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审计产生理论论文

2022-07-03

民间审计之所以能够被社会各界所信任、在经济界行使管理监督的任务,是因为其具有“独立性”。对社会公众来说,只有具备独立性的审计结果才是值得信任的。由此可见,民间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的意义至关重要。本文从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相关理论着手,先分析国內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近况,并根据事务所行业的现状总结出制约我国民审独立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制约因素提出对策与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民间审计产生理论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民间审计产生理论论文 篇1:

民间审计风险控制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民间审计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监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具有重要的发展和维护作用。随着近年审计事件的不断发生,审计风险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民间审计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民间审计风险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间审计 风向控制 经济监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民间审计得到了迅速和持续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监管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审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审计质量的高低与会计事务所的存亡息息相关。由于我国民间审计制度实施时间比较短,审计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维护作用还未明显显现出来,所以社会大众对审计风险这一重要问题未给予足够重视。我国先后发生深圳“原野”事件,北京“长城”事件和浙江“尖峰”事件,此后相似案例层出不穷,反映出了我国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淡薄。

因此,在民间审计行业加强审计风险控制问题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本文探讨民间审计风险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民间审计风险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民间审计风险控制的意识和责任,提高事务所审计质量,减少审计行业的法律诉讼风险。

一、民间审计风险的特性

民间审计风险是指民间审计组织在执业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而遭受的经济或名誉损失。由于民间审计是以第三者身份独立行使监督,评价和鉴证职能,并承担各种法律责任。因此民间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比国家审计,内部审计要大。民间审计风险它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可以被认识可以被控制,民间审计风险具有以下重要特征:

(一)审计风险的客观性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是一种客观的现实,它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或者消失,因为经营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加上有些管理者处心积虑的隐瞒行为,导致审计活动尽管进行的很彻底,但还是不能保证完全反映客观实际。

(二)审计风险的普遍性

民间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审计活动的每一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发生,审计风险与审计活动相随相伴,并相互影响。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会有与之相适应的风险并会最终影响总体意义上产生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风险的可控性

民间审计的风险不是难以控制或者无法化解的。实际经验和理论都显示,通过科学规范的程序设计和实施更加完善的审计方法,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就能够在一定限度内把控审计风险。特别是审计工作网络化之后,程序优化,效率大大提高,这对于审计风险的控制不失为一个新的策略。

(四)审计风险的不可计量性

尽管审计业务确实要承担风险,但是对其进行精准的量化计量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在实际的工作中主要采用的是定性的方法,或者是定性和定量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比较、控制。

二、民间审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师事务所内外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审计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师事务所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其系统完善程度。由于现在一些会计师事务所还没有建立和健全内控机制。他们的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业务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出现不遵守职业准则的行为就难以得到有力的约束和及时的纠正,从而形成审计风险。我国的行业监管是多管齐下的,既有财政部、审计署和税务局,又有证监会和行业协会,他们都对企业的审计负有监管责任,但是这种轮番上阵的监督花费的成本不小,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容易给会计师事务所留下监管空白。

(二)会计师事务所收费标准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抢占市场的目的,会计师事务所纷纷降价揽客。出于对成本和收益的考虑,他们难免在审计业务上偷工减料,用更少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完成工作;甚至某些重要的审计程序也会因为成本效益原则遭到抛弃,导致被审计对象的某些重大问题也被忽略和漏掉。这种做法势必会导致审计质量的降低和审计风险的增大。

(三)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和信息使用者之间利益不平衡

在现实中,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可能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会计师事务所的利益与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三方面中,使用信息的公众和组织处于边缘地位,他们无法通过监督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降低。

(四)注册会计师能力有待提高

开展审计活动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经验丰富,对于高风险领域有一定的敏感度。一旦发现可疑之处要顺藤摸瓜加大审计力度和范围,加强审计效果。现在我们国家从事审计业务的有三十万人左右,其中很多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经验不够。这导致他们在执行审计业务时查不出核心疑点,留下了审计风险的隐患。

