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产业转移路径论文

2022-04-22

[摘要]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一样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发展平衡的重要措施和渠道。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大多是以行政命令、会议和红头文件的形式来宣传、部署和实施的,这就使得制度供给出现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与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政府运作模式以及市场经济运作模式有关。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科学发展观产业转移路径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发展观产业转移路径论文 篇1:

西部地区科学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摘要:西部地区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任务,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目前,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应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究西部地区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关键词:西部地区;东部产业;承接;产业转移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西部地区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力,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然而,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也有风险。因此,如何抓住机遇,科学有序地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摆在西部地区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意义

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市场、成本以及国家政策变化等多方面原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能源密集型及部分资金密集型产业正在加快向西部地区转移。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于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本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1.促进西部地区生产要素的综合利用,发挥后发优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基本要素,产品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空间大,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明显,而技术、知识等要素相对不足。东部的产业西移带来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及高水平的管理要素,西部地区以自身优势吸收东部产业先进的管理和技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提高西部地区产品质量与等级,从而提升整个西部地区加工工业在中高档产品生产方面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东部产业转移的有效承接,有利于充分发挥西部的区位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自身经济发展,获取更多的区域分工利益。

2.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能够推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难题。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能够带动西部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带动的作用是通过产业关联实现的。产业关联是指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复杂、密切的联系,包括后向、前向和旁侧关系。通过产业关联效应的发挥促进区域整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承接先进产业将使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采用先进技术的部门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增加,从而使区域产业结构呈现高级化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承接先进产业所带来的高技术生产组织方式会成为“扩散源”,从而逐步提高整个产业技术集约化程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助于西部地区形成新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3.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能够促进西部地区观念不断更新。思想观念落后是妨碍西部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思想观念不突破,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将受到无形的牵制。这些落后观念表现为因循守旧与小农经济的思想、“等靠要”依赖心理等。西部地区人们的观念比较落后,与市场经济不太融合,这些都是制约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重要原因。东部地区的产业移入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带来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和先进的管理,更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想。这些先进思想将对西部地区落后观念起着更新、改造作用,为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续的动力源泉。

二、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发达省份的差距较大,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政府对承接东部产业的认识不够成熟。西部地区的各级政府部门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中,积极踊跃,热情高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部门以全局性、战略性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承接产业转移,把承接产业转移视为实施开放合作、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本区域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而企业和其他民间实体对产业转移热情不高;二是过多地强调政府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职能,而忽略了企业在其中应发挥的作用。三是对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认识不足,往往强调政策引力这一外在动因。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因是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获取比较利益,比较优势主要来源于生产要素供给优势和市场需求优势。过分强调承接产业转移的外因,容易产生产业转移中植根性不强等问题。

2.产业结构失衡有加剧的趋势。目前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处于低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阶段,产业配套能力不强,产业链不完整,尤其缺乏高端要素环节,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西部很多地区没有根据竞争优势,从区域优势出发,承接能和当地资源和经济结构相配套的产业。而是偏重于利用价格比较便宜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要素,属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容易造成经济落后地区过多地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缺乏创新,使得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低附加值化,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产业升级的时间。而且,随着产业转移的延续,还会不断地强化这种结构,形成相当大的结构刚性使得结构转换升级的代价上升。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区域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创新,就会陷入“承接—落后—再承接—再落后”的怪圈,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

3.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增长极。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产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通过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目前西部地区形成增长极的主要途径是发展工业园区。工业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聚集、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西部地区已经建成为数不少的各类园区,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承接产业转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影响了其产业转移载体功能的有效发挥。西部园区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为:一是园区规划和定位不明确,缺乏长远规划和明确的产业定位,导致园区产业结构趋同、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有的园区虽然聚集了许多企业,但缺乏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产业之间关联度不高,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没有形成增长极。二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以此为产业转移提供便利。三是园区内的管理与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不能为转移企业提供高效率的服务。

4.生态环境有恶化的趋势。东部地区一部分产业主要受人口、资源等生产要素和环境约束而内迁,这些产业虽然可以带动承接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可能造成承接地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西部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基础较差,缺乏先进技术和管理的指导,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盲目的、不科学的行为,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短期增长。这不仅会造成新的环境污染,而且将会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和破坏。而且,西部地区目前整个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全国有一半的生态脆弱县和60%左右的贫困县在西部。西部民族地区土壤侵蚀面积达4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侵蚀面积的83.3%,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因此,西部地区如果继续承接污染严重的项目,就必然延缓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加重环境负担,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损害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三、西部地区科学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原则及对策

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准确把握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增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针对性和有的进程效性,坚持承接产业有所为、有所不为。因此,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既要解放思想,大胆引进和承接,又要立足实际,采取以下对策:

1.坚持竞争优势原则,承接能和当地资源和经济结构相配套的产业。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要根据竞争优势,从区域优势出发,承接能和当地资源和经济结构相配套的产业。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既有的优势条件。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在资源、劳动力成本等基础条件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因此,在选择承接重点时一定要准确把握和发挥这些优势,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任何一种产业的迁入和设置都必须适合承接地的基本情况及具体产业的实际需要。因为产业的引入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有条件的。先进与否是相对而言的,最先进的未必是最适用的。关键要看产业移入地区的吸收、消化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深入了解和掌握东部产业转移的新方向、新动态和新要求,准确把握东部产业转移的规律和特点。从研究产业转移的规律角度出发,搞清楚迁入产业在本区域布局的可能性,不能同现实脱节。所以,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既要考虑自身独特的比较优势,选择的移入产业应该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又要根据产业转移的特点,合理选择移入产业,使移入产业能够被吸收、消化和与本区域产业配套融合。

