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2024-05-10

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

(征求意见稿)

以实际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当前全党的共同任务,也是我省各族各界青少年的崇高使命。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于引导云南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云南,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认真贯彻落实中青发[2007]27号《“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共青团“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按照团中央统一部署,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为重点,深入系统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动员组织广大团员青年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

二、目标要求 通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通过教育培训、理论研讨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培养对象和内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其中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我省高校中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包括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包括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1.大学生骨干培养

工作目标: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三下乡”和“四进社区”等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力争在全省村镇社区建立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基地100个,实现万名大学生骨干挂职锻炼的目标。

——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对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部分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一次省际高校交流活动、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或与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格局: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按照分级负责、分层实施、分类施教的原则,指导高校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定期开展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大学生骨干培训,努力构建全省、州(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训的工作格局。团省委、省学联每年对全省主要高校200名以上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年的重点跟踪培养,以“五个一”为主要内容,即确定一个课题,选配一批导师,参加一次不少于一周的集中学习研讨,参加一次不少于两周的挂职锻炼,撰写一篇有深度的调研报告。各市(州)团委、学联和省直团工委参照这一模式,每年对本地本系统高校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不少于400人次,院系团学组织对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进行轮训。

2.共青团干部培养

工作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团干部,帮助团干部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培养大局意识,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研讨。依托省工青妇干校,借助省委党校的师资力量,举办多样的理论学习研讨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教育培训和研讨,着力增强团干部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

——参观考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我省贫困地区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开展专项的课题调研,提交调查报告。

——挂职锻炼。一是继续实行基层团干部到团省委机关挂职学习的制度,继续推荐我省团干部到团中央机关和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二是试行上级团的机关干部到基层的挂职锻炼制度;三是试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团干部的相互挂职培养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团干部到地方、企业等其它单位的挂职锻炼制度。

——出国培训。进一步加强我省共青团、青联组织与有关国家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组织优秀团干部参与青年国际交往活动;努力开辟青年国际交流项目,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

工作格局: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实施共青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层次。团省委每年有计划地培训市、县两级团委书记、副书记150人左右,市(州)团委、省直团工委负责下一级团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对基层团干部,要争取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五年内使全省农村基层团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基层团委书记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3.青年知识分子培养

工作目标:加强党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教育,引导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亿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主要内容与方式:

——社会服务。开展“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行动、博士团服务地方、“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青年知识分子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国情考察。启动“青年知识分子国情考察团”,每年定期组织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就涉及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或基础性课题,深入到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农村基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考察调研,形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

——高端研讨。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研讨班、论坛、交流会等方式,组织青年知识分子集中学习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各自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打造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之间交流沟通、共享信息、研究协作的平台。

工作格局:建立键全云南省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网络。团省委依托省青联、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组织,与省社科院、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等单位与部门合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00人次的社会服务、100人次的国情考察和100人次的高端研讨活动。市级团委和各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团委可参照团中央、团省委的做法,加大对本地本单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团结力度。

四、指导原则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青年树立榜样、树立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其他青年。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组织引导优秀青年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解和认识。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共青团、青联、学联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计划地加强组织培养,同时充分调动各类优秀青年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突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作的连续性,既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同时又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举荐等各个环节对他们进行培养。

五、工作保障 1.组织分工

全省范围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工作在团省委党组的领导下,由学少部牵头、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共同实施。学少部负责培养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组织部负责器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宣传部、统战部、城青部负责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的实施;统战部负责三类群体的对外交流及与港澳台交流;宣传部、学少部负责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保障;宣传部负责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各地各单位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单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逐步建立领导决策、议事协调、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通过重点项目和活动,推进各类青年骨干的培养。

2。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各级各单位团组织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培养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省工青妇干校及高校业余党团校、各类理论社团等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强大网络阵地。三是师资保障:团省委将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高校“两课”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等,组织力量编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系列丛书。

3.机制建设

一是在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助。三是成立“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会“,按照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的要求,每年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探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途径、新方法。四是各级团组织要探索完善定期向党政组织积极举荐优秀青年人才的机制,积极推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人才培养规划,推动党委政府把优秀的青年人才纳入相应的后备人才培养范围。四是健全推介机制,通过云南省青年五四奖章、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云南省优秀共青团员、云南省优秀团干部等评选活动,加大对重点培养群体中优秀典型的选拔、表彰、宣传和推介力度。

六、工作要求

l、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级团组织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主动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参与到“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来,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

2、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各级团组织要围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目标和任务,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选准着力点,狠抓落实,务求实效。

3、广泛宣传,扩大影响。通过宣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扩大社会影响力。要广泛整合资源,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提升活动品位,扩展活动内涵,增强活动的辐射力。各州市、高校团委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案计划、做法等文字和图片要及时上报团省委,领导小组办公室将通过网站、简报等方式反映各地进展情况。

篇2: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按照共青团中央的统一部署,共青团湖南省委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总结前阶段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团中央制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团省委研究制定了《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现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方案》要求,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附件:《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共青团湖南省委员会 2007年11月23日

