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论文

2022-04-26

指导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论文 篇1:

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构

摘要: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以情境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高职传统实践教学作为独立的一部分与理论教学割裂了开来,其设计仍没有突破以往的传统学科体系的模式,难以从本质上突出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高职院校应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想引领下,探索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工作过程;实践教学模式;行动导向;高职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精益生产为突出代表的劳动组织变革的显现,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德国不来梅大学劳耐尔(Rauner)教授为代表的职业教育研究学者提出的“职业教育要培养具有参与设计工作和技术的能力”的思想,在西欧教育界、企业界及社会学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发展成为西方职业教育的主导思想。本世纪初,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逐渐传入我国。尽管还没有形成体系,但其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已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接受。尤其在高职课程建设领域,许多学校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作为一种教育哲学思想,其对高职教学的影响必然是全方位的,其变革不仅是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更多的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在一些高职院校中,实践教学作为独立的一部分与理论教学割裂了开来。其设计仍没有突破以往的传统学科体系的模式,难以从本质上突出高职教育的最显著的特征。传统实践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根本性改革。因此。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想引领下,探索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与方法,应是高职院校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现在企业制度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对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此提出的新理念是,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技术适应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应对能力,能够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因此,职业教育应使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又要让学生获得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的终身学习的关键能力。

基于此,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专业劳动始终处于中心地位,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始于个人经验,最终还必须回归到个人经验。与系统工作任务关联的专业知识只是从初学者发展到专家的手段,只有最终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系统的专业知识,才可能达到专家的技术水平。

二、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教学的新特征

(一)以工作过程知识为核心的教学内容

根据劳耐尔教授等学者的研究,所谓工作过程,指的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其核心要素包括:劳动者,工作对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产品。在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中,教学内容虽然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其目标直接指向学科体系结构化的高深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没有被考虑到。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其教学内容因此直接指向职业的工作任务、工作结构和工作过程知识。工作过程知识是一种与情境相关、与实践工作结合的知识。它既包含工作经验,又包括生产目的和生产进程的方面的知识:工作过程知识同时又是一种整合过的知识,它不只是关于具体操作的知识,而且是将不同的劳动与企业整体联系在一起的知识。工作过程为导向理念指导下的高职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将工作过程知识作为教学的核心,把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工作过程知识的载体,既关注学生的职业经验的习得和形成,又关注学生以经验为基础的专业系统化知识的构建与积累。

(二)以情境教学为典型的行动导向的教学方式

行动导向的学习是德国“改革教育学派”的相关理论,其基本要义是指通过师生共同确定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和全面的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统一的学习方式。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得到突出的表现,即通过学习情境中的行动来学习和为了真实情境中的行动而学习,情境学习成为行动导向学习的典型特征。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及其发生的情境应依据企业生产的真实情况来设计,或者从真实的企业生产过程中来选择,只有当学习情境能够全面、整体地反映真实生产的结构与过程时,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相应的职业实践的工作能力。

工作过程理念下的高职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不仅仅只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而更多的是咨询者和教学的主持者,以项目等为代表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可以使教育更接近企业实际。这样形成的与以往职业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显现了高职教学鲜明的个性特征。

(三)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

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中,学生学习的情境是一种实在而具体存在的情境。具体地说,是直接反映实际职业状况而不经加工的情境。而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学习情境往往是一种模糊存在的情境,它们大多来自理论上的实践需求,而不是职业的实践需求。工作过程理念下的高职教学环境即学习环境和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应是:基于实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的目的,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的教学方式,因此,以营造真实职业情境为代表的教学环境,也是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教学的新特性之一。这种真实的职业情境体现在:校内的学习既要具备学习的条件,又要符合生产(服务)的要求:校外的实训既要设计工作岗位,又要设计学习岗位。

因此,工作过程理念下的高职教育,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在教学环境方面都表现出与传统的高职教育的巨大差异,理解这些特性,对进行高职的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无疑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高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侧重指向于抽象的专业技能,而工作过程知识没有被考虑

高职传统的实践教学,通常是将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创新制作、社会实践等,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到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从而在体系上形成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或综合技能训练三大模块。

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相比,传统高职实践教学具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不再是对理论教学内容进