2.坚持可持续性原则,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是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本质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既满足当代人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因此,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原则,严格控制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图一时的发展。而应加快引进那些有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层次的产业,促进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3.坚持增长极原则,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理论突出强调了推动型产业在非均衡增长中的作用。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不能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平均主义作法,而应相对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发展工业园区,培育一批新的增长极带动区域发展。根据沿海改革开放和加速发展的经验,可以在产业移入区选择一两个中心城市和区域,给予一些特殊政策,使之率先发展起来。引进的产业,应当是能够与当地产业配套,能够增加产业链的长度,提高各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从而形成增长极,辐射带动整个产业移入。

4.坚持产业优化升级原则,调整产业结构。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目标,关键在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增长,把那些已经或准备淘汰的落后产业再重新扶持上马,这些项目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可较快地、大幅度地拉动经济增长。但从中长期看可能演变成新一轮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新的产能过剩,为今后的发展设置新障碍。因此,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把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须符合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方向,对产业和技术的引入,要在考虑适宜性的基础上,坚持产业承接与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相结合,利用后发优势,着眼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或在落户的企业中引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或对西部地区现有产业进行改造、配套和完善,实现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5.坚持特色性原则,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才有竞争力。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适应国际产业结构和市场的变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营方式,发展具有活力的特色经济,以适应各种挑战,提高市场竞争力。因此,西部地区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必须以形成特色产业为目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人优我特。只有这样,西部地区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较好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6.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提高民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积极性。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但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离开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承接产业转移就失去了任何意义。当前,西部地区仍然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本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本,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达到优化产业结构与扩大就业的统一,促进民生发展。只有让人民群众不断共享发展成果,才能增强人们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信心和热情,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耀.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J]. 中国科 技产业, 2010,(9).

[2]郭元晞.产业转移类型与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方式转变 [J]. 社会科学研究 2010,(4).

[3]张月瀛.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对策[J]. 人民论坛,2010,(23).

[4]王芳.对欠发达地区科学承接产业转移的再思考[J]. 中国商界, 2010,(7).

[责任编辑:闫生金]

作者:孟福来

科学发展观产业转移路径论文 篇2:

论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制度供给

[摘 要]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一样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发展平衡的重要措施和渠道。我国的区域产业转移大多是以行政命令、会议和红头文件的形式来宣传、部署和实施的,这就使得制度供给出现明显不足,这种情况与我国目前的法治环境、政府运作模式以及市场经济运作模式有关。综合各地方产业转移法律制度的经验,需要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中的各方面法律法规,以保障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有效推进。

[关键词]区域产业转移;行政命令;法律制度;地方经验

一般而言,产业转移是指在发展环境、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或产业的部分环节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往往以投资形式出现,但本质上是现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ZW(]孙之华:《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法治环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经济视角》2010年第11期,第19页。[ZW)]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一样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产业发展平衡的重要措施和渠道。为了使得国家或地区引导、鼓励或限制产业转移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政府及其部门通常会颁布相应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连同立法机关颁布的相应规范性文件,我们称之为产业转移法律制度。

1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制度供给现状检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作为国际产业转移承接国的严峻考验。为了吸引外资在我国投资经营,为了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我们不惜制定让国人眼红,给予外资制定超国民待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ZW(]叶海林:《终结“超国民待遇”》,《 国际先驱导报》2010年11月29日第2版。[ZW)]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优先发展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战略取得初步成效之后,人们在尝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甜头之余,国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沿海产业升级的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思考并尝试国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在今后的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国除了继续与国际经济对接外,国内区域产业转移问题将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21世纪初,面临着沿海产业升级的主动产业转移需求和中西部地区寻求沿海资金和技术支持的被动产业转移需求,国务院乃至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的产业转移政策、法规。然而,更多的地方是以行政命令、会议和红头文件的形式来宣传、部署、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战略的。应当说,地方党委和政府这种强力推进工作的方式在我国效率是非常高的,政府部门运用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似乎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但从长期来看,其潜在的危险性就会暴露出来。因此,现代市场经济需要从行政命令支配的经济转变为一个规则透明、公正执法的法制经济。[ZW(]吴敬琏:《辩证地看以行政手段调控经济》,《北京日报》2011年3月7日第3版。[ZW)]要顺利实现这个转换,就需要明确政府行政命令的权威边界,也就是要将政府决策、命令和行政手段纳入法制化轨道。在推进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制度化建设必不可少,特别是在涉及全国产业转移总调控、各区域内产业转移总协调、各区域间产业转移良性互动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2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制度供给的理论基础