附件:

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在我省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湖南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共青团湖南省委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中青发〔2007〕2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政治任务,目的是要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广大青年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巩固党在青年中的群众基础,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的兴旺发达。

二、对象与内容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是大学生骨干、共青团干部和青年知识分子。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全省各级各类学生干部、学生社团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等方面成绩

突出的优秀学生;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全省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我省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1.大学生骨干培养

工作目标: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学习。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一周的集中理论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等为学生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举办形势报告会,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大学生骨干的理论素养和辨析能力。

——实践锻炼。每年组织大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两周的基层实践锻炼。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一线开展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民宿体验、参观考察等活动,增加大学生骨干对国情和社会的了解,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志愿服务。组织大学生骨干每人每年参加不少于100小时的志愿服务。通过在校园内、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增强大学生骨干的社会责任感。

——对外交流。创造条件,组织部分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参与一次国际交流活动或与港澳台地区青年的交流活动,帮助大学生骨干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

——课题研究。要求每个大学生骨干在培养期间,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一份研究报告,以提高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工作格局: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学生干部培养规划(2006-2010)》有关要求,构建省、县(市)、高校及院系四级培养的工作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团省委、省学联举办“湖南自治省大中专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每年对全省高校4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和为期一年的跟踪培养,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导师辅导、评价考核等机制。各县(市)团委省直团工委参照这一模式,每年对本地本系统大中专学生骨干进行集中培训。各大中专学校校级团学组织每年对本校主要学生骨干进行不少于40人次的轮训,院系团学组织对班级主要学生骨干进行轮训。

2.共青团干部培养

工作目标: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团干部,帮助团干部了解国家发展形势,培养大局意识,提高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主要内容与方式:

——理论研讨。以省团校为主要依托,举办形式多样的理论学习研讨班,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等重要课题进行教育培训和研讨,着力增强团干部参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本领。

——参观考察。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团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进行参观考察,了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并根据培养目标设计开展专项的课题调研,提交调查报告。

——挂职锻炼。一是继续实行基层团干部到团省委机关挂职学习的制度,继续推荐我省团干部到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学习;二是试行上级团的机关干部到基层的挂职锻炼制度;三是试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间团干部的相互挂职培养制度。同时,积极推进团干部到地方、企业等其它单位的挂职锻炼制度。

——出国培训。进一步加强我省共青团、青联组织与有关国家青年组织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组织优秀团干部参与青年国际交往活动;努力开辟青年国际交流项目,进一步拓展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

工作格局:按照分级分类、全员培训的原则,结合实施

共青团干部“百千万”教育培训工程,进一步突出重点,提高层次。团省委每年有计划地培训县(市)、乡镇两级团委书记、副书记40人左右,县(市)团委、省直团工委负责下一级团组织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工作。针对基层团干部,要争取将其纳入各级党委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在五年内使全省农村基层团干部、企事业单位、学校和社区基层团委书记普遍接受一次培训。

3.青年知识分子培养

工作目标:加强党史、革命史和改革开放教育,引导青年

知识分子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自觉走与实践结合、与人民群众结合的道路。

主要内容与方式:

——社会服务。开展“科技之光”青年专家服务行动、博士团服务地方、“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下基层”等工作,通过多种方式,拓展青年知识分子走入社会、服务基层的渠道,发挥他们的知识、技术优势,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促进他们的学术研究与实践更紧密地结合。

——国情考察。启动“青年知识分子国情考察团”,每年定期组织部分青年知识分子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方向,就涉及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热点问题或基础性课题,深入到

党政机关、厂矿企业、农村基层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考察调研,形成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

——高端研讨。通过举办高层次的研讨班、论坛、交流会等方式,组织青年知识分子集中学习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研讨社会热点问题,交流各自学术领域的前沿发展,打造一个青年知识分子之间交流沟通、共享信息、研究协作的平台。

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湖南省青年知识分子培养网络。团省委依托省青联、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与省社科院、教育局、科技局、科协等单位与部门合作,每年至少组织开展40人次的社会服务、40人次的国情考察和40人次的高端研讨等活动。县(市)级团委和各大中型企业、大中专院校团委可参照团中央、团省委、团省委的做法,加大对本地本单位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的培养和团结力度。

三、工作保障 1.组织分工

全省范围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工作在团省委党组的领导下,由学校部牵头、机关相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共同实施。学校部负责培养工程的总体设计、协调建议和督促落实,并重点推动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实施;组织部负责团干部培养工作的实施;联络部、宣传部、青工部负责青年知识分子培养工作的实施;联络部负责三类群体的对

外交流及与港澳台交流;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负责提供志愿服务机会;办公室负责协调相关工作保障;省团校负责阵地建设、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理论研究。

各地各单位团组织要切实加强对本地本单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领导,成立相应领导机构,逐步建立领导决策、议事协调、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通过重点项目和活动,推进各类青年骨干的培养。