行验证,而是要进行技能与能力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这样的体系设计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较好地适应尽快上岗工作的要求。然而传统高职实践教学的内容过于强调抽象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工作过程的知识。这样尽管关注了外显的知识与技能,突出了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但是由于缺乏对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能力的培养,当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再适用于新的职业岗位时,学生很可能会茫然而不知所措。这一点也正是人们所指责的高职毕业生职业生涯发展能力欠缺的原因之一。

(二)实践教学方式强调技能的重复训练,而完整的行动过程被忽视

在高职传统的实践教学中,内容的模块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技能的操作性”、“技术的应用性”和“技术的实践性”,由三大模块所对应的三大目标表面上似乎重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其不同阶段的能力还体现了一定的递进性,然而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样的设计所存在的弊端。第一,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割裂开来,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实施,达不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统一的目的:第二,这一教学方式实质上关注的是技能的重复训练,强调的是技能的量的积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一种基于静态层面的技能的存储,而不是完整的行动过程中的能力的建构。由于缺少基于获取信息、计划、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行动过程的学习,以及构筑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基础上的“手脑并用”的行动,学生很难获得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关键能力,即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方法等。

(三)实训教学基地注重硬件条件建设和工作岗位的设置。而脱离了课程建设和学习岗位的设计

高职院校在长期的办学中,逐渐认识到实训、实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加大了对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然而在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也存在下列需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上过于追求硬件设备的完备,而缺乏相应的课程开发与建设。传统的高职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正遭到普遍批评,其中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于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真实的工作环境毫无联系,实训基地的教学没有将工作过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起来,发挥实训的最佳效应。其次,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的结构化程度低下,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单纯注重工作岗位的安置,而忽视了学习岗位的设计;企业给学生所提供的多是就业机会,而不是学习机会。由于学校与企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缺乏明确的计划和足够的控制,致使学生在企业的实习过程随意性太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自主学习流于形式。

四、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新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重构

高职传统实践教学模式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教学与具体的典型工作任务相分离,学生除了获得简单的操作性技能外,往往不能获得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重新构建。而在重构过程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应是始终坚持的理论主线。

(一)通过“教学做合一”的方式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充分体现工作过程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育中,行动导向是主导性的教学指导思想与策略,其核心要义是!学习者必须在实际的专业情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联系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行动导向的教学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做合一”模式。通过“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各专业中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的综合性和案例性的教学项目,将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有机地统一了起来。因此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教育中,传统高职的实践教学内容并非湮灭不见,而是解构于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将不再以相对独立的模块化的方式存在。

(二)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重构课堂教学空间设计。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

我国职业教育学者赵志群老师介绍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时。提出应建设“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的课程实施环境,笔者认为这一观点同时也是重构实践教学的策略之一。根据国内职业教育专家的研究成果介绍,“理论实践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应具有集理论教学、小组工作、实验操作、实习技能为一体的多功能,可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订单教学等“一体化”的教学。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空间的设计,将课堂设在车间,或者将课堂按照车间的要求进行布局,以此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这是重构工作过程导向下高职新的实践教学环境的重要任务。

(三)按照“工学整合”方式设计校外实习岗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工学整合”的基本含义是,通过工作来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学整合”的方式来设计校外实习岗位。是解决高职传统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的结构化程度低下的重要举措。当前最重要的是,一方面,学校应与企业联合开发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将学生在校内学习的内容、形成的能力和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学校对学生的实习内容和过程也有严密的设计和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合作企业应为学生提供反映企业完整而真实的工作过程的学习岗位,而不仅仅是就业机会。通过设置“工学整合”的实习岗位,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考核,以此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向 丽

指导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论文 篇2: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机遇与挑战

“互联网+”时代己经到来,全国高校面临着从传统教育模式到“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教育模式的转型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己成为一个急需研讨的课题.文章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参考,分析了“互联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影响,针对现有的教育模式特点及所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改革方法,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并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念,以期充分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现代制造业的促进作用,真正做到以创新创业大赛为推手,切实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战略目标和新思想。

关键词:“互联网+”创新创业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给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形势,我们应当对其予以高度的重视。因此,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深刻的现实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视当前“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借助“互联网+”的力量,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本文将就“互联网+”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概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概述

2002年,我国有教育专家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核心”的观点,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雏形。后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网站正式建立,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2010年,我国对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行了大力的推进,发展至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众多的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一,在“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网络迅速普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互联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必定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二,“互联网+”时代网络社区教育发展策略。“互联网+”时代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行业有机结合的时代,构建“互联网+社区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素质,丰富社区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的知识与情感需要,辅助大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感知和体验学习的快乐,培养大学生的合作与探究精神,丰富居民的智慧和文化修养。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高、教育观念较为落后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等,具体分析如下。

