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资产科护士护理论文

2022-04-15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与干预对策。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分析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使产科护士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结果:通过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妇产科护士的心理素质。最大可能地取得患者和孕产妇的信任,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低年资产科护士护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低年资产科护士护理论文 篇1:

信息化系统在产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探讨信息化系统在产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开发了产科护士培训系统,该系统结合产科护士专业的特点,从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思想文化素质等对护士进行了多方面的培训。结论:产科护士培训系统有助于提高护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有助于提高产科护理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使产科护理培训更加科学化、统一化、系统化。

【关键词】 护士培养;信息化系统;产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以及产科护理服务模式的转变,对产科护士专业培训要求也越来越高0。护士队伍的素质是我国医疗护理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必要条件0。因此为了尽快满足护士专业培养的需求,适应时代的挑战,提升护士的水平和护理管理绩效,我们结合产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开发部署了产科护士培训系统,取得了满意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系统的介绍

1.1总体结构介绍

本系统操作简单,无需安装,易用性强,功能强大。系统的总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1.2 具体内容介绍

1.2.1 护理知识:

主要包括了《护理学基础》、《高等护理学》等高校教科书,《病例书写基本规范》、《护理技能操作》等基础护理知识和操作规范,配以相应的护理操作视频加深理解,并提供了三基题库供护士学习后及时复习。

1.2.2专业知识。

主要是產科护理知识,包括了正常产前、产后护理及产科常见疾病护理,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培训,围产期保健知识培训,胎儿电子监护知识等专业技能知识和产科护士职业暴漏防护等安全基础知识。

1.2.3 其他知识。

包括三部分:护患沟通技巧知识,良好的沟通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减少护理纠纷。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医院的规章制度,方便护士随时查询和参照执行。计算机应用的知识,包括一些常用软件如office的实用和文献文档的查阅方法、医疗器材使用说明书等。

1.2.4 情景模拟与案例分析

产科病人孕产过程中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如羊水栓塞、大出血、子痫抽出、新生儿窒息抢救等。用Flash技术模拟这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围绕某一主题,将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虚拟再现出来,从而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这种方法可以培养产科护士的观察、分析和临床决策能力,提高了护士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变急救能力,锻炼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而评判性思维已经成为评价当代护士核心能力的方法之一00。

1.2.5 经验学习

内容包括了国内外有关的论文,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护理问题和对应的解决方案,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心得等,帮助护士随时查阅学习。

2 系统的使用

系统服务器架设在医院内,护士只需登陆医院局域网,打开浏览器,验证成功后即可使用系统所有的功能:(1)查找学习:查找和学习所需要的资料;(2)温故知新:温习学习过程中薄弱环节,在线做题检验学习成果;(3)知识共享:借鉴别人的经验,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 效果

系统通过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建立考核评价指标。客观评价以基础护理技术考试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的分数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主观评价是以护士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主要是病人对护士的评价)相结合,将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和应急能力等内容进行量化,作为主观评价指标。

通过1年半实践取得初步成效。(1)病人满意率从92%上升到98%,患者投诉由7例下降至2例。(2)护士对系统的满意率达到98%,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20%降低至10%。(3)在医院青年护理知识竞赛中,两名产科护士分别获得一、二等奖。(4)发表国家级论文1篇,省级论文4篇。

4 讨论和体会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质量逐渐提高,产科护理体制的不断规范、护理范畴的不断扩大、护理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是以良好的产科护士素质作为基础0。因此培训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产科护理人才队伍,对我国人口事业发展至关重要。把产科护士培训工作与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系统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效率,促进了护士的业务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科学素质等多方面的成长,完善规范化了护士的培训工作。

对于产科护理人员来说,通过建立产科护士培训系统,调动了产科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缩短了培训过程的时间。培训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培训课程和培训时间,安排培训计划,掌握培训进度,灵活性强,充分培养了自身的主动学习意识和能力0。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生动模拟现场的环境,使用图像、声音、视频等交互,有效地调动了护士参与到学习活动的热情,降低了护士的学习曲线,提高了护士的判断力与应急能力,从而在恶劣的条件下迅速做出判断,根据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另外一方面,对于护士长及带教老师来说,在传统产科护士培训模式中,大量的培训任务使她们只能一边培训一边工作,处于较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中,强度大,易出错,培训效果难以保证。系统的使用减轻了培训过程中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的工作量,降低了时间和精力开销,提高了工作效率,将规范统一后的信息放在系统上,可以供学习人员反复查看,做到了培训系统化,内容统一化,管理规范化。