2.1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ZW(]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0年2月4日第1版。[ZW)]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是调整经济结构,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加强产业法制建设则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法律保证。[ZW(]杨紫烜:《对产业政策和产业法的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法学》2010年第9期,第16页。[ZW)]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许多地方,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的产业结构危机和产业层次危机。就全国范围来看,沿海发达地区面临着再一次筛选承接境外国家和地区的有前景和竞争力的新产业,使得本地产业能顺利优化升级。在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淘汰一批落后产业。在这一过程中,承接新产业不管在地区布局上,还是在资金、技术、人才和政策支持上都应该在全国范围内通盘考虑,而不能任由各地恶性竞争、重复投资。为此,需要有一部能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指导意义的法律法规。作为一个地区的发展,要实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战略,也应当在遵循国家统一部署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在区域内产业转移和跨区域产业转移中同样需要统一规划、有序进行,否则就会陷入各自为政甚至打乱仗的不利局面。所以,区域内产业转移制度化建设就非常必要了。

2.2 产业政策法理论

在宏观调控法领域,法律与政策的界限已趋于模糊,政策与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产业政策法是一种宏观调控法。[ZW(]王健:《产业政策法若干问题研究》,《法律科学》2002年第1期,第23页。[ZW)]就法律属性而言,授权立法是经济法,特别是宏观调控法立法的一个显著特点。宏观调控是国家权力的行使,权力应当受到法律规制。在法治条件下,国家的全部公共权力都必须有法律依据,有法律授权,不应当存在“法外权力”。[ZW(]漆多俊:《宏观调控立法特点及其新发展》,《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1期,第7页。[ZW)]权力应当经过界定和控制,它们的大小、范围和行使方式应以服务于民众权利所需的正当职能活动的需要为限。权力过小过窄,都不能完成职能任务;权力过大过宽,则会造成权力滥用,反过来侵犯和损害普通民众的正当权利。[ZW(]漆多俊:《控权:通向法治之路的关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3期,第113页。[ZW)]所以,宏观调控法既是授权法又是控权法,而作为宏观调控法重要的部门法,产业政策法同样具有这一特征。

产业转移作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内容,其法律化、制度化需求是非常紧迫的。一方面,国家推行产业转移战略需要得到民众的认可,以法律的形式经由立法机关按照立法程序制定、颁布规范性文件以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授权政府对产业转移战略实施中的规划、目标、原则、行为方式和后果等具体内容加以明确。另一方面,针对行政权力使用过程中潜在的滥用危险,立法机关也没有回避的理由,把行政权力约束在一个既有效又安全的范围内同样是立法机关的职责。

3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制度供给的障碍

3.1 法治环境

提到产业转移政策,人们不难理解,而提到产业转移法则往往让人想到方法而不是法律,这一现象与我国法治国建设进程有关,与国民的法律观念有关。长期以来,政策就是法律的观念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矫正,甚至将政策与法律混同起来。由于政策与法律不分,也会导致政策取代法律、要政策不要法律,甚至是政策违法。政策违法的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也会造成严重损害人民民主、损害人民利益、损害社会公平的结果,甚至引发社会矛盾。[ZW(]周媛媛:《正确认识法律与政策的关系》,《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第7期,第97页。[ZW)]在我国,自发的、纯市场化的产业转移机制并未建立起来,所以,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主要还是要靠各级政府推进,而政府在推进产业转移战略中制度化缺失是普遍存在的。有一种批评意见认为,目前所谓的宏观调控措施,包括一些重大产业政策的出台,是没有任何程序规定的。[ZW(]李曙光:《对制定中国产业政策法的几点不同看法》,《法学》2010年第9期,第41页。[ZW)]这种现象暴露出我国包括产业转移政策在内的产业政策重大弊端,那就是其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问题。

为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政策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对于政策和法律,不存在政策指导法律,法律是实现政策的工具问题。政策就是政策、法律就是法律,二者虽然关系密切,但不能混为一谈。政策必须合法,才能使得政策有民意基础,有法律保障。政策的出台和实施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以合法的手段和方式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不能超越法律甚至践踏法律。这几年我国一直倡导的法治政府、依法治县等理念如能真正全面落实,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制度供给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制度供给将会大为改观。

3.2 政府行政运作模式

我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强势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不仅表现在社会批评强势拆迁上,而且在其他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同样如此,那就是政府一旦要做什么、怎么做是不需要第三方声音的,单方面推进即可。当然,这里并不是全盘否定政府决策的审慎性,其实我国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监督和磋商机制,只是法律化不够,法律程序不足,与除了代言机构的民众对话不充分,甚至缺失。这种政府行政运作模式注定了其行政行为的制度供给的严重不足。

在产业转移战略实施中,美国有一个重要的经验可资借鉴。美国政府和私人企业在产业发展、转移过程中,要分工明确。政府要提供基础设施,不但是公路交通,而且包括金融、法律和社会层面。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出台透明的法规和监管条例,同时还要有公共财政和国家标准相配套。一旦政府首先明确了位置,私人企业、市场(包括金融体系)以及技术创新,相继进入了一个均衡、互动的循环。[ZW(]黄杰夫:《从美国产业转移模式看中国低碳城市》,《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11月23日第22版。[ZW)]政府不需要包揽一切,甚至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需要亲自投资运营,具体的经济行为完全交由私人企业和市场。我国的产业转移园区模式形式上很好,在实际操作中如能改变目前政府几乎包揽一切的状况,则法律制度的供给就水到渠成了。因为没有了政府包揽一切,私人企业和市场行为就必须要有统一的、规范的法律文件作为其经济行为的依据。

