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变理论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2022-04-30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学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目标导向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校园网络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运用为高职院校实施目标导向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从目标导向管理的五个环节探讨了该平台对目标导向管理的应用与支撑作用。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权变理论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权变理论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1:

研究生“校府社”合作培养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条件

摘 要: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背景,在对“校府社”联合培养研究生初步尝试的基础上,重点就研究生“校府社”合作培养模式的实践保障条件进行分析,阐述研究生“校府社”协同培养模式应采用多样化形式创新的必要性和现实性。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校府社”

人才培养的学院式(学术型)与社会式(实践型)两条路径的有机协作仍是制约复合型、适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瓶颈,这需要进行创新机制的思考与实践。本文以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为依托,重点就“校府社互赢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作番讨论,以期能够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科学化、制度化、适用化发展有所裨益。

一、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一)理论研究

如果说19世纪初由洪堡(Wilhelm Von Humbodl)等人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统一”原则来确定现代大学精神只是明确了现代高等教育自由自主发展的方向,那么,20世纪初“威斯康星思想”所倡导的社会服务理念则将大学的社会功能定义为其存在的现实基础,这为高等学校研究生人才培养确定了社会责任担当的发展目标。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性研究逐渐从学院走向社会,于是学校与校外组织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模式逐渐受到关注。备受青睐的是有关产学研培养模式的讨论,比如罗伯托·方塔纳(Roberto Fontana)等人认为,产学研培养模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即资助研究、合作研究、知识转移和技术转移;美国研究生培养以学术型和应用型两种模式为主;日本则以产学官为主体,形成共同研究、委托研究、共建研究机构、研究技术转移等类型[1]。近些年,国内学者的研究也颇具成效,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行政管理等专业的部分硕博论文开始以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主题进行一般理论或案例研究,学术期刊也较多地刊发了有关研究生培养方式的研究文章。

在这些研究中,人们多以产学研协作培养模式为重点进行探讨。产学研培养模式主要是指“以‘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便发挥高校的知识创新优势、科研机构的应用研究专长和产业部门的产品研制和市场开发的实战经验[2]。然而,产学研培养模式主要适合应用类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对于人文基础学科专业则需要在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开展协作培养机制,公共行政部门应以政策法律等方式给予相应的指导与规范。为此,有人提出了“政产学研”联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政府、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结成相应的联合培养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研究生特色化培养;总结出中国研究生培养的五种主要模式,即“设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基地”、“以重大项目为依托联合培养研究生”、“研究生挂职锻炼”、“外聘兼职研究生导师”和“依托科技园、学科性公司培养研究生”等,并就这五种模式基础上构建的权变模型进行了创新性探索[3]。此外,在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流程、培养质量标准、评价方式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组织管理等基本方面,也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研究,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让研究生人才培养在理论创新与实践能力有机结合上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即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

(二)实践探索

国内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就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摸索。山东大学推出了“一二三模式”,即“一个学生”、“两个导师”和“三种经历”,强调将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纳入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达到提升培养质量的目的[4]。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科)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以学科建设、学位点支撑、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项目研究为核心,将研究生培养纳入教学、学科和科研整体流程机制来考量,以全面提升研究生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5]。显然,无论何种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选择都将充分体现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要求,亦即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和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6];体现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封闭性与开放性的统一、教育管理与科研管理的统一等[7]。在此基础上,力图从整体社会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维度来确定反映学科专业特色的研究生培养适应模式。

国外的研究生培养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即学徒式、专业式和协作式[8]。其中,学徒式源于德国博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它是研究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教授和指导学生完成学业为主要培养环节,培养过程简单,培养责任明确,操作较为容易。专业式(教学研究型模式)源于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制度,以课程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全面系统性为基础,突出导师团队的集体能量,培养目标是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能力的结合,以规范的制度和标准作为管理及评价的手段。协作式(教学科研生产型模式)主张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方式,侧重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凸显研究成果的技术转化。在具体做法上,英、美、德、日、法、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还采取项目依托型、联合基地型、联合经济实体型、兼职导师型、联合开办专业型、科技园区型、合作培养型、委托培养型等培养方式,使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和特色化,保证了这些教育强国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稳步发展的优势[9]。

二、“校府社”研究生培养模式:理论阐释与实践保障

产学研联合培养模式表达了与工艺技术直接相关的学科的研究生教育旨向,即这类学科研究以能够直接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服务为目标,离开生产实践领域便致其失却生命力;但是,一些学科尤其是人文社会学科并不以直接的技术转移为优长,而更多地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智力资源,其能力指标主要是与公民生活的整体维护发展相关的思考能力、学习能力、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等的获取程度。因此,从研究生培养模式整体设计考虑,选择学校—政府—社会共建培养的方式可能更具涵盖性。

(一)“校府社”共建模式的内涵与意义

“校府社”共建模式是一种概括式的表述。它是指高等院校、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含企业组织)通过政策规范、合作协议等手段来共同负责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形式。政府组织主要担负有关法律政策的制定、执行与监督责任,并为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提供直接的社会实践机会;学校是研究生培养的直接责任主体,培养目标、方案、过程、效果评价等主要的培养任务均由其承担,同时,它还将提供足够的物质条件以完成研究生基本理论与实验能力的累积,为拓展性创新研究提供必备的基础;社会组织则为研究生培养提供实践应用平台,以其广域而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为研究生社会创造能力的训练与检验提供充分的社会保障。