(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审计独立性不够

在执行审计或者其他鉴定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形式和本质上都不受其他因素控制,保持独立审计原则,这是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有的职业操守,是执行审计业务的根本原则。具体执业时,应该让注册会计师轮岗,以保持审计的独立和客观。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常年累月为同样的被审计对象提供业务支持,那么在他们之间形成超出工作范围之外的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就大大加强,这样也会危及审计工作的客观以及独立性。

三、民间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审计执业环境存在问题

首先法律和经济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审计业务,客观上会产生审计风险。其次行政方面的插手是审计风险增加的另外一个原因。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不能有效保证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就可能破坏审计的客观公正,加大执业风险。最后会计基础建设不力导致审计风险增加。最近这些年,会计信息不准确引起越来越大的社会关注,虽然反复治理但仍然没有实质上提高会计信息市场的信息质量。会计工作是审计业务的基础,薄弱的会计基础破坏了审计业务的综合判断力,从而加大了审计风险。

(二)社会对独立审计的认识较为片面

审计业务的核心并不仅仅是向委托人负责,完成委托人的任务也并不意味着审计工作的完成。有这种观点本身就是极大的误区。从形式上看,委托人交给审计机构业务,并且签署了委托审计合约,并且最后从客户那里拿到了审计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审计活动的目的就是满足客户的要求。审计业务结果要对全社会负责,很多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都源于社会公众对独立审计工作的错误认识。

(三)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使用对象的了解不足

民间审计是一项服务业,是通过开展审计业务向审计委托人提供审计信息实现其价值的。审计机构具有行业特殊性,他出具的信息并非只有委托客户一方面使用,与这些审计报告利害攸关的所有社会公众和组织事实上都是信息的使用者。虽然审计机构看不到其他具体的信息使用者,但是其信息的利用价值却完全不能低估,更不能降低信息质量或者业务标准。如果对此得出错误的判断和结论,就可能让潜在的审计风险变成现实的灾难后果。而且因为审计客户和利用审计信息的公众和社会组织有不同的利益和立场,审计业务的责任就更大了。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高质量的审计要求高质量的审计团队,人才是成功的保证。审计人员素质结构正向着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随着各种新兴市场的形成,应对越来越多的智能管理手段和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成为了作为审计人员适应经济发展要求,从事独立的经济监督和审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果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和技能水平上存在很大欠缺,将会造成审计业务质量不高,失误频频。

四、民间审计风险控制措施

(一)改善民间审计业的内外部环境

首先,应该对民间审计加大扶持力度。在税率、准入条件和注册管理方面给他们优惠政策,以推动民间审计行业成长壮大。其次,发挥民间审计业协会的作用促进行业的自我管理,维护行业的公平和竞争秩序。第三,完善审计法规建设为民间审计行业提供法律保障。健全民间审计法律体系是加强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权利和责任相制衡的形式。

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良好的内部运行机制,提倡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以成本效益为原则落实质量控制的机制,最终确保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按专业标准开展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的奖励惩罚、审计目标的管理责任、审计的评价考核、对审计事项底稿做三级复核及对重大事项进行审计报告等一系列规章规定必须被建立和完善,并且要严格执行。

(二)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立足社会的根本,是注册会计师充当“社会医生”的首要条件。首先,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并接受审计继续教育。注册会计师行业有专业程度强,复杂程度高的特性。所以对其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求很严格。加强审计业务知识及相关政策法规学习的具体方式有:专题讲座、辅助教学、集中培训、理论研讨和会计师协会组织的继续教育等等。其次,努力提高职业修养。一直以来,诚信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因此应要求注册会计师从业人员严格遵循职业道德规范,履行对客户的责任,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和质量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三)谨慎选择客户

随着独立审计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几乎每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都在争取客户以谋求自身的发展壮大。但盲目接受客户委托,过度追求业务收入会给接受委托的自身和工作人员带来不确定的法律问题和道德风险,对于那些涉嫌存在违法违纪问题、会计资料可能有造假行为的委托单位不要轻易接受委托。当面对一个新的客户时,对其业务要求做出相关风险评估是首要问题,当预计该项业务涉及的风险过高时,要果断放弃以避免损失。为规避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审计业务前必须对客户的基本情况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对于现有客户的持续审计,也应定期加以评估,制定书面计划以规避审计风险