3.3 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我国自1993年宪法修正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就准备着要同世界经济接轨。但是,按照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政府实际上承认了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地位。非市场经济的承诺在给我国渐进改革赢得了时间的同时,其消极影响也很快就显现出来。它不仅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外贸和出口,也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内市场,恶化我国外商投资环境,阻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ZW(]丁国民:《立法破解对华贸易保护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79页。[ZW)]这种非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不仅在我国承接国外产业转移中备尝苦果,而且在国内区域间产业转移中也障碍重重。产业转移实际上是一种市场要素的流转和平衡互动,虽然也分为自发转移、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ZW(]余 斌、陈秋贵:《论主动式产业转移及相关政策建议》,《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3页。[ZW)]但抛弃市场法则的政府包揽式或单方强势推进式的产业转移似乎只在我国盛行。这种社会经济运行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没有质的区别,其结果就是产业转移不需要制度供给,甚至法律制度反而成为绊脚石。

为了使得我国产业转移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制度化、法律化日臻完善,淡化甚至消除非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模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4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制度供给之地方经验

4.1 广东

在产业转移推进过程中,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战略功不可没。[ZW(]翟宏伟、王文森:《广东产业转移初见成效》,《中国信息报》2009年7月22日。[ZW)]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呈现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由政府主导推进,政府实行多种优惠政策,刺激企业落户园区。同时广东产业转移园区建设还存在建设用地指标缺乏、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同构化和用工矛盾突出等问题。

4.2 江苏

江苏的产业转移,既有国际产业转移,又有区际产业转移,更有强势政府作用下的区域内转移;既体现产业梯度转移特征,又体现产业发展理论内涵。江苏省政府将区域产业转移作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契机和重要手段,并在政府宏观、微观层面给予相应的制度安排,扫除经济发展的政策障碍。[ZW(]梁幸平、孙 君:《江苏产业转移研究现状与政策评述》,《商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第135页。[ZW)]同时,江苏省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宏观和微观层次的相应制度安排,多次出台政策意见,为区域产业转移提供政策和制度支持。

4.3 安徽

在皖江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得国务院(国函[2010]5号)批复批准设立后,安徽省人大常委会紧接着就出台了《安徽省促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条例》等一批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涉及土地、融资、税收等优惠事项。[ZW(]陈偲、史燕君:《安徽“托起”产业转移战略》,《国际金融报》2010年10月28日第8版。[ZW)]安徽的产业转移战略主要是利用其相对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较好的产业基础,同时秉承重视环境问题,不盲目追崇GDP的理念,在筑巢引凤上下工夫。当然,其政府主导、强势推进的模式仍然明显。

4.4 广西

近年来,广西民营经济抓住东部部分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这一新的发展机遇,选择主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外源型发展路径,借助政府强大的推动力量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广西民营经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承接的项目主要来源于珠三角地区、主要落户在桂东地区、主要为工业项目,承接的项目得到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等。同时,广西民营经济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还存在产业发展环境较差、工业园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功能有限、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和产业工人短缺等不足。[ZW(]陈鲁:《广西民营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的问题及对策》,《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8期,第137-139页。[ZW)]

虽然在产业转移战略上,我国各地做法各有特色、问题表现也各不一样,但政府主导强势推进这一特点是共性的,制度供给不足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5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制度供给体系设计

5.1 针对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政策立法

2010年9月6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该《意见》直指当前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弊端:行政力量干预产业转移,不根据当地资源等实际情况盲目招商,部分地区招来污染企业,大规模上马高耗能企业以及重复东部地区所走的产业转移老路等。为进一步改善中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引导和支持产业有序转移和科学承接,该《意见》承诺,将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这一制度设计在法律上属于行政法规,应当说制度建设层级比较高,但仍免不了政府自说自话的嫌疑,谁来制约政府的行为问题就浮出水面了。下一步亟待解决的问题恐怕就是对政府出台产业转移政策的法律依据、程序设计及责任制度加以规范。当然,并不是说一定要针对产业转移问题出台一部法律文件,在法律文件形式上完全可以出台一部诸如《产业政策制定法》之类的规范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权利、义务、程序、责任等法律文件,或者再粗放一点,制定一部诸如《宏观调控基本法》之类的规范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法律规范。

5.2 针对作为转移方的地方政策立法

在区域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方的逐利动机、转移矛盾和风险的动机、寻求资金出路的动机,甚至是规避法律责任动机都可能存在。对于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要不违背强行禁止性规定,法律无须再行干涉。然而对于作为转移方的地方政策的制定,法律并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应当积极跟进,对于需要提倡、鼓励的地方政策和需要限制、禁止的地方政策的制定都应当有法律依据。

5.3 针对作为承接方的地方政策立法

产业转移的承接方通常会有饥不择食和牺牲长远利益换来短期效益的地方政策出台,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盲目引进“三高一低”产业、没有整体规划的杂乱产业,大肆以土地换投资行为以及短期套取投资不管投资方死活的行为。针对产业转移的承接方,与转移方一样应当对于其符合国家提倡和鼓励的产业转移政策由上位法予以肯定和支持,同时对其可能出现的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为的处罚措施也一并由上位法予以规范,从而使得作为承接方的地方政策制定有明确的预期。