(1)教学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较为单调、形式较为单一。比如,课程结构不能很好地结合专业课程,一味强调一些基础知识,不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另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重视实践教学,一味将理论教学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使得学生缺乏相关的实训锻炼,实践能力不足。

(2)师资队伍专业水平不够高

教师是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师的素质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果,但从目前来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还不够强大,很多教师都是只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具体的实践经验有所缺失,其专业水平不够高。这导致这些教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说服学生,也不能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不够高。

(3)教育理念较为落后

虽然国家已经出台了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文件和规定,但是这些文件和规定在出台后,很多時候都不能及时落实下来,这使得很多学生虽然有创新创意作品也不能及时将其变为现实。比如,现阶段,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活动都是以测或大赛的形式进行,只有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一些相关的讲座,这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较为落后的表现。

(4)人才培养方案不够完善

从目前来看,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还不够完善,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在资源建立和整合方面能力的缺乏造成的,创新创业教育与高校的教育体系不能很好地融合起来,这样便无法保证每个大学生都能接受系统的人才培训。于是,便出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够理想的现象。

(5)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全程导师制研究与实践

现阶段,为了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需要,国家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在提高质量的同时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提出实施“四位一体”全程导师制,通过三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互联网+”背景下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互联网+”的出现,给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帮助更多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具体措施如下。

(1)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开展

“互联网+”大背景下,高校应当贯彻落实好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开展,可以借助已有的校园网络平台,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教育系统进行更新,并借助各种新媒体技术的力量,广泛收集和整理互联网上强大的信息资源,给学生分享更多更新的就业创业案例。另外,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上,教师还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互动的机会,帮助学生解决就业创业的相关疑问,或者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与网络结合,邀请权威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参与到网络教学中,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一步贯彻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的开展。

(2)借助网络平台,树立创新创业意识

“互联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比如微信、微博等應用程序拓宽了人们交流的渠道,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因此,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学会充分借助网络平台,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比如可以借助QQ、微信等社交平台,让学生和教师进行深入的互动和密切的联系,以此来调动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手段,将视频和故事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

(3)创建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基地

互联网的便利性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它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应有功能,还能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借助网络的优势,创建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基地,淘宝、京东、微店等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可以将这些淘宝、京东和微店等平台作为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指导平台,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4)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当能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收集各种全新的信息和数据,全面把握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设定科学的目标,开展个性化差异教育,让良好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驾护航。总之,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效进行,我们应当深入了解“互联网+”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内涵,正视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最科学的精神、最严谨的态度以及最专业的水平,研究出“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措施。

现有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总体上还是难以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需要。因此,国家做出了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目标从要原来“高质量”人才的培养转变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社会对应用型的人才的需求。如何适应新的形势,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我们认为导师制这种个性化教育指导模式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方案设计

我们根据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计了“专业-科研-技能-就业”和“学生-导师-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全程导师制方案。其主要形式是:

学生、导师、社会、家庭,全员共同参与培养;

专业引导教育、科研参与培养、技能培养、就业指导融为一体;

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实现空间上全方位培养;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实现时间上全程培养。

2.特色与创新

第一,在传统本科生导师制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需要”的基础上增加了“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理念,符合大众化、普及化时期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满足个性发展的要求的基础上,发展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第二,遵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原则,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现代大学的办学理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着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四、实践效果及分析

(1)实践基础

课题实施依托宁波大红鹰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涉及四个本科专业,近3000名在校学生。学院在学生第二课堂、课外学习小组、竞赛培育指导、学生专业教育、学生科创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实施思路

一是制定导师培养方案,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让所有的老师都成为导师;积极开拓校外资源,聘请企业(行业)工程师担任导师。二是加强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资源,包括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网络学习资源等。三是研究开放化的实践环境和管理评价体系。四是建立创客空间,推进实验室开放,发挥校企合作实验室(实习基地)和作用,通过兴趣小组、竞赛培育、科研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五是研究建立完善的导师制规章制度,加强导师的管理、考核和激励。

