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精神与历史教学论文

2022-04-21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教学立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穿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向,是基于教与学而形成的蕴含思想和价值判断,也是统领全课的教学见解。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的核心内容。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民族精神与历史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民族精神与历史教学论文 篇1: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族精神与道德教育的整合

当前,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我国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随着我国与世界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几乎同时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道德主体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某些高中生出现道德失范、文明失落的倾向。我们从中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正遭遇“遗忘危机”,如见利忘义、损人利已、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个人利益第一等等。这些思想在青少年中也有所反映,如不关心国家大事、学习缺乏正确动力、以我为中心、崇洋媚外、缺乏团结的意识、自私自利、弄虚作假、纪律涣散、好逸恶劳、追求享受、追求“名牌”用品等等。

面对以上情况,国家教育部门也专门出台了中学教育的《德育大纲》,规定在中学阶段进行智力开发的同时,有计划、有规律的开展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中蕴含的宝贵道德、精神内容。尤其是新课改这几年来明显发现在新高考中道德、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及考察明显增多。作为一名中学历史学科的科任教师从新高考的现实及现当代教育的目的出发都深感身上承载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适时加强中学生道德、精神教育的义务。

在这几年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渐渐的发觉历史教材中,尤其是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中苦难的中国人民为摆脱国家的困境、改变贫苦落后的状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呈现出了一系列的民族精神,而这些宝贵的民族精神对于纠正中学生道德精神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中学生的道德精神修养有极大的帮助。现将这些不成熟的想法及做法整理如下:

(一)、近现代中国历史中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具体包含:

(1)、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刻苦耐劳的精神;进取创新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团结互助与和舟共济。

(2)、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3)、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4)、延安精神: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延安精神的本质内容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5)、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6)、“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7)、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8)、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勇于胜利。

(9)、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舟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10)、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不畏难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奉献、敢于胜利。

(11)、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总之,中华民族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二)、充分发挥作为历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角色利用民族精神进行学生德育精神教育的积极尝试

1、及时有效的利用好历史课堂。及时的利用好历史课堂上进行民族精神渗透的最直接的方法,在学习到具体的民族精神内涵时适时的让学生们对照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予以及时的反省和总结,本人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予以尝试和积极的实践。比如在学习到“五四运动”这一节时,本人先通过课件的形式简要阐述“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运动的爆发、提出的口号、运动的进程、运动的结果、产生的影响以及历史地位,其次请学生根据教材例举能表现广大爱国学生和无产阶级爱国精神的事件,再次通过运动的了解和事例的列举概括“五四运动”中所呈现的民族精神,最后找两个在学业和生活上表现的较好及较差的学生就“五四运动”中体现的民族精神如何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及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对待当今的学习生活。

2、积极利用班会课的课堂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活动。班会课是进行德育教育极佳平台,也是升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因此借助每周班会课进行专门的主题班会讨论课有利于系统进行民族精神与学生德育的融合。

3、加强作为历史老师及班主任老师的民族精神素养。中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判断和独立的思考能力,但是受他们身边的老师的影响仍然是很大的。就民族精神的发扬上历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人身影响显得更加明显。因此作为近代民族精神内涵的阐述者的历史老师和德育工作主要教育者班主任老师在加强民族精神素养方面体现的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给学生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树立良好的榜样。

4、发挥学生的参与性创办系列的民族精神板报。就一个班级而言黑板报是一块重要思想宣扬阵地,因此在发扬近代民族精神、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努力上就得好好的利用这样一个舆论平台。具体工作上可以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就近代民族精神中的诸多具体精神做系统的阐述和宣扬,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更深刻的体会、内化,同时也可以在班级造就良好精神氛围。

当然方式是多样的,上面这几种也只是本人在这几年的工作学习中的一点心得总结,也算是一点自我的思考,出于自身的责任及对现代中学生在精神道德上存在的问题的关注。从尝试实践的结果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还是存在许多的不足,还需要继续的思考和总结。

不容质疑,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尤其是近现代历史中呈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形成的民族意志和民族传统,对中学生的道德精神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作为德育工作责任者的广大教师应当深入研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传统,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精神道德素养,不断探索中学生道德教育的新途径。积极地做学生道德完善的促进者、精神的鼓励者、引导者,让民族精神得到真正的弘扬。中学生是和谐社会的未来建设者,他们的精神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继承民族精神,传承优秀人格,弘扬传统美德,为祖国的未来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

作者:朱大林

民族精神与历史教学论文 篇2:

