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教学工艺美术论文

2022-04-25

内容摘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当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当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整合,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境教学理念,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注重多维度评价等策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职教育教学工艺美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职教育教学工艺美术论文 篇1:

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研究

[摘           要]  教师应正确把握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采用有效的德育渗透策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其走入社会奠定基础。主要阐述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特点、原则及其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数学;德育渗透;有效策略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工夫。中职阶段,是中职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果他们能够受到良好的德育,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在中职教育中,尤其是学科渗透德育教学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应该直视这个问题,并寻找恰当的解决办法,扎实有效地在我们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助力中职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提出:公共基础课要结合课程特点,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有机渗透德育内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随着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等理念的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已逐渐成为共识。教师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对中职生进行恰当的德育渗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三观”。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中职学校的德育缺乏考评机制,导致教师和学生对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视度不高;大多数数学教师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关注考试成绩,忽视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部分数学教师对德育没有正确的认识,认为德育已被设为一个单独的学科,由德育课程来实施,德育教师负责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将德育渗透到其他学科当中……总而言之,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进程,不利于德育的长远发展。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特点

(一)关注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家风采

数学发展史源远流长,如数字的演变进程、圆周率的推算过程、集合论的产生等,从中可发现古人对科学和真理勇于探索、不畏困难、不断创新的精神,这些远比枯燥的数学知识更能引起中职生的兴趣,也更方便对他们进行德育;许多知名数学家,如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他们身上所蕴含的独特精神以及人文魅力,也可以为我们提供良好的德育素材。因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渗透,关注数学发展史中丰富的德育素材以及历史上数学家的独特风采,不失为一个有效途径和突出特点。

(二)关注实践能力和实用性

中职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与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与所学专业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岗位工作要求来提升实践能力,关注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教师可以创设有效的情境,带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方式是数学学科中德育渗透的又一重要特点。

(三)关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如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具备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那么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必不可少的。许多教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巧用中职数学与德育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德育渗透,进而帮助中职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四)关注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中职生大多在初中时学习成绩较差,得到的关爱和鼓励相对较少,大多数自信心不足、自控力不强,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心理方面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关注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帮助他们发展成为一个健康、勇敢、乐观、积极向上的人。

三、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中职生的具体情况,尤其是其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德育渗透。既不可盲目渗透,为了进行德育而忽视了他们获取知识的需求,也不可仅教授知识,而忽视他们接受德育的内在需求。总而言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以此帮助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二)寓教于乐原则

许多中职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不强,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觉得学习数学举步维艰。基于此,与普通中小学的数学教学相比,中职教师在数学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时,更应该秉持寓教于乐的原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提高中职生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持之以恒原則

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宏伟工程,学生良好习惯和品德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因而,中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时,应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让学生在天长日久的德育浸润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贴近生活原则

在数学教学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不能纸上谈兵,将德育仅停留在课本上,而应贴近生活,将德育渗透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的浸润,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自己应该具备哪些道德品质、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多元解读数学文本,实现积极价值引导

中职数学教材中,不仅包含着许多数学知识,而且包含着许多数学方面的名言警句、数学大家的事迹以及一些拓展材料。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从这些资料入手,创设契机,从多个角度来对数学文本进行解读,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德育的渗透。

例如:在讲解“集合”的时候,可从“康托尔与集合论”的产生入手,详细讲解康托尔的集合理论不被大家认可,甚至连他的老师也不理解他时,面对这些责难,康托尔并没有放弃,反而通过不懈的努力,使他的思想最终得到承认,他本人被称为“数学天才”。通过这些事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这位数学家身上所蕴含的独特魅力,面对问题要运用智慧创造性地工作,遇到困难要不屈不挠,敢于同困难作斗争;还可以带领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拓展内容,布置学生自主搜索数学大家的事迹,做成PPT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通过这种做法多角度解读教材中的资料,丰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内容,培养中职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积极的价值引领。

(二)合理創设生活情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较为枯燥、抽象,更需要教师针对中职生的特点,在教学中,为中职生创设合理、真实的生活情境,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形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明白人生哲理。

