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分析论文

2022-04-30

摘要:该文针对内蒙古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质量管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目标分析、内容分析,重点从完善机构、制定标准、强化机制三方面对体系建设内容进行了阐述。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分析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分析论文 篇1:

对高等职业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再认识

[提要]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以学生为中,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高等职业院校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有效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全员参与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高等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发展的必然产物,全面质量管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加快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的步伐,高职、高专教育的规模迅猛发展,招生总量持续增长。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数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暴露了高职、高专教育在教学质量方面的问题。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学资源匮乏,办学条件不佳,尤其是一些新建的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发展方向等一系列问题还缺乏明确认识,教育教学质量得不到切实保障。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水平评估的同时,建立稳定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已经引起了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广泛关注。把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引入高职教育领域,更多的是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原理和程序,建立基于学生能力基础上的教育质量监控和保证体系,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科学内涵

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所接受,关键因素是质量。影响毕业生质量的因素很多,它涉及学校从专业设置到毕业生工作的全过程,同时还必须从单一的毕业生质量扩展到教学的软硬件设施质量、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工作质量来认识。因此,需要引进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方式。

1 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三句话十二字,即:一个过程,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一个过程,即学校在不同时间内,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学校的每项教学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实施和验证的过程。四个阶段,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美国的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总结出“计划(plan)一执行(do)一检查(check)一处理(action)”四阶段的循环方式。八个步骤,为了解决和改进质量问题,PDCA循环中的四个阶段还可以具体划分为八个步骤。一是计划阶段: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计划,制定措施。二是执行阶段:执行计划,落实措施。三是检查阶段: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四是处理阶段: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工作结果标准化;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

2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

全过程指的是高职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贯穿于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优质的人才是设计和“生产”出来的,只有保证人才“生产”全过程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最终人才的质量。人才培养过程的基本环节大体包括:高职人才需求的市场调研一设置相应专业一制定招生计划一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一招生宣传一招生一在校教育、能力培养一毕业考核一毕业生就业一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在准确地确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要做好专业调研,开发专业,防止盲目跟风导致设置的专业不符合地方经济的人才需求,不适合市场需要,毕业生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一要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二要体现行业发展的要求,三要体现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程度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则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和能力,即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因此,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是从社会市场调研开始的。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也要紧紧跟上市场需求,要经常进行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调查,主动与经济管理部门沟通,密切关注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对来自各方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进行深入分析,预测其需求变化趋势,及时调整专业的内容和重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有关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设置课程,紧跟技术进步的形势,密切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重点,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培养出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的优秀人才。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全过程质量管理的要素;忽视任何环节的质量管理,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所以要从传统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先预防”,要从管理最终的结果变为管理过程中的各个因素。

3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管理

全员参与是指教师、学生、教学辅助人员、教学管理人员以及所有为教学服务的人员的工作质量都与学校教育质量息息相关,都要参与质量管理,做到人人有责。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不能只靠领导,而必须依靠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高职教育要贴近市场,全方位地为社会培养人才,对市场进行调研要靠教师;高职教育的专业建设没有固定模式可借鉴,需要靠教师去探索;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靠教师去培养。因此,高职教育质量的主体,是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共同体。学校的质量风险机制应该是全员分担的机制,人人都是质量的责任人。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认为,管理不仅是管理者的事情,全体员工都有责任有权力参与管理,管理者要设法调动起广大员工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管理当中去。只有把各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上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质量。要从教育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各方面人手,做好预防、检查、管理、服务等工作,把学校制定的各种类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相关部门、各个环节直到每个人,并建立各种规范标准,养成全体教职工重视质量、重视过程、善于抓住关键问题并及时解决的良好素质,提高全员的工作质量。