通过系统的使用,也给每名产科护理人员交流护理知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为知识分享提供了方便可行的工作环境,让每名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减少了新护士的学习难度,促进了新护士的发展成长和整个科室的知识转化和创新。

综上所述,通过本系统的使用,规范了产科护士的在职培训,使培训工作摆脱了繁琐、低效的工作模式,提高了护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产科护士的理论水平与实际工作能力,营造了护士队伍学习现代化技术的良好氛围,提高了产科护理质量,使病人和医院真正从护理信息化建设中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 杨玲,杜雪平,王永利,苏秀玉. 中国社区护士培训方法研究. 中国全科医学, 2011,14(31):3608-3619.

[2] 丁春花,兰宝珍,陈碧. 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培训模式的探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27(9):64-65.

[3] 施翠芬. 巫向前护理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气质与技能的相关性研究. 护理学杂志, 2009, 24(12):78-81.

[4] 李慧,唐四元,宋爱芹. 护理学研究生评判性思维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华护理杂志, 2010,45(10):919-921.

[5] 王敏,尚少梅. 国外社区护士“核心能力”概况. 护理管理杂志, 2011,11(2):121-131.

[6] 王庆华,王凤,栾树荣,郝玉玲. 成人教育护理管理学网络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0, 16(31): 3808-3809.

作者:徐友环

低年资产科护士护理论文 篇2:

试述影响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与干预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问题与干预对策。方法:本文作者通过分析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使产科护士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结果:通过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良好的护患沟通,对护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妇产科护士的心理素质。最大可能地取得患者和孕产妇的信任,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结论:产科护士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通过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为广大孕产妇创造一个宽松的休养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护患沟通;人性化管理

俗话讲,“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产科护士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已经成为一类特殊的职业群体,她们的工作关系到母子的性命安危,她们每天都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既影响对孕产妇的护理,同时也会影响护士本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直接影响着护理工作质量。因此妇产科护士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及时正确地进行心理干预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分析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使产科护士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现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1 影响产科护士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1.1 由于产科护理工作繁杂,导致护理人员内分泌紊乱

产科护理工作由于节奏快,工作繁杂、琐碎,同样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产科护士的劳动强度往往要比其它科室的护士高出几倍。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足,轮班、夜班频繁,三班倒生活无规律,生物钟节奏被打乱,容易使人体内分泌紊乱,易造成情绪激动及不良心理状态,严重地影响产科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长期下来特别容易导致心理问题。产科护士每天听到的是婴儿的哭闹声和孕妇痛苦的呻吟声、看到的是血腥、零乱、嘈杂的环境,加上每一个产妇经常有多个家人陪伴,产科很多治疗和护理工作都在家属的监督下进行,增加了产科护士的心理负担。特别是新上岗护士,初期面对工作总是感到信心不足,精神紧张,在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急救技术、应急能力等方面欠缺,往往影响护理操作技术的正常发挥,工作不顺利时就会产生焦虑、紧张、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个人心理素质和临床护理操作的发挥。

1.2 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危险性,成为职业暴露的高风险人群

由于产科护理服务的直接服务对象为是身处分娩特殊时期的女性,并且在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另外产科日常工作中接触患者和进行侵入性操作较多,在观察产程、进行阴道检查、接产时及进行产前、产后各项护理时,经常要接触产妇的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另外,在对产妇进行接产、会阴切开及缝合、注射缩宫素、静脉输液等操作环节中,极易发生锐器伤,上述情况使产科护理人员,成为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1],无形中也增加了产科病房护士的心理负担。

1.3 对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分娩,众多产妇的心情是复杂的,一方面为新生命的来临感到兴奋激动,另一方面又对分娩感到恐惧不安。许多产妇把分娩视为痛苦而又危险的人生关口,大多数人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担忧等心理。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观念日益增强,对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产科护士须密切观察产程前后和新生婴儿的变化,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所以产科护士常处于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另外孕妇到医院生孩子时,有些家属因为医学知识缺乏,所以对我们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工作的期望越来越高。

2 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2.1 加强妇产科护理人员的培训

通过开展岗前培训,使低年资护士真正深刻体会增强工作责任心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首要前提,护理人员应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本着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巡察病人。能够认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激发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学会换位思考,假如我是患者是什么感觉,这样就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2.2 良好的护患沟通

