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科技扶贫 铺就致富之路

2024-04-22

实施科技扶贫 铺就致富之路(共5篇)

篇1:实施科技扶贫 铺就致富之路

实施科技扶贫铺就致富之路

——焦作市马村区南岗村科技扶贫纪实

今年夏天,我们在南岗村见到该村支部书记郭莲英时,她激动地指着一片绿意盎然的核桃种植园,告诉我们:“今年一定是个好收成!”。看着郭书记充满笑容的脸,看着每棵核桃树硕果累累压弯枝头,谁都难以想象,几年前的这块贫瘠土地,现在却成为全村人走上致富之路的希望。

焦作市马村区安阳城街道办事处南岗村,位于焦辉路北侧,太行山南麓丘陵地带,全村有106户420人,耕地面积300亩,土地贫瘠,地下水位深,粮食种植亩产不足300斤,村内没有一家集体企业,三年前该村还属省级贫困村,贫困户达51户,贫困人口208人。在2001年,该村村两委干部曾试图带领大家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将该村352多亩丘陵坡耕地规划为经济林地,全部种上了核桃树,因群众技术管理水平差,资金不足等原因,核桃产量低,不结果树多,口感品质差,经济效益很低,群众迫切要求对核桃园进行改造。马村区委、区政府在了解了南岗村实际情况后,经多方考察论证,2007年将南岗村作为省级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为南岗村绘就了一张科技扶贫攻坚蓝图,即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各方资源对南岗村大力实施科技扶贫战略,从改良核桃品种入手,利用资金、技术优势提高南岗村核桃产量、效益,建成南岗村优质薄皮核桃生产 1

基地,并以此辐射带动周边核桃业的发展。从此,南岗村全体村民走上了一条致富奔小康之路。

一、以科技为支撑,加快基地建设步伐

思路决定出路,科学的定位为南岗村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2007年,马村区委、区政府积极争取省科技扶贫资金14万元用于南岗村科技扶贫项目,有效推动了南岗村核桃基地建设。一是嫁接改良优质品种。共嫁接改良优质薄皮核桃8000株,其中辽核1号117亩、辽核2号120亩、中林1号120亩,并合理配臵授粉树,有效提高了核桃座果率;二是引进新技术。引进春季高接换头改良技术、早期丰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和无公害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聘请中国林科院董凤翔博士、市林科所张凤娟为常年技术顾问,实行跟踪服务,对核桃基地进行集中“会诊”,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三是开展集中培训。该区与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签订了技术依托协议,围绕薄皮核桃的整形、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农民群众的劳动技能。目前,已举办各类技术培训5期,培训人次1200人以上,发放技术资料1500余份,经过培训,该村已形成了一大批核桃种植管理方面的“土专家”,并被邀请到其他村进行核桃管理技术指导服务;四是加大投入。该区新购进花椒苗4万株,采用铁丝围墙和花椒树围墙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篱笆墙0.8万米,提高了核桃果实的保存率。同时,该区还购进45%复合肥料15吨,免费发放于农户,促进了核桃基地的建设。

二、以合作社为依托,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在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推动下,南岗村薄皮核桃的产量上去了,品质改善了,但如何使产品尽快推销出去,卖上一个好价成为摆在南岗村面前的一个难题。在各级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南岗村于2007年成立了全区第一个核桃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采取入社自愿、退社自由、赢利分红、民主管理的办法,由过去果农单打独斗转变为集中订货、集中销售,大大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保护了农户的利益。在南岗村核桃合作社成立期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南岗村,现场指导、协调合作社在运行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并实行领导定点联系帮扶制度,通过会议、培训班等形式,宣传讲授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知识,组建原则和优惠政策,把政策交给群众,同时,组织合作社成员到外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管理经验,增强其发展合作社的信息和决心,极大地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充分发挥合作社在科技扶贫项目上的作用,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资金投放、项目争取、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金融部门为合作社提供服务,为南岗村核桃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进一步提高核桃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效益,该村还积极在工商部门注册了“超然”牌商标,并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对所有产品一律进行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产品等级、统一销售,并在农业信息网上发布信息,组织参加国家农产品博览会,使其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产品远销至福建、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