2.硬件保障

一是经费保障:各级各单位团组织应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和挖掘社会资源,为培养工程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二是阵地保障:要依托省团校及高校业余党团校、各类理论社团等,强化阵地建设;努力构建能够广泛影响青少年的强大网络阵地。三是师资保障:团省委将广泛吸纳专家学者、党政领导、企业管理者、社会知名人士等组建开放式的湖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导师团,为培养工程提供师资保障。四是教材保障: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高校“两课”教材、中央编印的理论读本等,组织力量编写切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需要的资料和教材。

3.机制建设

一是在培养工程实施过程中,要通过规范培养时限、科学安排内容等途径,健全培养机制。二是建立重点培养对象信息库,切实加强跟踪培养,为他们的成才发展提供切实帮

篇3: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1.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高校的优秀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共产党始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十分关注, 认真贯彻实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是在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上, 将青年学生培养成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 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意识形态领域一直都是我们同西方敌对势力激烈争夺的重要阵地, 如何抵挡住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强大攻势, 应对意识形态的复杂局面, 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3. 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 夺取政权不容易, 要想掌握好政权并长期的执掌好政权更加的不易, 祖国的未来在青年, 党的希望也在青年,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中国共产党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基础工程。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对青年学生的影响

1.培养青年学生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 而大学生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接班人, 也要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忠实追随者。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只有青年学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进而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信念牢记在心。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做出正确认识判断的基础上建立的,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也一定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一定有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作为抱负。而作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就应把实现全人类的共产主义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统一起来, 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坚定青年学生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以及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培养青年学生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青年学生只有做到真学、真懂, 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做到真信、真用。要让青年学生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就必须更深层次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前提。青年学生经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可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明白这两种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得出的, 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可以使青年学生利用大学得天独厚的条件, 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成为一名合格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3.培养青年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经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养, 使青年学生成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作为一名社会英才, 就应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肩负起党和人民对青年学生的深切期望。我国正处于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时代的发展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培训可使青年学生具有与时俱进的社会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代共同发展的, 青年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 敢于探索、勇于创新, 结合中国国情, 利用最新的马克思主义成果来指导中国共产党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4. 培养青年学生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

中国共产党一向提出要从实践中走出来, 最终要回到实践中去, 无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理解, 还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经过了很多次实践才得出的真理, 大学四年的学习阶段是由校园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阶段, 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在学校期间应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 走到基层去, 深入了解国情, 锻炼自己的能力, 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 回到学校后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 才能更好地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英明的领导, 只有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让中国真正的强大、富强。

三结束语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性工程, 我们应深刻地认识到其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对我们的国家、民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认真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各项工作, 不走形式、不空谈, 切实将每项工作落实到位, 认真实干, 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合格的接班人。

摘要:“少年强, 则国强。”青年的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的兴衰, 加强中国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学习, 对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高校应成为培养青年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摇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现代青年学生,影响

参考文献

篇4: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青马工程;大学生;培养;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D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260-01

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5月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旨在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武装自己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地青年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接班人。高校共青团组织认真实施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论教育与实践培训,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是一项极其艰巨又意义重大的工作。

一、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一)我党几代领导人十分重视对青年一代政治理想的培养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壮大,同几代领导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导密不可分。马克思主义思想将中国共产党员团结和凝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早在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就向全党指出过,为了我们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政策,而且要培养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的接班人。邓小平同志也特别重视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他反复强调“解决组织路线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是选好接班人”,“要选好人,人选好了,帮助培养,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成长起来我们就放心了”。2002年5月15日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80周年的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党的事业离不开青年,青年成长更离不开党”,“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用新观念、新视角去看待青年,善于发现青年人才,大力培养青年人才,放手使用青年人才,使他们各显其能、竞展才华”。

(二)青年一代精神信仰缺失随着中国经济的极速发展,世界把目光投入到中国,中国青年更在世界一体化的大潮中,感受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体制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造成思想的多元化,更多体现在对经济对功利实效的追求,信仰缺失成为青年一代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校共青团作为高校青年思想工作者,创新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思想者,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2007年5月,党中央和共青团中央充分认识到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意义,在北京率先启动了大学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二、培养方式探究

(一)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对于现代青年来讲理论课的设置必须丰富新颖、能够与社会发展、社会现状相关。目前高校在四年期间对政治理论课的设置都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课程,如果在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课程设置中仍然讲相同的理论、相同的知识,那么学员们肯定会感到乏味与无聊,容易使学员对政治理论的课程产生厌倦,造成与培养相悖的结果。青年学生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对新鲜事物敏感,关注时事,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事物的自我见解。在现今发生的特殊事件上、重大问题上设置一些专题讲座,既利于给思想茫然、看问题偏激的学生指正方向,又有利于学生正确的看待重大事件。

(二)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更加深刻认识理论的基本措施。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应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实践活动。目前高校所教授的政治理论知识涉及的时代背景相对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的年代多少有偏离,将理论知识融合于实践中,更利于大学生揣摩体会理论并在实践中自如运用理论。