作为一名产科护理人员,只有正确地运用护理沟通技巧,可更好地促进医患良好沟通。同时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建立护患和谐关系的桥梁,作为产科护士要在治疗护理前后要向患者及家属作好解释及注意事项,在暴露病人隐私部位时注意遮挡,顾及病人的心理感受。尽量少用专业术语,少用命令式的口气。每一位怀胎十月的孕妇,都是盼望自己能够顺利度过分娩关口。在分娩的时刻,她们特别希望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上的支持。因此,护理人员应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使孕产妇入院就感到温馨如家。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要认真、细致、规范,运用恰当的形体语言,可使病人消除顾虑,增加信任感。护理人员鼓励孕产妇消除紧张与焦虑的心情,树立信心,从而顺利分娩。

2.3 提高妇产科护士的心理素质

过大的心理压力能使人过度疲劳,当护士面对各种工作压力而出现心理问题时,作为管理者应为护士的心理健康提供帮助,体现以人为本,应尽可能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合理分配人员,以缓解因工作紧张而导致的心理压力,应尽量为护士提供一个心理上感到安全、宽松、积极的工作氛围;为减少产科护理人员锐器伤的发生,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防渗漏、耐刺的收集盒,减少锐器暴露,配备必要的防护隔离措施[2],做好护士的职业防护;对新来的护士做好心理疏导.让他们及早认识特殊的工作环境应尽快适应,使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通过对产科护理人员实施相应的心理干预,结合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有的放矢的对产科护理人员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另外开展培训,使妇产科护士通过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水平,在工作中善于平衡自己的心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通过各种积极的方式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激励的能力[3];巧妙交替脑力与体力劳动,尽可能提高自己的心理耐受力,一旦在工作或生活中受阻,及時调节,提高适应能力,遇到病人家属情绪激动时要学会忍耐、避免与家长争吵。

3 讨论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核心,也是直接进行护理的医院成员[4]。产科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产科护理工作量较大,拥有较高心理及业务素质的产科护理人员队伍更是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前提。本文作者通过分析产科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使产科护士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术、良好的沟通技巧,为广大孕产妇创造一个宽松的休养环境,最大可能地取得患者和孕产妇的信任和配合,从而进一步了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甘明霞,产科护士潜在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 [J]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0.

[2] 张秀娟,齐继红,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29(8):7139-7140

[3] 王斌,浅谈情商与护理管理[ J ]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2):2014.

[4] 苏银青,以人为本理念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8(8):558.

作者:莫咏梅

低年资产科护士护理论文 篇3:

苏州市区护理队伍现状与建设的研究

摘 要: 目的:对苏州市区多家医院部分护士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保证护理队伍人员的身心健康,保持护士队伍持续稳定,保证护士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方法:本研究采用量性和质性结合的方法,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和访谈10名在职15年以上的护士。结果:本调查得出70.1%的护士认为目前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缺乏,51.1%的认为护理队伍年轻化,47.7%的认为护理工作压力大、超负荷,37.5%的认为护士队伍稳定性差,32.9%的认为护士待遇低,还有的认为缺乏专业知识、考核检查过于频繁、护士地位低等。结论:正确认识和分析护理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稳定护理人员队伍。

关键词: 护士队伍 现状分析 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发展,医院规模不断扩张,医疗技术不断更新,对护理专业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道出了护理工作在临床中的重要性,在保障医院声誉、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维护医院良好就诊秩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加上民众对护理服务需求层次不断提升、护理专业本身的不断延伸和细化等,势必对护理专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要求更高。而护士本身入门要求高(需要通过国家执业考试、定期注册等)、地位偏低、收入少、辛苦程度高及频发的伤害医护人员现象、独生子女等一系列原因导致报考护理的人员逐渐减少,护士流失率较高,护理人员紧缺、职业倦怠情况明显在各医院可见,因此如何稳定护理人员,建设好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队伍迫在眉睫。

本研究随机选取苏州市区多家医院部分护士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从参政议政角度提出相应措施以促进护理队伍建设,以保证护理队伍人员身心健康,保持护士队伍持续稳定,保证护士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以利更多民主受益。