(四)科学运用审计方法和程序

在进行审计业务时要重视综合运用不同的审计方法,依靠专业性的判断,依照审计程序、正确评估被审单位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最大限度地降低检查风险,以保证审计工作不出偏差;要提高审计技巧改进审计手法,以先进科技为依托,大力推广使用网上审计和计算机技术在审计过程中的应用,不断增加审计方法的技术含量。审计程序的科学化是审计人员采用正确审计方法的有力保障,它保证了审计程序和审计人员的审计经验及专业判断是最佳组合,这会让审计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审计业务产生的资源耗费水平大大降低,它使审计工作的能够高质高效,审计风险的规避和预防得以真正实现。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民间审计风险越来越受到企业、注册会计师从业者的关注,如何降低民间审计风险是经济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通过改善民间审计业的内外部环境、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谨慎选择客户以及科学运用审计方法和程序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民间审计风险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审计行业的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和信誉度。

参考文献

[1]杜巨玲.浅析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J].会计师,2011,(10):67-68.

[2]李露璐.民间审计风险成因及对策[J].时代金融旬刊,2013,(35)

[3]吴柠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成因与防范控制[J].商业会计,2014,(13):39-41.

[4]尹长才.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4):176-177.

作者简介:王丽萍(1971-),女,汉族,河北公安边防总队秦皇岛边防检查站后勤处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程日光(1965-),男,汉族,河北公安边防总队后勤部审计处高级审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者:王丽萍 程日光

民间审计产生理论论文 篇2:

探究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民间审计之所以能够被社会各界所信任、在经济界行使管理监督的任务,是因为其具有“独立性”。对社会公众来说,只有具备独立性的审计结果才是值得信任的。由此可见,民间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的意义至关重要。本文从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相关理论着手,先分析国內会计师事务所行业的近况,并根据事务所行业的现状总结出制约我国民审独立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制约因素提出对策与措施。独立性是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审计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可以说,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但自现代审计发展至今,几十年来,频有因独立性缺失而造成审计失败案例。这一现象促使社会公众对民间审计独立性是否存在打上了问号。

一、审计独立性的相关理论

1.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内容。民间审计正是因为具有独立性,所以能受到社会公众的信任,因此可以说,民间审计所需要具备的独立性是民间审计的灵魂所在。对社会公众来说,只有具备独立性的审计结果才是值得信任与可以依据的。为了取得令人信服的审计结果,在审计人员展开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落实独立性原则,具体内容包括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①经济独立。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工作或进行审计监督的时候,必需要有能够提供保障的收入,确保审计组织与机构生存、发展。经济独立,即审计组织与审计机构的收入来源合法、合规、有保障,不受外界干涉,如被审计客体所牵制。而对于民间审计机构来说,按着原则,除非常规业务收费,此外禁止与第三方单位有其他业务来往。②精神独立。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需依照审计项目所规定的审计流程、范围与内容独立开展,坚持实事求是,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并作出公平正当的评估,且不能受到来自任何其他一方的干预。

2.民间审计独立性。民间审计,即注册会计师审计,指由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审计授权人委托时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事项开展的审计工作。民间审计构成了审计监督体系的主要部分,其独立性对审计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民间审计独立性的相关法规明确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方需要保持一定的中立状态,不受制于对方威慑与压制,以确保审计活动的有序开展,只有这样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够出示令社会公众信服的审计报告书,这就是注册会计师的权威性所在。

二、民间审计独立性的近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1.民间审计独立性近况。随着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二十年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民营企业迅速占领国内经济市场,事务所数量也是逐日增多。尽管中国经济涨势十分明显,但是随之而来的经济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每年我国都有大量的民营企业伙同事务所共同造假,这样的审计失败所导致的犯罪性质十分恶劣。这些审计案件的失败,其根本缘由就是来自于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例如部分事务所负责人忘却自己作为审计机构的责任,以“有钱就赚”作为事务所运营方针,严重危害市场秩序。由于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缺乏基本的独立性而造成的审计失败案例比比皆是,从十几年前的“银广夏”事件到近两年的“万福生科”案例,是什么让民间审计机构频频冒险,“参与其中”呢?我们总结了以下四点原因,这也是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现状:①截止至2017年3月31日,我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所总数达到8461家。扣除40几家证券所和100家大中型所,中小所还有8000多家。行业竞争压力之大可以想象;②目前我国有关民间审计独立性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在此条件下,不少审计机构抱有侥幸心理,钻取法律漏洞;③由于行业特殊性,审计人员流动量较大。新晋的注册会计师虽已具备执业证书,但还未达到主审一家企业的执业能力;④事务所“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相交叉,从根本上影响了审计独立性。

