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23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语文学科这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初中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1:

高职语文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功能及课程建设

内容摘要: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是保障专业技能教育有效开展的基础,而语文课程又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开展途径。本文通过在教学实践中建设高职院校的语文课程群,有效促进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语文 素质教育 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这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这一目标明确了专业技能的要求,也提出了包括人的内在素质的要求。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即要先“立德”,再“树人”。这也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培养标准,即除了专业技能训练,还应进行道德素质培养,才算完整的、成功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标准。目前,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在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方面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教育。

无论是在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是在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方面,语文学科都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笔者在高职院校尝试开发语文课程的素质教育功能,通过构建语文课程群并实施教学,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而为加强高职文化素质教育提供有效的实施途径。

一、挖掘高职语文课程的文化素质教育功能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换课程角色

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在高职语文课程建设中,要充分意识到语文的学科特性。以此为前提,充分挖掘和利用语文课程这一途径去扩充青年学生的知识面,使其接受文化作品及多元文化资源的熏陶,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更好的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因此,高职语文首先必须坚守阵地,然后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只有将高职语文课程的角色定位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平台,才能在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被时代淘汰,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创新课程模式、完善教学方法

笔者在所在学院开展了有关于语文课程和文化素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校园阅读传统经典作品的情况不太乐观,8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可以有效提高人文素养,多多益善,但实际上能阅读完四大名著的学生仅占调查人数的3%。在对语文课程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认识方面,71%的调查对象认为语文教育属于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应大力开展。对我院开展传统文化课程,并且33%的调查对象希望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通识课知识;32%的学生希望开展文学欣赏等文学素养类课程;35%的调查对象希望开展应用文写作等应用实践类课程。多项调查结果表明语文教育在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各类语文课程的全面开设,有利于整体提升高职生的文化素养。

因此,要注重挖掘高职语文课程的文化素质功能,在教育内容上体现我国优秀思想道德。课程是教育活動的核心,教育内容的融合主要体现为课程的融合,需要教师建立比例恰当的综合性语文课程体系。开设时应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针对语文类选修课程,应实行和必修课不同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制定好选修课程教学管理办法,促进语文类课程的顺利开展,确保文化素质教育的效果。对于课程考核采用激励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特点,在传统的课程基础上开发创新,丰富文化素养课程。

二、高职语文课程的建设研究

(一)双线并进的语文课程教育模式

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是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两者从不同方面、不同教育方式来培养、熏陶、提高学生素质。隐性课程是一种非正式的或较少事先策划的“软课程”,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全面发展,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它蕴含在学校的氛围、风格、环境等情境中,一所学校的精神主要靠隐性课程来存储和散发。人文底蕴越深厚的学校,其隐性课程的表现样式就越多样化。

高职文化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有限, 整合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就更为重要, 应有体系、有侧重地开设。显性课程方面, 要注意选修课与必修课在课程内容上的合理分工、相辅相成, 强调教师的讲授引导。隐性课程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全方位、全程的教育, 有一种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 与文化素质教育的特点相吻合。文化素质教育核心层面的人文精神需要长期的浸润和熏陶, 并贯穿教育始终。因此要将隐性课程的重点落在校园文化、教风学风的建设中, 有意识体现文化素质教育的因素, 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二)建设丰富全面的语文课程群

笔者选取语文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突破口,通过建设课程群及教学,达到完善学生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学情,开设了四类语文课程来支撑课程群:文化通识类、文学素养类、应用实践类、交通文化类。在不同学期、以必修和选修交替的方式,循环开设了10门课程。课程按照分类和内容,基本覆盖文化素质教育的方向。

1.文化通识类课程建设

旨在向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的基本框架,让其了解中国核心价值观的知识,把握中国文化并由此理解其在世界文化大背景中的定位,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课程群建设以这一类课程教学为基础和依托,进一步拓展文化素质教学领域的深度與广度,弘扬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例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这门课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以此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综合素质。汉字与中国文化的课程属于中国文化基本观念通论性质,因此授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侧重点不在于对文字本身的探讨,而是选取凝聚了中国文化核心概念的若干汉字,揭示其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