1.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分三阶段进行。准备阶段:收集一般资料、进行文献检索、专家咨询、设计问卷等。实施阶段:(1)随机选取苏州市区多家医院部分在职护士发放自制的《护理队伍现状与建设措施》调查问卷200份,其中196名为女性,4名为男性,63.7%来自三级医院,31.9%来自二级医院,4.4%来自一级医院。回收问卷200分,回收率为100%。(2)重点访谈10名在职15年以上的护士。(3)对访谈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束阶段:统计分析、评估总结、撰写报告。

2.结果

2.1基本资料。

本研究中15名为带教老师,4名为护士长。年资和职称构成分别如下表:

2.2护理队伍现状。

2.3护理队伍建设措施分析。

调查中还有部分护士提到要注重专业素质培养、提高管理者能力、增加编制比例、对护士进行心理辅导等措施促进护理队伍建设。

3.访谈结果

本研究重点访谈10名在职15年以上护士,访谈中某医院的一名护士谈到该医院由于扩建新院,床护比(床位数与护士的比例)由原来的1:0.4将至1:0.3,在2015年的招聘中新进150名护士,如此一来,一大批年轻护士来到医院,需要大批量培训,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培训护士的时间。另一方面,这些新进护士将来要结婚、生孩子,继而休婚假、产假,便会加重医院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该院的医疗技术力量走在全市前列,护士流失率不高,约占4%左右,护士地位在该院也较高;该院对护理管理者的培训是规范进行的,各层次护士进修培训是具有针对性、分层次进行的,在这一点上护士的满意度还是较高的,但因为要求高,确实很辛苦。另一家正在实施扩建的医院在床护比方面得到了不一样的答案,该院现床护比已经到达1:0.4,护士待遇近三年已提高很多,目前该院多数护士认为待遇满意,护士地位则受到护士自身主观感受影响较多。还有被访谈的护士谈到,因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护理人员从自身角度出发,考虑生育二胎,而这种情况,医院大多不会增加护理人员;还有一些护士因为本身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加上护理工作要求高、考核多,导致常常以各种理由请假,由此就会相应增加其他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使护士长等叫苦不迭;此外,护理教学和科研增加了护士很多工作量,如学校和医院合作办学、护生见习和实习等要求比原来有了更高要求;访谈中护士还谈到在如今高负荷、超强度的工作环境下,如何保证它的质量?还有一些访谈者提到,高龄老年病人越来越多、加上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开始走向衰老,老年人的思想观念顽固、心理问题多,因孩子工作压力大可能导致老年人非正常死亡比例越来越高,无形中造成护理工作压力大、难度高;被访谈者再三呼吁,要求媒体正向传播护士的工作性质,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倡导全社会尊重护士、爱护护士,保证他们安全的执业环境,以便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4.护理队伍现状及原因分析

4.1现状分析。

4.1.1人员缺:随着苏州市各大医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缺乏护理人员,临床一线护士明显缺少;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医院产科生育人员骤增,同时护士中符合国家政策的相继开始生二胎,医院从长远考虑,未必会新增护理人员,造成护理人员紧缺。

4.1.2流失高:近年来新增护理人员具有年轻、适应能力强、反应快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不少缺点,如刚刚踏入临床,经验不足,因为年轻缺乏稳重性和纪律性,部分年轻护士自己都还需要父母的照顾,对患者的照顾能力较弱,向往轻松岗位,不安心护士职业。同时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法定节假日基本加班或者调休,继而造成部分护理人员转岗或辞职。

4.2原因分析。

4.2.1年轻化,人员素质低:苏州市区各家医院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扩建新院,医院缺少护士,为了保证医疗任务正常运行,因而在这几年中扩建医院每年招收的护理人员大大增加,访谈中谈到某医院由原来每年招收护士几十名到现在的三四百名,年轻护士比例增多,调查中苏州某医院工作5年内护士比例大于30%。增加招收人员的同时降低招聘要求才能满足医院需求,如学历、综合素质降低;继而带来年轻护士的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4.2.2待遇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与护士频繁的夜班、病房内的来回奔波、各种抢救、患者的高要求等相比,护士得到的待遇工资明显低很多,本研究调查中苏州市区的护士年收入平均在10万左右,虽然有几家医院近年来收入有所增加,年收入可到达12万~15万,但有部分医院工作10年的护士年收入也不过7到8万之间。