例如,在讲解函数时,展示篮球比赛时同学投篮的不同画面,请大家分析,怎样才能提高投球的准确率?这样真实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积极学习新知识——理解篮球的高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并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可结合鹦鹉螺、巴特农神庙以及邮票、名片等,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长、宽比例,找到并计算最完美的比例,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对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利用黄金分割创作艺术作品,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引导培养他们严谨、仔细的习惯,哪怕一个小数点、一个分节符也不能马虎,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对德育有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挖掘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创新发散思维

数学教学终归离不开题目的讲解与思维的发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一板一眼地进行讲解,应该就一道数学题,让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方法,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让他们体会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时,请学生尝试计算金字塔的高度。在他们一筹莫展的时候,讲述泰勒斯测量金字塔的做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在布置作业时,多种解法的题目,要让学生找出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如“小欧拉改羊圈”这道题,要学生找出共有几种建羊圈的方法以及怎样建出面积最大的羊圈,然后在课堂上展示,比较不同解法的优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培养中职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也有好处,让中职生对数学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

(四)巧妙设计数学难题,不断磨砺坚强意志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简单的题目中穿插一定的难题,适当拔高,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体验到艰辛,收获到成功后的喜悦,以此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例如,在平时带领学生做练习的时候,使用难易相间的题目排布方式,在编写试卷时,根据该原则来进行题目的筛选与排布。通过适当的拔高,在解决数学难题的过程中,磨砺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非常重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数学学科内在的教育属性和人文属性,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通过以上几种策略,进行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帮助中职生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品德修养,助力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叶枫.中职数学学科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2013(7):69.

[2]万桃先,郝玉红.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6):154-155.

[3]李晓凤.关于中职数学德育渗透策略的思考[J].职业,2018(13):106-107.

[4]曹学峰.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中华少年,2015(11):140.

编辑 赵瑞峰

作者:韩少伟

中职教育教学工艺美术论文 篇2: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当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实践,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当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整合,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境教学理念,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注重多维度评价等策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效度。

关键词:中职语文 核心素养 策略

自2016年9月我国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起,“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教育改革亦进入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新阶段。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教学,亦应当以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语言实践,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倪文锦教授提指出的,中职语文素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为“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发现与鉴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目前值得重视与思考的问题。

笔者通过课题研究,初步总结出以培养中职学生核心素养为指归的语文课有效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模式情境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一.教学内容模块化

模块化教学是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相关内容,将课程内容关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相近、教学目标一致的教材整合起来,以相对独立、完整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的方式。由于每个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的内容核心,模块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与编排都以这一主题展开,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灵活性。

模块化教学适应了中职学生专业发展的需求,它将学生所学内容分解为若干模块,对学生素质进行综合、立体的培养,使学生既具备基础素质,又能具备相应的职业素质,在以后的工作中有较大的成长潜力。其次,模块化教学适应了新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要求,在把知识内容分解好的基础上,进一步释放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使教师有很强的主动性,并能使教学内容紧跟时代要求,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再次,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有效避免了课程内容间的交叉重叠,使学生能够按认知水平和专业特点循序渐进地接受职业教育,使教育教学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最后,模块化教学有助于职业教育的“订单式”培养。模块化教学增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灵活性,学校能够根据行业需要灵活调整专业类型和技能,为新形势下适应经济发展的“订单式”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基础。

在具体操作层面,首先应以培养能力这一主线为指归,明确学习目标,统筹规划模块。目前高教版或语文版中职语文教材虽然也是以职业模块的思路设计的,但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教师当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整合与取舍。如应用文写作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将“会议记录”、“总结”、“发言稿”等内容整合成“会议主题”模块,在教师做基本的讲授后,以分组合作方面课前准备,课堂创设会议情景,通过展示与交流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模式情境化

情境教学模式是依据职场化实际工作过程的内容,重建教学项目,并以真正的职业情境,开展实训式教学,以达成学生技能学习的有效性、实效性和高效性。它突出了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注重技能培养的基础、过程、实用和个性,在情境输导中完成学生学习人技术水平到技能品质的主体性整合,最终形成学生适应实际岗位需求的职业技能、特长技能和特色技能。