例谈高中历史教学立意确定的四种方法

一、历史教学立意的内涵

教学立意,就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情,在分析教科书文本的基础上,所确定的一节课的主题思想。[1]教学立意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贯穿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方向,是基于教与学而形成的蕴含思想和价值判断,也是统领全课的教学见解。教学立意决定着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构,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关注的核心内容。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高低,决定着该节课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本节课“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制约着本节课渗透家国情怀的教学水平。因此,可以说教学立意水平决定着一节高中历史课的质量水平。

全国统编版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由于内容多、头绪杂和整合困难而给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带来极大的困难,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立意设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视角。笔者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部分内容的教学立意设计为例,谈谈高中历史教学立意的四种确定方法。

二、历史教学立意的主要类型和设计方法

1. 根据知识理解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立意

基于知识理解和课程标准是确定教学立意的重要方法。该方法要求教师从教学内容入手,对教学思想进行提炼,确定教学主题和教学结构。主要操作步骤:一是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思考;二是提取该课内容的核心思想和核心要素;三是将本课的内容与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进行思想提炼,确定教学的主题;四是结合本课教学目标,构建教学结构。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4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为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在“康乾盛世的鼎盛”表面上,却潜伏着封建统治下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危机,最终导致中国急速地转入“近代的落后挨打”的历史进程;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因此,可将本课教学的关键词确定为“鼎盛”“危机”,马克思把康乾盛世前后这100多年魔术般的变化称为“奇异的悲歌”,这段历史太值得后人警醒。当前,我国正处于空前繁荣稳定的时期,但同时也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把康乾盛世放入一个世界性的范围来看,尤为发人深省。因此,将本课的教学主题确定为“落日的辉煌”,通过本课教学要渗透“顺应潮流”“勇于变革”“居安思危”等历史意识。最终确定以下的教学结构:盛世荣光—全球变局—盛世隐忧—盛世反思。

2.借助史学学术前沿确定课堂教学立意

借助史学学术前沿进行课堂教学立意是当前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的重要方法。它是将当前历史学术研究中的一些热门观点引入历史课堂,构建历史教学结构,确定教学主题,实现教学立意的方法。此处“学术前沿”指与教材阐述观点相比,出现了更新的主流思想。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借助史学前沿作为教学立意,其来源一般是公认的学术前沿思想和观点,不是单一学者的“一家之言”。此种方法有利于教师将学科知识向学科思想的推进,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积极的意义。这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学术基础和阅读水平。主要操作步骤:一是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在课前进行大量地、广泛地阅读;二是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新的学术前沿观点;三是围绕学术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四是确定本课的教学主题。其具体过程如下: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和社会》为例:教师通过课前的大量阅读,发现内藤湖南在《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中提出“唐代是中世末端,宋代是近世发端”的观点,而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中也提出“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是贵族社会,宋以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结合吴勾著作《宋——现代的拂晓时辰》,教师将“宋朝是现代的拂晓时辰”和唐宋变革论这一学术思想引入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把碎片化的经济、社会内容融合为一个整体。通过对教学内容与学术思想的综合分析,由表及里地透视历史的演进,确定了“经济革命,贸易通天下”“重心南移,江东甲天下”“人员流动,大宋新天下”的教学结构,在此基础上,将教学的主题设置为“宋——现代的拂晓”。

3.基于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挖掘教学立意

根据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挖掘是确定教学立意最基本的方法。这一教学立意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主观挖掘和认识教学内容的内涵、本质、学科思想的结果,“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的准确认识和理解,其本質目的在于教学立意”[2]。思想性是这一教学立意的重要特征。其思想性的广度和深度由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反复思考和高度提炼的水平决定,受学生学习基础和认识水平的制约。这一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一是研读教学内容,理解其体现的思想性内涵;二是按照“以史鉴今”思维,确定家国情怀教学目标;三是依据思想目标,构建教学结构和教学层次。即其具体过程为:研读教学内容理解思想内涵—以史鉴今思维确定家国情怀—依据思想目标构建教学结构。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为例,本课内容由“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三部分内容组成,其内容以两次鸦片战争为中心,包括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既有中华民族的屈辱,又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为代表的民族抗争。作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鸦片战争,“变”是本课的题眼。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挖掘和教学线索的梳理,确定了以“孕变”“生变”“应变”三大主题串起本课的教学结构,通过渗透“孕变——居安思危、与时俱进”“生变——落后就要挨打”“应变——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复兴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思想内涵,最终确定本课“从两次鸦片战争中理解中华民族复兴”的教学立意。