(3)实施方案

我们按10人左右/每导师的比例配置导师,每个班级配备导师4人,其中3人为专业教师、1人为校外导师(主要来自企业和各创客空间)。分年级、分阶段开展专业引导、兴趣培养和学生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开展专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进行竞赛培育、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就业指导和毕业后回访等工作。

(4)实施成效

截止到2016年底,已经进行了2012级(从大三开始)、2013级(从大二开始)、2014级(从大一开始)和2015级(从大一开始)四个年级的试点工作。从阶段性调查情况来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导师满意度

每学年进行一次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导师对学生的满意度基本呈逐年提高趋势,说明导师和学生随着导师制的进行,互相更加了解和信任。

2学生满意度

从四年的调查情况分析,大部分学生都反馈是在专业引导、学习方法、团队合作、课外辅导、沟通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导师较好的帮助和指导。

3.学生取得的成绩

导师制实行以来,学生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及科研项目立项方面有较明显提高,而且逐年增加,三年来累计获得100余篇论文发表、获得各级科技项目立项30余项,从2013年~2015年累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60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17项。并获得了挑战杯、红点奖等国际级和国家级奖项。

4.促进了创客教育理念与工程教育理念的融合

我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搭建创客教育应用平台,构建创客教育的能力结构与课程模块,与校外知名创客空间开展合作,吸收校外创客加入导师队伍,开展创客教育在工科专业的应用实践,积极探索创客教育之路。

习近平主席于2015年12月指出了“互联网+”时代的方向,提倡用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技术革新社会形态,转变大学生生活方式,创新学习方式,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国务院也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教育部门应加强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模式的融合与创新,利用“互联网+”时代发展大学生教育工作。作者简单介绍“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并从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作用,科学分析“互联网+”数据信息和优化管理平台等三个方面来浅谈如何运用“互联网+”时代发展大学生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发挥“互联网+”时代的技术优势,运用“互联网+”时代发展大学生教育工作,参与大学生教育活动的教师应重视全面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作用,科学分析“互联网+”数据信息,不断优化管理平台。

[1]张海燕.虚拟社区群体凝聚力研究一教育技术虚拟社区构建与改善[D].上海师范大学,2010(04:

1)

[2]刘洋.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学习型智慧校园基本模型[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2)

[3]史瑞婷.“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学习社区研究”系列论文英译实践报告[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6(06:3)

[4]刘昌鑫,陈慧娟,欧阳春娟等.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高校智慧实验室构建探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04:5)

[5]李辉.“互联网+”背景下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讨一一以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115-117

[6]王晶洋,徐俏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03):171-174

[7]杜忠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J].决策与信息,2017,(01):109-113

张甫亮 中国矿业大学

指导模式下的毕业设计论文 篇3:

新工科背景下《塑料模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摘要:本文以塑料模设计课程为例,研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在新工科背景下的新的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法,将现代化的模具设计制造新新技术与传统理论知识交叉融合,理实一体,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出具有一定视野、综合素质高的新工科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缩短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与现代化行业需求的距离。

關键词:新型工科专业;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式教学

Key words: new engineering majors;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teaching;integr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teaching;project-based teaching

0  引言

新型工科专业是面向产业未来发展需要,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或其他学科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渗透、转型、改造和升级更新而成[1,2]。在此背景下,传统工科专业课程《塑料模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各方面均已不再适应新工科专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措施,势在必行。

模具设计是传统工科专业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几十年,由于塑料工业迅猛发展,塑料模具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塑料模具的比重也日益增大。由于塑料具有轻质高强度的特性及其它一些特殊性能,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以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汽车为例,上面的发动机配件、水箱配件、空调配件、仪表盘配件、后视镜以及各种卡扣和固定件等都是塑料制品,据统计目前国内汽车用塑料已经占到了总材料的7%,而德国的这一比例高达15%,因此塑料模具工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塑料模作为成型各种塑料制品的模具,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塑料工业的迅猛发展,导致塑料模具从业人员尤其是具备现代化模具设计制造技术的从业人员的需求缺口巨大。各高校机械设计类专业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开设了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积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广东作为家用电器产品的制造大省,兼具日益发展的汽车工业,塑料模具成型在机械制造中占据的比重更是重大。

