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论文

2022-05-14

第一篇:如何弘扬民族精神论文

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体育精神

摘要:王京龙先生的《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研究专著,阐述了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基本框架的构架过程。本书立足于东夷文化角度的研究视角拓展了中国古代体育史“万事一系皆黄帝”的研究视野,提出了以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体育精神,以尚道德、讲诚信为特点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是解决现代体育毒瘤的金钥匙。

关键词: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民族精神

·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把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根本目标”的总体要求。这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体育精神增添了新的动力。近日翻阅王京龙教授的《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1]一书,深受启发,对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有着一定借鉴启迪价值。

[1]基本内容

《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一书是王京龙先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的研究专著,主要阐述了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基本框架的构架过程。在理论上拓展了中国古代体育史研究“万世一系皆黄帝”的学术视野。

该书以中华文明起源的夷夏东西说为理论基础,指出东夷文化是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渊源之一。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是以黄河、济水、淮河、长江为坐标,这四条大河流域,诞育了三个大的文明集团,它们是西部河洛流域的华夏文明,东部济淮流域的东夷文明和南部江汉流域的苗蛮文明,后来华夏文化节与东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来源,南部苗蛮文化的汇入,是对中华传统文化来源的补充和丰富。三者不断地相交流碰撞,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中华文明的整体。由《史记》而形成了中国史学界“万世一系皆黄帝”的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早期曾非常发达的东夷文化。该书立足于东夷文化背景下的齐文化发展,以齐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战国百家争鸣为基本材料阐释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构架,极大的开阔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学术视野,为认识了解中华体育精神的来源及形成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战国诸子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有着突出的贡献[2]。该书主要就战国诸子思想中所体现的体育主张进行了阐释,着重对儒家、道家、墨家、医家、杂家代表人物与著作中反映的体育思想进行了挖掘和整理。

儒家的体育思想突出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认为体育是一种服务于国家政治的工具;二是重人的体育品德修养,三是强调体育是人的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具体而言,孔子的体育思想主张以“成人”教育为目的[3],整个的教育过程,既包括技能的教育训练,更包括了精神的培育。因而,孔子体育教育思想中对于精神道德的高度要求,无疑是开启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特色建设的大门。孟子则把儒学中由强调个人修养而实现“礼乐治国”,升华为由强调君主“仁政治国”而实现“与民同乐”,代表着中国体育思想史上的全民运动意识的最初萌芽。荀子强调人的气质教育,明确提出了运动健身的基本理念,阐述了乐舞对人的心智陶冶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最早提倡“快乐体育”的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学体育思想的发展,始终置身于周代礼乐治国的文化背景之下,立足于培养人的气质与精神,反映着一种器宇轩昂的大无畏积极进取精神。

道家的体育精神主张与儒家的体育精神主张大异其趣,走上了更多以关注人的生命为思考本体的“贵生”之路,形成了以遵从自然规律为基本特征的體育思想理念。从修身养生的角度看,老子的理论揭示出了人生的某些最基本的规律,在体育科学的发展层面上是有着重要历史地位的。杨朱从生命的唯一性角度提出的“贵己重生”、“不以物累形”的观点,相对于健身养生而言,是值得肯定的;虽然透露着“为欲尽一生之欢,穷当年之乐”的消极态度,但他对于生命本身的唯一性和平等性的认识,不仅在当时看来有着很高的价值,即是今天,从人权的角度看,也仍然闪耀着朴素唯物主义的灿烂光辉。庄子不仅提出了“游”的心身超凡脱俗观,提出了生命现象的“形”、“神”二分观,而且提出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的养生观念。以浪漫的理想主义者姿态,显示着对于生命欲望的强烈追求。

墨家学派的思想是在墨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和行动当中表现出来的,其思想理论和社会行为,以其强大的感染和渗透力,对中华传统体育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团队协作意识、积极的进攻意识、强烈的科学探求精神、显明的道德要求和伟大的侠义精神几个方面,宛然而成为中华民族夺目的灿烂亮点。

《黄帝内经》虽托黄帝之名所作,实际上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时期,是医家的代表作品。作为一部古代医学的奠基之作,其中的体育思想主要是站在医学科学的立场上,从认识生命现象、养护生命肌体的角度表现出来,对后来的体育生理学、养生学、保健医学等学科都是重要的理论基础。书中提出的“和于阴阳,调于四时”、“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思想理论折射出战国时期的医学和养生思想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管子》对古代体育思想的贡献突出有三,一是最早记载了古代的民间习武活动,二是最早对“养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三是最早记载了技击(武术)的动作要求。《管子》中四篇关于“气”的阐释,是中国古代气功发展基础理论的奠基石,对中国古代的医学、保健学都有着杰出的理论贡献。《吕氏春秋》虽然不属于战国百家争鸣的产物,但其中的体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却代表着参与百家争鸣的众多学派的体育思想观点。如其明确指出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运动主张,并且对生命现象的科学认识、对保健养生理念的凝练、对音乐健身功能的升华,是战国百家争鸣过程中的高亢谢幕余音。