5.4 针对产业转移相关区域互动政策立法

国家立法应当支持和鼓励产业转移相关区域制定良性互动政策,以推进产业转移的整体高效、规范运作。对于产业转移的区域间合作,国家予以鼓励和政策优惠的条件、程序等应当有一个全国通用的准则。同时。对于区域间串通损害国家利益和他方利益等恶性合作,国家上位法也应有相关规定加以禁止和惩处。

5.5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政策的法制化路径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政策走法制化道路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为此,从法治宣传教育到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和内容审查再到政府行为的后果实现制度都应当具体、明确。

首先,法制宣传教育要先行。我国的五年普法规划工作从1986年开始,中国连续实施了5个五年普法规划。当前的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刚开始,应当说,和前几次一样,其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如何避免走过场、形式主义的弊端仍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就产业转移战略来讲,主要是宣传产业转移的优惠、奖励和惩罚政策,民众、企业以及政府在落实产业转移中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使得产业转移的法律和政策为相关主体知晓。

其次是进一步完善产业转移的相关制度,使得政府和相关主体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最大限度地避免行为的随意性和政府自由裁量权限过大。

最后是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在产业转移战略推进中,政策和法律的透明、公开和公平尤为重要。同时对于不法行为的检举、追诉机制的畅通以及对检举、控告行为人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应当说,我国现有的制度设计在这一方面还是有法可依的,只是实际运行中会有不到位甚至形同虚设的情况发生,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对于法制化进程异常重要。

[作者简介]丁国民,男,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福建省德化县科技副县长。

作者:丁国民

科学发展观产业转移路径论文 篇3: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摘 要】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模式;经济效应

【作 者】章文光,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赵扬帆,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09级硕士生。北京,100875

Study on the Industries Transfer from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to the Minority Region of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Zhang Wenguang,Zhao Yangfan

Key words: the Minority Region of the Western Part of China; the Eastern Part of China; the Industries Transfer; Mode; the Economic Effects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由于土地、劳动力、资源能源、环境等因素制约,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发展陷入困境,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产业承接的比较优势,将东部地区已呈发展颓势的产业转移至此,不仅有助于东部地区的产业优化升级,而且对加快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协调区域统筹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①

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基本现状

1、承接产业转移的速度、规模、产值逐年增长且增速较快

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初,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快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比上年增长21.65%,东部地区为21.10%。西部地区在投资方面亦保持高速增长,高达28.62%的增长率大于东部地区的22.08%。从工业经济增速来看,西部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为19.74%,亦大于东部地区的15.73%。在这些数据方面,东部地区明显落后于西部地区。②目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约80%的加工制造工业,受土地、劳动力、环境容量等因素制约,加快了向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据估算,到2010年末,仅广东、浙江、福建、上海三省一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估计就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③

2、所承接产业仍是以传统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主要以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皮革、制鞋等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盈利能力较弱的产业转移日趋迫切,电子信息、家电等也开始寻求新出路。如广东佛山计划将超过半数的陶瓷企业转移,由陶瓷生产基地向研发、物流、总部基地转变;深圳的机械、食品仪表等行业企业外迁较多,占外迁企业总数的58%。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转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转移的产业主要以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化工、家电制造、汽车零部件产业等为主。

3、民族各省区间争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激烈

由于产业转移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非常明显,所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都在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部分省区发挥其毗邻珠三角、长三角(如云南、贵州、广西)、环渤海地区(如内蒙古、宁夏)的区位优势,部分省区则是发挥自身丰富资源储备的优势(如内蒙古、新疆、青海),有的省区利用巨大的政策优惠来吸引产业转移(如青海通过颁布包括矿产资源开发优惠、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在内的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等来吸引东部产业转移;2010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广西如期建成,广西目前既拥有东部沿海开放的政策,又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少数民族自治政策,开放条件优越,必将吸引更多的东部产业转移)。总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间争夺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4、企业组团式转移、产业链大规模整体转移趋势明显

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模式是以行业重点企业和大企业为核心,实行组团式或产业链整体转移。也就是行业重点企业和大企业基于降低生产成本、贴近市场、节省物流运输等方面的考虑,对一个产业的上、中、下游各个阶段的产品进行整个产业链的大规模转移,同时将研发、采购、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各个营运环节也转移过来,它往往带来整个移入区域产业区位条件的改善和整个区域经济的繁荣。重点企业、大企业投资往往会带动和引导一批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形成互动良性的发展格局。如青海柴达木盆地目前已吸引我国东部地区一批重化工企业组团入驻,如青海盐湖集团、中信国安、西部矿业、庆华集团、青海碱业等,逐步形成以“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和“铁矿-焦炭-钢铁”五大循环产业链,产业链大规模转移趋势明显,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显现。④

5、有配套产业基础、产业集聚优势的省区更易吸引东部产业转移

由于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具有整合优势、创新激励、知识溢出等内在机制,因而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竞争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以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产业转移的主导力量。如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重点规划扶持的新型特色产业园区,2010年仅上半年,产业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60亿元,同比增长3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4.7%。⑤截至目前,园区已初步形成重型汽车、风电设备制造、特种钢深加工、铁路车辆产品、石油钻具五大系列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由于同类和相关产业齐全所带来的集聚优势,加之拥有完善配套的产业基础和较好的交通地理条件和基础设施,园区在吸引东部产业转移方面的优势日趋明显。今年,园区将力争从东部地区引进15个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企业,引进100个配套项目。⑥