以高校、政府和社会组织为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合作主体,主要考虑的是其涵盖意义的全面性,也是各类研究生能力结构体系培养的现实需要。首先,研究生能力结构具有基础条件类同性特点。研究生教育追求的是精英型创新教育目标。无论哪种类型的研究生,其主体心理特征的能力都涵盖了判断、学习、抉择、行动和总结反思等部分,这些能力培养和训练离不开学校系统化、规范化学习过程,更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法律政策导向支撑,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提供的多样化、实用化的操作演练平台基础。其次,不同学科专业研究生能力要求存在差异性。一方面是基本理论学习,即大卫·库伯(David Kolb)的“领悟维度”的学习过程;一方面是基本理论的技能转化学习,即库伯的“改造维度”的学习过程[10]。前者是认知性知识学习——任何类型的研究生教育均须经由的阶段,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理论体系成为研究生学习的重点,它为理论知识丰富创新提供了方法论积淀;后者是体验性知识学习,它以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以专业理论知识的技术转化为目的,这是研究生特别是应用型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所以,以“校府社”来涵盖学校、社会、企业、政府对研究生教育的责任担当更具代表性。最后,研究生能力训练是社会系统工程。政府的投入始终是最重要的,这既包括资金、物质等硬件,更涵盖法律、政策和文化等软件的投入,通过确立人才培养的规范和标准来引领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社会组织则是主要的人才使用主体,它们的实际要求将直接决定研究生人才培养的使用价值及其标准的选定,对于修订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规格基准意义重大。这种全社会参与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解决的是有效的联动机制问题,即如何形成“校府社”互赢共建的创新机制成为关键问题。

(二)研究生“校府社互赢共建”培养模式的实践保障

“校府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核心在于改善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传统方式,使研究生的学习理念、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乃至评价体系获得创新发展的机会。本质上看,研究生培养仍然是组织学习的过程,按照组织学习理论的观点,它必须解决组织“习惯性防卫”所带来的组织学习的智障问题,通过解决“双环学习”中的困难来实现“有效性”结果[11]。从这个层面看,研究生“校府社”培养模式的建构就可以从组织管理维度来思考保障条件的供给。

第一,理念转变。人类的实践活动始终离不开思想、观念甚至理论的介入,事实上,“观念是我们用来从事研究的理智的工具”[12],在具体的行动中,“人们并不是从寻找事实开始,他们是从某种看法开始的。”[13]这不只是经验论者的立场,而且是人类实践总是依赖经验认知基础的事实描述。在研究生“校府社”培养模式的建设中,学校、政府和社会组织同样需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重新思考研究生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以此作为模式建构行动的先导。培养理念转变主要包括两个有机结合的内涵:一是必须明确人才服务社会实践需要的理念——此为人才培养的根本方向;一是必须围绕根本方向严格遵循人才培养的发展规律——此为人才培养的科学依据。

第二,政策变迁。如果说“制度是达成目标的工具,而不仅仅是达成共识的工具”[14],那么,作为制度组成部分的政策同样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工具。校府社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政策实践演进的过程,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规避因“组织习惯性防卫”而导致的“熟练的无能”现象①,这就需要形成一种开放的、系统的、科学的和发展的政策制度文化,以保障“校府社”研究生培养政策更新的可持续性。显然,这不仅是政府组织自身的问题,还必然包括学校和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可能促使政策制定与实施避免限于封闭的、习惯的、保守的、熟练的无能境地,保持政策变迁的合现实性与规律性。

第三,机制创新。机制表达了组织系统要素关系及其运行过程,它是组织价值得以彰显的规范机理。校府社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机制包括:一是作为核心培养责任主体高校的培养方案的常规运行机制,一是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提供的研究生实践技能培养平台的运行机制,一是“校府社”之间沟通、协商、协调、合作等互赢共建体系的运行机制。培养方案的常规运行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基础,政府与社会的培养平台(基地)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类型选择的扩展性条件,三者之间构建起的信任、合作与互赢的结构性体系是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得到落实的保证。

第四,资金供给。“校府社”研究生培养经费的供给主要涉及如下问题:一是经费分担责任问题,一是经费提供的保障程度问题,一是经费使用的限度问题。第一,政府的研究生教育经费需要进行合理划分,社会组织通过联合协议提供部分补助性经费,或以免费使用相关设备等形式提供相应的经费服务。第二,经费提供的稳定性程度主要体现为经费政策的连续性程度,这将影响“校府社”联合培养模式持续创新的深度。第三,经费投入的强度受各类研究生培养的成本影响,高投入的研究生类别需要“校府社”各方共同分担培养成本,并以共享培养成果为回报。