根据以上,可以将目前制约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概括为以下四点:市场竞争因素;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业务拓展的影响。

2.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制约因素。①市场竞争激烈制约审计独立性。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让政府越来越重视经济监督的意义,由此,民间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置完全满足了市场发展的需要。然而,对于现阶段的中国经济而言,这并不是个好的象征。一是由于会计事务所行业进入要求较低,因此中小型事务所数量急剧增加;二是国际各大知名事务所已开始全面进军中国市场,企图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中分一杯羹。无奈“僧多粥少”,中国现阶段企业数量无法满足如今的事务所行业需求,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为争取足够多的客户以扩展事务所的现有规模,不少事务所存在恶性竞争——即随便出具无保留审计报告,这一现象严重损害民间审计的发展。②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并不完善。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法律法规并未对民间审计独立性做出明确、实施程度高的相关约束与规定,而有关的仅仅是一些传统的、原则上的简单条例,内容笼统,难以全面实施。一是不完善的法律法规,在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时为其提供了足够的侥幸心理,从根本上动摇了审计独立性;二是不完善的民审法律法规为注册会计师开展审计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麻烦,使注册会计师无法按照合乎细则的法规进行审计。③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审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从根本上牵制了审计独立性的发展。注册会计师的业务素质较低指的是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因为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主要检测的是理论知识的运用,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目前在审计行业,即使有些审计人员已经拿到了签证注册会计师的资格,但是其在实际审计中临场经验仍然不足。二是审计人员职业素养的缺失,部分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与道德意识,因为经受不住经济诱惑,忘记自己的职业操守,严重损害了审计的独立性。④业务范围的拓展制约审计独立性。会计师事务所主要为企业提供两种业务:一是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需承担所谓的签字责任。二是非审计业务,主要包括理财咨询、理财顾问等业务,这样的业务开展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所需承担的责任较小,且报酬较大。而目前,我国民审行业常常出现的状况就是,同一个注册会计师在同一家企业既负责其审计业务,又负责其非审计业务,而因为个人的业务收入原因,注册会计师极有可能为了非审计业务的顺利开展而违法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书。

三、提升民间审计独立性的对策

1.规范市场竞争机制。为规范我国审计市场的竞争机制,官方相关部门应该制造相关的行业准则与规则,创造合理、合法、合规的市场环境,以监督事务所工作独立自主,行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政府应对审计市场提供规范的指导与发展平台,加强审计行业监督的权威性。二是加高加固行业进入门槛,减少事务所数量,调高事务所质量,从根本规范行业竞争机制。

2.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我国法律法规部门应尽快推进制定与完善与民间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相关法律责任,细化相关法律条例,让心存侥幸心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员意识到审计法规已全面细化、贯彻,再无法律漏洞可寻。再者从全球范围来看,绝大多数先进国家已经完善有关民间审计法律法规的建设,国际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已经制定完整、全面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法规。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民间审计的建设,加强民间审計独立性,尽早使我国审计水平与国际接轨,我国必须尽快推进民间审计法律法规的建设与完善工作,明确行业规范与标准。

3.加强注册会计师素质教育。就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国内近半数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能力并不达标。其原因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专业层面,中国注册会计师在考察通过审核注册会计师的时候应该加强其业务践行能力的审核,提升对注册会计师业务开展能力的测试难度。二是来自精神方面,推进注册会计师的精神独立是现阶段我国民间审计独立性发展的重中之重。

4.规范非审计业务的开展。非审计业务的扩展虽然对民间审计的独立性产生了制约,但由此原因取缔注册会计师行使非审计业务的权利与现阶段经纪业务的发展相悖。就此来看,我们应该对非审计业务做出明确的规定。如事务所可根据其工作范围分为两个大类:审计业务类与非审计业务类,两类工作人员业务独立,精神独立,工作不往来,不交叉。

