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职业社区管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文章阐述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意义、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问题及原因和路径。将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经验,将国外先进的社区学院办学理念和经验经过消化和吸收为我所用;以高职教育和社区发展现状为基础,尤其是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情况下,分析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参考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生职业社区管理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职生职业社区管理论文 篇1:

论社区体育与高职体育对大学生社会能力培养的相互作用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职体育对社区体育的推动作用,并指出了社区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的五点启示,即:依托职教聚集区社区体育,把握健康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及切合点;职教聚集区社区是体验和实践体育教育革新理念的好天地;社区体育将会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社区体育和高职体育的和谐发展将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提供最佳环境和时机;社区体育将会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现代化,阐明了社区体育对高职体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区体育 高职体育 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龙秋生(1972- ),男,湖南郴州人,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广东 广州 510075)苏勤玉(1971- ),女,广东遂溪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广东 广州 51145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学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广州职教聚集区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和谐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A01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之际,把社区和高职体育文化融入先进文化来发展,进而为构建和谐社会赢得新的机遇,寻找高职院校发展与稳定新的契机。本文将在此背景下探讨社区体育对高职体育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一、高职体育是推进社区体育的中坚力量

2011年3月发布的《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与此同时,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也提出了“大力发展城市社区体育”的新任务。社区体育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经济的增长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人们的生活方式向休闲型转变,为社区体育的运作提供了先决条件。然而,现在我国社区体育普遍存在着诸如社区居民体育意识淡薄、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指导以及活动经费不足、运动场地设施缺乏等问题。高职体育的出现使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具体作用表现如下:

首先,高职体育的活跃性能提高社区居民的体育意识。高职学生应要求接受体育课程;同时他们年轻有活力,经常锻炼身体。附近居民耳濡目染受其影响,或者家里孩子就是高职学生,这些都会带动平时由于工作繁忙或种种原因而不去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其次,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为社区体育提供物质条件。高职院校处于社区之中,其管理模式也正由封闭式的管理向开放式的管理发展,为社区发展服务和对社区开放。高职院校设施条件好,处于城市的高校地理位置适合,紧靠社区,可以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雄厚的体育物质条件。最后,高职体育教师、学生体育骨干也成了重要的参与与管理人员。他们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从事体育教学、训练以及各种健身活动的指导工作,提供如体育休闲健身志愿服务、体育健身休闲技能培训、活动策划与组织、宣传教育,以及政府授权委托的社区居民体育公共服务监测与评价等,最终推动社区体育的发展。

二、社区体育和谐发展对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的五点启示

(一)依托职教聚集区社区体育,把握健康教育发展的最佳时机及切合点

WHO早在1986年的《健康促进宪章》中提出:“健康促进是促使个人及社区增加对健康因素的控制能力和改善其整体健康的过程,以达到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确保个体或群体能够确定和实现自己的愿望,满足自己的需求,改变或处理周围的环境。”社区体育倡导健康促进理念的进步,同时用体育锻炼培养社区居民的健康行为。高职院校体育强调学校体育课程对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因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应当确立健康第一同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的长远目标相结合,深化普通高校体育健康课程改革,拓宽思路,从而使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上一个新台阶。

(二)职教聚集区社区是实践体育教育革新理念的好天地

高职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高职体育课内教学主要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传授和完善学生的运动技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生活中必要的各种运动技能及其有关的知识;而作为课内教学的延伸教学模式——体育教学俱乐部,强调的是综合的体育与健康的体育行为。大力发展社区高校衔接型体育俱乐部,体育健身俱乐部是业余性质俱乐部,其理念并非是带来巨额财富,而是要丰富社区居民及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居民及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和个性需求选择参与体育健身俱乐部,社区居民及学生用体育健身俱乐部取得更好的身体发展效果,是大势所趋。社区与学校通过俱乐部建立起两者多途径的体育实践,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体育为手段方法,以发挥学生主体性入手,将可大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发学生多元智能、人格和体能的健全发展。建立为社区体育服务的各种体育服务体系,如建立社区全民健身协会、社区体育健身中心、培训中心、指导中心、体疗康复中心等;与社区体育机构联办体育俱乐部以及社区体育服务产业;为学生建立参与社区体育实践的中介机构,提供廉价和快捷的体育服务等。通过与社区体育组织联系为学生提供参与社区体育实践的机会。职教聚集区的社区是体验和实践体育教育革新理念的好天地。

此外,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体育作为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要遵循该文件的思想。