二、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

1、要素注入-直接投资模式

要素注入-直接投资模式是指企业跨越区域界限到其他区域去投资设厂,进行生产和销售,在运行上表现为发达区域企业对发展中区域的投资行为。直接投资能够使欠发达地区迅速积累资金,为区域经济的起飞创造条件,产生要素注入-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产业转移发生的主要形式是跨区域直接投资,伴随直接投资的产业转移过程,输出的先进技术被输入方消化吸引并导致技术进步,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带动输入方的经济增长。以广西南宁高新区为例,截止到2010年末,广西南宁高新区累计引进实际到位内资129.19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25倍,其中近七成是来自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南宁高新区还不断优化招商引资扶持政策,积极抢抓机遇,创新招商引资策略,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以丰达电机、富士康为首的一大批世界500强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将为南宁的经济起飞创造更好条件。⑦

2、“新雁行模式”

“新雁行模式”是相对于“雁行模式”而言,它是指一国之内发达地区不断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模式呈梯形,沿着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密集产业-技术密集产业的方向进行转移和升级,从而推动欠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该模式是以东部地区第一梯度中心城市为“雁头”,以第二经济梯度的东部地区次一级城市和临近省区的中心城市为“雁身”,以位于第三经济梯度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省区为“雁尾”。在统筹区域合作的大背景下,该模式是值得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和研究的转移模式。如内蒙古可结合自身实际,在发挥现有重工业基础优势的同时,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轻工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及其旅游购物产业。可行的模式是:商品、服务(劳务)+市场型。服务是指中心城市对内蒙古所提供的金融、保险、信息、技术服务等;商品主要指内蒙古提供的城市所需的农副产品如粮食、蔬菜、副食品等;劳务是指内蒙古剩余劳动力通过中心城市的劳动力市场流向城市提供劳务等。⑧

3、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

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指东部地区的企业仅保留关键功能(如研发、销售或保留总部),其他功能通过外包完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可采用该模式承接的产业包括装备零部件、家用电器、食品工业以及轻纺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或生产标准模式化等产业,这样可以形成以东部企业为核心(总部保留),以西部民族地区企业为生产、物流等基地的虚拟一体化模式。以广西为例,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企业虚拟一体化模式主要是指:东部具备一定竞争力的企业在与广西企业合作时采取类似于跨国公司企业虚拟化的一种模式。实现形式包括: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转包等。即东部地区的企业可以向广西企业提供原材料、辅助材料与包装物料等,并提出成品的质量、规格、式样等要求,由广西企业按要求生产,成品交给对方,收取加工费;或者东部企业提供样品款式和规格等要求,广西企业按要求生产,成品交给对方,收取原材料费及加工费;或者东部企业提供装配所需零部件、元器件,必要时提供技术或设备,广西企业按要求进行装配,成品交给对方,收取加工费。⑨

4、产业集群转移模式

此模式指一整条产业链的转移,不仅是纵向关联的产业,而且是横向关联的产业。它往往带来整个移入区域产业区位条件的改善,带来整个区域经济的迅速繁荣,其对移入地而言带来的不仅是企业,而且是诸如技术、人才、管理者等高级生产要素。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抓住机遇,最大限度地承接产业集群的整体性转移。据中国纺织服装网的数据,近年来,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呈现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整体迁移的趋势。自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号称“世界鞋都”的东莞出现了大量企业倒闭或外迁,不少鞋厂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东南亚地区转移。业内专家预计,纺织服装业、制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逐渐把整个产业链向西部迁移,形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

5、产业转移园区模式

产业转移园区模式是指民族地区各省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中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开发区等,并负责园区外部道路、供水、供电线路和排水、排污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开发手续的办理等事项。2009年以来,东部地区各省市正在积极探讨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工业园、产业园,探索建立共赢机制,如浙江与新疆签订框架协议,欲在新疆已批园区中设立“浙江工业园”。2010年8月,浙江宁波合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70亿元建设的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在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工建设,这个项目由年产40万吨有机硅、16万吨工业硅、7万吨氯化钾、3万吨石墨电极等8个配套项目组成。2013年工业园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有机硅产业基地之一,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以上。⑩浙江、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省份也与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省区多次接触,探讨能否在这些地区开发区划出一定范围设立“园中园”,双方共同招商,利益分成,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但由于涉及到财税政策、土地宏观调控等问题,目前该模式还处在起步阶段。

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

1、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正经济效应

第一,产业转移兼具要素注入和技术溢出效应。

通常要素是产业可以获得的、能使其有效生产出对消费者有用产品、服务的有形(有形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或无形(无形要素包括劳动者技能、知识和生产技术等)的统一体。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至西部地区,相当于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注入了资本、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为该地区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这是产业转移的要素注入效应。而转移的产业所包含的技术,在转移过程中和转移后被移入地产业模仿、消化、吸收,并引发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产业间的激烈竞争,打破其原有产业的低效垄断,使其不得不进行技术创新以提升竞争力,进而改善区域产业的市场结构,提升其经济运行效率。B11这种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输出的先进技术被输入方消化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转移过程所带动的输入方的经济增长,便是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

