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经济力量抗衡论文

2022-04-26

[摘要]本文以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周边雨崩藏族村的旅游开发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区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认为这是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的典型案例。“轮流制”模式一方面妥善协调与巧妙解决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控制了外来投资。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旅游市场经济力量抗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旅游市场经济力量抗衡论文 篇1:

试论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

[摘 要] 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导致了旅游业信息化的进程,表现为旅游电子商务的开展和旅游业结构的再造。本文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和对旅游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化;旅游业;旅游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

[作者简介] 章轶鸣,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管理科学与工程;

阮秀梅,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酒店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江西 南昌 330100)

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应用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产生了根本性的、普遍的影响,有人将这一历史进程比喻为发生了一场“信息技术革命”,其后果是使人类社会进入到了所谓的“信息经济”时代或“数字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各个部门的应用在不同层次上促使原有的运作机制发生了改变,其最终结果是效率的提高和效果的改善。由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出普遍性的特点,没有哪一个部门能够避免参与到这一“革命”性的进程中来,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业适合应用信息技术。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将对旅游业的结构产生影响,一些新的部门将产生,而一些原有的部门要进行相应变化。

一、信息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作用

旅游企业属于服务业范畴,与制造业企业相比较,企业规模小,结构简单,产出为无形服务。从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旅游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信息技术工具,但是制造业中经过多年磨合已经发展成熟的工具并不适合旅游企业使用,例如在生产操作方面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与专家系统等管理层面的信息技术工具等。然而,制造业中信息技术工具的开发思想值得借鉴,即旅游企业可以从内部运作管理、各职能部门操作和市场营销等几个方面着手开发信息技术工具,并针对新技术工具的使用配套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和经营理念的创新,并最终站在战略的高度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

1.可以消除购买与消费的异地性给旅游者带来不确定心理。旅游产品消费,是通过旅游者离开居住地,前往目的地进行一系列旅游活动来实现的。旅游者必须事先做出旅游决策,他们往往会存在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确定心理,总希望收集到更多有关旅游地的自然人文环境、旅游资源、旅游设施与服务的信息来提高他们对旅游产品的认知。旅游企业可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把旅游景点、旅游饭店、旅游设施、交通工具等的三维景象在电子商务网上展现出来,提高旅游服务被事前感知的程度,增强游客的信任。

2.简化了庞大的中介机构,减少了繁杂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第一,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大产业,旅游客源市场和旅游目的地遍布全世界。旅行社这个中介机构把买卖双方联系起来,“上游”是交通、住宿、游览等的服务供应者,“下游”是散布在各个客源市场的旅游者。由于买卖双方相距很远而且分散,一次旅游交易常常需要经过多家中介机构传递交易才能完成。旅游电子商务的应用,给产需双方直销创造了条件,从而简化了中介机构,降低了旅游交易成本。第二,旅游交易是一种典型的小额贸易,每次交易的内容和金额各不相同,具有批次多、过程复杂、环节多、传输的信息量大的特点。利用电子商务代替企业业务流程,避免了时差和地域上的限制,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交易成本。

3.旅游产品感性直观地展现在消费者面前。首先,旅游产品是无形的,进行宣传时主要运用向购买者解说引领其想象的方式,缺乏直观地感性认识,很多时候徒劳无功。其次,旅游产品没有几何形状、大小、物理特征,旅游产品在购买前只是旅游者心目中的一种印象。旅游者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看不到旅游产品的形体,无法对旅游产品的质量做出评价。再次,旅游产品在消费时主要是以服务的形态表现出来。服务作为一种行为、活动,无法被人们触摸和用数量衡量,旅游者只有达到旅游目的地,并在旅游活动中享受到服务时,旅游产品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4.旅游信息化能使各旅游企业获得同等机会。在传统的旅游业价值链中,大型旅游企业利用其发达的销售网络和大规模采购优势,从旅游供应商处采购产品、包装组合后销售给下游的旅游零售商。

而中小企业受到资金和条件的限制,无法与大型企业抗衡,处于被动局面,只能做市场跟随者。电子商务条件下,信息沟通的优势则使每类旅游企业都能突破障碍,中小旅游企业能和大型企业同时出现在电子市场,并和消费者及同行进行互动,更容易取得相对平等的地位。其次,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在传统营销方式下,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展会营销来扩大企业知名度和进行市场调查均需要强大的资金,这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不同点,在于互联网信息的受众是主动受众,上网者通过主动的查询相应企业或产品。这给中小企业带来了生存与发展的良好机会。

5.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提高企业营销效益。信息化时代,市场变化更快、反应更敏捷,经营有效性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运用电子商务能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以合理的方式、正确的手段对市场信息做出正确及时的决策。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跨越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各种决策工具的应用,企业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更加灵活、更加快捷,极大地增强了决策者的判断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快速反应,提高了决策、经营的正确性和效益。另外旅游信息化的作用还有:(1)旅游企业市场全球化;(2)提供全面的供应商管理系统;(3)确保顾客使用产品;(4)扩大企业知名度;(5)提高企业经营竞争能力。

6.营销方式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将网络营销和传统营销进行整合,形成新的营销观念和策略,使旅游企业在进行营销时可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市场,以最低的成本达到最佳的营销目标。网络营销不受空间、时间、区域的限制,并具备传递文字、声音、动画和影像的多媒体功能,具有更强的活力和表现力。

二、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1.信息与旅游业的关系。所谓旅游业是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各个部门的集合。旅游业属于服务业范畴,旅游产品具有服务产品的一般特性,如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有关旅游产品的信息在产品销售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人称旅游产品为“信心产品”,认为旅游者在接受服务之前不可能感知到旅游产品的具体性质和质量水平,产品能否成功销售完全取决于相关信息在制定购买决策的旅游者心中建立起的信心。