4.2.3考核多、不实用:医院因为要丰富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造成从上而下的考核检查非常频繁,本研究调查中,医院平均考核在每月一次,多的可达到每周考试,少的一年考四次。同时有各部门抽考,夜班有总值班护士长抽考,对于年轻护士的考核更频繁。

4.2.4缺乏发展规划、前景不明确:现在社会上有些人认为护士这一行除了赚钱不多、很辛苦以外,还要做一些基本护理治疗措施,以及生活护理,这样护士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尊重,在护士为病人做好生活护理的同时,不但没有赢得病人的尊重,更显现出它的社会地位日渐下降。因而导致护士缺乏职业发展规划,以每天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为目标,不考虑长远发展。

5.对策

5.1增加立法保护,提高护士待遇。

《护士条例》于2008年5月12日开始实施。这对我国147万名护士而言是一份节日厚礼,是我国护理队伍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护理事业将更健康、有序地发展[2]。根据2015年3月1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站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医院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护士福利待遇,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建立医护合作机制,健全临床支持系统,规范临床用药行为,减少护士从事非护理工作等,加大支持保障力度。2015年11月1日《刑法修正案(九)》的医闹入刑法律生效,虽不能完全杜绝医闹伤医行为,但是对这种违法行为,能起到有效的震慑和遏制作用。国家政府部门已经逐步出台相应法律法规保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护理人员社会待遇,依法执行女性护士的婚、孕、产、哺乳等有关政策规定,保障其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让护士“减负降压”[3]。

5.2加强媒体宣传,正向激励护士。

改变社会对护士的传统观念,对正确认识护士地位起正面引导作用,对护士本身起到激励作用。SARS期间,大量媒体把焦点对准医护工作者,尤其护士救死扶伤、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得到广泛、有力宣传,使社会人士对护士的工作及作用有了较多了解,改变了社会对护士的看法,护士地位明显提高。

5.3增加护理人员,提高护士素质。

为适应社会需要,医院不断从规模和服务内容上扩大,护理工作的内涵也在不断拓展,诸多原因导致护理人员严重不足。本研究中床护比不达标的医院明显存在,部分医院床护比虽已达到我国国务院标准,但与以上地区和国外还是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加上高考政策的放宽,报考护理的人员整体素质下滑。政府部门应从源头上加大护理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一方面保证护理人员的比例,另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和技能,以确保肩负人民生命重任的人员不负众望。

5.4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专科护士。

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指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目前苏州市陆续开展的糖尿病、PICC(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伤口造口等门诊,都由相关专科护士坐诊。能够提供高水准专业护理的专家型护士人才已成为当前护理学发展的新方向。专科护士可以像医生一样坐诊(看病、治病),也可以被邀请参加疑难杂症的会诊,不再是简单机械性重复劳动,彻底突破了护士打针、发药的职业发展局限。专科护理专业性强,做好了就相当于相关领域的“专家”,实际工作中她们感觉更有价值和成就感。因此,应加大财政投入,在儿科危重症护理、急诊急救、产科、骨科、临床营养支持等更多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养。

5.5简化护士考核,加强实用培训。

护士频繁的考试在全国普遍存在,每月甚至每周都有,经常让护士有身心疲惫的感觉。问卷调查中有提到原来只考护理和“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现在又增加了护理操作、护理常规、职责制度、应急预案、安全管理、文件书写、法律法规、消防安全等。如果遇上医院创“三甲”时,为了达到规定的标准,医院工作必须全面提升,还会加大考试量,增加考试次数。其实许多考试内容并不适合岗位需求,目前考的是“全科”,事实上大多数护士岗位相对固定,轮转机会少。提高护士的素质不能太急,考试不能太频繁,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培训和考试,可将护士考试相对集中地进行。

优质护理一直是卫生部门的工作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重视护士目前的工作困境和压力。正确认识和分析护理队伍建设中的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以提高护理质量,从而稳定护理人员,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平的护理队伍。

参考文献:

[1]施林燕.发挥护理文化作用[J].加强护理队伍建设,2010,9(9):151159.

[2]吴欣娟.结合护理工作实践贯彻落实《护士条例》[J].护理管理杂志,2008,8(5):4-6.

[3]韩启德.提高护士地位增强护理专业吸引力[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5-6.

作者:黄文娟 纪忠红 庄梅宝 闻彩芬 向敏

上一篇:家庭保健健康管理学论文下一篇:音像出版社组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