由此可见,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全程控制和全员参与,强调一切从市场出发、一切为用户服务。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既要强调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也要重视市场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和宏观政策要求进行正确定位,是高等职业院校健康发展的前提。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方向的准确定位。高等职业院校首先要把专科层次的教育办好,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一流人才。二是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定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首先是就业教育,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全面质量管理是一种由顾客的需要和期望驱动的管理哲学,它是以质量为中心,建立在全员参与上的一种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长期获得顾客的满意,保障组织成员和社会的利益,促使组织健康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树立“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对质量追求“持续不断地改进”。高职教育作为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一个类型,担负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

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要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客观需求。

1 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高职教育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随着社会对实用技术要求的提高,其市场发展越来越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首先是“市场主体”间的竞争,质量决定生存;其次是来自普通高校的竞争,技术性、技能性教育在普通高校中得到重视;再次是来自民办高校的压力,目前民办高校的市场定位与高职教育基本相当。

2 全面质量管理:专业设置的客观要求

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是建立在“职业”与“技术”的基础上的。学校确定专业设置时,必须调查人才市场的供求差,必须了解正在形成哪些新职业和工作机会,以及掌握当前能胜任这些工作的技术人才有多少。这样,才能正确地设置专业,使它的规格要求、口径宽窄能符合社会需求。现实情况也表明,专业对路则学校兴旺,否则就衰落。所以,专业设置应有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而市场调研正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

3 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中外合作办学必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为了确保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也为了提高院校身在社会上的信誉,就必须构建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正如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关于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世界宣言:设想与行动》中所指出的——质量还必须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国际性:国际间的知识交流、互动网络、师生流动、合作研究项目等。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标准化和全面质量管理更有利于与国际接轨和提高竞争力。

三、高等职业教育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市)至少设置一所高职院校的格局。高职教育无论从学校数量还是学生人数看,均已占据我国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发展道路,必须采取得力的措施。

1 树立一个理念:全面质量管理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管理改革,更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的规定和潜在的需要”,树立起以学生为顾客的观念,从而尊重学生和学生家长的需要,尊重用人单位的要求。根据他们的意见和要求调整专业结构,改革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最后的落脚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发展。这就要求全体教职工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知识,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做全面质量管理的宣传者和忠诚执行者,为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而积极工作。

2 突出一个重点: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管理队伍是决定管理水平最主要的因素。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应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领导重视。学校领导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管理队伍建设,要把管理队伍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注重提高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加强管理队伍的管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基本功训练,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鼓励管理人员结合自身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要从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一定比例的管理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一批既有教学科研经历、又有较强管理工作能力,且热心管理工作的管理干部,充实到学校的重要部门和关键岗位,从整体上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管理能力。三是建立管理人员能进能出、能升能降的选拔评价机制。责、权、利挂钩,职、岗、贴相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管理队伍。

3 追求一个目标:引入ISO9000族标准

ISO9000族标准的宗旨是: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所有组织提高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高职院校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认真总结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贯彻实施ISO9000族标准,取得质量认证证书。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但成功地推行全丽质量管理必须达到一定的条件。对大多数高职学校来说,直接引人全面质量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而ISO9000族标准是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适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同样也适用于教育领域,它只要求一个组织或企业稳定组织结构、确定质量体系的要素和模式就可以贯彻实施。贯彻ISO9000族标准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之间不存在截然不同的界限,将两者结合起来,先贯彻ISO9000族标准再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效果会更好。

总之,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发展要求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促进内涵发展。在我国,高职教育已经跨入高速发展同时也面临着严峻困难和挑战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面对新要求,要驾驭新形势、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持续不断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就必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龚益鸣.质量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贺祖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与实践[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方圆标志认证中心.国家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李志敏]

作者:熊贤义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分析论文 篇2:

基于质量管理的内蒙古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摘要:该文针对内蒙古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质量管理分析方法对内蒙古高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目标分析、内容分析,重点从完善机构、制定标准、强化机制三方面对体系建设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 质量管理 質量保障体系

作者:郝尉君

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分析论文 篇3:

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摘要: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全面质量管理下,高职教学应该坚持适应性、发展性和多元性的质量观;以顾客满意、循环改进等为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以实施教学质量因子考核、全面评价、建立多元主体评价体系、实行第三方评价和建立戴明循环运行机制、持续评价等为评价策略。

