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建设投资环境论文

2022-04-16

摘要: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油田产能项目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保障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顺利实施以及油田产能的有效提升。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项目建设投资环境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目建设投资环境论文 篇1:

关于依靠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地方经济的思考

[摘 要]加强重点项目建设能够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在其他项目中的率先带头作用,寻找地方经济发展的着眼点,集中现有资源力量保证重点项目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重大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进而提升地方经济发展的质量,推动地方经济走向更科学化、持续化的发展道路。文章结合“重点项目建设”的概念,指出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难点,并提出了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重点项目建设;地方经济;思考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4.043

1 重点项目建设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中面临的难点

1.1 用地供给无法满足项目建设需求

近年来,为了规范土地使用流程、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减少非法占用土地资源现象的发生,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出台了各项规范制度,使得土地征用的难度加大。重点项目土地审批需要通过层层的审批,项目土地征用审批更加规范。土地征用难现已成为制约重点项目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重点项目甚至存在无土地的情况,使得重点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难以推进,不利于重点项目的顺利落地。此外,随着园区等项目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扩大,使得人民群众对土地增值的期望越来越高,导致重点项目征地成本增加、难度加大。

1.2 重点项目建设资金缺口大

全球经济危机对各国经济发展以及资金流动产生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同时国家扶持政策毕竟具有一定的限度,现存的银行贷款体系尚未发展成熟,使得重点项目建设面临融资渠道狭窄、资金缺口大的困境。部分重点项目承建方自身资金实力薄弱,难以维持整个建设过程,使得重点项目实施举步维艰。同时,有些重点项目不惜将土地抵押以获得银行贷款,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银行贷款不能及时到账,项目建设只能被迫停止。

1.3 投资、发展环境亟须进一步完善

环境是吸引外部因素的基础,良好的投资环境可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但是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与经济发展相对应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欠缺,严重制约了重点项目的实施。同时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过度干预,相关规划、土地征用等手续烦杂,项目审批不能及时审批,使得项目前期推进缓慢。此外,不同的地方其治安环境、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这些环境因素不够完善,导致重点项目的推进困难重重。

1.4 重点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

由于重点项目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使得“重争取、轻建设”以及“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重点项目建设难以真正落实和推进。同时,重点项目储备体系的缺失,使得项目筛选缺乏科学的方法,重点项目筛选的质量不高,无法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更无法体现社会发展的动态性。此外,受重点项目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的影响,导致重点项目管理虽然具备包保责任人,但是大都没有落实在纸面上,往往流于形式,重点项目缺乏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无法及时发现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受到严重影响,项目建设的质量无法切实确保。

2 加强重点项目建设以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

2.1 着力解决用地供给问题

为了推动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应着力解决土地供给问题。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地向上级部门争取土地指标,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中。同时协调好与当地土地部门以及规划部门的关系,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需要。另外,还要制订合理的土地拆迁补助方案,按照国家规定发放补偿费用,切实保障补贴费用能够如数、及时送到群众手中,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经济利益不受侵害,让当地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最后,还要充分地挖掘现有土地资源潜力,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防止土地闲置和土地浪费现象的出现,为重点项目开展提供必要的土地支持,尽快实现依靠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构想。

2.2 拓宽项目建设融资渠道

国家作为重点项目实施的重要投资主体,应进一步加大对地方重点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为当地经济增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全面地掌握国家建设资金投资方向的变化趋势,充分发挥国家投资的倾斜政策,做好重点项目与上级有关部门的衔接工作,为重点项目实施做好资金准备。银行贷款是解决重点项目资金缺口的重要途径,所以,重点项目承建方应与银行保持联系,不断地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银行最新贷款政策,为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到银行贷款,推动项目快速实施。此外,还应积极地鼓励和引进民资资本以及外资的投入,倡导和支持独资、股份合作制等融资方式,最大限度地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到重点项目建设中,有效化解重点项目融资困难的问题,保障重点项目的如期开展,进而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赢得更多的机会。