旅游业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的特性,如旅游服务供应商与消费者之间在空间上存在着较远的距离,在服务种类上存在着数量上的差距。这些特点决定了旅游中间商存在的必要性。根据旅游活动的定义,旅游者要到与长住地之间存在一定距离的目的地消费旅游产品,这样在传统的旅游购买决策制定过程中要依赖于中间商获得有关目的地旅游产品的信息。同时,旅游产品是一项混合产品,旅游者的一次旅行过程涉及到多种服务的购买,各类型的供应商规模不同、性质不同、提供的服务特性各异,庞大的信息搜寻成本迫使旅游者利用中间商进行信息搜寻以降低交易费用。

可以认为,信息在旅游产品的市场销售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信息的这种作用与旅游市场供求在空间上与种类上的差距共同决定了旅游中间商的存在。

2.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旅游业结构的影响。在信息沟通的过程中,有些沟通是经常性地、结构化地进行的,如旅游服务供应商和中间商之间的信息沟通,这种长久关系的建立导致了沟通机制的自动化。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业信息沟通的自动化表现为CRS和GDS的建立。

CRS(computer reservation system,计算机预订系统)最早是航空公司的订票系统,由各大航空公司独自开发,后来考虑到旅行代理商的应用成本和航空公司自身的维护费用,各个航空公司的CRS开始合并,并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得益于民用航空业管理体制的变革得到迅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连锁饭店产品和旅行社产品的内容。CRS创建了一个新的旅游营销与分销系统,被誉为旅游业电子时代的始创者。

GDS(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的出现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是CRS不断进行横向一体化(与其他航空公司)和纵向一体化(与供应商)的结果。为了避免信息系统的重复开发,航空公司、饭店等旅游供应商通过开发界面将其CRS接入了GDS。GDS建立了全球的传播标准和新的旅游电子分销渠道。GDS之间继续进行一体化,导致了几家独立的GDS企业的出现。此时,GDS的性质已经从工具转变成了经济实体,以电子旅游超市或其法人团体的战略业务单元的面目出现。

可以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了新部门的产生,促使旅游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GDS作为中介组织在旅游市场上的出现就是一个例证。但是,信息技术在创造新部门的同时,也对现有的部门产生了威胁。互联网和3w技术的出现与应用对旅游中介组织来说威胁与机会并存。

互联网对现有中介组织的威胁并不意味着旅游市场上不需要中介组织。事实上,互联网的出现增加了市场上信息的数量与复杂性。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发布缺少相应的规则限制,人人有权发言,人人都淹没到信息的海洋中,对于消费者来讲,面对的产品信息更加庞杂混乱,常常处于无从下手的状态。经过近10年的发展,旅游业中对于互联网的应用已经模型初具,主要包括旅游网站的建设、旅游供应商自行开展“网上营销”和中介组织利用互联网开展业务等方面。其中旅游网站的出现即是增加了旅游业中介组织的成员。

3.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旅游营销系统建设的影响。旅游业可以被理解为旅游市场上供给方的集合,既包括旅游服务供应商,也包括旅游中间商和其他中介组织。旅游产品价值的实现依赖于产品的销售,而销售的效果取决于营销系统的效率。由于旅游市场上供求双方之间存在着空间距离,而各个旅游供应商的产品要经过与其他部门产品的组合才能出售,因此以旅游目的地为基础的旅游营销系统的建设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旅游营销系统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增加了营销系统成员的同时,也为系统的有效运转提供了技术保障。如上所述,CRS和GDS都是旅游营销系统的组成部分,负责旅游产品的分销。互联网的出现为旅游营销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功能更加强大的工具,使旅游信息可以直达消费者处。旅游中介机构与供应商的合作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可以通过运用基于互联网的外联网得以实现。另外,互联网的效率使旅游企业开展个性化的营销和大规模定制成为可能。

三、信息技术对旅游行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1.信息化是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业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旅游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提供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对于提高旅游质量,保护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尤为重要。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需要随时获取信息,做出必要的反馈和调控。因此,建立健全规范、高效、有序的旅游信息化架构,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这对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2.旅游业信息化是实现旅游经营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的发展,使旅游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旅游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构建旅游管理信息系统,它不仅可以提高劳动效率,节省人力,而且可以使管理工作迅速、准确,是旅游业管理高技术化、最优化的实现途径,并尽可能满足旅游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并有助于中国旅游业直接面向世界较高水平实现“蛙跳战略”,后来居上。

3.信息化能扩大旅游企业在全球的知名度,提升旅游企业市场竞争力。现代旅游业就其性质来看,是一种自愿和自发的消费活动,无法依靠指令性计划强制进行,因此,它具有天然的市场经济个性。旅游业信息化能为旅游市场体制的完善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使信息导向下的旅游市场的发展有通畅的旅游信息网络和优质的旅游信息服务的支持,满足科学决策的要求和游客的信息消费,完善旅游业的市场经济个性。旅游活动的国际化、资本流向的国际化使得世界各国的旅游业越来越相互依赖、紧密联系,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也都越来越趋于标准化,呈现一体化的无国界旅游状态。

4.旅游业是对信息具有高度依赖性的产业。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得以生存和运转的根本基础,它贯穿了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信息既影响人们了解和选择目的地的决策,还影响他们对旅游体验的满意程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更趋提高和旅游经历的增多,旅游者开始由过去的求量型旅游方式转向求质型旅游方式,旅游者对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无论是旅游景点开发、规划、设计,还是客源市场目标确定、市场竞争战略制定和进行旅游统计,都对迅速准确获取、加工、利用信息提出了较高要求。总之,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渗透到现代旅游业的各个环节。任何企业和个人若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旅游业中赢得一席之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巨大益处。

四、结论

旅游信息化的作用在当今时代的作用日趋明显,而旅游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得到了国家旅游局和各家旅游企业、各级地方旅游管理机关的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对行业的影响和对企业的影响两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讲,信息技术的应用最终表现为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而电子商务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对于行业来讲,旅游业供求双方之间存在的空间距离和供需类别差异导致信息沟通在旅游业的运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对旅游业营销系统的建设产生影响,而且可能使行业结构、行业的运作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 郑向敏.中国旅游企业信息化发展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2]彭滋霖,曹军辉.信息革命与旅游业的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2).