(三)社区体育将会培养学生的组织才能和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人的生存、竞争、发展,需要广泛交往和参与组织活动。现代人的交往时空已呈多元性和可变性特征,体育的开放性特点又可使人们获得较为广泛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的机会。体育活动是以组织为保证的,所以对两种能力培养较为有利。高职学生主动积极地参加社区体育运动是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感情交流的重要形式,它以扩展学生的大学生活空间的形式调节人们的生理和生活方式。因此,人们自愿地参加社区体育协会组织、自发性体育组织、各种体育俱乐部以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获得人际关系的调和感、运动欲望的满足感、目标达成的组织认同感。

此外,不管是体育教学或是社区体育活动,都具有实践性、技能性、竞争性、游戏性的特点,这往往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体验运动的愉快情感,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社区体育和高职体育的和谐发展将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能力提供最佳环境和时机

高职体育如果通过社区体育的各种途径,锻炼手段,实施“体验式”“合作式”运动模式,将扩大高职体育的实践和扩展学生心理的社会性发展。社区体育是人们高级情感的产物,又是人类高级情感的发生器,它丰富着人类的情感宝库。在体育运动中,人们追求积极向上的荣誉感和人们之间相互交往的亲和感。因此可以说,体育运动承担着充实现代人高级情感的功能。体育运动给人们提供的情感体验是复杂多样的,顺应了现代人对情感的多方面要求。在社区体育里,可以得到对集体、社会的信赖感和依托感;在家庭体育里,成员们可以在和睦欢乐的气氛中,享受天伦之乐的归属感和稳定感;在娱乐体育里,因愉悦感和快感而情满胸臆;在探险活动中,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乃至生与死之间拼搏选择,享受着各种复杂情感的“折磨”和冶炼。

(五)社区体育将会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现代化

大学生的社会化主要是指人的素质的社会化和现代化。除了具有现代科学知识外,还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特点心理特点和情感方式的现代化。社区体育运动以它固有的方式,影响着人的思想和情感。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本身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只能在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进行。因此,可以说社会是教育的本源,社会的力量是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原动力。社区体育与高职体育和谐发展既可以使社区与学校在教育资源上得到共享和互助,又可以帮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高职体育应该根据高职学生身心特点,适应社会发展。高职教育应该与时俱进,必须不断更新观念,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要求,使高职体育既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适应社会的需要。

而在社会的现代化方面,高校体育反过来也是社区体育活动、培训和指导的最理想依托。当今社会流行的健美操、网球和国际舞蹈培训班的师资大部分由高校提供,他们有先进的现代理论武装,又有教学实践经验,深受社会人士的欢迎。同时,还能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工作岗位,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在高校与社区的融合中,高校先进的体育文化和科学知识在社区得到有效传播,增强了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和居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丰富了居民的体育科学知识,使社区体育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进而在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方面推进社会的现代化。

综上所述,社区体育与高职体育和谐发展成为了必然趋势,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结合已成为解决二者之间互动问题的康庄大道。一方面,高职体育为社区体育提供了场所设施和人力资源,学校体育的对外开放,为社区体育创造了条件,增大了社区体育的发展空间,极大地丰富了社区体育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社区体育对于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能力也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罗明飞.对社区体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7).

[2]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7).

[3]龙秋生.浅析“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标准[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张群喜,龙秋生.高等学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3).

[5]王道斌.高职院校体育课应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对接”[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9(6).

[6]龙秋生.论体育与人的现代化[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5(3).

[7]李树伟,李朝福.谈高校体育资源与新型社区体育的构建[J].教育探索,2009(1).

作者:龙秋生 苏勤玉

高职生职业社区管理论文 篇2:

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研究

【摘 要】文章阐述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意义、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问题及原因和路径。将借鉴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经验,将国外先进的社区学院办学理念和经验经过消化和吸收为我所用;以高职教育和社区发展现状为基础,尤其是在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情况下,分析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参考建议,具有较强针对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教育;高职教育;功能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以学校的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资源整合等作为基础条件,在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构建学习型社会已成为一种国际理念,它将更为密切地把学校与社会连接起来。有限的学校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求,只有通过不断拓宽学校与社会多方教育的渠道,才能有效提高、保障社会成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从国外社区的成功办学经验看来,拓展社区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础,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实际上,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行业教育等各种教育形态又呈现出交叉关系,需要其他类型的教育予以支撑。作为地方政府主办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高职院校在学习型社会中应更好地定位,发挥自身的特色与优势,拓展各种形式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技能培训等,充分发挥社区辐射面广的优势,更好的为各类社会成员服务。