2.3 改善和优化项目投资发展环境

首先,应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尤其注重土地、税收法等方面政策的制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在当地建厂发展,进而完善当地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当地经济的平稳发展。在不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地简化服务流程,缩减项目审批时间,严格规范行政行为,为重点项目建设前期准备工作提供充足的时间。其次,加强地方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当地对重点项目建设的承载能力,满足重点项目开展需求,进而推进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再次,还要加强当地治安管理,营造良好的项目投资与发展氛围,有效消除项目建设中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最大限度地避免重点项目建设中的法律风险,为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和谐的法制环境。最后,不断提高当地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形成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良好社会风气,增强当地影响力,为当地塑造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的重点项目,进而推动当地经济产业升级,实现当地经济的长远发展目标。

2.4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制

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结合自身发展的情况,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做好重点项目筛选储备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重点项目筛选与储备的方法,切实确保重点项目的质量,充分地发挥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带动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还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大局,统筹当地经济发展的全局,谋划和选择出有利于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项目,建立重点项目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将重点项目与当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广泛地争取重点项目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在当地的落户,对重点项目建设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以切实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脚步。此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还应认真落实包保责任制,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牵头领导、一个分管领导、一抓到底”的包保管理方法,明确各自的管理职责,有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2.5 加大重点项目监管力度

重点项目涉及的利益群体众多,对社会的影响力大,其建设开展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在依靠重点项目建设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全面推行资金监管制度、招投标监管制度以及合同监管制度,并强烈要求项目实施人员严格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加大重点项目监管力度,切实确保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进而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建设对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

3 结 论

重点项目建设是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大动力因素。因此,应始终坚持“抓重点项目就是促跨越”的理念,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在當地区域的实施,以重点项目带动大投入,进而推动当地经济大发展。将重点项目作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确保地方和谐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及时发现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笑霞.加强新罗区重点项目建设的若干思考[J].绿色科技,2016(18):203-205.

[2]孙文娟.精心组织领导加大统筹力度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工作[N].西藏日报(汉),2017-04-09(001).

作者:唐伟

项目建设投资环境论文 篇2:

浅析油田产能项目建设管理

摘 要: 石油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油田产能项目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保障着油田勘探开发的顺利实施以及油田产能的有效提升。本文在对油田产能项目进行概述并对项目建设应用技术进行评析后,提出项目建设管理措施,如设立管理组织,加强前期论证,加强项目建设监管,健全油田产能经济评价体系,健全后评价制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等,力求探索高效的项目建设管理方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油田开发打牢基础。

关键词: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管理

石油企业的产能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专业领域多, 投资大, 投资控制和管理的难度也大。所以项目管理在油田产能建设中尤为重要, 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及其未来的生存发展。过去油田企业以粗放型管理模式为主, 油田处于初、中期开发阶段, 储量品位高, 万吨产能建设所需工作量小, 新井产量高, 经济效益相对好, 管理上相对较粗。但近年来, 油田步入开发后期, 后备资源匮乏, 老油田含水上升快, 原油操作成本逐年升高, 新井产能显著降低, 并且每年的投资环境总是和工作量不匹配, 如果仍按照以往的粗放型管理, 势必给企业生产带来沉重的成本负担, 导致市场竞争力弱化。这就需要我们尽快建立与现代化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健全以效益为中心的多专业集约化产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

一、油田产能项目建设概述

建设油田产能项目是一种风险性较大的资源开发项目,它通过优化设计采油方案、有效布井钻井、提高油气储量等途径,以促进油气生产能力的转化。这一生产过程涉及到油气勘探、开采、综合配备等多个项目内容。基于油气资源深埋地下的不确定性,即使在应用了先进勘探技术的情况下,也不能完全保证开采出具有非实体形态特征的石油资源,并在认清油气水分布的情况及产能情况时存在较大难度,这也增加了油田产能项目的风险性。

同时,油田产能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地面、地下的各种信息不断交换,内外协调工作量大,其所包含的油藏、钻井、测井、采油、地面建设等多个工程,需要配合多学科技术,技术密集程度较高。