[3]郑彬,付媛.企业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变革[J].经济管理,2002,(15).

[4]黄苹.信息技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动力[J].旅游调研,1998,(5).

[5]刘晓虹,陈耀.关于旅游业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地方政府管理,2001,(11).

[责任编辑:徐国庆]

作者:章轶鸣 阮秀梅

旅游市场经济力量抗衡论文 篇2:

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及社区增权效能研究

[摘要]本文以香格里拉梅里雪山周边雨崩藏族村的旅游开发为研究背景,分析了该区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认为这是一个社区主动参与旅游发展,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的典型案例。“轮流制”模式一方面妥善协调与巧妙解决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利益分配的不均衡,控制了外来投资。同时避免了由于无序竞争引起的经济利益过于集中现象,对构建雨崩村社会和谐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雨崩村民的增权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村民绝对拥有在村境内的住宿、餐饮、租马等经营权。本质上雨崩村的旅游增权是个人增权,一旦有外来旅游企业进入,原来取得的利益均衡和分配制度将会被破坏。从此角度讲,制度增权的缺失又时提高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新农村建设构成了阻碍。

[关键词]社区参与;旅游开发;轮流制;旅游收入分配;旅游增权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墨菲(Murphy)在其著作《旅游:社区方法》(T0urism:A community Approach)一书中提出“社区参与式旅游发展”理论,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旅游业对社区的影响,社区对旅游的响应及如何从社区角度去开发和规划旅游。墨菲把“社区方法(community approach)”的理念与旅游发展思路相结合,旅游被看作一个社区产业,从社区利益出发,由社区确定发展目标、控制开发过程,追求社区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之间的平衡,最终实现社区的发展,社区参与被认为是实现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20世纪90年代,社区旅游概念引入我国,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并相继展开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学者们希望为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找到可行途径。然而,大量的社区旅游发展实践表明:旅游继续被外来投资者及政府所控制,社区常常被排除在利益主体之外,现实中不论是旅游发展与社区的相互关系,还是社区参与机制、模式或类型,人们更多的是将社区参与视作达致目标的一种技术手段或行动纲领,普遍忽略了社区参与是社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外部力量的抗衡取得某种程度的控制权的过程,不去理解政治以及权力关系在社区参与过程的重要性,实践上的不成功引起了学者们的质疑和反思。

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后增权理论(empowerment theory)开始盛行。其最初是为社会工作而提出,现在增权理论已经成为社会学、教育学、政治学、社区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等学科的新兴核心概念,随着学科交叉性日益增强,增权理论又扩展运用到了旅游研究领域。阿克马(Akama)最早在对肯尼亚生态旅游的研究中提出了对社区居民增权的必要性。斯彻文思(scheyvens)正式将增权理论引入到生态旅游研究中,他明确指出,旅游增权的受益主体应当是目的地社区居民,并提出了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心理、社会4个维度的社区旅游增权框架。增强权能理论基于下列假设:个人之所以经历弱势化、边缘化、缺权化的经验,是因为个人经验深切而全面性的无力感,以致无法与环境交流,实现自己。周围环境中存在着直接与间接的障碍,压迫与限制,使个人无法参与社会实现自我,权能可以透过社会互动,增加与衍生更多的个人及人际权能。

受国外研究思潮的影响,国内学者对社区增权问题的研究处于起始阶段。左冰等对西方旅游增权理论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孙九霞在社区增权理论框架下提出旅游发展中社区能力建设的基本路径。保继刚等以云南香格里拉雨崩村社区为例,就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增权意义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内容方面分析,总体来讲大多研究成果涉及社区旅游规划、社区与旅游发展关系、发展政策和社区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等方面,对社区参与旅游收益均衡性分配及旅游增权的案例挖掘或经验整理还比较薄弱。应该意识到,在我国每一种成功的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都具有典型意义,都能为解决同一社区问题提供建议和思路,像雨崩这样旅游资源富集、市场潜力巨大的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到底是用什么样的社区主导旅游发展模式来维护社区利益均衡性以促进当地旅游业持续发展?该区旅游开发模式的社区增权意义有何典型性和借鉴性?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对案例点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和社区增权本土化进行了研究,以期能从应用价值上为其他类似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提供借鉴。

2 调查情况说明

2.1调查方法和过程

本文主要以田野调查为主。2008年4月3—5日,笔者参加了在香格里拉迪庆州举行的《香格里拉国家公园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咨询会,随后赴德钦县梅里雪山脚下的雨崩村进行了半个月的调查采访,深入考察了社区参与中增权在该区旅游发展实践中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调查程序一般是事先拟好提纲,然后使用观察、座谈、访问等方法,事后再进行简单整理,以获得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资料。具体为:(1)多次赴藏民家中家访,访谈关键人物(如雨崩飘飘之家客栈经营者,雨崩下村85岁的阿茸老人等);(2)到旅游开发区考察藏民参与旅游经营组织方式;(3)利用空闲在餐馆、客栈、游客休息区向游客发放问卷;(4)记录公开资料内容和牵马送客制度,对旅游资源摄影等。

2.2案例点的选择

选择香格里拉梅里雪山雨崩藏族村旅游开发为研究背景主要基于下列两点原因:其一,在我国倡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今天,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特殊运作模式不但实现了村民之间旅游收入分配和谐配置问题,得到社会各界较多的认同,而且从深层次看,村民参与过程中的增权效能对调整民族利益、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二,基于学界目前对社区增权本土化研究的薄弱性,选择该案例点研究有利于弥补或完善传统社区参与理论在实践中的不足,为更多类似地区提供经验。