(三)建立专业培训网站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是新时期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者的新形式,针对当前大学生热衷运用互联网的特性,在学校共青团网站上建立一个青马工程的专门网站势在必行。网站内容可包括近期的学习课程、活动安排、网上理论课程链接、活动新闻报道及学员的心得体会、学习意见反馈等等。网站的建立开辟了学员自学的园地,使学员们在业余时间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提高了学员学习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符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网站更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在网站上学员可以获取相关活动的第一手信息。学员也可以将自己对理论学习、实践活动的意见看法发表出来,利于学员的学习和成长。网站这一平台可以将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激发了学员相互学习的情绪,促进学员学习的热情,可以说,一个优秀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培养工程网站的建立健全,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培养方式多样化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

从现实情况来看,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应当看到,当代大学生没有经过艰苦环境的锻炼,对党和国家的历史、国情缺乏深刻了解,社会经验不足,鉴别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采用多样化培养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时事讲座的开展,使得大学生学员了解国际社会发生的大事,并通过正确权威的角度明析事态发展和事态真相;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弥补了大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通过共青团组织的规范化实践课程设置,使得学员在实践中获取社会经验,了解当代社会发展,了解民生,增长学生社会责任感、社会担当感;网站及校园平台的建立,让学员畅所欲言,提出利于学员成长的合理化建议,健全了学员的培养机制。总之,利用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弥补了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单一方面的不足,利于学员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作者简介:赵薇(1983— ),女,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哈尔滨师范大学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牡丹江师范学院团委干部,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与培训。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篇5: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对大学生理论学习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进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实施,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青年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中青发[2007]27号)有关精神,按照学校党委的工作要求,围绕共青团长安大学第二届团代会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重要意义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青年学生思想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面对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对于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努力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新时期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责。党的要求和青年的使命始终决定着共青团的光荣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握党对共青团的根本要求,就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青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青年,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年,深入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不断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把广大青年学生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自觉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的方向前进,始终不渝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培养目标

坚持不懈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学生,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针对青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实际需求,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青年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国情及形势政策的了解,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组织机构

根据《关于成立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暨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长大党[2008]32号),学校成立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组织实施。

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白 华 副组长:田新民 张骞文

成员单位:组织部、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党校、团委、学生就业与发展服务中心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

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校长:白华(兼)。各院系要成立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四、培养格局和培养对象

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分校、院(系)两级实施。

1、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性阵地。由院(系)团委(团总支)结合本院系实际,依据本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对院系团学组织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每期培养的学生骨干不少于本院系学生总数的20%。

2、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提升阵地。学校举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每年对全校200名左右学生骨干进行为期8个月的培训,培养重点是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理论学习骨干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培养对象需经过院(系)团委(团总支)差额选拔推荐和一定形式的考察公示。

五、培养原则

1、坚持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突出抓好品学兼优的校、院两级团学干部、学生社团骨干、理论学习骨干以及在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骨干等重点群体,促进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成长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周围学生树立榜样、确定导向,进而辐射带动全体学生。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挥共青团第二课堂思想育人、实践育人、创新育人、文化育人的优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大学生骨干学习和掌握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校、院两级团学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实施,有计划地加强组织培养,同时,又要充分调动培养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开展日常学习,加强自我教育。

4、坚持阶段培训与长期培养相结合。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的连续性,既要针对各类优秀青年群体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又要坚持贯穿始终,从选拔、培养、使用、举荐等环节对他们进行长期培养。

5、坚持教育引导与满足需求相结合。要格外注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这一特殊要求,着重加强理想信念、信仰立场、理论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又要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及大学生骨干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培养内容和方式,有计划、系统性地开展培养工作。

六、培养方式

1、专题报告——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就党的创新理论、重要战略思想、重大政策以及社会思潮、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专题报告,帮助培养对象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2、社会观察——利用青马网站的社会观察专栏对培养对象进行正面引导,组织撰写社会观察报告,培养学生骨干独立思考、思辨甄别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3、红色教育——组织培养对象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等,观看爱国影片、优秀共产党员事迹影像材料、重温入党宣誓等,增强学生骨干对革命传统精神的理解,增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认同。

4、实践锻炼——组织培养对象到学校、政府机关、社区、企业等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实践锻炼或挂职锻炼,引导学生骨干了解基层、认识国情,磨练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5、志愿服务——组织培养对象在学校、城市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服务、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骨干服务他人、贡献社会,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6、交流研讨——组织培养对象外出访问、参观,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提高对外交往能力,并就就学习、实践、出访中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交流,以激发主动探索的精神,培养批判性思维,锻炼表达能力,多方交流,共同提高。

7、课题研究——组织培养对象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成果,以提高观察思考、研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8、素质拓展——组织培养对象参加各种专业化的能力训练、素质拓展,开展相应的活动进行情景模拟体验,帮助培养对象提高以社会化能力为核心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综合素质,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需要的实用知识和技能。