三、以整村推进为契机,助推新农村建设

优质薄皮核桃的成功,使南岗村开始走上了致富道路,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从去年开始,南岗村投资75万元,其中扶贫资金50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了集中整治,完成新修道路2400余米,清理排水设施2200余米,平整道路路基550米,使全村街道达到全部硬化;新建文化活动中心1所,新打280米深井1眼;新植绿化树种350余株,绿化全村主要街道;新装路灯14盏,亮化全村主要街道;美化墙体5000余平方,美化主要街道;户用垃圾桶普及率达到100%;建成沼气池50余座……通过实施扶贫开发,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村务公开得到有效落实,农村民主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新型农民培训得到加强,农民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陈规陋习正在根除,树立倡导文明风尚的浓厚氛围正在形成。如今走进南岗村,犹如臵身一幅乡村画图中,雅致的农家院、婆娑的绿树、整洁的街道,以及怀抱村庄、绿意盎然、连片成区的核桃种植园区,无不昭示着该村群众日益富足、后劲勃发的现实生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在南岗村实施科技扶贫战略,为南岗村村民引入了新的生产管理技术,合作社的成立

为南岗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南岗村的核桃产量已由原来的亩产5公斤增加到100公斤以上,亩增效益2850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也由原来的1156元增加到2800元以上。南岗村村村民赵作惠家有4.8亩核桃树105棵,去年核桃产量达到480公斤,收入达12000余元,如今家里用水泥硬化了院内地面,并添臵了电冰箱、电动车;赵金刚有核桃树5.6亩120棵,去年核桃产量达到600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7000余元,如今家里翻盖了新房……今年,南岗村在原有基地规模的基础上又新发展核桃270亩,在南岗村薄皮核桃基地的带动下,周边乡村发展核桃生产近3000亩,极大地提高了周边乡村核桃种植户的积极性,推动了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同时也为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做出了积极贡献。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永远没有结束,而只有开始,南岗村的科技扶贫之路也只是一个开端,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和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她们一定能够沿着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远……

篇2:实施科技扶贫 铺就致富之路

科技开发扶贫致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欧亚大陆中心,面积160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区. 全区共有地州市15个,县(市)85个,乡镇845个,自治区总人口1750万人.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共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塔吉克族、满族、乌孜别克族等13个主要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1073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61.42%,耕地面积317.6万公顷.在全区85个县(市)中共有贫困县(市)30个.其中被列入“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重点扶持的国家贫困县25个.

作 者:陈建华 作者单位:科技厅农村处刊 名:华夏星火英文刊名:HUAXIA SPARK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篇3:实施科技扶贫 铺就致富之路

作为国定贫困县的兴国,以减少和消灭贫困为目标,动员各种力量、多方筹措资金,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通过实施村庄整治、产业发展、技术培训、社会扶贫等项目,让贫困群众迎来了新生。

改变环境,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阳春三月,笔者走进兴国县长冈乡仁塘村,宽敞平整的水泥路上,小轿车、摩托车川流不息。正骑着车上街的村民谢新生介绍说,这条水泥路是去年新修的,长度达5公里,基本联通了家家户户,村民不管是生活还是做买卖都方便多了。去年,仁塘村被列入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整村推进试点,村庄基础设施、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单个家庭的贫困,可能有由于天灾人祸等突发因素。整个地方的贫困,一定存在自然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兴国县从改变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入手,让贫困群众尽可能多地享受社会改革进步的成果。

全县去年已投入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61 1.2万元,新修和改造村内公路143条112公里;水利项目45个327.万元,兴建桥梁12座,新(维)修水陂7座、排灌站3座、水渠水圳6600米,河堤780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500亩,村内垃圾及污水处理项目1个计9万元,村级组织活动中心项目2个及校园建设项目1个计138.8万元。项目的实施大大改善了重点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

针对库区、深山区、严重水土流失区、少数民族特困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等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居民,该县对符合条件且自愿搬迁的群众进行了移民搬迁。3年来,该县积极开展移民扶贫,共有贫困群众4179户21301人搬迁至圩镇、中心村和县城等交通、教育和医疗便利的地方安置落户。

寻找路子,让贫困群众腰包逐渐鼓起来

让贫困群众能脱贫致富,是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难点。兴国县通过“输血式”和“造血式”双手齐抓的形式,在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上做文章,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兴国县以油茶、脐橙、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主导产业,并大力培育合作经济组织,开展村级发展互助基金试点,创办农户自立服务社,使贫困移民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依靠种养和在产业基地务工致富。至今,贫困群众户年人均从中获得纯收入1000多元。

在具体实施中,兴国县充分考虑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根据各地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社富乡五龙村自然环境独特,村内有5处苏区时期战斗过的炮楼遗址。在村庄扶贫开发中,该县瞄准村里丰富的旅游资源,着力打造生态旅游产业,引进金歌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富阳山居旅游观光项目,让村民在旅游开发中致富。