3 雨崩案例:村民参与旅游开发“轮流制”模式分析

3.1案例点基本情况

雨崩村位于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江并流”核心地带,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梅里雪山①脚下典型的藏族村落,分雨崩上村和雨崩下村,四周环山,人口密度较低,生活节奏缓慢,村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依存性较强,该景区的自然胜境被海内外游客称为“真正的香格里拉”和“世外桃源”;到2008年止,全村共有34户人家168口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雨崩村至今未通公路,各种因素导致该地区社会经济长期落后于周边村落及其他发达地区。2000年以前,该村很多成年人连小学都未上过,许多村民甚至不会讲普通话,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笔者在调研时要找略懂汉语

的翻译)。长期以来,雨崩村村民以农业为主,辅以牧业、林业和采集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下,生活较为贫困,村民们虔诚地信仰着藏传佛教,精神生活方面严格恪守着宗教礼规,凡逢年遇节祭会和人生仪礼都严格按照藏族风俗行事,日常文化创造活动保持着与周围自然世界与超自然世界的本质联系,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等都充满着神秘色彩。

3.2村民参与旅游开发“轮流制”模式形成机理

3.2.1 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具有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

(1)当地旅游资源景观奇特,民族文化保存完整,对外界有较大吸引力。雨崩村所在的旅游区环境至今还保持着原始状态,是梅里雪山植物分布最为丰富的区域和珍稀古老植物种子基因库,自然生态植被完整,垂直生态系列明显,依次表现为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温湿性半干旱灌丛及亚高山叶常绿阔叶林、寒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及流石滩疏生植被和终年积雪带5个垂直系列。在不到一个纬度的范围内包含了半个地球的水平地带性生态景观,这使雨崩村旅游景区生态多样性程度特别高,对游客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客源保障成为旅游得以开发的前提。

(2)农村农业现代化受挫,发展急需打破地理生态环境屏障。与内地大部分农村相比,雨崩村地势陡峭,谷坡险峻,地质构造属于三江褶皱带核心区域,是亚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遗迹带,学术上称澜沧江板块构造缝合线,地貌区域属于横断山区,古、奇、幽、险是其基本特征,平地几乎无法找到,在雨崩村甚至连一台拖拉机都难以开进,脆弱的地质环境使该村农业现代化受挫,村民要想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脱贫致富,必须打破当地地理生态环境屏障的不利因素,而参与旅游开发成为最好的选择。

(3)传统生产关系比较松散,村民获利方式具有局限性。没有参与旅游开发前,村民对农业、畜牧业、林业和采集业等传统产业依赖程度比较大,村民的产业活动就是满足自身的生活之需。农业提供村民所需的粮食,林业为建房筑屋和日常柴薪提供基础,畜牧业主要提供高寒山区的乳制品,采集业成为村民获取货币收入的产业,产业类型只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准,经济发展水平相当低下,与外部之间的联系变成了一种较为松散的市场关系,货币支出和交易很少,这相对于旅游业所具有的低准入、高收益的优势而言,旅游业更能在乡村各大产业中取得支配性经济贡献。

3.2,2“轮流制”模式形成过程

20世纪90年代,雨崩村已经出现了牵马服务,但不是直接服务于游客。村民最初尝到牵马的甜头是为政府部门修建景区运输物资后获得的报酬。对于雨崩村的社区旅游发展,村民们大多认为是由于1989~199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在雨崩村附近搭建大本营准备攀登卡格博峰,雨崩村才渐渐被外人所知,随后少量徒步者、背包客等探险型旅游者开始进人雨崩村。1997年后,雨崩村村民在政府的带领和资助下,以当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民俗风情为依托,开发旅游景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和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游客。雨崩景区同时是梅里雪山内转经的必经之路,也是梅里雪山资源核心区所在,主要景点有雨崩神瀑、笑农牧场(大本营)和冰湖等。由于自然风光优美,民俗文化神秘,生态多样性构成了独特的神山文化,成为旅游者向往的世外桃源和心目中“真正的香格里拉”。在游览过程中,因当地交通不便,游客徒步行走自然感到困难,遂产生针对游客的“马帮”服务;此外,由于村庄美景奇特,文化底蕴深厚,地域闭塞,在此可获得心灵自由,使得游客更愿意在此长时间停留,围绕旅游需求,村民开办了家庭旅馆,开展居民接待服务。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村民在牵马送客和家庭接待出现之初曾经有过“单体家庭行为”,政府没有介入引导,村中也无相应规范的管理机制,整体上缺乏监管,各种各样新的矛盾如拉客、抢客、宰客现象时有发生,游客利益因此受到损害,甚至各户之间为争夺游客吵架、斗殴,严重影响了村民形象。调查所知,为了遏制这一现象进一步发生,在村领导组织下,村民参与旅游接待的“契约”和参与各项旅游服务具体价格在与上级管理部门(德钦县旅游局)协商之后,遵循“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共同致富”一体化共生理念,按照“轮流制”模式,把“不损害别人利益”作为每户(或每人)行动的伦理底线,村民任何不合契约的私自行为都将受到约束。长此以往,自然而成,共生共存的普遍价值成为全村参与旅游服务认同的“普遍真理”。随着“轮流制”的完善和落实,各种不良行为逐渐减少,村中恢复了往日的安宁与和谐。

3.3“轮流制”模式组织形式及分配制度

雨崩村“轮流制”是乡村居民在参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规范村民旅游经营行为的准则,是一种对全体旅游参与者的行为具有普遍的、一致的约束力的社会规范,也是村民服务旅游产品交换、获取经济收益并进行分配的规则。