广东理工学院的办学宗旨就是立足地方经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在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院校的工科专业要满足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必须按“新工科”的要求对传统的机械类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教学模式等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塑料模设计》这门课程,在工科专业占有重大地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也起着较大作用,进行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模具制造业的发展,模具现代化设计新技术CAD/CAE/CAM技术在我国模具企业的应用已成为现实,CAD/CAE/CAM集成技术更是发展趋势。新工科背景下的现代化模具设计制造应用型人才正是企业所急需。

1  目前模具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普遍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采用线下理论课堂,塑料模设计课程与模具CAD/CAM课程独立开设。学生在不同时间段先后完成了《塑料模设计》理论课程的学习和模具CAD/CAM技术实践课程的学习,造成理论与技能操作脱节,学生学不好理论知识,也不能灵活运用模具CAD/CAM进行模具设计制造,逐渐失去学习兴趣,毕业就业也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化模具企业的要求。即使在塑料模理论教学后安排了专业综合实训或毕业设计对模具设计制造能力进行训练,也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塑料模设计课程融于模具CAD/CAM课程,让学生在模具现代化的设计技术手段中掌握设计理论,实现模具CAD/CAM课程和塑料模设计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模具CAD/CAM技能,缩短毕业生与新工科背景下的现代化模具企业人才需求的距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从而达到提高办学质量的目的。

1.1 模具CAD/CAM课程与塑料模设计理论课程相互独立,互无关联

广东理工学院机械设计本科专业积极适应广东省人才缺口需求,开设了塑料模设计课程《塑料模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课程《Solidworks机械产品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MsterCAM》,但是几门课程分开开设,互无关联,多数学生学完三门课程,仍不知晓模具CAD/CAM技术。

1.1.1 《塑料模设计》课程介绍

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面广,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强,同时更新也较快。目前多数学校都是以传统的课堂讲解为主,辅以典型模具结构的实物或动画演示讲解,学生虽然比以往的纯理论讲解较容易理解些,但仍然是空对空的讲解,感官意识不强,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模架的选择,课本一口气介绍了直浇口、点浇口和简化点浇口模架三种类型共36种模架类型,没有实际的设计应用案例,多数学生懵懵懂懂,混乱不堪,学着学着学习兴趣就没了。

同时学校该方向毕业生就业主要是面向广东地区,而广东大部分地区的模具生产企业,特别是“三资”模具企业,早已普遍采用现代化的模具CAD/CAE/CAM技术进行模具设计制造。而该课程观念陈旧,设计理念仍然是传统的根据塑件尺寸进行计算绘图的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化模具设计人才的需要,跟不上新工科背景下现代化模具企业的形势要求。

1.1.2 模具CAD/CAM课程介绍

模具CAD/CAM技术涉及的内容较多,主要包含造型设计、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加工三大部分,因此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设置既要涵盖CAD/CAM技术的所有教学内容,又要强调CAD/CAM技术各部分之问的联系。

广东理工学院目前开设的三维设计软件课程是《Solidworks机械产品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课程是《MsterCAM》。Solidworks相比其他三维设计软件应用起来更简单,容易上手。

目前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主要是立足于软件课程教学,讲授软件的基本操作,综合运用主要是在机械产品设计制造方面,基本不涉及模具设计,而模具设计相比一般机械产品设计相应更复杂。

因此虽然开设了模具设计、CAD软件教学及数控加工等相关课程,但各课程之间互相独立,各自为政,几乎没有交集。在讲授软件时,学生多数时候只是学习软件的基本操作,学习一个又一个的特征造型,没有具体的结构设计。特征与特征之间也没有什么联系,结果造成了大量学生开始兴趣较浓,学习积极性较高,慢慢的因为没有成果,没有成就感,学习兴趣就消失了,没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是机械的完成每一节课的学习任务,不练习、不思索,不能做到融会贯通。即使掌握了软件的基本操作,也难以掌握模具CAD/CAM技术的综合应用,做不到将软件设计技术与模具设计理论、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有机的结合,达到综合运用CAD/CAM技术进行模具设计制造的目的,造成与社会现代化的企业脱节,不能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1.2 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脱节,学生实际适应能力较差

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面向企业培养技能型应用人才,对模具专业来说,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应该是新型工科人才,能熟练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新技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了为期6周的专业综合实训,分为三周CAD/CAM实训和三周专业模块实训,合并起来作为一个综合性实训项目。在此实训项目中,学生需要单独或协作对一个项目进行分析计算,再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技术完成设计,同时需利用普通机床、数控机床、CAM技术等进行实际加工训练,通过此项目全方位的综合性训练,达到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目的。但由于模具理论知识讲解与模具CAD/CAM技术分离教学,割裂了CAD/CAM软件和模具设计模具制造之间的关系,学生没有经过这方面的专业练习,导致专业综合实训期间,很多学生拿到设计题目后,无从下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不太显著。