一、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意义

1.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需要

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社区教育。早在1999年,国家《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就提出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又提出,要统筹各级各类资源,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作为教育部门,要把社区教育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贯彻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

2.是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一直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责无旁贷。一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二是在社区教育所建立的终身教育体系中,为高级技能人才的成长提供持续的教育服务。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过程中,大量的培训活动会在企业培训和社区教育中完成。《辽宁省社区教育五年发展规划》指出,“到2015年,沈阳、大连地区70%以上(其他地区50%以上)的街道(乡镇)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机构。”

3.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高职院校从事社区教育,不只是为满足社区的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院校的教师通过从事社区教育,可以了解社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实际,可以了解社会的就业状况,有利于学校根据社会的需要,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通过直接服务社区教育,有利于高职院校理论联系实际。社区教育是教师了解社会生活,必须面向社会,深入社会。这样培养的学生才具备社会适应性。

4.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源减少效应的逐步显现,高职院校越来越认识到,必须下功夫拓展学校的办学功能,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据辽宁省教育厅预测,到2013年,辽宁考生总量将由2009年的90万下降到40万左右。《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全国小学招生数比上年减少56.87万人;小学在校生比上年减少264.24万人。照此推算,6年后,全国大学报考考生源将至少减少60万人,很多大学将无生可招。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必须在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之外开辟一条通道,实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并重,才能在求得学校新的发展的同时,对社会也有新的贡献。介入社区教育,是高职院校求得新的发展重要途径。

二、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问题及原因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以培养高技能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具有鲜明的职业方向性、实用性,主要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要的实际能力(包括操作技能、文化知识、思想道德等),为其铺设长远发展的职业道路。

虽然国家近年来大力建设社区教育,然而关于如何拓展社区教育建设和发展的科学研究较少,实际水平与理论研究不相适应,本文将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成人教育、升学教育等)、职业资格认证、技能培训等建立可选和准入模块,建立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融合的教育模型,拓宽教育内容渠道,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例如:某无业高中毕业生,可选择技能培训模块,掌握操作技能;也可选择成人教育模块,提高学识水平;也可选择职业资格认证模块,通过相关职业培训,考取职业资格证书。通过不同模块的选择,将高职教育有效的融入社区教育中,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形成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的一体化办学。

目前,高职院校在社区教育建设上已取得的宝贵经验,例如,政府领导方面、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师资队伍方面等等。基于高职教育特点、地域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社区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社会各类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与整合开发等方面,要结合高职教育和地方经济发展情况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其对于社区教育发展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办学与管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管理体制不健全、课程设置脱离实际等,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分析问题和借鉴国内外先进办学经验,为高职院校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

三、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的路径

1.打造专业化社区教育管理团队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迅速有效地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社区教育管理团队。同时以社区学院为平台,研发设计针对教师的一体化培训体系,有利于教师专业技术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推进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通过分批、分课程实施轮训,各社区学校、教学站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

2.开发社区教育课程体系

对高职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综合把握,尤其是个别省的高职社区教育示范区发展情况。具体对现有高职社区教育的形式(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等)、培训内容、经费来源、师资队伍、活动开展、教育资源、网络利用情况等进行摸底,并在此基础上概括现有高职社区的特点。整体规划社区教育课程、培训教学大纲、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遵循分课程、分层次、多形式、重实效,逐步形成完整的特色的课程体系,完善各层次教材体系,形成一批教材研发成果。同时,社区学院可以为社区教育宣传工作提供强力的学术支持,更能灵活适应时代发展、形式发展,使得社区教育培训大纲有正常的新陈代谢周期,为社区教育培训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3.建设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社区学院

就目前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没有一个实体办学机构统筹、协调、安排社区教育事宜,开展社区教育必须要有办学实体,而建设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社区学院将是有效推进社区教育的主要载体。以高职院校为依托的社区学院作为区域性社区教育的龙头单位,立足社区、面向社区、服务社区,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与休闲文化教育、各界委托项目教育与居民自发教育为一体,是一种区别于我国现行中高等教育体制的新型的社区教育办学实体。同时以社区学院为中心实体,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实体化建设,完善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教育站三级教育实体。

四、结语

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大教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在社区的教育文化发展中起着引领、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探索构建以高职继续教育为依托的社区教育新模式,有利于促进、激活我国的社区教育。

参考文献:

[1]梁鸿志,蔡光荣.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之路探索[J].高等教育,P187-190.

