广泛宣传《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增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意识, 特别是乡镇企业环保法规建设和环境教育, 引导乡镇企业的广大职工学习环境保护知识,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检举和揭发各种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行为。

2) 重视城镇和工业区规划。从乡镇工业发展历程来看, 乡镇工业污染蔓延的原因均源于杂乱分散的工业布局。在乡镇企业规模小, 技术装备落后, 分布分散的情况下, 难于建设集中的基础设施, 环境污染难以控制。因此应调整乡镇企业布局, 在农村工业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相对集中、布局合理的工业区和工商业城镇, 继续推动乡镇企业点源治理, 把改善乡镇工业布局, 推动工业区的建设当作乡镇环境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

3) 加大环境立法和执法力度, 建立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体系。首先应加强环境法制建设, 完善和健全环保法规, 加强环境管理。其次, 应建立环境管理网络, 把环境管理纳入乡镇企业管理的轨道, 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环境管理的力度, 认真执行“三同时”和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控制环境污染, 认真执行《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等法规, 并通过合理规划, 促进乡镇企业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4) 转变经营思想, 建立低消耗、高效益的经济结构。环保法制和标准的不断完善制约着许多按现有方法生产的产品的贸易, 同时也给许多产品尤其是有利于环保的产品创造一个巨大的贸易机会。这就要求乡镇企业经营者切实转变经营思想,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许多工业化国家的经验表明, 调整产业结构, 确定发展方向, 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设备和工艺, 大力推广科技进步和清洁生产, 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高的产业比重, 是缓解和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

5) 从生产技术上减少乡镇工业企业的环境污染。a.针对乡镇工业企业污染多而分散的特点, 在乡镇建设中应做好宏观规划, 调整产业结构, 着重发展附加价值高、轻污染或无污染的产业。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指导乡镇建设, 做好镇区的功能分区:如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园区, 把乡镇企业相对集中, 使得污染源集中, 便于管理和治理;建立集中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把规模小而无力建污水处理设施的企业的废水集中起来统一处理。b.在当今建立节约型社会中,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重点对能耗大的冶金、化工、建材等重工业鼓励在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 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 减少有毒、有害材料使用;c.发展新产品和新行业的过程中, 要十分注意控制重污染企业的发展, 用先进技术治理已产生的污染, 用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降低污染产生, 从根本上解决乡镇企业已造成的环境问题, 使乡镇企业走集约化的道路。

总之, 要搞好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做到:政府重视;加强领导;全面规划, 统筹安排;建立制度, 加强管理。只要各级政府加强对乡镇企业的领导, 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 合理规划和布局, 加强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 就会摘掉乡镇企业污染大户的帽子, 乡镇企业才能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吴家骅.环境史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篇9: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重要性;措施

一、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手段

1.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规避筹资风险和投资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的资金结构问题是企业制定筹资与投资计划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储存较多的流动奖金,企业则具备较强的活力,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经济利润会有所降低。有的企业在筹资的过程中,经常选择短期负债,主要是为了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但是这样做会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那么企业应当如何正确地权衡二者之间的关系,既保证企业的经济利润增加又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顺利开展,或者说当企业面临需要对利润与经济活动有所取舍的情况下,做出何种选择,可以通过财务预算做出科学合理的选择。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时,需要对企业的经营现状、企业近期和长期的规划以及现有的资金结构进行全面地分析,然后在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企业需要在风险与收益之间进行有效地权衡。比如,在铁路运输企业经营状况较好的情况下,则拥有较多的流动资金,企业这时主要考虑如何提高负债比率,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从而获取更高的净收益值。当铁路运输企业的近期负债马上就要到期时,企业需要加强对流动资金数量的关注,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处理好相应的支出,注意资金的回收管理。

2.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规避资金回收风险的重要手段。加强企业的资金回收管理,主要是指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管理时,不仅需要利用预算机制与管理机制的结合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有效回收,保持其有效利用,同时需要合理安排应收账款的时间以及其对现金流的产生的影响。一旦企业出现财务状况不佳的情况,企业容易产生一些坏账,如果企业的现金流动状况不佳,财务预算应该尽量减少各项支出,重点对企业的成本加强控制,最终达到扩大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