9、廉洁教育——通过组织学生骨干观看教育题材和反腐倡廉题材专题片,邀请学校纪委领导作专题讲座等形式,以帮助学生骨干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形成廉洁高尚和自觉遵纪守法的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七、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

各院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应遵照培养目标和原则,科学、专业、系统地设置培养课程,并通过建立一定的制度进行严格的教学和教务管理。可参照《长安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校骨干班教学和管理大纲》(见附件1)作出相关制度安排。

八、保障机制

1、政策保障。各院(系)团委(团总支)要将“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作为今后共青团工作的重点,划拨专项经费,挖掘多方资源,争取政策指导。

2、队伍保障。各院系要建立一支包括党政领导、专家学者、社会知名人士等在内的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保障教学质量。

3、教材保障。在充分借鉴中央编印的相关理论读本、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骨干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需要,推荐或整理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框架、社会思潮等方面的读本和学习资料,在不断丰富的办学实践中,建设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精品课程,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科学使用的教材体系。

4、阵地保障。各院(系)要充分动员和发掘各方面资源,在党政机关、事业企业、社区农村、学校部门中建立一批稳定的挂职锻炼基地,为学生骨干提供挂职锻炼机会,在实践中丰富学生骨干的社会阅历,提升综合能力。

5、网络保障。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和优势,加强网络阵地建设,为各级学院学习理论知识、提升能力素质、交流心得体会提供有效平台和载体,切实为学员服务。

6、教务管理保障。建立大学生骨干培养校、院(系)两级种子库,对培养对象逐人建立学员档案,对学员培训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设定量化指标,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评价,在结业时评定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对不及时参加培训、表现不积极、考核评价不合格的学员进行中期淘汰或不予结业。

篇6: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安徽农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意见

各学院党总支、团总支:

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党赋予共青团组织的首要政治任务,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国家兴旺发达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为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我校广大青年,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引导他们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校党委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决定组织实施安徽农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学生,促进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总体思路

按照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通过构建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培养的工作格局,组织我校专兼职团干和学生骨干,参加以理论武装工作阵地建设、理论集中学习、实践锻炼提高为主要形式的成长成才活动。

三、培养对象

按照“分级培养,分层负责”原则,我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对象,共分校级、院级和班级三个层次分别进行。

校级培养对象为:我校专兼职团干、校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以上优秀共青团员、学校主要学生干部(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管理委员会学生干部、各学生分会主要负责人、各理论类学生社团主要负责人等)。

院级培养对象为:学生分会学生干部,各班级团支部、班委会成员。班级培养对象为:优秀团员、优秀学生社团会员、入党积极分子,班级其他成员等。

四、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以校党委副书记王华丽同志为组长的工程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此项工程的领导与协调工作。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校团委,主要负责工程实施的协调工作和校级学习班的组建、课程安排、学习监督、日常管理等工作。各学院成立相应的工程实施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学院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

五、基本内容

1.组建、扩充理论武装工作阵地

一是充分整合我校团内外各种资源,依托业余党校、团校,筹建校级团 -1-

学骨干学习班,各学院组建相应层次的学习班,为工程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各级学习班设立辅导员、班长各一名,辅导员主要负责活动的组织、学员学习的监督检查等,班长协助辅导员做好活动的开展工作、学员联络工作等。

二是充分利用校园网、《安农青年》网站、校报、《安农青年》报等校园媒体,开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论坛”专栏,构建各层级学员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了解农业政策、交流学习方法经验的理论武装工作阵地。

2.集中组织理论学习

一是建立学习班定期集中学习制度。以专家讲学、互动讨论等形式专题集中学习。校级学习班每月进行约三个小时的集中学习,其他层级的学习班应每月进行约两个小时的集中学习。理论集中学习时间一般安排在周六或周日下午。

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主,以农业政策学习、言语理解与文字综合分析学习、法律常识学习等内容为辅。

二是建立理论学习定期交流汇报制度。各层级学习班,建立理论学习定期交流汇报制度,为掌握学员学习情况和促进学员交流提供平台。

交流汇报主要以检查作业、知识测试、举办交流会或演讲会、实地调研考察、撰写论文等形式。

3.广泛开展实践锻炼

一是开展岗位挂职锻炼活动。校级学习班组织学员利用在校课余和寒暑假“三下乡”时间,进行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的实践学习。挂职锻炼岗位主要为校内工作助理、基层乡镇长助理、企业经理助理等。

鼓励各学院工程领导小组充分利用“三下乡”时机和院企合作办学、学院产学研基地、企业见习制度等平台,积极争取相关校外挂职锻炼岗位。

二是开展志愿服务。一方面,利用节假日和课余闲暇时间,各级学习班组织学员开展以义务清扫卫生、帮助孤寡老人、免费爱心家教等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广泛宣传我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安徽基层的先进典型,鼓励学生毕业后服务西部、扎根基层。

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清明、国庆等重要节日,各级学习班组织学员参观革命圣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四是开展生产技能学习。各级学习班组织学员广泛参与“涉农技能竞赛”活动,以此为载体,促进学员农业知识和农业技能的提高。