[2]靳蓬,王艳霞.社区教育:高校参与社会管理的切入点[J].成人教育,2012(8):27-29.

[3]樊向前.视域融合下高职院校的社区教育功能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5):50-53.

本文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度科研课题“高职院校拓展社区教育功能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DZ2013Q-01)。

作者简介:纪楷(1981—),男,法学本科,工商管理硕士,现供职于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行政科。

作者:纪楷

高职生职业社区管理论文 篇3:

重庆市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的意义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这一方式是当前国内外社区教育实施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应当广而推之,高等教育应抱有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理念和推进自身不断完善的需要,高校与社区教育密不可分。当前,重庆市社区教育活动侧重于实践方面的培训,为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应重点将职业教育的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若能有计划有层次地推进重庆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的相辅相成,便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其实践意义。一则有助于提升重庆市社区教育水平,二则有助于重庆市高职院校自身发展,三则有益于重庆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在此,围绕这几方面的重要意义,展开探讨。

一、提高重庆市社区教育水平

(一) 高职院校为社区教育不断输入人才

重庆市社区教育自拓展受教育人群以来,社区教育活动内容与形式也发生了变化,职业技能培训逐渐增多,专业门类细化,对优质的人才资源需求增加。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恰好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教育的这类需求,高职院校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并以为社会提供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如果将两者完美结合,那么高职院校就可以不断向社区教育输入人才。譬如在社区举办的职业培训中,高职院校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能够发挥重大作用,社区可以邀请优秀教师或学生参与讲授培训课程,尤其在实训操作环节,在校学生中的姣姣者完全不输于有从业经验的人员。再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合理,门类齐全,课程结构更为综合全面,这意味着能够充分保证职业培训课程的质量。高校人才济济,即使是高职院校也汇集了众多专家学者,在知识传播与创新方面有绝对的权威。在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过程中,这些专家学者也能为社区教育提供理论研究成果,强化社区教育的理论指导水平,巩固社区教育效果。

(二) 高职院校为社区教育提供教学环境及设施

当前重庆市所有高校几乎已实现中上等水平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不论是理论课堂教学,还是实践课程的演练,都配备有高水平的教学设施。高职院校比起一般全日制普通高校,在专业实训方面有着更明显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设施上也投入更多。高职院校可以为社区教育提供各种教学资源和设施的便利,满足社区教育的发展。在教育资源方面,可以借阅校内图书,旁听专业课程,参与相关专业活动,也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系统访问校内网络资料,这一举措不仅为社区教育的发展减少开支,而且也丰富了其教学模式,使教育多元化。在教学设施方面,高职院校有专业而先进的实训场地和设备,并且更新速度快,几乎完全紧跟当前市场发展动向。譬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其教学设备的更新就比较快,需要根据汽车行业的最新市场走向,引入不同品牌车型,操练新型技术。社区几乎没有可能在教学设备上进行如此高昂的资金投入,因此,社区教育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质量会大打折扣。但是,如将两者的资源进行整合,社区和高职院校就能共享双方资源,达到双赢的目标,使用高职院校提供的教学设施,将职业技能培训落到实处,而不是喊口号式的走过场。当下一些社区还存在着做表面功夫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领导班子实施与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引起重视,另一方面也确实存在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社区教育需求的情况,最终导致社区群众对社区教育开展的活动失去信心,时间一长便使社区教育成为“纸上谈兵”,使其丧失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过程中提供教学设施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

(三) 高职院校为社区教育培养专门人才

高职院校历来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这是与其它全日制普通高校最大的不同,也是其一直以来的一大亮点。根据这一教育特点,高职院校可为社区教育不断输送人才。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高职院校的优秀学者与人才能够为社区教育提供智力支持,保障高质量师资,在理论与实践指导方面无后顾之忧。此外,高职院校向社区提供优良的教育资源与教学设备,更进一步增强社区教育基础,调动社区群众积极性,使其真正落到实处。这两方面表现了高职院校为社区教育提供了最大化帮助,最终所有的直接成果都转化为社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与进步。就高职院校为社区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层面,更多的是面向于社区内的中青年群体,这部分人群的素质高低不一,专才也偏少。其中,优质人才大量输出,而无一技之长的普通工作者占比较大,专门人才稀缺。若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良好融合,专门人才的培养自然也能顺理成章地实现。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领域有着最为丰富的经验,能为社区教育提供最全面、合理的课程设置方案;在教学技巧上经验丰富,能够有效地将专业核心知识通过中、长期培训课程传授给参与社区教育的中青年人;在实践活动中,更是能够提供适应企业的模拟训练。凭借这些优势,定能为社区培养专业指向性较强的专门人才,高职院校专业的多样化,使这些专门人才能够分散到各个职业领域,既丰富了社区人才资源,又向社会提供了高质量劳动力,保证了各行业的均衡发展。