3.3.1 牵马送客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而谋求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方式。追溯历史,云南牵马送客历史悠久,源自古代的“马帮运输”。如今雨崩村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以牵马送客的方式参与当地旅游开发。笔者在雨崩村考察牵马送客情况时,有幸遇见85岁的阿茸老人。据他介绍,在旅游开发前,这里几乎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没有游客进入;旅游开发后,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复杂,山路崎岖,坡多沟深,游客进出均不方便,这样村民牵马送客和运送货物的机会就比较多。2008年,雨崩村34户,户均2至3匹马,牵马时每匹马需由一名专人牵管,将客人送至预定地点。游客在进入雨崩之前,需先进入雨崩旁边的西当村,这样西当村成为进入雨崩村的必经之地。在大多数情况下,游客会考虑自己对资源体验效果最大化而选择“西当一南宗垭口一雨崩”路线,即图中路段①+③(图1、表1),从西当出发,或骑马或徒步,途中要翻越海拔3700米的南宗垭口,再由垭口下至雨崩村,全程需要5~6个小时。雨崩村村民牵马活动主要在雨崩景区范围内,具体为送游客至景点或送游客出雨崩村,不管是哪种情况,牵马在全村34户之间同样实行“轮流制”。由马队长负责分配马号,依据一定的顺序轮流进行。据调查,游客在景区内游览,可以从雨崩村骑马,到达景区内神瀑及笑农大本营等处;而在游客出村时,一般会选择图中路段④+②,先由雨崩的马匹送游客至尼农村换马,雨崩马匹随即返回,返回时放空,不可随意在路上接送游客。游客在尼农处再由尼农的马匹送至扎郎,再换马,由扎郎马匹最后把游客送至西当。此外,雨崩村在牵马契约中有相同规定:各户需牵马送客(包括亲属在内),如不经马队长确认,不可擅自出马收取非法利益,违者接受处罚,还要轮空一次。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一起因马队送客引起的利益纠纷。

3.3.2家庭接待

家庭接待是雨崩村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实行“轮

流制”的另一项主要业务,最早实施于1998年。该项制度规定:村民以户为单位轮流接待游客,如果游客太多,轮值户无法全部接待,则剩余游客按轮流制到下一户人家去住宿。村干部统一安排住宿并向游客征收全部费用,标准为20元/人/晚,村干部提取5元/人/晚,剩余15元/人/晚在接待户和轮值户之间进行分配。如果接待户接到轮值户的游客,则要返还给轮值户50%的收益。随着此项制度的推行,家庭接待“轮流制”模式发生了复杂的变迁。(1)1998年6月,村民以户为单位轮当“轮值户”,负责安排住宿,但费用由接待户收取,如游客不到轮值户住宿,接待户要返还给轮值户50%的收益;(2)2007年,全村33户人口分成8组,每组4户,根据抽签,第8组为5户,每天一组当轮值户,负责安排游客住宿,并到接待户收取50%费用(餐饮收入留在“留客户”,不计算在内),然后在组内进行第二次分配;(3)2008年8月,依然延续2007年调整过的制度,但轮值户到住宿户的收益由原来的50%下降为25%。如果游客自带帐篷在野外宿营,由“当值户”和一名队干部负责向每人收取适当的管理费。据调查,目前雨崩村在自发式开发旅游业后,34户中已经有27户开设家庭客栈。年轻的神瀑客栈老板阿青布、徒步者之家老板阿南柱和梅里客栈老板顿珠江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人物了。

雨崩村原本面临的“三农”问题比较突出,旅游开发使村民从此走上靠旅游致富的道路,村民参与旅游开发也对摆脱贫困生活状况,传承保护社区生态,提升文化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据调查,1999年雨崩农牧户均收入为3000元。如今旅游服务总收入高达189.73万元,户均5.9万元,增长了19倍。旅游开发后,村民在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表2)。

4 从“轮流制”模式看雨崩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中的增权内涵及意义

4.1 “轮流制”模式特点

在我国提倡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雨崩村村民牵马送客完全是按照一定的契约和顺序参与旅游开发,用契约来捍卫公平、维护平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参与机会的均等性。直观上讲是指受益者在利益上的平衡体现,实质上也是对旅游开发控制能力的制衡。对于牵马送客来说,机会的均等性从本质上决定了牵马收入的均衡性,各户即使有多余的时间和劳力,也只能接受契约的监督。在雨崩村出现的“当值户”现象,有点类似于现在所说的“调节过高收入”,其根本原因是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后,具有共同的心理认同,如果不采取均衡分配,则有可能出现户与户、村民与村民的种种不和谐。雨崩村旅游开发的“轮流制”模式较好地探索了“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和旅游收入均衡分配”经验,从经济层面考虑保护了村民参与旅游收益的均衡,避免了由于无序竞争引起的经济利益过于集中现象。这一模式还有效控制了外来投资,使经济收入留在了本地,它已经发展成社区自主的、自我实现的可持续性旅游社区。村民旅游开发在社区参与度、文化传承与保护及社区规范方面的价值探索,本身就是在增加社区权能过程中产生的结果。

4.2“轮流制”模式下体现的社区增权

4.2.1 经济增权:社区村民成为事实上的受益主体,增加了村民收入

“经济增权”指旅游开发为当地社区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发展旅游所赚来的钱被社区家庭共同分享,并使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当前,雨崩村旅游是以当地少数民族为本底和依托而发展起来的,走的是一条具有本地和本民族特色的发展民族经济的路子,在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然促使当地民族资源价值观念的转变和增收途径的拓展。雨崩村牵马送客和家庭接待“轮流制”模式的实施具有深刻的内涵,该模式的形成和运作实现了旅游收益在村民之间和谐配置问题,在缺少外来资本的参与的情况,依靠社区力量使全体村民获得了经济增权。村民参与旅游开发过程实质上是利益分配、再分配和妥协的过程,它是通过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合作性竞争,实现户与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通过契约制度的创新和村民参与旅游开发分工合作定位来保证村民的收入,也是目前该区实现多赢的理想模式和最有凝聚力且比较稳定的形态。