第五,物质支撑。物质支撑的核心是技术平台问题。高校作为研究生培养主体需要在基本物资设备上提供授课、实验、实习等方面的技术保证,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主要在实践应用教学层面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或物质环境。理工类研究生必须走进生产型企业或专门科研单位直接从事创造性项目的研发工作,将理论知识直接融入科学技术创新的实践过程并获得实用效果;人文社科类研究生更多以观察、分析、体验和定义社会现象来参与社会公共组织管理,以社会理论知识解释和解决社会问题来完成复合型、适用型人才所需的各项能力培养,寻求社会实践创新的机遇。这样,校府社研究生培养应该是既考虑学科专业特色又关注政府、社会与市场关系的复式联动共享模式。

第六,团队合作。研究生培养本质是组织创新性学习的过程,学习主体的团队合作成为组织学习的基本方式。按照组织学习理论观点,尽管组织发展更多是“单环学习”过程,但是单环变革出现的非预期结果表明,“双环行动是主控程序,控制着长期的效率,因此决定着系统的最终命运。”这就提示我们,研究生培养的团队合作不可能只是按照预期目标获得预期效果的单环行动,研究生团队、导师团队(专兼职)与合作组织之间的目标预期不会是一次性合作就能达成共识,它必然涉及到对预期假设的合作性重复博弈,因此,“校府社”研究生培养的团队合作也就无法避开需要调整培养目标方向的“双环学习”过程。

对于人类而言,“只要达到了抓住现实的程度,他就能够建立起自己的世界;如果他生活在幻想中,他就永远不能改变产生这些幻想的客观条件。”[15]就研究生培养模式而言,无论是“校府社”合作还是“官产学”研合作,都是说明其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问题,亦即理论如何观照现实并有效回应现实出现的问题。强调“校府社”合作主要考虑学校究竟是研究生培养主体力量,是研究生培养主要环节的整体设计者和执行者;政府与社会无论多么重要都还是辅助力量,是研究生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条件。关键问题在于创新“校府社”合作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机制,并为该机制的持续发展提供保证条件。

注释:

①依据阿吉里斯的研究,“熟练的无能”是“当我们熟练行动

的时候,就不会意识到我们正在做什么。这种无意识归因 于熟练,而且由于我们对应用理论的单方面控制引起的

无意识会产生一种更深层次的无意识,也就是说,我们变

得意识不到我们头脑中的计划,而这种计划使我们保持

无意识。这种结果就是熟练的无意识和熟练的无能。”参 见[美]克里斯·阿吉里斯;张莉等译.组织学习(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3.

参考文献:

[1]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

——以广西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0.

[2]陈戈等.产学研一体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

校科技与产业化,2011,(5).

[3]沈晨等.政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中权变理论的应

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4]程翠玉.开放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11,(8).

[5]胡新喜等.探索“四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园

艺文摘,2012,(10).

[6]薛天祥.研究生教育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薛天祥.研究生教育管理学[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4.

[8]孟珊.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多样化研究[D].兰州:兰

州大学,2008.

[9]刘娟.国外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主要模式及策略研

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8).

[10]麻宝斌等.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双循环”培养模式研

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

[11][美]克里斯·阿吉里斯;张莉等译.组织学习:第二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美]约翰·R·康芒斯;于树生译.制度经济学(上)[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15.

[13][美]彼得·F·杜拉克;吴军译.有效的管理者[M].北京:

求实出版社,1985:154.

[14][美]罗伯特·D·帕特南;王列等译.使民主运转起来

[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8.

[15][美]埃里希·弗洛姆;蒋重跃等译.健全的社会[M].北

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3:58.

作者:教军章 何颖

权变理论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2:

网络版数据平台在目标导向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学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现目标导向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校园网络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运用为高职院校实施目标导向教学管理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从目标导向管理的五个环节探讨了该平台对目标导向管理的应用与支撑作用。

关键词:网络版平台;目标导向;教学管理

作者简介:陈秀虎(1966-),男,河南信阳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学与研究;赵鹏飞(1962-),男,云南大理人,清远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高职管理与研究。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2010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A类项目)“广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管理平台”(编号:粤教高函[2010]37号27),主持人:赵鹏飞。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以及对中职和区域行业发展的引领性,从本质上区别于其它教育。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办学,以工学结合为主导模式培养人才成为了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从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参与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已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在此环境下,高职教育管理必须增添企业管理元素,如何在学校管理中渗透企业元素,形成在校企合作平台上的教学管理模式,以适应现代高职教育发展对教学管理的需求是我院一直思考的问题。我院于2007年10月在学院内部各项管理中系统地导入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开始探索教学目标管理模式。2008年把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以下简称数据平台)与ISO9000结合作为目标管理运行平台,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后来针对数据平台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开始进行二次研发,形成了校园网络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网络版平台)。在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刚柔相济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之匹配。在“扁平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管理理念下,2011年我院引进了目标导向理论,探索在网络版平台下,按照ISO9000的工作程序推行目标导向教学管理。本文从目标导向教学管理的五个管理与控制程序上,探讨网络版平台的应用。