第二,产业转移更新了传统落后观念。

观念落后是欠发达区域一笔沉重的历史遗产,其传统观念突出表现为计划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平均主义和“等靠要”等依赖心理与懒惰思想等,这些都是欠发达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欠缺的重要根源。来自发达区域的产业移入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因为先进产业的移入必然伴随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的传播与扩散,即产业转移带来的不仅是品牌、资金、技术等有形资源,更有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意识和新的管理方式等无形的资源。这些无形资源将对欠发达区域传统观念起着融合、更新、改造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持久的精神动力。B12目前,大部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省区已逐步更新传统观念,并形成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发展理念。各省区在资源开发、产业发展和产品创新上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发达区域产业转移的需求为基本参照,全方位敞开大门,既对发达国家开放,也对国内发达区域开放,既对竞争性产业开放,也对垄断性产业开放,在开放中努力吸引国际国内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前来开发,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进步明显。B13

第三,产业转移缓解了就业压力。

西部地区人口基数大,结构性失业、摩擦性失业、隐性失业大量存在,东部地区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可吸纳大量劳动力,极大缓解该地区的就业压力。B14以广西为例,广西近几年正在构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战略承接地”,由此带来的外贸出口增长不仅直接拉动广西GDP增长,还间接带动消费、投资、就业等其他行业的增长,从而间接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同时,外贸出口每年为广西提供了128万多人的就业机会。B15按照2009年全区货物出口总金额83.75亿美元计算,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每出口1亿美元的工业品可为1.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理论上可带动的就业人数将达到100.5万多人。B16

第四,产业转移弥补了建设资金不足。

2009年全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额达到24490.3亿元,其中实际利用内资达23741.1亿元,约占96.94%。从下面的对比情况表可看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利用内、外资总额由2006年的11673.3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4490.3亿元,同比增长近1.1倍;实际利用内资总额由2006年的11343.0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23741.1亿元,同比增长1.09倍(参见表3.1)。这些外来的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力地支撑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2、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负经济效应

首先,产业转移会带来生态环境污染。

经过近30多年的出口导向型工业化进程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等地由于发展初期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使资源消耗过度,地表水体、空气等普遍受到严重污染,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已面临突出的水质型缺水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沿海地区不得不考虑将一些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产业转移出去,而一些中西部落后地区对自身环境容量认识不清,对污染后果认识不足,部分地区甚至有意识地以“环保洼地”作为招商引资的卖点,使这些产业得以顺利转移。B17这些污染性行业的引入将加大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使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影响,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受到制约。据2010年中国工程院的一个咨询报告显示:在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在水环境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的人口数量,已占西部地区总人口的79.1%。东部西移产业可能伴随污染转移,西部地区如果继续承接污染严重的项目,就必然延缓新型工业化的步伐,加重环境负担,恶化发展的环境,严重损害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B18

其次,产业转移会带来经济结构失衡。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所承接的产业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第一和第三产业比重过小,加剧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本已存在的三次产业结构偏差,不利于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产业转移可能加深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二元经济结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的产业转移主要集中于较发达的省会城市及重要地级市,大部分省会城市GDP占本省(区)GDP的30%以上,在其外围地区有众多的贫困市、县、乡等,尤其是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产业转移的非平衡性特征将进一步加深二元经济结构。B19此外,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区域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可能会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不可能缩小与发达区域之间经济水平的差距。

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1、应全面推动绿色产业转移

特殊的地理区位、重要的生态价值、脆弱的生态环境以及巨大的节能减排降耗压力,决定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必须走一条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体来说,首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和谐、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建立科学的产业承接指标考核体系,把项目的科技含量、环保指标等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而不仅仅把吸收资金量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B20其次要调整现有的产业政策,引导鼓励转移的产业向资源环保型发展,对一些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行业(如造纸、重化工业等)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对节能环保型的产业则应加大税收减免力度,吸引东部资金的进入;最后要加强项目管理,有关部门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筛选,使项目更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

2、应积极改善产业承接环境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准确定位,积极创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优越环境,加快软硬件环境建设。首先,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为产业转移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如加大投入力度建设跨区域的交通网络,促进物流等产业发展,包括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及航空网络,加强综合能源体系建设,发挥民族地区作为全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和加工基地的作用,加强网络信息服务建设,为产业转移与承接提供便捷服务等;其次,民族地区应改革政府管理方式,这是优化投资软环境的重要方面。民族地区应将管理型政府变为服务型政府,加大政策创新力度,加强政务环境建设,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等。B21

3、应继续推进产业集群转移

在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下,产业集群必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也是区域经济最重要的增长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发展需要大量的产业支撑,产业的集群式发展是其必然选择。B22首先,要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结合各省区实际,加快编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用此规划指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在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及各省区内部形成较合理的产业布局;其次,充分利用大型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带动作用,积极推进与区域中小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大企业的加工厂、零部件厂、协作厂和配套服务企业。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入集群龙头企业的供应网络,成为其供应链的有效环节;最后,加强企业与科研单位、高校的合作,支持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面向各地产业集群人才需求的专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B23