4. 以学科方法和学科技能为载体确定教学立意

史料研读和史学方法是历史教学中最具有学科特色的方法,依据史料研读为核心的历史学科方法培养也是历史教学立意的一种方式。史料是历史教学中构建教学情境的重要元素,以史料研读为载体的教学立意有利于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技能。选择适合本课教学内容和教学主题的史料,并依据史料明确本课在学科思想和学科方法的突破点,从而确定教学立意是该设计的关键。这一方法的主要操作步骤:一是教师研读教学内容和课标,广泛收集相关史料;二是深入理解史料内涵,找出教学内容与史料的关联;三是确定史学方法突破点,明确渗透方法;四是基于史学方法目标,确定教学结构。其具体过程如下:

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为例:教师在广泛收集并阅读本课相关史料的基础上,从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这首诗中包含的时间、地理(即空间)和人事(人物和事件)为切入点,在引用正史官书、文学作品和其它各类史料的基础上,设计了“诗中之‘时间’——‘旧时’乱世”“诗中之‘空间’——五族内迁与衣冠南渡”“诗中之‘人事’——士族兴衰”三个教学环节,通过以诗证史,引导学生探讨魏晋时期国家大分裂、民族大交融的阶段特征,了解魏晋时期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和影响,分析魏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等内容。通过本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在对待文学性史料时,应秉持“大胆采用,小心求证”的态度和坚持“多元互证”的原则。

三、历史教学立意确定需要注意的問题

1.对教学内容具有结构指引

在确定历史教学立意时,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分析要有利于梳理教材的内在逻辑联系,建构知识的内在关联性,为构建宏观历史体系、掌握历史发展线索和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奠定基础。因此,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的确定,要对该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结构指引作用,有利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教学结构,梳理教学线索,渗透史学方法并进行学法指导。

2.对教学对象具有思想引领

教学立意在一定程度上是家国情怀素养在该节课的具体体现,本质上它是对教学内容的思想凝练,通过教学立意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步渗透并最终“水到渠成”,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要达到这一效果,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深入分析课程标准、深入了解学生学情,教师要把在历史深藏的意识、精神挖掘出来,方显历史科学的价值和力量,才能影响和震撼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心与智的共同发展[3]。

伴随着全国统编版教材的实施,如何在有限的时间中完成《中外历史纲要》的相关教学内容成为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确定教学立意为基础,构建教学体系并以此指导历史教学资料的整合,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探索的内容。

【注释】

[1]陈志刚:《也谈教学立意的理解与实施》,《历史教学》2016年第23期,第28页。

[2]於以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把握内容主旨的基本途径与方法》,《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4期,第121页。

[3]侯桂红:《历史教学立意的概念确定方法和评价标准》,《历史教学》2015年第7期,第23页。

作者:曾清浩

民族精神与历史教学论文 篇3:

浅谈新课程下如何实现有效的历史教学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一线教师研究的课题。什么是有效的历史教学?这是我们要弄清楚的首要问题,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实现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历史教学目标规律

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构建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探索研究的主要问题。新课程强调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怎样实现有效的教学过程?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效的唯一标准。有人认为: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自主进行历史学习,以最优的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与有效地开发生成性历史课程资源,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有效的历史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个体差异、发展规律与历史学科、教学活动规律,指导学生发挥其主体性、积极参与性,通过合作与探究的途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创新能力;达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基本理论、学会用科学的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世界观,关注民族和人类发展命运,培养健全的人格等。新课程下怎样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呢?

一 遵循教学规律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规律”就是教学过程中诸因素之间本质的、内在的联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是进行有效教育的基础。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探索和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各种规律。如:教育过程的规律,德育过程的规律,教与学的规律,智育和德育的规律,不同对象、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规律等等。特别是学生个体发展、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活动也有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凡是不符合个体发展和教学活动规律的行为都不利于教学的“有效”。按照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教师才得心应手,学生也轻松愉快。教学实践证明:达到有效教学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师要想在教育实践中取得优质高效的成绩,就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二 注重教学目标,有效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领头羊”,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鼓励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在感知历史、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进行有效的历史教学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1.有效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我国历次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以及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都把学习历史知识作为历史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历史知识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内容,学生掌握基本历史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个目标中,学生明确了要掌握的知识点,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同时也为教师设计整个教学环节提供了支撑。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知识,除课本上的现成知识外还包括教师本人的知识储备和师生互动后产生的新知识,只有把书本知识、教师知识、创新知识融合在一起后,才可以说有效地完成了知识目标。