兴国县还通过实施“雨露计划”, 以扶贫重点村的贫困户和移民户子女及有自主创业意向的青壮年为主要对象, 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增强贫困农户致富增收的能力。

兴国在充分利用好兴国日升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兴国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各种实训基地的同时,积极与县工业园就业平台相对接,开展平车、纺织、水泥工艺、计算机应用、数控模具、水稻科学栽培等技能培训。迄今实现转移就业或创业12898人,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的目标。

社会参与,社会扶贫成果丰硕

近日,兴国县江背镇高寨村村民高兴不已,由民生银行南昌分行捐资10万元兴建的民生桥竣工通行,7个村小组、700多群众再也不用弯路近千米过河了。和高寨村一样,受益于社会扶贫,兴国县许多贫困村改善了面貌,许多贫困群众走上了致富路。

仅靠扶贫管理部门力量有限,只有聚合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中,形成“大扶贫”格局,才能真正最大程度消灭贫困。兴国在争取了中央、省、市直单位定点帮扶的同时,整合各方力量,建立和形成领导挂钩联系、部门定点帮扶、企业结对合作、干部驻村工作、社会各界支持的整体推进合力帮扶机制,共同推进社会扶贫深入开展。

省委办公厅等四家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在兴国方太乡宝石村、社富乡五龙村、龙口镇中岭村和江背镇高寨村实行定点扶贫,仅2012年便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道路、桥梁、水利、教学设施等近20个项目。

兴国还通过开展“三送”工作,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共帮助群众解决实事1350件,投入资金达230万元,新修公路16公里、新建水利设施56处。在政府的引导下,兴国11家扶贫龙头企业也积极参与扶贫济困事业,大力捐资改善基础设施,扶持产业发展。山村茶油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已建立高产油茶林基地近6000亩。

篇4:一片茶叶铺就致富之路

全县20个乡镇192个村,村村产茶,超过23万人的茶农靠茶吃饭。做茶事、念茶经、发茶财,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一半以上来自茶产业,真正形成“一县一业”,走出了一条以茶业为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以一叶之轻牵众生之口

在名山,唯茶是也。每年春夏,只要你徜徉在名山61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就会看见漫山遍野的一垄垄茶树青绿滴翠,一枝枝新芽嫩绿芳香,微风吹来,茶香芬芳,韵味悠长。而茶园里则是一派繁忙景象,一群群采茶人忙得不亦乐乎,脸上绽放出丰收的喜悦;厂房中,机声隆隆,茶农们正熬更打夜赶制茶,生产线上散发着新茶的清香;茶文化一条街和茶叶市场内,人流如织,鳞次栉比的茶店茶庄展示着茶叶市场的繁荣。

蒙顶山茶的魅力已经远不止于“牵众生之口”,这种叫得响、销得好、来钱快的绿色产品,更是以“一叶之轻”带动了種茶、采茶、制茶、售茶、茶旅游的茶产业一条龙发展,撬动了“茶业富县”的杠杆,为一方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为一方百姓的幸福安康绽放新绿之叶。

名山的聚宝盆

一年四季始终绿意盎然的茶园,就如一座“绿色银行”,储蓄了茶农的增收梦想,铺就了茶农的致富之路,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生活富起来,日子甜起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茶叶已变成名山农民的“摇钱树”,茶业已经变成名山发展的“聚宝盆”,成为名山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承载着名山人民谋发展、奔小康的憧憬和希望。

在茶叶产业的带动下,名山乃至整个雅安市包装印刷、机械制造、交通运输、餐饮旅馆、房地产业、茶文化旅游等行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可喜局面。茶叶不仅装扮了名山的山山水水,更致富了一方百姓,如今的名山,茶农生活殷实富足,居住环境优美,文化生活丰富,日子越过越红火。

茶产业的迅猛发展

全县5个乡镇26个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省级茶产业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涌现出了茅河茶香水韵、双河绿野仙踪、中峰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和百丈王家村生态村落等依靠茶叶产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典型。使名山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初步形成环境优美舒适、茶文化特色鲜明的宜居茶乡新村。走近这些茶乡新村,满山翠绿润眼,耳边鸟语花香,一片片生机勃勃的茶园绵延不断,一栋栋白墙青瓦的农家别墅若隐若现,一辆辆小汽车频频出现,感觉这里就像“世外桃源”。