此外,村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经济增权还表现在村民实现了就地非农化。村民参与当地旅游开发以后,人人都能参与旅游业,个个都愿意参与旅游业,由于旅游收入远远大于传统农牧业收入,村民生产组织方式逐渐发生改变,解决了村民自身近距离就业问题,旅游收入成为村民旅游扶贫的有效方式。雨崩案例证明,这一新的道路具有长久性、持久性和反返贫的效果。当前,当民族之间有了共同的经济基础后,民族团结和谐共处就有了具体内涵。

4.2.2政治增权:社区村民的民主意识得到强化,搭建了话语平台

社区的政治结构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所有社区群体的需要与利益,并提供了一个平台供人们就旅游发展相关问题以及处理方法进行交流。“轮流制”模式的出台是出于旅游开发矛盾不断凸显下的集体性规范契约,经全体村民集体讨论并在协议条款上签字画押方能通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社区经常召开与旅游发展的有关会议,对与旅游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必须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由村民组成的“家长会议制”表决通过。对雨崩社区乡村旅游管理制度研究结果表明:包括负责马队管理的马队长的选出都是村民集体讨论、共同协商的结果。在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村民自治的背景下,这不仅提高了村民对旅游发展的参与程度,培养了农民的参与意识,而且反映和表达了社区村民的政治利益诉求,在提高了村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同时扩大了基层民主化进程。

4.2.3 心理增权:主客形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提高了民族自信心

雨崩村发展乡村旅游,从表面上看是一种经济利益的追求,但从深层上看是民族发展的一种现实努力,是对自身民族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新的存在意义的追寻。事实上,每一种传统文化始终要扎根在生成该传统的共同体土壤中才能“存活”,而它能否扎根于共同体土壤之中,又取决于当下共同体成员对其有用性的认识。这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否只能由传统文化的持有者(主位)共同体成员来实施。雨崩村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环境适应方式与改造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和精华,村民的文化自觉和社会结构是其传承和发展的关键。在“轮流制”模式下,外地游客前来旅游表现出了对异质性资源文化底蕴的兴趣,能更加尊重当地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深度,并能将其带回客源地,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融入到客源地的主流文化中,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发展。村民在获取经济收益作为支撑和动力的同时,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可持续传承和发展,这大大激发了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共同体的“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又可以促进当地村民对民族文化载体在旅游

开发中更充分地展示其精髓,不为强势的客流文化所异化和削弱。

4.2.4社会增权:参与行为规范了社会秩序,增进了民族团结。雨崩村开发旅游具有典型的民间性特征,在自主参与式发展中,村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习惯了传统思维定势的村民在各种宣传和引导下,会主动与旅游者相互接触和交流,主动参与到旅游商品经营中,有了交流意识和市场经济意识;另一方面,村民具备了参与旅游发展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为游客提供了主动热情的服务。另外,在雨崩这样不发达的少数民族贫困社区,经济活动是嵌入于社会之中的,村民间不完全是经济竞争关系,而是伴随着各种裙带关系。这样,“熟人社会①”中人情和好关系所具有的认同,大大减少了村民在参与旅游发展活动中进行合作的协调成本,从而可能在只有较少利润空间的情况下共同受益。不仅如此,雨崩社区制定的乡村旅游管理制度作为社区的乡村习惯法,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村民之间的恶性竞争,在这一特殊区情中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维护旅游接待市场秩序,对调整民族利益、改善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边疆稳定等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5 结语及启发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是一种依赖于当地少数民族,又对其产生作用的特有的民族经济活动,既具有经济学意义,又具有民族学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乡村旅游被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成为新的增长点和亮点。雨崩村在自主发展社区参与旅游时,制定的一整套规范使村民利益共享成为可能,保证了公平分配,控制了外来投资,基本实现了经济增权、政治增权、心理增权和社会增权,其实质是通过增强当地社区在旅游开发方面的控制权、利益分享权和强调社区在推动旅游发展方面的重要性,使社区居民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行动,获取旅游发展中的决策权,保证当地村民的利益最大化并且能够部分地控制旅游在地方发展。其代表性在于它是一个不受外来影响、村民自主发展起来的基于社区旅游的社区,这种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化解也比较适合目前雨崩村的实际和需要,这对于维护乡村社会和谐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对我国探索稳定边疆,促进区域和谐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具有多维价值和现实启发意义,这种制度化的参与是有待发展的现代文明构建,从应用价值上对我国其他类似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雨崩社区旅游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社区旅游,村民真正参与到旅游决策、管理、利益分配各个环节中,村民的弱势地位在增权中得到了改观。值得注意的是,雨崩村的增权其实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条件,即村民绝对拥有对村境内的住宿、餐饮、租马等经营权。本质上,雨崩村的旅游增权是个人增权,一旦有外来旅游企业进入雨崩,原来取得的利益均衡和分配制度就会被破坏。据了解,目前迪庆藏族自治州正在拟定建设的“香格里拉国家公园”,即包括梅里雪山在内,雨崩村所在的地理位置正好处于该公园规划和开发的核心位置。按照相关部门“交通优先”的推进战略和“政府主导、企业社区参与战略”的开发理念,未来藏民旅游收入分配机制是否会随着外来利益主的进入而调整?社区村民的政治意识、权利意识和组织能力等增权内涵能否继续确立其主导地位?在目前还没有明朗的政策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撑情况下,更大层面上的问题,如怎样在制度层面上确立社区的权力,进行制度性增权以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成了下一步需要继续跟踪研究和关注的新课题。

致谢:笔者在实地调查时得到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大扎史、丁秀兰、春华、此里卓玛等人的悉l心照顾和帮助,在此表示感谢!