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应注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和善于进行独立思考,在独立思考中逐渐学会自我反思。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历史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美的素材。如:历史人物的形象美、文学艺术的创作美、历史现象的展示美、社会的自然美无不体现着历史教学的独特魅力,无不具备极高的审美价值。教学中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要使他们获得审美的愉悦,不断地提升他们理解美与追求美的层次,需要我们在完成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欣赏、感受美,对美好的事物发表自己独特的感受,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趣的目的。培养学生观察联想能力:历史课中让学生学会观察历史图片,从中提取有效的信息,观察相关图片之间的内在联系,观察社会的热点,对发生的事物有自己的观点,通过对社会和生活的不断观察、不断思考能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理性联想,从而提高自己认识事物的能力。要使学生形成这种能力,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注意把握有利时机,随时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目前有些历史课堂教学学生仍然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教师总是把学生的答案往自己的答案上靠,学生的思路打不开,“标准答案”压抑了学生心中创新种子的萌芽。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敢于怀疑的精神,鼓励与众不同、百家争鸣。要不唯书、不迷信权威,时刻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善于从事物的多角度、多环节、多因素、多层次进行思考,激发创新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的引导下,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2.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过程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和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新课改实施以来广大教师通过在实践中积极钻研并摸索出一些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的方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体现:

一要依据教学目标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如认知领域的目标,历史教学中只要求达到识记、了解层次的基础知识,可选用讲授法、介绍法和阅读法等;要求达到理解、领会层次的,可选用质疑法、探究法、启发法、比较法、讨论法等;对于需要展示的历史图片、图表、地图、文字影音资料,可选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演示法等。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有其独特的功能和长处,同时也都有其内在的局限性,因此要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

另外还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出发。学科不同,所要求的教学方法也不同。历史教学方法中比较法用得很多,例如: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异同?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既培养学生横向纵向联系能力,又培养对比分析能力。还有小组讨论法,例如:学习西安事变,讨论对蒋介石如何处理?通过小组激烈讨论得出几种不同的结果(放、杀、软禁),再通过进一步深入讨论得出哪一种结论最好?(放)为什么好?(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使难点得到突破,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总之,历史教学选用的方法要根据学生特点、反映学生主体性要求,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许多教师为达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出浑身解数“即兴表演”“自由活动”“合作探究”,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往往表面上热闹、活跃,但这样的参与往往流于形式,其有效性如何?对学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有多大?这些都引起了人们的思考。那么,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呢?

第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课程标准中渗透着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因此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学习,教材中一些浅显的知识通过学生的预习是能够自行解决的。但是,不能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去看书,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可以编制适当难度的预习提纲,保证预习的有效性。有的学校课堂45分钟教师只穿插讲解十分钟左右,剩余时间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自主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回答,一个学生不能回答完整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人多思路广,学生实在回答不出的,要循循善诱。

第二,要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力争做到人人参与,听、说、读、写、论、演、做相结合相统一,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课堂上不是旁观者、被动接受者,他们的智慧得到启迪,能力得到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第三,教师应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虽然不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但可以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全过程,通过示范、讲述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以平等的姿态、饱满的情绪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总之,应让学生立足于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师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自信,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过程互动、探索交流、思维拓展的效果,从多个层面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3.有效实现情感、精神目标

培根说:“学史使人睿智”,这就是历史的魅力。这种睿智不单是历史知识带给人们的“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教学充满着情感,有情感才有精神,正是历史教学渗透着强烈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与历史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升华为精神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以情感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激励学生的爱憎之情,是尤为重要的。“科学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基础,那么人文精神就是社会发展的价值方向。”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我们更要注重教学内容意义的挖掘,对美好人性的历史知识深度开发,通过历史知识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理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珍爱生命、关心同伴、独立思考、不屈的抗争等。爱国主义教育也是历史课的重要任务,教师应通过对我国历史上各种杰出人物和优秀群体的形象,美不胜收的历史文物、古迹,悲壮的、热烈的、欢乐的历史场面的回望,激发学生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自豪之情,逐步培养对祖国真诚热烈的爱。另外,生态文明教育、廉政教育、真善美教育……这些都应渗透到历史教学中,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科学观,使历史教学效果有效升华。

总之,要达到历史教学的“有效”,除上述观点外,教师还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文化修养、加强教学技能、求实创新、勇于实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2]于向东主编.上好一堂课的22个关键要素[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22、259

[3]扈中平主编.教育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156

〔责任编辑:庞远燕〕

作者:易荣华

上一篇:马赫和爱因斯坦探究论文下一篇:招投标阶段建筑工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