1.3 教师缺乏实战经验

目前,由于本科院校没有模具专业,而学校的教师基本都是从高等院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故相应来讲,教师团队虽然基础理论知识都比较扎实,软件运用一般也都比较熟练,但没有企业实际模具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经验,所以在教学时也是主要以理论讲解为主,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带领学生真正领悟CAD/CAM模具技术的魅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培训不仅是理论教育教学技术的培训,还要多多引领青年教师下厂实践锻炼学习,一方面巩固教师理论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缩短院校与企业的差距。

1.4 考核方式不合理

由于课程设置的分离,导致考核方式也不合理,不能真正考核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与水平。传统的考核方式为塑料模具设计理论课程采用笔试,笔试主要为模具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基本概念等。模具CAD/CAM主要采用上机考试的形式,上机考试一般都是给出几个有一定综合性要求的机器产品的建模或装配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图形的创建、装配,然后保存上交。这种考核方式只是单纯的检验学生三维软件的操作能力,完全不能检验学生利用模具CAD/CAM技术进行模具设计的专业能力,因此必须以具有模具CAD/CAM技能为考核目标改革考核方式。

2  新工科背景下《塑料模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

2.1 教学内容设计

新工科的专业教学必须满足新工科产业的需要,模具设计人才必须具备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模具设计制造新技术,能适应现代化模具企业对模具设计人才的要求。不仅是要能熟练操作三维设计软件,更重要的是要能熟练的运用模具CAD/CAM技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并逐渐深入学习,向模具CAD/CAM集成技术方向发展,所以塑料模课程的改革必须以具备模具CAD/CAM能力为能力目标进行教学内容設计。

针对应用型本科模具专业的这一培养目标,我们将塑料模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针对传统教学只有理论设计知识这一弊端,融入了模具设计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将现代智能设计技术模具CAD/CAM与传统设计理论知识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以信息化、智能化的塑料模具设计为主线,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技术,一方面通过讲解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模具产品设计,熟练塑料模具的信息化设计、智能化设计。同时又把模具的类型、结构、装配等理论知识穿插教学过程中,让模具CAD/CAM技术真正与模具设计相结合,实现模具CAD/CAM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在真正掌握模具CAD/CAM技术的同时,对模具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也牢固掌握。学习过程由枯燥、难学转变为乐学、愿学、主动学。

模具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这一部分,我们主要选择了简单易上手的Solidworks及Master CAM软件为教学基础。将根据课程特点,塑料模具设计CAD/CAM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内容如表1模具设计CAD/CAM理实一体化教学内容安排示意表所示。

2.2 教学方法设计

2.2.1 塑料模具设计理实一体化教学

为了使学生真正掌握模具CAD/CAM技术,在重点章节注射模设计部分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选取企业典型模具的实际案例,利用模具CAD/CAM技术,主要采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在讲授Solidworks软件进行模具零件设计的基础上,融入模具设计理论知识和相关加工工艺。例如在进行浇注系统设计时插入浇口的类型、应用,在模架设计时讲解各种模架的结构形式及应用范围。这样,学生一方面在模具CAD/CAM软件技术的实践运用中学习理论知识点,对理论知识点的理解更透彻、更清晰,做到真正掌握模具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又达到了在模具CAD/CAM技术软件设计工程实践中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另一方面,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也进一步熟练了掌握了模具CAD/CAM技术,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综合技能得以迅速提高,理论知识掌握也更加牢固,就业即能上岗[3,4]。通过实践,这种教學方法教学效果显著,因此,《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这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值得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推广。

2.2.2 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育模式是建立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基础上的现代教育的一种形式,它以大生产和社会性的统一为内容,以将受教育者社会化,以使受教育者适应现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社会现实与发展为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直接目的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现代化模具企业对模具技术人才的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项目教学法成为教学方法首选[5]。