四、结论

对社会公众来说,只有具备独立性的审计结果才是值得信任的。由此可见,审计独立性对于审计的意义至关重要。就现阶段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而言,我们必须要规范市场机制、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教育、规范非审计业务的开展,早日实现中国审计标准与国际审计标准的对接,以此促进中国未来经济蓬勃、健康、稳定地发展。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作者:刘璐

民间审计产生理论论文 篇3:

我国民间审计责任探讨

[摘 要] 民间审计责任即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是当前关系审计执法和提高审计质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认为民间审计责任的界定是首要的,既有对客户的责任也有对第三者的责任,职业责任和法律责任是不可混淆的。分析民间审计责任形成的原因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而从法律、行业管理、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个人方面规范审计责任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民间审计;审计责任;职业责任;法律责任;完善;规范

当前,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社会审计(民间审计)已成为维护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一支重要力量。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的使用对象已由业务的委托人,到企业的主要债权人、企业的投资者,乃至社会公众,范围不断扩大。审计监督经济,社会监督审计的局面已逐渐形成。与此同时,近年来国内外注册会计师违规违法的案件不断发生,民间审计责任问题愈来愈引起社会公众的关注。如近年来发生的“郑百文事件”、“银广夏事件”,以及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安然公司事件”,充分揭示了审计责任的重要性。如何界定且明确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及怎样完善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及法律责任,从而加强审计执法,提高审计质量,成为当前审计理论和审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民间审计责任的界定

民间审计责任是针对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而言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是一种受托经济责任 ,独立审计的关键作用是通过其监督、鉴证和评价职能,降低或控制所审计的财务信息风险。一项审计活动应当包括审计者、责任方及其鉴证对象3个方面,审计人员应当对鉴证后发表的意见或作出的结论负责。因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既包括其职业责任又包括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不仅包括对客户的责任、对与客户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的责任、对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同时,因为审计外溢性的存在,还会使注册会计师担负着对政府、对公众的社会责任等。本文仅就民间审计的职业责任、法律责任展开论述。

(一)民间审计责任的内涵

在独立审计文献中,民间审计责任与审计业务有直接的关系,与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及法律制约也有密切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和认识:一是从独立审计准则的角度讲,审计责任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出具独立审计报告所应承担的责任,注重的是“职责”;二是从一般的行为后果角度讲,审计责任产生的原因就是由于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弊,审计人员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即出具了虚假的审计报告),而该意见导致了重大后果并被相关部门识别,由此而应当承担诸如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

1. 职业责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1)会计界对审计职业责任的认定——过程的合法与否。从会计界的观点来看,判定虚假审计报告主要依据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即判定审计报告虚假的关键是:①执业过程没有恪守执业准则;②不符合审计重要性要求。所以,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是以其在执业中是否遵循独立审计准则作为解脱其法律责任的依据 ,强调的“真实性”是指“程序的真实”、“过程的真实”。

(2)法律界对审计职业责任的认定——结果的合法与否。在法律诉讼中 ,法律界则是以当事人在执业中是否有过错来判断其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 ,所要求的真实是指“内容的真实”、“结果的真实”,不仅仅是“程序的真实”。按照法律界的认定标准,认为只要审计报告的结论与实际不符,就应定性为虚假报告。

2.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所应承担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则是审计者、审计委托者、被审计者及有联系的各方在审计活动中所形成的相互责任关系。我国的审计法律责任包括狭义的审计法律责任和广义的审计法律责任。狭义的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广义的审计法律责任除了包括狭义的审计法律责任外,还有因违反《刑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以及违反了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制度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有关法律如《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都规定了注册会计师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民间审计人员在履行其审计职责过程中,如果因过失或欺诈而导致客户或有关的第三方产生经济损失,那么就必须承担由此而引起的法律责任。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