二、促进重庆市高职院校自身发展

(一)积极参加社区教育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重视专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欠缺,要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在校园环境中难以得到磨练和提高,但加入社区教育中,则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提高自身能力、挑战自我的环境。譬如,对师范生而言,参与到社区教育技能培训中,能够积累更多的实战经验,将自己的所学所知通过良好的教学技巧传授给几乎零基础的学习对象,这是校内相关模拟大赛或训练无法比拟的实践经历。毕竟在平时的课堂训练或比赛中,学生能够得到的评价仅仅来自评委老师或同学,这些评价往往只从理论层面出发,无法从客观学习对象的真实体验进行考量,而在参与社区教育过程中,学生却可以从社区教育群众那里得到最真实客观的反馈,参考他们的学习效果审核学生学习能力,以他们的学习效果考核学生教学能力显得更直观、精准。对于非师范生而言,参与社区教育,与社区群众互动,接触不同年龄、不同阶层和拥有不同工作经历的人,这也是对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历练,弥补在校内与人交际经验的不足。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要顺利圆满完成社区教育技能培训计划,不仅需要高职院校与社区在双向资源整合方面运行机制的配合,还需要理论课程与实践活动的配合,也就是高职院校向社区提供的人才之间的配合,若理论与实践脱节,势必影响社区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学团队的良好协作是必备条件,在这种客观形势的要求下,对高职院校人才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十分有益。在两者相互融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完成初定目标是审核学生成绩的方式之一,这既能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从侧面反映他们是否拥有良好的心态,而心态是否影响到个人能力的发挥。从上述各方面综合观之,参与社区教育能够促进高职院校人才的全面发展,弥补唯有技能,而无较好综合素质的缺陷。

(二) 通过社区教育提升学校影响力

将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互融合发展,可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具体表现在社区教育对该校专业水平、教学环境和管理体系的认可,从而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可以吸引更多优质的师资和生源,又可以引起外界企业的注意,甚至投资等。就社区对高职院校专业水平的评价来说,如果在参与社区教育过程中,学校的师资即提供的人才资源、教学设备和实操质量能得到社区居民的好评,那么无疑是对该校专业实力最为有利的代言。这既能为下次合作打下基础,又能博得良好声誉。高职院校良好的教育环境也能为其加分不少,学校能够借其优势为社区提供教育场地和资源,联合承办社区各类活动,学校师生与社区居民齐参与,一方面可以丰富校内师生的课余生活,增强校园文化意蕴,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机吸引周边其它社区与学校合作,促成一院校多社区的融合机制,将合作双方的优势尽量最大化,双方进行各方面的取长补短,增加交流,共同发展,构筑多元丰富的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学校管理体系方面,如果能和社区达成共识,并为社区教育提供更多的有利条件,就能够巩固二者的合作关系。譬如,在规章制度方面通过为社区教育提供便利,在周末对社区开放使用校内资源和设备,或者在晚自习时间开设社区教育课程。另外在学员人身安全方面做足保障,将安全问题视为教学常规中的首要问题,让社区群众能够安心、放心,充分感受到学校优质的服务。而在技能培训等项目上,严格考勤和考核制度,切实保障社区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避免一切形式的假大空和走过场。落实学校领导的决策和师生行动,确保参与社区教育的真实性以上种种所述,皆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学校的发展积累优势。