关键词:高职教学质量评价;质量观;评价原则;评价策略

一、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强调,“提高质量是全体人员的责任,全体人员都应该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责任,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以达到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目标”。全面质量管理以顾客为中心,根据顾客的需求设计产品的规格类型,遵从全过程、全要素和多主体的评价原则,以预防为主,以数据说话,将传统的事后检验转变为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而追求质量管理的最优化,实现产品与服务质量全面持续改进。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下高职的教学质量观

全面质量管理下,高职的教学质量观改变了以往对标准的依赖,构建起新的质量观。

1.坚持适应性质量观

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的是人才培养教育服务。在适应性质量观下,其质量要求是满足顾客即受教育者和市场主体的需要。因此,教学应该紧紧把握市场与社会需求的动态信息,按照市场需求的人才规格和类型提供教育服务。《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指出,预计到202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需求总量将高达8127万。面对如此巨大的社会需求,高职教育必须坚持以市场和顾客为导向,紧贴市场实际,正确看待和处理市场需求与高职教学的关系,实现高职教育与市场需求的全面衔接。

2.坚持发展JI生质量观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提供的人力资源,不仅要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还要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经济。因此,高职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期职业规划,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满足其任职需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次,全面质量管理的质量观要求对全程进行质量控制,即这种质量控制不局限于生产过程,而且对产品的应用都要进行监控。“TQM是一种永远不能满足的承诺,‘非常好’还是不够,质量总能得到改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确保企业获取对手难以模仿的竞争优势”。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也应该如此。

3.坚持多元质量观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对质量的控制和评价,从而保证持续改进。多元质量标准有利于我们进行全面的评价和质量控制。在教学这个系统中很多过程及因子并非同质,无法利用相同的质量标准来进行价值判断。因此多元质量标准有利于践行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实现全面管理和全程管理。

高职院校教学系统要素诸多,既有教师、学生等主体性要素,也有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物质要素。每一种要素都有自身的质量标准,如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就受到两个不同的价值系统引导。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包括知识理论的储备、教学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艺术水平以及教学准备和教学评估等;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则包括课堂学习的状态、课前的准备水平、课后的训练以及对实践与理论探讨的参与程度等。教师工作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分属不同的评价体系,我们不能用同一个评价方式来测量。

三、全面质量管理下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首先,顾客满意原则。顾客不仅指的是所有接受产品和服务的人,同时也包括具有消费能力和潜力的人。顾客有内外部之分。内部顾客即是企业或学校内部的从业人员、组织管理者和所有者;外部顾客即购买商品与服务的个人或群体。“顾客最关注的是卓越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货真价实以及按时交货。顾客眼中的价值是从产品或劳务中得到的收益减去商业成本所得的利益”。就高职教学来说,学校给学员提供的是教学服务,教学质量的核心是社会对人才的满意度以及学生的满意度。教学服务质量决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学校依赖于顾客。因此,我们有必要将教学过程与职业需求相结合,与社会适应性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素质和技能,牢固把握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主阵地,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三全”原则。全面管理即全过程、全要素和全员管理。对产品生产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进行全面控制,对参与服务提供的所有要素进行控制,并将质量控制落实到每一名员工。

全过程监控。高职教学质量是通过预警和控制实现的。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教学质量控制“应该由事后把关转化为事前预防,由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由分散管理转化为集约管理,由标准化管理转化为学生需求满足,将质量管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体系和全过程”,从而实现对每一个教育环节的监控。

全要素管理。全要素就是教学系统中任何关涉教学质量的因子都需要进行质量评估和考核。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对每一个子系统和要素的质量都要进行监控才能达成最终的质量效益。笔者认为,按照整体性思维原则,应统整与教学质量有关的要素,将其全部纳入质量管理体系,根据质量要素分布优化配置教学资源,以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要素管理体系。