(二)民间审计的责任对象

民间审计的责任对象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在20世纪60年代前民间审计的责任对象主要是客户。但自60年代后期以来,整个西方商业环境的变化,保护用户利益主义的发展以及对民间审计作用的认识的发展,使审计职责的对象有了迅速扩展。公众的要求和法庭的案例判决迫使审计职业界认识到应对第三者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民间审计的责任对象既包括客户也包括其他利用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的第三者。

1. 民间审计对客户的责任

审计人员对客户的责任首先是建立在合同关系基础之上的,对客户的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在合同规定之内对委托人所负的责任。包括:违约的责任、疏忽的责任、对机密的责任、失察舞弊的责任等。约定函在法律上所具有的合同意义,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审计业务委托时,向客户提交约定函以取得客户对审计工作的目标、范围、职责以及客户自身职责的理解和认可,成为审计程序中的重要一环。在我国的审计实践中,以业务委托书作为审计委托和受托的依据已基本普及,标准约定函的使用还不普及,这种方式在双函约定法中,实际上起到了第一封函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责任纠纷,其后果将是相当严重的。如果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再提交第二封约定函于客户,以阐明所需说明的事项和条款,经客户认可后再存档,以备后用,就可以提高民间审计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

2. 民间审计对第三者的责任

民间审计对第三者的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习惯法和成文法都坚持认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者有如实告知事实真相的责任和义务,注册会计师因过失和欺诈对第三者承担民事责任乃至刑事责任。具体包括注册会计师对于受益第三者(指合同中所指明的人,但此人既非要约人,又非承诺人)的责任和对于其他第三者(其他依赖审定财务报表却无合同中特定权利的许多第三者)的责任。所谓第三者,是指与审计人员没有合同关系的所有报表使用者,包括债权人、保险商、潜在投资者、银行、政府机构、企业职工以及财务咨询服务机构等。他们不像客户及股东一样与审计人员订有合同关系,但他们是信息资源的重要消费者。民间审计对第三者的责任主要是注册会计师因为违约、过失或欺诈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而根据有关法律和规定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等。

由第三者提起的诉讼案的迅速增多,要求审计职业界对第三者的责任引起足够的重视。审计人员对第三者负责出自3种情况:第一,出自成文法,例如英国的公司法、美国的证券法、证券交易法及日本的公认会计师法和证券交易法所规定的责任。第二,第三者可通过某种法律手段使自己间接成为合同的一方,从而拥有合约人的权利。第三,是民事侵权法下,审计人员对第三者的责任。

二、 民间审计责任形成的原因

民间审计责任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重大错弊的存在,审计人员发表了错误审计意见,而该意见导致了重大后果并被相关部门识别,由此应当承担诸如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严格一点说就是审计风险的存在导致了后果,这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审计失败是存在的,二是利益相关者(如投资者、债权人)的确由于审计失败遭受损失,此时审计责任就产生了。然而从审计实践过程来看,可以归结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大方面。

(一) 客观原因

1. 市场需求的扭曲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产生的外部环境因素

自从民间审计在我国恢复与发展以来,审计市场供求关系一直被扭曲,我国的审计需求更多的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所致,而非自身规律所决定。审计因不被需求而不被重视,直接导致如下结果:作为委托方的企业,主要是为了满足政府管理机构的要求而提供审计报告,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对他们的利益没有实际意义,存在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意图与行为;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潜在意识地不配合;同时,政府部门拥有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管理权和审计服务的选择权,从而迫使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

2.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

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畸形,国有股东缺位,“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经营者集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而且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完善,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规范,投机心理和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注册会计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得不选择迁就客户,默许客户造假。

3. 地方政府对注册会计师工作的不当干预

目前,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和行政监督职能的重叠决定了其在对市场行使经济调控职能时,不可避免地存在行政干预,特别是由于政府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地方经济的发展上,政府部门热衷于策划企业扩大规模,为了获取各种优惠政策暗示或默许企业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仍然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的弊病。

4. 证券市场和整个经济体制的制度性缺陷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是从国有企业转化而来。根本不具备上市条件的国有企业在短期内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为了上市“解困”,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起码的诚信,甚至贿赂审计人员以达到欺骗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利害相关人的目的,最终使注册会计师及其事务所审计失败。