一、网络版平台简介

2008年,我院根据实际工作的需求对数据平台进行了二次开发。2009年承担了广东省数据平台“广东省人才培养工作数据平台研制”和“管理仪表盘开发”的课题,2011年形成了网络版平台。该平台在数据采集、内部功能和应用范围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拓展。第一,在数据采集网络版平台包括省级平台和校级平台。省级平台包括各类政策与宏观经济等外部数据、省厅其它信息化系统和省厅各类项目申报评估系统;校级数据平台包括当地区域经济等外部数据、校级信息化系统和数字化校园数据中心;第二,在内部功能方面,校园网络版数据平台在学校、师资、专业和课程的统计方面增加了统计管理仪表盘和预警功能;第三,在应用范围方面,通过业务规范、技术规范和接口规范,实现了数据采集、监控、管理、统计分析与反馈统一的、开放的、共享的网络数据信息平台[1]。目前该平台已被广东省内70多所、全国200多所高职院校试运行,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教学管理中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二、目标导向管理理论

目标导向教学管理就是将目标导向理论引入日常教学管理。目标导向理论(Goal-Orientation Theory)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豪斯(R.J.House)于1971年提出的一种领导行为权变理论[2],也称为目标导向模式。目标导向模式也可译成通路—目标模型。其含义是:当下级对他的工作,思想上认识不清时,领导者应该为其指明达到目标的通路;如果下级对“通路”已经清楚,领导者则应该有更多的体贴,使职工得到更多的满足,以便更快地通过“通路”。 该理论认为,要达到任何一个目标必须经过目标行为。而要进入目标行为又必须先经过目标导向行为,两种行为对动机强度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使动机强度经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就必须交替运用目标导向行为和目标行为。也就是说,当一个目标实现后,应适时地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以便进入一个新的目标导向过程,从而使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使人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管理控制(管控)程序主要分为五步[2]:战略地图建立→目标分解→制定行动计划→绩效考核→绩效成绩应用。该理论现已被世界各国企业管理所引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网络版平台在目标导向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应用

目标导向教学管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目标导向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其实质是对目标导向管理理论的延伸应用。在目标导向教学管理中,我院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性,以豪斯理论为基础,以网络版平台为运行平台,把体现职业教育刚柔相济管理制度的元素融入到豪斯理论的五个管理控制程序之中,用ISO9000规范管理工作程序,并在ISO9000的管理文件体系中增加推进目标实现的辅助性文件,如工作指导意见、配套资金保障、对相关人员的定期培训和领导的定期座谈等制度。

(一)战略地图建立

战略地图建立就是利用平衡积分法将战略目标转化为可衡量和分解、并且具有一定内在逻辑关系的指标和事件组合。网络版平台按照国家新评估方案对办学的指标要求,把高职办学的指标体系分成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师资状况、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四大主题指标。四大主要指标下有许多二级和三级指标,并对每个指标都有优良、合格和警报三个等级。这实际上就是校级层面目标导向教学管理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图。

我院在设计战略地图时,根据学校面积大、办学时间短、师资力量薄弱、多专业综合性院校的特点,把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中的校内生产性多功能实训建设、师资队伍结构改善、专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作为重点监控目标[3]。按照国家的政策与标准,利用网络版平台的指标设定功能,以年度为单位设置年度战略地图的具体指标体系。利用网络版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编辑公式把指标体系进行分级量化形成战略地图的量化体系。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学校年度战略地图。同时将这些指标体系与ISO9000质量管理的文件体系关联在一起,并把实现重点监控目标的辅助文件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制定年度战略地图目标应遵循“SMART”原则[2]。“Specific”具体原则,即工作人员要确切知道做什么;“Measurable”可测量原则,即做到什么程度有什么样的业绩;“Attainable”实现与挑战性原则,即经过努力可以实现;“Relevant”结果导向原则,即工作人员知道实现目标的意义何在;“Time-based”时限原则,即是否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我院在实际工作,根据高职教育的特征与扁平化、人性化管理理念,对“SMART”原则的具体内容进行了增补与重点研究。第一,在“Specific”原则下增补帮助员工完成规定目标的指导性和保障性的辅助文件,从领导层面为下级单位或人员扫除实现目标的障碍。如为实现机电一体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工作目标,学院制定了“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指导意见”、“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经费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指导与保障性文件。第二,重点研究 “Attainable”原则,我们理解它为管理指标的“适应”性和“超越”性原则,“适应”主要指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目标,以适应学校校情为行动起点,以适应个体的需要为动力之源。“超越”主要指在管理活动中提出的目标适当超前社会发展,适度突破学校现实条件,适度超越个人发展现状[4]。良好的管理指标体系能在“适应”与“超越”相互递进的动态过程中,促进学校良性的可持续发展。在目标教学管理的管理目标制定中,由于管理者所掌握的信息量量不足,很难把握“适应”与“超越”度的问题。由于网络版平台具有采集和分析省内社会经济发展宏观数据和校内微观数据的功能,这一功能为学校制定“适应”与“超越”相适应战略管理指标提供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即为实现目标导向管理中制定目标的 SMART 原则提供了基础平台。

(二)目标分解

目标分解就是将战略地图中的指标进行翻译转化与分解,以建立目标体系图,使每一个指标达到可操作、可控制。在校级教学管理层面,翻译转化与分解就是将战略地图中的指标进行定义、明确责任部门,并给出量化考核标准、考核权重、数据采集、计算方法和奖罚办法。在二级院(系)教学管理层面,依据学校的战略地图目标分解方式,将部门的责任指标进行定义、明确责任到人。