4、应加快落实产业园区转移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应与东部地区在充分调研、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园区等,并以其为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并以其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带动现有的各类园区由重点和优势不突出的综合性开发区向专业性产业集聚区或由若干个特色工业园区组成的产业园转型。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与园区的招商引资结合进来,利用落户安置、财税减免、土地优惠等园区的优势条件有选择性地吸引东部地区重点企业落户园区,鼓励、促进本地企业到工业园区创业,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特色产业园区,培育园区内企业形成以东部地区重点企业为龙头、本地区中小企业为配套的优势产业链,构建园区核心竞争力,以便更大程度地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B24

5、应重视发展物流配送产业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须大力发展物流产业,解决制约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物流“瓶颈”问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首先,要继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一些区域性物流中心、保税物流设施及路网升级;其次,西部物流条件的根本改善,必须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结合,信息建设、市场开拓等物流软件条件的改善,要跟上交通设施建设的速度;再次,要打破严重的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放宽外商和当地私营运输业投资,放宽运输企业的经营范围,允许海运公司经营与海运相关的业务,满足客户的一站式服务要求;最后,积极发展内地至沿海口岸的专列货运,大力推进铁路集装货运与传统运输方式竞争。另外,还可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吸引东部企业转移。B25

6、应重点发展特色主导产业

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生产力布局、人口素质、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决定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可能采取一个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利用自身优势,培育特色经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在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相对缺乏比较优势,但在资源、环境生态等特色禀赋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所以,为更好地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找准区域特色,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实现与发达地区的错位发展,避免产业同构和恶性竞争,形成合理的与东部、中部互补的区域经济结构。对西部地区来说,利用自己的各种优势,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承接转移产业结合起来,不仅可以通过借势发展有效的对接发达地区的转移产业和经济资源,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使经济步入快速发展轨道,而且通过错位发展,以产业的选择错位、市场空间错位,突出自己的优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B26

注释:

①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7-10/24/content_6938568.htm).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24。

②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中国国情国力》2009年第2期。

③李毅:《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利用外资》,《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1期,第22卷第1期。

④中国国土资源网(http://www.clr.cn/front/read/read.asp?ID=188175),《青海省柴达木盆地资源产业发展纪实》2010年第2期。

⑤包头市青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编:《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情况总结》2010年第6期。

⑥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管委会编:《内蒙古包头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招商册》2009年版。

⑦南宁高新区电子政务网(http://www.nnhitech.gov.cn/),南宁高新区《“十一五”期间取得辉煌成就》,2011年第3期。

⑧王培县:《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广西大学,2005年。

⑨范金祥,皮祥琴,孙宗雷:《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研究》,《现代企业文化》,2009年第15期。

⑩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186332/188514/12341370.html),《我国最大有机硅产业园项目落户石河子》,2010年第8期。

B11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福建论坛》,2007年第6期。

B12余冬晖:《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以重庆为例》,重庆大学,2005年。

B13中国西部开发网(http://www.stdaily.com/special/content/2009-12/28/content_140082.htm),温家宝:《抓紧研究制定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2009年第12期。

B14陈雅秀:《重庆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

B15中国商报网(http://www.cb-h.com),《广西构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战略承接地”》,2008年第3期。

B1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年。

B17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B18贵阳政府网(http://www.gygov.gov.cn),《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2009年第2期。

B19余冬晖:《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以重庆为例》,重庆大学,2005年。

B20陈雅秀:《重庆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西南大学,2008年。

B21张冬梅:《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B22丘兆逸:《实践产业集群转移模式 实现西部经济腾飞》,《探索》,2006年第1期。

B23胡星:《新形势下中部地区产业承接战略的路径选择》,《中州学刊》,2007年第9期,第5期。

B24胡星:《新形势下中部地区产业承接战略的路径选择》,《中州学刊》,2007年第9期,第5期。

B25何龙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经济纵横》,2009年第9期。

B26王海霞:《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商业时代》,200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Marston Richard C. The effects of industry structure on economic exposur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0)2(2001)pp.149-164.

[2]Stefan Kratke, Regional integration or fragmentation?The German-Polish border region in a new Europe. Regional Studies: Cambridge: Oct1999.

[3]D.M.Smith. Industrial Location: An Economic Analysi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1971:23-29.

[4]H.Siebert,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roy and policy, Scranton: International Textbook Company, 1969,p76.

[5]李松志.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俞国琴.中国地区产业转移[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7]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2009.

[9]范金祥,皮祥琴,孙宗雷.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15).

[10]何龙斌.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9).

[11]王海霞.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商业时代,2009(3).

[12]李晓西.东部产业转移趋势与承接机遇[J].中国国情国力,2009(2).

[13]李毅.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利用外资[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14]张冬梅.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研究[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

[15]戴宏伟.产业转移研究有关争议及评论[J].中国经济问题,2008(3).

[16]陈雅秀.重庆市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7]胡星.新形势下中部地区产业承接战略的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07(9)

[18]魏后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竞争力的影响[J].福建论坛,2007(06).

[19]丘兆逸.实践产业集群转移模式 实现西部经济腾飞[J].探索,2006(1).

[20]余冬晖.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以重庆为例[D].重庆大学,2005.

[21]王培县.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广西大学,2005.

〔责任编辑:俸代瑜〕

作者:章文光 赵扬帆

上一篇:劳动者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论文下一篇:古代营建名城的历史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