5. 经济压力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产生的经济因素

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民间审计的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生存压力使得事务所在审计业务以外有很多诸如代理记账、代理编表、代理纳税等代理业务,此时,注册会计师既是会计人员,又是审计人员,为日后审计责任的产生埋下隐患。再有,行业垄断、地域封锁等“地方保护主义”导致的不公平竞争使得事务所纷纷降低执业标准来迁就客户,满足客户的不合理要求,故而造成因缺乏审计人员必要的“谨慎性”而导致审计责任的进一步扩大。此外,事务所内控制度的不健全和事务所组织模式的缺陷导致审计责任有了滋生和发育的“温床”,却没有控制责任的有效措施和抵御责任的赔偿能力,一旦审计责任引发诉讼案件,往往导致事务所的最终解体。

6. 审计风险的增加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产生的风险因素

现代审计方法已经由传统的账簿审计发展到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 ,无论是制度基础审计还是风险基础审计 ,都是有针对性地选择部分会计资料进行抽样检查,样本与总体的异质性使抽样审计成为无过错虚假审计报告的重要原因之一。

7. 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产生的法律因素

首先,会计规范的不完善是导致虚假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之一 ,主要表现在3方面:一是会计制度的建设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 ,企业会计师对制度没有规定的经济业务,只能根据会计准则的概括性要求作出具体的会计处理;二是会计规范之间的相互矛盾 ,企业会计师可以根据情况各取所需;三是会计规范对现行经济业务处理规定的缺陷,使得虚假财务报告有合理的存在空间。其次,《证券法》和《注册会计师法》强调的是工作程序与应承担法律责任之间的因果关系,然而《公司法》、《刑法》以及《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中强调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结果与应承担法律责任之间的联系。这些法律的规定不同,而相关的司法解释又不一致,使实际司法判决不一。另外 ,审计的取证深度、广度与审计时间有限之间的矛盾,如要求事务所每年的头3个月要完成企业去年的审计报告、审计事后事项的发生、审计报告签署日期的确定、审计准则的超前性与注册会计师职业谨慎认定之间的矛盾等等,在客观上都导致了难以界定审计责任。

(二)主观原因

1. 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产生甚至加大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

审计期望差距是指审计委托者、利益相关者、社会大众等对审计质量的期望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自律组织等对审计质量的期望之间的差异。很多的社会公众特别是证券持有者,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期望过高,他们往往认为注册会计师对报表的审计时,应该保证会计报表万无一失,而不应该存在任何误导的会计信息。然而,现代审计是以评价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的抽样审计,注册会计师不能保证未被抽查的会计资料中不存在任何差错和舞弊,并且客观存在的检查风险也只能使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对会计报表提供合理保证,而不能保证会计报表绝对准确、可靠。况且我国民间审计整体执业水平不高,客观上又加大了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必然导致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进一步扩大。

2.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

许多审计人员或对交易事项缺乏应有的专业怀疑,或收集的审计证据明显不足,或运用不当的审计程序,或过分信赖管理当局,或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如对银广夏进行年报审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未能对关键证据如海关报关单、银行对账单、重要出口商品单价等亲自取证,也是其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3. 注册会计师不能彻底划清审计责任与客户委托人的会计责任

企业的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的经营决策、潜在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贷款审核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的重要依据。如果由于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各有关利益主体损失时,就会追究相应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提供虚假会计资料的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会计人员需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而为企业出具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亦会因未能通过审计发现和披露企业会计资料中存在的错误、舞弊和企业经营风险,而被追究其审计责任。因此,如何正确划分企业的会计责任和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对于保护注册会计师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作用。

4. 审计成本和效益的影响

注册会计师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它以收取费用为交换条件向社会提供鉴证服务。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标准是由政府机关制定的,加上行业相互杀价等不正当竞争,会计师事务所在保证自身取得一定效益的前提下,审计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从而加大了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差距,也是导致许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审计风暴”的原因之一。