我院目前实施的是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环境下的院、系二级教学管理制度[5]。网络版平台系统的分层管理权限功能正好能满足目标导向教学管理管控程序中的目标分解功能。学校层次的管理者能利用网络版平台系统的管理权限将学校目标导向管理的战略目标分解到相应的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利用指标设置功能设置考核指标和考核指标的权重、利用数据采集功能采集数据、利用分析功能量化考核指标。同样二级院(系)和职能部门也能将其责任目标分解到每个责任人。同时,将这些指标体系形成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纳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日常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的客观依据,实现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网络版平台系统的一体化,形成以网络版平台系统为平台实施1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模式。另外,校级层次的管理者还能通过管理权限对各下属部门的目标分解进行监控、指导与修正,实现目标导向理论的导向与帮助功能。同时注意转化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其目的是通过管理者帮助执行者顺利实现既定目标,体现管理过程的人性化(柔性)和科学化,以提高管理质量。如,督导室的工作职责由过去单纯的“督”,转化为“督”与“导”的双重职能,并以“导”为工作重点。

(三)行动计划制定

行动计划就是各责任部门和个人根据本年度的责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部门工作规划和个工作计划。网络版平台系统具有严格的数据录入与审核权限,部门和个人只能在权限范围操作。在行动计划制订与审核的基本流程是,教师根据学期教学工作安排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并录入网络版平台系统接受专业负责干部人审核;专业负责人录入专业教研室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包括[6](课程的开发与改革、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教师的培训与进修和科研与技术服务等内容),提交二级院(系)审核;二级院(系)制订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安排(除教研室的工作计划内容外,还包括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内容),并录入网络版平台系统接受学校教学管理审核。网络版平台系统能将这些计划自动生成一个树枝状的计划体系,每个计划指标都与目标指标相对应,这为以后的考核奠定了基础。另外,上一级的教学管理者还能通过平台系统的互动功能,帮助下一级的管理工作者排除工作过程中的一些障碍,以实现目标导向理论的原始初衷。同时,将各级行动计划进行分类整理,形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质量管理与监测的体系文件,作为日常教学监督、控制和考核的客观依据。

(四)绩效考核

教学与管理绩效考核也称成绩或成果测评,绩效考核是学校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运用既定的标准和指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承担教学与管理过程及结果的各级管理人员和责任人完成指定任务的工作实绩和由此带来的诸多效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绩效考核的基本原则是公平、公正和科学,由于被考核的对象多、考核的指标繁杂、层次交错,如果没有掌握大量有序的真实数据信息就很难实现考核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这就是以往学校考核难、矛盾多的主要因素。在网络版平台系统的支持下,使用目标导向教学管理这个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这是因为学期初树枝状的计划体系生成后,各级教学管理人员或部门就可以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的工作程序,依据学校目标体系的考核指标进行日常工作监控,并随时把监控核实后的得到考核结果录入系统,系统就能根据考核指标量化计算公式自动生成考核量化分数。期末利用系统的分类分析与汇总功能,就能即时得出期末的总评考核的量化结果。这不但节省了大量人力与物力,更能体现结果的客观性和公平性。

(五)绩效成绩应用

绩效成绩应用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对考核的按照学期预定的计划进行奖罚,这是落实目标导向管理“Relevant”结果导向原则;第二,对最后的绩效成绩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为制定下一年度的目标奠定基础,以实现目标导向管理的循环提升功能。在绩效成绩方面,网络版平台系统显示出巨大的作用,该平台系统能对目标的方向、制度的质量和实施过程的调整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第一,通过目标方向与重点项目成绩分析,能评价管理者的决策能力;第二,通过对制度科学性和流程管理质量分析,能评价管理者的管理能力;第三,通过执行过程的调整与细节的处理情况分析,能评管理者的执行能力。

总之,网络版平台系统所具备的数据采集、审核、权限分级管理、分析、计算和指标的设置等功能,不但使得它在高职目标导向管理过程中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而且能实现教学管理过程的无纸化、信息采集的常态化和信息分析与反馈的即时化。特别是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其作用更为突出。由于探索的时间较短和探讨的范围所限,网络版平台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还有许多作用没有提及。但我们有理由相信网络版平台系统将在未来的教学管理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鹏飞,许建.广东省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规范[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2]杨剑,白云.目标导向的绩效考评[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3]赵鹏飞. 实施重点建设 提升整体水平 全面推进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期间跨越发展[J].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25-32.

[4]熊德明,董泽.论高校目标管理中的适应与超越[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01):26-29.

[5]赵鹏飞,顾静,缪彦珍.试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在高职院校中的运用——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07):55-57.

[6]李军,苟进胜.基于数据平台的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构建与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2(01):62-64.