二、油田产能项目的特点和管理方式的选择

产能建设项目作为油田企业建设项目的一种,是油田企业在改革开放后创新管理机制,运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产能建设,把新发现探区或老区新发现的油气储量开发出来,以弥补产量递减,保持油气的稳产、增产,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油田产能建设项目,除具有一般工程建设项目特点的共性外,还具有本身的特性:高风险性: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属于资源开发项目,高投入高风险。地下油气资源是构成项目的基本要素,也是影响项目成败的最大不确定因素;地下资源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地面方案的设计;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存在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如项目地域群众的阻挠、洪水等,因而给项目带来不同程度的风险性。对资源条件的依赖性: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油田地质条件、油层条件、原油性质好坏、油层的天然能量是否充足、油层物性是否良好等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复杂因素。项目内容的整体性:油田产能建设项目要求地面、地下协调配合,地面规划必须服从地下的变化,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相互配套,而且无论是地下钻探还是地面工程,中间环节和工序繁多,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协同配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生产能力。严密的程序性: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建设有很强的程序性,从钻井、试油、地面建设、采油、集输等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环节又有其独特的施工程序。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节奏可以加快但程序不可逾越,必须遵守石油工程项目建设的客观规律。组织协调的复杂性:油田产能建设项目涉及部门众多,包含了油田内部地质研究、工程设计、油井钻探、地面施工等诸多专业单位,同时还要应对项目地域各级地方政府和一般民众,因此能否把内外所有关系协调好,就成为项目目标能否如期实现的关键。基于油田产能建设项目的特点,项目式组织结构是油田产能项目的最佳选择。

三、油田产能项目建设的管理措施

1.设立管理组织。项目管理组织的设立,有利于实现项目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合理配置。一般来说,项目管理组织的结构有三种:职能式、矩阵式和项目式。职能式组织是以实现专业分工和规模经济为目的,赋予每个人以特定的任务;项目式组织中,由项目经理引领团队全面控制特定的项目;而矩阵式组织结合了前两种组织形式的特点,它由职能部门经理提出企业发展计划等工作,而项目经理则只对其中某些结果感兴趣。

2.加强前期论证。油田产能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是建设工程中的关键环节。油田产能项目具有投资高、风险高特征,项目管理部门应当注重对建设开展前期的论证,认真分析和评估各方面影响因素,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模拟软件,研究和讨论每一个技术方案,以便于积极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实际问题,避免误区和浪费。加强前期论证,还要求各部门建立生产责任制,明确权与责,明晰相应的奖惩制度。

3.加强项目建设监管。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系统,并加强各采油厂的成本控制管理。建议由专门的项目管理组织制定工作量、成本、进度等跟踪报表,从而让管理层及时了解工作的进度、掌握方案实施效果,通过对比成本、效率、偏差等,不断完善相关的财务制度。与此同时,要充分重视油田产能项目的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知识和风险防范技能的教育培训工作。

4.健全油田产能经济评价体系。目前,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前期可行性研究论证体系,它为技术方案的制定提供着一定经济评价方法,但是,这一评价方法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不适应当前油田的发展现状。为了规避油田产能项目的高风险,应当制定配套的产能建设经济评价体系,用合理的风险评价制度去考量油田项目的开发与效益,引领项目的建设。

5.健全后评价制度。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主要是对成本、技术、计划与绩效等进行评定。评价要以全面、准确的数据作基础,以相应的经济评价软件作支撑。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具有自身特点,更注重盈利能力的评价,所以此后评价与一般项目的后评价不完全相同。建立和健全油田产能项目的后评价制度,体现出评价的全面性,对项目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为各类项目提供指导意见。油田产能项目的后评价制度内容应涵盖:目标、前期工作、地质油藏工程、生产运行、投资与经济效益等多项评价,评价时要兼顾各项工程之间的联系。

四、结语

油田产能项目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具有风险性高、投资大、涉及面广、技术密集程度高、生产难度呈递增趋势等特点。针对目前油田产能项目建设管理的现状,合理利用能源,通过采用项目式组织结构开展产能建设项目管理,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科学决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缩短了建设周期、提高了工程质量、控制了投资规模、开发了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吴耀兴. 中国中小型建筑企业的发展探讨[J]. 建筑技术开发,2010(01).

[2] 吴卓华. 交通建设工程中加强项目管理的探讨[J]. 现代交通技术,2011(03).

[3] 韩国波,周文国. 基于国际竞争环境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发展策略研究[J]. 煤炭工程,2006(02).