值得一提的是,名山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县之一,正在建设四川最大的茶树品种资源基因库,争取“十二五”期间建成全国最大的茶树品种资源基因库。其中茅河乡香水村已发展成为中国闻名的“全国茶苗第一村”,该村已经成为名山众多的“无粮村”之一,基本上家家户户种茶苗,每亩茶地可达1万元以上的纯收入,茶苗扦插户年均纯收入10万元以上的就有700余户,在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存款百万不算富,只能说明才起步。

茶文化旅游大力发展

名山成为都市人避暑休闲、采茶体验,品尝农家饭菜、享受乡下宁静生活的最佳地点。如今,你到名山去,可以到隐匿于山野间的茶家乐品茶聊天,可以到蒙顶山的天盖寺欣赏茶艺表演,也可以在“中国茶城”的茶叶市场购买茶叶新品。品茶与农家休闲成为了名山茶文化旅游的新风向,茶产业已由过去的传统产业蝶变为民生产业、富民产业。茶叶改变了名山农民的生活,也翻天覆地了农村的面貌,为茶农增收致富插上了“隐形的翅膀”。

回看名山茶产业发展坚实的履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片绿叶,会因其无限的魅力,绿满天下。随着蒙顶山茶香飘五洲,名山茶农的生活会愈加津津有味,蒙顶山茶这座“舌尖上的绿色银行”,定会让愈来愈多的名山茶农尝到更多的“甜头”,阔步迈向康庄大道。

(作者单位:雅安市名山区统计局)

篇5:中科创佳 铺就致富成功之路

李云山是吉林省白山市郊的一个老实农民,40岁了,还是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他不喜欢种地,总感觉自己骑着摩托车,在市里拉客,大小也是个老板。老李攒下了一点本钱,他孤身一人,但他一不嫖,二不赌,实在烦了,就喝点小酒。

42岁时,老李嫌摩托车拉客没有出息,“人往高处走”,他天天念叨。一心想做大事业的老李卖掉摩托车,又向亲戚朋友借了钱,总算凑了4万元,在矿区开了一家旅社,生意凑凑和和。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一次一对男女在旅社里服毒自尽,警方将门封了,老李失业了。听说一只蛤什蚂能卖10元钱,白山是中国最大的林蛙产地,野生的挺多。老李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一念头:假如在沟里办个林蛙养殖场,也许有利可图。在老李的动员下,两个亲戚凑份子承包了靖宇的山沟养起了林蛙。由于技术不过关,林蛙一个劲地死,年底一算帐,老李哭了。听说捣腾青菜挣大钱,不甘寂寞的老李将家里的房子卖掉当本钱,贩运起了蔬菜水果,头一个月挣了2万多元。老李心想:等咱挣了钱,自己买辆车,干大的。人算不如天算。拉菜的车一出山海关,撞死了三个人,怕挨打的司机弃车而逃,一车青菜被抢了个精光。

无依无靠的老李生活丰富多彩,他下过煤窑,当过“蜘蛛人”在百米高空清洗大楼,开过洗头房,卖过朝鲜冷面,给医院当过门卫。46岁时,居然攒了1.8万元钱。生活的艰难也许好对付,可精神上的折磨难以承受,他想念长白山,一听见收音机播放费翔的《故乡的云》,他就泪流满面,他想结束这种四海为家的生活,不再漂泊不再流浪,回到故乡,买个平房,找个女人,过个安稳的日子。自己的年龄越来越大,谋生越来越难,想想将来,老李感到后怕。为了将来,应该创业,做个小本生意,哪怕一个月赚三千两千的。

2007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老李的命运拐了一个弯。他去听二人转,遇到老乡,是通化一家制药厂的业务员。两人越聊越投机,老李说什么也要请老乡喝点小酒,仅仅花了38元钱。他根本没想到这顿饭为他带来命运的转折,那个业务员提供了一条特别有价值的信息:利用米糖、麸皮、玉米加工钙磷粉能赚钱,渣子可以养猪作饲料,这个项目能赚钱,通化20多家制药厂甚至全国上百家药厂所用的制药原料钙磷粉都是北京中科创佳医学研究院供应的。按照老乡提供的电话(010-6326829263402879)咨询,老李认为这个项目特别适合自己:不用机器不用电,只要有5-6个水缸,场地30平米,2人日加工50公斤,产品成本每公斤4元,北京收购产品每公斤15元。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老李找到北京(宜武区马连道路11号一商大厦15层邮编:100055)中科创佳医学研究院,认为单位正规,可以合作。他引进了技术,回到浑江,买了12口水缸,雇了两个女帮手,一天加工钙磷粉80公斤,买了60头小猪,渣子当饲料,饲料等于不花钱。07年5月,全国闹起了猪荒,肉价呈直线上升。用老李的话说:“人的命,天注定,该走的留也留不下,该来的挡也挡不住。”老李的生猪卖了12元/公斤的天价,仅养猪一项,3个月赚了9.7万元,加上钙磷粉收入,三个月进账157000元。好事成双,老李的帮手—— 一个29岁的女孩子要跟他处对象。老李说:现在的生活和前些年相比,真有“天上人间”的感觉。