该书在全面而细致地剖析先秦诸子体育主张的同时,指出先秦诸子对中国人文精神的阐述与糅合,在自觉与不自觉的思辨过程中,构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静为主的行为要求、以德为主的行为规范、以利相导的激励原则”为核心的中华传统体育精神的基本框架。具体表现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强的集体主义精神,任智不任力的竞技精神、性命至重的人本精神、重德尚礼的参与精神”等五个鲜明的特征。

[2]理论价值

自近代以来,西方体育凭借其自身“竞技”与“功利”优势的广泛传播至世界各地。但是,体育与经济的结合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体育规模不断扩大,竞技水平越来越高之时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问题:诸如赛场暴力、违禁药物的滥用,运动员和裁判员的道德滑坡等现代体育的“毒瘤”, 一次次刺激着人们的道德神经,使原本圣洁的体育赛场蒙羞。而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以重道德、重伦理为特点的中国传统体育精神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4]。

该书认为,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包含的人本关怀、身心并重、积极进取、追求和谐、维护和平思想不仅与奥林匹克精神有着极大的共通之处,并且中华传统体文化追求和谐、崇尚道德的体育观念对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具有相当大的借鉴意义。中华传统体育精神强调的重精神、讲伦理、尚道德、讲诚信的人文思想正是时下世界体育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逐渐缺失的内容,弘扬中华传统体育精神中崇尚的道德理念为解决现代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毒瘤提供了新的思路。作为民族传统瑰宝的尚德诚信思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应得到充分的张扬。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战胜自我、追求卓越无疑是竞技体育的主旋律。但在社会体育领域却并非唯一准则;中国传统文化中宣扬的求仁和、尚中庸等思想使得中国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大为减弱。但另一方面它推崇的射不主皮、众乐乐思想对当今社会体育的发展、促进全民健身的参与方面有着独到的价值.

[3]几点启示

该书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出现在齐文化发展过程中的战国百家争鸣是与中华民族人文精神发展中的基本源头,认识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是一个必须的起点。该书对当前的中小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近代以来我们的体育理论建设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整体认识以及现代民族特色体育理论的建设与发展相对不足,使得“我们现有的体育理论既不是东方文明、也不完全是西方文明的传承,不辨东西。”[5]在中小学足球教材中强化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教育,意义重大,不可小觑。

第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反映了对当前中小学教育体育滑坡现象的高度重视,加强中小学的体育教育,首先應当是体育精神的教育,而教育最重要的还是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为主体的。在这一点上,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

注释:

[] 王京龙.战国百家争鸣与中华传统体育精神构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马飞.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体育思想之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7):123-126.

[3] 王京龙.从《论语》看孔子的体育思想观念[J].体育科学,2012(1):77-80.

[4] 王化冰.东周齐国——古代东方的奥林匹亚[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9(8):43-45.

[5] 胡小明.论中华体育精神的重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3):5.

作者:王玫红

第二篇:重铸红色经典 弘扬民族精神

为切实加强对“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的审查管理,国家广电总局于2004年5月发出《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审查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04年7月1日起,全国所有电视剧制作机构制作的以“红色经典”(即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改编的电视剧,经省级审查机构初审后均要报送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终审,并由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出具审查意见,颁发《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凡未经国家广电总局审查并取得总局颁发的《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的“红色经典”电视剧,一律不得播出。

这一政策措施的出台,是针对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电视剧创作的“红色经典改编热”而来的。据不完全统计,仅从2001年1月到2004年1月,经过题材规划批准立项的“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就有《烈火金钢》、《红旗谱》、《林海雪原》、《苦菜花》、《红色娘子军》、《敌后武工队》、《地道战》、《红灯记》、《邱少云》、《沙家浜》、《红嫂》、《刑场上的婚礼》、《双枪老太婆》等 41部886集。这些电视剧,长则30集、50集,短则3集、8集,或改编自同名小说、电影、京剧,或根据革命英雄的事迹改编而成。应当说,多数“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尊重革命历史的客观面貌,着力塑造革命英雄形象,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努力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绩。