2. 文学素养类课程建设

文学经典是丰富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要实现丰富学生的人格修养和精神世界的任务,就要求教师们改变文学经典的释读理念,以对作品、对思想情感、对人的“生命与感性”的关注替代对经典作品的解析翻译。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生命力的激荡,丰富他们的人生世界和鲜活的生命体验。

例如,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欣赏课程时,教师应当从原本费心尽力地对古典诗词展开详细地讲解、灌输性传授知识改变为环绕某个特定主题进行适当讲授,将品读经典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们,让其对经典书籍進行品读,将自身的人生经历、爱好、气质融汇其中,在体会经典、充实自身的时候得到全新的生命感悟。笔者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讲解《礼记》的时候,有意识地引领学生们找四书五经等书籍,提示他们领悟不同思想学派的思想文化;在讲解《李将军列传》的时候,刻意让他们去品读《史记》等书籍,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和名人的优秀品质。在最后期末的时候,还需要考核学生们品读经典的成果,将考试作为指导他们主动地展开经典古籍的品读,提升道德修养的一个手段、动力。学生们用了大量时间徜徉在古典经籍里,他们的文化沉淀日益增多,从而在“润物细无声”之中改善平日言行。

3.应用实践类课程建设

本类课程以构建知识补充整合为先导,通过学习职业必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职业活动的能力有显著提高。此类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紧密结合,鼓励组织教师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现实需要选择适用的课程和内容。既有巩固基础的必学部分,又有提供差别选择的选学部分和服务专业建设的补充部分。如应用文写作、职场交际与口才、普通话口语交际与训练等。

其中,应用文写作是面向全院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本课程通过应用文体知识的讲授练习,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撰写各类应用文种的水平。同时培养学生搜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資料、概括分析、构思设计等职业能力,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方法,为学生将来的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写作能力和基本的职业素质。本课程既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又是一门文化素养课,既满足学生“岗位人”、“职业人”的写作需要,还考虑了学生成为“社会人”生存发展的需要。

4.交通文化类课程建设

针对交通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语文课程群建设中增设此类课程。交通文化课程的设计注重“交通”与“历史”的关系,将交通史作为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讲解,内容包括中国交通的历史变革,中国古代对外交通,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等。通过讲授帮助学生形成中国交通文化的整体概念,让其了解行业背景。此类课程拓展了文化素质教育的范围,配合其余三类课程构建出既“全”又“专”的语文课程群,有效推进交通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

高职语文的课程性质是以文化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融德育性、工具性、人文性为一体的公共基础课程。开设高职语文课是要通过传承祖国优秀文化的精华,更好地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高尚情趣、宽广情怀。从长远看,高职语文的根本任务还承担着、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改造国民素质、重铸民族精神的重任。所以,立足于学生现有语文程度,对其提出不同种类语文课程的教育要求,拟定不同性质语文类课程的考核标准,建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语文课程群,可保障高职语文课程成为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效延伸。

参考文献

[1] 田素芹.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研究[J].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13,(2):59-61.

[2] 杨丽萍.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语境与推进路径———基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222-227.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张晓

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语文学科这个基础教育的基础,既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初中语文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意义重大,它落实素质教育情况如何,不仅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自身质量产生影响,而且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初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应落实素质教育。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是摆在每一位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下面是笔者对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作出的几点思考:

一、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素质教育观念

(一)理性地认识语文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固有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新课标的诞生,无疑提醒广大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语文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大胆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能力、文化和审美等方面的素养。就语文学科而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运用文质兼美、声情并茂的优秀作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哲理、精辟的见解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做到文道统一。教师还应不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培养能力,鼓励他们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特有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授之以趣,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用精练的语言,环环相扣,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二)语文素质教育的实质