全员参与。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均是在主体的参与下运行的,因此,对人的考察应成为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下,由于要求对全过程、全要素进行质量管理,那么作为推动这一切的关键因素——人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对人的质量要求,即对教学过程参与者的质量要求成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监控要素。

第三,评价主体多元性原则。如前所述,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要素并非同质的,全面质量管理坚持发展性的多元性质量观,因此,其评价主体不可能唯一。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象及其模式来看,高职教学质量评价不能缺少其重要利益相关者——顾客。因此,顾客评价及更广泛范围内的企业市场与社会评价均是高职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反馈源头。总体来说,教学质量的生成与改进,取决于学生与教育资源的互动、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市场的参与等多元利益主体。教学质量评价应该尊重教育行政部门的引导和社会相关机构的调节,建立起多主体互动的新型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机制。

第四,循环改进原则。全面质量管理下,教育服务提供者需要持续不断地改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确保本校在竞争中取得对手难以模仿的优势。为了保证这种优势的存在,高职院校一方面在战略上采取差异化发展,以特色求生存,另一方面要不断改进教学质量,按照质量标准运行,随着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的变化,按照全面质量管理戴明循环模式推进。也就是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程序来保证教学质量,并不断地回环往复,依据PDCA循环改进组织中每项工作和服务的质量。

四、全面质量管理下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的策略

1.实施教学质量因子考核,全面评价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是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当前,我国部分高职院校已经采取因子分析与考核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为了避免因子分布过于广泛、测评重点不突出以及因子设计不科学、冗余和重复,有必要通过聚类简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因子评价的基础上对主要因子进行评价分析,构建主要因子评价体系,也就是主成分分析法,利用少数核心变量去描述全部变量。现代高职教学活动影响要素众多,指标复杂。就一级指标来说,如师资队伍、教学经费、教学过程等;二级指标有教学管理、育人环境、教学改革发展及其定位等。因子分析具有结构检测与资料简化的功能,能够将为数众多的变量浓缩为数目较少的几个因子,通过对因子质量的观测和评价,从最大程度上反映教学质量系统全要素的状况。

2.建立多元主体的评价体系,实行第三方评价

一般说来,高职教学的第一方评价指的是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确保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是受过较高程度教育和专门训练的专业工作者,他们具有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变化以及各方面的评价信息,自觉调控教学行为的能力”。高职教师的自我评价是发展性评价,以改进自身教学水平、促进教学专业技能提升为其评价目的。第二方评价主体来自高职院校内部,包括学生顾客、教学督导组织、同行和院校领导等对教学质量进行的评价,一般以问卷、访谈和听课等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建立起与之相应的制度设计。

高等职业教育并非仅是学校与教师的事,对高职教学质量的关注并非传统的行政机构与高校自身,市场、社会同样对高校教学提出质量要求。高职教学要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市场规律,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企业需要相衔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协调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提高高职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此,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超出了教学实施者和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该将社会和市场纳入主体范围,在这里笔者将其统称为第三方主体。第三方主体的评价称为第三方评价,也被称为外部评价,是独立于高职院校及其管理部门之外的第三方对高职教学质量的评估系统。第三方既可以是独立的评价主体也可以是委托性质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等特点,工学结合模式下培养的人才质量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来自于政府、社会、企业等第三方的评价”。

3.建立戴明循环运行机制,持续评价

所谓戴明循环也就是PDCA,具体而言即是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在高职教学质量控制上,计划阶段就是通过对市场和用户调查、国家政策分析等,厘清社会、市场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实施阶段即根据质量标准进行教学理念设计、制度设计和行动设计,并执行设计;检查阶段指的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后,对设计和计划的运行进行检查评估,与预期结果相比较;第四阶段为处理阶段,即根据第三阶段的检查结果,对教学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戴明循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在教学中不断地持续改进,不断朝着更优的方向前进,在每一个质量管理的循环过程中,都重新修改和制定质量目标以及实施方案,使得质量管理始终处于持续完善之中。

作者:王义宝

上一篇:云计算职业教育与教育资源论文下一篇:传统节日开展幼儿社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