简要回顾一下我国革命历史题材影视的创作,可以看出,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精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一个开拓、探索、不断积累经验的发展过程。早年的电影《地道战》、《小兵张嘎》、《冰山上的来客》、《铁道游击队》、《保密局的枪声》让广大观众记忆犹新,近年的电视剧《长征》、《日出东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延安颂》等脍炙人口。这些历久弥新的优秀影视作品,生动再现了中国革命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深刻阐释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伟大真理,唱响子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成为激励我们奋发前进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这些优秀影视作品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领军之作,谱写了中国当代文艺发展史上的新篇章。革命历史题材文艺创作的丰富实践,为我们进一步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但在近一两年的影视创作中,出现了一些急功近利的现象。不少观众和专家认为,当前的“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中,存在着“误读原著、误导观众、误解市场”的问题。部分电视剧创作者在改编过程中没有深入了解原著核心精神,没有深刻理解原著所表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关系本质,片面追求收视率和娱乐性,在主要人物身上编织过多情感纠葛,强化爱情戏;在人物造型上追求偶像化,增加浪漫情调;在集体主义精神中挖掘个人英雄主义,在传统英雄人物身上挖掘多重性格,在反面人物的塑造上追求所谓的人性化和性格化,使电视剧与原著的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相距甚远。同时,由于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经典作品篇幅内容有限,电视剧创作者就人为地扩大作品容量,稀释作品内容,影响了作品的完整性、严肃性和经典性。比如,电视剧《红色娘子军》的制片人称, “要将该剧往青春偶像剧的思路上打造。尤其在人物性格上,抛却老版的限制,展现时尚感。”电视剧《林海雪原》加强了少剑波与白茹的感情线,剧中座山雕也有了儿子,并且还是英雄杨子荣与初恋情人的骨肉。电视剧《烈火金钢》编剧也坦承,根据评书改编的该剧剧本有50%的内容是后加进来的。

不少观众认为,“红色经典”的原创作家,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托,有着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和深厚的艺术功力。他们创作基础扎实,创作态度严肃,在创作中倾注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情感。作为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这些“红色经典”影响了几代人的精神情感。现在,部分电视剧主创人员创作心态比较浮躁,用所谓的当代观念改编革命经典作品时出现了偏差。

分析“红色经典”改编热出现的原因,我们不难看出,一是多数“红色经典”作品故事完整,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改编拍摄起来比较容易;二是这类作品早已为广大观众所熟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因而有较大的商业价值。但是,名著改编尤其是“红色经典”作品的改编,如何在尊重原作核心精神和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既扩大“红色经典”作品在广大观众中的影响,又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是值得影视剧创作人员认真研究总结的。

一个不懂得自己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不了解20世纪中国革命历史,就不会理解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通过表现革命英雄人物与时俱进的先进思想,讴歌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颂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的过程中,发挥独特而积极的作用。在这样一个迫切需要振奋民族精神的伟大时代,我们的影视剧创作人员任重而道远,广大观众也期待着我们的影视剧创作08够重铸红色经典,弘扬民族精神。

作者:钟轩影

第三篇:论审美教育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育

【摘 要】审美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的相关性。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其次,审美教育所依托的材料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再次,审美教育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在审美教育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要做到因材施教,提升传统审美认知,引导产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因时制宜,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引导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同;因地制宜,营造审美实践平台,引导践行民族精神。

【关键词】审美教育 民族精神 弘扬 培育

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以后,党的十七大又提出,把“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既体现出文化全球化时代的高度民族自觉,又包含了着眼于民族成员全面发展的宏观远旨。如何把这样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战略真正落实到位,值得各个领域的教育者做出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笔者认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和途径的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可以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审美教育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具有密切相关性

首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这是由民族精神的本质内涵决定的。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最稳固、最持久、最强烈的社会意识,民族精神从本质上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心理结构。根据“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我们可以设计出一个完整的社会心理坐标系(如图)。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集中体现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注重整体和谐的思维观念特征;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则是人们应对压力和挑战的勤奋自强的行为品格特征的集中体现。追求整体和谐与勤奋自强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人格模式等各种社会心理模式引导人们的价值追求逐步从个人上升到爱国主义的最高目标,爱国的价值取向反过来又强化了这些思维观念和行为品格。整个结构既具有金字塔式的稳固,又处于一种能不断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良性循环之中,使民族心理在一种动态平衡中运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民族精神破译了中华民族传承千年而不衰的文化密码。审美教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某种知识的积累或技术的传授,而是使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全面有效地发展成为一种符合整个社会利益的理想模式。那么,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就在于通过美的形式影响被教育者的感官心理,培养其适于社会性要求的心理结构和反应方式。而正如前所述,我们的民族精神恰恰是被数千年来社会发展进程证明了的最适于社会性要求的理想心理模式。可见,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正是审美教育的基本职能。