我们所说的语文素质指的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不断完善充实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当然,语文素质教育首先不能离开语文知识本身的教育,要有机地把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一般情况下,教师在授课时力求切实解决语文“双基”的应用性、技能性、实践性等现实问题。由于现在是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语文方面的内容更加丰富,语文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这说明语文教学中基础知识传授不光是课文中的基础知识,还应包括生活、实践中的语文知识。语文的基本技能也不单是听、说、读、写及分析概括方面的技能,还应包括对语言信息的获得、筛选、分类、编辑等。培养能力要做到与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加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与生存的能力,学会利用图书馆、利用资料库、利用网络来收集为我所用的知识,并转化为能力,服务于社会。

二、语文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因为它包括了语言文字知识(如语音、文字、语法、修辞、逻辑等)和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实践活动,并创造语文实践活动成果(如思维、写作、演讲、交际等)的训练内容,是一门分支广、范围宽、实践性强的综合学科。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外,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素质探索、审美、创造能力、人格情操的培养,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首先,语文学科的教学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为己任的。

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能动性,有目的、有系统地给予学生有关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指导,即根据教材,不但教给学生语言文字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的因素,还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等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其次,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了它担负起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学作品都体现着作者独特的审美理想、审美视野和艺术品格,创作中都对自然与生活的美质进行一番独到的选择和刻意的加工,创造出超现实和自然的艺术美,学生常能从中发现和体验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的或忽略了美的事物,并为之感动和兴奋,受之震憾和启迪,有的甚至出现创造艺术美的冲动,这无疑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天然结合,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

再次,语文学科的特质使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得以潜移默化的进行。

语文教材选录的文章均是典范的文章,不仅以情感人,而且以理服人,文道结合。教材中的文章大都凝聚了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见,体现着作者的理想指向。另外,许多作者的文章是对广阔社会生活(历史的、现实的)的反映,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爱国主义与奉献、坚韧、求实、自强不息精神教育的好材料。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基本训练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显然,思想品德、人格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既是天然和谐的,也是潜移默化的。

三、加强语文素质教育的一般策略

加强语文的素质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号和思辨状态,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为加速这一工作的起步和完善,应当尽快解决必要的配套性措施。

(一)推进教材改革

教材改革是教学改革的轴心。进行语文素质教育,要拿出相应的语文教材,不然,土豆即便是在高级厨师手里也做不出海味。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会在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学校可以利用它的弹性,适当设立一些选修课,比如商业应用文、中国文化常识等(全国抽样检测,汇款单的通过率仅11%,也很难说有几个中学生能识别国戏京剧的脸谱)。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适当选教一些直接介绍语文学习规律的文章(比如“怎样领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指导学习阅读和写作,以减少学生从课文成品中去“悟道”所用的时间,弥补教材选现成作品多,介绍实际读写知识少、工具性特点不突出的不足之处。

(二)加速教法更新

要打破课堂教学的程式化,克服教学工作的随意性,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自学能力。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课外兴趣活动,创造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更广阔空间,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三)完善教学管理

要端正教育思想,确立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面向全体学生,走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合理解释和利用考试分数,逐步建立知识能力测验的科学手段,以发挥考试的教育功能,使考试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从而改变老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分数而学的状况。同时,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文化知识和教学艺术的修养。

值得一提的是,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是一项空前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只涉及到学生的主体性教育问题,它需要方方面面齐头并进。无论采取什么措施,素质教育要从根本上落到实处,始终不能偏离要让学生全面自主的发展的中心。

作者:常红颖

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管理论文 篇3:

还语文教学自然之美

2010年的春晚,一个小女孩在大庭广众之下熟练的背《百家姓》,台下的观众一片欢腾,我心里却充满了疑虑。不明白这样的教育结果能说明什么问题?这样的胜利又有何价值可言?我认为这既违背了教育规律,更有悖于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进的素质教育。

这样的败笔何尝不是我们现实语文教育的败笔?

我们经常这样问到:语文是什么?