3.财务预算是现代企业规避收益分配风险的重要手段。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收益分配,收益分配主要包括留存收益以及分配股息两个方面,留存收益与分配股息相互联系、相互矛盾。规避收益风险需要加强对现金流入以及现金流出的管理。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留存收益以及利润分配政策,利用合理的利润和现金的分配方法,协调企业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1.保证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具有企业计划、控制、激励、协调以及评价生产经营等功能,是一种综合全面贯彻企业发展战略方针的机制。进行财务预算管理,加强对企业的筹资活动、经营管理活动以及财务活动的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期并且监控的管理行为以及制度规划。企业制定的财务预算需要在企业内部贯彻落实,如果制度措施执行不到位,财务预算则失去了实际作用,再好的财务预算都会变成一纸空文。因此,企业需要制定配套的管理机制来保障企业财务预算的有效地实施。财务预算管理是管理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预算管理在形成过程中,具有系统性、战略性、机制性、全面性以及整合性等显著特征,财务预算已经逐渐转变成现代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管理的重要机制安排与途径,同时也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2.促进企业的内部合作。财务预算关系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与企业各个部门的经济利益联系密切。实施财务预算管理,促使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全面考虑企业价值链之间的联系,对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进行明确地界定,方便各个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地合作,避免产生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有助于消除企业内部的各种摩擦和矛盾,充分调动企业各个部门工作的积极性,最终实现企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3.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预算主要是对企业计划的数量化以及货币化的表现形式,财务预算可以作为企业的业绩评价的统一标准和统一尺度,有助于对企业的各个部门业绩实施量化考核,从而有效地贯彻落实企业的奖惩制度,加强对企业工作人员的激励与控制。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活动以及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化管理,促使企业的经营活动有目标可循、有制度可依,从而改善企业朝令夕改、随意变化的状况。

三、总结语

综上所述,财务预算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实施有效地财务预算管理,有助于企业合理地规避筹资、投资、资金回收、收益分配等方面的风险,同时也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促进企业的内部合作、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提高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漫.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会计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MBA, 2012.12(29):180-181

[2]杨华.浅谈预算管理在铁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0(32):121-122

篇10:试论企业发展中的法律事务管理研究

【论文摘要】德清县先后8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是全省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试点单位, 拥有全省第一个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成为德清县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本文对全县中小企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找出中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对策研究

德清县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再次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队列,排名第42位,全县综合实力大幅提高,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与此同时,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当前,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以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孕育着新兴产业的重大突破,在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我县中小企业如何进一步大发展、大提高、再上新台阶、再造新优势、再现新辉煌,将直接关系到德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一、中小企业基本概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接轨沪杭”和“开放创新、接沪融杭”战略,以“3+X”工业产业体系为主导,以三化同步为工作举措,以县十三次确定的目标为动力,全县上下奋勇当先、实干当先,克服内外经济环境不利因素,中小企业实现了平稳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同步增长。

1-10份,我县有中小企业9025家,占全县企业比重达96%以上,从业人员250133人,工业总产值124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281.3亿元,实缴税金28.8亿元,资产总额70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1.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8家,从业人员80329人,工业总产值649.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598.9亿元,实缴税金15.2亿元,资产总额4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9.1亿元。外贸进出口166695万美元,出口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大洋洲比例分别为26.1%、3.9%、36.1%、23.4%、5.3%、5.2%。完成合同外资27344万美元,实到外资7175.5万美元,实到内资385833万元,有到位资金的杭资项目135个,实际到位资金30.8亿元。

二、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县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目前仍处于恢复性增长期。专家预测,在应对经济周期性调整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出现总体缓慢下降的趋势,“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将迈入年均增长速度7%左右的中速增长期;浙江省经济运行将处于新一轮调整周期的上升阶段,年均增长速将保持8%左右,并总体呈现“前低后高、保持中速”的增长特征。

人工成本升高。我县9月1日开始实行780元/月的最低工资标准,4月1日起,德清县最低工资标准从原来的每月780元,调整为每月900元,同时,根据《湖州市政府关于调整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非全日制工作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也同时调整为7.3元每小时。 从204月1日起 ,德清县每月最低工资标准从原来900元调整至每月1060元。大多数原材涨价幅度远超过产品涨价,企业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

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中一个要点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而服务业恰恰是容纳就业最好的、最多的、最大的行业。我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结构从的8.5:62.3:29.2调整为2011年的7.3:58.2:34.5,服务业提升较快,但占比仍然偏低。近年来,服务业产业占世界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发展中国家达到60%左右,发达国家普遍达到70%以上,生产性占整个服务业比重超过了50%,其中美国达到了58.8%,欧盟达到了50.3%。发展服务业是解决我县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服务业将成为我县就业的主要行业,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此外,内需疲弱,外需萎缩,企业订单不足,资金缺口增大,产品价格下滑等因素都是当前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统筹谋划,切实抓好要素保障

加大金融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在符合相关政策的条件下,大胆创新,不断开发符合我县实际的金融产品,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工作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制定完善中小企业信贷管理办法,为企业贷款和银行放款提供服务,以缓解我县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优化土地要素配置,一方面优先保障农民新村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开工建设的重点产业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平台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向上争取,获取更多的建设用地指标。同时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努力提高单位土地利用效率。

(二)调查研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

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进一步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测和综合协调力度,召开行业运行分析会议,及时正确了解企业及行业的运行情况。对50家行业龙头企业和50家拟培育企业采取定期走访,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发展动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实践监测,着重对规模以上企业用电、纳税、信贷等重点关注,正确掌握经济运行情况。深入研究我县的重点发展规划和省、市出台的政策意见,更好指导企业和行业协调发展,做好价格监测,落实价格预警制度。

(三)完善平台,强势推进项目进度

上一篇:教师与家长经常沟通制度落实实施细则下一篇:燕店中心小学反邪教宣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