作者:郭 文

旅游市场经济力量抗衡论文 篇3:

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

摘要:以目标交互作为研究旅游伦理课程设置缘起,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和谐旅游视角探讨两者关涉的必然联系及理论借鉴中人的要素,目的在于勾勒一个旅游伦理学课程结构初步框架。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校;旅游伦理学;课程目标;课程构架

作者简介:王屏(1979-),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伦理、旅游文化。

课题项目:江西省高校省级教改立项项目“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下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研究”(课题编号:JXJG-07-3-43,课题主持人:王屏)。

课程建设是高等院校教学改革核心,于自身运作过程中显现严肃性、客观规律性特点,此种倾向同时决定课程目标的重要。美国学者博比特(F.Bobbitt)在其被称之课程论诞生标志的《课程论》著作中,首先明确提出课程目标概念[1]。课程目标为一定教育阶段专业课程力图最终达到的标准或预期学习结果,直接指导着课程整体设计,并和课程内容共同构成课程建设初始环节。

课程编排归属复杂系统工程,因篇幅及实践所限,笔者将课程建设定位于目标与结构理论探讨,尝试性创立解释事实框架的观念,却非设置普遍法则,而课程实施与评价则在后续教学中予以跟踪研究。

一、目标交互: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建设之研究缘起

(一)学生认知需要

教育为完善人格特质与社会延续作出卓越贡献的实践活动,其功能发挥始终需要借助于课程。尽管我国旅游教育叙述有对学生人生态度的扶植,但论及旅游课程目标却总过分关注知识传承,忽略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过分关注知识积累,忽略学生内在善的觉悟;过分关注知识机械记忆,忽略课程内容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联系。

人性情感熏陶是近代前期课程论创造迈向现代课程论的伟大遗产,加之任何社会课程改革都存在两方面内容——奠定劳动者能力的素养训练,建立劳动能力主体者的意识形态。因此,突破现行旅游教育课程目标局限,促进学生全面思想则为旅游伦理学课程目标来源。

(二)社会环境需要

20世纪20年代美国开始盛行注重社会因素的课程设计,其所涵盖的社会适应型与社会重塑型两个变种均依赖社会分析,撷取社会现状或社会现实问题寻找课程设计的目标支点。

时至今日,“课程不可避免地和社会背景结合在一起。宽广的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力量形成和决定着教与学的发展。这种影响是持续的,亦能够说明导致课程改革的竞争和冲突性质的原因”[2],高等教育课程也逐渐由社会边缘过渡到中心的渗透中相互交融,加之旅游教育根本不仅在于培养胜任旅游岗位的人才,且承担引导旅游市场正向转轨使命,因此,当前旅游业界道德失范诸如信用危机蔓延、环境挥霍损耗及思潮泛滥流离带来的系列旅游经营环境变化,同样理应成为高校旅游专业伦理课程设置的原生动力。

(三)学科发展需要

传统高校旅游课程坚持按照本学科逻辑体系片面取向教学内容,背离与相邻学科、分支学科间基本概念的统整均衡,背离课程设置是一项涉及各种学科领域综合研究的宗旨,学科本位主义就此凸显,加之旅游专业较偏颇于经济类、管理类与操作性课程,缺乏形成科学技术基础的人文精神,致使道德教育沦为专业标鉴与附庸。

学科知识是任何课程组织的本原,其发展水平确定课程目标。因此,旅游课程优势在于转换思维方式和更新知识架构,积极寻找学科前进的风向标。

学习者、社会和学科作为旅游伦理学课程研究前提,所反映的人本属性、社会属性与文化属性均围绕和谐旅游交互作用。事实上,旅游伦理课程研究是顺应时代发展于历史更迭中连续变换的运动过程,众多外界因素介入影响着课程设计的理论借鉴,尽管各理论取舍都存有一定合理性。

二、和谐社会: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设置之理论起点

之所以强调和谐,是因我们周围世界为矛盾、分化的统一体,和谐是安全社会运行的特征,和谐社会终归构成并维持社会各部分相互协调的状态。

旅游本身是人格化体验过程,其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旅游者旅游期望值,惟精致产品才可保证旅游活动的人伦。梁留科指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正是旅游得以健康发展的支撑体系(见图1),和谐旅游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和谐利用、旅游业的和谐经营及旅游者的审美愉悦,达到生态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事态和谐(人与人/社会的和谐)与心态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由此折射出旅游蕴涵的深层综合效应[3]。

然而,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其个性和谐是唯一衔接从和谐社会至和谐旅游的连锁链。和谐之人的个体,不仅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且能自如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错综复杂的关系,并非在激烈旅游市场竞争中被某种目的奴役失去自我。但“一切构造得同样完善的人,都拥有获得最高观念的体力,我们在人与人之间所见到的精神上的差异,是由于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环境、由于他们所受的不同的教育所致”[4],因此,本文基于和谐社会构建视域设置旅游伦理学课程及其组织框架,旨在进一步完善高校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以加强旅游专业学生伦理教育既定其标准道德图式,继而创设和谐旅游环境。

三、范畴指向:高校旅游专业伦理学课程架构之单元解读

结构是结构主义思维方式的推崇,即“现象中各个部分或要素之间的关系的组合,部分或要素只能在由这种关系的组合而构成的整体中获得它的意义”[5]。根据系统科学观点,结构控制系统功能性质和大小。那么,按照特定时空合乎规律排列组合的课程结构势必与培养目标实现程度紧密联系。

但就目前有关旅游道德知识的课程结构特点而言,其突出表现为重复单一,系统内部与各功能尚未明晰分化的混沌态势并不利于课程建设水平提高,借助分散课程解决原本相互联系的内容,亦会导致学生知识体系的断层。对此,笔者认为,在知识综合时代于一定教育目标与理论指导下,应将所选择的课程素材横向、契合专业知识逻辑地配置统整性板块式旅游伦理课程优化结构,尽可能发挥隐含其间的素养价值。