被称为“江南才子”的袁卫星老师曾对语文做出这样的描述:“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它就是这样一种厚实的涵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

语文学什么?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向往。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

但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什么?

许多有识之士对当前语文教学“美”的不断失落倍感惋惜和忧虑。曾几何时,我们对“渔歌唱晚”的恬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凄柔,“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豪迈已经越来越淡漠,对美的感悟也逐渐失去了激情,取而代之的是对化“美”为“丑”的忍耐,对“功利语文”的痛苦选择,美变的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成绩和升学。再放眼我们的教育环境,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师,我们的各种媒体也时时刻刻都在向学生传输着共同的信息:考试!考试!考试!当我们在感悟“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气魄与美丽时,我们老师往往会插上一句:这是千古名句,历来是考试的重点。一盆冷水从头上浇下,语文的美也被淋进脚下的尘土。再看我们语文学术界,考什么,不考什么,怎么考,学什么,不学什么,怎么学,研究的深,观点新,作用大,然而,语文醉人的韵律和魅力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最后,当我们的学生,摇头摆脑的赏析着一幕幕佳境,感悟着人性的情与理时,脑子里会突然冒出一个念头:“考试会考这个吗?”

敢问,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的确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怕的是不那么容易。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戴着镣铐跳舞,习惯剖析静止僵死的语文,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机械的试题训练,枯燥无味。有一句话形容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非常贴切: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放眼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学管理,公开场合高唱减轻学生负担,私下里却拼命地忙应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位分管教学的领导直言不讳地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搞好了,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没有成绩,没有升学率,你素质教育再好也不行。

在新课改掀起高潮之际,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从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

语文教学的根本出路说到底在于教学改革。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语文素质教育”转轨。无论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来说,还是从人的发展要求来看,作为实现基础教育目的重要途径 之一的中学语文教育,必须适应21世纪发展的要求,为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服务。

任何事物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规律,语文教学也应有它的规律性,但是这个规律性似乎至今还未找到。许多语文教育家在苦苦地摸索,也取得了成效,有些成效还十分明显,如钱梦龙的“三为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教学思想, 于漪的“三观”(学生观、兴趣观、整体观)教学思想,魏书生的“三系统”(计划系统、检查系统、反馈系统)教学思想及“知识树”教学法,欧阳代娜的“四程序”(预习、质疑、点拨、答疑、综合训练)教学法, 林华彬的“十步教学法”,洋思中学“先学后教”的经验,程翔“有感情、有深度、有新意”的“三有”教学法和李卫东“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此较鉴赏”的“三阶段”教学法等,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某些范围乃至全国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就整体状况而言,语文教学与政府投入相较、与社会各界的期望值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可以说,语文教改的目标还没有达到,甚至还相差很远。

要真正改变语文教学的现状,笔者认为必须首先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喜欢学语文。但现实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觉得语文课可听可不听,可学可不学,学好学坏无所谓。语文学科的不确定性,让学生的成绩也呈现出不确定性。用学生的话说就是“学了90

(分),不学也90(分)”。在学生的心目中,语文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 作为我们的母语课,作为最重要的一门工具课,作为一门最具人性、最具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人文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竟然处于这样的位置,落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每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深感失落和忧虑。

其次,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评估方式,重结果,更重过程。语文教学是综合的,语、修、逻、文,字、词、句、章哪一方面都要好,都要强,不能仅仅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放眼现在的语文考题,一是太碎,二是太玄,语文考题的信度差,已经引起了语文老师的反感。此外还需要改变现行的考试方法。教什么就考什么,加强语文课文考查的内容。让学生把基础的知识打牢固。有许多优美的课文,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是一个例子”。既然是“例子”,那也应该是考试的“例子”。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的美的韵律,相信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就会显现!

正所谓:别问明天在哪里,别问是否有风雨,我们会一直向前奔走不息。

作者:张木军

上一篇: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创新论文下一篇:Z理论与高校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