责任编辑 葛力力

作者:陈秀虎 赵鹏飞 王婷婷

权变理论与研究生教育管理论文 篇3:

国内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综述

摘要:大学校长是大学治理不容忽视的力量。当前领导力研究成为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在教育领域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尤其伴随着领导理论的成熟以及现实条件的需求,对于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日益成为学者们探讨的对象。通过梳理有关文献,以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因素为视角,对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进行综述,力求了解学术界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的动态,进而为大学治理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大学治理;领导环境;大学校长领导力;大学校长素质;大学校长行为

作者简介:周丽(1985-),女,山东日照人,中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南长沙410083)

一、国内大学校长的领导力研究概况

1.概念界定

(1)领导力的界定。对领导力的概念,在学术研究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界定体系,早期的学者将领导力从个人的特性和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如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库泽斯指出“领导力,是领导者如何激励他人自愿在组织中作出卓越成就的能力”。[1]有学者认为领导力是在活动过程中起作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如张小娟认为领导力包括“崇高的人格魅力,精准的预见、判断能力,超强的沟通能力,不息的创新能力和持续的延伸能力”。[1]20世纪90年代,约瑟夫·罗斯特将领导力定义为“一种意图实现实质性变化以反映其相互目的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领导力不仅仅为领导者本身素质,而且也体现了在领导过程中的动态关系,表现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领导力,而且也体现的是组织的领导力。[2]综合学者对领导力的研究,本综述将领导力界定为领导者素质以及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表现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2)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界定。在教育大辞典中,将校长定义为“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全面校务。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办学团体、个人任命或委派,或通过一定程序推举产生”。[3]依据领导力的界定以及校长定义的,本文将大学校长领导力界定为大学校长在实现学校目标、推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展现的能力以及与全校师生的关系和对他们的影响。

2.大学校长的领导力研究历史

这里以有关校长领导方面的著作为进展线索,总结和回顾学者们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状况。这些学者对于领导力的研究范围虽然不集中,但是涉及到关于校长领导力的领域较为广泛,这也为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提供了认识的依据和基础。

如李冀《校长管理职能》、张楚廷《校长学概论》(1994)、吴恒山《学校领导艺术》(1994)、李甲奎《现代学校领导要研究》(1997)、卢云锴《校长学》(1999)、李剑萍《校长领导与学校效能的实证研究》(2005)、林明地《校长学——工作分析与角色研究取向》(2005)、刘向兵《大学战略管理导论》(2006)、黄俊杰《大学校长遴选:理念与实务》(2006)、林明地《学校领导:理念与校长专业生涯》(2006)、张俊华《教育领导学》(2008)、王洪才《大学校长:使命·角色·选拔》(2009)。

3.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的基础

教育管理的研究多是追随企业管理的研究。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是伴随着企业管理领导理论发展、现实的需要而发展和进行研究的。

(1)理论基础。领导力的研究日益成为领导学研究的热点与核心问题。从20世纪开始,学者对领导者进行实证研究,并建立起了系统化的领导理论,在企业管理界首先提出了领导特质理论。领导特质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成功的领导者与不成功的领导者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并且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测定并归纳成功领导者应具有的人格特征而作为选拔领导者的重要依据。[4]在教育领域,有众多学者运用此理论对教育领导特质进行研究,提出了教育领导者须具备的条件,譬如学历、管理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

后来有学者提出领导者的素质最终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而不仅仅局限于对领导者素质静态的研究,研究者们开始关注对领导者行为的研究,提出领导行为理论。行为管理理论是对企业中员工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理论。领导行为理论是对企业中领导者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理论。目前教育管理界基于本理论对于大学校长领导行为的研究主要有对大学校长领导方式的研究,如对“任务型”、“人际型”等领导行为的研究;也有学者对女校长和男校长的领导行为进行比较研究。

学者们对理论的认识是在现实中不断发展的。在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界提出领导的有效性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特质,也不完全取决于领导者的某种领导行为,而是取决于领导方式或领导行为是否与特定的领导情况相匹配,并提出一成不变的普及适用的领导方式是不存在的。[2]在教育领域,有学者针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对校长领导进行研究。

1992年桑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出版,其道德领导理论的问世打破了教育领导理论追随企业领导理论的局面,标志着教育领导理论研究进入了独创阶段。这也带动了国内教育领域以新的理论探讨校长领导力。

可以说,上述领导理论的提出也是对大学校长领导力所涉及的因素的提出,为众多学者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导向,在此基础上也使教育管理领域的研究多从领导素质、领导行为、领导环境等因素探讨领导力。

(2)现实基础。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争创一流大学目标的提出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快速化与细化,行业对从业者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大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灵魂,也对大学校长的领导提出更多的挑战与压力,引发学者对大学校长领导力与环境条件变化的研究。

二、国内大学校长的领导力研究现状

本文对于国内学者对于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的现状情况的综述是基于中国知网网络当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8~2010年的文献进行研究,并以大学校长领导力、大学校长特质、大学校长行为等为关键词搜索。基于各学者参照的领导理论的不同,且以各领导理论的核心要素的差异为研究脉络体系,即从大学校长素质、行为、环境等方面作为现状研究综述的思路。

1.基于大学校长的素质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

领导素质理论产生的原因一是为了选拔和预测的需要;二是为了确定哪些方面能造就有能力的领导者。国内有些研究者认为大学校长的领导力主要通过素质及能力来体现。[5]因此,研究者通过对素质的研究来提升大学校长的领导力,虽然学者赞同大学校长的素质对于大学校长的领导力有影响作用,但是学者们站的角度不同,而且提出的对于领导力提升的素质要求也是不同的。