[4]白思俊.现代项目管理[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5]刘国冬, 王雪青.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作者:黄佳玮

项目建设投资环境论文 篇3:

强化项目管控 助推转型发展

摘 要:为了进一步摸清铜川市项目建设情况,发挥固定资产投资对铜川市经济结构转型的引领带动作用,我们深入基层,先后走访了60个项目建设现场。以现场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了解项目建设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关键词:项目建设;资金土地;优化环境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较大回落的情况下,铜川市仍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12.48亿元,同比增长20%,高于全省14.3个百分点。

从产业结构看,一、三产投资增长稳定。1~5月全市第一产业投资9.29亿元,同比增长21%;二产投资38.91亿元,增长8.6%;三产投资64.28亿元,增长28%。

从增长因素来看,基础设施成为带动铜川市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1~5月完成投资33.74亿元,同比增长114.3%,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92.7%。从区域投资情况来看,新区投资形势不容乐观。从房地产行业来看,目前铜川市房地产市场已进入周期性调整和结构性矛盾集中释放时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铜川市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但支撑转型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依然较少,投资增长的后劲不足。1~5月,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个数51个,同比下降7.3%;亿元项目完成投资35.72亿元,下降12.3%;10亿元以上施工项目只有5个,而产业类项目仅2个。目前支撑铜川市投资增长主要靠“修路”和“盖房子”,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亿元以上大项目和产业类项目缺乏,难以支撑全市投资持续较快增长,亦难以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另外,从调研中我们还发现一些涉及项目建设具体环节、严重制约项目顺利实施的问题,主要是:

(一)思想观念和发展环境制约

部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意识淡薄,一些部门和干部的全局意识、服务意识不强。一些项目业主沿袭传统的家族式经营管理模式,影响了项目建设进程和投产运营的效益。近年来,尽管我们在发展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行政审批、报备、许可等方面仍存在不少拖拉、推诿甚至故意刁难的情况,令业主单位望洋兴叹;水、电、气、路等配套设施滞后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些服务性垄断行业开出高价令业主单位难以承受;在处理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偷盗建材设备、扰乱办公秩序等不法行为时不够及时有力,业主单位迁就当事人,助长了不法人员的气焰,严重挫伤了业主单位的投資信心和积极性。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①手续办理拖拉严重影响项目运作。②征迁难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主要障碍。③项目建设环境差。

(二)生产要素制约

土地和资金是制约项目建设的两大“瓶颈”。

1.土地“瓶颈”

从调研情况来看,黄堡工业园区基础设施、耀州区锦阳新城、秦鼎年产30万吨节能环保耐火熟料生产线、董家河镇A片区开发、药王生态湿地湖公园、铜川德荣国际酒店、陕西体育专修学院等项目均受制于土地问题,难以顺利推进。

(1)供需矛盾突出。近年来,国家为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实行最严格的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用地规模,并通过占补平衡、按年度分配用地指标、带项目批地、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和打击力度等举措,实施节约用地、控制用地规模的国土政策,从而导致宏观上的土地需大于供。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尽合理。一是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很好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建设用地的区域布局不适应,造成有建设用地规划的没有项目可建,有项目建设需求的无地可用;三是有建设用地规划的区域(地段)不宜建设和开发,宜于开发建设的区域(地段)又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土地利用效率不高。一方面用地指标十分紧张,另一方面却存在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主要表现形式是:批多用少,甚至批后闲置,有的土地已闲置十年之久未予清理;借项目建设之名圈地投机的情况不少;一些土地待估者已经改变项目建设用地初衷,企图通过倒卖土地牟利的问题显现;部分土地“虽批征难”,致使有的项目迟迟不能如期进地开建;部门管理滞后,对存在的问题解决不力,使不少问题多年得以留存。

2.资金“瓶颈”

调研中,新区道上太阳城、水晶岛、新区医院二期工程、坡头工业园区城乡统筹华原新镇一期等项目都存在资金不足问题。主要成因有:一是项目建设资本严重不足。前期论证不充分,盲目建设或一些不可预见因素而引发资金缺乏症,导致项目半途而废;二是超预算、超规模建设,引发资金链断裂;三是银信支撑乏力,融资手段单一;四是配套资金难以到位,受限于地方财力不足,对于国家投资建设的一些项目,市县本级做不到足额配套。作为基层政府,一方面有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千方百计争取国家项目,另一方面又为高额配套资金的筹措犯愁,一些争到手的国投项目,因地方配套资金跟不上而成了烫手山芋。