1.模拟情境,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在教学上有一个规律,学生的参与度越高,在课堂上的收获越多,越能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自信,因而能学得越好。中职语文教师运用情境模拟教学能引导学生深度参与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自觉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情境进行还原和再现表演,针对问题去进行分析和探讨,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器官,锻炼了大脑的思考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叙事性、画面感很强的文章,这样的文章通过分模块化整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视听媒介模拟场景,然后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模拟表演,还原课文中叙述的情景,让学生在自己的表演中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主旨,在表演中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

2.明确任务,培养学生基本能力。把学习任务置于更有效地适应实际的学习中,为学生设计激发知识迁移的学习环境,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情境相符合,学生有充分的解决问题的自主权,在实际情境中检测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对所学内容与过程进行反思。教学活动要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这一主线进行,包括学生职业资格中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入职后表现出的职业素质及从职后的职业品质的培养。

中职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将会步入职场,成为一名职业人,学生这三年的学习,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都是对他们的职业适应和发展有用的东西,专业课自不必说,最“没有用”的语文能教给他们的最有用的技能之一就是应用文的写作。无论处在哪一个岗位都会用到一两种应用文,所以对学生而言,学好应用文是一项必需的技能。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写应用文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他们将来工作服务。但是在实际的应用文教学中,由于应用文写作有很多条条框框的死板要求,使得应用文写作的学习过于枯燥和乏味,学生普遍不喜欢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还原一些需要運用到应用文的工作或是生活的场景,让学生在场景中学会运用特定的应用文。

3.创设实境,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教学中可以把课堂直接搬到工作室或各类活动现场,将语文课堂情境化模拟教学直接现场化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行动导向教学,从中学生获得了直接经验体验,工作感性增强了,胆子练大了,心态放松了,语文综合能力水平在实际运用中提高了;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样实境化的创设与训练,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也有很大程度的培养。比如借助学校运动会、技能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组织学前教育、工艺美术、平面设计等专业学生积极投身活动中,在教师团队的支持指导下,真实环境现场实操,将课堂之所学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素养。

三.评价维度多元化

基于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模式情境化的教学策略,中职语文课堂评价也应当有所改变,通过评价体系的改变使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更全面而客观,使学生不断体验语文学习上的进步,建立或提高自信,进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项目的进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实施过程性评价,教学的信息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使教学活动能够得到及时的调节和改进,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中职教育的特点是以就业为导向,其评价方法也应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原则,打破单一的考试评价方式,不仅应采取传统笔试方法,还应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体验评价,遵循学习的累积性与过程性规律,使学生有体验成功和进步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要注重多维度评价。中职教育要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技能专业人才,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注重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学校发展。在语文课程评价中,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这两个方面,以适应社会经济建设需要为目标,考察学生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状况。既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又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张扬,这样更符合中职教育的要求。

综上而言,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情境教学理念,在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中注重多维度评价,将很大程度上提高语文教学的效度。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上,语文教师还任重而道远。

(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文化基础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ZZ019)成果)

(作者单位:金昌市理工中等专业学校)

作者:柴文楷

中职教育教学工艺美术论文 篇3:

加快教育教学信息化 助推中职教育现代化

总结交流,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应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精神,提升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落实到课程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上,提高信息技术在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和助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省于2014—2016连续三年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项目(简称“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含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工作,推动了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

为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发挥辐射、示范、引领作用,10月13日上午,2016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现场会在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综艺厅举行,全省各所承担2014年至2016年省中职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学校及未承担该项目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的相关领导出席会议。本次会议由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副主任科员詹宗超主持。省教育厅高中与中职教育处调研员吴艳玲、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黎国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罗俊、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信息化专家王强、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教研员陈建国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此次會议旨在总结和交流项目建设经验,推广建设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校长陈仕楷在大会上介绍了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他说,沙溪理工学校作为国家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狠抓课堂教学质量,推出了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教学模式。他表示,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学校将一如既往继续努力。沙溪理工学校副校长冯子川作了题为《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的推广使用》的发言,肇庆市农业学校副校长曹希培作了题为《立足课堂教学,扎实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发言,与大家分享了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及使用的相关经验。

在当天下午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会议上,罗俊主任介绍了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项目建设的情况,展示了相关成果。吴艳玲调研员总结了广东省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成绩,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回顾展望,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全省概况

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我省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旨在提高信息技术在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水平,将“三通两平台”建设的成果真正落到教学实处,让信息化成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