其次,审美教育所依托的材料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都是审美教育所用之材料。民族精神是我们从所有民族文化遗产中抽取出来的最深层、最内核的因素,是中华民族漫长的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最有生命力的文化精华,它数千年的传承不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空洞说教,而是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上得以实现的。要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将其还原为具体的文化载体,使之可触可感,实现由抽象精神概念到具体文化形式的转化。而这些具体的文化形式,也正是审美教育所用材料的主要内容。换言之,审美教育所运用的材料当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

第三,审美教育是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这是由审美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终的目的是要完成人们最深层的心理建构,使这种精神内化到全体民族成员的血液中,形成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这不同于一般的行为或道德教育,可以依赖某些外在的约束力,而是必须充分依靠主体的自觉。所谓自觉是指主体在觉得符合需要的前提下,主动积极追求的一种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激发人们对它的情感需求。审美教育最本质、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情感性,靠情感的力量,去吸引人、感化人,在美感中升华人们的心灵世界。

二、在审美教育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1.因材施教,提升传统审美认知,引导产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

爱美,能欣赏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就会进入到一个美的层次。如前所述,抽象的民族精神附着于各种具体的民族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之中,而大量的文化形式正是我们今天审美教育所用之教材。我国大量的传统文化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蕴含着整体和谐、勤奋自强的民族精神。可以通过国民艺术教育,采用分析鉴赏、引导体悟的方法,使广大青少年在欣赏与模仿中感受其中无穷无尽的美的魅力,从而生发出炙热的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在高度的情感认同中,在肯定传统审美价值的同时,以“爱国”为最大的审美价值追求。在全身心的审美沉醉中,将学生的思维模式“潜移默化”成其所凝聚的符合民族精神的整体至上、团结统一和追求和谐、爱好和平的特有模式。仅以中国古代山水画为例,对它们的揣摩与鉴赏就能极大地提升人们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度。中国山水画不止是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它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首先,中国山水画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将千里江山视为盆景,移步换景、咫尺千里,这种独特的空间处理手法,表现了中国画家观察自然的独特方法,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胸襟和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其视野之开阔,心胸之广大,艺术思维之活跃,来源于整体至上的思维模式。其次,中华大地有千山万水,中国画里有万水千山!画漓江有《清漓烟岚图》,画富春山有《富春山居图》,画春季有《早春图》,画秋天有《秋兴八景图》,画冬雪有《雪山潇寺图》,画细雨有《潇潇暮雨图》……画家创作中饱含的爱国激情必然在千百代以下,仍能强烈感染品读者。再次,中国画常被画家们作为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载体,有的利用诗文题跋,在文字上做些“画外功夫”,有的善用“比兴”,状物抒情,多有寓意。这使中国绘画创作进入到了另一个更高的境界──“文以载道”的精神境界。这里的“道”,可理解为画面之形象、画面之立意和画面之表意。它不是直接的说教,而是凭借视觉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使人们在欣赏、感受中得到启迪而进入一种美的精神境界。正因为如此,人们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接受其感染熏陶,在美感的驱使下加深对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的认同。

2.因时制宜,把握时代审美特征,引导形成对民族精神的理性认同

在审美感知中认同民族精神,还仅仅滞留在自发的情感层面,它带来一定的激情和感染力。但要使这份情感历久弥坚,必须通过在教育过程中,根据时代的审美需求与审美特征,发掘民族精神的时代审美内涵,引导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审美情感在比较和需要中,上升到理性认同的高度。第一,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世界正处于多元文化激荡的潮流当中,“和谐共存”已是大势所趋,相对于西方传统的“征服”思维,我们民族精神中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精神,更符合这一趋势所需,堪称弥合文化鸿沟、化解文化冲突的一剂良药。第二,在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的人类生存难题面前,我们民族精神中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精神,恰恰为我们时代的危机提供了解题思路。第三,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尤其需要自强不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传统优良品质。发掘这些最具有时代价值的审美特质,以富有时代感的美的形式加以传播,既可以增强民族精神鲜活的生命力,又使人们对它的审美认同得以提升与强化。

3.因地制宜,营造审美实践平台,引导践行民族精神

审美实践不但是强化人们民族精神意识的有效途径,更是我们通过审美教育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所在。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国民形成民族精神所倡扬的行为模式,才能使人们在日常思维、日常生活中自觉践履民族精神。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有意识地营造丰富多样的审美实践平台,既可以弥补我国传统美育中的不足,又能引导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提高认同度与践行度。一要在审美创作实践中引导体悟,致力于将民族精神内涵融入创作过程与作品;二要在组织、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中,诱导美感、引导美的行为。如这次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活动;三要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发掘美感、提升境界、总结精神……总而言之,必须营造一个大美育平台,以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全面提升国民人格素质。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报告.

[2]柴焰.以美启真——审美教育的现代意义.中国成人教育,2003,(3).

作者:彭 飞 唐云涛

上一篇:农业创新创业实践论文下一篇: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