5. 审计欺诈的存在

极少数注册会计师出于各种目的,丧失职业道德,与被审计单位共同舞弊。

三、民间审计责任的完善与规范

1. 从法律方面规范审计责任的措施

(1)加强《注册会计师法》、《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首先应明确《注册会计师法》在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中的基本法地位。《注册会计师法》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专门法,应当在注册会计师法律制度中起统驭作用。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应当与《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相衔接,使《注册会计师法》成为从法律角度来判断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其次,《独立审计准则》应与《注册会计师法》挂钩,在责任的认定方面可参照《独立审计准则》的条款,使得审计准则与法律关系密切,甚至将审计准则作为法律的解释,从而最终使《独立审计准则》成为法庭判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重要依据。

(2)协调《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刑法》等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同规定,尽量使之趋同。如《刑法》中明确提出了注册会计师要为“故意”和“重大过失”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其他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应标准应保持一致,而不能仅限于“故意”行为;再如,由谁来判断注册会计师的行为存在“故意”,立法没有规定,实践中往往依赖审判人员的判断,这难免有失公正。因此,诸如此类的问题有待相关的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

(3)融合法律界和业界对审计责任的分歧,制定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界定审计责任的相关条款,尽量详细列举。判定审计责任的法定依据并不是天然就是审计准则的,而是经过了一个由法庭判决到审计职业界制定审计准则作为法庭依据的演变过程。在这演变过程中,各国的法庭和美国的会计师职业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因而融合法律界和业界对审计责任的分歧十分必要,如确定“职业关注”和“过失”与审计责任的界限尺度;建立“普通过失”、“重大过失”和“故意”等认定的标准;在《民事诉讼法》中,①效仿美国的“新舞弊审计准则”制度,按照“推定过错”原则判定审计责任;建立审计责任“问责制”。②建立民事责任赔偿机制;在《注册会计师法》中加入有关法律责任免除的条款,诸如时效免责、受害人或第三人过错免责等等。

2. 从会计师事务所方面规范审计责任的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是民间审计的法定承担者,又是业务的受托者,同时还是审计业务的签约者及审计质量的监控者,因而从会计师事务所方面制定和加强规范审计责任的措施十分必要:①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切实落实职业责任的“三级复核制”。②谨慎选择客户,对客户资质作详细评估。③谨慎选择合伙人,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个人财产登记制度和共有财产登记制度。④建立注册会计师个人信用制度。⑤建立健全事务所风险防范机制。将参加职业责任保险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定义务,建立职业责任风险保险基金。⑥约请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施行独立的质量检查,建立同业复核制度。

3. 从行业管理方面规范审计责任的措施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问题一直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结合我国的文化传统、法制基础和行业现状等现实情况,现阶段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应实行以行业自我监管为主导的监管体系,还不适宜采用独立监管模式。即实行以行业自我管理为主,政府监管为辅,充分挖掘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监管潜力的行业管理新体系。为此,应做好以下方面工作:①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行业自律,增加行业检查力度。②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与国家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作用,为注册会计师争取合法的权益。③建立注册会计师执业信用档案,增加注册会计师违法的机会成本。④成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鉴定委员会”组织,协调监督具体案件的鉴定等日常行政管理工作。⑤建立“独立审计鉴定人名册制度”和“具体案件的鉴定人三方任选制度”。

4. 从注册会计师方面规范审计责任的措施

注册会计师为客户提供的是一种难以评判的服务质量的产品,如果缺乏自我道义约束,即使是最好的制度环境也无济于事,因此,从注册会计师方面规范审计责任的措施更为迫切。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律水平。②加强职业能力学习,提高执业素质。③遵循执业准则的规范,不从事不能胜任的委托业务。④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与客户签订合理的《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责任双向承诺书》,要求客户实行“会计资料承诺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小审计风险。制定以上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将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降至最低,一旦风险发生时,可考虑由会计师本人、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共同承担责任。这样,一方面可以将客户的损失降至最小,另一方面可以划清责任界限,保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民间审计的信誉和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蔡立新. 论注册会计师的刑事责任[J]. 法学研究,2006(4).

[2] 邓廷梅.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与规范[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

[3] 梁宇. 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的界定、成因及对策[J]. 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4] 迟立红. 论我国民间审计的责任[J]. 理论界,2001(4).

[5] 赵宝卿,谢志华. 注册会计师审计法律责任[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邢风云

上一篇:外贸战略调整毕业论文下一篇:政府投资审计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