五是组织参观考察。各级学习班组织学员参观新农村建设示范乡镇,实地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进展,撰写调研报告。

4.大力扶持理论类学生社团

加大对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小康社会研究会、-2-

学生农业经济研究会为代表的理论类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加强理论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对理论类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划与指导;指导理论类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对理论类学生社团活动资金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活跃理论类学生社团。

5.不断扩大优秀青年对外、对港澳台和校际之间交流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积极争取各种对外和对港澳台交流机会,认真做好对外、对港澳台和校际交流青年的组织与选拔工作。

6.培养和树立优秀青年典型

培养和树立学生身边可比可学的先进典型,引导学生骨干学习先进、争当先进。一是要深入开展“感动校园”十大校园人物评选(第二届)活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优秀团干、优秀团员、优秀学生社团会员、优秀学生社团干部的评选工作,进一步完善推优工作机制,加大推优工作力度。

六、实施时间

此项工程从2007年10月中旬开始实施。

七、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高度重视。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教育青年学生,把广大青年学生更好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程的领导。

2.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各学院要按照本实施办法,制定相应层级的实施细则。校直相关单位要加强协调,精心组织,切实做好工程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

3.认真总结,不断深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各相关单位要及时、认真总结工程实施中的经验,把该项工程的开展不断引向深入。

4.严守纪律,保证质量。各层级学习班要建立相应的监督考评机制,加强对学员的纪律教育,确保学员遵守班级的各项制度,按时到课,按时参加实践活动,按时参加汇报交流活动,以此提高学习的效率与质量。校团委将把各学院团总支组织实施此项工程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工作之中。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学工部

共青团安徽农业大学委员会

2007年9月24日

-3-

附件一:安徽农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王华丽

成员:胡小松朱立军刘惠东孙勇吴冬梅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勇(兼)

附件二:

-4-

附件三:

安徽农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校级学习班定期专题学习计划

篇7: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张新童

201084074059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班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一、采访计划安排:

采访时间:2012年10月24日

采访方式:电话、面谈

采访题目: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

采访目的:在当代社会的大背景下,能否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起来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将关系到我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败,在校大学生开展青马工程具有十分迫切与必要的意义。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采访对象:宝鸡文理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青马班班主任党建波老师,参加过青马班培训的学生和未参加过培训的学生。

重要内容: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学生干部队伍。

二、采访语录:

1、采访青马班班主任党建波老师:

我:党老师,您好!我能占用您些时间问些有关青马培训班的问题吗? 党老师:你好,我现在正好不忙,问吧。

我:我想问问咱们学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青年马克思工程培训班的?

党老师:咱们学校是从2009级的学生开始的第一期,到现在已经开展了3年了,现在是第六期。

我:嗯,好的,老师,咱们学校为什么会突然想到开展青马班的培训呢?

党老师:嗯,这还得把时间拉回到2007年的5月份,当时由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共建和谐社会”汇报交流会在北京举行。以此为标志,“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正式启动。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热情勉励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努力成长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响应共青团中央的这一举措,我院结合全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断提高大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

我:那咱们学院青马班课程都是怎么设置的?

党老师:咱们主要是通过四个阶段来完成一期的学习:

第一阶段:会在规定的时间进行集中授课,进行理论培训,授课的老师均为我院的骨干老师,他们有着自己的讲课风格,通过各自富有个性的讲课模式,让学生从中受益。要求学员必须认真做好学习笔记。

第二阶段:把学员分为若干组,要求各小组组织开展管理学、心理学的自学活动,各组织联合开展专题工作研讨会,并就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干部就工作与大家广泛交流和分享。

第三阶段:全体学员外出参观学习,去一些国有、私有企业,去学习人家的管理模式,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等内容。并且定期组织学员参与素质拓展训练以及团体心理辅导,让他们在拓展活动中懂得如何团结、合作、如何去应对自己所遇到的各类突发事件。并撰写心得体会。

第四阶段:各小组针对给定的课题进行分组讨论,并撰写研讨报告。

培训结束后,各学员上交一份培训心得,电子稿纸质稿各一份,每篇字数不得少于2000字。

我:谢谢党老师的回答,让我也从中受益匪浅,那作为班主任,您最终想通过青马班的理论

和实践的学习,让学员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

党老师: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素质全面的学生干部队伍!

我:好,我明白了,党老师也是为了通过这些学习,让学员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和世界观,那让我们一起祝愿文理学子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吧!谢谢党老师接受我的 采访。

党老师:不客气,再见!

我:老师再见!

2、采访参加过青马班培训的学生:

我:学长您好!作为第五期青马班优秀学员的代表,我想采访您几个问题。

马煜伟:你好,我很乐意接受你的采访。

我:学长,您是怎么参加青马班培训的?

马煜伟:嗯,我当时是咱们文传院学生会生活部副部长,积极上进,系里老师就推荐我去上了。

我:那你们都在青马班进行哪些知识的学习?