(三)管理体制和机制制约

一些跨地区项目,其建设业主不在铜川市辖之内,协调指挥机构为临时机构,工作人员从相关单位抽调,内部管理协调难度大,需要与地方乡镇、村、组以及上级和市内外行政管理部门等多方面的协调,一个环节出问题,项目运作就得停下来,矛盾纠纷调处理周期长、难度高,影响项目的正常建设。如华能铁路专用线占地涉及富平县、三原县,协调难度大,工作推进缓慢。

三、对策建议

在当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只有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核心,真抓实干,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有力有效保增长、促转型,保持铜川市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一)强化项目管控,助推转型发展

我们不仅要着力保障当前急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又要着眼长远,储备一批事关全局和发展的战略性项目,不断增强发展后劲。以工业园区为主,谋划和实施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引领作用的优质工业项目,促进铜川市工业经济结构转型。

(二)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思想观念和发展环境制约

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各部门务必认识全市项目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深刻认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对铜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以零障碍和高效率推进项目建设,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促转型。

二要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积极推进商事制度的便利化,推进政务公开,按照负面清单的要求,促进审批制度改革,强化部门责任制、办事时限制和责任追究制,厘清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标准,严肃执行客户诉求查处结果和反馈制度,保障项目顺利运行。解决好行政部门各自为政、偏执一端、效率低下、贻误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三要处理好项目占地与村民利益的关系。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发挥乡村干部的重要作用,搞好群众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按规定给予失地农民必要补偿,同时运用项目解决当地农民再就业问题;对于超出法律政策允许范围的无理要求,既要做好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争取群众理解,又要依法依规办事,敢于打击和严肃处理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偷盗器材、敲诈勒索、恶意串连闹事等违法犯罪行为,近期应集中查处一批扰乱重点工程建设秩序、破坏重点工程建设环境的典型案例,以震慑教育地方。

(三)深化体制改革,突破土地和资金“瓶颈”

1.用好增量盘活存量

一要向上争取必要增量,统筹用好土地指标,确保增量向工业园区倾斜,向大项目好项目倾斜,向最紧迫的民生工程倾斜。二是盤活存量,对已审批或划拨的国有建设用地进行全面清理,对未按国家规定和合同开工建设造成闲置撂荒的,按规定依法收回,同时收取土地闲置费,退回原缴纳征地费用,将收回的土地重新调剂分配。三要做好土地储备工作,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园区承载能力。四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单位面积投资强度,探索集约立体发展模式,加强用地动态监测管理。

2.竭力化解资金矛盾

一要增强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实行财政资金+民间资本的合作模式,包括PPP融资模式,搞好一批公共、公益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二要发展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大项目、好项目,面向国内外和全社会广开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园区和企业以土地、房产等有形资产以及股权、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融资,采取配股、约定回报等形式,吸引投入;三要发挥金融机构重大作用。由政府牵线搭桥,将好项目与银行信贷对接;四要搭建新的投融资平台,以市开发投资公司为样板,组建一批专门从事融资服务的公司,鼓励各类中小企业投资、信贷、担保公司扩大资本金和信贷规模,创造条件引进发展一批民间银行,建立金融风险防控机制、担保再担保机制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社会性融资机构健康发展。

(四)创新工作机制,服务项目建设

1.推进机制创新,以服务促项目

抓好《铜川市服务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办法》的落实工作,完善项目服务机制,创新要素保障条件,重点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服务管理滞后、要素保障不力、建设环境不良等“卡脖子”问题。

2.精简审批事项,优化服务流程

建立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环评、报建等行政许可联网会审和一个章子管到底的制度,制定约束审批权限、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周期的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项目建设的便利化。

3.优化投资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搞好新区、园区、景区的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商业、金融网点、学校、医院、文化、公共交通、保障房等服务设施配套,加强行政执法检查的分析研究,严控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干扰项目建设现象的发生。

作者:窦磊磊

上一篇:项目管理通信工程论文下一篇:证券法的修改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