(1)有学者从时代的角度分析领导力的大学校长素质。黄新斌指出,大学作为实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力量保障和促进国家民族发展的加速器,其创新发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最高行政首长,是带领一所大学完成使命和实现目标的关键性人物,其在大学创新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发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大学创新发展的成效。大学的创新活动对大学校长的基本素质提出了四项要求:战略家的思维能力、管理家的协调能力、活动家的交流能力、高等教育专家的创新能力。[6]闫措时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大学校长应该从三个方面提高自身的领导力:拓展视野,具备科学的战略思维;提升人文素养,努力成为凝聚人心之灵魂;提升管理能力,实现对大学的有效管理。从而完成大学校长的使命。[7]

(2)有学者以国内与国外比较的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素质。吴坚以国外大学校长中的卓越者为比较点,提出国外知名大学校长都是兼具学者的深远思想和独立品格,政治家的坚毅果敢和灵活敏锐以及管理者的知人善任的综合型人才。他们的教育背景具有共同之处,即具有高学历、多元的知识结构、名校就读经历以及多元教育背景等。这些特点为对我国当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选拔校长提供了有价值的标准,在对国外知名校长素质分析的基础上,其在文中指出应该从大学校长的学历、经验、教育背景的多元化选拔校长。[8]即大学校长应该具备这些方面的特点。同样牛维麟也是从国外比较的角度出发,认为虽然不同学校对大学校长的素质要求可能不尽相同,但是只要对世界一流大学校长进行一些分析就可以发现大学校长的共同素质,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大学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一流大学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位教育家;一流大学校长应该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一流大学校长应该具备创新能力;一流大学校长还应该是一名学者;一流大学校长还应该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9]而李兵则从国内的视角出发,认为书院大师凭借其博大的胸怀、敢于创新的勇气等各方面的素质,使书院在学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对现代大学校长领导素质提供了三方面的经验:洞悉大学发展规律的教育家、学术创新的推动者、出色的社会活动家。[10]

(3)也有学者从宏观角度提出了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素质。俞天红在他的文章中引用“美国教育进步与激励委员会”荣誉主席费瑟等人的研究论点,成功的大学校长在个性、职责、社交等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和素质。[11]许晓东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对研究型大学校长的素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得出大学校长素质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结论,即“学者气质和学术职称”、“人格特征”、“关怀行为方面的素质”、“结构行为方面的素质”、“决策行为方面的素质”。[12]陈云超提出,大学校长需具备的三个方面:学养、人格、魅力。[13]

2.基于大学校长的行为对大学校长领导力进行研究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和领导者,领导的素质影响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教育改革能否顺利进行,但是最终是要体现在校长的领导行为上。行为科学主要集中于四个领域的研究和发展:第一,有关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第二,同企业管理有关的人性问题;第三,企业中的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第四,企业中领导方式的问题。[14]即人的需要、动机对领导力的影响、组织关系对领导力的影响等方面。且当前教育管理界,从领导行为分析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发挥,学者从多学科的视角进行探究,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

(1)有学者从组织学的角度研究大学校长领导力的领导行为。当然组织学的视角也很宽泛。马龙海从组织的价值观层面提出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实现应该尽可能使各种能力得以有效实现,并认为个体层面的价值观转化为组织层面的价值观,组织核心能力就以个体核心能力为基础,那么二者就实现了相互转化,大学校长个体领导力的实现机制便找到了。他提出大学校长领导力实现的两种基本方式。第一,大学校长领导力实现的前提:从个体走向组织。大学校长领导力实现机制从个体的领导力传递到群体领导力,最终形成分布式的组织领导力,这才能够形成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组织文化,才不会使大学校长的领导力因某个人的存续而存续;第二,大学校长领导力实现的桥梁:组织共享价值观。[15]吴金瑜提出校长要领导教师共同实现领导力,领导教师发挥他们的智慧,形成学校共同的教育愿景。[16]

(2)有学者从管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校长领导力的领导行为。陈云超认为,大学管理体制对于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这一对关系,成为大学校长治校成败的重要领导艺术。提出大学校长在被领导的时候勿忘领导的责任,在领导的时候勿忘接受被领导的义务。[17]也有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影响大学领导力的领导行为。刘国胜从对校长提出人性领导力,校长领导力发挥的关键在于把握人性的理解与需求,让师生获得尊重和身份认同。[18]

3.基于大学校长的领导环境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

领导有效与否不仅与领导者的素质、行为有关,而且与领导者所处的环境也有很大关系。领导权变理论强调领导者要认清领导环境,采用与之相应的领导方式、方法的一种随机制宜的领导理论。[7]基于菲德勒的理论认为领导环境从职位权利、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三个方面影响着领导者能否有效地行为。国内学者对于大学校长领导权变研究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大学校长的职位权利角度分析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影响。陈云超在文中对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进行反思,力求将大学校长成为社会道德的化身与行为的楷模,进而发挥其对社会和学校的领导作用。[19]吴金瑜认为“大学校长的主要地位是领导”,可以理解为大学校长的主要职责为行使领导的权利,进而提出从四个方面实现领导力:形成与新课程思想一致的学校愿景;校长要成为一名真实的领导者;让你的同事与组织不断成功;让学校成为教师与学生的精神家园。[20]