“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是我省中职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两大任务,为此,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资助这两个项目立项,以实现让学生在实训室借助信息化手段完成技能学习任务,教师借助学习平台开展教学,完成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辅导及实训学习成果的评价。所有项目建成后将通过“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与全省中职学校师生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我省顺应这一潮流,《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明确提出“推进信息化平台体系建设”。要求将信息化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础,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快数字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课程中广泛使用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实时教育等技术。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建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建立全省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联盟,推动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加强职业院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学生学籍、资助和教师管理等信息系统,促进学校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建立政府、行业企业与职业教育机构共享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和人才培养信息。建立职业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人员共享的网络学习平台、信息化考试平台,支持远程教育和自主学习。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善的省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络。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是广东省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重要工作,据介绍,经过两年多的实施,我省的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项目取得显著成效。“三通两平台”建设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效提升了技能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尤其是实训教学模式在信息化的助力下不断改进和创新,屏幕上教师一对多的直观教学模式得以实现。另外,学生的差异化学习、自主学习、拓展学习有了新的平台与途径。数字化还使教学资源的集约利用、校内共享、区域共享、全省共享变成现实,有效缓解欠发达地区师资力量薄弱、实训设备不足的难题。这一做法及推广为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质量做出了很好的实践探索。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这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我省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试点建设提出两个引导性原则,一是引领性。要建设代表国家水平,引领产业发展方向,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标志性、共享型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和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二是实践性,要建设突出职教特色,对接岗位技术技能培养,支撑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核心课程,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实训室学习系统。在“引领性”与“实践性”的导向下,我省各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参与,进行项目申报,涌现出沙溪理工学校、肇庆市农业学校等一批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的先进学校。

沙溪理工学校作为项目建设学校之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项目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学信息化的全面应用和推广,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2014年7月,沙溪理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申报《<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成为当年广东省第一批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资源“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建设立项项目,项目建设历经公开招标、校企共建、中期检查、运行使用、结题验收等环节,于2016年9月通过省教育厅验收。目前,系统使用效果良好。2015-2016年,工艺美术专业申报的《<工艺美术专业—陶艺饰品制作>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申报的院 《<服装缝制工艺>一体化實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会计专业申报的《<会计专业-小企业会计>移动教学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再获批准立项。

沙溪理工这四个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均以原有的实训室(工作室)为基础进行改造,建设和强化数字化课程学习功能,除配备学生学习用电脑、教学服务器或教师电脑、智能会议通教学投影设备、视频音频录播系统以及接入校园网外,重点是校企合作开发了各专业的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和教学资源包。其功能主要涵盖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视频录播与存储、虚拟仿真、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答疑、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校企连线等,师生可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进行使用。

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中的使用,效果非常明显,以“《汽车维护与保养》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建设”项目为例,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在工作室课堂使用时,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用各自的账号登录学习系统,打开《汽车维护与保养》相应的教学资源包,查阅和观看本课程的教学设计、PPT课件、微课、教学视频等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在上课过程中,利用教学视频录播系统,将教师或企业师傅进行汽车维修时的示范操作实时高清转播到每个学生的电脑上,无死角观看,同时将教师的示范操作视频录制存储起来,供学生反复观看和学习,然后学生在小组实操时又可将自己的实操过程录下来作为作业提交给教师检查和评价;课后学生还可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或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在线学习,与同学、老师或企业师傅进行在线交流。

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模式聚焦的是中职专业课的课堂,期望达到的目标是全面提升工作室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所以在工作室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均全方位融入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的使用,也只有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所具备的教学资源查询与管理、教学视频录播与存储、虚拟仿真、课堂交流讨论、教师答疑、作业提交、在线测试、学习评价、校企连线等功能可以有效地化解中职专业课教学与实训中普遍遇到的难点,全面地呈现和提升“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的工作室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现在,在沙溪理工,信息化条件下的工作室课堂已经成为教师组织教学的智慧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开展开放环境下实训的课堂,专业对接产业、对接岗位、对接前沿的课堂,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断提升的课堂。

责任编辑魏家坚

上一篇:水彩绘画雕塑造型艺术论文下一篇:学生科学探究初中生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