(一)经济伦理教育

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兴交叉学科经济伦理学,打破近代以来伦理学与经济学彼此隔膜状态,两大学科思想资源的整合使经济领域不断涌现的伦理纷争的平抑成为了可能。其实,旅游经济法则很大程度上也隐含了道德的必然要求。尽管旅游经济主体无需一味追逐经济伦理化,但不能不对经济规律做出伦理领悟。

任何时代的道德建设都应有自身指导思想,故经济伦理教育需回顾中西方经济伦理学说的历史轨迹,为旅游专业学生确认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设准则提供科学论证,就此发挥主体作用,延续“注重效率,维护公平”旅游经济本位论;市场经济具有趋利本质,中国旅游发展同样不可避免地涉及相关群体利益,其间表现的矛盾冲突贯穿活动每一过程。伦理合理性在于以某种精神力图贴近市场利益理想机制的终极关怀,故经济伦理教育需解读道德与经济价值同构,为旅游专业学生考量旅游利益失衡格局根源提供理论借鉴,就此造就批判运演中拨正的功利观念践约互利共进;伦理主流是伦理范畴现实关系的集中反映,故经济伦理教育需探讨社会主义特定生存空间逐渐积淀而成的经济伦理规范形态,为旅游专业学生强化经济伦理精神内核提供导向动力,就此立足竞争优势谋划旅游抗衡与制胜的途径。

(二)职业伦理教育

职业是人们之间以分工为纽带的活动,不只要求掌握特定知识技能,另须在这个他人不能或不会参与的知识技能施行中坚守誓约。其实,职业道德是旅游伦理层面颇具代表的子系统,职业关系有序协作将倡导良性循环和谐旅游风尚。

伦理宗旨关乎人性向善的自律规程,故职业伦理教育需归纳旅游职业道德形成与要求,为旅游专业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优秀道德遗产、国外旅游伦理文明成果提供摹拟范本,就此预设旅游职业灵魂特征。道德的基本属性是实践,故职业伦理教育需引入经典案例剖析旅游职业道德现状与热点问题,为旅游专业学生透彻了解职业道德功能表征的机理脉络提供直观体验,就此稳定内心本该持有的积极职业态度。法律归属异己存在的强制工具,故职业伦理教育需聚焦最新旅游法规政策内容,为旅游专业学生培育开明法律信仰提供思维映像,就此凝结法纪意识担负重大使命。从社会学角度来看,每一职业往往定格相应特殊责任体系,故职业伦理教育需研究旅游职业道德品质构成要素,为旅游专业学生准确诠释主体行为模式提供创造平台,就此调适追求职业理想的心灵控制与思想境界。

(三)生态伦理教育

萌发于20世纪40年代生态伦理思想所表达的生存意识,是近现代大工业生产时期人类对自然肆意索取的反思,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而绝非主观臆想。其实,依靠自然禀赋和社会遗赠的旅游产业本应恪守尊重生态之诉求。但私欲的膨胀引发旅游经济主体展开系列征服自然与争夺资源控制力竞赛,资源无需付费制度轻易地将环境成本转嫁给社会或他人,生态伦理观念的偏差最终导致道德行为变异错位。

生态伦理囊括诸多关系,当其研究延伸至旅游与自然普遍作用问题乃已具哲学性质资格,故生态伦理教育需全面梳理中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为旅游专业学生形成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提供独特灵感,就此揭示人类回归自然心态变化提升运用道德实践的能力。自然价值与尊严始终是生态伦理前沿课题,故生态伦理教育需系统阐明自然价值原初含义及本质所在,为旅游专业学生形成多样形态的价值视野提供全新维度,就此凸现自然总体观念遵循旅游生态决策的伦理范式。生态伦理对人的评判必须在人与自然关系衡量回应中进行,故生态伦理教育需描述解说生态系统正常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及自然的权利,为旅游专业学生形成“人——地”公正的自然视野提供道义支持,就此通过社会舆论外在评价与内心信念自我约束体现伦理属人的规定性。持续发展是生态伦理着眼点,故生态伦理教育需深刻分析旅游经济有效性与生态安全性定位指标及技术决定论局限突破,为旅游专业学生形成适度平衡原则的科学视野提供柔性手段,就此实现人格转换和再造达到人与自然更高形式的融合。

(四)社会公德伦理教育

社会公德是保证人类正常交往和生活最简单的正义准则总和,却紧密相联于一定社会道德思想,而外显个体较高层次道德观念的表现形式。其实,旅游伦理应以社会公德为逻辑起点,从根本上达到成人的伦理性。

旅游交往信息通常以具体言语及行为所承载的独立编码体系传达,故社会公德伦理教育需涵盖旅游时空条件下各类社交礼仪要领,为旅游专业学生复归礼节教养提供参照路径,就此实现社会灌注旅游主体角色的期盼。成功的旅游产品设计与运作由众多供给职能部门共同努力,故社会公德伦理教育需弘扬平等尊重人道主义,为旅游专业学生抛却崇拜财富抑或权势而来的同类分化感提供辩护主张,就此营造圆融互助的旅游主体成员人际氛围。旅游活动则于公众场合发生和进行,故社会公德伦理教育需充分解构个人与社会约定俗成应然,为旅游专业学生开启遵守公共秩序的道德习惯提供认知模型,就此塑造美学意境的优雅人性。

参考文献:

[1]J.F.Bobbit.The Curriculum [M].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1918.42.

[2]Moon.B&Murphy,p.Curriculum in Context[M].London:Open University,1999.1.

[3]梁留科,曹新向.和谐旅游的价值、构建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7(4):681-685.

[4]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467-468.

[5]盛晓明.古今西方哲学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505.

责任编辑王国光

作者:王 屏

上一篇:网络档案管理思路分析论文下一篇: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控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