马煜伟:嗯,我们通过不同方式,比如说文字、影片等,来学习革命先辈的一些先进事迹,和他们的重要思想,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思想。

我:那你觉得所学的这些枯燥的党政理论思想文化,对自己文化课与平时生活有用吗? 马煜伟:在我看来,我很喜欢学习这些方面的文化知识,因为我本人就比较关注时事政治,即使我不喜欢,那我也觉得这些伟人的世界观、方法论,都能影响到我的生活,让我懂得遇事冷静,为人宽厚等优秀品质。

我:那你们一般实践科目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马煜伟:我们曾经去过蒙牛的工厂,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还去过一些福利机构,去和那里的老人、小孩沟通、聊天,帮他们解决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我:那你是怎么脱颖而出成为优秀学员的呢?

马煜伟:呵呵,这个其实没什么,我只是在学习和实践期间,比其他人多一些专心和投入罢了,觉得能够来到这个培训班,就要让我这段时间升值,让我有所获。

我:哈哈,马哥说的真有哲理性,我现在是第六期的学员,我也定会像你一样多一份专心和

投入,让自己有所获,谢谢马哥接受我的采访。

马煜伟:哈哈,好的好的,我们日后再见,再见!

我:再见!

3、采访未参加过培训的学生:

我:学姐你好!我是文传院的学生,想采访你几个问题可以吗?

学姐:你好,当然可以。

我:学姐,你知道我们学校有一个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吗?

学姐:知道呀!

我:那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青马班的呢?

学姐:我觉得挺不错的,这个培训班它能够集中一部分思想先进的学生,进行集中学习,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毕竟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的思想参差不齐,没有很高的思想意识,往往为了自己的一些私利,损人利己,青马班的学习,是对他们思想的一个净化,人格的一个提升。

我:那你觉得课程设置怎么样呢?

学姐:我个人反正挺喜欢他们的社会实践这一科目的,因为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没有多少人会主动出去走走,一个合格的大学生,除了学好文化知识外,还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这样才能才竞争激烈的当下社会有容身之地。

我:好的,那如果有机会你会接受青马班的培训吗?

学姐:当然啦,我一定会的。

我:好,那祝愿学姐早日成为青马班的学员,再见哦学姐。

篇8:云南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方案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建设,创新

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宝贵的人才资源,所以,在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观教育中,“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意义深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是党和国家赋予全国各高等院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战略任务,我们党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建设。其中,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明确了大学生政治思想理论工作的方向,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发表讲话指出:“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下青年人才的培养目标。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知方面主流是健康向上、积极有利的,但是,毋须讳言,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有的还相当突出,比如:淡化政治、崇尚多元、功利取向、信仰缺失等等。究其根本,当代大学生在“青马工程”的教育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树立和自觉践行还远远不够。在当代,对大学生“青马工程”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务必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并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创新“马克思主义信仰观教育”。

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内涵的界定

对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内涵的界定,学者陈鸿雁认为:马克思主义者,是“指一批把共产主义作为自身最高理想,精通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积极、主动为实现自身理想而奋斗的时代精英”,并能够与时俱进地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不断完善自身的青年群体;体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强劲的创新和发展潜力”五个方面的内涵特征。

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的必要性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的本质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其性质来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础上的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宏伟事业。因而,通过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来培养和造就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树立牢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当代大学生,就成为我国大学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追求。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与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我国广大群众思想意识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同时,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无硝烟的战争”呈现长期复杂性和尖锐性。这一切都极大地影响到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领域。只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引导多元化社会思潮,才能有效地引导我国广大群众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正确分析和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从而努力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则对整个社会具有“辐射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因此,通过加强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来确保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保证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繁荣昌盛。

(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和谐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化,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对内我们力争构建和谐社会、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繁荣富强;对外我们主张和平发展,实行平等合作交往、互惠互利。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发展体现在科技、经济、军事等“高、精、尖、新”成果方面的硬实力,更要发展体现文化凝聚力和辐射力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文化软实力既可以增强我国内部广大群众的凝聚力,形成强大的文化、思想意识、道德的认同感,也可以为我国硬实力的发展注入更多的动力、活力,为硬实力的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发展条件,同时,“文化软实力”本身就是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作为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心,就抓住了社会主义先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把握住了高校引领社会先进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大学生构筑更加坚实的精神家园,从而使一代又一代的当代大学生树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同理想信念、共同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理论上的先行者、思想上的先进者、行动上的先驱者.