(三) 社区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服务

高职院校和社区教育融合,所带来的帮助是相互的。首先,当高职院院校与社区达成合作关系之后,便形成互惠互利之势,最大程度整合双方优势资源,而社区为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捐资助学活动,就是利用社区街道办事处发起募捐或社区内企业家捐赠物资切实帮助贫困学生,以及学生家属或本人身患重病的困难家庭,使他们在求学之路无后顾之忧,能够潜心修学,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踏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高职院校和社区教育的融合也为其学生提供了一条多的就业渠道。一方面社区可以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适合的岗位,在高职院校参与社区教育的整个过程中,社区能够对那些在社区教育活动参与实践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社区为其安排的岗位可以有很强的针对性,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另一方面,社区内职业经理人及企业家也可以通过广阔的人脉或自己的工作单位,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这样一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提高学生就业率。另外,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过程中,社区能够联合高职院校建设创新创业基地,帮助学生把自己的创意推向市场,使其实现自主创业。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内的创业模范能够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或相关资源,既能降低创业初期投入成本,又能相对提升学生创业成功率。社区就这些方面为学生提供的帮助带来的优势不亚于校企合作,这是高职院校值得尝试的创新教育机制。

三、加快重庆市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为早日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理念,学习型社会的想法应此而生,而我国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极为重视,将其纳入国家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要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要以打造学习型社区,构建并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为基础,而重庆市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的意义也在于此。

(一)打造学习型社区

想要打造学习型社会,那么社区教育要首当其冲,学习型社区是社区教育的发展目标,反过来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区的初级阶段。所以,社区教育的发展前景关乎学习型社区的最终建设目标。如前所述,重庆市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是能够提升社区教育水平的,这无疑有利于学习型社区的形成,也最终加快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步伐,这正是将二者相融合的重大意义所在。

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两者互相弥补不足,以期实现双赢,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通过为社区提供各种形式的资源共享服务,提升社区教育水平,社区则反过来利用多方面优势帮助促进高职院校的长足发展。提高社区教育水平或是建设良好的高职院校,皆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成。但如果从构建学习型社区角度出发,为实现学习型社会奠定最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还是通过社区教育发展学习型社会。高职院校在参与社区教育过程中其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不断向社区输入优良的技能型人才,使社区教育师资团队丰富,且保证了人才流动性不大,同时能够为社区教育提供权威理论研究,社区无需再特聘专业人员,减少了社区教育发展的资金投入。二是向社区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学设备,高职院校教学设备完善且更新速度快,能够满足社区教育在硬件设施上的各种需求。如果失去高职院校的支持,那么一系列社区教育活动的规模多少会受到制约,而各类技能培训也会有质量上的局限性,最终社区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学习型社区的建设步伐也势必随之减缓。三是高职院校为社区培养专业人才,使社区居民成为技能型人才,一方面能够适应各行各业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这些专业人才也能起到带头作用,通过评选社区学习模范,为后来者树立榜样,逐步集结社区教育后备人才资源。

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相融合是提升社区教育水平的重要策略之一,而社区教育是打造学习型社会的坚实基础。因此,两者相融合对构建学习型社会有很大帮助,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积而深远的意义。

(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

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法国教育思想家保罗就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概念,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终身学习理念逐步为世界各国所重视。20世纪90年代末,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到,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必然途径,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应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制度,以弥补有限制学校教育的不足。

社区教育为终身学习提供组织形式,二者目标一致,都将学习与个人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以社区为基本单位提供长期学习平台,将社区居民的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相结合。社区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的固定模式,是优于学校教育的终身学习形式,并使家庭生活与职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融合之后,仍然具有社区教育的全民性和开放性特点,而不是对学校教育的回归,并且共享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丰富强化了社区教育的模式。社区教育也是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参与社区教育的居民能够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学习方式呈多元化,自主性较强,个人从自己的具体需求出发,自主选择要学习的专业技能和想要实现的职业目标,当然还包括其他诸如养生、保健、育儿、艺术等方面的充电需要。高职院校对社区教育的融入着重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这也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模式,从而能够激发社区群众终身学习的潜在欲望,反之,终身学习理念也能鼓励人们主动获取求知渠道,积极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因此,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离不开社区教育的发展与支持,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社区教育的终终极目标,最终要完全建立好学习型社会。

高职院校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利用自身优势,结合社区居民职业技能自主学习需要,提供优质服务,既能各取所需,又起到助力社区教育的作用,并使其最终成果更为显著,即营造重庆市社区教育新局面,打造良好的学习型社区,为终身学习这一发展理念构建完整的体系,以及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余善云,苏飞跃,刘建生,郭庆.社区教育研究与实践[M].重庆出版社,2012.

[2]游涛.高职院校从事社区教育的意义及实现途径[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25(6).

[3]范宇竹.终身教育视野下职业教育对社区教育发展的影响[J].职教论坛,2013,(14).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马 健

作者:何乾坤

上一篇:影视资料下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政治文明的理论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