(2)从大学校长的任务结构分析大学校长的领导力。张懿通过对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个案研究,探讨了世界一流大学校长面对全球化而采取的治校实践,“为耶鲁大学制定百年战略”、“吸引最好的师生”、“为全世界培养21世界的领袖人物”、“致力于全球化大学的建设”等措施,[21]为我国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发挥提供参照和借鉴。冯倬琳提出大学校长成功领导一流大学的关键在于其出色的战略领导,并且提出了五个任务进行了分析:前提是明确学校定位;目标是形成学校愿景;核心是以学校资源和能力为基础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关键是策略实施;需要持续有效的评价。在领导战略明确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充分的领导力。[22]

(3)除从领导环境的几个微观方面分析,也有学者从领导环境的宏观方面来探究大学校长领导力。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认为,组织是开放的系统,要研究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提出最适宜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和管理行动。马龙海指出“对组织环境的认识是组织中个体角色探究的基础”,其对大学校长所处的环境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实现,即“大学校长与大学的历史传统和大学现代的关系、大学校长与政府对关系、大学校长与市场的关系”三种环境下,定位大学校长的领导力。[23]李伟涛提出校长领导力要符合成长环境(校内外的教育资源、社区以及学校的专业)和规律。[24]这也潜在地指出了成长环境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影响。

4.基于大学校长的道德领导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

桑乔万尼认为,应将道德领导放于首位,校长的第一要务就不是监督考核,不是和教师去做交易,不是为教学工作开具“科学处方”,而是学习共同体共享的价值观、信仰、理念承诺和理想的建设。[2]国内学者明确将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大学价值观与大学校长的领导力在同一个论题上研究的较少,但是对于大学校长与大学文化、大学理念等方面的研究文章仍然可以搜索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影响,笔者认为这些学者的研究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具有潜在的影响。

如李昕通过对梅贻琦与赫钦斯两位校长的大学理念的比较分析,体现其领导作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25]张楚廷提出,校长的变动对于大学来说不是件好事。诸如芝加哥大学之所以能够迅速崛起,是因为八位校长体现的基本理念就有高度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同时哈佛大学能够不断前进,也在于其核心价值未变。[26]世界一流大学中校长对学校理念的基本秉持对于大学校长领导力的发挥具有借鉴意义。

三、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大学校长领导力的研究主要考虑到素质、行为以及环境方面的影响,虽然有众多学者将大学理念、大学文化、大学价值观与大学校长在同一个论题下研究,但是目前并无学者明确将这几个方面与大学校长领导力加以研究。笔者认为这是教育管理领域对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的缺口。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对于大学校长领导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学者多采用思辨的方法进行,如对国内外著名校长的事例研究分析,探究对大学校长领导力影响因素。但是采用实证方法研究的学者较少。

因此,基于以上两点对于大学校长领导力以及为大学治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张爽.校长领导力:背景内涵及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07,(9).

[2]蓝浩博.基于企业文化的领导力培养[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8).

[3]佚名.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35.

[4]吴志宏.新编教育管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刘晶玉.中国大学校长领导能力研究演变综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3).

[6]黄新斌.大学校长与大学创新[J].现代教育科学,2010,(9).

[7]闫拓时.当代中国大学校长研究力初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0,(3).

[8]吴坚.从国内外知名大学校长的素质看教育背景在大学校长选拔中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10,(7).

[9]牛维麟.一流大学校长素质谈[J].中国高等教育,2004,(24).

[10]李兵.书院大师:在困境中实现超越——兼论大学校长的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6,(8).

[11]俞天红.大学校长成功的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1990,(4).

[12]许晓东.大学校长素质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1993,(4).

[13]陈云超.大学校长治校的基本矛盾[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14]贺晓兴.教育管理辞典[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33.

[15]马龙海.大学校长领导力实现方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1).

[16]吴金瑜.校长领导教师共同实现领导力[J].上海教育,2006,(13).

[17]陈运超.论大学校长治校的基本矛盾之一:领导与被领导[J].现代大学教育,2007,(4).

[18]刘国胜.人性领导力:校长领导力的关键[J].教育导刊,2009,(11).

[19]陈云超.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报,2010,(2).

[20]吴金瑜.校长应如何实现领导力[J].教育发展研究,2007,(10).

[21]张懿.追求卓越——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教授治校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4).

[22]冯倬琳.研究型大学校长的战略领导[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5).

[23]马龙海.当代大学校长领导力实现的环境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8).

[24]李伟涛.提升校长领导力要符合成长环境与规律[J].上海教育,

2007,(5).

[25]李昕.两位大学校长的默契——梅贻琦与赫钦斯大学理念的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6,(3).

[26]张楚廷.论大学校长[J].高等教育研究,2009,(7).

(责任编辑:王祝萍)

作者:周丽

上一篇:新医疗改革措施会计电算化论文下一篇:道路工程施工单位成本核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