(三)是坚持、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需要,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机遇,这极大地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指导地位。坚持“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深入持续开展,一方面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这就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高校要履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就必须深入细致地全面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作。另一方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需要:马克思主义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它既是一种政治方向,又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也是价值尺度。通过“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作的全面开展,引导大学生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准确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现象,正确鉴别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能动地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自觉地把个体追求与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统一起来,把个人奋斗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

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继续推进的思路与举措

(一)整合教育资源,营造“先进意识”氛围,形成“自育、自警、自省、自为”的强劲动力源泉。任何一个成功教育的实施都包含教育者对被教育者“德、智、体、美”的深化教育以及被教育者自身内化两个过程的有机统一。为更好地推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继续深入开展,我们必须对各级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各级团干部队伍、思想政治辅导员以及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队伍进行高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通过参加高端理论探讨、实地考察、社会服务、挂职锻炼和研修培训等方式,使他们从“骨子里”深刻认识到培养一代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国家兴旺发达、民族繁荣富强的重要意义。对大学生骨干要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方式,让他们充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我国的革命史和发展史,提高对实行青年马克思培养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与“自育、自警、自省、自为”的有机结合,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心,自觉构筑强化西方反动势力“和平演变”图谋的防火墙,使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广泛开展,不断取得日益辉煌的新成就。

(二)加强组织建设,优化培训机制,统筹社会各界力量齐抓共营、经验互鉴。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深入有效、持之以恒地进行,应创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机制,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一体化的“青马工程”育人环境。首先,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教育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良好的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教育环境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各级党组织和政府应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教育的重大意义,加强组织协调,保证“青马工程”教育的经费投入,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和青年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其次,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中的辅助功能。高校应通过与大学生家庭建立及时、有效的沟通机制、快捷的信息通报与反馈机制、共同教育与管理的协商机制、定期的双向汇报交流机制,优化高校“青马工程”的教育成效,在校园网中建立家长论坛等,充分发掘家长在“青马工程”中的教育功能,通过构建学校与家庭“青马工程”的和谐互动机制,充分发挥家长用亲情做好高校“青马工程”的教育工作,共同营造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第三,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和运用,开展形式多样的高校“青马工程”教育机制。各高校应成立由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意识形态的校领导任副组长,党办主任、宣传部长、学工部长、网络中心主任、团委书记、保卫处长等为成员的“网络信息管理领导小组”,配置专、兼网络管理员,建设好学校主流网站,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并对网上信息全天候监控和引导,确保校园网络安全、高效、有序运行,搭建内容丰富的综合交叉式的网络“青马工程”教育平台,开辟诸如“马克思主义经典重读”“中央文献”“教育视点”“党史资料”“网上党校”“热点聚焦”等相关栏目,使高校“青马工程”教育贴近大学生、贴近实际,从而加大高校“青马工程”教育工作的渗透性、实效性。另外,各地区、各高校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过程中,要加强典型经验的推广,各团省委、各高校要积极借鉴成功的经验,结合自己办学特色的实际,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的实施推向“质优效佳”的更高层次,以减少探索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不必要的支出,少走弯路,培养大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为社会输送新鲜血液、注入新的活力。

(三)创新培训形式,丰富培养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培养机制和岗位流动机制。首先,要在坚持重点培养和普遍培养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创新培训形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培养机制。第一,各高校从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拔高校“青马工程”工作者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尤其是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要不断提高他们的学术素养、理论水平。第二,立足校内在职培训,制订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加以实施。发挥各高校“青马工程”教育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青马工程”教育经验交流与专题研讨,促使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扩大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青马工程”教育的需要。第三,采取多种方式的进修培训。对从事高校“青马工程”教育的专兼职干部,有计划、分期分批地组织脱产进修学习,进一步提高其“青马工程”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第四,各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与国内知名高校建立定向委培关系,采取挂职、轮岗等方式,优化高校“青马工程”教育队伍的整体结构,培育多层次、高素质的“青马工程”教育专职队伍。其次,建立健全高校“青马工程”教育队伍的发展流转机制,采取“专、转、提、学、派”等多项措施,促进高校“青马工程”教育队伍的发展流动,使高校“青马工程”教育队伍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专”,就是鼓励部分高校“青马工程”教育骨干,长期深入地从事高校“青马工程”教育工作,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转”就是根据高校“青马工程”教育者本人的条件和意愿,在工作达到一定的年限后,可以专任高校“青马工程”教育专任教师或到其他岗位工作,同时,对一些实践经验证明不适合从事高校“青马工程”教育工作的人员劝转到其他工作岗位;“提”,就是对高校“青马工程”教育表现优秀、成绩突出者,给予破格提拔使用;“学”,就是选拔推荐一批有培养前途的高校“青马工程”教育干部攻读更高学位,到党校、行政学院学习深造;“派”,就是推荐派出,把高校“青马工程”教育成就突出的同志,选派到地方从事党政管理工作。通过“多管齐下”的高校“青马工程”教育队伍的发展流转机制,真正使从事高校“青马工程”教育的人员工作有良好条件、干事有支持平台、发展有作为空间。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第2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68-169.

[2]江泽民.纪念中国共青团成立八十周年大会隆重举行.新华网,2002-05-16.

[3]田建国.全球化环境下的思想道德教育[Z].光明日报,2008-01-16.

[4]《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新华网2007年10月08日.

[5]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21.

上一篇:母爱无处不在五年级作文下一篇:设计概论填空题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