加工卵白肽 命运大转折

高明骏,山东济宁人。结婚两年后,柴米油盐代替了轰轰烈烈地爱情,贫贱夫妻品尝到了生活的无奈。老婆一月才几百元的工资,基本上刚够维持生活,衣服、化妆品都舍不得买,自己的工资虽然比她高一点,但是相比企业家——吴志在(老婆的前男友,一个很成功的企事业家,旗下有三个千万以上的公司)的收入来说,就是小溪与大海相遇。老婆常常提起吴志在,他是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跟他在一起谈心很高兴,跟他在一起能学到很多的经验,还能接触一些社会名流。高明骏听了觉得很自卑,不敢接话,说什么呢?反驳是酸葡萄心理,很无奈,穷人真是没资格结婚呀!老婆常常深夜才回家,高明骏劝她自觉一些,不要走火入魔。她的解释是:为了她以后的生活更好,吴志在不是给她钱,想在经济上帮助她,而是给她机会,她与吴志在的关系是清白的。老婆明确的说,她想过有钱人的生活,没想别的,就是想让他帮着发财,她想拥有自己的汽车和豪房。她的这些要求,高明骏做不到,他能做到的就是每月拿回家他的固定工资。实际上,他很爱老婆,怕煮熟的鸭子飞了,怕老婆离开他。他抢着做家务,老婆冷若冰霜,给他脸色看。

离”,父亲在世时,经常对他讲,劝他不要老是靠工资吃饭,应该另外寻个赚钱的创收门路;他想起电视剧中的经典台词:“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家庭成了冰窖,老婆不想回家。不知道有没有人离婚可以不受伤的,他很受伤。办理离婚手续那天,他做到了平静自如,但最终他和她眼泪都盈满了眼眶,彼此说话的声音都在发抖了。办完所有手续后,她告诉他一定要他等她三个月。她在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去完成她的事业,赚到她想赚的钱,然后再和他复婚。他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2006年,山东济宁好冷好冷的天!那天,收音机正在播放《心太软》:“不是你的,就不要勉强。”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他默默祝福:“祝你好运!”

她走了,生活还要继续。“作为一个男人,你有多少钱,你就值多少钱”,不知这句话是谁讲的。为了证明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男儿,为了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让曾经的妻子刮目相看,高明骏觉得自己该干点什么。

他从《中国医学论坛》得到一则信息,北京中科创佳医学研究院生产的医药中间体——卵白肽,广泛用于临床医药、化妆品、食品及保健品行业,该院生产的“超细卵白肽”荣获卫生部“天然药物研究开发优秀成果奖”,产品畅销海内外。北京中科创佳医学研究院发明的小规模生产卵白肽技术工艺简单,无需机电设备,只需几种化工原料(全国各地县城均可购到),一间干净的房子,利用鸡蛋加工卵白肽,2人3天可加工1公斤卵白肽,每公斤综合成本1800元,产品收购价4500元/公斤。高明骏半信半疑,来到北京中科创佳医学研究院(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路11号一商大厦15层电话:010-63402879)考察咨询,没想到该院还有一个变废为宝的项目——三废提炼白银,一个浙江口音的小伙子正在交售白银53公斤,研究院现金支付。高明骏一打听,他叫陈百强,浙江省乐清人,中科创佳的老学员,这批货净赚139000元。通过小陈,他对中科创佳有了良好印象,认为这个单位诚信可靠。于是他加盟了北京中科创佳医学研究院,搞起了卵白肽加工,仅仅10天的时间,他就交了第一批货,净收入4900元。如今,高明骏决定辞职,专业加工卵白肽。他说,中国大陆有一个奇怪现象,最挣钱的行业是药厂、药店、医院,卵白肽是制药的重要原料,如果搞这个不挣钱,恐怕再没有赚钱的项目了,他相信他会有一番作为!

相关链接:

北京中科创佳医学研究院

北京市宣武区马连道路11号一商大厦15层

电话:010-63402879 63268292

邮编:100055

上一篇:单边主义法律选择方法论文:单边主义法律选择方法研究下一篇:领导调研公司汇报材料