《塑料模设计》课程开设了30学时的CAD/CAM综合实训,采取项目教学的形式,通过选取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项目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协作完成一个模具产品的设计制造项目。项目内容主要利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模具设计、导出工程图,利用Master CAM完成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生产,并完成模具零件质量检验、模具装配及检验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理解并最终达到掌握模具现代化设计基本原理、操作,模具零件工艺分析及加工,模具装配及检验、模具零件制造工艺以及各种普通机床、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的使用与操作等各方面的知识,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通过这样的项目式训练,学生以企业模具设计人员的角色进入项目,对现代化模具企业的模具设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基本了解,对模具专业人才的技能要求更加熟练,大大提升了毕业生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更加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现代模具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2.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疫情期间,为减少延期开学对新学期教学工作的影响,本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精神[6],在线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荼。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催生了新的学习空间、新的认知场景、新的交互形式、新的心理氛围、新的评价模式等等,面对这些新事物,最重要的就是学会学习。面对互联网下成长的新一代青少年,教育必然发生变革。结合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广泛实践可以发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把线下课堂授课的群体学习优势与网络学习个性化融为一体,凸显了学习者的中心地位,实现了个性化的线上自主学习,线下重点、难点的集中讨论,能够提供更加丰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内容,通过线上讨论答疑及课堂难点解疑,实现深度学习及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本课程结合课程目标,科学地运用这一新颖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和工具,给与学生全面性、多方面的督学、促学、助学信息,并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这一教学模式大大改善了因为专业性强、知识点繁多、学习强度大导致的上课玩手机、睡觉等问题,学生真正参与、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形成主动、有效的学习,提高了学习质量,丰富了学生知识,开拓了学生视野,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开创新的教学格局。

本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主要分为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巩固3个阶段。课前准备主要包含了在线学习资源及督学促学助学资源准备。课堂教学主要根据在线学习数据及统计情况为学生讲解重要知识点,解答问题。课后巩固主要通过作业、测试等对该次课教学内容进行加深、巩固。对于重点章节注射模设计部分主要采用线下课堂、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学生对新工科专业的适应能力。

2.3 改革传统考核方式

全新的教学模式,必然催生全新的考核方式,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检验目的。

传统的考核模式是以纯笔试为主,主要检验学生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塑料模具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程,培养具备模具CAD/CAM技能的学生是基本目标,因此该门课程传统的考核方式,根本达不到综合检验学生知识、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的目的,必须改革考核方式,以具有模具设计“软件化”,模具制造“数控化”能力为考核目标,侧重学生能力考核。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考核方式,增大了平时成绩的比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权重为分别50%和50%。其中学习态度占5%、知识巩固占30%、技能应用占35%,突出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得以体现,学习的成就感明显增强,参与的自觉性得到提高,培养了创新思维,实践应用能力得到高效持续发展,实现应用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考证知识点,要求学生积极报考国家级模具设计师(塑料模)职业资格证书,可以证代考,使学生能在就業前获得敲门砖,就业后能在新工科背景下的现代化塑料模具企业或制造生产企业中胜任模具设计或产品与制造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对《塑料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重新设置、大胆尝新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考核方式,达到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并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经实践,获得了学生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学院和社会的肯定。

3  结束语

广东地区经济发达,制造业规模或技术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需要大量的新工科应用型技能人才。学校立足地方经济,积极适应地方经济新形势,在新工科背景下,根据企业和社会需求准确定位课程方向,合理设置课程内容,为社会培养现代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探索了新形势下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线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及项目教学法,将现代化的模具设计制造新新技术与传统理论知识交叉融合,理实一体。以自学为主、教师为辅,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达到学生乐学、愿学、主动地学的效果,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对传统工科专业的渗透,为产业转型升级培养出具有一定视野、综合素质高的新工科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缩短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与现代化行业需求的距离。

参考文献:

[1]钟登华.新工科内涵的建设和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1-6.

[2]荆妙蕾,程欣.产教融合视域下传统工科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以纺织工程专业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03):25-31.

[3]于盛睿,韩文,余冬玲.基于现代工程训练的模具CAD/CAM/CAE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9(06):82-87.

[4]葛旺生.模具CAD/CAM理实一体化教学探索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09(4):159-160.

[5]任天娟.项目教学法在《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中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6,32(08):162,174.

[6]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EB/OL]. (2020-01-30)[2020-03-29].http://www.sastind.gov.cn/n152/n6760

202/n6760204/c6808754/content.html.

作者:张利

上一篇:校园绿化生态分析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班级学风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